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
检验科培训计划和方案
检验科培训计划和方案一、培训目标1. 了解检验科室的基本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
2. 掌握检验科室的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
3. 熟悉检验科室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管理方法。
4. 提高检验科室人员的卫生防护意识及安全操作技能。
5. 培养检验科室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培训内容1. 检验科室工作介绍(1)检验科室的职能和重要性。
(2)检验科室的工作流程及标准操作程序。
(3)检验科室的常见检验项目和常规操作方法。
2. 仪器设备使用和日常维护(1)各类检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
(3)仪器故障处理和维修保养注意事项。
3. 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管理方法(1)质量控制体系的基本原理和要求。
(2)质量管理方法的实施和监控。
(3)问题样本分析和处理方法。
4. 卫生防护和安全操作技能(1)卫生防护意识的培养和具体方法。
(2)检验室常见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3)安全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际操作指导。
5. 团队合作和工作效率提高(1)团队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2)团队协作的方法和技巧。
(3)工作效率提高的方法和实际操作指导。
三、培训方案1. 培训对象检验科室新员工、实习生和需要提升技能的员工。
2. 培训时间每周安排一至两天的培训时间,持续2个月。
3. 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由科室主任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和案例讨论,帮助学员深入理解培训内容。
(2)实操培训:由培训老师指导学员进行检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演练,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进行操作练习。
(3)案例分析:结合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工作逻辑思维能力。
4. 培训考核(1)期末考核:对学员进行综合理论与实操考试,考核通过后颁发结业证书。
(2)实习实训:对结业的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实习和指导,确保学员能将培训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5. 培训资源(1)老师资源: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水平专业知识的老师进行培训教学,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检验科岗前培训计划
检验科岗前培训计划1. 培训目标检验科岗前培训是为了使新员工能够快速地融入工作环境,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熟悉工作流程和规范,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检验工作质量和安全。
2. 培训内容2.1 检验科基本知识- 检验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检验科的职能和作用- 检验科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 检验科的工作流程和规范2.2 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常见检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检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检验设备的故障排除和应急处理2.3 检验标准和方法- 各类产品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检验报告的编写和上报要求- 检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2.4 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工作中的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2.5 专业素质和沟通技巧- 团队合作和个人责任意识- 适应新环境和新工作的能力- 与同事和客户的有效沟通技巧3. 培训方式3.1 班级培训- 通过专业培训机构进行系统培训- 培训内容由专业讲师讲解- 可以进行集中答疑和案例讨论3.2 岗位实习- 安排在岗老师带领实习- 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工作经验和技能- 参与实际案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3 在线学习-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 通过视频课程和网络培训平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灵活性4. 培训周期3个月5. 培训考核5.1 考试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考试,通过考试才能顺利完成培训5.2 实习评估在实习期间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团队合作等方面5.3 专业评估由专业人员进行专业评估,判断学员是否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技能6. 培训成果6.1 提高新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知识水平6.2 增强新员工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6.3 培养新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6.4 提高新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7. 培训师资培训讲师为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检验科专家和实习老师,保证培训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检验科人员培训计划
检验科人员培训计划篇一: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一、培养目标通过培养使受训者能够正确地掌握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检验技术及应用,熟悉检验操作技能技能,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校准、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实验室信息与质量的管理。
受训者在具备实验室检验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指导实验室检验与临床诊疗相结合,并为临床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咨询。
二、培养方法轮转专业包括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5个专业。
医学检验科专科医师培养轮转时间安排表部门时间临床基础检验4个月临床化学检验2个月临床免疫学检验2个月临床血液学检验2个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2个月三、培养内容与要求(一)临床基础检验1.轮转目的掌握: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2.基本标准(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检查项目(技术)名称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手工法①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②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查血细胞分析的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包括感染、中毒等血象变化以及疟原虫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①、网织红细胞计数②、嗜酸性粒细胞计数③。
尿液的理学、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
尿液24h蛋白及糖定量①, Addis计数②, 乳糜尿检查③,含铁血黄素检查④,尿妊娠试验⑤尿液干化学自动分析仪应用及结果分析。
粪便常规检查①,便潜血试验②脑脊髓液检查(包括外观:颜色、透明度,以及蛋白、糖、氯化物测定, 细胞计数与分类)浆膜腔积液检查(外观的颜色及比重测量、蛋白检查、细胞计数与形态,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2)基本技能要求检查项目(技术)名称手指和静脉取血电阻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及性能评价①,保养与维护②血细胞分析直方图和散点图分析血涂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辨认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校准①、性能评价②、保养与保养③尿沉渣中细胞、管型等形态识别粪便中细胞常见细胞的辨认胸腹水中常见细胞的辨认脑脊液中常见细胞的辨认(二)临床血液学检验1.轮转目的掌握:血细胞发育理论;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白血病的分型及临床应用。
检验专员入职培训计划方案
