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安居建设红线外基础设施规划示意图
江西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江西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江西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3月前言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赣发〔2019〕23号)要求,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本级政府对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细化落实,是对本行政区域开发保护作出的具体安排,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详细规划的依据。
为指导各地开展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证规划成果科学、规范、有效,遵循科学、简明、可操作的原则,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编制了本指南。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赣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目录1总则 (1)1.1适用范围 (1)1.2地位作用 (1)1.3规划期限 (1)1.4规划范围 (2)1.5规划层次 (2)1.6编制原则 (2)2编制要求 (3)2.1工作组织 (3)2.2编制程序 (4)2.3成果审查 (5)2.4规划基数 (5)2.5基础研究 (6)3编制内容 (6)3.1现状分析与形势研判 (6)3.2战略目标与协同发展 (7)3.2.1战略定位与目标体系 (7)3.2.2区域协同发展 (7)3.3全域国土空间格局 (7)3.3.1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7)3.3.2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8)3.3.3控制线划定 (9)3.3.4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 (11)3.4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 (11)3.4.1水资源利用与湿地保护 (11)3.4.2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 (11)3.4.3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11)3.4.4矿产资源保护与利用 (12)3.4.5自然保护地体系 (12)3.4.6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12)3.5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12)3.5.1国土综合整治 (12)3.5.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13)3.6城乡功能结构优化提升 (14)3.6.1产业体系布局 (14)3.6.2综合交通体系 (14)3.6.3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14)3.6.4绿色空间网络与山水格局 (14)3.6.5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15)3.6.6乡村振兴发展策略 (15)3.6.7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15)3.6.8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15)3.7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16)3.7.1中心城区范围划定 (16)3.7.2城市用地布局 (16)3.7.3居住与住房保障 (16)3.7.4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生活圈 (16)3.7.5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 (17)3.7.6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 (17)3.7.7城市风貌引导与管控 (17)3.7.8城市更新 (17)3.7.9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7)3.7.10城市道路交通组织 (18)3.7.11城市基础设施布局 (18)3.7.12综合防灾设施布局 (18)3.7.13城市“四线”管控 (18)3.7.14乡镇发展指引 (19)4规划实施 (19)4.1规划传导 (19)4.1.1对下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传导 (19)4.1.2对相关专项规划的传导 (19)4.1.3对详细规划的传导 (20)4.2分期实施与行动计划 (20)4.3信息化建设 (20)5成果要求 (20)5.1报批成果 (21)5.1.1规划文本 (21)5.1.2规划图件 (21)5.1.3 数据库 (23)5.1.4 附件 (23)5.2技术成果 (23)5.2.1规划说明 (23)5.2.2专题报告 (24)5.2.3分析图件 (24)5.2.4其他材料 (25)5.3公众读本 (25)5.4乡镇规划指引成果要求 (26)5.4.1报批成果 (26)5.4.2技术成果 (27)6 附录 (29)附录1:规划指标体系 (29)附录2: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32)附录3:规划文本附表 (33)表1规划指标表 (33)表2国土空间用途结构调整表 (33)表3基本规划分区统计表 (33)表4规划约束性指标分解表 (34)表5镇村体系规划表 (34)表6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结构表 (34)表7历史文化资源统计表 (35)表8自然保护地名录表 (35)表9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36)表10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安排表 (36)表11(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结构平衡表 (36)表12(中心城区)“四线”汇总表 (37)附录4:专项规划编制任务表 (38)附录5:基础资料清单(参考) (39)1总则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赣发〔2019〕23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的要求,加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县级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提高规划科学性、协调性与操作性,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本技术指南。
某保障性住房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方案图纸

深圳市龙华扩展区0006地块保障性住房脚手架方案20110426

