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在中国的传播
市场营销试题及答案

市场营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市场营销的核心是(C)。
A 生产B 分配C 交换D 促销2、从总体上看质量改进方案通常会增加企业的( B)。
A 成本B 盈利C 无形资产D 以上答案都不对3、(C)是指企业利用多种信息载体与目标市场进行沟通的传播活动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与公共关系等等。
A 产品B 定价C 促销D 分销4、消费者的购买单位是个人或(B)。
A 集体B 家庭C 社会D 单位5、服务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 (B) 并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的产生。
A 有形产品B 无形的任何活动或利益C 物质产品D 实体产品6、按照不同的职能非营利组织可分为( D)。
A 履行国家职能的非营利组织B 促进群体交流的非营利组织C 提供社会服务的非营利组织D AB 和 C7、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投入期消费品的促销目标主要是宣传介绍产品刺激购买欲望的产生因而主要应采用(A)促销方式。
A 广告B 人员推销C 价格折扣D 营业推广8、(C)差异的存在是市场细分的客观依据。
A 产品B 价格C 需求偏好D 细分9、企业要通过攻击竞争者而大幅度的扩大市场占有率应攻击( D)。
A 近竞争者B “坏”竞争者C 弱竞争者D 强竞争者10、威胁水平高而机会水平低的业务是( D)。
A 理想业务B 冒险业务C 成熟业务D 困难业务11、为鼓励顾客购买更多物品企业给那些大量购买产品的顾客的一种减价称为(B)。
A 功能折扣B 数量折扣C 季节折扣D 现金折扣12、向最终消费者直接销售产品和服务用于个人及非商业性用途的活动属于(A)。
A 零售B 批发C 代理D 直销二、多项选择题1、市场营销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 _________ 。
A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首次引入B19781983 年的再次引入C1984 年以来的发展创新D1 年的广为传播E1995 年以来的发展和创新2、市场营销环境的特征是 _________ 。
市场营销策划中的传播渠道选择

市场营销策划中的传播渠道选择在市场营销策划过程中,传播渠道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合理选择传播渠道可以帮助企业最大程度地传达产品或服务信息,吸引目标群体的关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
本文将介绍市场营销策划中的传播渠道选择的相关原则和具体方法。
一、传播渠道选择的原则在进行传播渠道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目标群体定位原则: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目标群体的需求、兴趣、行为习惯等因素,选择能够覆盖目标群体的传播渠道。
例如,针对年轻人群体的产品,可以选择社交媒体平台作为主要传播渠道。
2. 渠道适应性原则:选择适应产品特点和营销策略的传播渠道。
例如,对于视觉效果重要的产品,可以选择电视广告或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渠道。
3. 效果评估原则:根据市场调研和之前的经验,选择具有较高传播效果的传播渠道。
这需要对不同传播渠道的覆盖率、影响力、传播成本等进行评估和比较。
4. 多元传播原则: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传播渠道,形成传播渠道组合。
通过多元传播可以达到更广泛的覆盖,提高传播的效果和效率。
二、传播渠道选择的方法在传播渠道选择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和决策:1. 受众特征分析:对目标受众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年龄、性别、地域、兴趣等方面。
选择能够覆盖目标受众群体的传播渠道。
2. 媒体调研:通过市场调研和对各类传播媒体进行了解,了解不同类型的媒体的覆盖率、受众特点、影响力等。
结合产品特点和目标受众的特征,选择适合的媒体渠道。
3. 社交媒体分析:在传播渠道选择中,社交媒体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通过对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分析,了解受众在各个平台的活跃度、用户画像等特点,选择适合的社交媒体平台。
4. 传播成本评估:对不同传播渠道的成本进行评估和比较。
除了广告投放成本,还应考虑到其他因素,如人力资源投入、制作费用等。
5. 竞争对手分析:对竞争对手的传播渠道进行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传播策略和效果。
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差异化的传播渠道,以突出产品的独特卖点。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原创版)目录一、市场营销学的概念与重要性1.市场营销学的定义2.市场营销学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二、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历程2.中国市场营销学的发展现状三、中国市场营销学的特点与趋势1.中国市场营销学的特点2.中国市场营销学的发展趋势四、市场营销学在中国企业的应用1.中国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优势与不足2.市场营销学在中国企业的实际应用案例正文一、市场营销学的概念与重要性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盈利目标的学科。
它涉及产品设计、价格策略、渠道选择和促销活动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企业经营中,市场营销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二、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市场营销学逐渐在中国传播并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市场营销,并将其视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市场营销学已取得显著成果,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而且在实践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市场营销学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不断学习和完善。
此外,中国市场营销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脱节、市场营销人才的短缺等。
因此,中国市场营销学的发展仍需努力。
三、中国市场营销学的特点与趋势1.中国市场营销学的特点中国市场营销学具有以下特点:(1)重视人际关系。
在中国,人际关系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需要与政府、行业协会、客户等各方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2)适应市场需求。
中国市场庞大且复杂,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需求和文化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
(3)强调价格竞争。
由于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往往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因素。
1市场营销学

第一章
第一节
导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
市场营销学译自英文Marketing。市场营销理论最早产 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
1、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初——萌芽期。 标志:开始有研究,但理论上还未形成体系。 ☆出现了几位被当代视为市场营销研究先驱的人 物 (阿克· 肖、韦尔德、巴特勒);
结论:之所以能在我国得到传播和应用:是市场经济的需
要、买方市场形成的需要、市场竞争的需要。
第一节
什么是市场营销
一、市场营销的含义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定义:营销是计划和执行 关于商品、服务和创意的观念、定价、分销和促销,以创造 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的一种过程。
理论界采用具有“现代营销学之父”之称的美国西北大 学教授 Philip Kotler 的观点:市场营销就是指个人和组 织通过创造以及同其它个人和组织交换产品和价值,而满足 需要和欲望的一种社会的和管理的过程。
1.
