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

合集下载

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编辑锁定同义词双向情感障碍一般指双相障碍本词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百科名医网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

DSM-IV中将双相障碍分为两个亚型,双相I型指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及重性抑郁发作,双相II型指有轻躁狂及重性抑郁发作,无躁狂发作。

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抑郁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报道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

又称双相情感障碍英文名称bipolardisorder,BP英文别称Bipolaraffectivedisorder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专家解读什么是双相障碍?双相障碍是心境障碍疾病中的一种,通俗来说就是“情绪的跷跷板”。

医疗百科致力于权威医学知识的传播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王勇丨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撰写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疾病概况科普文章 (1) 科普视频目录1. 1 病因2. 2 临床表现1. 3 检查2. 4 诊断1. 5 治疗2. 6 预防基本信息又称双相情感障碍英文名称bipolardisorder,BP英文别称Bipolaraffectivedisorder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常见症状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混合发作传染性无双相障碍病因双相障碍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

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双相障碍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环性气质。

应激性生活事件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

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双相障碍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双相障碍临床表现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概述: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特征为患者情感波动幅度较大,交替出现抑郁和躁狂两种状态。

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以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管理的水平。

一、定义双相情感障碍指的是患者在生理、情感和认知等多个方面出现异常变化,交替表现为抑郁和躁狂的周期性情感状态。

二、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五版(CCMD-5)的诊断标准,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1. 抑郁期症状:- 持续的抑郁心境- 对平日感兴趣或愉悦的事物明显丧失兴趣或愉悦感- 失眠或过度睡眠- 负罪感或自责感- 注意力不集中或决策困难- 意欲降低或疲乏感- 减少或增加食欲2. 躁狂期症状:- 持续心境持高或愉悦- 高度自信或自大- 思维跳跃或话语过多- 躁动不安或过度活跃- 注意力不集中或决策冲动- 失眠或减少需要睡眠- 不适当或过分增加的活动三、治疗原则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以提高疗效和预防复发。

3. 早期干预:在症状出现早期尽早进行干预,有助于减轻病情和改善预后。

四、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中,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包括锂盐、抗癫痫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

具体选择药物应根据患者的症状、病程以及患者个体化的因素而定。

五、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插入治疗(IPSRT)和家庭治疗等。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管理情绪、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战胜心理困扰。

六、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和预防复发中具有重要作用。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远离不良嗜好、进行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等。

双相情感障碍治疗及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治疗及护理

食欲变化:食欲增加, 体重增加,暴饮暴食
性欲变化:性欲增加, 性欲减退
认知功能障碍:记忆 力下降,注意力不集
中,学习能力下降
自杀倾向:自杀念头, 自杀行为
药物滥用:滥用药物, 酒精,烟草
社会功能受损:工作, 学习,社交功能受损
2
轻度抑郁发作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调整药 物剂量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头 痛、失眠等
药物联合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可以采用药物联合治 疗,如SSRI和SNRI联合使用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消极思 维模式
心理教育:提供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知识和 应对策略
心理支持: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 应对压力和挑战
01
02
03
04
药物依从性
01
药物依从性是指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按时、按量、按疗程服
用药物,以确保治疗效果。
02
药物依从性是预防复发及长期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药物依从
性可以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03
提高药物依从性的方法包括: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
对药物治疗的理解;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使患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获
3
轻度抑郁发作的护理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应了 解双相情感障 碍的症状和治 疗方法,以便 更好地理解和
支持患者。
家庭成员应鼓 励患者积极接 受治疗,并配 合医生进行药 物治疗和心理
治疗。
家庭成员应给 予患者足够的 关心和理解, 避免给患者带 来额外的压力。

