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霸与学渣都要警惕双相情感障碍

合集下载

学生双相情绪障碍注意事项

学生双相情绪障碍注意事项

学生双相情绪障碍注意事项学生双相情绪障碍,简称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双相情绪障碍。

1. 寻求专业帮助:首先,学生应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

他们可以准确诊断双相障碍,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建议。

学生和家长都应鼓励学生接受治疗,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中。

2. 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对双相障碍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学生应按时睡觉,并保证足够的睡眠。

他们还应该注意饮食,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并避免过度消费咖啡因和糖分。

3.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压力可能会加重双相障碍的症状。

因此,学生应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适当分配时间。

他们可以寻求老师或辅导员的帮助,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提前预习和复习,减轻考试压力。

4. 避免过度社交或孤立:双相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社交障碍或孤立症状。

他们应尽量避免过度社交或过度孤立。

他们可以选择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社交活动,与朋友和家人保持沟通,但也不要让社交压力加重自己的症状。

5. 发泄情绪:学生应学会合理地发泄情绪。

他们可以通过写日记、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他们还可以寻求专业帮助,并学习如何管理和控制情绪。

6. 建立支持系统:学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支持系统来帮助他们应对双相障碍。

他们可以告诉亲友和老师他们的情况,并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他们还可以加入相关团体或组织,与其他双相障碍患者分享经验,互相支持。

7. 注意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接受药物治疗。

然而,他们应该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并定期与医生进行沟通,报告任何不良反应。

8. 培养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学生应培养一种积极的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冥想、参加心理健康课程、读有关心理健康的书籍等。

这些积极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情绪,缓解压力。

9. 与家长和学校保持沟通:学生与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

如何预防双向情感障碍发作

如何预防双向情感障碍发作

如何预防双向情感障碍发作概述双向情感障碍,也被称为躁郁病或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

患者会经历情绪波动的周期性变化,交替出现躁狂和抑郁的状态。

这种情感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预防双向情感障碍的发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双向情感障碍发作的有效方法。

1. 遵循规律的生活习惯规律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双向情感障碍的发作至关重要。

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每天规律地睡眠和醒来,能够有效维持身体的生物节律。

此外,合理安排饮食和进行适量的运动也是很重要的。

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并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咖啡因。

运动可以帮助释放紧张情绪,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建议每天适量运动,如散步、跑步或瑜伽。

2. 管理压力和情绪压力和情绪的管理对于预防双向情感障碍发作非常重要。

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减少紧张和焦虑情绪的积累。

可以通过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温暖泡澡来缓解压力。

此外,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机制也是关键。

可以通过情绪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每天的情绪变化,了解自己的情绪规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觉得无法独自应对,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

3. 保持社交联系保持社交联系对于双向情感障碍的预防非常重要。

与家人、朋友和亲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能够帮助减轻压力和孤独感。

此外,参加一些兴趣小组、社交活动或支持团体,可以扩大社交圈子,增加生活的乐趣。

4. 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限制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限制也是预防双向情感障碍发作的重要策略。

要学会拒绝一些过分的要求或倾听自己身体的信号。

如果感到疲倦或不适,要学会休息,不要过度劳累自己。

5. 注意药物治疗和定期复诊对于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按照医生的指导,规律地服用药物,并严格遵守剂量和时间的要求。

同时,定期复诊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复诊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并给出专业的建议。

结论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预防其发作至关重要。

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和风险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和风险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和风险因素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情绪波动剧烈,从极度兴奋和活力(Manic)到极度沮丧和消沉(Depressive)。

这种情感障碍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其家庭和社会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和风险因素。

原因一: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家族研究发现,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的直系亲属患病的风险要高于一般人群。

基因的变异可能导致神经递质的失衡,从而影响情绪的调节和稳定。

原因二:神经生物学因素双相情感障碍与神经递质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异常水平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有关。

例如,Manic期患者的多巴胺水平升高,而Depressive期患者的血清素水平下降。

这些神经递质的异常可能导致情绪的波动和不稳定。

原因三: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也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起到一定的影响。

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常常经历生活中的重大压力事件,如失业、离婚、亲人去世等。

这些压力事件可能触发或加重情感障碍的发作。

此外,人际关系的问题、工作压力、家庭冲突等也可能对情感的波动产生负面影响。

风险因素一:性别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双相情感障碍。

虽然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雌激素和孕激素等性激素的波动可能与女性更容易患病有关。

此外,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风险因素二:早期心理创伤早期心理创伤,如儿童时期的虐待、忽视、家庭不稳定等,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有关。

这些心理创伤可能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风险因素三:滥用药物和酒精滥用药物和酒精的行为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密切相关。

药物和酒精的滥用可能导致神经递质的失衡,进而影响情绪的稳定。

另外,滥用药物和酒精也可能加重情感障碍的症状,使疾病更加复杂和难以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是青春期心理杀手!

双相情感障碍是青春期心理杀手!