1978-1982为引进期。
2. 1983-1985为传播期。 1984年1月为加强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推进市场 营销学的普及与发展,全国高等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市 场学教学研究会”在湖北长沙成立,1987年改名为“中 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秘书处:广东商学院。 1991年3月,中国市场学会在北京成立。 3. 4. 5. 1986-1988为应用期。 1988-1994为扩展期。 1995年以后为国际化时期。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应用与发展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应用与发展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实现企业目标的学科。
作为一门学科,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市场营销学的传播、应用和发展三个方面来探讨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情况。
首先,市场营销学的传播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的概念和理论迅速传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方法。
市场营销学的传播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播,更是实践经验的分享。
通过学术研讨会、论文发表和媒体报道等方式,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案例得以广泛传播。
其次,市场营销学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具备市场营销的能力。
市场营销学的概念和方法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给企业进行市场定位、市场细分、产品策划、定价、推广和销售渠道选择等方面的决策。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市场调研和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利用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模型来制定市场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市场营销学的知识也被应用于非营利组织、政府和社会团体等领域,帮助他们更好地传递信息、推广服务和实现社会目标。
最后,市场营销学在中国也在不断发展。
随着市场变化的日趋复杂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演变,市场营销学也在不断适应和发展。
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需求,因此,市场营销学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和概念,如网络营销、社交媒体营销、大数据营销等。
同时,市场营销学也开始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如心理学、社会学和信息技术等,以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市场洞察。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市场营销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更多的市场营销人才,促进市场营销学科的发展。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市场营销学的传播帮助企业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案例,市场营销学的应用帮助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市场营销学的发展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市场营销中的传播理论和实践

市场营销中的传播理论和实践市场营销是商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推广和销售产品或服务来实现商业利润最大化。
市场营销涵盖了许多领域,但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就是传播理论和实践。
市场营销传播理论是构建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市场营销传播是一种广告和宣传推广技术,以一种有效而有创意的方式向消费者宣传产品或服务。
市场营销传播的核心是建立品牌形象和生产良好的印象。
市场营销传播中,从传统的广告、推销、促销和公共关系到数字化的搜索引擎营销和社交媒体营销,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传达品牌形象,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特点。
此外,市场营销传播不仅要关注信息的传递,还要关注目标受众的反应和体验,以建立客户忠诚度和增加销售收入。
为了理解市场营销传播理论的实践需求,有必要了解市场营销传播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信息和受众。
传播者是指发送信息的人或机构,信息是传达的内容,而受众是指接收信息的人群。
理解这三个基本要素有助于市场营销传播的成功。
传播者的角色可以是企业、独立的广告代理商或公关媒体,具体取决于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渠道和推广方式。
对于产品或服务的传播去,要理解传播的目的是什么,是品牌认知,促销,培养顾客忠诚度,还是增加销售额等。
此外,不同传播者间的合作和整合也是重要的,有利于加强影响力和扩大传播。
信息的传递也是市场营销传播的核心。
信息传递的目的是帮助受众理解品牌的特点和优势。
为了确保信息传递的成功,市场营销人员需要了解受众的兴趣点和需求,并在营销手段中创造出吸引人的多媒体方式、包括插图、图像和视频等。
此外,市场营销人员还需要考虑信息的可信度和适当性。
受众在市场营销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
市场营销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群体、生活地区和人口层次开发各种市场营销策略。
唯有与受众联系紧密,才能确保信息传递的效果。
不仅如此,各种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也可被使用,以确定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专插本《市场营销学》第七版 01第一章 绪论

《市场营销学》第一章
7
市场营销学的学科特点(选择、简答)
• 全程性
• 已突破传统的商品流通领域,上延至生产领域的产前活动,下伸到消费 领域的售后服务;既要研究、加强内部营销管理,又要分析、适应外部 市场环境。
• 20年代已有若干市场营销学教科书问世,初步建立了本学科理论体系。
• 20世纪30年代开始,主要西方国家市场明显呈现供过于求。企业界广泛关心的首要问题 已经不是扩大生产和降低成本,而是把产品销售出去。
• 为了争夺市场,解决商品价值实现问题,企业开始重视市场调查,提出“创造需求”, 致力于扩大销路,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 微观与宏观的区别不仅在于前者与小规模的个别企业、生产者和经营 者有关,后者与一个国家、地区的总体有关,关键还在于营销活动的福利 焦点不同。
• 一般说来,微观营销活动面向的是企业福利,宏观营销活动面向的是 社会福利。(单选)
• 宏观市场营销学与以企业为营销者的或微观析市场营销。
• 即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在营销研究的基础上,为满足消费者和用户现实和潜 在的需要,所实施的以产品(product)、分销(place)、定价(price)、促 销(promotion)等为主要内容的营销活动过程及其客观规律。
• 本课程学习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 属于微观市场营销学。
• 综合性
• “营销学的父亲是经济学,其母亲是行为科学;数学乃营销学的祖父, 哲学乃营销学的祖母。”(菲利普·科特勒)
整合营销传播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

整合营销传播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简称IMC)在中国市场的应用与实践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探讨整合营销传播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现状,分析其在不同行业、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应用效果,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文章首先将对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明确其在中国市场的适用性和重要性。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深入剖析整合营销传播在中国市场的具体应用情况,包括其策略制定、执行过程、效果评估等方面。