一、培训目的为了使新入职的检验专员尽快熟悉检验工作流程、掌握检验技能、了解公司企业文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公司所有新入职的检验专员。
三、培训时间1. 集中培训:1周(5天)2. 在岗指导:3个月四、培训内容1. 公司及部门概况(1)公司历史、背景、经营理念、愿景、使命、价值观;(2)检验部门组织结构、职责、工作流程;(3)公司规章制度、奖惩制度。
2. 检验专业知识(1)检验基础理论:检验原理、检验方法、检验标准;(2)检验设备操作:熟悉检验设备的基本操作和维护;(3)检验样品处理:样品接收、制备、保存等;(4)检验结果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异常情况处理。
3. 检验技能培训(1)现场检验技能:学习现场检验操作规范,提高检验准确性和效率;(2)实验室操作技能:掌握实验室基本操作规范,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3)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提高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准确判断检验结果。
4. 职业素养培训(1)沟通与协作: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2)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确保检验数据的真实、准确;(3)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五、培训方式1. 集中培训:由部门负责人或专业讲师进行授课,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2. 在岗指导:由部门负责人或资深检验专员进行一对一指导,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3. 实践操作:新员工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际检验工作,提高操作技能。
六、培训评估1. 集中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评估新员工的培训效果;2. 在岗指导期间,由导师对新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确保培训目标的实现;3. 3个月后,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为新员工的转正提供依据。
七、培训费用培训费用包括讲师费用、教材费用、场地费用等,由公司承担。
八、培训计划实施1. 培训前,由人力资源部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报公司领导审批;2. 培训过程中,人力资源部负责监督培训计划的实施,确保培训效果;3. 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收集培训反馈意见,对培训计划进行优化。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制度修订稿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制度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修订)一、培训目的通过培养使受训者能够正确地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对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检验技术及应用,熟悉检验操作技能,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校准、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实验室信息与质量的管理。
受训者在具备独立完成实验室检验操作,并能够对实验室检验项目与临床诊断相结合分析。
二、培训项目轮转专业包括临床检验(血库)、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5个专业。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养轮转时间安排表:(由各专业组考核合格后方能轮转)临床基础检验 2个月临床生化检验 1个月临床免疫检验 1个月临床微生物检验 1个月三、培养内容与要求1、临床基础检验掌握:临检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和血凝仪的工作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血细胞分析直方图和散点图分析。
要求及标准:手指和静脉取血;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检查项目(技术)名称;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手工法、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查;血细胞分析的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包括感染、中毒等血象变化以及疟原虫检查;红细胞沉降率;网织红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尿液的理学、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Addis计数;尿妊娠试验;尿液干化学自动分析仪应用及结果分析;粪便常规检查便潜血试验;脑脊髓液检查、浆膜腔积液检查。
交叉合血的操作流程。
2、临床化学检验专业掌握:生化检验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小儿及妊娠妇女的生理代谢改变及相关临床意义;某些疾病与遗传表型的相关性及研究动态。
要求与标准:熟悉肝、肾、胰腺功能检查及心肌损伤检查的实验项目和临床应用;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理论及失衡的判断;血清酶学理论,酶动力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实验设计及方法学评价;代谢物酶法及化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及实验设计、方法学评价;参考范围和质量控制的理论及应用。
2024年检验科培训计划
2024年检验科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检验科的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检验科人员的专业水平,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满足社会对检验科工作者的需求,我国将于2024年实施检验科培训计划。
本培训计划旨在加强对检验科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以适应现代检验科的发展需求。
二、培训内容1. 检验科基础知识培训检验科基础知识培训将主要包括检验科学基础、检验技术和方法、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学员对检验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 检验科前沿技术培训随着科技的发展,检验科的前沿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本次培训计划将围绕检验科的前沿技术进行培训,包括新型检验方法、新技术应用、检验标准的更新等内容,以帮助学员了解最新的检验科技术发展动态,提高其技术水平。
3. 检验科管理培训检验科管理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科人员必须要掌握的能力。
本培训计划将针对检验科管理进行培训,包括检验科质量管理、检验科安全管理、检验科人员管理等内容,以提高学员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4. 专业实践培训除了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培训外,本次培训计划还将安排专业实践培训,包括参观考察各类实验室、实际操作检验仪器设备、参与检验实验等内容,以帮助学员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5. 检验科创新能力培训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科学工作者必备的能力。
本次培训计划将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讲座、组织创新项目、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
三、培训对象本次培训计划将面向全国各地的检验科人员进行招生,主要包括从事医学检验、环境检验、食品检验、药品检验等领域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四、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为了方便学员的接受培训,本次培训计划将采用线上培训的方式进行。
学员可以在家或单位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灵活安排学习时间。
2. 线下实践针对部分培训内容需要实际操作的部分,本次培训计划将通过组织学员到实验室实地操作,参观考察先进的检验科实验室等方式进行线下实践。
检验科入职前培训计划
检验科入职前培训计划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帮助新员工尽快熟悉并胜任检验科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培训内容1. 公司介绍和组织结构:新员工将了解公司的背景和组织结构,以便更好地融入团队。
2. 检验科职责和工作流程:介绍检验科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包括样本收集、实验室测试、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
3. 专业知识培训:根据新员工的专业背景和工作需求,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实验室技术、质量管理和实验室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4. 设备和仪器使用培训:介绍常用的检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新员工能够正确使用并维护设备。