1 编制说明及依据1.1 相关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图纸和技术资料1.2.1 深圳建工集团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总承包合同文件;1.1.2 深圳市龙华扩展区0006地块保障性住房工程施工图1. 2 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定、参考文献1.2.1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深圳市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1.2.2相关的规范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GJG130-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1. 2.3 相关的规定、参考文献1《建筑施工手册》(四版)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二版)4品茗施工计算软件5《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深圳建工集团)6《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管理规定》(深圳建工集团)1.3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2 工程概况2.1 建筑概况总建筑面积约为112181.45平方米,5座塔楼(即A、B、C、D、E座工程)。
A、B、C座为3栋32层住宅楼、2层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D、E座有2栋分别为34层商宅楼、2层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
A、B、C座±0.000m相对于绝对标高82.1m,结构顶标高为92.400m, 除第一层5.1m外其他各层为2.8m,地下室2层共8.0m高;D、E座±0.000m相对于绝对标高分别为82.1m,结构顶标高为98.000m,每层为2.8m,地下室2层共8.0m 高(详见下表)。
外墙面主要为外墙涂料,一层为外墙砖。
外墙门窗为铝合金门窗,有挑窗(悬挑600mm)和平外墙的窗。
土地勘查表

基本情况调查表
填表说明:现场勘查人应为签字土地估价师或合作机构的土地估价师。
区域及个别条件调查表(分宗地填写)
宗地名称:现场勘察人:土地估价师证号:
填表说明:
1.此表分宗地填写,每宗地1份。
2.现场勘察人应为签字土地估价师或合作机构的土地估价师。
3.此表中○表示供选择的方式,可在其中划钩选择。
4.其他供选择的文字也可用划钩选择。
基础设施情况调查表(分宗地填写)
宗地名称:现场勘查人:土地估价师证号:
填表说明:
1.此表分宗地填写,每宗地1份。
2.现场勘查人应为签字土地估价师或合作机构的土地估价师。
3.此表中○表示供选择的方式,可在其中划钩选择。
4.其他供选择的文字也可用划钩选择。
徐州市铜山区林地资源红线保护规划构想

2012年3月华东森林经理Mar. 2012 第26卷第1期East china Forest Management V o1.26 No.1徐州市铜山区林地资源红线保护规划构想蒋婷婷1 李思刚1 陈琦2 齐飞2 李同立2 郑刚1(1江苏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210036;2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林业局 221116)摘要:以徐州市铜山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基础,在对全区林地资源分布、特点、存在问题和保护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林地资源红线保护的指导思想、原则、保护范围、面积和主要保障措施,并首次以 GIS技术构建了铜山区红线保护区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林地资源保护数据管理的自动化和现代化。
关键词:铜山区;林地资源;红线保护;规划中图分类号:S7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743(2012)01-0046-04 Conception for Protection and Planning for the Red Line of Forest and Mountain Resources in Tongshan District ,XuzhouJiang Tingting1,Li Sigang1,Chen Qi2,Qi Fei2,Li Tongli2,Zheng Gang1(1.Forest Resources Monitoring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0036,Jiangsu,China;2.Forestry Bureau of Tongshan County,Xuzhou 221116,Jiangsu,China)Abstract: The planning took the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 of Tongshan District of Xuzhou as basic data.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problems and conservation status of forest and mountain resources all over the district,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guiding principles,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the main area and the major security measures for the red line to protect forest and mountain resources, built databas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red line reserve in Tongshan District with GIS technology for the first time,and achieved the autom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data management. Keywords: Tongshan District; Forest and mountain resources; Red line protection; Planning徐州市铜山区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境内丘陵岗地众多,有大小山头589座,占全区总面积的30.9%,山区林木覆盖面积16667 hm2,覆盖率达83.58%[1]。
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文本20101010

深圳市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10-2015)文本·图集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二〇一〇年十月目录总则 (1)第一章目标与策略 (3)第一节更新目标 (3)第二节更新策略 (4)第二章更新方式与改造功能 (8)第一节更新方式引导 (8)第二节改造功能引导 (10)第三章密度分区与城市设计 (12)第一节密度分区指引 (12)第二节城市设计指引 (14)第四章配套设施与综合交通 (16)第一节完善配套设施体系 (16)第二节优化综合交通体系 (17)第五章保障性住房配建 (20)第一节配建原则 (20)第二节配建比例 (20)第六章近期重点地区 (22)第一节重点地区划定 (22)第二节分类改造指引 (22)第七章实施机制 (25)第一节强化城市更新年度计划管理 (25)第二节构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度 (26)第三节完善城市更新政策保障体系 (26)第四节健全城市更新工作体制机制 (27)第五节建立城市更新实施评估机制 (28)附件1:近期重点地区改造指引 (29)附件2: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定计划申报指引(试行) (36)附图一:区位分析图 (63)附图二:“三旧”用地现状分布图 (64)附图三:“三旧”改造规划图 (65)附图四:“三旧”改造用地功能布局图 (66)附图五:密度分区指引图 (67)附图六:城市设计指引图 (68)附图七: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图 (69)附图八: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图 (70)附图九:综合交通规划布局图 (71)附图十:保障性住房配建指引图 (72)附图十一:近期重点地区图 (73)总则第一条为有序推进深圳市城市更新工作,充分发挥城市更新在落实《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特区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4、《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5、《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6、《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深府令第211号)7、《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报告》8、其他相关规划及标准第三条本规划编制遵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全面统筹、科学评估、低碳更新、有序推进”的原则。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日政发〔2016〕5号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国家、省属驻日照各单位:现将《日照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日照市人民政府2016年4月25日日照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和谐发展,规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管理,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各类建设工程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三条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除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高新区区域外)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由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征收。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高新区内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由管委会负责收取,专项用于园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市区事权划分调整的,按照调整后规定执行。
第四条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是政府性基金,分为综合配套费和专项配套费。
综合配套费包括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城市义务教育配套费。
专项配套费包括供热设施配套费、供水设施配套费、排水设施配套费和燃气设施配套费。
第五条综合配套费由政府统筹使用,主要用于建设项目规划红线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道路、桥梁、绿化、环卫、路灯、综合管沟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义务教育等。
专项配套费由专业经营单位(供热、供水、排水、供气等单位)使用。
供热设施配套费用于从热源至楼宇以外的供热设施建设;供水设施配套费用于从水源至用户分户计量装置前的供水设施或者水源至单位用户规划红线外的供水设施建设;排水设施配套费用于建设项目规划红线外的排水管网等设施建设;燃气设施配套费用于从气源至用户灶前的设施建设(不包含燃气泄露报警切断装置)或者气源至单位用户阀门井的设施建设。
河北省城市(城乡)总体规划空间数据标准

河北省城市(城乡)总体规划空间数据标准河北省城市,城乡,总体规划空间数据标准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4年8月目录1. 总则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基本规定 ..................................................................... ...... 2 3.1. 一般要求 ..................................................................... ... 2 3.2. 总体规划成果空间数据命名规则 .................................................... 2 4. 总体规划成果空间数据图层编码 ....................................................... 4 4.1. 设区市、县(市)域规划成果图层编码命名 .......................................... 4 4.2. 中心城区规划成果图层分类与命名 .................................................. 6 5. 设区市、县(市)域规划成果图层属性表结构 ........................................... 8 5.1. 一般规定 ........................................................................ 8 5.2. 设区市、县(市)域空间布局现状图(XSY_XZ_KJBJ) ............................... 8 5.3. 城镇(村)体系规划图(XSY_GH_ZCTX) ......................................... 10 5.4. 城乡总体规划图(XSY_GH_ZTGH) .. (12)5.5. 空间管制规划图(XSY_GH_KJGZ)................................................ 13 5.6. 产业布局规划图(XSY_GH_CYBJ)................................................14 5.7. 综合交通规划图(XSY_GH_ZHJT) ................................................ 15 5.8.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图(XSY_GH_WHYC) ...................................... 16 5.9.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图(XSY_GH_STHJ) (17)5.10. 基础设施规划图(XSY_GH_JCSS) ............................................... 18 5.1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XSY_GH_GGFW) .......................................... 22 5.12. 城市规划区范围图(XSY_GH_GHFW) .. (24)6. 中心城区规划成果图层属性表结构 ................................................... 25 6.1. 