文章还将对整合营销传播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为企业决策者和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对于深化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基础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IMC)作为一种现代营销理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
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所有与消费者沟通的信息渠道进行整合,以统一的声音、一致的形象向消费者传递清晰、明确的信息,从而实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沟通,达到营销目标。
消费者中心理念:整合营销传播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所有营销活动都要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和利益展开。
企业需要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喜好和行为,制定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的营销策略,从而建立与消费者的长期关系。
传播渠道整合:整合营销传播要求企业打破传统营销中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广告、公关、促销、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统一于一个整体策略之下。
通过对各种传播渠道的整合,企业可以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提高传播效果。
双向沟通:整合营销传播强调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沟通,即企业不仅要向消费者传递信息,还要积极倾听消费者的反馈和意见。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

理。”
3 更加 重视 培 养造 就 市 场 营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销人 才 。 19 年 以后 ,我 国市 场 95 供 求形 势进 一 步变 化 。大 体上 从 术 会 议 或 国 际 学 术 刊 物 上 发 表 出 , 积极 发 展 “ 理制 、 锁 经 19 年 起 ,随着 经 济调 整 的 “ 要 代 连 97 软 论文 4 2篇 ,参 加 国 际学 术 会 议 营 等 新 的 营 销 方 式 ” “ 立 科 着 陆”成 功 , 、 建 出现 了 “ 高增 长 、 低 2 0人 次 。 1 其他 高校 和研 究 机构 , 研 、 发 、 开 生产 、 营销 紧 密结 合 的 通胀 ” 的 良好 发展 态 势 ,我 国以
维普资讯
家 论 坛
碲塌营鹪学程中凰哟俺褥
文 / 健 安 吴
国家 经 贸委 于 19 9 7年 ( 上 期 )三 市 场 营 销 理 增 无 减 。外 国和 港 台市 场 营销学 中 央文 件 。 接 论研 究 与应 用 的 深入 拓展 教 授 来 大陆讲 学 ,内地 学者 去 香 初发 出了 《 于加 强 国有企 业市 关 ,可 以说 是 19 9 5年 以后 , 市场 营销 学在 港 和 国 外 讲 学 , 比 以往 更 为 频 场 营 销 工 作 的意 见 》 中国 的传 播进 入 第 三 阶段 ,理 论 繁 ,菲 利 普 ・ 特勒 、米 尔顿 ・ 国家 经 济 管 理 部 门 日益 重 视 市 科 研 究 与实 际 应用 均 深入 拓 展 。全 科 特 勒 等 市 场 营 销 学 权 威 均 应 场 营销 工 作 的一 个标 志 。国家 人 国高 校市 场 学研 究 会 的成 立 ,标 邀 到 中国讲 学 。高 校青 年 教师 出 事 部 出 台营销 师 职称 系列 ,也 反 志 着 市 场 营 销 学 从 重 新 引 进 转 国进 修 ,已有人 直 接攻 读市 场 营 映 了 政 府 部 门 对 市 场 营 销 在 社 向广 为传 播 的 时期 ;转 入第 三 阶 销博 士 学位 。毕 业 于 中 国人 民大 会经 济 发 展 中作 用 的重 视 。 19 99 5 6日, 江泽 民主席 在 段 则 是 以 19 9 5年 在 北 京 召 开 的 学 后 又 在 香 港 城 市 大 学 获 得 博 年 6月 2 —2 “ 五 届 市 场 营 销 与 社会 发 展 国 士 学 位 的 李 海 洋 教 授 在 美 国 青 岛 主 持 召 开 华 东 七 省 市 国 有 第 际会 议 ”为标 志 ,同年 国 家教 委 Ju a o re n or l fMa t g等 国 际 一 流 企 业 改 革 和 发 展 座 谈 会 时 指 出 : n ki 篇 01 又 批 准 设 立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中 国 学 术期 刊 发表 论 文 5 ,20 年 “ 有 企 业 在 管 理 和 市 场 经 营 方 没 市场 营 销研 究 中心 。 获 得 A A研 究论 文 优 秀 奖 。 同 面 的有 效 机制 的建立 ,社 会 主义 M 这 一 阶段 的重 要特 征 是 : 年 ,中山大 学 卢泰 宏 教授 获得 科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最 终 是 建 立 不 起 1 .全 方 位 加 强 国 际学 术 交 特勒 营 销理 论 贡献 奖 。经 过作 者 来 的 ,公 有 制 同市场 经 济 的有 机 流 。19 9 5年 6月 2 —2 2 5日, 由中 的 同意 ,有 上 百种 原 文和 翻译 的 结合 最 终 也难 以实现 。” 指 出 : 还 国 人 民 大 学 、 加 拿 大 麦 吉 尔 大 市场 营 销 学 正式 出 版 。有 的 高校 “ 业 要 有 明 确 的 发 展 战 略 、技 企 学 、 康 克 迪 亚 大 学 联 合 主 办 的 订 阅 、购 买 了较 多 的外文 市场 营 术 创 新 战略 和市 场 营销 战 略 ,实 “ 五届 市 场 营 销 与社 会 发 展 国 销 学 书 刊 。 第 现 由单 纯 偏 重 生 产 管 理 到 重 视 际会 议 ”在北 京 成 功举 行 。来 自 2 .高层 领 导 日益 关 注 市场 市 场 营 销 和 技 术 开 发 的转 变 。 ” 4 6个 国 家 和 地 区 的 15名 外 国 营销 。 19 3 96年 3月 ,全 国人 大和 2 0 0 0年 3月 ,朱 镕基 总理 在政 府
市场营销国内外文献综述

市场营销国内外文献综述市场营销作为商业领域的重要学科。
其理论与实践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
以下是对市场营销国内外文献的综述:一、国外市场营销文献综述1.营销组合策略●4Ps理论: 上世纪60年代,营销学家麦卡锡提出了由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 、地点(Place) 和促销(Promotion)组成的4Ps 组合理论,这一理论奠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基础。
●7Ps理论: 80年代初期,针对服务营销的特点,有学者在4Ps基础上增加了三个组合因素,即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人员(People) 和过程(Process) ,形成了7Ps组合理论。
●6Ps理论:科特勒提出了6Ps组合理论。
认为企业为了进入被保护的市场及冲破政治壁垒和公众舆论的障碍,需要在4Ps基础上增设政治权力(Poltical 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4Cs理论: 20世纪90年代,劳特朋(Lauterbom) 提出4Cs理论,面向消费者需求,建立了消费者(Consumer) . 沟通(Communication) .便利(Convenience) 和成本(Cost) 四个营销组合基本要素。
●4R理论: 21世纪初,艾略特艾登伯格提出4R营销理论,关系营销为4R理论的核心,阐述了关系(Relationship) .节省(Retrenchment) 、关联(Relevancy) 和报酬(Reward) 四个营销组合要素。
2.客户价值美国市场营销学教授唐舒尔茨(Don E. Schultz)提出的整合营销传播(IMC) 理论,强调以潜在顾客和现在顾客为对象,开发并实行说服性传播的多种形态的过程,旨在提高客户价值。
3.消费者行为分析国外学者在消费者行为分析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对营销策略的影响、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在消费者行为中的作用等。
中国企业市场营销演变历程