5. 质量控制培训:培训新员工在实验过程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样本处理、实验记录和结果验证等方面的内容。
6. 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培训: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新员工了解不同情况下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研究应变能力。
培训计划培训评估为了确保培训的效果和新员工的研究情况,将进行以下评估方式:1. 知识测试:对培训内容进行测试,评估新员工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演练:组织实际操作和模拟练,评估新员工在实践中的表现和技能。
3. 反馈和辅导:定期进行培训反馈和辅导,帮助新员工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培训后支持培训结束后,将提供以下支持给新员工:1. 导师指导:为新员工指定导师,提供业务指导和问题解答。
2. 继续研究机会:鼓励新员工参加相关学术活动和培训课程,持续提升专业能力。
3. 定期评估和职业发展规划:定期评估新员工的工作表现,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其在职业生涯中实现成长和进步。
以上是我们为新员工提供的入职前培训计划,希望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并胜任检验科工作。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检验科新进医院培训计划
检验科新进医院培训计划为了提高新进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医院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以保证医疗服务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本次培训计划主要分为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旨在使医护人员掌握必要的医疗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一、理论培训1. 专业知识培训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提高医学理论知识水平,掌握最新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
为此,医院将组织专业医师对新进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常见疾病诊疗、新型疾病防控等内容,以及各科室的特色诊疗和护理技术。
培训内容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医护人员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级设置,确保培训效果和学员的接受程度。
2. 医疗安全培训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核心,所有医护人员都需严格遵守医疗纪律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因此,医院将邀请相关医疗管理专家,对新进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安全知识培训,包括医疗事故处理、医疗纠纷预防、感染控制、用药安全等内容,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3. 沟通与人际关系培训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需要与患者、家属、同事进行频繁的沟通和交流,而有效的沟通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
因此,医院将邀请专业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专家,对医护人员开展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培训,包括患者情绪管理、家属沟通技巧、同事合作与团队建设等内容,帮助医护人员提高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增强患者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4. 紧急救护技能培训医护人员需要具备处理急救情况的能力,特别是在突发状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救助患者。
为此,医院将组织专业急救专家对医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技能培训,包括心肺复苏、体外除颤、创伤救治、急救器械使用等内容,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实际操作培训1. 临床实践培训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和应用,因此,医院将通过临床实践培训,让新进医护人员亲身参与临床工作,熟悉临床操作流程、规范操作程序和常见疾病诊疗流程。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
医学检验科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一、医学检验科是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 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其实验室工作除医学检验以外还可以提供临床应用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 包括检验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
因此医学检验科人员培训包括医学检验技师和检验医师的培训。
二、培训目标通过培养, 检验技师能够正确地掌握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检验技术及应用, 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校准、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实验室信息与质量的管理。
检验医师熟悉内科临床诊疗技能, 在具备实验室检验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 能够指导实验室检验与临床诊疗相结合, 并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咨询。
二、培训专业及培训周期三、检验技师培训内容与要求(一)临床基础检验专业1.轮转目.掌握 : 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 :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2.基本要.3.较高要.( 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①尿液分析质控≥ 5 次。
尿沉渣细胞与管型的标准化定量检查≥ 10 例 ;②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的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各种标本≥ 5 例。
(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①全自动五分群(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 2 次。
参数与图形含义及临床病例分析≥ 20 例 ;②尿沉渣自动分析仪使用及结果分析≥ 5 次 ;③粪便常见寄生虫及其虫卵的识别≥ 3 种寄生虫病例 ;( 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 800 个单词 .2 小时) ; 写一篇文献综述(≥ 2000 字)。
(二)临床血液学检验专业1.轮转目.掌握 : 血细胞发育理论 ; 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 ; 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 ; 白血病的分型及临床应用 ; 止血与血栓的基本理论 ; 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DIC 的实验诊断 ; 凝血仪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与比浊法测定凝血因子的方法学特点。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制度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制度检验科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负责进行各类检验工作,为医疗诊断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
对于新进人员来说,其培训工作尤为关键,可以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我将对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培训目标新进人员培训的目标是帮助他们熟悉基本的检验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掌握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各类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要点,并能够准确分析和解读实验结果。
此外,培训还应注重培养新进人员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质量控制意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和协作沟通能力。
二、培训内容1.基础理论培训:包括医学和实验室学的基本知识、各类检验项目的原理和方法,常见疾病的检验指标等。