双相情感障碍是青春期心理杀手!家长们都知道孩子的青春期心理是最飘忽不定,最容易叛逆不服管教的时候,那么,对于双相情感障碍你是否有一定的认识呢?它可能是孩子青春期心理的一大杀手,一定要注意!何为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为孩子青春期心理的一大“杀手”。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并伴有与异常心境相适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以及人际关系方面改变或紊乱的一类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为2.6%-7.8%,约占情感障碍的50%,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抑郁障碍的复发率超过80%,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率超过90%,只有7%的人终生只发作1次。

双相情感障碍发生高峰:双相情感障碍多在45岁前发病,15-19岁是首发高峰。

首次躁狂发作一般发生在青年期,起病较急,可在数日内发展到疾病状态,相对来说,抑郁发作起病缓慢。

躁狂和抑郁发作没有固定先后顺序,也可同时存在。

躁狂发作的自然病程通常为两周至四五个月不等;抑郁发作的自然病程较长,约6个月,很少超过1年,老年期患者除外。

双相情感障碍的复杂性:双相情感障碍病程复杂,首发常以抑郁为主,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60%的患者曾被诊断为抑郁症。

患者从首次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是10年,该病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的特点。

国内50%的患者在发病5年内没有得到治疗,36%的患者在发病10年内没有得到治疗。

研究表明,20%-5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至少一次的自杀企图,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尤其容易发生自杀。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表现:一、抑郁患者常常不愿说话、不愿出门,以前爱干的事情现在通通没有兴趣,晚上睡不着,早上三四点就醒,感觉每分每秒都是煎熬。

还有一些患者除了心情不好,更会有莫名其妙的疼痛感,如腰疼、背疼、肚子疼等,到各大综合医院检查都没有问题,可疼痛就是如影随形。

抑郁症状特别严重者,常会有自杀念头。

二、躁狂通常这类患者会表现得异常兴奋,每天兴高采烈,但一点儿小事不顺心就发脾气;话多,爱吹牛;晚上虽不怎么睡觉,但白天依然精力充沛;有好多计划,但做事虎头蛇尾、不计后果;花钱如流水,买大量用不着的东西。

双相情感障碍在青少年中的表现与处理

双相情感障碍在青少年中的表现与处理

双相情感障碍在青少年中的表现与处理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特征是情绪波动剧烈,从极度兴奋(Manic)到极度低落(Depressive)。

这种情感障碍在青少年中的表现与处理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双相情感障碍在青少年中的表现以及有效的处理方法。

双相情感障碍在青少年中的表现可以多样化。

在兴奋期间,青少年可能表现出异常的活跃性、多动、冲动行为、言语过多、自信过度、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他们可能会过度参与冒险活动,如赌博、酗酒或不安全的性行为。

而在低落期间,他们可能会感到极度的悲伤、绝望、疲倦、失去兴趣和乐趣,并且可能出现食欲和睡眠的改变。

这些情绪波动可能会对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学业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处理,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

首先,家庭和学校应该密切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变化。

如果发现孩子情绪波动剧烈、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家长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专业人士可以通过评估和诊断来确认是否存在双相情感障碍,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药物治疗是常见的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方法之一。

对于青少年,选择合适的药物需要谨慎考虑。

心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来调节情绪。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唯一的选择,心理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青少年学会认识和管理他们的情绪。

CBT通过帮助青少年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促进积极的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

此外,家庭疗法也可以帮助青少年改善家庭关系,提供支持和理解。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青少年还可以通过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来应对双相情感障碍。

首先,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可以有助于稳定情绪。

青少年可以尝试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其次,锻炼身体可以释放压力,提升心情。

差生变学霸,竟是因为这种心理疾病

差生变学霸,竟是因为这种心理疾病
(摘自南都周刊2018年1月18日)
June 2018 HAPPY FAMILY
69
因此双相障碍也被称为“躁
郁症”“情绪的跷跷板”。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双相障碍的平均发病率为
2%~3%,部分国家或地区可
高达5%~7%。双相障碍主要
发病于成人早期。大多数患者初发年龄在20~30岁,25岁以前发病更多见,发病年龄高
峰集中在15~19岁。在中国,双相障碍患者占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总数的1%~1.5%。历史
■文/孙倩(北京安定医院主治医师)
前段时间,《杭州日报》报道称,邱女士上高三的儿子小秦这学期经常躺在床上
唉声叹气,功课放任不管。情急之下,邱女士带着小秦到了树兰(杭州)医院精神卫
生科。经过详细问诊,医生初步判断:小秦需要进行抗抑郁治疗。回家服药两周后,
邱女士传来喜讯:小秦这段时间像变了个人似的,学习很卖力,总成绩挤进班级前
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高达普通人群的10倍
据统计,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 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尤其容易发生自杀。 一项大样本临床调查发现,首次住院即确诊为双相障碍的患者中,男性自杀风险 为8%,女性为5%,在所有的精神疾病中居于首位。 自杀可能发生在双相障碍的各个疾病期,患者处于抑郁期或混合期时有较高的自 杀风险,躁狂期时要低一些。近几年有研究表明,当患者处于一种广义的混合情绪状 态下,即自卑、无望、过度自责、易激惹等,会导致较高的自残风险。
(摘自保健时报网2018年4月5日)
■文/Octavia
如果是无法控制地抖腿,并且伴有感觉 异常和失眠的症状,你可能需要去医院检查 一下。多数情况下抖腿并不能算一种病,只 是可能会让你旁边的人很抓狂。 有种病叫“不宁腿综合征”,症状表现 为无法控制地不停移动腿、脚甚至手臂,而 且常常伴有肢体感觉异常,比如酸麻感、蚁 走感、针刺感等等。身体的运动能大大降低 患者的不适感,但这种病的主要问题出现在 夜晚。患者不仅难以入睡,而且不易进入深 度睡眠,导致白天打瞌睡、没活力、敏感焦 躁、易怒和抑郁。 不过,你隔壁那位把桌子抖得一颤一颤的 同事,或者10点钟方向那位不停抖脚的同学, 多半不在此列。因为你若主动提醒一下,他们 至少能消停一会儿,这就是说他们的腿并非不 听使唤。那么,到底为啥要抖腿呢? 有的人进行繁重脑力劳动的时候,喜欢 通过身体的活动来帮助集中精力,这可能有 一定的神经学基础,因为负责认知和运动功 能的大脑区域有所重叠。这有时候表现为来 回踱步,对格子间或教室里的人来说,抖 腿、转笔、敲桌子、打响指大概是最为可行 的方式了。 还有的人抖腿是因为无聊、焦躁不安或 紧张,小孩子也有可能是因为多动症或者自闭 症。或者,他们有时候只是想单纯地放松一 下,活络筋骨,有的人干脆就是习惯了。除此 以外,睡眠不足、吸烟、饮酒、过量摄入咖啡 因或其他药物都是可能的诱因。总之,每个爱 抖腿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方式。 虽说一般情况下抖腿不是病,但很有可 能会让坐你旁边的人抓狂。被人指出来是件 很尴尬的事,所以在公共场合能不抖还是别 抖了,至少别发出声响,或者找个不会影响 他人的座位。 要戒掉抖腿就像戒掉坏习惯,不是一朝 一夕的事。首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抖,然后对 症下药。最简单的,改变坐姿或者环境常常就 能收到效果了。如果是因为无聊,那就学着集 中注意力;如果是因为焦躁不安,深呼吸、按 摩、瑜伽和冥想可能都有帮助;如果需要思考 或者活动筋骨,那就找个地方散步去。