中国企业市场营销演变历程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产品阶段:也即推销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物质的不丰富,因此销售的起点是企业,工作中心是企业的生产,运用的手段是通过增强生产力来达到提高生产量的结果,此阶段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产品供不应求的市场上的突出变现,是典型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在这个阶段,以企业生产为导向的4P营销策略(生产,价格,渠道,促销)引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应用这种理论体系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
二是广告阶段:也即传播营销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市场的觉醒,传媒、信息的多元化传播,其起点变化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综合运用传播策略来进行市场推广等,其中心工作是产品,运用的手段是通过良好的广告创意,来达到提高企业以及产品知名度的目的,是市场经济在中国企业风起云涌的典型“缩影”。
在这个阶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4C营销策略(客户,成本,便捷,沟通)风靡中国大陆,被中国企业广泛应用。
三是定位阶段:也即差异化营销阶段,由于市场竞争的混乱和无序,各大厂商开始对营销手段进行理性思考,其起点是转向研究或探寻消费者功能及心理需求,工作中心是围绕所能给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价值及其附加价值,即独特的产品销售卖点及价值主张,其运用手段是用过产品区隔、市场区隔、渠道区隔以及传播诉求差异等,来传递该商品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其最终目的是培养顾客的忠诚度,提高企业的品牌力,在此阶段,以市场竞争和客户满意为导向的4V营销策略(差异化,功能化,附加价值,共鸣)受到热烈追捧,并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发挥。
四是网销阶段:也即互网络线上营销,网络时代,市场信息与服务泛滥,消费者可以借助多样性网络媒体例如:网络资讯、论坛、微博、企业网站、行业资讯、媒体曝光等等各种网络手段,认识了解自身所需的各种产品信息。
现代企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运用网络和传统营销相结合的组合策略,打开另一扇企业产品销售的大门,引导消费者娱乐个性化的网络消费主张,在互动有趣的氛围中把企业产品推广出去。
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发展及未来趋势【摘要】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发展与未来趋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对市场营销的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未来趋势的探讨,揭示了我国市场营销行业的发展轨迹和重要性。
数字营销和社交媒体营销作为市场营销的新兴趋势,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行业带来了创新的机遇。
未来,市场营销在我国将继续发展壮大,重视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
市场营销不仅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创新市场营销策略,为我国市场营销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关键词】市场营销、发展、我国、未来趋势、历史、现状分析、数字营销、社交媒体营销、展望、重要性、策略创新1. 引言1.1 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发展及未来趋势市场营销在中国的发展及未来趋势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营销在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从最早的商品经济时代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下,市场经济逐渐壮大,市场营销也随之迅速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市场营销从最初的模仿学习逐渐地走向创新发展,形成了对于中国市场的独特理解和应对策略。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市场营销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营销和社交媒体营销将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要不断更新营销策略,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
要注重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体验,提高市场营销的效果和影响力。
只有不断创新和提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市场营销在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挑战,需要行业从业者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市场营销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开始逐渐兴起。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企业开始意识到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并开始加大对市场营销的投入。
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发展及未来趋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整合关于市场营销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兴起,营销环境随之改变,影响着市场营销的方方面面,以营销创新为主题的新营销革命风暴在我国乃至全世界掀起。
市场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企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无论是来自社会的需求,还是竞争对手的压力。
无不要求其必须适应市场,才能满足客户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得到利润,使得企业能长期持续发展。
所以本文以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分析市场营销发展的现态,探讨市场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一、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发展我国的市场营销是由国外引进的。
有必要谈谈市场营销在国外的发展史,1960年的市场营销是引导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或用户所进行的一切商务活动;1985年,市场营销是对思想、货物和服务进行构思、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从而产生满足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现在的市场营销是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迁在现实交换的活动。
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发展史,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过渡,短短20几年的时间,我国从没有任何竞争观念、没有任何市场观念进入到完全竞争的国际局面。
在我国有“商场如战场”的说法,竞争的成功建立在对手失败的基础上的,这是传统的竞争观念。
这种观念在我国的企业的市场营销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我们看到的国内企业竞争基本上都是低水平的价格战和广告战,其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这就是我国落后的“市场营销”。
目前我国的企业领导者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观念,但由于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实行时间短,所以企业领导者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理论应用于实践所取得成绩并不好。
二、市场营销在我国的未来趋势(一)重视人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市场营销在我国的未来发展趋势应该重视人在营销中的作用,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在营销环节,最重要的工作首先是建立一支过硬的营销队伍。