培训可通过讲座、讲解、习题等方式进行,以帮助新进人员全面了解检验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验操作培训:新进人员需要掌握各类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标本处理要求,掌握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通过实地实训和操作演练的方式,让新进人员亲自进行实验操作,熟悉各类实验技术的操作和应用。
3.质量控制培训:新进人员需要理解和熟悉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管理要求,学习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包括实验室常规质控、内外部质量评审和故障排除等。
此外,还应培养新进人员对实验结果的合理解读和质量评价能力。
4.团队合作培训:新进人员需要加强和其他科室的协作沟通能力,了解不同科室之间的工作流程和沟通机制。
可通过工作交流会、合作项目和团队建设活动等方式,促进新进人员融入团队,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三、培训方式1.专业讲座:请资深专家和科研人员进行讲座,介绍检验科的基本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
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检验项目进行详细讲解,向新进人员传递专业知识和技术。
2.实地实训:新进人员需要亲自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以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流程。
可以安排固定的实验时间,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细致讲解,帮助新进人员掌握各类实验技术。
检验科岗前培训计划书
检验科岗前培训计划书一、培训目的和意义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负责对患者的各项生理和生化指标进行检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为了确保新进员工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岗前培训计划。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新员工了解检验科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仪器设备操作维护、检验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培养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检验专业人才。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检验科新进员工,包括检验师、检验员及实习学生。
三、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新进员工入职前一个月内完成培训;实习学生按照实习大纲要求进行培训。
培训地点:检验科实验室及理论培训室。
四、培训内容1. 检验科概述(1)检验科的组织结构及职能(2)检验科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3)检验科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2. 仪器设备操作维护(1)常见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2)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故障处理(3)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的使用3. 检验理论知识(1)临床检验基础理论(2)生物化学检验理论(3)微生物学检验理论(4)免疫学检验理论4. 实践技能培训(1)血液学检验操作技能(2)生物化学检验操作技能(3)微生物学检验操作技能(4)免疫学检验操作技能(5)急诊检验操作技能5. 实验室生物安全与质量管理(1)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及防护措施(2)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持续改进(3)实验室内部质控及室间质评6. 职业素养与团队建设(1)职业礼仪与沟通技巧(2)团队合作与冲突管理(3)工作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五、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进行。
2. 实践操作: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3. 考核评价:培训过程中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培训效果。
六、培训师资1. 内部师资:由检验科具有丰富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资深检验师、检验员担任。
2. 外部师资:邀请医院其他部门专家、学者进行授课。
七、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结束后,对新员工进行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考核。
检验科新进员培训计划
检验科新进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本培训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新进员工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和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公司的文化,提高工作效率,在短时间内熟悉工作岗位,尽快投入工作中。
通过培训,使新员工在短期内掌握新角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能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公司新入职的员工,包括销售部、技术部和财务部的员工,涵盖不同职业性质的员工,包括销售人员、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
三、培训内容1. 公司文化和价值观通过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介绍,使新员工了解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公司的氛围。
2. 业务流程和规定介绍公司的业务流程和规定,包括销售流程、技术流程和财务流程,使新员工了解公司的业务运作流程,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3. 产品介绍和销售技巧对公司的产品进行详细介绍,包括产品的特点、市场定位、竞争优势等,同时介绍销售的技巧和方法,提高销售人员的业务水平。
4. 技术知识和工作技能对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技术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
5. 财务知识和管理技能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财务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包括会计知识、财务分析知识等,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
6.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进行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员工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理论培训,由公司内部的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帮助新员工理论上了解公司的文化、业务流程和规定等。
2. 实践培训通过参观实习、模拟演练、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实践培训,帮助新员工在实际操作中熟悉工作流程和积累工作经验。
3. 辅导培训给予新员工适当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1. 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为两个月,每周安排一至两天的培训时间,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培训地点培训地点设在公司内部教室或会议室,实际情况根据培训内容确定。
新进检验员培训计划
新进检验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使新进检验员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掌握公司的检验流程和标准。
2. 培养新进检验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提高检验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
3. 培养新进检验员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其能够适应公司的工作环境和团队文化。
二、培训时间:为期一个月,共计160个工作小时。
三、培训内容:1. 公司概况及产品介绍通过公司介绍、产品样本展示和现场参观等方式,使新进检验员了解公司的产品种类和特点,掌握产品的基本知识和属性。
2. 检验标准和流程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使新进检验员掌握公司的检验标准和流程,了解每个检验环节的要求和操作步骤,认识到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检验设备和工具使用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实际操作,使新进检验员熟练掌握公司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使新进检验员掌握检验技能,包括目测检验、仪器检验、取样检验、试验室分析等方面的技能和方法。
