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神科双相情感障碍诊疗ppt课件
4、DSM-4诊断标准中,对轻躁狂诊断过严,规定需满足症状标准至少持续4天,实际上轻躁狂持续时间多为1-3天.
5、对各种抗抑郁治疗所致的转相性躁狂归属不明,对自然转相和治疗性转相两者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鉴别困难. ICD-10、DSM-4对此诊断归属缺乏明确规定,有学者建议应将治疗所致的转相性躁狂划归为双相.
常用于维持治疗的药物
丙戊酸钠 对于近期有躁狂和轻躁狂的患者,丙戊酸钠可以比安慰剂更有效的预防复发和情感障碍的发作[Bowden et al, 2000; Gyulai et al, 2003]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药物在双相障碍长期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尚在研究之中
维持治疗的原则是充分的疗程和充分的剂量; 维持治疗的时间尚无定论,多次反复发作者应不少于2~3年; 维持治疗期的药物及其剂量应适当调整,病情稳定后先谨慎地减去非心境稳定剂,或适当减量, 但接近治疗剂量较明显低于治疗剂量防复发效果好. 至今,大多数维持治疗研究证实,锂盐是维持治疗,防止复发证据最充分的药物.它可防止2/3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复发,自杀率降低8倍.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无论何种类型,均应首先选用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药物治疗,这是由心境稳定剂具备的特点所决定的: 对躁狂和抑郁发作均具有治疗作用; 不会引起躁狂和抑郁转相; 防止频繁发作; 预防复发,降低复发率和自杀率; 某些心境稳定剂对混合型和循环发作型疗效好,如丙戊酸盐.
病前具有情感旺盛或循环气质的抑郁患者,又易于自然转躁或治疗性转躁的抑郁发作,应视为双相抑郁. 产后抑郁、季节性抑郁. 边缘人格障碍与双相障碍关系密切。双相患者与边缘人格障碍共患率是单相患者的8倍;全部边缘性人格障碍者中,有44%曾患有BP-1型或BP-2型障碍,如将抗抑郁药所致轻躁狂考虑在内,则上升至69%.
5、对各种抗抑郁治疗所致的转相性躁狂归属不明,对自然转相和治疗性转相两者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鉴别困难. ICD-10、DSM-4对此诊断归属缺乏明确规定,有学者建议应将治疗所致的转相性躁狂划归为双相.
常用于维持治疗的药物
丙戊酸钠 对于近期有躁狂和轻躁狂的患者,丙戊酸钠可以比安慰剂更有效的预防复发和情感障碍的发作[Bowden et al, 2000; Gyulai et al, 2003]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药物在双相障碍长期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尚在研究之中
维持治疗的原则是充分的疗程和充分的剂量; 维持治疗的时间尚无定论,多次反复发作者应不少于2~3年; 维持治疗期的药物及其剂量应适当调整,病情稳定后先谨慎地减去非心境稳定剂,或适当减量, 但接近治疗剂量较明显低于治疗剂量防复发效果好. 至今,大多数维持治疗研究证实,锂盐是维持治疗,防止复发证据最充分的药物.它可防止2/3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复发,自杀率降低8倍.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无论何种类型,均应首先选用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药物治疗,这是由心境稳定剂具备的特点所决定的: 对躁狂和抑郁发作均具有治疗作用; 不会引起躁狂和抑郁转相; 防止频繁发作; 预防复发,降低复发率和自杀率; 某些心境稳定剂对混合型和循环发作型疗效好,如丙戊酸盐.
病前具有情感旺盛或循环气质的抑郁患者,又易于自然转躁或治疗性转躁的抑郁发作,应视为双相抑郁. 产后抑郁、季节性抑郁. 边缘人格障碍与双相障碍关系密切。双相患者与边缘人格障碍共患率是单相患者的8倍;全部边缘性人格障碍者中,有44%曾患有BP-1型或BP-2型障碍,如将抗抑郁药所致轻躁狂考虑在内,则上升至69%.
双相情感障碍护理PPT课件(5)
E
B
增加户外活动,如散 步、跑步等
D
学会放松和减压,如 瑜伽、冥想等
药物治疗配合
2
药物剂量:遵循医生 建议,根据病情调整 药物剂量
4
药物监测:定期监测药 物疗效和副作用,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 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 合适的药物
1
药物副作用:了解药物 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并 采取相应措施
3
药物依从性:督促患 者按时服药,提高药 物治疗效果
5
观察病情变化
01
观察患者的 情绪波动, 记录情绪变
化情况
02
03
04
观察患者的 睡眠质量, 记录睡眠时 间、质量等
观察患者的 饮食情况, 记录饮食量、
种类等
观察患者的 社交活动, 记录参与活 动的频率、 持续时间等
05
观察患者的 自我管理能 力,记录自 我管理效果
心理护理
倾听和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和放松 提供心理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应对方法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和兴趣爱好,以减轻抑郁情绪
生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刺激性食物
C
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 避免孤立和孤独
02
治疗效果:症状缓解程度、 生活质量改善等
03
心理支持:心理辅导、情感 支持等
04
康复计划:康复目标、康复 计划执行情况等
05
患者参与度:患者对护理计 划的参与程度、自我管理能
力等
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提升
1
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讲座,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会,分享护理经验和心得
双相情感障碍的详细讲解PPT课件
睡眠问题:患者可能会经历失眠或过度 睡眠的情况。
症状
思维和行为改变:患者可能会 出现冲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 以及自杀倾向等。
诊断
诊断
临床评估:医生会通过对症状的观察和 患者访谈来进行初步诊断。
心理评估:医生可能会使用标准化的心 理评估工具来进一步确认诊断。
治疗
治疗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和情感 稳定剂可以帮助控制情绪波动 。 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插 图疗法等心理疗法可以帮助患 者调节情绪和思维。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治疗
生活方式管理: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 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康复至 关重要。
预后
预后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长期的疾 病,但通过合适的治疗和生活 方式管理,患者可以控制病情 并过上正常的生活。
定期的复诊和心理支持可以帮 助患者应对病情波动疗和心理支持, 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 也起到关键作用。
双相情感障碍的详细讲 解PPT课件
目录 概述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后 帮助和支持
概述
概述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 理疾病,表现为情绪的极端波 动和情感的不稳定性。 这种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和人 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症状
症状
情绪极端波动:患者会经历情绪的极度 高涨和低落,称为躁狂和抑郁状态。
症状
思维和行为改变:患者可能会 出现冲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 以及自杀倾向等。
诊断
诊断
临床评估:医生会通过对症状的观察和 患者访谈来进行初步诊断。
心理评估:医生可能会使用标准化的心 理评估工具来进一步确认诊断。
治疗
治疗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和情感 稳定剂可以帮助控制情绪波动 。 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插 图疗法等心理疗法可以帮助患 者调节情绪和思维。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治疗
生活方式管理: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 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康复至 关重要。
预后
预后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长期的疾 病,但通过合适的治疗和生活 方式管理,患者可以控制病情 并过上正常的生活。
定期的复诊和心理支持可以帮 助患者应对病情波动疗和心理支持, 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 也起到关键作用。
双相情感障碍的详细讲 解PPT课件
目录 概述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后 帮助和支持
概述
概述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 理疾病,表现为情绪的极端波 动和情感的不稳定性。 这种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和人 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症状
症状
情绪极端波动:患者会经历情绪的极度 高涨和低落,称为躁狂和抑郁状态。