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市场营销与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市场营销与品牌传播策略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高端制造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全球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市场营销和品牌传播策略成为了制造业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将对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市场营销与品牌传播策略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市场营销策略1.1 定位与差异化在中国高端制造业市场中,众多企业都在推出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但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进行明确的定位,并通过差异化策略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价值。
通过调研市场需求,确定目标用户群体,并针对其需求进行产品定位。
1.2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高端制造业市场广阔而多样化,企业应通过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不同市场细分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需求和行为特征,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市场,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1.3 渠道策略渠道策略也是市场营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高端制造业企业应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渠道,建立合理的销售网络。
在渠道选择上,既要考虑到覆盖面广,又要注重与品牌定位的协调,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二、品牌传播策略2.1 树立品牌形象在高端制造业市场,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树立品牌形象并确保其与产品特点相契合。
同时,通过品牌广告、口碑传播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2.2 社交媒体与内容营销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企业可利用这一平台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
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有关企业与产品的内容,提供专业知识和行业见解,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认可。
同时,结合内容营销策略,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吸引并留住目标受众。
2.3 品牌联合与赞助与其它高端品牌进行战略合作,通过相互赞助和品牌联合,提升品牌价值和知名度。
与顶级的活动、机构或个人合作,共同打造品牌形象。
通过赞助体育赛事或文化活动,借助这些平台将品牌影响力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推广和销售产品或服务的学科。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市场营销学的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
一、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传播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传播是指学术界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传播给学生、学者和从业人员的过程。
在中国,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传播主要通过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
高校开设市场营销学专业,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开展市场营销学的研究,为该学科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也是市场营销学理论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市场营销学的实践传播市场营销学的实践传播是指将市场营销学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享给从业人员和企业的过程。
在中国,市场营销学的实践传播主要通过行业协会、咨询公司和培训机构进行。
行业协会组织行业交流会议和研讨会,提供平台让企业分享市场营销的最佳实践。
咨询公司通过为企业提供市场营销咨询服务,将市场营销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引入企业实践。
培训机构开展市场营销培训课程,帮助从业人员提升市场营销能力。
三、市场营销学的媒体传播市场营销学的媒体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传播市场营销知识和信息的过程。
在中国,市场营销学的媒体传播主要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
电视和广播通过商业频道和节目,向公众介绍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案例。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成为公众获取市场营销信息的重要途径,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新闻网站和社交平台获取市场营销的最新动态和案例分享。
四、市场营销学的企业传播市场营销学的企业传播是指企业将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自身的营销活动中的过程。
在中国,市场营销学的企业传播主要通过企业的营销团队和市场部门进行。
企业的营销团队通过研究市场、分析竞争、制定营销策略和实施营销计划等方式,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企业的实际营销活动中。
市场部门负责企业的市场推广和品牌传播,通过广告、宣传和促销等手段将市场营销的理念传递给目标消费者。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背景二、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三、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四、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应用案例五、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正文一、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背景市场营销学是研究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盈利目标的学科,它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市场营销学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
在中国,市场营销学的传播经历了从引入到本土化的过程,期间受到了中国经济改革、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二、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市场营销学包括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
这些理论指导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制定合适的战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