双相情感障碍的详细讲解PPT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的详细讲解PPT课件
睡眠问题:患者可能会经历失眠或过度 睡眠的情况。
症状
思维和行为改变:患者可能会 出现冲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 以及自杀倾向等。
诊断
诊断
临床评估:医生会通过对症状的观察和 患者访谈来进行初步诊断。
心理评估:医生可能会使用标准化的心 理评估工具来进一步确认诊断。
治疗
治疗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和情感 稳定剂可以帮助控制情绪波动 。 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插 图疗法等心理疗法可以帮助患 者调节情绪和思维。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治疗
生活方式管理: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 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康复至 关重要。
预后
预后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长期的疾 病,但通过合适的治疗和生活 方式管理,患者可以控制病情 并过上正常的生活。
定期的复诊和心理支持可以帮 助患者应对病情波动疗和心理支持, 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 也起到关键作用。
双相情感障碍的详细讲 解PPT课件
目录 概述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后 帮助和支持
概述
概述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 理疾病,表现为情绪的极端波 动和情感的不稳定性。 这种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和人 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症状
症状
情绪极端波动:患者会经历情绪的极度 高涨和低落,称为躁狂和抑郁状态。

双相情感障碍的不同病程和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的不同病程和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的不同病程和症状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严重的心境障碍,其特点是患者情绪波动剧烈,出现情感高涨和情感低落的交替周期。

本文将就双相情感障碍的不同病程和症状展开讨论。

1.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程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抑郁期、高涨期、缓解期和混合期。

每个病程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症状特征,下文将对各个病程进行详细描述。

2. 抑郁期抑郁期是双相情感障碍中主要的病程阶段,患者在此期间常常感到极度的悲伤、绝望和自卑。

他们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对平日喜爱的活动产生厌倦感。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睡眠障碍(失眠或过度嗜睡)、食欲改变(食欲增加或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低、社交退缩等。

3. 高涨期高涨期是双相情感障碍中的另一个病程阶段,患者在此期间情绪异常兴奋,自视甚高。

他们可能表现出异常活跃、冲动和好斗的行为。

在高涨期,患者可能会睡眠减少甚至完全不睡觉,精力过度充沛,口才流畅,思维迅速。

此外,高涨期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易怒、冲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等。

4. 缓解期缓解期是指处于抑郁期或高涨期之后,患者症状减轻或消失,情绪较为稳定的一段时间。

在缓解期,患者可能感到轻松、正常或稍微低落。

然而,在这个阶段也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波动,以防病情复发。

5. 混合期混合期是指在短时间内出现高涨期和抑郁期的症状,患者同时体验到情感高涨和低落。

这种情况极具挑战,并对患者造成严重困扰。

在混合期,患者常常感到焦虑和痛苦,可能出现冲动和自伤行为。

他们的思维变得混乱,情绪极不稳定。

综上所述,双相情感障碍的不同病程和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了解病程和症状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需要得到认真重视和有效处理的心境障碍,对患者及其家人提供支持和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症状研究

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症状研究
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症状 研究
目录
1. 引言 2. 双相情感障碍的定义与诊断标准 3. 精神症状的分类与特征 4. 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5.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6.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策略与方法 7.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与管理 8. 结论与展望
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症状研究
Index
▪ 精神症状的特征
1.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是间歇性的。持续性症状通 常与慢性精神疾病有关,如抑郁症;而间歇性症状则可能与周期性精神疾病有关, 如双相情感障碍。 2.精神症状的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有些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的症状,而有些患者可 能有严重的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3.精神症状的治疗效果因病因、病程、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而异,因此需要根据患
双相情感障碍的定义与诊断标准
▪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
1.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目标是控制患者的情绪波动,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风险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心境稳定剂(如锂盐 、丙戊酸钠)和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心境稳定剂主要用于预防躁 狂和抑郁发作,而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处理伴发的精神病症状。 3.心理治疗也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家庭 治疗和人际社会技能训练等。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改善 人际关系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 3.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约为1%~3%,但在某些人群中可能更高,如艺术家
、创意产业工作者和家族中有双相情感障碍史的人。
1.DSM-5为双相情感障碍制定了详细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对日 常生活功能的影响。例如,躁狂发作需要持续至少1周,并且症状对个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 显著影响。 2.除了典型的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外,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还可能经历快速循环发作,即患 者在一年内至少有4次抑郁和躁狂发作,但没有满足双相情感障碍的完整诊断标准。 3.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通常需要精神科医生进行评估,可能需要一些辅助检查,如血液检 查、心电图和脑电图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和治疗建议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和治疗建议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和治疗建议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又被称为躁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情感波动的极度剧烈和不可控制。

