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植物活性成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 植物提取物及其生物活性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第三章 植物提取物及其生物活性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利尿、抗过敏、 抗肿瘤、抗菌、抗炎症及降血压、血脂等作 用。
16
❖ 5.菊花提取物 ❖ 来源于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具有明显的
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以及抗菌和解热的功 效。 ❖ 6.槐花提取物 ❖ 来源于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蕾或花,具有抗 炎、抗菌、降压、降血脂、扩冠状动脉等作 用。
8
❖ 7.姜提取物
❖ 来源于生姜、干姜。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 进胃液分泌,加强胃肠道运动,抑制亚硝酸 胺合成,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降血脂、 抗溃疡、止吐、抗氧化、抗炎症等。
❖ 还能杀灭软体动物,治疗血吸虫病。
❖ 8.桔梗提取物
❖ 来源于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具有抗炎、祛 痰、镇咳、抗溃疡、降血压、降血糖等等功 效。
29
第四节 常用动物原料
❖ 一、蚂蚁 ❖ 二、蝮蛇和乌梢蛇 ❖ 三、蜂蜜、蜂胶和蜂王浆 ❖ 四、海洋动物 ❖ 五、马鹿 ❖ 六、珍珠及其他
3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果实,具有降压、降血脂、抗脂肪肝,抗肿 瘤、抗衰老、抗应激、抗突变等作用。 ❖ 2.山楂提取物 ❖ 来源于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的成熟果实 ,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降血脂、降压等功 效。

植物活性成分

植物活性成分

植物甾醇(Phytosterol) 植物甾醇
植物甾醇主要有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 植物甾醇主要有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 功能: 功能: 抗炎作用; 抗炎作用; 抑制胆固醇吸收、生物合成、并促进其异化。 抑制胆固醇吸收、生物合成、并促进其异化。 阿魏酸与植物甾醇形成的酯称为谷维素 (Oryzanol),主要来源于米糠油、胚芽油等 ,主要来源于米糠油、 谷物油,我国作为医药品。 谷物油,我国作为医药品。主要生理功能为 降血脂、肝脂和胆固醇。 降血脂、肝脂和胆固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 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是指基本骨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异戊二烯单 元组成的、具有(C5H8)n通式的一类烃类化合物。 元组成的、具有 通式的一类烃类化合物。 通式的一类烃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 萜类化合物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四萜及多 萜等6大类 大类。 萜等 大类。 单萜,如香芹酮、 苎烯 柠檬醛和薄荷醛等, 苎烯、 单萜,如香芹酮、d-苎烯、柠檬醛和薄荷醛等,具有杀 祛痰、利尿、镇静、解痉、健胃等功能。 菌、祛痰、利尿、镇静、解痉、健胃等功能。 倍半萜中菊薁有消炎作用;没药醇有解痉作用。 倍半萜中菊薁有消炎作用;没药醇有解痉作用。 二萜如罗汉松内酯、雷公藤内酯可抗肿瘤。 二萜如罗汉松内酯、雷公藤内酯可抗肿瘤。 三萜如鲨鱼肝中角鲨烯可转化为胆固醇;葫芦苦素B抗 三萜如鲨鱼肝中角鲨烯可转化为胆固醇;葫芦苦素 抗 炎症和抗肿瘤。 炎症和抗肿瘤。 柠檬苦素为三萜衍生物,味苦, 柠檬苦素为三萜衍生物,味苦,可诱发谷胱甘肽硫转移 抑制苯并芘诱导肺癌。 酶(GST)抑制苯并芘诱导肺癌。 抑制苯并芘诱导肺癌
香豆素和木脂素 (Coumarin and Lignan)

第三节 植物活性成

第三节 植物活性成

第三节 植物活性成分
一、有机硫化合物


其一是异硫氰酸盐,以葡萄糖异硫酸盐缀合物 形式存在于十字花科蔬菜中,如西兰花、卷心 菜、菜花、球茎甘蓝、荠菜和小萝卜 其二是葱蒜中的有机硫化合物,例如,大蒜是 二烯丙基硫化物的主要来源

有机硫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是抑癌和杀菌。 例如异硫氰酸盐能阻止实验动物肺、乳腺、食 管、肝、小肠、结肠和膀胱等组织癌症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异硫氰酸盐的抑癌作用是在接触 致癌物前或同时给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大蒜可以阻断体内亚硝胺合成、抑制肿瘤细胞 生长。