双相情感障碍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与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与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主要特征是情绪波动的极端变化。

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成年人,也会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

本文将探讨双相情感障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特点,并讨论相应的治疗方法。

双相情感障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特点1. 情绪波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会在极端的高潮和低谷之间快速转换。

在躁狂期,他们可能表现出过度兴奋、冲动和亢奋的行为,如睡眠减少、言语增多、注意力不集中等。

而在抑郁期,他们会感到极度沮丧、缺乏动力和兴趣,可能出现睡眠过多、食欲减退等症状。

2. 心理发育受损: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他们可能在学业、社交和家庭关系方面遇到困难,导致自尊心受损和情感问题的加重。

3. 自杀风险增加: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情绪低谷期可能出现自杀倾向,这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于这一人群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尤为重要。

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儿童和青少年的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锂盐、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

然而,儿童和青少年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与成年患者不同,因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关键组成部分。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掌握情绪调节技巧。

家庭治疗也能够帮助改善家庭关系,减少不良环境对患者的负面影响。

3. 教育和支持:对患者及其家人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支持至关重要。

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和家人更好地应对疾病。

支持组织和社区资源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康复服务,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总结双相情感障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特点与成人相似,但具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和治疗需求。

及早识别和干预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双相情感障碍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双相情感障碍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双相情感障碍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引言: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又称为躁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其特征为情绪波动剧烈,交替出现躁狂和抑郁状态。

这种疾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和人际关系造成困扰,还可能对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双相情感障碍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并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

一、双相情感障碍对学业成绩的负面影响1.1 情绪波动对学习能力的影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剧烈,这可能导致他们在躁狂状态下过度自信、注意力不集中,而在抑郁状态下情绪低落、注意力不足。

这种情绪波动对学习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使患者难以保持稳定的学习状态,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1.2 抑郁状态对学习动力的削弱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抑郁状态下常常感到沮丧、无助,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他们可能遭受自卑、自我怀疑的情绪困扰,对学业产生消极态度,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1.3 药物治疗对学习能力的影响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如锂盐等。

然而,某些药物可能会对学习和记忆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学业成绩。

二、双相情感障碍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2.1 学术表现的评估一些研究通过评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学术表现来探讨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

这些研究发现,相对于非患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学术表现普遍较差,包括学习成绩低、学业进展缓慢等。

2.2 学业成绩与病程特征的关系另一些研究则通过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程特征,探讨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

这些研究发现,患者的学业成绩与躁狂和抑郁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等有关。

频繁的发作和长时间的病程可能会导致学业成绩下降。

2.3 药物治疗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还有一些研究关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下的学业表现。

这些研究发现,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学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三、应对双相情感障碍对学业成绩的影响3.1 多学科合作面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学业困扰,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教育专家等。

白领大学生小心双相情感障碍

白领大学生小心双相情感障碍

白领大学生小心双相情感障碍*导读:双相情感障碍首发年龄高峰为15到19岁之间。

然而之前该疾病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常常会被漏诊或被当作抑郁症而误诊,大众对于它给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危害,知之甚少。

……情绪高涨和悲观绝望,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反应,假若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而且反复发作,可要提高警惕了。

这一曾经困扰了凡·高、舒曼、费雯丽等艺术家的情绪怪病——双相情感障碍,容易被大众忽视,亟待提高认知度。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脑部疾病,也被称为躁郁症;它能引起个体心境、精力和功能状态产生不寻常的改变。