患者在不同的时期会经历情绪高涨(躁狂期)和情绪低落(抑郁期)两种极端状态。

本文将介绍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和治疗建议。

一、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1. 躁狂期症状躁狂期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症状之一,患者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情绪高涨、兴奋、多动和冲动的行为。

具体症状包括:- 心情极度愉快、自信和兴奋;- 思维加速、话语增多和跳跃式思维;- 身体活动增加,无法安静下来;- 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易转移;- 夸大自我、自恋和自大;- 行为冲动,可能会进行高风险活动。

2. 抑郁期症状抑郁期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另一典型症状,患者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情绪低落、消沉和缺乏活力的表现。

具体症状包括:- 悲伤、焦虑和绝望心情;- 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和乐趣;- 精力不济、疲倦和睡眠障碍;- 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 自责、无用感和消极思维;- 对未来缺乏希望,可能产生自杀念头。

3. 快速循环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双相障碍是指患者在1年内发生4次或以上的躁狂期和/或抑郁期。

这种情况下,情绪波动速度更快,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带来更大的影响。

二、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建议1. 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主要通过稳定情绪、控制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锂盐、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插图治疗、社交节律治疗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学会管理情绪,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3. 规律作息和生活方式改变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非常重要。

建立稳定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饮食,避免过度饮酒或吸食毒品;增加体育锻炼和放松技巧的应用,如冥想和深呼吸等,有助于稳定情绪和提升心理健康。

双相情感障碍及其ppt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及其ppt课件

常用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心境稳定剂、 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应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药物。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 药物副作用,定期评估疗效,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原则
心理治疗注意事项
心理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辅助 手段,旨在帮助患者认识和应对疾病, 提高应对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抗精神病药等。
03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教育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中具有重要地
位。研究显示,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早期识别
未来的研究需要继续探索如何更早地识别双相情感障碍,以便尽早开始治疗,减少疾病对 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这需要深入研 究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以便为每个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建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支持群体, 提供相互交流和互助的平台,增强 患者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提供社会支持与资源
心理咨询与治疗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资源, 帮助患者应对心理问题,提高生
活质量。
社区服务
建立社区服务体系,提供生活照 顾、康复训练等服务,帮助患者
融入社会。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为双相情感障碍 患者提供医疗、教育、就业等方
预防复发
如何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更有效的维持 治疗方案,帮助患者降低复发风险。
对患者及家庭的希望与建议
建立信任关系
与医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便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得到最佳的支持和治疗方案。

双相情感障碍及其非典型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及其非典型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及其非典型症状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简称B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在情绪波动上呈现出两极化的状态。

传统上,BD被划分为两种极端类型,即躁狂期和抑郁期。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D还有一些非典型症状。

本文将探讨双相情感障碍及其非典型症状,并对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进行讨论。

一、双相情感障碍的概念及常见症状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脑功能异常引起的精神障碍,患者情绪波动范围广泛,从极度的兴奋和多动(躁狂期)到极度的沮丧和消极(抑郁期)。

常见症状包括情绪波动、失眠或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价值感过高或自卑以及冲动行为等。

这些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二、非典型症状的存在及描述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一些研究还发现了双相情感障碍的非典型症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典型症状:1. 心理生理不适感:患者会出现一种无法用言语准确描述的不适感,如烦闷、焦虑、煎熬等。

2. 思维杂乱:患者在情绪转换时可能会出现思维混乱,难以集中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下降。

3. 冲动购物:在躁狂期,患者可能表现出过度购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有购买需求,都会大量购买。

4. 心理幻觉:在极端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幻听或妄想等心理幻觉症状。

5. 睡眠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或嗜睡的情况,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睡眠周期。

三、双相情感障碍及其非典型症状对生活的影响双相情感障碍及其非典型症状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情绪的极端波动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能力,导致效率下降。