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与防护ppt
“三低(Di)”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目前国际公认的抑郁发作的 核心症状为心境低(Di)落、兴趣减退和快感缺乏,可伴有躯体症 状、自杀观念和行为、焦虑和活动减少等
• 抑郁发作应至少持续2周,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行为等
第十五页,共五十八页。
抑郁发作的临(Lin)床表现
与抑郁障碍相比较 • 发病年龄较早,起病较急,发作更为频繁,
躁狂
亚综合征躁狂 (轻躁狂)
躁狂
亚综合征抑郁 (心境恶劣)
第五页,共五十八页。
抑郁
维持 (情感正常)
1 Chapter
第一(Yi)章节
病因和发(Fa)病机 制
第六页,共五十八页。
双相情感障碍
病因
形(Xing)式
制定计划的作用
目前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提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神经内 (Nei)分泌和心理社会因素对双相障碍的发生都有影响,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 中遗传因素是双相障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目前多倾向于多基因遗传,基因的易感性 起重要作用。
误诊为单相抑郁
31.2%
49.0%
19.8%
正(Zheng)确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心境障碍问卷阳性率 (美国人群)
n=85,358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八页。
误诊为其他疾病
Hirschfeld 2003
双相(Xiang)情感障碍治疗目标
短期
- 控制急性期症状
长期
- 预防复发 - 治疗可接受性 / 依
从性
要性
研究发现,MRI检查双相障碍患者的垂体较正常对照组增大
第十页,共五十八页。
病因与发病机制 双(Shuang)相障碍 ——
• 抑郁发作应至少持续2周,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行为等
第十五页,共五十八页。
抑郁发作的临(Lin)床表现
与抑郁障碍相比较 • 发病年龄较早,起病较急,发作更为频繁,
躁狂
亚综合征躁狂 (轻躁狂)
躁狂
亚综合征抑郁 (心境恶劣)
第五页,共五十八页。
抑郁
维持 (情感正常)
1 Chapter
第一(Yi)章节
病因和发(Fa)病机 制
第六页,共五十八页。
双相情感障碍
病因
形(Xing)式
制定计划的作用
目前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提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神经内 (Nei)分泌和心理社会因素对双相障碍的发生都有影响,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 中遗传因素是双相障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目前多倾向于多基因遗传,基因的易感性 起重要作用。
误诊为单相抑郁
31.2%
49.0%
19.8%
正(Zheng)确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心境障碍问卷阳性率 (美国人群)
n=85,358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八页。
误诊为其他疾病
Hirschfeld 2003
双相(Xiang)情感障碍治疗目标
短期
- 控制急性期症状
长期
- 预防复发 - 治疗可接受性 / 依
从性
要性
研究发现,MRI检查双相障碍患者的垂体较正常对照组增大
第十页,共五十八页。
病因与发病机制 双(Shuang)相障碍 ——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PPT
详细描述
这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镇静剂和抗癫 痫药可能引起嗜睡、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促脑代谢药可能增加焦虑、失眠的风险。
03 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和行 为模式,帮助患者识别和 改变消极的思维和行为模 式,从而改善情绪状态。
VS
网络资源
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信息、交流和互助, 如线上社区、论坛等。
05 双相情感障碍的未来治疗 展望
新型药物的研发
创新药物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理生理机 制,研发新型药物,以更精确地 调节神经递质和相关信号转导途
径。
靶点选择
通过深入研究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 和发病机制,选择更有效的药物靶 点,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
规律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 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 缓解压力、改善心境。
睡眠管理
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保证充 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有助于 情绪稳定。
放松技巧
学习并运用深呼吸、冥想、渐 进性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减
轻焦虑和压力。
04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
早期识别与干预
早期识别
通过提高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 使患者及早被发现并接受诊断。
详细描述
锂盐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 长期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然而,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需要密切监 测血药浓度和肾功能。
抗抑郁药
总结词
抗抑郁药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抑郁发作期,可 以缓解抑郁症状。
详细描述
抗抑郁药通过增加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改善抑郁症状。然 而,抗抑郁药的使用需谨慎,避免诱发躁狂发作或使双相情感障碍恶化。
这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镇静剂和抗癫 痫药可能引起嗜睡、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促脑代谢药可能增加焦虑、失眠的风险。
03 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和行 为模式,帮助患者识别和 改变消极的思维和行为模 式,从而改善情绪状态。
VS
网络资源
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信息、交流和互助, 如线上社区、论坛等。
05 双相情感障碍的未来治疗 展望
新型药物的研发
创新药物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理生理机 制,研发新型药物,以更精确地 调节神经递质和相关信号转导途
径。
靶点选择
通过深入研究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 和发病机制,选择更有效的药物靶 点,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
规律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 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 缓解压力、改善心境。
睡眠管理
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保证充 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有助于 情绪稳定。
放松技巧
学习并运用深呼吸、冥想、渐 进性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减
轻焦虑和压力。
04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
早期识别与干预
早期识别
通过提高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 使患者及早被发现并接受诊断。
详细描述
锂盐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 长期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然而,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需要密切监 测血药浓度和肾功能。
抗抑郁药
总结词
抗抑郁药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抑郁发作期,可 以缓解抑郁症状。
详细描述
抗抑郁药通过增加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改善抑郁症状。然 而,抗抑郁药的使用需谨慎,避免诱发躁狂发作或使双相情感障碍恶化。
双相情感障碍及其ppt课件
常用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心境稳定剂、 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应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药物。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 药物副作用,定期评估疗效,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原则
心理治疗注意事项