其表现为戏剧性的心境波动——从明显高涨、易激惹到悲伤和无望,再回到先前的状态,有时也会有心境处于正常水平的阶段存在。

在心境改变的同时也会发生严重的精力和行为变化。

这些症状会导致患者人际关系破裂,工作或学习表现下降,甚至自杀。

其中心境高涨的阶段被称作躁狂发作,即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是病症发作的一种形式。

表现出兴高采烈、喜形于色的神态,好像人间从无烦恼事。

但是他们的情绪却很不稳定、易激惹,有时甚至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

该疾病的高发人群为白领及大学生,一旦患病,学生会由于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下降,而无法完成学业;白领的工作能力、人际交往都会因心境极度不稳定而遭到严重的损害,无法继续正常工作。

专家指出,随着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精神健康正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的JAMA杂志刊登的情感障碍调研结果显示,在我国,北京的情感障碍年患病率为2.5%,上海年患病率为1.7%。

该次调研中情感障碍包括了双相I型和双相II型,心境恶劣和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首发年龄高峰为15到19岁之间。

然而之前该疾病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常常会被漏诊或被当作抑郁症而误诊,大众对于它给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危害,知之甚少。

当然,不必为自己遭遇人生变故时而出现的暂时性情绪波动犯愁,更无须滥扣疾病帽子,要理性善待情绪的“不速之客”。

双相情感障碍对患者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双相情感障碍对患者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双相情感障碍对患者工作和学习的影响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又称躁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征为情绪波动剧烈、持续时间较长,且伴随着躁狂和抑郁两种极端情绪状态的交替出现。

这种疾病不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还会对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许多困扰和挑战。

首先,双相情感障碍对患者的工作和学习能力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躁狂期,患者可能表现出过度活跃、冲动、易怒等症状,这使得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他们可能会陷入冲动的购物、赌博行为,导致财务问题,进而影响到工作和学习。

而在抑郁期,患者可能感到极度疲倦、无助和自卑,缺乏动力和兴趣去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

这种情绪的波动和交替,使得患者很难保持稳定的工作和学习状态,从而影响他们的绩效和成就。

其次,双相情感障碍对患者的人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躁狂期的患者可能表现出冲动、自大、好斗等行为,这使得他们与同事、同学产生摩擦和争执。

而抑郁期的患者可能表现出情绪低落、自闭、消极等特征,导致他们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受阻。

这种情绪的波动和极端性,使得患者在工作和学习中难以与他人建立稳定的关系,从而影响到合作和团队的效能。

此外,双相情感障碍还会对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躁狂期的患者可能过度自信、冲动行事,缺乏对自己行为的审视和控制,这使得他们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而抑郁期的患者则可能缺乏自我激励和自我关怀的能力,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应对工作和学习的压力。

这种情绪的波动和极端性,使得患者在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方面存在困难,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学业进步。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对患者工作和学习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

首先,建立稳定的治疗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应该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和稳定情绪。

其次,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也是必要的。

家庭成员、朋友和同事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此外,建立规律的生活方式和作息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的。

双相情感障碍对学习和注意力的影响

双相情感障碍对学习和注意力的影响

双相情感障碍对学习和注意力的影响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征为情绪的极端波动,包括情绪高涨的躁狂期和情绪低落的抑郁期。

这种疾病不仅对患者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还对其学习和注意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双相情感障碍对学习和注意力的具体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1. 学习困难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狂期常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和过度活跃等行为。

这些症状会干扰他们的学习过程,使他们难以专注于课堂内容或学习任务。

同时,情绪的波动也会对他们的学习动力造成影响,使他们在抑郁期间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这些因素导致了学习困难,可能导致学业成绩下降。

2. 注意力缺陷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狂期常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感到坐立不安,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这种注意力缺陷会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错过重要信息或无法持续关注。

在抑郁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倦和缺乏动力,这也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3. 应对策略尽管双相情感障碍对学习和注意力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患者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应对这些困难。

首先,建立稳定的作息时间和规律的学习计划。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整情绪和提高注意力。

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并将其分解为小目标,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学习时间和任务。

其次,寻求专业帮助。

与心理学专家或治疗师合作,接受认知行为疗法或其他心理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学会管理情绪、改善注意力和应对学习困难。

此外,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也非常重要。

与家人、朋友或同学分享自己的困扰和需求,并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他们的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学习和情绪困难。

最后,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习一些自我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注意力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情绪和提高注意力。

总结起来,双相情感障碍对学习和注意力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患者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作息时间、寻求专业帮助、建立支持系统和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来应对这些困难。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学习和记忆问题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学习和记忆问题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学习和记忆问题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在情绪上经历了极端的波动,从情绪高涨的Mania(躁狂)到情绪低落的Depression(抑郁)两个极端。

除了情绪波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还常常面临学习和记忆问题。

本文将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学习和记忆问题,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和学习动力下降等方面。

在Mania(躁狂)期,患者常常充满活力,思维迅猛,但却难以集中注意力。

他们可能会在学习中迅速跳跃,难以持续关注一个任务,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在Depression(抑郁)期,患者则可能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感到无望和沮丧,导致学习效果同样下降。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学习问题,一些应对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患者的学习至关重要。

保持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避免干扰和杂乱,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其次,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将学习任务分解为小块,逐步完成,有助于患者保持学习动力,并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

此外,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图表、重复记忆、讲解给他人等,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记忆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记忆方面存在一些特点。

