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密州出猎分解

合集下载

快速记忆 教你如何用思维导图快速记忆《江城子·密州出猎》

快速记忆  教你如何用思维导图快速记忆《江城子·密州出猎》

思维导图这项工具,除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整理资料,制作计划,构思作文等,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记忆文章,并且适用于各种文体。

下面就以《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来看看如何用思维导图来帮助我们记忆。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做,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依据原文内容,我们可以绘制一幅这样的思维导图:上片,首三句直接点出“出猎”的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期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除了这幅思维导图,我们还可以用情景想象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这首词:•想象你就是那个自称“老夫”的苏东坡,你的鬓发微白,你的左手牵着黄狗,狗在汪汪地叫着,你的右臂拖着苍蝇,苍蝇在仰天长啸。

你带着将士们去打猎,随从的将士头戴锦帽、身穿貂裘,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像疾风一样席卷了平坦的山冈,那场面真是人喧马鸣,尘土漫天飞扬。

为了报答大家都来追随你这个太守,于是你拍了拍胸脯,下决心要像孙郎一样,亲自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打猎回来,大家一起开怀畅饮,喝酒喝到正高兴时,你感觉胸怀更加开阔,胆气更加张扬,你不由地摸摸头发,那头发微微泛白,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你不禁感慨,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持节来密州,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赦免我呢?真到那时,你一定会使尽全身力气,将弓箭拉得像满月一样,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各位伙伴,用思维导图配着情景联想,你们可以把这篇课文背下来了吗?小试身手不来个小测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就记住了那么不如我们来一个小测下片中的顺数第十个字是什么?如果你记住了的话,那么就记得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答案哦!当然了,如果哪一首诗词的记忆让你头痛不已,你也可以在留言区留言哦,说不定下一次的诗词就是你钦点的那一首呢~思维导图、记忆联想来自尚忆最强大脑团队原创|。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这首词《》感情是如此的纵横奔放,为诗人苏轼所写,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赏析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

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

狂夫老更狂。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注释及解析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注释及解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江城子密州出猎[宋]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②。

锦帽貂裘③,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④,亲射虎,看孙郎⑤。

酒酣胸胆尚开张⑥;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⑦?会挽雕弓如满月⑧,西北望,射天狼⑨。

〔注释〕①本篇选自苏轼《东坡乐府》。

写于在密州做官的第二年(公元1075年),借“出猎”抒发了作者的报国热情。

密州,今山东诸诚。

②黄,指黄狗,苍,指苍鹰。

鹰和狗古时打猎用以追捕猎物。

《梁书·张充传》:“值充出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

”③锦帽貂裘,锦缎帽和貂鼠裘。

古代贵族官僚的服饰。

④为报,请告知。

一说为了酬报。

倾城,倾动一城,全城,犹如说“万人空巷”。

⑤孙郎,即孙权。

这里作者借以自喻。

⑥酒酣,酒喝得很畅快。

尚,更加。

胸胆开张,胸怀开扩,胆气极豪。

⑦“持节”两句,西汉云中郡太守魏尚守边有方,因细故被罚,削职后汉文帝遣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事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节,以竹为之,古代使者所持,以为凭证。

作者这里以善守边疆的魏尚自期许,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

⑧会,会当,将要。

雕弓,弓背上刻有花纹,称雕弓。

⑨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以为主侵掠。

这里比喻侵犯北宋的辽与西夏统治者。

《楚辞·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

”〔解析〕这是一首划时代的词。

自词被文人掌握以后,“词为艳科”几乎成了定律,往往以优美的辞藻,描绘男女相思,抒发离愁别恨,表现闲情逸趣,题材比较狭隘,风格也较柔软委婉。

苏轼的这首词,拓宽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意境,以豪迈雄浑的笔触,开创了词作的新局面,成为词坛上最早的一首豪放词。