类胡萝卜素是高度不饱和化合物(多烯),含有一系列 共轭双键和甲基支链。色素的颜色随着共轭双键的数目 而变动。共轭双键的数目越多,颜色移向红色越远。 有些类胡萝卜素在工业上利用作为食物和脂肪的着色剂, 如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玉米黄质、叶黄素、辣椒 红、藏花素、藏花酸、胭脂树橙、红酵母红素等。 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必须通过外界摄入;但 类胡萝卜素在许多植物中含量较低,并且很难用化学方 法合成,主要是通过生物合成方式完成。
七、皂苷化合物


一类较复杂的苷类化合物,与水混合振摇时可 生成持久性的似肥皂泡沫状物。 皂苷是天然产物化学库的重要组成之一,具有 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 抗病毒、抗真菌、保肝活性等。
八、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就是指存在自然界中、分子式为异 戊二烯单位的倍数的烃类及其含氧衍生物。这 些含氧衍生物可以是醇、醛、酮、羧酸、酯等。 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构成某些植 物的香精、树脂、色素等的主要成分。
五、黄酮类物质

1、大豆异黄酮 从植物中提取,与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因此大 豆异黄酮又称植物雌激素。 可防治一些和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的疾病,延 缓女性衰老、改善更年期症状、骨质疏松、血 脂升高、乳腺癌、前列腺癌、心脏病、疏松症、 心血管疾病等。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PPT课件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PPT课件

适用 范围
适用于提取玫 瑰油、薄荷油 等挥发性强的 芳香油
适用于柑橘、 柠檬等易焦糊 原料的提取
适用范围广,要求 原料的颗粒要尽可 能细小,能充分浸 泡在有机溶液中
优点
局限 性
简单易行,便 于分离
生产成本低, 易保持原料原 有的结构和功 能
出油率高,易分离
水中蒸馏会导
致原料焦糊和 分离较为困难, 使用的有机溶剂处
(3)⑤为 ,对于⑤实验时应注意

(4)⑥为
,常用

(5)如果层析液没及⑤会导致

解析 该题易错的原因是没有领会该实验应注意的 问题。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常用纸层析法,在该法中, 需注意:①点样要快速细致且需保持滤纸干燥;②要 保持层析容器中有层析液的饱和蒸气,以保证层析效 果;③层析液不可没及样品原点,以免色素溶解于层 析液中,使鉴定失败。
管的下限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3)冷凝管中的水流向:从下方进水,上方出水,
与蒸气流向相反。 (4)加热时防暴沸:垫石棉网,向液体中加入几粒
沸石或瓷片。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对位训练 3.我们选择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是
A.水气蒸馏 B.压榨法 C.水中蒸馏 D.萃取法
(C )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植物活性成分开发.

植物活性成分开发.
1.溶剂分级精制
粗制的原花青素-乙酸乙酯分级萃取-正丁醇萃取真空干燥-成品
2.活性碳吸附法:先后经氯仿和甲醇回流抽滤
四、安全毒理学分析
第四节、欧洲越橘提取物
一、欧洲越橘提取物结构物 化性质 1.主要成分花色苷 2.结构为花色素 3.欧洲越橘花色苷(VMA) 水溶性色素,稳定性差,受 环境影响; 强酸相对稳定, 弱酸、碱性环境,温度高 易降解
二、生理功效
(一)改善视力 (二)对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缺血一段时间,当血液重新 恢复后,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 -对氧自由基的清除
三、生产技术
(一)花色苷的生物合成: 起始物为苯丙氨酸 (二)提取物的生产技术: 原料破碎-提取-加热-提取-过滤-粗提液-精制品
二、生理功效
(一)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性 最强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之一,酚氧自由基 (二)保护心血管,预防高血压 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预防血栓形成; (三)抗肿瘤 (四)皮肤的美容与保健 原花青素能维护胶原合成,抑制弹性蛋白酶;