5.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新进检验员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其对质量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6.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训通过团队活动和案例讨论,培养新进检验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与同事合作,并与其他部门有效沟通,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7. 安全和环保意识培训通过安全培训和环保知识普及,使新进检验员了解公司的安全和环保政策,养成良好的安全和环保习惯,确保工作安全和环境保护。
8. 考核评估和总结交流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评估,对新进检验员的培训成果进行总结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培训效果。
四、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座、课件演示等形式,让新进检验员了解公司的产品、检验标准和流程等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在实验室、生产车间等现场,实际操作检验设备和工具,进行产品检验和试验,巩固和提高检验员的技能。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1)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一、培养目标通过培养使受训者能够正确地掌握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检验技术及应用,熟悉检验操作技能技能,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校准、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实验室信息与质量的管理。
受训者在具备实验室检验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指导实验室检验与临床诊疗相结合,并为临床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咨询。
二、培养方法轮转专业包括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5个专业。
医学检验科专科医师培养轮转时间安排表部门时间临床基础检验4个月临床化学检验2个月临床免疫学检验 2个月临床血液学检验 2个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2个月三、培养内容与要求(一)临床基础检验1.轮转目的掌握: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2.基本标准(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检查项目(技术)名称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毛细血管、静脉采血技术、不同抗凝剂的选择)手工法①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②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查血细胞分析的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包括感染、中毒等血象变化以及疟原虫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①、网织红细胞计数②、嗜酸性粒细胞计数③。
尿液的理学、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
尿液24h蛋白及糖定量①, Addis计数②, 乳糜尿检查③,含铁血黄素检查④,尿妊娠试验⑤尿液干化学自动分析仪应用及结果分析。
粪便常规检查①,便潜血试验②脑脊髓液检查(包括外观:颜色、透明度,以及蛋白、糖、氯化物测定, 细胞计数与分类)浆膜腔积液检查(外观的颜色及比重测量、蛋白检查、细胞计数与形态,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2)基本技能要求检查项目(技术)名称手指和静脉取血电阻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及性能评价①,保养与维护②血细胞分析直方图和散点图分析血涂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辨认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校准①、性能评价②、保养与保养③尿沉渣中细胞、管型等形态识别粪便中细胞常见细胞的辨认胸腹水中常见细胞的辨认脑脊液中常见细胞的辨认(二)临床血液学检验1.轮转目的掌握:血细胞发育理论;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白血病的分型及临床应用。
检验科工作新人培训计划
检验科工作新人培训计划第一部分:新员工培训前的准备工作1.1 制定培训计划在新员工加入公司之前,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新员工培训计划。
该计划需要详细列出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安排、培训人员,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等内容。
1.2 资源准备为了保证新员工培训的质量,公司需要提前准备好培训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培训教材、培训场地、培训设备等。
此外,公司还需要安排好培训讲师,确保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
第二部分:新员工入职培训2.1 公司介绍在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第一天,公司需要安排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向新员工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司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经营范围等内容,让新员工对公司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2 岗位培训根据新员工的岗位要求,公司需要为其安排相应的岗位培训。
这种培训主要包括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操作技巧、工作规范等内容,以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2.3 专业技能培训针对新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公司需要根据其具体岗位需求安排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
该培训主要包括相关技术知识、操作技巧、专业技能提升等内容,在短时间内提高新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
第三部分:新员工培训的持续跟踪3.1 培训效果评估新员工培训结束后,公司需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的评估,以验证培训的实际效果。
3.2 培训反馈为了进一步改进培训质量,公司需要及时向新员工收集培训反馈意见,包括培训课程内容、授课讲师、培训场地设施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以及新员工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内容。
第四部分:新员工培训的改进和完善4.1 培训总结公司需要对新员工培训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对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总结培训过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下次培训提供经验和教训。
4.2 培训改进根据培训总结的结果,公司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新员工培训计划,包括完善培训内容、增加培训课程、提升培训质量等,以进一步提高新员工培训的效果。
检验科室新员工培训计划
检验科室新员工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使新员工熟悉检验科室工作环境、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2、提高新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3、培养新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培训内容1、科室介绍(1)了解检验科室的组织结构、职能部门及人员分工;(2)熟悉检验科室的工作流程、装备设施、安全设施及相关规章制度。
2、岗位职责(1)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及协作关系;(2)了解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技术培训(1)学习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和日常维护;(2)掌握检验方法、规程、操作规范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3)了解各种检验项目的原理、技术要求、质控要求和结果判读。
4、质量管理(1)学习检验科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内部质量控制及外部质量评价;(2)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3)熟悉质控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5、信息系统培训(1)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常用功能及数据录入;(2)熟悉信息系统上的记录、汇总及信息查询功能。