苏轼本人也颇自豪。

他给鲜于(复姓)子骏的信上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词以千骑出猎为题材,以卫国反侵略为主题,声律铿锵,格调高昂,确为前所罕见。

江城子.密州出猎 讲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  讲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作于苏子瞻任密州太守时所做作,全词慷慨激昂,坐着更因别于柳永婉约韵味而自得,此词把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刚强壮武的英雄气。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横槊赋诗之气概慨然见于其中,更抒发了词人的远大志向和报国理想。

说到苏轼,我们便会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个被一贬再贬的豪放派词人和美食家,但是他所具有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质却远远不止这些,接下来我们便一起了解一下关于他的事迹,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他是苏洵之子,三苏之一,苏洵的哥哥,父子兄弟独占唐宋八大家三人,他的书法成就尤为突出,被后世誉为“宋四家”之一,位列“宋四家”之首。

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帖》被元代书法家鲜于枢评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的书法风格独特,其字形向右倾斜,结字扁平,线条肥厚,展现出一种富态之美和大气之美。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字形独特,而且多变的风格也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苏轼的书法从早期受到王羲之的影响,到中期受到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影响,再到晚期展现出拙朴的形态,其风格的变化和突破体现了苏轼在书法艺术上的大胆尝试和创新。

4苏轼的书法作品不仅在技巧上达到了高超的境界,而且在情感、内容和气势上也实现了相互统一。

他的书法作品往往是他有感而发写下的文学作品,使得他的书法与文学合为一体,创作过程中也在创作诗词或文赋。

他是嘉祐进士,当时于父弟同中状元,名动京师。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2,左牵黄3,右擎苍4,锦帽貂裘5,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7,亲射虎,看孙郎8。

酒酣胸胆尚开张9,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0?会挽雕弓如满月11,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1.密州:即今山东诸城。

2.老夫:苏轼自称,时年40。

3.黄:黄犬。

4.苍:苍鹰。

5.锦帽貂裘:锦蒙帽与貂皮裘。

6.“千骑”句:《祭常山回小猎》有“黄茅冈下出长围”,可作此句注脚。

7.为报:传言。

倾城:空城,尽全城所有的人。

8.孙郎:本指孙策(参看《三国志·孙策传》),这里却指孙权。

《三国志·孙权传》说,孙权曾“亲乘马射虎于凌亭”。

9.胸胆尚开张:胸怀还开阔,胆气仍豪壮。

10.“持节”二句:前后倒装,即何日派遣冯唐持节赴云中。

节:符节。

云中:汉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一带。

遣冯唐:云中太守魏尚被错误地免官,冯唐认为魏尚有功,不应受这样的处分。

汉文帝接受冯唐的意见,派他持节赴云中赦免魏尚,并复原官(参看《史记》与《汉书》的《冯唐传》)。

诗人用这个故事,表示希望出守边疆。

11.会:预期。

满月:圆月,形容拉开的弓。

12.天狼:星名,主侵略,这里指侵扰中国边境的敌人。

【译文】老夫也暂且来一次少年狂游,左牵黄狗,右擎苍鹰,锦蒙帽、貂皮裘,千余铁骑,漫卷山头。

传语倾城百姓跟随太守,我要像那孙权亲自射杀猛虎野兽。

酒正酣畅、胸怀宽广、胆气豪壮,鬓发稍染白霜,又有何妨?何日遣来冯唐,手持符节到云中宣命魏尚。

那时老夫我呵,定当力挽劲弓如满月,往西北方向,一箭射落天狼。

【赏析】此词题一作《猎词》。

傅藻《东坡纪年录》云:“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后果得雨,于是再往常山祭谢。

归途中与同官梅戶曹会猎于铁沟。

苏轼写有《祭常山回小猎》诗: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鉴赏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鉴赏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鉴赏及赏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鉴赏及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鉴赏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江城子·密州出猎》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及译文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及译文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及译文【原文】《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聊:姑且。

