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练习3》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

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意义和基本要求,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领会,初步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指导学生认真写铅笔字,知道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的要求,并通过反复训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1.养成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
2.知道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的要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意义和基本要求,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领会,初步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知道主题是专心倾听、勇于发言1.观察第1页的三幅图。
问:图上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第1幅是一位老师讲解课文,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
2.这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上课时,小朋友要专心听讲,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究。
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
(板书:专心倾听,勇于发言)告诉学生:竖排版的字应先读右边,再读左边。
学生齐读。
二、指导看图,指导上课时如何专心倾听、勇于发言1.看第2、3幅图。
问:上课时,我们怎样专心倾听、勇于发言呢?(1)观察学生神情。
弄清楚听老师讲课时要注视着老师或黑板、教学挂图。
(2)听老师讲课或听录音,要一边听一边思考。
(3)有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问。
(4)注意听同学的发言,这既是学习的需要,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2.播放一段学生上课时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录象,让学生评说他们哪些地方做得好。
3.让学生说说自己以前上课,什么地方做得好,还存在哪些不足。
三、训练举手发言1.上课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
请小朋友们看第3幅图,说说我们该怎样发言。
2.在讨论中,老师相机点拨:(1)发言要先举手,让学生像图中小朋友那样练习举手,但做不教学过程必强求整齐划一。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三组 练习3》公开课教案_1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积极的思维能力,理解反义词,丰富幼儿的词汇。
2.体验游戏的愉悦感,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掌握简单的反义词。
活动准备:1.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瓶子,并装有黑,白色的水。
2.音乐《我真的很不错》。
3.挂图“红星棒”4. 字卡:长---短,软---硬,热---冷,胖---瘦,快---慢,高----矮。
黑---白,多---少,粗---细。
活动过程:1,集体游戏:《拍手歌》教师:小朋友们好!来把你漂亮的小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做个游戏吧!2.理解“反义词”教师:小朋友拍手拍的真好,老师拍的都好,那哪个小朋友记得我们第一次手是在哪里拍的呢?(上面),那第二次手是在哪里拍的呢?(下面)。
对,上和下就是一对反义词,游戏中还有没有反义词呢?谁能告诉老师呢?教师:对,还有左右,前后都是反义词。
3.丰富幼儿观察力。
说出身体部位的反义词。
教师:我们身体上有没有反义词呢?请小朋友找一找,看一看告诉老师,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
(左---右:眼睛,眉毛,耳朵,胳膊,腿等)(上---下:眼睫毛,牙齿)小结:原来我们身体上也有这么多反义词啊!对,相反的词就是反义词。
4.丰富幼儿想象力,观察力,同一物体说出多组反义词。
教师:其他地方还有反义词吗?我们一起找一找,寻找:(出示两个瓶子),哦,这有两个瓶子。
(1)提问:猜猜这瓶子中装的是什么呢?(2)提问:请小朋友说说看这两个瓶子中有反义词吗?认真观察看谁说的最多。
(3)除了这几组反义词外你还知道其他的反义词吗?说说看。
小结:小朋友都说的很好!但是不知道那个小朋友是最棒的呢?我们进行一个小比赛好吗?对自己有没有信心呢?先给自己加加油,鼓鼓力吧!5.比赛游戏:说相反规则:(1)举手回答问题,正确的奖励一个红星,错误的不奖励,得到星星最多的那一组就是冠军。
(2)介绍:记录表,才赛队员分4组,两轮比赛,总结哪一组得星最多拿组就是冠军。
第一轮:教师说词,幼儿举手抢答,正确奖励。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练习3》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练习3》教学设计三《练习3》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之一,主要讲述了如何寻找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以鹿和马的故事作为例子,让学生理解妥善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认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热情。
一、教学目标:1.了解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在小组合作中分享方法,发现对方的优点,进一步学习合作的技能。
3.理解故事的情节,感受其中的情感,提高情感认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了解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在小组中分享方法和优点,以此提高合作的技能。
3.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感受其中的情感,提高情感认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利用故事中的情节提高学生情感认识和表达能力。
2.如何让学生了解合作的技巧,引导他们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和困惑,积累合作经验。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合作学习法3.故事教学法五、教学过程设计:1.建立情境:首先,老师可以在教室中放置几道迷宫题,让学生在课前到教室中解密。
老师在这个情境下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老师:同学们,你们课前获得了一个任务,你们将会进入一个埋了很多陷井的密室,你们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每一个难题,找到正确的路线,并最终达到终点。
那么,这个任务到底代表着什么?学生: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老师: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合作探究:首先,老师读一遍故事《鹿和马》,让同学们完成练习3.3,然后让学生结成小组,讨论如何在解决迷宫中使用正确的方法。
老师:同学们,我将给你们一份题目(参见附件1),每个小组将会接收到一个不同的题目。
你们将会在小组中解决自己的难题,记录下你们寻找的方法,和你们如何找到了正确的解法。
3.小结:每个小组都将分享他们的方法和成果,其他小组将给予反馈和建议,以便其他小组能够更好的了解应该如何找到正确的解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练习3》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练习3》教学设计一一、教材分析《练习3》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的教材。