6、规章制度(1)现场参观,学习规章制度,了解各项制度的内容和执行;(2)强调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7、沟通协调(1)培养员工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2)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8、服务意识(1)明确检验科室的服务宗旨和服务意识;(2)学习服务技巧,提高服务质量。
三、培训方法1、理论教育通过讲解、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向新员工传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2、技能培训通过现场操作、模拟演练等形式,让新员工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新员工了解问题的产生、处理和解决方法。
4、讨论交流通过团队讨论、交流分享等形式,增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5、实习实训安排新员工到业务部门进行实习实训,让他们亲身体验工作环境。
四、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为1个月,具体安排如下:1、第1周:科室介绍、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技能培训;2、第2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培训、规章制度;3、第3周:信息系统培训、案例分析、讨论交流;4、第4周:实习实训、总结反馈。
检验科培训计划细则
检验科培训计划细则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检验科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促进科室整体发展,为提高医院检验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检验科相关医务人员,包括检验医师、化验员、技师、护士等。
三、培训内容1. 专业知识培训(1)检验科基础知识通过专题讲座、教学课程等形式,系统地介绍检验科的基础知识,包括检测原理、操作规范、质量控制等内容。
(2)临床实验室检验技术结合实际操作,对不同检验项目的技术要点进行深入讲解,包括血液、尿液、体液、组织等检验项目的操作流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3)质量管理强调质量管理在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性,介绍质控体系的建立与执行,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2. 新技术培训不断更新检验技术,提升实验室的综合分析及检测能力,包括先进检验设备操作培训、新技术介绍与应用等。
3. 临床实践培训期间安排参与真实临床检验工作,以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训方式1. 专题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
2. 实践操作安排参与真实临床检验工作,由资深技术人员一对一指导,提高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
3. 网络学习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包括课程学习、案例分析、参考资料等。
五、培训时间计划培训周期为三个月,每周安排培训课程和实践操作。
六、培训评估1. 考试评定培训期末进行考试评定,对培训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合格者获得培训结业证书。
2. 业绩考核在培训过程中,对培训人员的学习态度、工作表现进行业绩考核,形成综合评定。
七、培训师资1. 主讲教师邀请具有丰富临床检验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主讲教师,保证培训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2. 实践指导安排检验科资深技术人员进行实践操作指导,提高培训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
八、培训经费包括培训场地、教材、师资、实验用品等费用支出。
九、培训效果分析通过培训后的检验科医务人员的工作表现、临床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的变化来分析培训的实际效果。
检验专员入职培训计划
检验专员入职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1. 明确工作职责:帮助新入职的检验专员了解公司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明确其具体的工作职责,确保其对工作内容和要求有清晰的认识。
2. 提升专业技能:将新入职的检验专员进行系统、全面地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其快速适应工作并胜任相关岗位要求。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加强新员工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促进成员间相互尊重和信任,形成团队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
4. 建立企业文化:介绍公司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让新入职的检验专员心怀感恩,热爱工作,忠于企业。
二、培训具体内容1. 公司概况介绍公司背景、组织架构、业务范围、发展历程、市场地位等。
2. 检验专员的工作职责检验专员岗位职责及岗位要求,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
3. 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包括仪器设备操作、检验方法、质检流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
4. 身心健康知识培训介绍工作中常见的职业病防护知识和职业道德规范,保护自身健康,增强安全意识。
5. 团队合作培训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提升团队沟通协作能力,让新入职的检验专员融入团队中。
6. 企业文化培训公司文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深入介绍,让新入职的员工深入了解公司文化和企业理念。
三、培训方式1. 理论知识培训由公司内部的专业人员、资深员工以及相关行业的专家进行培训。
通过讲座、课程、培训材料等方式,系统地向新员工介绍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
2. 实践操作培训让新员工通过实际操作,熟悉岗位工作流程和相关操作规范,提升实际工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模拟分析,让新员工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变能力。
4. 学员互动交流鼓励新员工在培训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形成共同成长的学习氛围。
四、培训评估1. 考试评估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的新员工进行考试,考核学员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2.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培训结束后的问卷调查、学员反馈等方式,对培训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检验科入职培训计划
检验科入职培训计划一、前言为了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公司决定开展检验科入职培训计划。
本培训计划旨在帮助新员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掌握检验科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培训目标1. 熟悉公司的检验科工作流程和规定;2. 掌握常见检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3. 学习各类检验方法和技术,提高检验能力;4.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训内容1. 公司介绍新员工首先需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司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主要产品和服务等。
2. 检验科概况介绍检验科的职能和作用,包括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进行检验,保障产品质量的合格率和市场竞争力。
3. 工作流程和规定详细介绍检验科的工作流程和相关规定,包括接收样品、检验过程、记录和报告等。
4. 检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培训新员工熟悉各类常见检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要点,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检验效果。
5. 检验方法和技术对各类常见产品的检验方法和技术进行系统的介绍和培训,帮助新员工掌握相关检验技能。
6. 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培养新员工的职业素养,包括工作态度、沟通能力、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员工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2. 实践操作安排员工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熟悉并掌握各类检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检验技术。
3. 实地考察组织员工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拓宽视野,增加实际操作经验。