在Mania(躁狂)期,患者的记忆可能受到过度自信和冲动行为的影响,导致记忆错误或遗漏重要信息。

在Depression(抑郁)期,患者则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认知功能下降,导致记忆力减弱。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记忆问题,一些应对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记忆能力。

首先,建立良好的记忆环境对于患者的记忆至关重要。

保持良好的睡眠、饮食和作息习惯,有助于提高记忆能力。

其次,采用记忆技巧,如分段记忆、联想记忆和重复记忆等,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

此外,及时整理和复习学习材料,将信息进行归类和总结,有助于巩固记忆。

如何避免学霸病与学渣病

如何避免学霸病与学渣病

如何避免学霸病与学渣病在现代社会,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学业压力,导致出现了学霸病和学渣病这两种不同的极端情况。

学霸病是学习过度,过分追求成绩和排名,导致身体虚弱或心理压力过大,而学渣病则是因学习成绩差而自卑,导致心理失衡。

这两种极端情况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非常需要重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避免这两种极端情况的出现。

一、平衡学习和生活学霸病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学生只注重学习,而放弃了其他方面的生活,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导致身心疲惫。

因此,要避免学霸病的出现,需要学生平衡学习和生活,让自己有充足的休息和放松时间。

在学习之余,可以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运动锻炼和社交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学习压力,还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人脉,对未来的发展也很有帮助。

同样的,学渣病也可以通过平衡学习和生活来避免。

学生不应太过自卑和消沉,可以参加学校举办的辅导班或找老师、同学一起学习,在学习中找到支持和认可,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活的多样性,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心理失衡。

二、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也是避免学霸病和学渣病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学业和生活,同时也要充分估算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导致的抱怨和失落。

在安排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每天制定任务清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时间利用率。

三、认真复习和整理知识学霸病和学渣病的出现也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关,因为学生们可能没有正确和高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成绩跌宕起伏。

因此,在学习时,学生们应该认真复习和整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避免在考试前的慌乱和心态失衡。

在学习中,学生们可以仔细阅读教材和笔记,多尝试解决难题,并和同学和老师交流讨论,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编写学习笔记或做一些小结来加深记忆和理解,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有自信、积极向上最后,要避免学霸病和学渣病的出现,学生们也需要具备一些积极向上的个人品质和素养。

智力和学习困难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系

智力和学习困难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系

智力和学习困难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系引言: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患者在情感和行为上经历了极端的波动。

智力和学习困难在一些研究中被发现与双相情感障碍存在一定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智力和学习困难与双相情感障碍之间的关系,并深入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

一、智力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联研究表明,智力与双相情感障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一些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有相对较高的智力低下率。

智力低下可能导致患者在认知和情绪调节方面存在困难,从而增加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风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都存在智力低下,因此智力并不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必要条件。

二、学习困难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系学习困难与双相情感障碍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有较高的学习困难率。

学习困难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和认知灵活性等方面的问题有关。

这些学习困难可能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学业成绩和职业发展,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三、智力和学习困难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因素1.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智力和学习困难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遗传背景中的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与智力和学习困难以及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增加有关。

2. 神经生物学因素:智力和学习困难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可能与神经生物学因素有关。

例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不平衡可能导致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异常,从而增加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

3. 心理社会因素:智力和学习困难可能对个体的心理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增加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风险。

学习困难可能导致个体在学校和社交方面的挫败感,进而影响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

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四、治疗方法针对智力和学习困难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系,治疗方法可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插入式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减轻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

科普: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和澄清

科普: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和澄清

科普: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和澄清双向情感障碍最早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与精神疾病,但因为缺乏清晰完整的了解,在国内被很多人所轻视和忽略的,有些甚至存在错误认知。

这里就来向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知识。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旧称躁郁症,会使病人交替出现抑郁和狂躁两种极端情绪,多表现为发作性病程特征,通常抑郁状态会持续两周及以上,躁狂状态持续一周及以上,二者反复循环,部分病人也会呈现出混合不规律的多样交替特征;还有些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发作,夏季躁狂而冬季抑郁。

在抑郁发作的时候,患者会出现精力减退、思维行为迟滞、愉悦感丧失或降低、兴趣减少、情绪低落等改变;而在躁狂发作时,病人则会表现出言语行为增多、睡眠需求减少、动力与兴趣增加、情感高涨、精力旺盛、自我感觉良好、激惹性增加等核心症状。

病情严重的人病程往往会多形演变,常有物质滥用和共病焦虑症状,可能出现多疑、敏感、紧张、妄想甚至幻觉等精神病症,发作频率也会逐渐加快,病情也会变得愈发复杂。

这种病主要是由情绪波动导致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遗传性,而且会出现隔代遗传。

对于这种病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在发病时进行药物治疗控制或直接注射稳定剂,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这些都能对双相情感障碍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澄清误解1:双相障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

双相障碍这种病在现实中并不罕见,西方发达国家统计显示其终生患病率约百分之六左右。

仅美国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存在相关心理健康问题。

因此,双相障碍并没有人们想得那么罕见。

只不过国内对心理疾病尚缺乏足够的重视,且大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危害并不明显,因此未被发现并治疗。

误解2:双相情感障碍只是情绪波动。

这种看法将双相障碍想得太过简单,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病程高峰到低谷与正常情绪波动有多么大的不同。