牵黄:拉着黄狗。

擎(qíng)苍:托着苍鹰。

貂裘(diāoqiú):貂皮衣袍。

千骑(jì):众多的人马。

太守:汉代郡的最高长官。

借指宋代的知州。

这里是作者自称。

孙郎:指三国时的孙权,曾射杀过猛虎。

持节:拿着代表朝廷意旨的符节。

云中:汉代郡名,在今山西、内蒙一带。

冯唐:汉朝人。

当时的云中郡守将魏尚抗击匈奴有功,应予免罪。

朝廷便派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魏尚。

会:将。

天狼:指天狼星。

古人认为它象征着侵略和贪残。

这里代指当时与宋朝为敌的辽国与西夏。

【大意】想不到,我这个老头儿也会爆发出年轻人的豪兴! 这就姑且算是学学青年人的狂放吧。

你看,我左手牵着大黄狗,右臂托着凶猛的猎鹰,头戴锦缎帽,身穿貂皮袍,率领着众多的人马,像旋风一般卷过平缓的山坡。

盛大的气势,吸引了满城的人都来观看;为了报答这种盛情,我决心要像当年的孙权一样,亲手射杀那只凶猛的老虎! 庆功宴上,我畅饮着美酒,胸怀开阔,胆气豪壮。

虽然我遭到了贬职,鬓发也有些斑白,但这又有什么关系?想当年,汉朝的冯唐拿着代表朝廷意旨的符节,来到云中郡,赦免了魏尚,让他继续守关抗敌。

说不定哪一天,朝廷也会派人来召我去守边呢! 到那时,我一定会像今天这样,进发出惊人的力量,把那强弓拉得如同十五的圆月,眼望西北,射落那贪残侵略的天狼星!。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鉴赏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鉴赏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鉴赏及赏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鉴赏及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鉴赏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江城子·密州出猎》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句及解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句及解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句及解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全文如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的意思是: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盛装和壮观场面,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这首词中运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是:孙郎射虎:《三国志·吴主传》中记载,建安二十三年十月的一天,孙权去吴地,在庱亭所骑的马被老虎咬伤,孙权奋起,投出双戟刺伤老虎,紧接着,他的侍从张世用戈袭击老虎,将其捕获。

汉文帝派遣冯唐持令去恢复魏尚云中太守职位:《史记·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汉文帝派遣冯唐持令去恢复魏尚云中太守职位。

北宋-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这首词是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围猎后所写。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原文: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翻译: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姑且抒发一下青年人的豪情,左手牵黄狗,右臂架苍鹰,戴着锦帽,穿着貂裘大衣,带领大队人马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满城传说太守要去打猎,大家都争着去看,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就像三国时的孙权一样。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我痛喝美酒,心胸开阔,勇气更大,(虽然)太阳穴微微变白,(但)这又有什么不好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皇帝什么时候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罪一样(同样信任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会尽力拉满雕弓,像满月一样,朝西北瞄准,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

这首词是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老夫〕作者自称。

〔聊〕姑且,暂且。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

黄,指黄犬。

擎,举着。

苍,指苍鹰。

〔千骑〕形容骑马的随从很多。

骑,一人一马的合称。

〔为报倾城随太守〕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

〔亲射虎,看孙郎〕即“看孙郎亲射虎”。

孙郎,指孙权。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

这里是作者自喻。

〔胸胆尚开张〕胸襟开阔,胆气豪壮。

尚,还。

开张,开阔雄伟。

〔鬓微霜〕鬓角稍白。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云中,古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注释、分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注释、分析

江城子①·密州出猎②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老夫聊发少年狂③,左牵黄,右擎苍④,锦帽貂裘⑤,千骑卷平冈⑥。

为报倾城随太守⑦,亲射虎,看孙郎⑧。

酒酣胸胆尚开张⑨,鬓微霜⑩,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⑪?会挽雕弓如满月⑫,西北望,射天狼⑬。