其次,许多患者在躁狂期过度购物,导致财务问题。

同时,睡眠障碍会进一步恶化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得他们更加脆弱和易怒。

非典型症状与常见症状相互交织,使得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困难。

四、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主要采用综合性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稳定剂和抗抑郁药物等,以帮助控制情绪波动。

双相情感障碍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双相情感障碍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双相情感障碍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引言: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情绪的极度波动,包括抑郁期和躁狂期。

这种疾病会对患者的个人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双相情感障碍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一、情绪波动对个人关系的影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会对其个人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在抑郁期,患者可能感到无助、自卑,缺乏兴趣和动力,导致与家人、朋友和伴侣的交流减少。

而在躁狂期,患者可能表现出冲动、易怒和过度活跃,使得与他人的相处变得困难。

这种情绪波动会导致亲密关系的紧张和不稳定,甚至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

二、双相情感障碍对工作和学业的影响双相情感障碍对工作和学业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在抑郁期,患者可能缺乏动力和专注力,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或学业成绩下滑。

而在躁狂期,患者可能表现出冲动和过度自信,导致决策失误和行为不稳定。

这些因素都会对患者的职业生涯和学业发展造成阻碍,增加了工作和学习的困难。

三、双相情感障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双相情感障碍还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在抑郁期,患者可能感到疲倦、失眠、食欲不振,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而在躁狂期,患者可能过度活跃、睡眠不足、冲动购物等,导致财务困扰和身体健康问题。

这些困扰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增加了日常生活的挑战。

四、应对策略面对双相情感障碍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患者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来改善状况。

首先,建立稳定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控制情绪波动和减轻症状。

其次,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锻炼,有助于稳定情绪和提高心理健康。

此外,寻求社会支持也是重要的,可以加入支持小组或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获得理解和支持。

最后,学习应对技巧,如情绪调节和压力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和日常生活中的挑战。

结论:双相情感障碍对个人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情绪波动对个人关系、工作和学业以及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困扰。

全球双相情感障碍定义标准

全球双相情感障碍定义标准

全球双相情感障碍定义标准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特征是情绪波动剧烈,包括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

全球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定义标准主要基于《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这两个诊断标准。

DSM-5 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定义包括以下标准:
1. 至少一次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2. 至少一次抑郁发作。

3. 在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期间,必须出现以下至少三种症状:情绪高涨、夸大、睡眠需求减少、活动增加、语速加快、思维奔逸、冲动行为、判断力受损。

4. 在抑郁发作期间,必须出现以下至少五种症状: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体重减轻或增加、睡眠障碍、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疲劳或乏力、自责或内疚感、注意力集中困难、自杀意念或行为。

5. 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更好地解释。

ICD-10 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定义与 DSM-5 类似,但在症状的数量和具体描述上略有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只是用于临床诊断的参考,具体的诊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家族史、心理评估等综合考虑。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有类似的症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健康宣教(1)

双相情感障碍健康宣教(1)
动失去兴趣
思维迟缓:思考困 难,注意力难以集

言语动作减少:说 话、动作明显减少,
不愿与人交流
睡眠障碍:失眠、 早醒、多梦等
食欲变化:食欲下 降,体重减轻
疲劳感:持续疲劳, 无法缓解
自杀念头:出现自 杀念头或行为
诊断标准
01
持续至少2周, 几乎每天大部 分时间都感到
抑郁或易怒
02
睡眠障碍,如 失眠或过度睡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包括情绪波动、 焦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 与遗传、环境、心理等因素有关。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 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如规律的作 息、健康的
饮食等
学会自我调 节,避免过 度压力和焦

加强社交活 动,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

03
食欲变化,如 食欲不振或暴
饮暴食
04
疲劳或缺乏精 力
05
自卑或无价值 感
06
注意力难以集 中或记忆力下

07
自杀念头或自 杀行为
08
情绪波动较大, 时而抑郁,时
而易怒
09
社会功能受损, 如无法正常工
作和社交
10
排除其他原因 导致的抑郁或
易怒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抑郁药物,如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 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
_
4
不伴有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表现
01
头痛、头晕、乏力、 失眠等
04
肌肉酸痛、关节疼 痛等
02
食欲不振、消化不 良、体重下降等