心理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辅助 手段,旨在帮助患者认识和应对疾病, 提高应对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抗精神病药等。
03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教育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中具有重要地
位。研究显示,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早期识别
未来的研究需要继续探索如何更早地识别双相情感障碍,以便尽早开始治疗,减少疾病对 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这需要深入研 究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以便为每个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建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支持群体, 提供相互交流和互助的平台,增强 患者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提供社会支持与资源
心理咨询与治疗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资源, 帮助患者应对心理问题,提高生
活质量。
社区服务
建立社区服务体系,提供生活照 顾、康复训练等服务,帮助患者
融入社会。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为双相情感障碍 患者提供医疗、教育、就业等方
预防复发
如何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更有效的维持 治疗方案,帮助患者降低复发风险。
对患者及家庭的希望与建议
建立信任关系
与医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便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得到最佳的支持和治疗方案。
双相情感障碍PPT课件
自杀问题:
• 是精神障碍疾病中自杀风险最高的一种疾病 • 自杀率为650/10万,高出正常人50倍,15%抑郁障碍最
终死于自杀。
• 自杀风险可因单身、分居、离婚和守寡而增高 • 自杀未遂女性高于男性,而自杀成功男性高于女性 • 自杀在第一次发作的早期有比较大的风险,40%自杀发
生于第一次住院的前6个月,50%的发生在第1年内。
物质依赖问题 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是产生抑郁的重要 危险因素,而抑郁情绪反过来又成为物 质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
躯体疾病 按照心身疾病观点,许多躯体疾病的发 生都与情绪问题有密切关系,同时抑郁 情绪也可影响原来躯体疾病的转归和预 后。
慢性疼痛问题 疼痛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有的患者慢 性疼痛成为抑郁障碍患者就诊的主要症 状。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与预后 四、护理
一、概述
1.基本概念
* 情绪 * 情感
2.心境障碍定义和分类 3.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 4.心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或人接触 客观事物时所引起的体验。
情绪的内部变化
* 皮肤温度、汗液 * 心率、心电图、血压和血容量的变化 * 呼吸、消化系统、新陈代谢等变化
从什么途径获得更多病人信息? 从哪些方面评估患者?(希望获得哪些信息) 病人可能存在什么护理问题? 该如何解决病人的问题?
一、护理评估
(一)资料来源 病人 家属及其他相关人员 护理观察
(二)评估的内容
1.个人史及家族史 2.身体:外观、自理能力、营养、睡眠、排泄、活动 3.情绪:状态、稳定性 4.认知:判断力、思维能力、自知力 5.思维:过程、内容 6.社会:教育、工作、婚姻、应对方式、支持系统、物
第2次发作 第3次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护理PPT课件(11)
1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过量摄入咖啡因 3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4 学会调整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态平和 5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和社交恐惧 6 定期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确保病情稳定和康复
心理治疗
1
2
3
4
5
观察患者情绪 波动,了解其 情绪变化规律
及时与患者沟 通,了解其情
绪变化原因
指导患者进行情 提供心理支持,
绪调节,如深呼 帮助患者应对
吸、冥想等
情绪波动
鼓励患者参与 社交活动,增 强其社交支持
加强与患者沟通
倾听患者 心声,了 解他们的 需求
保持耐心, 避免急躁 和指责
鼓励患者 表达情感, 给予关心 和支持
引导患者 参与护理 计划,提 高自我管 理能力
及时反馈, 让患者感 受到关爱 和尊重
01
02
03
04
05
01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
改变消极思维模式,提高应对压
力的能力
02
心理教育:向患者及其家人普及
双相情感障碍的知识,提高对疾
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03
家庭治疗: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
沟通和互动,为患者提供稳定的
家庭支持
04
社交技能训练:帮助患者提高社
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更好地
05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
治疗方法
病因和症状
病因:遗传 因素、环境 因素、心理
因素等
症状:情绪 波动大,时 而高涨,时
而低落
症状:思维 奔逸,言语 增多,注意 力难以集中
心理治疗
1
2
3
4
5
观察患者情绪 波动,了解其 情绪变化规律
及时与患者沟 通,了解其情
绪变化原因
指导患者进行情 提供心理支持,
绪调节,如深呼 帮助患者应对
吸、冥想等
情绪波动
鼓励患者参与 社交活动,增 强其社交支持
加强与患者沟通
倾听患者 心声,了 解他们的 需求
保持耐心, 避免急躁 和指责
鼓励患者 表达情感, 给予关心 和支持
引导患者 参与护理 计划,提 高自我管 理能力
及时反馈, 让患者感 受到关爱 和尊重
01
02
03
04
05
01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
改变消极思维模式,提高应对压
力的能力
02
心理教育:向患者及其家人普及
双相情感障碍的知识,提高对疾
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03
家庭治疗: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
沟通和互动,为患者提供稳定的
家庭支持
04
社交技能训练:帮助患者提高社
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更好地
05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
治疗方法
病因和症状
病因:遗传 因素、环境 因素、心理
因素等
症状:情绪 波动大,时 而高涨,时
而低落
症状:思维 奔逸,言语 增多,注意 力难以集中
双向情感障碍PPT课件
• 双相障碍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躁狂发作需持续 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 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
.
4
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生物学因素 • 遗传学因素 • 心理社会因素
.
5
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指发病以来, 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又有抑郁发作。 1 躁狂状态
.
3
疾病简介
• 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是在一段时间内 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情感是指人们感知客观事物时所伴随 的相应态度和外部表现,如喜、怒、哀、乐、悲、恐、惊等 体验和表情。
•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既往称为情感障碍(Afective disorders)是指以心境或情感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 组精神障碍。
• 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 • 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
。 • 患者活动多,好交往,好
管闲事。 • 躁狂状态时,患者自我感
觉良好,通常对自己病情 没有认识能力。 • 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是躁狂 状态特征性表现。
.
6
2 抑郁状态 核心症状 ①情绪低落。 ②兴趣缺乏。 ③快感缺失。
伴随的其他心理症状 ①焦虑 。②思维迟缓。③极度烦躁 ,坐立不安,不能自控。④ 自责自罪。⑤严重时悲观绝 望、自伤自杀观念和行为、 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⑥注意力、记忆力下降。
①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②语量增多;
③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 的体验;
④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⑤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 划和活动;
⑥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⑦睡眠需要减少;
.