特别是对重症双相障碍患者来说,在睡眠、活动以及能量等方面所出现的极端变化是让人记忆深刻且难以承受的。

双向情感障碍引起的原因

双向情感障碍引起的原因

双向情感障碍引起的原因双向情感障碍,这名字听起来就有点拗口吧,但其实它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

咱们先说说,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情绪的过山车。

你可能今天兴高采烈,感觉像是天上掉下来的大苹果,明天就可能像被人推下了深渊,情绪低落得不得了。

哎呀,这种极端的情绪变化让人真是捉摸不透。

说到原因,先从遗传说起。

家里有这个病史的人,可能更容易中招,感觉就像是在传承一个古老的“家族魔咒”。

想想,奶奶年轻时可能也经历过类似的波动,真是“血浓于水”呀。

不过,别以为这就全是基因的错,环境因素也很重要。

生活中碰到的压力、挫折,甚至是工作中的烦心事,都可能让情绪变得不稳定。

就像炒菜,有时候放点盐就能提味,放多了却可能直接变成咸菜,谁也不想尝这个苦头。

生活方式也会起到很大作用。

熬夜、喝酒、抽烟,哎呀,这些可都是情绪的“黑手”。

就像玩游戏的时候,冲进一个副本不带装备,结果被一群怪打得找不着北。

保持良好的作息,别熬夜,适当锻炼,这可不是无聊的忠告,而是帮助你稳定情绪的小秘诀。

动一动,心情也会好很多。

再说说荷尔蒙。

是的,这些小家伙在咱们的身体里可忙得很。

特别是女性,月经周期的变化就像是在情绪上开了一场派对。

有时候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有时候又可能“草木皆兵”,整个人都变得烦躁不安。

生理期的波动,这不就是大自然给的情绪“调味剂”吗?没办法,谁让咱们是人呢,有时候就是要经历这些酸甜苦辣。

心理因素可别小看。

童年经历、情感关系,都会在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就像小时候被小伙伴们嘲笑过,长大后在某些时刻就会想起那些不愉快的事儿。

处理不好这些心理包袱,情绪就像脱缰的野马,随时可能失控。

想要驾驭情绪,得先理清自己的内心,搞明白自己到底在想什么。

别忘了,社会支持也很重要。

身边有个靠谱的朋友,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聊聊,简直比吃了个大西瓜还要解渴。

倾诉就是最好的药。

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但能有人陪你一起面对,心里也会觉得踏实不少。

就像有人说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起分享快乐与烦恼,才是真正的幸福。

“学霸”与“学渣”都要警惕双相情感障碍

“学霸”与“学渣”都要警惕双相情感障碍

“学霸”与“学渣”都要警惕双相情感障碍●一些“学霸”的学习效率奇高,其实可能处于轻躁狂状态●“双相”患者喝酒可导致心境不稳定,容易诱发恶性犯罪医学指导/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苗国栋、副主任徐贵云“学渣”和“学霸”是学界的两个极端,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而言是“不正常”的存在。

第五届中国双相情感障碍学术会议近日在广州举行,其间有精神病学专家表示,“学渣”和“学霸”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高危人群,其躁狂和抑郁的症状不一定很典型,常常会被漏诊、误诊。

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若按单纯的抑郁症来治,有可能增加自杀风险。

误诊“双相”按单纯抑郁治增加自杀风险国外一项研究显示,在初诊为“抑郁症”的患者当中,有多达40%其实是双相情感障碍。

这两种病的很多症状是完全相同的,而患者往往觉得自己的躁狂表现是个人性格,而不是疾病的症状。

很多人只是知道自己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自己情绪高涨的时候,加上很多人耻于承认自己有精神障碍,就有意无意忽视异常症状。

患者要有躁狂的表现才会被医生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如果他们被当成抑郁症,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病情会变得复杂。

有些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可刺激躁狂发作,加速抑郁与躁狂两种状态的变换,还会增加自杀的念头。

这些“抑郁症”很多会转变成轻躁狂状态,情绪变得不稳定,心境恶劣时感到烦躁,常常变得很冲动,冲动过后又很后悔,“尽管如此,按照抑郁症来治疗的危险在整体上不算太大。

”要识别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需要记录自己的心情高低起伏的变化,以及睡眠状况、遭遇到的生活事件等,然后连同家族病史告诉医生。

就诊时,患者最好让家人、朋友陪同前往,他们跟医生沟通也许能更加客观地反映病情。

在躁狂时,患者会感到:精力旺盛;过分高兴;极端易怒;思维加速;难以集中精神;决断力下降;睡不好觉;性欲亢进;行为冲动;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在抑郁时,患者会感到:悲伤、空虚、内疚、没希望;高度焦虑;对过去的爱好失去兴趣;精力衰退,慵懒疲倦;难以集中精神;决断力下降;胃口变差;感到莫名的疼痛;出现死和自杀的念头。

学霸患双相性情大变 专家“精准调控”消除暴力冲动

学霸患双相性情大变 专家“精准调控”消除暴力冲动

学霸患双相性情大变专家“精准调控”消除暴力冲动病情概况患者黎某,男性,26岁,因“敏感多疑、幻听、被害妄想、伤人毁物、夸大与情绪低落交替发作8年余”入院。

2013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睡眠差,入睡困难;时而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时而兴奋话多;被害妄想,说有人嫉妒他,有人陷害他,故紧张、焦虑、恐惧,无安全感;耳边能听见有人说话,自言自语,内容怪异,如说自己的心在滴血,当时就诊重庆某医院,诊断为“抑郁症”,给予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有所改善。