本课旨在让学生练习识字、认字和学习字的笔画。
本练习共分为四道题目,包括“哪些字写错了”、“说出古代神话中的动物”、“选出带有‘十’字的词语”、“选出四个与字形相同的字”。
二、教学目标1.通过这节课,学生将能够较好地掌握字的简单笔画,发展书写能力。
2.学生能够准确地辨认出书写错误的字。
3.学生能够理解“十”字的基本形状,正确地选择带有“十”字的词语。
4.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的方式,自主学习并掌握一些古代神话中的动物。
三、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地辨认出书写错误的字。
2.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包括“十”字在内的各种字的基本写法。
3.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并掌握一些古代神话中的动物。
四、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掌握一些古代神话中的动物。
2.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包括“十”字在内的各种字的基本写法。
五、教学方法1.问答法:通过提问学生,引导学生认真思考。
2.视听法:通过看图、听录音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神话中的动物。
3.情境法: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横、竖、撇、捺”等字的基本笔画,并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哪些字写错了?”、“说出古代神话中的动物”、“选出带有‘十’字的词语”、“选出四个与字形相同的字”。
2. 学习内容2.1 “哪些字写错了?”1.向学生出示一段文字,并让学生寻找错误的字。
2.老师和学生一起一字一字地比对,共同找出错误的字,并进行订正。
2.2 “说出古代神话中的动物”1.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古代神话动物的图片,向学生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的特征和传说。
2.放上相关的录音资料,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听,然后口语表达自己所了解的神话动物。
2.3 “选出带有‘十’字的词语”1.向学生展示一组词语的图片,其中带有“十”字的词语有定额、上下、尺子、十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练习3》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练习3》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词汇及句子意思。
2. 能够熟练书写四个字的单字。
3. 能够自信地朗读课文,并表演1-2句,体验文言文的美。
4. 能够理解人物情感,并对其进行简单的评价。
5. 培养学生的朗读、书写、听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 书写并认读生字。
3. 朗读和表演。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情感。
2. 准确朗读生字。
3. 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学生围成一圈,每人说出一句话,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内容,完成了数到10,数到10时,要大声喊“辣鸡”。
(2)老师让学生依次读出课文中的生字,老师读后,学生跟读,每人读完一个生字,下一个学生再读下一个生字,直到读完全部生字。
2. 新课讲解(10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区别于白话文。
(2)教师快速读完课文《白兔记》之后,带领学生一起默读,并利用图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老师板书并讲解生字、词句,帮助学生记忆。
3. 操作练习(20分钟)(1)写字练习。
通过写字练习,让学生认识和掌握书写生字的规则和方法。
(2)课文朗读。
将课文分为8段,每读完一段,让学生自己总结段落的大意,并指出主要人物的情感变化。
(3)表演环节。
课文中的描写比较丰富,特别是“黄臂猴”站在山岩上的画面,非常适合表演。
邀请学生表演。
(4)快速复述。
将课文内容讲述出来,查缺补漏。
4. 扩展拓展(10分钟)利用多媒体故事视频和其他相关材料,让学生更全面了解相关人物,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学习了《白兔记》中的情感描写,并对人物进行了简单的评价,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练习了学生的写字、朗读、表演能力,提高了语文的识别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提醒学生学习时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成绩。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练习3_苏教版

学校: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年级: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教材)学科:语文课题:《练习3》教时:3 设计者:李晓云教学目标:1.字词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累词语和生活经验的好习惯。
2.读读背背。
要求学生反复记诵,形成积累。
3.写好铅笔字,指导学生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培养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口语交际:指路,让学生学会为别人指路,并借以丰富交际经验,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学用字词句教学难点:口语交际:指路制定依据:教材分析:本次练习安排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
每一个部分都互相联系,《练习3》是第三单元的最后一部分,对本单元的学习有着复习巩固的作用,为本单元的学习再次进行巩固,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
1.学用字词句。
这道综合题有两项要求:一是读词语,看图并用线条把图和词语连接起来。
旨在通过词语和看图,认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汽车类型,建立起文字符号与图画、词语概念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二是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这几种常见车型的功能与作用,进而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说出来。
只要知道什么车,能做什么用,说出句子并不困难。
这是一项集看图、识字、读词、说句子于一体的综合练习,既进行字词句的实际训练,又增长见识,还能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累词语和生活经验的良好习惯。
2.读读背背(1)成语这是一项积累成语的练习。
4个成语都是激励人们不为任何艰难险阻所吓倒,在困难面前要敢于斗争。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就是人们顽强地和困难作斗争取得胜利的动人故事。
“百折不回”是说受到无数次挫折都不屈服、不动摇。
可联系《骑牛比赛》来讲。
(2)《三字经》中的名句意思是:玉石不经过打磨,不能成为器具。
人不经过学习,不能懂得道理,文图结合,易于激起学生的读背兴趣。
3.写好铅笔字本题继续描红,仿影和临写的训练,并让学生在写字实践中知道左右结构的字有的是左窄右宽的,有的是左宽右窄的。