三、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营销学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传播,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市场营销学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营销学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多个层次;2.市场营销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方面向品牌、网络营销、服务营销等方向发展;3.企业对市场营销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市场营销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部门;4.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脱节、市场营销人才的短缺等。
四、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应用案例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应用案例众多,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通过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等策略,成功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2.腾讯:腾讯凭借其强大的产品策略和渠道策略,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社交企业;3.小米:小米手机通过线上销售、粉丝营销等手段,实现了快速崛起和市场占有。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原创版)目录一、市场营销学概述1.市场营销学的定义2.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二、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1.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历史2.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3.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影响三、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挑战与未来1.市场营销学在中国面临的挑战2.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正文一、市场营销学概述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市场营销环境、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内容。
市场营销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1.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历史市场营销学在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引入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市场营销学在中国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
最初,市场营销学主要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中进行研究和传播,逐渐形成了一批专注于市场营销学研究的学者和专家。
2.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如今,市场营销学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管理者开始重视市场营销,将市场营销学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
同时,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3.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影响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市场营销学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国企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提高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三、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挑战与未来1.市场营销学在中国面临的挑战虽然市场营销学在中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本地市场特点。
其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消费行为的改变,市场营销学需要不断创新和更新,以适应市场变化。
市场营销与新闻传播的重要性

市场营销与新闻传播的重要性市场营销与新闻传播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市场营销,企业能够与顾客建立紧密的联系,促进产品销售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而新闻传播则扮演着传递企业信息、建立公众形象和塑造品牌声誉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市场营销与新闻传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商业成功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首先,市场营销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市场营销不仅仅是推销产品或服务,更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方式。
通过精确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偏好,进而确定适当的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策略。
市场营销为企业提供了定位自身在市场中的位置的机会,确保产品与服务能够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同时,市场营销通过巧妙地推广和宣传,帮助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拥有一个独特并引人注目的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通过市场营销手段,企业可以通过广告、促销活动、社交媒体等渠道,将品牌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并形成积极的品牌形象。
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建立顾客的信任感和忠诚度,促使他们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做出购买决策。
而新闻传播在市场营销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新闻传播可以将企业的消息和信息传递给公众,同时传播企业的价值观和愿景。
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和社交媒体的传播,企业可以扩大自身在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力,建立稳固的公众形象。
新闻传播能够引发公众对企业的关注,提升企业的声誉和认可度,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
此外,新闻传播还可以帮助企业处理危机和负面信息。
在商业活动中,危机和负面信息难以避免。
然而,灵活而高效的新闻传播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处理负面信息,减轻其对企业声誉的影响。
通过公开透明地处理危机,并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企业能够保护其品牌形象和声誉,重塑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总结起来,市场营销和新闻传播在当今商业环境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市场营销通过市场调研和推广手段,帮助企业与顾客建立联系,提升产品销售和品牌知名度。
中国市场营销

中国市场营销中国市场营销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中国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策略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