双相情感障碍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课件
案例二
一位40岁的中年男性,在事业和家庭双重压力下,出现了情 绪波动和行为异常。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整,他学会了 如何应对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并成功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
挑战与应对策略
挑战一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常面临情绪波动、行为异常和人际关 系问题等挑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失去工作、家庭和 朋友。
记录情绪变化、睡眠质量、饮食情况 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坚持药物治疗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不擅自 更改剂量或停药。
寻求专业帮助
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及时寻求心理咨 询、心理治疗等专业帮助。
参加支持小组
加入双相情感障碍支持小组,与病友 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社会支持与资源
家庭支持
家人应给予患者关心、理解和支持,为其创 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02
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适当的运动 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状态。
03
社交技能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社交能力,减少社交障碍,增强自信 心。
04
职业康复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社会适应 能力。
04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 防与日常管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诊断标准与分类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的诊断标 准,医生需评估患者的症状、病程和严重程度,以确定是否为双相情感障碍。
分类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分为双相Ⅰ型、双相Ⅱ型和双相特征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 双相情感障碍在症状、病程和治疗方法上存在差异。
02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 状与表现
精力旺盛
患者表现出极高的能量水平, 活动增多,睡眠需求减少。

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简介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也称双相心境(情感)障碍,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它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双相障碍发病以后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

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

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病人出现两次或多次的情感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其中至少有1次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另1次表现为情感低落、精力减低和活动减少。

见:抑郁症;轻躁狂;躁狂。

双相情感障碍- 分类一年中的变化特点《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关于双相障碍,根据发作时所处的状态分类如下:双相障碍目前为轻躁狂;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双相障碍目前为轻抑郁;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发作;其它待分类的双相障碍;双相障碍目前为快速循环发作。

环性心境障碍。

另外,根据躁狂抑郁发作的轻重进行分类,是目前临床经常使用的分类。

双相障碍分为: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明显且严重,又有重性抑郁发作;双相Ⅱ型:躁狂发作一般较轻,其抑郁发作明显而严重;双相其它型:躁狂或抑郁发作均不严重;环性情绪人格:具有躁狂抑郁双相情绪波动人格特征,其情绪波动幅度轻。

[1]双相情感障碍- 症状情绪高涨、易激惹或情绪低落,或呈双相性。

情绪低落者,从轻度悲观到强烈自罪感。

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

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

焦虑,病情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

生物学因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异常;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多巴胺(DA) 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在血浆和脑脊液中水平降低;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双相情感障碍-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护理

03
双相情感障碍的康复计 划
康复目标与计划制定
短期目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抑郁 和焦虑症状,恢复社交和职业功
能。
长期目标
预防复发,实现患者全面康复,提 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制定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 治疗、生活调整等方面。
康复训练的实施
01
提高公众认知
加强双相情感障碍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减少歧视 和误解。
改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睡眠和心 理调适,有助于降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风险。
控制策略与措施
1 2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抑郁药、抗精神病 药等药物治疗,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了解 康复进展情况。
调整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对康复计划进行 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保持耐心
双相情感障碍的康复是一个长期 的过程,患者需要保持耐心和积 极配合,才能获得最佳的康复效
果。
04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与 控制
预防策略与措施
建立早期识别和干预机制
通过宣传教育、筛查和评估,早期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迹象,采 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心理治疗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心理治疗方 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3
生活方式调整
结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如规 律作息、减少压力等,有助于控制双相情感障碍 的症状。
社会支持与教育普及
提供社会支持
01
建立患者支持群体,提供情感支持和互助,帮助患者应对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