4
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生物学因素 • 遗传学因素 • 心理社会因素
.
5
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指发病以来, 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又有抑郁发作。 1 躁狂状态
.
3
疾病简介
• 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是在一段时间内 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情感是指人们感知客观事物时所伴随 的相应态度和外部表现,如喜、怒、哀、乐、悲、恐、惊等 体验和表情。
•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既往称为情感障碍(Afective disorders)是指以心境或情感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 组精神障碍。
• 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 • 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
。 • 患者活动多,好交往,好
管闲事。 • 躁狂状态时,患者自我感
觉良好,通常对自己病情 没有认识能力。 • 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是躁狂 状态特征性表现。
.
6
2 抑郁状态 核心症状 ①情绪低落。 ②兴趣缺乏。 ③快感缺失。
伴随的其他心理症状 ①焦虑 。②思维迟缓。③极度烦躁 ,坐立不安,不能自控。④ 自责自罪。⑤严重时悲观绝 望、自伤自杀观念和行为、 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⑥注意力、记忆力下降。
①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②语量增多;
③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 的体验;
④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⑤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 划和活动;
⑥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⑦睡眠需要减少;
双相情感障碍ppt课件
成 • 社交活动多,随便请客
ppt精选版
11
躯体症状
• 交感神经亢进的症状 • 食欲增加 • 性欲亢进 • 睡眠需求减少
ppt精选版
12
其他症状
• 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 • 但不能持久,易被周围事物所吸收 • 可有片断幻觉、妄想 • 谵妄性躁狂:意识障碍、错觉、幻觉、思
维不连贯 • 轻躁狂:症状类似,但无精神病性症状,
• 碳酸锂:急性躁狂发作时用量为600~2000mg/日, 血锂浓度为0.8~1.2mmol/L ;维持治疗剂量为 500~1500mg/日,浓度0.4~0.8mmol/L ;血锂 浓度不宜超过1.4mmol/L
•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和 丙戊酸盐,剂量为400~ 1200mg。妥泰、拉莫三嗪(特别是双相抑郁常用)
流行病学
患病率:1992 终生患病率0.083%,时点患病率0.052% 江西 抑郁症终生患病率1.15%,时点患病率0.95% 国外 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3~25%,双相0.5~1%
性 别:男:女为1:2 ,年龄20~40岁(女早于男) 起 病:躁狂-急、亚急,抑郁-缓慢(秋、冬) 病 程:躁狂3个月,抑郁6个月,发作性 预 后:15~20%慢性
ppt精选版
25
ICD-10续
• F31.4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 重度抑郁发作 F31.5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 度抑郁发作 F31.6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混合状态 F31.7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缓解状态 F31.8其他双相情感障碍 F31.9双相情感障碍,未特定
5.神经影像变化
结构性改变、功能性改变
6.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经济状况、女性
ppt精选版
ppt精选版
11
躯体症状
• 交感神经亢进的症状 • 食欲增加 • 性欲亢进 • 睡眠需求减少
ppt精选版
12
其他症状
• 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 • 但不能持久,易被周围事物所吸收 • 可有片断幻觉、妄想 • 谵妄性躁狂:意识障碍、错觉、幻觉、思
维不连贯 • 轻躁狂:症状类似,但无精神病性症状,
• 碳酸锂:急性躁狂发作时用量为600~2000mg/日, 血锂浓度为0.8~1.2mmol/L ;维持治疗剂量为 500~1500mg/日,浓度0.4~0.8mmol/L ;血锂 浓度不宜超过1.4mmol/L
•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和 丙戊酸盐,剂量为400~ 1200mg。妥泰、拉莫三嗪(特别是双相抑郁常用)
流行病学
患病率:1992 终生患病率0.083%,时点患病率0.052% 江西 抑郁症终生患病率1.15%,时点患病率0.95% 国外 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3~25%,双相0.5~1%
性 别:男:女为1:2 ,年龄20~40岁(女早于男) 起 病:躁狂-急、亚急,抑郁-缓慢(秋、冬) 病 程:躁狂3个月,抑郁6个月,发作性 预 后:15~20%慢性
ppt精选版
25
ICD-10续
• F31.4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 重度抑郁发作 F31.5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 度抑郁发作 F31.6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混合状态 F31.7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缓解状态 F31.8其他双相情感障碍 F31.9双相情感障碍,未特定
5.神经影像变化
结构性改变、功能性改变
6.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经济状况、女性
ppt精选版
双相情感障碍课件
挑战二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社会支持。
应对策略一
患者需要接受专业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学习情绪 调节技巧和应对压力的方法,以帮助自己保持稳定的状态。
应对策略二
患者需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并寻 找支持和帮助的途径,如加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支持团体 等。
对家庭与社会的启示
双相情感障碍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双相情感障碍概述 •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与表现 •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与干预 •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与日常管理 • 双相情感障碍的案例分享与启示
01
双相情感障碍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 其特征是患者会经历情绪的剧烈 波动,包括抑郁和躁狂发作。
坚持药物治疗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
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及时寻求心理咨 询、心理治疗等专业帮助。
参加支持小组
加入双相情感障碍支持小组,与病友 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社会支持与资源
家庭支持
家人应给予患者关心、理解和支持,为其创 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认知障碍
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 减退等。
生理症状
如头痛、肌肉紧张、心慌等。
伴随症状
01
02
03
焦虑症状
表现为紧张不安、担心未 来等。
强迫症状
表现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 为。
幻觉和妄想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 幻听、幻视或妄想症状。
03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
疗与干 预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重要 手段之一,主要通过使用抗抑郁药、 抗躁狂药和情绪稳定剂来控制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社会支持。
应对策略一
患者需要接受专业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学习情绪 调节技巧和应对压力的方法,以帮助自己保持稳定的状态。
应对策略二