首先,了解中国市场的文化和消费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价值观念,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中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和品牌的认同感较强,喜欢购买与自身文化背景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挖掘中国文化和历史传统,设计出与之相关的产品和营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其次,与消费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市场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多元化的消费者需求。
通过与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和需求,企业可以更好地定位市场和产品。
在现代社交媒体的时代,企业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传达企业形象和产品信息。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企业可以对消费者进行精准定位,制定个性化的营销策略。
此外,配合合适的营销工具和营销活动也是影响市场营销效果的重要因素。
中国市场对于价格敏感度较高,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促销活动和价格优惠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欲望。
此外,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和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也是重要的市场营销手段。
消费者的口碑传播和推荐对于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巨大,企业需要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
最后,要注意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对于市场营销的影响。
中国市场的立法环境较为复杂,企业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市场营销活动合规。
与政府机构的积极合作和沟通也是企业在中国市场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中国市场营销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只有企业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了解消费者需求,与消费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配合合适的营销工具和活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中国市场营销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20世纪初,市场营销学首创于美国,随后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0世纪50年代市场营销学开始传播到其他西方国家。
日本于50年代初开始引进市场营销学,1953年日本东芝电气公司总经理石坂泰三赴美参观访问,回到日本的第一句话是:“我们要全面学习市场营销学”。
1955年日本生产力中心成立,1957年日本营销协会成立。
这两个组织对推动营销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6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市场营销原理和方法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市场营销观念被广泛接受。
60年代末70年代初,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开始引起日本企业界的关注。
从70年代后期起,随着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国际市场的迅速扩大,日本企业开始从以国外各个市场为着眼点的经营战略向全球营销战略转变。
20世纪50年代,市场营销学亦传播到法国,最初应用于英国在法国的食品分公司。
60年代开始应用于工业部门,继而扩展到社会服务部门。
1969年被引进法国国营铁路部门。
70年代初,市场营销学课程先后在法国各高等院校开设。
20世纪60年代后,市场营销学被引入原苏联及东欧国家。
销学书刊杂志及国外西方学者讲课内容进行翻译介绍。
其次,自1978年以来选派学者、专家、学生赴国外访问、学习、考察国外市场营销学开设课程状况及国外企业对市场营销原理的应用情况,还邀请外国专家和学者来国内讲学。
1984年1月,中国高校市场学会成立,继而各省先后成立了市场营销学会。
这些营销学术团体对于推动市场营销学理论研究及在企业中的应用起了巨大的作用。
如今,市场营销学已成为各高校的必修课,市场营销学原理与方法也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类企业。
由于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产品市场趋势有别,加之各部门经济体制改革进度不一,各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深度不同等,使市场营销学在各地区、各部门、各类企业的应用程度不尽相同。
新中国建立之前,我国虽曾对市场营销学有过一些研究(当时称“销售学”),但也仅限于几所设有商科或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市场营销学是从国外引进的一门新兴的学科。
虽然在历史上甚至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国和外国均有值得继承的营销观念、策略与方法,但作为系统的市场营销理论,毕竟还是在20世纪初期,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形成这一学科。
我国解放前,在大学里已开设过“市场学”课程,改革开放后学习市场营销学乃是重新引进,本文主要叙述从重新引进到广为传播以及研究与应用深入拓展的简要历程,希望有助于研究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市场营销学的重新引进现有资料表明,中国最早的市场营销学教材,是丁馨伯先生1933年译编并由复旦大学出版的《市场学》。
建国前,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不少攻读过市场营销方面的课程,有的留美学生还参加了A.M.A(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研讨活动。
国内有些大学的商学院,也开设了市场学课程。
但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对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和应用势必受到限制。
建国后,高校课程设置一度照搬苏联经验,在忽视流通与市场的经济思想影响下,经济管理类院、系一般都停开市场学。
50年代后,在西方经历了“革命”的市场营销原理在我国未能及时传播。
对我国古代与现代企业经营中很多有益的营销经验,也未能系统地进行总结和应用。
1978年,在经过一场全国性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和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之后,中国共产党于12月18日至22日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而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在理论上,经济学界努力为商品生产恢复名誉,通过对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研讨,流通和市场问题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实践上,市场取向改革的启动,有些按计划生产、计划分配,长期供不应求的产品,1979年“计划任务不足,实行按需生产,自找门路。
”在对外经济贸易方面,强调引进技术,利用外资,扩大出口,1983年进出口总额比1978年增长1.1倍。
国内市场上的商业竞争与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指导生产与经营。
1979年-1983年,可以说是市场营销学重新引进中国的启蒙阶段。
1.聘请营销专家来华讲学。
从1979年起,部分大专院校和外贸部、一机部等,多次聘请外国专家来华讲授市场营销学,香港中文大学闽建蜀教授等营销学者也多次到大陆讲学。
1980年,外贸部与设在日内瓦的国际贸易中心(ITC)合作在北京举办了市场营销培训班。
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和教育部与美国政府合作创办大连培训中心,聘请纽约大学、加州大学等高校教授讲授市场学等课程,1980年6月-1984年11月为我国培训厂长、经理和管理专业教师1000余人。
1981年暑假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在陕西财经学院举办市场学师资班,聘请香港中文大学闽建蜀教授主持讲座,为综合大学和财经院校培训了第一批师资,从而为更多的院校开设市场营销学课程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2.引进市场学教材。