4.口语交际:指路这是一道以指路为内容的言语交际实践训练。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练习3》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练习3》教学设计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练习3》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练习3 教学目标:1通过读词语和行图,认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汽车类型,建立起字符号与图画、词语既念与事物之同的联系,了解这几种常见车型的功能与作用,进而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说出。
2熟记4个成语和两句三字韵语。
3继续进行描红、仿影和临写训练,突出笔画“ L”的写法。
4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借以丰富交际经验,提高交际能力 a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学和用“。
一、教学前一部分1借助排音读懂前一部分要求。
(1)读词语。
(2)看图并用线条把图和词语连接起2指导。
(1)看图画说说白己认识哪些车,叫什么名称。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自己拼读。
(3)指名读词语。
新课标第一 (4)齐读。
3练习连线。
(1 )师述:请小朋友们用线条把词语和相应的车子连起。
(2)学生练习连线,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4反馈纠正学生连线情况。
二、教学后一部分1借助拼音读懂后一部分要求。
(分别说说这些车子的本领)2指导。
(1 )出示不完整的句子。
(2)让学生读、思、议。
(3)指名说。
3练习。
(1)再出示不完整的句子。
让学生看前面的图说,能说几种就说几种,越多越好。
4延伸 (1 )有谁还知道其他类型的车吗? 给大家讲讲。
(2)可以带学生到马路边看看往往的汽车,说说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三、课后拓展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搜集一些汽车的图片料,多认识一些汽车,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第2课时教学“读读背背”。
一、教学熟记成语1揭示教学内容。
(板书:熟记成语)2,复习学过的成语。
3学习本课4个成语。
(1)出示4个成语。
这些成语你会读吗? (指名读)你是怎么会的? (2)请小老师带大家读。
(老师暂下岗)小老师领读,指名读,指导学生读。
(3)老师讲故事:«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结合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讲完后让学生猜是哪些词语的意思。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三组 练习3》公开课教案_3

一、谈话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读《弟子规》。
2.俗话说得好,温故而知新,这些句子你还会读、会背吗?出示: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指读、齐读)二、教学新授1.有一种读书的本领,就是把“一句话、一段话”读成“一个字”——出示: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孝)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信)2.还有一种读书的本领,就是把“一个字”读成“一句话、一句句话”,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古文字,猜猜看念什么?(爱)出示::(欠,一个人张着嘴巴,表示呵气、或喃喃倾诉)(心,同情、疼惜),表示用嘴哈气、用心呵护,疼惜并倾诉。
3.关于“爱”,《弟子规》中又是怎么说的呢?出示: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
(指读、齐读)4.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需要爱、和老师同学之间需要爱、和周围的一切人与物需要爱,今天我们走进爱心世界,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爱之链”——师:你知道哪些有名的人?他因什么而出名?(1)有一种爱亮闪闪:出示: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相机指读、举例释义、齐读)对于伟人我们都有一种敬慕的爱,这一种爱亮闪闪!(2)有一种爱静悄悄:师:你平时最大的爱好是什么?喜不喜欢别人来打断你?出示:人不闲,勿事搅。
人不安,勿话扰。
师:你平时有没有什么缺点?愿不愿意爸爸妈妈当着老师、同学的面来批评你?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切莫说。
(相机指读、举例释义、齐读)师:现在读几年级啦?在学校做什么事被老师大大地表扬过?得到表扬后你想些什么?(3)有一种爱暖洋洋:出示: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相机指读、举例释义、齐读)师:同学们多才多艺,但说得好、不如做得到,谁来现场展示一下自己的绝活呢?(吴优书法)师:谁来组合这个“皆”字?夸奖要适度、爱也要适度。
5.情景应对:看到先师孔子的塑像,我们会想到——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第一单元复习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看图将句子写完整、具体。
一、《识字1》1、了解春风、春雨的特点;知道春天到,哪些花儿开放了;小草、树木的变化;鸟、虫的活动。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能将词语连成一段话。
二、《识字2》1、背诵词串,拓展说说还知道的体育运动。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词语搭配练习,如:打足球踢篮球三、《识字3》1、能背诵儿歌,根据内容填空。
2、能把甲骨文翻写出现代汉字;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3、根据四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四、《识字4》1、能背诵儿歌,根据内容填空。
2、掌握换偏旁识字法,举一反三。
3、根据6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五、《练习一》1、掌握特殊字的笔顺,如“跳、舟、黑、燕”等。
2、会写课表上科目的名称;逗号、句号、问号的简单应用。
3、背诵四个成语,能填空;背诵《村居》,会填空。
4、能写出家里亲人的称呼。
第二单元复习目标:会背诵有关内容,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会运用数量词;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一、《春笋》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快——块外——处块——决在——再二、《雨点》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3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三、《小池塘》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波——破吹——次——欢2、量词练习一()白鹅一()大眼睛一()气一()气球一()小船一()星星、珍珠一()世界四、《春到梅花山》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休——体五、《草原的早晨》1、背诵课文,会填空。
2、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4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练习3》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练习3》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下雨了”四个字的含义。
2.能够听懂、说出“下雨了”这个词组。
3.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4.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增强他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3》。
三、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听懂、说出“下雨了”这个词组。