三、生产技术
(一)原花青素的提取-超临界CO2萃取
(二)原花青素的提纯
三、生产技术
(一)初级提取工艺
干燥的水皂角-破碎-煮沸-过滤-离心-产品
(二)纯化工艺
水皂角提取液-浓缩-上柱吸附-冷冻干燥
四、安全毒理学分析
第二节、葡萄籽提取物
一、物化性质
1.主要成分: 是原花青素类化合物,由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形成; 2.性质: 白色粉末,涩味, 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不溶于苯、乙醚、氯仿 等, 在280nm有强烈吸收峰
三、生产技术
(一)溶剂萃取 1.常温法;2.低温法

植物活性成分课件

植物活性成分课件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原理
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如高渗透能力和低粘度等 ,将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萃取出来。
方法
将植物材料与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混合,经过高 压、低温等条件,将活性成分萃取出来。
特点
提取效率高,周期短,但设备成本高,需要高压条件。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原理
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使植物中的细胞破碎,从而释放出活性 成分。
香料和香水
一些植物活性成分具有特殊的香气,可以用于香 料和香水制造。
环境领域
生态保护
植物活性成分可以用于生态保护领域,如植物修复剂、植物农药等,治理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
园林绿化
植物活性成分可以用于园林绿化领域,如植物生长调节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等,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平衡。
03
植物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
法规与政策影响
法规不断完善
各国政府对植物活性成分的法规和标准不断完善,保障产品的 质量和安全。
政策支持
政府对植物活性成分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推动产业的 发展和创新。
注册与审批流程
植物活性成分的注册和审批流程不断优化,加快产品的上市速度 。
06
植物活性成分的未来研究方 向
新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 2
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合理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确保植物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保障人类对植物活性成分的需求。
生态农业的发展
推广生态农业,促进植物资源的生态平衡和可 持续发展,提高植物活性成分的质量和产量。
3
绿色技术的推广
积极推广绿色技术,如有机种植、生物防治等 ,降低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成本,实现绿色可 持续发展。
光谱分析法
01

植物活性成分、各类食物营养成分

植物活性成分、各类食物营养成分

植物化学物
概念:指植物性食品中除含必需营养成分外的一些低分子量生物活性物质,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按化学结构分为:①类胡箩卜素;②植物固醇;③皂甙;④芥子油甙;⑤多酚;
⑥蛋白酶抑制剂;⑦单帖类;⑧植物雌激素;⑨硫化物;⑩植物凝血素。