患者需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并寻 找支持和帮助的途径,如加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支持团体 等。
对家庭与社会的启示
双相情感障碍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双相情感障碍概述 •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与表现 •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与干预 •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与日常管理 • 双相情感障碍的案例分享与启示
01
双相情感障碍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 其特征是患者会经历情绪的剧烈 波动,包括抑郁和躁狂发作。
坚持药物治疗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
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及时寻求心理咨 询、心理治疗等专业帮助。
参加支持小组
加入双相情感障碍支持小组,与病友 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社会支持与资源
家庭支持
家人应给予患者关心、理解和支持,为其创 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认知障碍
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 减退等。
生理症状
如头痛、肌肉紧张、心慌等。
伴随症状
01
02
03
焦虑症状
表现为紧张不安、担心未 来等。
强迫症状
表现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 为。
幻觉和妄想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 幻听、幻视或妄想症状。
03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
疗与干 预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重要 手段之一,主要通过使用抗抑郁药、 抗躁狂药和情绪稳定剂来控制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护理ppt课件
精神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 危机干预
长期治疗原则
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原则
治疗方法
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 马西平等)
药物 MECT 心理
苯二氮卓类药物(罗拉、氯硝西泮)
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氟哌啶醇、 利培酮、奧氮平) 增效剂的应用
支持性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人际关系治疗 短程精神分析治疗
•
未特定的双相障碍:患者疾病的表现有典型的双向障碍的特点,但是
不符合双相I型障碍、双相II型障碍和环性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
双相障碍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遗传 Ø 双相Ⅰ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患双相Ⅰ型障 碍者,较对照人群高8-18倍; Ø 约半数双相Ⅰ型障碍患者,其双亲中至少有一方 患心境障碍且常常是重性抑郁障碍; Ø 父母中若一方患有双相Ⅰ型障碍,其任一子女患 心境障碍的几率为25%; Ø 父母双方均患有双相Ⅰ型障碍,其子女患心境障 碍的几率达50%-75%。
典型的躁狂发作,通常也有严重的抑郁发作。这些患者50%的时间是有症状 的,大约3/4时间表现为抑郁,不足1/5时间为躁狂。
•
双相II型障碍:至少有过一次典型抑郁发作和一次轻躁狂发作,从没有
典型的躁狂发作。抑郁相更占优势。
•
环性心境障碍:患者长期快速地在轻躁狂和抑郁症状间波动,但不符合
躁狂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大约1/3的患者最后会发展为典型的双相障碍。
预后
50%的患者首次发作后的第一年内自发缓解 终生复发率达90%以上 1/3的双相Ⅰ型障碍患者有慢性症状和明显的社 会功能缺损 终生服药几乎对所有双向障碍患者都必要
躁狂护理
护士的感觉和反应:中立态度、坚定一致性、持 续限制性
针对暴力行为(防D)的处理:安全管理、宣泄、 保护性隔离/约束(注意不辩论,但不是迁就) 生活护理:环境、饮食、睡眠、个人卫生、参与 活动
双相情感障碍ppt课件
(二)心境障碍的分类
心境障碍的定义
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 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
§情感高涨或低落 §伴有认知和行为改变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反复发作,间歇期完全缓解,或转为慢性
不同诊断标准中对心境障碍的分类
双相障碍
•分型(DSM-IV): I型 躁狂和抑郁循环发作
思维过程或内容改变
自我认识障碍 个人应对无效 社会交往障碍 自理能力缺失或下降 ……
三、护理措施
(一)总体原则 1.安全性:避免病人伤害自己或他人 2.支持性:身心全面支持 3.指导性:心理社会因素认识、理解和控 制预防症状,疾病和治疗有关知识
(二)主要措施
1.安全方面
2.生理方面
3.心理方面
4.社会方面
有效生命年缩短问题
• 抑郁障碍显著好转的14个月累积率为94%,还有4%的疗效 比较差 • 抑郁障碍患者康复后14个月的复发累积率为87%; • 各种抑郁障碍慢性化趋势为35-50%; • 抑郁障碍对认知功能、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后遗 影响将持续2年或以上。
抑郁障碍的护理
四、抑郁障碍的护理
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
关于“三无症状”
无望(hopeless) 无助(helpless) 无价值(worthless)
关于“三自症状”
自责(self-blame)
自罪(delusion of sin)
自杀(自杀观念、自杀企图、自杀未遂)
抑郁障碍的伴随症状
伴随症状
思维迟缓和行为抑制
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和妄想) 焦虑症状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觉醒增多、缺乏 睡眠感等) 躯体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性疼痛
最新双相障碍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双相障碍的诊断:抑郁发作
双相障碍的诊断:CCMD-3/ICD-10
双相障碍,目前为轻躁狂 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双相障碍,目前为轻抑郁 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性发作 双相障碍,目前为快速循环发作 躁狂症 环性心境障碍
双相障碍分类:DSM—5 ?
C03 Substance-Induced Bipolar Disorder :
The episod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gestion of a
substance (e.g., a drug of abuse, a medication, or
C 05 Bipolar Disorder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s and Short (2-3 day)
Hypomanic Episodes.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s and Hypomanic
(particularly increased irritability, edginess or
agitation following antidepressant use) are not taken
as sufficient for diagnosis of a manic episode.
双相障碍的诊断:抑郁发作
双相障碍的诊断:CCMD-3/ICD-10
双相障碍,目前为轻躁狂 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双相障碍,目前为轻抑郁 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性发作 双相障碍,目前为快速循环发作 躁狂症 环性心境障碍
双相障碍分类:DSM—5 ?
C03 Substance-Induced Bipolar Disorder :
The episod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gestion of a
substance (e.g., a drug of abuse, a medication, or
C 05 Bipolar Disorder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s and Short (2-3 day)
Hypomanic Episodes.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s and Hypomanic
(particularly increased irritability, edginess or
agitation following antidepressant use) are not taken
as sufficient for diagnosis of a manic episode.