2.学生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四、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1.通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介绍和学习。
2.通过口语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
3.通过互动配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4.通过阅读练习等方式增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六、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分为四个部分:导入环节、新课教学、巩固练习和作业布置。
1. 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场景为雨天。
2.学生观看完后,老师放音频让学生听,呈现出“下雨了”这个词组。
2. 新课教学1.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介绍相关的生字词,并进行讲解。
2.让学生先自己阅读、理解,再进行朗读。
3. 巩固练习1.通过“填空”形式的练习,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
2.通过“口语表演”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互动配合。
4. 作业布置1.布置课间练习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2.让学生在家中认真阅读教材,按照指示进行朗读。
七、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学生在阅读开始,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
3.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八、教学感想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交互形式,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课程,老师的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展开。
未来我们还将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能够更快的提高。
最新整理一年级语文《练习3》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一年级语文教案《练习3》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本单元学过的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能区分形近字。
能认读熟字组成的6个词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2、通过说和做,养成在学校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练习1——3教学过程:一、指导练习第1题。
1、让学生看图,说说这是什么。
其中“电车”课文中没有出现,需要教师说明。
2、让学生看图写字。
3、反馈矫正,写错的改正。
二、指导练习第2题。
1、让学生自己读读,想想有没有不懂的词。
把不懂的词提出来。
2、重点学习“走来走去”和“来来去去”。
“走来走去”可让一位学生演示。
“来来去去”可以是人在走,也可以是车辆行驶。
看30课的图,图上有许多车辆,有的来,有的去,可以说“来来去去”。
三、指导练习第3题。
1、让学生自己认读、比较每组字,看看有什么不同。
2、指名口头组词。
有的可多组几个。
3、写下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练习4——6教学过程:一、指导练习第4题。
1、让学生自己读第一行拼音,然后在第二行中找到读这个音的字,连起来。
2、出示正确答案,学生自己订正。
二、指导练习第5题。
1、告诉学生有的字读音相近,我们要分清楚。
2、对比拼读每组拼音。
指名拼读。
3、学生选择汉字填人相应的括号中,全班学生都做完后,出示正确答案,让学生自己订正。
三、指导练习第6题。
1、说说每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图意是:升国旗时立正敬礼:按时到校不迟到;看见老师问好;上课专心听讲;下课时和同学一起玩。
2、想想自己做到了吗。
做到的可以在图下画一朵小红花,以后做得更好。
还没有做到的,要努力做到,做到了再画上一朵小红花。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练习3_苏教版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练习3_苏教版学校: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年级: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教材)学科:语文课题:《练习3》教时:3 设计者:李晓云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指名读.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讨论反馈上台反馈《新课标》中着重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必须具有口语交际的能力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练习中的知识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要求我们在不断的交给学生知识的时候更好的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让生活和语文紧密相关。
二、联系生活,认识本领(1)明确要求读题,明确题目要求,说说这些车的本领。
(2)说说本领这些车各有各的本领,你知道吗?出示:消防车是用来()的。
救护车是用来()的。
()是用来()的。
学生练说学生练习填写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车?用途是什么?三、作业回家后,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车?它们的功能是什么?第二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流程一、联系课文,积累成语一、听故事,读背成语1.指名读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成语。
你懂得其中哪个成语的意思啊?3.师讲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古诗。
(1)你们听了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呢?(2)你们觉得精卫、愚公值得我们学习吗?为什么呢?(3)精卫、愚公遇到种种困难也不动摇,这就是“百折不回”他们勇敢地学生交流,其他人补充。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以及学过的词语来想象春天的景物和现象一直往前,这就是“勇往直前”。
(4)齐读: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5)他们的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身上具有这种精神的还有谁啊?(《骑牛比赛》中的骑手)。
4.有感情朗读。
自背,指名背,齐背。
二、看插图,学《三字经》 1.指导看图,图上画了谁?他在干什么? 2.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句子。
这两句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师作适当点拨。
玉石不经过打磨,不能成为器具,人不经过学习,不能懂得道理。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指导背诵.学生根据图画说话,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练习三苏教版

一、提醒口语交际的话题并板书:
指路
二、指点朗诵了解
1、指点看图说话。
出示图画,让先生观察。
说说:一位小先生在放学路上碰到了谁?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束缚军叔叔?他在干什么?那小先生在干什么?