一般规定 ..................................................................... .. 25 6.2. 空间布局现状图(ZXCQ_XZ_KJBJ) ............................................... 25 6.3.用地评价及发展方向分析图(ZXCQ_XZ_PJFZ) ..................................... 27 6.4. 用地布局规划图(ZXCQ_GH_YDBJ) (28)6.5. “五线”控制规划图(ZXCQ_GH_WXKZ) ......................................... 29 6.6. 道路交通规划图((ZXCQ_GH_DLJT) (30)6.7. 绿地系统规划图(ZXCQ_GH_LDXT) .............................................. 32 6.8. 景观风貌规划图(ZXCQ_GH_JGFM) ..............................................32 6.9. 给水工程规划图(ZXCQ_GH_JSGC) .............................................. 33 6.10.雨水工程规划图(ZXCQ_GH_YSGC) ............................................. 34 6.11. 污水工程规划图(ZXCQ_GH_WSGC) ............................................35 6.12. 再生水工程规划图(ZXCQ_GH_ZSS) ............................................. 36 6.13. 电力工程规划图(ZXCQ_GH_DLGC) .............................................36 6.14. 通讯工程规划图(ZXCQ_GH_TXGC) ............................................. 37 6.15. 供热工程规划图(ZXCQ_GH_GRGC) ............................................38 6.16. 燃气工程规划图(ZXCQ_GH_RQGC) ............................................ 39 6.17. 综合防灾及环卫工程规划(ZXCQ_GH_FZHW) ....................................39 6.18. 近期建设规划图(ZXCQ_GH_JQGH) ............................................. 40 6.19. 远景规划图(ZXCQ_GH_YJGH) .................................................421. 总则1.1 为提高城市(城乡)规划信息化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技术手段,推进规划成果应用,规范总体规划电子成果,特制定本标准。
XX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本管理和收益分配指导意见

XX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本管理和收益分配指导意见为规范我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项目的成本管理和收益分配,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对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指导意见所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指经批准的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其他历史原因遗留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保留集体所有权性质的征地安置留用地。
第二条本指导意见所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指农民集体以土地所有者身份通过公开的土地有形市场,依法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以出让、出租等有偿方式交由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并以书面合同约定与土地使用者的权利义务,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为。
第三条本指导意见所称入市收益,是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所取得的土地成交价款,由土地入市成本、政府土地增值收益、农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构成。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实行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原则,同权同价同责,兼顾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利益。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顺序为:土地入市成交价款中,首先扣除土地入市成本,剩余部分为入市项目纯收益。
入市项目纯收益中,政府收取土地增值收益后,剩余部分为农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
第四条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全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成本管理和收益分配。
第二章土地入市成本第五条本指导意见所称入市成本,是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过程中,为达到入市交易条件而产生的土地取得成本、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向政府缴纳的整治复垦费和其他税费、项目实施管理成本和融资成本、入市过程中间服务费用等。
为保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本的真实可靠性,我县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项目,采取项目外部审计的方式进行成本核算和支付管理。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18•【字号】京政发[2011]61号•【施行日期】2011.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京政发﹝2011﹞6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加快解决本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实现住有所居目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现就本市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住房保障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建设、筹集公共租赁住房,鼓励社会单位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鼓励投资机构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持有、运营公共租赁住房。
(一)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新建、收购、长期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并落实建设、收购资金。