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
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大脑中的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经递质存在失衡现象 。
荷尔蒙变化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荷尔蒙水平可能会发生变化,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 。
03
双相情感障碍的筛查与诊 断
筛查工具与步骤
工具
常用的筛查工具包括患者自评量表和医生面谈。患者自评量表可以帮助患者自我评估情绪状态,而医 生面谈则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状况。
基因变异
多个基因的变异可能导致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这些基因涉及到神经递质代 谢、神经调节、细胞通讯等。
环境因素
心理社会压力
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如失业、亲人死亡等,可能导致情绪波 动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
人际关系问题
不良的人际关系,如家庭冲突、社交孤立等,可能加重双相 情感障碍的症状。
生物化学因素
神经递质失衡
双相情感障碍的类型
01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双 相Ⅰ型和双相Ⅱ型。
02
双相Ⅰ型是指患者至少有过一次躁狂 发作,发作时具有明显的情绪高涨、 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 等特征。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03
双相Ⅱ型则是指患者至少有过一次轻 躁狂发作和一次抑郁发作。轻躁狂发 作时,患者可出现情绪稍高涨、活动 稍增多、思维活跃、睡眠需求减少等 特征,但与躁狂发作相比,程度较轻 。抑郁发作时,则表现为情绪低落、 活动减少、思维迟缓、睡眠需求增加 等症状。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积极 寻求压力的释放和缓解。
避免药物滥用
滥用药物如咖啡因、尼古丁等会干扰情绪波动,增加双相情感 障碍的发病风险。
避免不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情绪稳定,应尽量避免熬夜、暴饮 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

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

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
特点
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是反复发作,患者经历周期性的情绪波 动,且在发作间期通常表现正常。该障碍病程复杂多变,可 能伴随着较高的自杀风险和共病现象。
双相情感障碍的常见症状
情绪波动
患者常常经历情绪的快速波动,从 情绪高涨到情绪低落,甚至可能经 历情绪混乱或躁狂发作。
精力过剩
患者在躁狂发作期间可能表现出过 度的活动力和精力,甚至无法保持 休息和睡眠。
03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
情绪稳定剂
如锂盐、丙戊酸盐等,有助于 稳定情绪和预防躁狂或抑郁发
作。
抗抑郁药
在抑郁症状较重时,可适当使 用抗抑郁药物,如SSRI、SNRI
等。
抗精神病药物
在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时使用。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
通过改变不良认知,提高应对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可能在双相情感障 碍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例 如,家庭环境、生活事件和应激 等都可能触发双相情感障碍的发 作。
02
双相情感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评估流程与工具
初步评估
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筛查,了解 其情感状况、家族病史、社会
功能等方面。
详细评估
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更详 细的临床访谈,了解患者的认知 、行为和生物学特征。
工具辅助评估
使用自评量表、他评量表等工具辅 助评估患者的情感状态、认知功能 和社会功能等方面。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
病程标准
症状标准
情感高涨或低落持续时间达到两周以上,且 伴随相应的认知、行为和心理生理症状。
出现典型的情感高涨或低落,并伴随以下症 状之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性欲改变、 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等。

双相情感障碍确诊标准

双相情感障碍确诊标准

双相情感障碍确诊标准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Disorder,B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表现为情感的高涨和低落交替出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产生严重影响。

以下是双相情感障碍确诊标准,医生通常会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症状表现、严重程度、病程特点、排除其他疾病以及家族史。

1.症状表现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包括情绪高涨(躁狂)和情绪低落(抑郁)两种表现。

躁狂发作时,患者会表现出情绪异常高涨、自信心增强、言语增多、活动增多等症状。

抑郁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下降、睡眠障碍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会交替出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2.严重程度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严重程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将双相情感障碍分为不同的严重程度等级,以便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3.程特点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程特点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常来说,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程具有循环性、间歇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患者在躁狂和抑郁之间反复交替出现,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数年或更长时间。

4.排除其他疾病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例如,甲状腺疾病、药物或物质滥用等都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

因此,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5.家族史家族史也是双相情感障碍诊断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如果患者的家族中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史,那么患者患病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

因此,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家族史情况,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患病风险。