4. 互动交流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促进员工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五、考核评估1. 考核方式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评估,对员工的学习情况和实际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2. 考核标准考核以公司规定的标准为准,员工需达到公司规定的考核要求才能合格。
3. 评估过程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评估,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培训效果和满意度。
六、培训师资1. 培训师资邀请公司内外相关专家和资深员工担任培训师,保证培训内容和质量。
检验科新人培训计划
检验科新人培训计划第一部分: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检验科已经成为医院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检验科技术岗位作为医院中重要的医技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工作能力,才能胜任工作。
因此,对新人进行专业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并掌握相关技能十分必要。
以下,我们将就新人培训计划进行详细介绍。
第二部分:培训目标1. 使新人了解检验科的基本概念、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2. 帮助新人熟悉和掌握基本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操作技能。
3. 培养新人的细心、耐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精准度和效率。
4. 帮助新人了解常见的检验常规项目和方法,掌握常见的检测方法和技能。
5. 培养新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新人的应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
6. 着重培养新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其成为团队的一员,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部分:培训内容1. 检验科基本概念与工作流程a. 检验科的定义和作用b. 不同检验科室的工作职责和流程c. 各类检验报告的生成和流转方式2. 仪器设备操作技能a. 常见检验仪器的名称、作用和操作技巧b. 检验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c. 仪器操作常见故障处理方法3. 检验常规项目和方法a. 常见的血液、尿液、生化等检验项目b. 常见的检验方法和技能c. 检验样本的采集和处理方法4. 问题解决与紧急情况处理a. 如何快速、准确地发现检验结果异常b. 面对突发情况如何及时处理和报告5.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a. 重视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b. 学习团队内外的良好沟通技巧c. 分工合作,有效配合完成工作任务第四部分:样本分析和实际操作1. 观看样本分析视频,了解各类检验项目的分析流程和技巧2. 跟随老师在实验室里实际操作样本,熟悉各类检验项目的操作步骤3. 模拟实际操作场景进行练习和演练,对检验操作流程进行彻底掌握4. 学习使用实验室信息系统进行检验结果录入和报告生成第五部分:培训考核1. 笔试考核:对新人进行检验科相关知识的答题考核2. 技能考核:对新人进行仪器设备操作技能的考核3. 实际操作考核:对新人进行实验室样本操作的考核4. 综合考核:对新人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第六部分:培训总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新人应当已经对检验科的基本概念、工作流程有了充分了解,也掌握了基本的仪器设备操作技能和检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检验科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医学检验科是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其实验室工作除医学检验以外还可以提供临床应用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检验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
因此医学检验科人员培训包括医学检验技师和检验医师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通过培养,检验技师能够正确地掌握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检验技术及应用,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校准、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实验室信息与质量的管理。
检验医师熟悉内科临床诊疗技能,在具备实验室检验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指导实验室检验与临床诊疗相结合,并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咨询。
二、培训专业及培训周期检验技师的培训在医学检验科内部各专业进行,轮转专业包括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和输血检验7 个专业,轮转完成之后1年内要取得检验技师资格证书。
检验医师的培训除检验技师的培训内容以外,还要在内科范围内包括心血管、肾脏、呼吸、消化、内分泌、血液、感染性疾病7 个专业轮转学习。
并在完成之后1年内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三、检验技师培训内容与要求(一)临床基础检验专业1. 轮转目的掌握: 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2. 基本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2 )基本技能要求:3. 较高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①尿液分析质控≥ 5 次。
尿沉渣细胞与管型的标准化定量检查≥10 例;②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的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各种标本≥5 例。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①全自动五分群(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2 次。
参数与图形含义及临床病例分析≥20 例;②尿沉渣自动分析仪使用及结果分析≥5 次;③粪便常见寄生虫及其虫卵的识别≥3 种寄生虫病例;(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800 个单词 .2 小时); 写一篇文献综述(≥2000 字)。
(二)临床血液学检验专业1. 轮转目的掌握: 血细胞发育理论; 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 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 白血病的分型及临床应用; 止血与血栓的基本理论; 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DIC 的实验诊断; 凝血仪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与比浊法测定凝血因子的方法学特点。
了解: 血液流变学的理论及检查结果分析,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常用参数的意义。
2. 基本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2 )基本技能要求:3. 较高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少见类型血液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病、骨髓转移癌、骨髓纤维化及类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等)的实验室诊断。
每种病例≥1 例;②单一凝血因子活性测定、血浆纤溶酶原、α2 - 抗纤溶酶、抗凝血酶Ⅲ、血小板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
每项试验≥1 次;③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等,每种病例≥5 例;④血液肿瘤染色体检查≥2 例。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少见类型血液病细胞形态识别≥3 例;②白血病的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检查≥5 例;(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800 个单词 .2 小时); 写一篇文献综述(≥2000 字)。
(三)输血检验专业1. 轮转目的掌握: 红细胞血型的相关理论; 血型与输血检查的基本技能; 成分输血的意义及适应证;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
了解: 免疫性血型抗体产生的机制;ABO 血型亚型; 白细胞血型中关于HLA 的理论与其在器官移植配型中的意义。
2. 基本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2 )基本技能要求:3. 较高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①免疫性血型抗体筛查≥1 例; ②新生儿溶血病检查≥1 例。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①ABO 血型亚型鉴定≥1 例; ②新生儿溶血病检查≥1 例。