1、新建方式。
新建公共租赁住房采取集中建设和配建相结合的方式。
市、区县人民政府所属机构集中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用地,采用划拨方式供应,可采取委托代建、项目管理等多种方式组织建设。
配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市、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确定配建比例、建设套型、回购价格、回购单位和开竣工时间等具体要求,并在土地供应有关文件中予以明确。
2、收购方式。
市、区县人民政府在满足配售房源需求时,可由指定机构收购在建但尚未配售的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作为公共租赁住房。
定向安置住房用于安置后仍有剩余的,由市、区县人民政府指定机构按照市有关部门审定的价格收购后作为公共租赁住房。
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城市空间布局................................................................................................7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7 城市空间发展规划 ..........................................................................................7 城镇职能分工及规模等级 .............................................................................8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城市性质与规模 ...........................................................................................6 城市性质...........................................................................................................6 城市规模................................................................................6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4 城镇化水平预测 ..............................................................................................4 城镇化发展策略 ..............................................................................................5 城镇职能分工及规模等级 .............................................................................5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 ..........................................................................................5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试行)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试行)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试行)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ofPublic Housing in Shenzhen(Interim)2022年6月11日发布2022年6月11日实施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家保障性住房的方针政策和《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规范深圳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通过总结深圳市既有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家、行业和其他省(市)的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与建设指标、总图、户型、设施、建造。
本标准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管理,由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梅坳三路29号建科大楼;邮政编码:__)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主编单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参编单位:深圳市住宅租赁管理服务中心深圳市住宅发展事务中心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万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市时代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协鹏建筑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海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王欣刘勇鲁艺曲毅廖自立主要起草人:刘俊跃王莉芸王启文肖家远孙茵沈驰刘丹谢利民荆治国黎晓茜汪四新杨杰董善白邓涌陈智坚孙延超王晓东石丽茹马晓雯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与建设指标 (3)3.1 基本规定 (3)3.2 建设指标.........................................................................................................34总图 (6)4.1 一般规定 (6)4.2 土地利用 (6)4.3空间布局 (8)4.4 交通组织 (9)5户型 (11)5.1 一般规定 (11)5.2 户型分类 (11)5.3 户型功能 (12)6设施 (13)6.1 一般规定 (13)6.2 公共服务设施 (13)6.3交通设施 (14)6.4 建筑设备 (15)7建造 (18)7.1 一般规定 (18)7.2 土建 (18)7.3 建筑装修 (20)7.4 经济性 (21)附录A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场地各功能区的植物配置参考表 (22)附录B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参照装修标准 (24)本标准用词说明 (25)条文说明 (26)1 总则1.0.1 为贯彻国家和深圳市有关保障性住房的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推进深圳市人才安居工程,规范深圳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制定本标准。
住宅供配电建设范围示意图

项目红线
永久性供配电 设施 (高压柜、 变压器、低压 柜、公建表)
计费 表计
居民照明低压线
高压线缆
新建住宅楼内居民 配电室(箱\柜)及 土建、照明、通风
楼内布线
住宅电表 箱及电能 表
进户线
红线外的路由赔 偿及协调赔偿
公共电源 点(变电 站、开闭 所、公网 线路)
高压线缆
原设计开闭 所、中心配、 配电室、分配 电室土建\高 低压线路沟道 \桥架及照明\ 通风由开发建 设单位建设