总的来说,双相情感障碍的确诊需要综合考虑症状表现、严重程度、病程特点、排除其他疾病以及家族史等多个方面。

如果患者出现了典型的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的临床症状,并且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同时排除了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那么就可以考虑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相情感障碍简介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也称双相心境(情感)障碍,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它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双相障碍发病以后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

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

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病人出现两次或多次的情感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其中至少有1次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另1次表现为情感低落、精力减低和活动减少。

见:抑郁症;轻躁狂;躁狂。

双相情感障碍- 分类一年中的变化特点《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关于双相障碍,根据发作时所处的状态分类如下:双相障碍目前为轻躁狂;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双相障碍目前为轻抑郁;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发作;其它待分类的双相障碍;双相障碍目前为快速循环发作。

环性心境障碍。

另外,根据躁狂抑郁发作的轻重进行分类,是目前临床经常使用的分类。

双相障碍分为: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明显且严重,又有重性抑郁发作;双相Ⅱ型:躁狂发作一般较轻,其抑郁发作明显而严重;双相其它型:躁狂或抑郁发作均不严重;环性情绪人格:具有躁狂抑郁双相情绪波动人格特征,其情绪波动幅度轻。

[1]双相情感障碍- 症状情绪高涨、易激惹或情绪低落,或呈双相性。

情绪低落者,从轻度悲观到强烈自罪感。

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

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

焦虑,病情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

生物学因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异常;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多巴胺(DA) 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在血浆和脑脊液中水平降低;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遗传学因素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

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总体来说,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

[2]双相情感障碍- 发病年龄据统计,约有一半的躁郁症患者发病于青少年阶段,提早发现,才能对病情做最佳控制。

若父母双方都有病史,孩子罹患的比率是50%,父母单方有病史,罹患比率则约15%到20%,有家族史者须特别当心。

一般而言,躁病的发病年龄约在二十岁与二十五岁之间,郁病的发病年龄则大约在三十至三十五岁左右。

躁病与郁病发作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通常若不加以治疗,躁病的症状可能持续三至六个月,郁病症状,可能长达六至九个月.躁狂发作症状学标准1.症状以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到需住院或过去有肯定符合标准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有下列症状中四项(若情绪仅为易激惹;则需具有五项):言语比平时增多,或滔滔不绝;意念飘忽,思维奔逸;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自负,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头脑灵活、身体特别强壮或精力充沛;对睡眠的需要减少;活动增多(包括工作、日常活动、社交及性行为方面);轻率任性,不顾后果。

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无法进行有效交谈;社会能力(指工作、学习、社交或家务能力)明显受损;需立即治疗或住院;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排除标准1.当情绪症状消退后,下列症状继续存在:①与心境不协调的妄想和幻觉。

②怪异行为。

②“一级症状”。

④紧张症状群。

2.情绪症状系附加于精神分裂等其他疾病者。

3.情绪症状系药物、中毒或其他器质性原因所引起。

抑郁发作症状学标准1.症状以心境抑郁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但在一日内可有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需立即治疗或住院者,或过去有肯定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具有下列症状的四项:①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性欲减退。

②精力明显减弱,无原因的疲倦,软弱无力。

③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④自责或内疚感。

⑤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减退。

⑧精神运动迟钝或激越。

⑦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⑧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

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社会能力明显受损;需立即治疗或住院;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排除标准同躁狂发作标准中的第(三)项。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两项中的一项:①过去有躁狂发作,本次表现为抑郁发作者;②过去有抑郁发作,本次表现为躁狂发作者。

双相情感障碍- 类似病症鉴别躁郁症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等。

精神分裂症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发作与躁狂发作相鉴别,前者也在青年期起病,表现兴奋、话多、活动多。

但主要特征是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等怪异表现,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

躁狂发作是在情感高涨基础上出现的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情绪愉快、高涨,有感染力。

2、精神分裂症病程中可出现抑郁症状,而躁郁症可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应注意鉴别。