【作品注释】①江城子:词牌名。

②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

③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聊:姑且,暂且。

狂:狂妄。

④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⑤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这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⑥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jì):形容从骑之多。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⑦为报:为了报答。

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

⑧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⑨酒酣胸胆尚开张:尽情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

尚:更。

⑩鬓:额角边的头发。

霜:白。

⑪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

修改课件-江城子-密州出猎分解

修改课件-江城子-密州出猎分解

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犯。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
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词风:豪放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聊发少年 持节遣冯唐
能射虎
狂射虎比孙郎 希望得到朝廷
鬓霜何妨,胸 胆开张
豪放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 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译文: 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
上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
片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太守出猎时装备是怎样的?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2、随从同僚有多少人? 千骑
3、出猎的速度怎样? 卷平冈 4、有随观的人吗?多吗? 倾城随太守
左牵黄 右擎苍 装备齐全
上片:出猎
锦帽貂裘 人数众多 场面壮观
找出表现词人心胸开阔,胆气豪壮的句子。 “酒酣胸胆尚开张”
表现太守年愈长而志弥坚的句子是哪句? “鬓微霜,又何妨!”
找出表现作者希望再展宏图,为国立功(重返 朝廷)的句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找出表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的句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四:拓展介绍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 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 风格委婉,绮丽。 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

江城子 密州出猎分解共23页

江城子 密州出猎分解共23页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3
江城子 密州出猎分解
•Hale Waihona Puke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意思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意思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意思及赏析一江一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1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2。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3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4。

1倾城:倾动一城之意,整个城里的人,写“随太守”的观众之多。

2看孙郎:效仿当年孙权的榜样,亲自射虎。

这里苏轼是以孙权自比。

3会:将要;挽:拉开;这句说:要把弓拉足,像满月一样圆。

4天狼:星名,又称犬星,主侵略。

这里隐指西夏。

老夫我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轻狂的情怀,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

头上戴着锦缎帽,身上穿着貂皮衣,带领千余骑兵席卷小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人跟随我太守的这份盛情。

我要亲自搭弓射虎,英姿勃一发如当年的孙权。

酒意正浓时,更显胸怀开阔胆气豪壮。

两鬓已生出些许白发,这又算得了什么!遥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我能遇见冯唐这样的人呢?我也能把雕弓拉得圆如满月,随时注视着西北,将利箭射一向敌人。

【轩昂之美】很多人将此词列为苏轼豪放词中最早的一首,这首诗体现了中年的苏太守气宇轩昂、笑傲人生的美态。

当年他出行打猎,有千余骑士追随,可见苏东坡的魅力之大。

而苏东坡也当仁不让,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可以想见他是何等勇武,让人倾倒。

下阕诗中说,如果他也遇到像冯唐这样善于举荐的人,也能建立下伟大的功业: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苏轼想表达自己有才华没能施展,又含蓄地以当年的冯唐解救大将为喻,这说明了他希望得到别人的推荐。

而且,还让举荐自己成为一件美事,一旦有人愿意推荐他,不就成了冯唐了吗?我们用典故的时候,既要想到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也要想到是否符合自己的处境,是否会让文章流畅、统一。