当有人向你问路时分,你应该怎样通知他?
2、指点朗诵对话。
①让先生借助拼音自在地读练习中的对话资料,弄清问路人和指路人说话的内容及相互问答关系。
板书设计
jing wei tian hai bai zhe bu hui
精 卫 填 海 百 折 不 回
yu gong yi shan yong wang zhi qian
愚 公 移 山 勇 往 直 前
消防车是用来____的。救护车是用来____的。__车是用来____的。
设计时间
3、23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第〔〕课第〔2〕课时
3、学习本课四个成语。
〔1〕出示四个成语。
这些成语你会读吗?〔指名读〕你怎样会的?
〔2〕〔教员下岗〕请小教员带大家读。
〔3〕教员结合插图讲故事:«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先生听故事,猜一猜是哪些词语的意思。
〔4〕指点读前两个成语。
〔5〕小结:〝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不容易,依然做,这就叫〝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练习三苏教版
教学内容
第〔〕单元第〔〕课第〔1〕课时
上课时间
设计人
实施人
课 题
练习三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开放、综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用具
各类汽车图片
教学目的
知 识与技艺
了解几种罕见车型的功用与作用。
过 程与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3》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读词语,通过读词语和看图,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汽车类型,建立起词语概念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2.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几种常见车型的功能和作用,进而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说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到过什么车?
2.今天,我们来认识几种车。
二、新授:
1.指名读题。
2.(出示挂图)图上的汽车你认识吗?
3.指名说,其它学生补充,纠正。
4.读一读书上的词语。
⑴自读。
⑵指名读,评议,纠正,师重点提醒
⑶齐读。
5.把词语和相应的车相连起来,齐读一遍。
6.这些车各有各的本领,你知道吗?
7.指名回答,相互补充。
8.出示:
消防车是用来的__________________。
救护车是用来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车是用来的__________________。
⑴你会填空:指名口头填空。
⑵打开书,写下来。
⑶师巡视指导,及时批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积累成语。
2.能背诵《三字经》中的几句。
3.练写铅笔字,并能写正确、美观,在写字实践中认识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小题:
1、指名读题。
2、学生自读成语。
你懂得其中哪条成语的意思?
3、师讲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故事。
你们听了故事后,觉得精卫、愚公值得我们学习吗?
齐读: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有感情朗读。
4.看图学成语。
⑴指导看图。
图上画了谁?他在干什么呢?
⑵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句。
这两句诗句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师作适当点拨。
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⑷指导背诵。
二、教学第二题:
1.了解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三字经》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
2.读同课文中引用的两句《三字经》,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3.想一想这两句画的意思?琢:指对玉器的制作。
器:器具。
第一句:如果玉不精心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4.根据第一句思考第二句的意思。
如果人不努力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三、写字有方:
1、找出四个字的共同点。
四个生字都有。
2、掌握课本中的方法,学习的书写技巧。
竖直弯圆底部平,可藏小球在里边。
3、在课本中的田字格总描红。
4、同桌相互检查,比一比谁写的更好。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练习对话,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审题:
谈谈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看图说话:
图片中都有什么:
两个互相搂抱的小朋友,黑板(注意黑板上的字:我的好朋友)。
三、指导练习说话: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练习中的对话材料,理解材料中的提示与要求。
四.练习:
1.同桌之间相互练习。
2.请代表上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