后患者考入南京某大学,在南京某医院再度诊断“抑郁症”,给予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有所改善。

2020年,患者大学毕业回到当地工作2月后,因工作压力过大出现情绪低落,不开心,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心烦、发脾气,骂人、摔东西,对家人感情淡漠;夸大吹牛,认为自己能干大事,能当大官;敏感多疑,怀疑别人说他坏话,认为别人针对他,能听见有人骂他,当时就诊于广安市精神病医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给予住院口服“喹硫平、丙戊酸镁、丁螺环酮”等药物对症治疗,服药后症状控制尚可,住院2月后出院。

出院后规律服药,随之出现肢体抖动、流口水后自行停药。

现患者病情控制不稳定,睡眠差;心烦、发脾气,暴力冲动,与家人敌对,打骂家人,摔东西;敏感多疑,怀疑别人说他坏话,认为别人针对他;能听见有人骂他;情绪低落,孤僻懒散,接触被动,承认自己有病,但自知力不全,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手术治疗2021年4月,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租了一辆面包车,将患者强制带至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就诊,门诊以难治性双相情感障碍收至功能神经科。

入院后,在医护和家属的配合下患者完成了评估工作,经多学科专家会诊,结果显示患者身体条件符合手术标准,父母自愿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并于当月上旬完成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手术。

术后,患者的幻听、妄想、暴力冲动、情绪不稳等症状都消除了,谈吐正常,可以和周围人进行日常对话,亲情感及自知力等认知功能回归,懂得感恩父母等。

孩子出现极端的行为变化,警惕双相情感障碍作怪!

孩子出现极端的行为变化,警惕双相情感障碍作怪!

孩子出现极端的行为变化,警惕双相情感障碍作怪!—学霸女孩靠自残舒压,在手臂上划出5条血痕很多人都知道抑郁症和焦虑症,但是对于两种病症汇聚一身后的双向障碍(躁狂抑郁症)知道的却很少。

但与民众认知程度相反的是,双相障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

海明威、丘吉尔、梵•高……这些天才都曾被双相情感障碍所困扰。

所以这类疾病还有一个通俗的名字叫“天才病”。

所谓的双相情感障碍,其表现出的症状是常常以抑郁、躁狂或轻躁狂症状交替出现,中间有明显的缓解期。

躁狂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情感高涨、思维奔逸、言语和活动增多等症状;而抑郁发作时,会表现出持续的情绪低落、思维缓慢、精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乃至自杀行为。

简单来说,患者的情感就像坐着“过山车”,起伏不定。

如今,这种病症对于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学生发病率极高。

2013年,美国有调查显示患病率为0.5%—4.3%。

但有一点大家都比较统一的是,一半以上的患者在20岁之前发病,且15—19岁尤为集中。

考虑还是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情绪也易波动,再加之有高考、家庭情感等生活事件的诱发,于是疾病更容易发作。

近日新闻就报道了一位17岁的花季女孩,这位总考班级第一的学霸少女最近考了第三妈妈发现她手臂上有5条血痕。

她的主管医生、市七医院双相障碍专家夏泳主任说,妈妈发现她的左手臂上有5条血痕,是自己用美工刀划出来的,她划出这些口子不是为了自杀,而是让自己的身体疼痛、出血会感到很爽,因为她最近实在觉得太丧,不知如何才能走出这个低谷。

此外种种情况表示,这位女孩已经患上了双相障碍的病症。

关于双向情感障碍的自我治疗方法,多以药物的治疗为主。

重塑心灵心理康复中心李宏夫老师指出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彻底康复,仅依靠药物治疗是治标不治本的,唯有结合专业的心理治疗才能获得真正的痊愈。

双向情感障碍虽然是较为复杂的一种疾病,但也有轻、重之分。

对于轻度双向情感障碍症状的患者,是完全可以在不辅助药物的情况下,通过心理行为矫正得到改善且痊愈。

干货科普双相情感障碍

干货科普双相情感障碍

干货科普|双相情感障碍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我们经常会发现身边人甚至是自己会出现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少言寡语、不愿社交、无愉快感、愁眉苦脸,好像活着一点价值和意义都没有,动作思维都非常缓慢,回避与人交往的一切社会活动。

但是有时又会出现情绪非常高涨,过于乐观,讲话滔滔不绝喋喋不休、精神亢奋、做事鲁莽冲动不计后果等现象。

这两种情况反复交替发作,给患者以及身边的人带来很大的困扰。

那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就要考虑是患了一种叫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

表面上看这种病好像没什么,其实危害性是非常大的,这种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该病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家庭、身边的人均有严重影响,好发年龄在 15~44岁之间,并不是说不在这个年龄段就不会得这个病,只是得病的概率比这个年龄段的小些。

这种病往往误诊率非常高、自杀自残风险高,很难得到全面的治疗,很大程度困扰着患者以及家属。

一、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感障碍。

“双相”根据字面意思理解为两种不同类型并且完全相反情绪表现,一方面会表现得非常抑郁,一方面则表现为非常躁狂。

情绪比起正常人超出正常范围很多,所以当发现患者有以上两种反常情绪和行为时,那么就有必要确诊下是不是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病应该早点发现早点治疗,一旦耽搁时间较长就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反复发作,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健康。