【启示】苏东坡羡慕孙权的意气风发、壮志豪情,其实每一个人一大丈夫都有这样一段建功立业的情怀,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背景 《江城子 密州出猎》是苏 轼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 的一首豪放词.宋神宗熙宁八 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 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 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 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 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 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 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 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 效力。在这年十月中,他与同 僚出猎,作此词。
3、诗人以孙权自喻,表明急于建功立业的心志, 同时也暗示自己富有雄才大略的句子?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抒发了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依旧句子? 鬓微霜,又何妨!
当堂训练 5、用典委婉表达词人期盼得到朝廷重用愿望的 句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卒章显志,抒发了作者要保卫边疆,为国效 命的决心的句子? 会挽彫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知识目标:1、作者相关知识。
2、诵读并疏通词意。
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
2、赏析局部(当堂训练)。
情感目标:感受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爱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和分析词人形象来赏析
先Hale Waihona Puke 体,再局部苏轼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 。 诗、词、文、书、画均卓然 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 一,与辛弃疾并称 苏辛 “ ”。与其父 苏洵 苏辙 、 其弟 合称“三苏” 。 苏轼是 豪放词派的创始 人。
7、《江城子》中,有一句词形象地描绘了词 人擒龙伏虎大无畏精神,这几句是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8、有一句成语叫“老当益壮”,《江城子》 中最能表现这一境界的句子是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当堂作业: 作者当时39岁,为何自称为老夫? 因为作者心怀壮志,但在仕途上却屡遭坎坷, 一腔报国之志难以施展,深感岁月易逝,人生 易老。 “鬓微霜,又何妨”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态?“鬓微霜”照应前边 “______” 比喻。两鬓虽有微霜,可自己根本不衰老,尚 有用武之地,表现了作者开朗、豪放、旷达的 心态。
自学指导
1.上阕描写了什么场面?阵容如何?从那几个词可以
看出来
2.如何理解“卷”字的妙用
3.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作用是什么?
4.上阙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作用是?
5.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词人的情怀?与上阙的心情 相似吗? 6.如何理解“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典故的作用? 7.说说“会挽彫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蕴含的 情感。
“ ”将上下阕结合在一起。
检查点拨: 6.如何理解“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用典故的作用? 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意在希 望有人为他请命,朝廷能够重用 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7.说说“会挽彫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蕴含的 情感。 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情感。
C.诗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 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 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D.诗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 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诗人粗犷、豪放 的风格。
检查点拨: 从下阙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原词、 原句为依据) 例:从“酒酣胸胆尚开张”可见,作者是一个喝酒 酣畅、胆气豪壮的人。 从“___________”可见,作者是一个________的 人。 从“鬓微霜,又何妨?”可见,作者是一个不 服老的人。
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可见,作者是 一个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人。
从“会挽彫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可见, 作者是一个决心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人。
主旨:
这首词通过描写太守出猎的壮观场面 ,表 现了作者渴望亲临战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感。
当堂训练
1、生动传神地写出一个“猎人”形象 的句子?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2、写出打猎的阵容的句子? 千骑卷平岗
检查点拨: 3.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作用是什么?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词人 英武的 身姿; 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 气概。同时也为下阕 抒情 作了铺垫。
检查点拨: 5.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词人的情怀?与上阙的 心情相似吗? 开张 上阙和下阙的关系:
上阙主要描写打猎阵容盛大,由 外 体现 狂 “ ”; 内 狂 下阙主要抒发词人豪情壮志,由 体现 “ 狂 ”。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彫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诵读、翻译
译文
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疯狂,左手牵黄 狗,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 驰骋,犹如疾风席卷山岗.为了报答满城 的人跟随太守观猎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 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 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手持 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遣冯唐 (召我奔赴战场) ? (到那时)我定将 手中的彫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 射杀犯界的天狼.
检查点拨:
1.上阕描写了什么场面?阵容如何? 描绘出猎场面 阵容盛大 表现场面大的几个词? 千骑 卷 倾城 2.如何理解“卷”字的妙用?
作者带领千余骑如风一般席卷山岗,可见狩猎队伍威 武雄壮 ,阵容之大,行动之快。
4.上阙中哪个字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2、狂在__________________ 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3、狂在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误的一项( C )
A.这首词上阙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 , 下阕生动 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的 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B.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 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 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
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 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 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
划分节奏,每句2处。 1、为报倾城随太守 / / 2、酒酣胸胆尚开张 / / 3、会挽彫弓如满月 / / 4、何日遣冯唐 / /
“江城子”是____,“密州出猎”是____.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