( 变 电 站 、 开闭 所 、 公网 线 路 )一 二 级 负荷 电 源 点 ( 根 据项 目 第 二路 电 源 设计 及 供 电部 门 市 电网 情 况 协商 提供)
另需按 一二级 负荷供 电的变 压器铭 牌容量 交高可 靠费用
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工程范围简要示意图
商业低压线缆 商业设施用电设备 红线内高低压线 路沟道、桥架
计费 表计
公建设施低压线缆
新建住宅楼内公建 配电间(箱\柜)及 土建、照明、通风
楼内布线 公建设施用电设备
高压线缆 高压线缆
专变配电室 (间)
低压线缆
大于 100KVA设费出资建设(设计由供电部门招标的中标设计院完成) 2。黑色设施由开发建设单位出资建设(设计由开发建设单位项目设计单位完成)
安置小区二期工程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总平面图

海绵城市技术导则

4.1 一般规定 ..................................................................................................................................... 14 4.2 降雨参数 ..................................................................................................................................... 15 4.3 技术措施 ..................................................................................................................................... 18 4.4 设施计算 ..................................................................................................................................... 21 4.5 建筑与小区 ................................................................................................................................. 25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9.27•【字号】德办发〔2022〕73号•【施行日期】2022.09.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福利其他规定正文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德办发〔2022〕73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重点产业功能区,市级有关部门:《德阳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9月27日德阳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国办发〔2021〕22号)和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8部门《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川建保发〔2021〕338号)文件精神,促进解决我市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明确工作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根据实际需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到2025年,全市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00套以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住房的居住属性更加凸显,住房供需实现动态平衡,住房保障体系成熟定型。
二、建立健全基础制度(一)保障对象在城区内稳定就业、正常缴纳养老保险、无自有住房、未享受其它住房保障政策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
优先保障新市民中从事基本公共服务的住房困难群众。
(二)保障方式采取实物保障与发放保障性租赁住房货币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多点就近解决职住平衡,由保障对象结合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保障方式。
卫辉市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

卫辉市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卫辉市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上篇卫辉市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强化对城镇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优化和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使卫辉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序进行,特编制《卫辉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年第146号令发布);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4、《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和加强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工作的意见》( 2009年3月);6、《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2009年6月);7、《卫辉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8、《卫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9、《卫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8-2020)》10、《卫辉市唐庄镇镇区规划(2003-2020)》;11、《卫辉市唐庄产业聚集区对接材料》(2008年9月);12、《卫辉市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2009-2020)》;13、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号 ;14、国家、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其他相关规范、文件和要求。
1卫辉市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三条规划规模1、用地规模本次卫辉市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共5.79平方公里,包括唐庄工业园与现代服务产业园两个部分,其中:唐庄工业园,位于卫辉市唐庄镇中心区域,南起107国道,西至工业路,北至北二路,东至商业路。
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
现代服务产业园,位于卫辉市城区西南,南起东东孟姜女河,北至卫州路,西至自由路,东至比干大道(原卫辉大道),规划面积4.53平方公里。
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指引