双相情感障碍护理PPT课件
谢谢
双相情感障碍护理PPT 课件
演讲人
01 双 相 情 感 障碍属于比 较常见的精神 心理科
疾病的一种,得了双相情感障碍的病人,
作为家属或者朋友应该督促患02 第 一 、 督 促服药:必 须要与患者商 量,或
者督促他坚持服药,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双相情感障碍这个疾病非常容易反复发作, 所以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嘱咐患者定期服 药,坚持到医院复诊,医生根据病情变化 来调整药物的治疗方案。
03 第 二 、 心 理支持:作 为家人或者朋 友,一
定要对这种病人给予足够的关心与心理上 的支持。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双相情感 障碍病人包括其他精神障碍患者,恢复好 社会功能,重新步入社会,走向正轨的一 个比较好的方案。
第三、注意言谈举止:在与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交流、护理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他们的言谈举止,如果有抑郁倾向的病人,在谈及自残、 自伤等社会事件的时候一定要加以注意,跟他们聊天的时候一定要 注意有没有这方面的倾向。如果有,必须马上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带他们到医院复诊,看病情是否有变化、有波动,是否需要药物调 整。
双相情感障碍_护理ppt课件
精神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 危机干预
长期治疗原则
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原则
ppt课件完整
10
治疗方法
药物
MECT 心理
l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 马西平等) l苯二氮卓类药物(罗拉、氯硝西泮) l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氟哌啶醇、 利培酮、奧氮平) l增效剂的应用
l支持性心理治疗
l认知行为治疗
环性心境障碍:患者长期快速地在轻躁狂和抑郁症状间波动,但不符合
躁狂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大约1/3的患者最后会发展为典型的双相障碍。
未特定的双相障碍:患者疾病的表现有典型的双向障碍的特点,但是
不符合双相I型障碍、双相II型障碍和环性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
ppt课件完整
5
双相障碍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遗传 ➢ 双相Ⅰ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患双相Ⅰ型障
ppt课件完整
3
ppt课件完整
4
分型
双相I型障碍:至少有过一次躁狂或混合发作。代表经典的双相障碍,有
典型的躁狂发作,通常也有严重的抑郁发作。这些患者50%的时间是有症状 的,大约3/4时间表现为抑郁,不足1/5时间为躁狂。
双相II型障碍:至少有过一次典型抑郁发作和一次轻躁狂发作,从没有
典型的躁狂发作。抑郁相更占优势。
性别(1:1) 季节(夏发躁狂,冬病抑郁)
社会心理因素等
ppt课件完整
7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症状特点—三低 ✓ 情感低落 ✓ 思维缓慢 ✓ 语言动作减少与迟缓
ppt课件完整
8
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
症状特点—三高 ✓ 情感高涨 ✓ 思维奔逸 ✓ 意志增强
ppt课件完整
9
治疗——治疗原则
长期治疗原则
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原则
ppt课件完整
10
治疗方法
药物
MECT 心理
l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 马西平等) l苯二氮卓类药物(罗拉、氯硝西泮) l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氟哌啶醇、 利培酮、奧氮平) l增效剂的应用
l支持性心理治疗
l认知行为治疗
环性心境障碍:患者长期快速地在轻躁狂和抑郁症状间波动,但不符合
躁狂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大约1/3的患者最后会发展为典型的双相障碍。
未特定的双相障碍:患者疾病的表现有典型的双向障碍的特点,但是
不符合双相I型障碍、双相II型障碍和环性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
ppt课件完整
5
双相障碍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遗传 ➢ 双相Ⅰ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患双相Ⅰ型障
ppt课件完整
3
ppt课件完整
4
分型
双相I型障碍:至少有过一次躁狂或混合发作。代表经典的双相障碍,有
典型的躁狂发作,通常也有严重的抑郁发作。这些患者50%的时间是有症状 的,大约3/4时间表现为抑郁,不足1/5时间为躁狂。
双相II型障碍:至少有过一次典型抑郁发作和一次轻躁狂发作,从没有
典型的躁狂发作。抑郁相更占优势。
性别(1:1) 季节(夏发躁狂,冬病抑郁)
社会心理因素等
ppt课件完整
7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症状特点—三低 ✓ 情感低落 ✓ 思维缓慢 ✓ 语言动作减少与迟缓
ppt课件完整
8
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
症状特点—三高 ✓ 情感高涨 ✓ 思维奔逸 ✓ 意志增强
ppt课件完整
9
治疗——治疗原则
双相情感障碍精品PPT课件新版
• 诊断:躁狂症
9
双相障碍的人群防治
控制人群中双相障碍的最有效方法是社区 防治,人群防治的重点是学校和各种职业 场所的人群,其基本策略涉及以下内容。
10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
• 政策和各部门的支持 • 人群培训 • 精神卫生的健康教育 • 社会心理干预 • 心理应激应对模式的指导 • 疾病与危险因素监测 • 人群防治计划的设计与评估
核心症状 抑郁情绪 快感缺失 自我评价低
3
诊断
典型躁狂症三高症状 情感高涨 联想加速 活动增多 躁狂发作症状持续≥1周 核心症状:情感高涨
4
治疗
躁狂发作 • 急性严重躁狂
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奥氮平、 利培酮与喹硫平等)→情绪稳定 剂(碳酸锂及抗癫癎药丙戊酸盐、 卡马西平)。 电休克
5
治疗
• 普通躁狂症 碳酸锂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11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6
预后
大 多 数: 发病年龄早: 发病年龄晚: 发病次数频: 快速循环型: 慢性抑郁症: 精神病性: 自 杀:
好 较差 较差 较差 较差 差 较差 10%~15%
7
【典型病例】
• 某女,30岁,话少流泪,整天唉声叹气三月。 • 本次病程三月,说话逐渐减少,活动也比以前减少,不愿出
9
双相障碍的人群防治
控制人群中双相障碍的最有效方法是社区 防治,人群防治的重点是学校和各种职业 场所的人群,其基本策略涉及以下内容。
10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
• 政策和各部门的支持 • 人群培训 • 精神卫生的健康教育 • 社会心理干预 • 心理应激应对模式的指导 • 疾病与危险因素监测 • 人群防治计划的设计与评估
核心症状 抑郁情绪 快感缺失 自我评价低
3
诊断
典型躁狂症三高症状 情感高涨 联想加速 活动增多 躁狂发作症状持续≥1周 核心症状:情感高涨
4
治疗
躁狂发作 • 急性严重躁狂
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奥氮平、 利培酮与喹硫平等)→情绪稳定 剂(碳酸锂及抗癫癎药丙戊酸盐、 卡马西平)。 电休克
5
治疗
• 普通躁狂症 碳酸锂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11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6
预后
大 多 数: 发病年龄早: 发病年龄晚: 发病次数频: 快速循环型: 慢性抑郁症: 精神病性: 自 杀:
好 较差 较差 较差 较差 差 较差 10%~15%
7
【典型病例】
• 某女,30岁,话少流泪,整天唉声叹气三月。 • 本次病程三月,说话逐渐减少,活动也比以前减少,不愿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皮肤温度、汗液 * 心率、心电图、血压和血容量的变化 * 呼吸、消化系统、新陈代谢等变化
2、什么是情感?