躁郁症是以情感障碍表现为主导症状并贯穿于整个病程,情感高涨或低落,伴随思维和行为改变,发作间歇期正常。

而精神分裂症表现是以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不协调,发作间歇期多残留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继发性情感障碍情感障碍可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某些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冰毒等)引起,二者鉴别点如下:继发性情感障碍应有明确的脑器质性疾病史、躯体疾病史,有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相应的改变,可出现意识、记忆、智能问题;情感症状随原发疾病病情好转而好转,随原发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鉴别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因治疗原则不一样,应加以鉴别。

双相抑郁具有以下特点:发病年龄早,病前性格具有情感旺盛气质和循环气质,情绪变化与季节相关,既往抗抑郁药疗效差,或治疗后心境快速变化及诱发躁狂和轻躁狂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睡眠增加、体重增加,进食增加,一天中病情变化规律明显,早上重、下午和晚上渐减轻。

人格障碍情绪变化是人格问题还是疾病,注意人格是一个人一贯的情绪和行为模式,而躁郁症有明显的起病时间,病理性情绪需持续一定的时间。

双相情感障碍- 治疗护理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周期复发性疾病,尚不能治愈,但通过早期诊断和长期治疗,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复发、避免恶化。

药物治疗原则1、首先使用最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2、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药物联用的方式有两种心境稳定剂联用,心境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心境稳定剂加抗抑郁药。

在联合用药时,要了解药物对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3、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由于锂盐的治疗指数低,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应对血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

卡马西平或丙戊酸盐治疗躁狂也应达到抗癫痫的血药浓度水平。

取血时间应在末次服药后12小时(如次日晨),以测定谷血药浓度为标准。

4、一种药物疗效不好,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药物要判断一种心境稳定剂无效,应排除依从性差和血药浓度过低等因素,且用药时间应大于3周。

如排除以上因素仍无效,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心境稳定剂。

治疗药物1、常用的心境稳定剂:(1)碳酸锂;(2)丙戊酸盐;(3)卡马西平。

2、候选的心境稳定剂:(1)拉莫三嗪;(2)托吡酯;(3)加巴喷丁;(4)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与奎硫平。

3、苯二氮卓类药物:氯羟西泮4、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对具有兴奋、激惹、攻击或精神病性症状的急性躁狂或混合发作者,伴有精神症性症状的抑郁以作者也可在治疗早期阶段短期联用心境稳定剂与第一代抗精神症药。

5、增效剂的应用与药物的联合治疗对于难治性双相障碍患者,特别是难治性快速循环发作患者,候选的心境稳定剂、钙通道拮抗剂(异博定80-120mg/d,2/d、尼莫地平40-90mg/d,2-3/d)甲状腺激素(T325-50ug/d、T480-200ug/d用4-6周)、5-HT1A受体拮抗剂(如丁螺环酮、心得静)可考虑做为增效剂与经典心境稳定剂联合试用。

6、抗抑郁剂在双相障碍中的使用用问题在双相障碍的治疗中,应用抗抑郁剂可能诱发转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或使循环频率增加,或促发快速循环发作而使治疗更加困难。

因此,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应慎用抗抑郁剂。

如抑郁症状十分严重、且持续时间超过4周以上,既往发作以抑郁为主要临床相,则可以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前提下,合用抗抑郁剂。

一般可首选几无转躁作用的丁胺苯丙酮,其次选用5-HT再摄取抑制剂,尽量不选转躁作用强的TCAs。

[3]心理治疗在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进行心理治疗。

在此过程中,医生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安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放松心情,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回到宁静平和的情绪当中。

[4]病人护理尊重、理解、接纳、关心、支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支持患者积极治疗、尽早治疗,反复发作者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定期门诊复查,与医生沟通,监测病情和药物副反应,维持病情稳定,防复发;病情不稳定时,注意防止自伤自杀,冲动伤人,及早就诊治疗,做好心理疏导。

抑郁时让患者看到希望,感受到关心支持,处于激越及严重躁狂状态时避免冲突,避免激惹患者;学习疾病知识和治疗知识,帮助患者观察病情,及时应对病情变化,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平日注意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性格,矫正不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促使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性活动,以期减少或防止发生残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