对植物而言的功能:
1、保护不受杂草、昆虫及微生物侵害;
2、作为植物激素调节生长发育;
3、形成色素吸引传粉、播种;
4、防止光氧化损伤:
5、重金属解毒等
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①抗癌作用、②抗氧化作用、③免疫调节作用、④抗微生物作用、⑤降胆固醇作用。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大豆类食品的营养学特点(2次,具体见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于鸟氨酸代谢 途径
1.简单吡咯烷类
3.吲哚里西定类
2.双稠吡咯烷类
红古豆碱 (cuscohygrine)
野百合碱 (monocrotaline)
.
千里光碱 (securinine )
13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二)哌啶类生物碱*
来源于赖氨酸代谢途径
石杉碱甲(huperzine A)
结构新颖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最 初被用于重症肌无力和小儿麻痹 症,1996年被成功开发为治疗老 年性痴呆的新药。
.
8
2.植物活性成分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31
碱性成分
2
酸性成分
3
亲水性成分
4 亲脂性成分
.
9
2.1. 碱性成分(生物碱)
1.多数由C、H、 O、N组成。
生物碱的含义和特点
(含N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2. N多在环上,少数在环外。 3. 大多具碱性,可与酸成盐。
4. 多具显著的生理活性。
.
10
2.1. 碱性成分(生物碱)
.
3
1.概 述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
一次代谢过程: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过程, 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
一次代谢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这些对植物机体生 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次代谢过程:并非在所有的植物中都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 命活动来说又不起重要作用的过程。
第三章 植物活 性成分
1
第三章31 植物概述活性成 分 2 植物活性成分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3
活性简介
4 制备技术及工艺
.
2
1.概 述
天然药物来自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并以植物 为主。明代李时针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中草药1892种, 清代学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补充中草药1021 种。 药物的药性来源于其所含的活性成分,活性成分通常是 指经过不同程度药效试验或生物活性试验,证明对机体 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活性成分基本是由植物体二 次生理代谢所产生。
二次代谢产物:生物碱、萜类、苯丙素类成分。
.
4
1.概 述
.
5
1.概 述
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类:
按生源结合化学结构分:糖苷类、苯丙素类、醌类、黄酮类、 萜及其苷类、甾体及其苷类、生物碱类。
按酸碱性来分:酸性成分(脂肪酸类、苯丙酸类、含羧基皂苷 、蒽醌类、黄酮类),碱性成分(生物碱、非生碱的有机氮 类,如毒蕈碱、辣椒素等)
木兰碱(magnoflorine)
5 原小檗碱类
降压 清热解毒
小檗碱(berberine)
轮环藤酚碱 (cyclanoline)
.
18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6 普洛托品类
含羰基的小檗碱开环
延胡索丙素(corydalis C)
7 吐根碱类 异喹啉环带苯骈喹啉啶环
吐根碱(emetine)
.
三环体系
.
14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三) 托品烷类生物碱 来源于鸟氨酸代谢途径
阿托品(atropine) R=H (dl) 莨菪碱(hyoscyamine) R=H (l–)
东莨菪碱
山莨菪碱(anisodamine) R=OH (scopolamine)
樟柳碱 (anisodine)
.
15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
7
1.概 述
开发现状
我国天然药物的化学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经历了 创立期、创建发展期和蓬勃发展期三个阶段,取得了较大 成就。截止2005年,我国生产植物源药物达164个。 代表性成就: (1)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的青蒿素 (2)1971年开发的喜树碱与羟基喜树碱 (3)1982年开发的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
催吐
19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8 α-萘菲啶类
血根碱 (sanguinarine)
降压
9 吗啡类
吗啡(morphine) R=H
可待因(codeine) R=CH3
麻醉
止咳
.
20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五)喹啉类生物碱
来源于邻氨基苯甲酸途径
奎宁(金鸡纳树皮中的抗疟有 效成分,含量高达3%)
31
生物碱的分类
2
生物碱的工艺学特性
.
11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按植物来源分 类
如长春花生物 碱、石蒜生物 碱等)
分类方法
按生源结合化 学骨架分类
基于生物碱合 成前体物的来 源
按化学骨架分类 按含N基核类型:如吲哚、喹啉等 按整个母核类型:如萜类、甾类等
.
12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一)吡咯烷类
.
23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2. 单萜吲哚类
降压
利血平 (reserpine)
.
24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七)萜类生物碱 二萜生物碱
抗心律失常
关附甲素( guanfu base A)
抗肿瘤
紫杉醇 (taxol)
.
25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八)有机胺类生物碱 1. 代表化合物——麻黄碱、伪麻黄碱
按极性来分:亲水性成分、亲脂性成分。
.
6
1.概 述
开发现状
植物成分曾经是药物的唯一来源,目前随着化学合成药物的 出现与发展,比例有所下降,但比例仍不低于30%,在处方 药中的比例不低于50%。
植物源活性成分中,有许多重要的代表化合物,其对于药 物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如作为中枢阿片受体拮抗剂 的吗啡,肾上腺素类的麻黄碱,具有良好抗癌药物的长春碱 和紫杉醇等。
(四)异喹啉类生物碱*(最大的一类)
来源于苯丙氨酸和 络氨酸途径
1 简单异喹啉类
降压
猪毛菜碱(salsolin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苄基异喹啉类(最多)
解痉
罂粟碱(papaverine)
.
16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3 双苄基异喹啉类
粉防己碱(tetrandrine)
.
17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4 阿扑菲类
互为立体异构体,区别在于C1的构型不同。
平喘
麻黄碱 (ephedrine)
R=H, R’=CH3
.
伪麻黄碱
(pseudoephedrine)
26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2. 代表化合物—— 秋水仙碱
抗癌
秋水仙碱(colchicine) 抑制有丝分裂,毒性大
.
奎尼丁
21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喜树碱及其类似物
抗癌
喜树碱(camptothecin)
R=H
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 R=OH
.
22
2.1. 1 生物碱的分类 (六)吲哚生物碱(较多,有千余种) 来源于色氨酸途径
1. 双吲哚类
抗肿瘤
长春碱 (vinblastine, VLB) R=CH3 长春新碱 (vincristine, VCR)R=CH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