(四)临床化学检验专业1. 轮转目的掌握: 疾病状态下三大代谢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其代谢物在相应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肝、肾、胰腺功能检查及心肌损伤检查的实验项目和临床应用;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理论及失衡的判断; 常用临床化学检查项目的方法学原理、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血清酶学理论,酶动力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实验设计及方法学评价; 代谢物酶法及化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及实验设计,方法学评价; 参考范围和质量控制的理论及应用。
了解: 血液气体分析与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 小儿及妊娠妇女的生理代谢改变及相关临床意义; 某些疾病与遗传表型的相关性及研究动态; 激素代谢与调节及其相关疾病。
2. 基本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2 )基本技能要求:3. 较高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①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程序设计≥3 个项目;②自动电泳分析仪的应用,血清及尿液蛋白电泳、同工酶电泳、脂蛋白电泳≥3 例;(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800 个单词 .2 小时); 写1 篇文献综述(≥2000 字)。
(五)临床免疫学检验专业1. 轮转目的掌握: ①基本理论: 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与抗原分类;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 补体系统的激活与抑制; 免疫细胞的发育及功能; 免疫应答的类型、过程、调节、遗传控制; 各型变态反应; 自身免疫病、免疫增生病、免疫缺陷病及移植免疫的相关理论;②基本技能: 感染免疫、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免疫功能、变态反应等有关常规试验的项目、原理、操作、结果报告与临床意义。
了解: ①基本理论: 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 免疫球蛋白及T 细胞受体的基因重排;MHC 的分子遗传学; 细胞因子的功能;②基本技能: 感染免疫、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免疫功能等有关的特殊试验。
2. 基本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2 )基本技能要求:3. 较高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①肿瘤标志物的检测:CA15-3 、CA19-9 、CA12-5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 ),≥20 例;②血清M 蛋白分型,κ轻链、λ轻链测定≥2 例;③血清总IgE 、特异性IgE 测定≥5 例。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①固相酶免疫测定的试剂制备,最适工作浓度的选择及方法的标准化≥1 次;②免疫细胞的分离技术应用≥1 次;③免疫固定电泳技术的规范操作、仪器的维护与保养≥2 次;④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及绝对计数≥3 例;⑤参加内科各专业查房和科巡诊≥5 次。
(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①翻译专业外文文献(≥800 个单词 .2 小时);②写一篇文献综述(≥2000 字)。
(六)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专业1. 轮转目的掌握: ①基本理论: 常见细菌的生理、遗传、变异、形态学、致病性及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细菌的生理学分类; 病毒的分类、特点、遗传变异和致病性; 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判定指标、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②基本技能: 各类细菌检查的实验方法、流程及质量控制; 细菌药敏试验的方法、原理、结果的解释和影响因素。
了解: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现状; 真菌、放线菌的分类、特点和致病性。
2. 基本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2 )基本技能要求:3. 较高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①荚膜、芽胞、细胞壁、鞭毛、阿伯尔染色法、异染颗粒染色,≥1 次; ②产气荚膜杆菌、爱德华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血杆菌属、其他非发酵菌属、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的分离鉴定,≥1 例。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①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室间质评,≥1 次,室内质控规范操作,≥5 次; ②了解病毒的分离培养、PCR 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③参加感染疾病和呼吸内科专业查房和科巡诊≥5 次; ④常见真菌的培养与鉴定≥5 次。
(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800 个单词 .2 小时); 写1 篇文献综述(≥2000 字)。
四、检验医师培训内容与要求检验医师除达到检验技师的要求以外,还需进行以下培训。
(一)心血管专业1. 轮转目的熟悉: 心血管内科的学科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基本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
了解: 某些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
2. 基本要求(1 )学习内容: 冠心病(包括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常见心律失常、常见瓣膜病、心肌炎、心肌病。
常见心脏病的急诊病例,如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危象、严重心律失常等。
(2 )临床知识和技能要求:①临床知识: 常见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和治疗原则,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心血管病的常用药物(特别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类和其他正性肌力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②技能要求: 正确询问病史,书写病历,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常规,掌握心血管疾病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处理。
常规心电图(十二导联操作),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典型心电图诊断(如心肌梗死、心室与心房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逸搏心律、各种期前收缩、室性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低血钾与高血钾症等)。
3. 较高要求(1 )学习内容: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2 )临床知识、技能要求:①临床知识: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电生理的基本知识、不稳定心绞痛的分型和处理、心力衰竭及和处理;②技能要求: 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典型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诊断。
临时心脏起搏术,电复律术。
了解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二)肾脏病专业1. 轮转目的熟悉: 肾脏内科的学科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
了解: 某些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
2. 基本要求(1 )学习内容: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 肾病);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类、乙肝病毒抗原相关肾炎); 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细菌性、衣原体及性传播性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2 )临床知识和技能要求:①临床知识: 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 急慢性肾盂肾炎及其并发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的应用; 非透析疗法(包括饮食治疗),血液透析指征和方法选择的原则;②技能要求: 准确询问病史、书写病历、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肾脏疾病的诊疗常规,掌握肾脏疾病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