发病时,患者抑郁和躁狂常反复循环出现,发作间歇期症状可完全缓解没有任何的症状和正常人是一样的。

患者首次发作通常是因为在生活中因为某些事受到的重大打击和刺激,病情发作时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双相情感障碍症另外一个俗称叫躁郁症,这种精神疾病也是间歇性发作的,既有躁狂症状又有抑郁症状,两者反复交替。

抑郁发作时以情绪低落为主,并且伴随且不全包括像食欲和体重明显减轻,过多自责,自我评价低,有轻生自杀念头或者自残,思维和动作迟缓,心情不好对什么都没兴趣,经常疲惫乏力的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学霸"与"学渣"都要警惕双相情感障碍
●一些“学霸”的学习效率奇高,其实可能处于轻躁狂状态
●“双相”患者喝酒可导致心境不稳定,容易诱发恶性犯罪
医学指导/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苗国栋、副主任徐贵云
“学渣”和“学霸”是学界的两个极端,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而言是“不正常”的存在。

第五届中国双相情感障碍学术会议近日在广州举行,其间有精神病学专家表示,“学渣”和“学霸”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高危人群,其躁狂和抑郁的症状不一定很典型,常常会被漏诊、误诊。

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若按单纯的抑郁症来治,有可能增加自杀风险。

误诊
“双相”按单纯抑郁治增加自杀风险
国外一项研究显示,在初诊为“抑郁症”的患者当中,有多达40%其实是双相情感障碍。

这两种病的很多症状是完全相同的,而患者往往觉得自己的躁狂表现是个人性格,而不是疾病的症状。

很多人只是知道自己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自己情绪高涨的时候,加上很多人耻于承认自己有精神障碍,就有意无意忽视异常症状。

患者要有躁狂的表现才会被医生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如果他们被当成抑郁症,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病情会变得复杂。

有些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可刺激躁狂发作,加速抑郁与躁狂两种状态的变换,还会增加自杀的念头。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苗国栋表示,这些“抑郁症”很多会转变成轻躁狂状态,情绪变得不稳定,心境恶劣时感到烦躁,常常变得很冲动,冲动过后又很后悔,“尽管如此,按照抑郁症来治疗的危险在整体上不算太大。


要识别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需要记录自己的心情高低起伏的变化,以及睡眠状况、遭遇到的生活事件等,然后连同家族病史告诉医生。

就诊时,患者最好让家人、朋友陪同前往,他们跟医生沟通也许能更加客观地反映病情。

在躁狂时,患者会感到:精力旺盛;过分高兴;极端易怒;思维加速;难以集中精神;决断力下降;睡不好觉;性欲亢进;行为冲动;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在抑郁时,患者会感到:悲伤、空虚、内疚、没希望;高度焦虑;对过去的爱好失去兴趣;精力衰退,慵懒疲倦;难以集中精神;决断力下降;胃口变差;感到莫名的疼痛;出现死和自杀的念头。

学生
情感障碍制造“牛气冲天”和“无心向学”
双相情感障碍多在25岁之前发病,苗国栋称他遇到过年龄最小的患者只有4岁。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情感障碍科副主任徐贵云指出,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表现往往不典型,心境高涨时精力旺盛,喜欢各种娱乐活动,如玩电子游戏,去KTV唱歌,去舞厅蹦迪,还有喝酒、抽烟甚至吸毒。

他们可能很叛逆,在家顶撞父母,在学校不尊重老师,还经常与别人吵架。

这些青少年患者的学习会受到影响,变得无心向学,结果往往是沦为“学渣”。

徐贵云提醒,一些“学霸”不仅学习成绩超级好,就连文娱、体育的表现也很出众,为人十分热情、自信,甚至达到自负的程度,其实有可能是处于轻躁狂状态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这些“学霸”的学习效率奇高,学1小时等于别人学3小时,其躁狂相可以持续数天到十多年不等。

他们大多数会转向抑郁,虽然情绪不一定会很低落,但会感到缺乏精力,整天都想睡觉,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过去牛气冲天的他们变得自卑,感觉前途渺茫,认为以前的成绩都是“侥幸”。

徐贵云称,一些双相情感障碍学生遇到挫折后转入抑郁相,尽管不一定达到抑郁的标准,但成绩下降也可能成为“学渣”。

当然,大多数“学霸”与“学渣”不一定有精神问题,那么该如何判断?他建议从时间的维度看,如果学生学习上的表现稳定,一直都是“学霸”或者“学渣”,可能没有精神障碍,但如果跟前两年相比变化很大,就要想到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性。

对策
身心治疗+健康教育+生活调整
双相情感障碍容易反复发作,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有研究发现,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经过9个月或更长时间的心理治疗之后,患者会比没有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更快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维持时间较长,不容易转入抑郁。

有研究发现,约半数患者出现了酗酒的问题。

苗国栋指出,喝酒后患者的心情可短暂好转,但酒精也会导致心境变得不稳定,容易诱发缺德行为甚至恶性犯罪。

徐贵云称,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这是自己的病,不坚持吃药就容易复发,同时要避免诱发因素,保持生活规律,不要凌晨两三点才睡觉,避免疯狂玩耍、酗酒等,建议多做运动,每周可进行3次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60分钟,以出汗为宜,例如踢足球等。

(文/广州日报记者伍君仪通讯员伍展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