建筑现状分析 景观风貌分析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层数及高度、建造年代、保护价值 进行分类,明确保留、改造或拆除的建筑。
研究地形变化对用地布局、道路选线、景观设计的影响;分析自然条件 (河流、植被、动物栖息场所等)、人工建设(建筑、构筑物)、历史 人文(人群活动场所、文物古迹、文化传统)、重要景观点、界面及视 线通廊等要素。
4)规划实施,其主要内容为“规划评估与校核、编制实施建设计划”两项工作,是 评估规划影响与生态效应,并制订各项建设计划的后续实施性工作。
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工作可以参考以下“工作流程”予以组织推进。
工作流程图
STEP 1
前期策划
明确工作范围以及梳理现状条件的前期准备 工作
确定城区选址
第
一
现状调研
阶
段
资料搜集
1.2.1 前期策划工作内容概述
前期策划工作主要是明确城区选址范围以及梳理现状条件的前期准备工作,具体内容 详见右表。
工作策划总表
STEP 1
前期策划
明确工作范围以及梳理现状 条件的前期准备工作
STEP 2
基础研究
研究城区生态建设条件,确 定城区发展基本导向与原则, 指导后期规划的 基础性工作
STEP 3
分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水文与气候条件;分析影响规划城区 开发的城市建设因素、市民生活习惯及行为意愿等。
区位条件分析
对城区的区位和功能、交通条件、公共设施配套状况、市政设施服务水 平、周边环境景观要素等进行分析与评价。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分析主要功能布局和用地权属,明确基本农田的分布。
基地 建设 现状 分析
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形态与环境设计
交通系统规划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关于做好年度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做好2023年度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决策部署,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现开展2023年度耕地流出问题全面排查、整改工作,具体工作方案如下:一、目标任务以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成果为基础,结合上级反馈指标数据,对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问题逐地块开展排查,对不符合用地政策的耕地流出问题,通过原地复耕复种、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进出平衡”等方式,限时整改,最终确保2023年度我镇耕地总量不减少。
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做好排查整改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2023年度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组长:第一副组长:常务副组长:成员:各挂村领导、包村干部、22个行政村村主干、村建站站长、水利工作站站长、林业站站长、自然资源所所长、公路站站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村建站,办公室主任由**兼任,办公室成员为**。
三、职责分工各行政村对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负总责;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指导耕地变为园地、坑塘水面、养殖坑塘、沟渠、设施农用地的整改问题;水利工作站负责指导耕地变为水库水面、河流水面的整改问题;公路站负责指导公路、农村道路用地两侧红线外的整改问题;林业站负责耕地变为林地的整改问题;包村领导、干部负责指导对所挂包的村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整改到位。
四、工作步骤(一)分发整改图斑镇村建站、自然资源所、林业站负责将市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林业局下发的耕地流出图斑、自然资源管理信息、林业信息等各项指标予以分解,下发至各村并做好督促排查整改及验收工作。
(二)落实排查整改全镇2023年度耕地流出需整改面积约393亩,313个图斑,涉及22个行政村。
镇直各有关部门、各行政村要以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成果中耕地的进出变化情况为基础,统筹开展排查整改工作,以边排查、边整改的方式,压实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县保障性安居建设红线外基础设施规划示意图
图 例
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红线范围
基础配套设施蓝线范围 基础配套设施带动轴线
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户数 年份/任务级别 1
2015年**县旧城棚户区改造供销社淀粉厂项目 381 2015年/自治区 2016年**县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淀粉厂 72 2016年/自治区
2017年**县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淀粉厂)-集中成片
219
2017年/国家
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2018年龙州县旧城棚户区改造淀粉厂东西侧道路工程项目
项目总投资: 7000 万元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6500万元 资金来源:
项目开工时限: 2016 年 9 月 30日 项目竣工时限: 2018 年 12 月 30 日
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必要性
该项目位于我县城北区,项目分为两小区,大门分别位于小区的东侧和西侧。
建设该项目小区东侧和西
侧市政道路满足了小区交通出入要求,同时也解决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极大改善综合环境和县城交通路
网,提升了我县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居住环境。
** 县保障性安居建设红线内基础设施规划示意图
图例
** 市** 县2015年县城公租房项目红线范围
范围户数:672 户,属15/16/17 年国家任务
**县2015年公租房项目基础配套设施蓝线范围
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一览表
项目单位内容项目规格型号单位内容
道路等级——双向两车道给水管长度DN150 m 3000m
起讫桩号——污水管长度DN300 m 2500m
道路红线宽度m 5-8 雨水管长度DN400 m 2500m
路线长度m 1540
道路厚度cm 20 绿化工程一览表
设计速度km/h 20 名称高度(m)
冠幅
(m)
杆径
(cm)
备
注
道路磺断面形式——双幅路乔木路面形式——混凝土
结构设计荷载——BZ-100KN
项目基
本情况
项目名称:2018年**县旧城棚户区改造淀粉厂基础设施配
套工程项目
项目总投资:2920 万元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2700 万元
资金来源:中央预算资金
项目开工时限:2018 年10 月30 日
项目竣工时限:2012 年10 月30 日
电力电信工程一缆表亮化工程一缆表
项目规格型号单位内容项目单位内容
强电工程150mm m 3000m 道路亮化盏
520盏太阳
能路灯
弱电工程m 2500m 景观亮化㎡
电信工程m 25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