心理学上对情绪和情感作了划分
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 狭义的情绪指比较低级的、生物性的,与满足欲 望直接相关的体验。 情感是指高级的、社会性的,与行为的社会评价 相关的体验。
情绪与情感的主要区别
从什么途径获得更多病人信息? 从哪些方面评估患者?(希望获得哪些信息) 病人可能存在什么护理问题? 该如何解决病人的问题?
一、护理评估
(一)资料来源 病人 家属及其他相关人员 护理观察
(二)评估的内容
1.个人史及家族史 2.身体:外观、自理能力、营养、睡眠、排泄、活动 3.情绪:状态、稳定性 4.认知:判断力、思维能力、自知力 5.思维:过程、内容 6.社会:教育、工作、婚姻、应对方式、支持系统、物
第2次发作 第3次发作
4-9个月 2-3年 终身
完全治愈的标准
抑郁症状的消失包括情绪和躯体、 社会功能的恢复。(包括工作和学习)
抑郁障碍所带来的危险因素
抑郁障碍所带来的危险因素
自杀问题 物质依赖问题 躯体疾病(心血管疾病问题、代谢性疾病 和内分泌疾病问题、恶性肿瘤问题) 慢性疼痛问题 有效生命年缩短问题
抑郁障碍的治疗目标治疗目标消除症来自、体征急性治疗期
恢复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
巩固治疗期
使复发的危险 减少到
最低程度
维持治疗期
治疗原则:
1. 全面考虑年龄和躯体状况 2. 尽量单一用药 3. 全程治疗:急性治疗和维持治疗 4. 辅以心理治疗 5. 积极治疗相关的共病
治疗分期
急性期治疗:4-8周 维持期治疗:第1次发作
质滥用 7.精神:信仰、对生命的态度、价值观 8.其他:自杀危险性、冲动危险性、环境
二、护理问题
暴力危险(针对自己或他人) 睡眠形态改变 思维过程或内容改变 自我认识障碍 个人应对无效 社会交往障碍 自理能力缺失或下降 ……
三、护理措施
(一)总体原则 1.安全性:避免病人伤害自己或他人 2.支持性:身心全面支持 3.指导性:心理社会因素认识、理解和控
物质依赖问题 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是产生抑郁的重要 危险因素,而抑郁情绪反过来又成为物 质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
躯体疾病 按照心身疾病观点,许多躯体疾病的发 生都与情绪问题有密切关系,同时抑郁 情绪也可影响原来躯体疾病的转归和预 后。
慢性疼痛问题 疼痛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有的患者慢 性疼痛成为抑郁障碍患者就诊的主要症 状。
“三无症状” “三自症状”
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
关于“三无症状”
无望(hopeless) 无助(helpless) 无价值(worthless)
关于“三自症状”
自责(self-blame) 自罪(delusion of sin) 自杀(自杀观念、自杀企图、自杀未遂)
抑郁障碍的伴随症状
伴随症状
思维迟缓和行为抑制 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和妄想) 焦虑症状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觉醒增多、缺乏 睡眠感等) 躯体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性疼痛
有效生命年缩短问题
• 抑郁障碍显著好转的14个月累积率为94%,还有4%的疗效 比较差
• 抑郁障碍患者康复后14个月的复发累积率为87%; • 各种抑郁障碍慢性化趋势为35-50%; • 抑郁障碍对认知功能、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后遗
影响将持续2年或以上。
抑郁障碍的护理
四、抑郁障碍的护理
案例1:患者女性、28岁,门诊诊断抑郁症, 门诊病史提供2天前曾自刎自杀未遂,来时 满面愁容,由家人陪同入院
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护理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与预后 四、护理
一、概述
1.基本概念
* 情绪 * 情感
2.心境障碍定义和分类 3.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 4.心境障碍的疾病负担
基本概念
1).什么是情绪? 定义: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或人接触 客观事物时所引起的体验。
情绪的内部变化
心境障碍的定义和分类
(一)心境障碍的定义 (二)心境障碍的分类
心境障碍的定义
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 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 §情感高涨或低落 §伴有认知和行为改变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反复发作,间歇期完全缓解,或转为慢性
不同诊断标准中对心境障碍的分类
双相障碍
•分型(DSM-IV): I型 躁狂和抑郁循环发作 II型 重型抑郁和轻躁狂反复发作 快速循环 每年>4次 (10%-15%)
单相和双相图示
单相 双相
心境恶劣与重性抑郁的区别
抑郁发作:心境低落,与所处的境遇不 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 至发生木僵状态。严重者可出现妄想、 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中焦虑 与运动性激越比抑郁更为显著。
二、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
抑郁障碍的前驱症状 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 抑郁障碍的伴随症状
抑郁障碍的前驱症状
抑郁障碍起病多缓慢,可由精神 因素或躯体疾病诱发
➢ 失眠 ➢ 疲乏 ➢ 无力 ➢ 工作学习效率降低 ➢ 各种内感性不适
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情绪低落
内心体验:压抑、沮丧、悲伤 外在表现:兴趣的下降或缺乏
抑郁障碍的伴随症状
伴随症状 ➢犹豫不决 ➢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症状 ➢强迫症状 ➢癔症样症状 ➢抑郁性木僵
三、抑郁障碍的治疗与预后
抑郁症的治疗
(一)抑郁障碍的治疗
治疗前的准备
告知疾病特点:反复发作、复发先兆 系统治疗、密切观察
治疗目标:
提高治愈率、减少自杀率,HAMD<7 提高生存质量 预防复发:复发率<50%
制预防症状,疾病和治疗有关知识
(二)主要措施 1.安全方面 2.生理方面 3.心理方面 4.社会方面 5.健康指导方面 6.特殊防范方面
(二)主要措施 1.安全方面
环境安全设施,环境光线、噪音、装饰 安全保证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巡视制 度、危险物品管理
自杀问题:
• 是精神障碍疾病中自杀风险最高的一种疾病 • 自杀率为650/10万,高出正常人50倍,15%抑郁障碍最
终死于自杀。
• 自杀风险可因单身、分居、离婚和守寡而增高 • 自杀未遂女性高于男性,而自杀成功男性高于女性 • 自杀在第一次发作的早期有比较大的风险,40%自杀发
生于第一次住院的前6个月,50%的发生在第1年内。
2、什么是情感?
心理学上对情绪和情感作了划分
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 狭义的情绪指比较低级的、生物性的,与满足欲 望直接相关的体验。 情感是指高级的、社会性的,与行为的社会评价 相关的体验。
情绪与情感的主要区别
从什么途径获得更多病人信息? 从哪些方面评估患者?(希望获得哪些信息) 病人可能存在什么护理问题? 该如何解决病人的问题?
一、护理评估
(一)资料来源 病人 家属及其他相关人员 护理观察
(二)评估的内容
1.个人史及家族史 2.身体:外观、自理能力、营养、睡眠、排泄、活动 3.情绪:状态、稳定性 4.认知:判断力、思维能力、自知力 5.思维:过程、内容 6.社会:教育、工作、婚姻、应对方式、支持系统、物
第2次发作 第3次发作
4-9个月 2-3年 终身
完全治愈的标准
抑郁症状的消失包括情绪和躯体、 社会功能的恢复。(包括工作和学习)
抑郁障碍所带来的危险因素
抑郁障碍所带来的危险因素
自杀问题 物质依赖问题 躯体疾病(心血管疾病问题、代谢性疾病 和内分泌疾病问题、恶性肿瘤问题) 慢性疼痛问题 有效生命年缩短问题
抑郁障碍的治疗目标治疗目标消除症来自、体征急性治疗期
恢复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
巩固治疗期
使复发的危险 减少到
最低程度
维持治疗期
治疗原则:
1. 全面考虑年龄和躯体状况 2. 尽量单一用药 3. 全程治疗:急性治疗和维持治疗 4. 辅以心理治疗 5. 积极治疗相关的共病
治疗分期
急性期治疗:4-8周 维持期治疗:第1次发作
质滥用 7.精神:信仰、对生命的态度、价值观 8.其他:自杀危险性、冲动危险性、环境
二、护理问题
暴力危险(针对自己或他人) 睡眠形态改变 思维过程或内容改变 自我认识障碍 个人应对无效 社会交往障碍 自理能力缺失或下降 ……
三、护理措施
(一)总体原则 1.安全性:避免病人伤害自己或他人 2.支持性:身心全面支持 3.指导性:心理社会因素认识、理解和控
物质依赖问题 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是产生抑郁的重要 危险因素,而抑郁情绪反过来又成为物 质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
躯体疾病 按照心身疾病观点,许多躯体疾病的发 生都与情绪问题有密切关系,同时抑郁 情绪也可影响原来躯体疾病的转归和预 后。
慢性疼痛问题 疼痛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有的患者慢 性疼痛成为抑郁障碍患者就诊的主要症 状。
“三无症状” “三自症状”
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
关于“三无症状”
无望(hopeless) 无助(helpless) 无价值(worthless)
关于“三自症状”
自责(self-blame) 自罪(delusion of sin) 自杀(自杀观念、自杀企图、自杀未遂)
抑郁障碍的伴随症状
伴随症状
思维迟缓和行为抑制 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和妄想) 焦虑症状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觉醒增多、缺乏 睡眠感等) 躯体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性疼痛
有效生命年缩短问题
• 抑郁障碍显著好转的14个月累积率为94%,还有4%的疗效 比较差
• 抑郁障碍患者康复后14个月的复发累积率为87%; • 各种抑郁障碍慢性化趋势为35-50%; • 抑郁障碍对认知功能、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后遗
影响将持续2年或以上。
抑郁障碍的护理
四、抑郁障碍的护理
案例1:患者女性、28岁,门诊诊断抑郁症, 门诊病史提供2天前曾自刎自杀未遂,来时 满面愁容,由家人陪同入院
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护理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与预后 四、护理
一、概述
1.基本概念
* 情绪 * 情感
2.心境障碍定义和分类 3.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 4.心境障碍的疾病负担
基本概念
1).什么是情绪? 定义: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或人接触 客观事物时所引起的体验。
情绪的内部变化
心境障碍的定义和分类
(一)心境障碍的定义 (二)心境障碍的分类
心境障碍的定义
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 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 §情感高涨或低落 §伴有认知和行为改变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反复发作,间歇期完全缓解,或转为慢性
不同诊断标准中对心境障碍的分类
双相障碍
•分型(DSM-IV): I型 躁狂和抑郁循环发作 II型 重型抑郁和轻躁狂反复发作 快速循环 每年>4次 (10%-15%)
单相和双相图示
单相 双相
心境恶劣与重性抑郁的区别
抑郁发作:心境低落,与所处的境遇不 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 至发生木僵状态。严重者可出现妄想、 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中焦虑 与运动性激越比抑郁更为显著。
二、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
抑郁障碍的前驱症状 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 抑郁障碍的伴随症状
抑郁障碍的前驱症状
抑郁障碍起病多缓慢,可由精神 因素或躯体疾病诱发
➢ 失眠 ➢ 疲乏 ➢ 无力 ➢ 工作学习效率降低 ➢ 各种内感性不适
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情绪低落
内心体验:压抑、沮丧、悲伤 外在表现:兴趣的下降或缺乏
抑郁障碍的伴随症状
伴随症状 ➢犹豫不决 ➢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症状 ➢强迫症状 ➢癔症样症状 ➢抑郁性木僵
三、抑郁障碍的治疗与预后
抑郁症的治疗
(一)抑郁障碍的治疗
治疗前的准备
告知疾病特点:反复发作、复发先兆 系统治疗、密切观察
治疗目标:
提高治愈率、减少自杀率,HAMD<7 提高生存质量 预防复发:复发率<50%
制预防症状,疾病和治疗有关知识
(二)主要措施 1.安全方面 2.生理方面 3.心理方面 4.社会方面 5.健康指导方面 6.特殊防范方面
(二)主要措施 1.安全方面
环境安全设施,环境光线、噪音、装饰 安全保证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巡视制 度、危险物品管理
自杀问题:
• 是精神障碍疾病中自杀风险最高的一种疾病 • 自杀率为650/10万,高出正常人50倍,15%抑郁障碍最
终死于自杀。
• 自杀风险可因单身、分居、离婚和守寡而增高 • 自杀未遂女性高于男性,而自杀成功男性高于女性 • 自杀在第一次发作的早期有比较大的风险,40%自杀发
生于第一次住院的前6个月,50%的发生在第1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