除高校图书馆从国外购买和交流的外文原版教科书外,还翻印和翻译多种多样市场学教材。
流传较广的中文版本有:王德馨、江显新合著,三民书局1970年出版的《市场学》;Rosenberg著,石衍长编译,正文书局1980年出版的《行销管理学》;William J·Shultz著,朱仁安译,世界书局1975年出版的《市场学》;企业管理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市场学》(大连培训中心外籍教授讲稿译文——教材之二);香港龚乙飞等在广州主讲由新鸿基〈中国〉有限公司1981年出版的《市场学简介》。
内部交流的有杭州商学院1981年组织翻译的《市场学——理论与实践》(上、下册),云南财贸学院侯文西等译校的《市场学(简写本)》(湖北商经学会会刊1982年刊登)。
3.组织编写市场学教材。
一机部因部分产品取消统购包销,不得不注目市场,较早较多地选派厂长、经理和所属院校教师到大连培训中心学习。
一机部所属院校从事市场学教学的教师,1981年初即编写了《市场学》讲义,在多次短训班试用,同年5月印出讨论稿,1982年2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郭军元主编)。
1982年出版的市场学著作主要还有:《销售学原理与应用》(罗真耑等编著,财经出版社),《市场学浅说》(闽建蜀,广东科技出版社),《社会主义市场学》(励瑞云、夏蔚莼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市场学》(吴凤山、洪宝华,浙江人民出版社),《企业市场经营》(吴世经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3年出版的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学》(贾生鑫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工业企业的市场经营》(刘甲辰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社会主义市场学简论》(陶琲等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口销售概论》(北京外贸学院外贸系编,中国外经贸出版社);《中国市场学》(杨岳全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院校内部交流,并为部分院校采用作教材的,1981年有暨南大学傅汉章、何永祺编《市场学概论》,哈工大吴风山编《市场学》;1982年有北京商学院贺名仑编《市场学概论》,商业部教育局蒙鼎铭等编《市场学浅谈》、云南财贸学院吴健安编《市场学》。
4.开设市场学课程。
1979年起,暨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率先开设市场学课程,外贸部和一机部所属高校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湖北财院、广西商专、云南财院等大专院校,也于1980年、1981年先后开设市场学课程或讲座。
商业部教育局从1980年开始便到广州收集市场学教学资料,印发部属高校和中专学校,并在尔后商业部召开的几次全国会议上,请广州有关院校教师介绍教学经验,接着便要求部属院校增设市场学课程,并于1983年6月组织编印了《市场学概论教学大纲》,还委托四川省商业厅组织编写中专学校市场学教材。
5.初级阶段的营销尝试。
随着改革的启动,部分产品停止统购包销,有的行业允许个体经营,特别是四个经济特区建立,中国有了市场经济的“试验田”,中国市场上有了竞争。
营销理论传播的影响,表现在“顾客就是上帝”业已成为一些企业和经营者的“口头禅”,竞争取胜之道已总结出:优质取胜、价廉取胜、创新取胜、服务取胜、快速取胜等等。
然而,绝大多数企业尚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多数商品依然短缺,经营思想必然是生产观念为主。
有限的营销尝试,一是在采购员满天飞的同时,派出推销员,“找米下锅”;二是在户外和大众媒体上做广告。
四川宁江机床厂花5000元在《人民日报》登广告,一个月获得两年生产任务的订单,被称之为“一则广告救活一个工厂”。
二市场营销学的广为传播1984年1月,全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的成立,为市场营销学学习与应用的推广揭开了新的篇章。
1984-1994年,可以说是市场营销学在中国广为传播的时期。
这一段时间里,市场营销理论、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无论就广度或深度而言,十多年走过了在西方国家数十年走过的路程。
1.营销观念的认知和演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排斥市场机制,否定市场竞争,要接受市场营销理论,必然要有一个学习与实践的过程。
1983年前出版的几本市场学教科书,不仅受到一些非议,甚至作者自己对这一学科也还有保留。
由于经济改革刚刚起步,有的市场学教材还保留了较多的计划经济色彩,如“定价”和“渠道”策略,基本上还是按计划经济的要求讲,与营销观念格格不入。
我们的企业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生产为中心”,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再要从“计划第一”转变为“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势必还要作极大的努力。
1983年1月,原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在借鉴外国管理经验座谈会上说:“学习外国经验,要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地学,学通了,才能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至少在专家范围内应该是这样。
”“不把‘众长’学透,就不能‘博采’,要想自成一家,就先学透百家。
”这一段话,在1984年初中国高校市场学会成立大会上广为传播,鼓励了教学科研人员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引进、学习和宣传市场营销理论。
虽然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剧烈论战,一直持续到1992年尚未完全结束,但在党的十四大以前的十多年间,我国从企业、市场、宏观管理三个环节进行的配套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就。
1979年初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极大地解放了长期被体制束缚的农村生产力。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经济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改革的目标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体制。
在改革的推动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初步形成,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卖方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化。
与此同时,实行对外全面开放的方针,促进了对外关系的发展和外贸的增长,1992年进出口总额比1978年增长了7倍。
面对日益剧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在市场营销理论的传播和影响下,企业经营观念逐步发生变化。
不论现代营销观念树立的程度怎样,但大多数企业已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日益重视市场调查与市场开拓,销售观念开始取代生产观念,市场导向、顾客第一的经营观念也已为较多的经济管理人员认知。
2.市场营销学的传播日益广泛。
1984年起,中国高校市场学会连续多次开办市场学研究班,在为企业培训营销人才的同时,为大专院校和中专学校培训了大量市场学师资。
1984年以后的十多年间,开设市场学课程的院校日渐增多,普通高校包括综合大学、财经院校,以及设有经济类专业的农、林、理、工、医科以至军事院校,几乎都开设了市场学课程,电大、自学考试、中专和干部学校开设市场学课程的也为数众多,估计全国开课院校超过千所。
市场营销专业的设置虽然较晚,但不少院校1984年前即在商业经济、企业管理或其他专业开辟市场营销方向,培养营销专门人才。
从全程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看,暨南大学的商学系,实际上早已有市场营销专业,其他高校也有类似情况。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经自治区教委批准,1984年开设大专层次“市场营销专业”,1986年又增设“国际市场营销专业”。
1988年,国家教委批准山东大学试办“市场营销专业”,同年招收本科生。
至于更高层次营销人才的培养,1984年前后即有十多所院校有市场营销方向硕士研究生,1992年前后,中南财大、哈工大、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校均已开始培养市场营销方向博士生。
值得注意的是,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营销专家以各种形式办班讲学,为企业培训营销管理人才,成效相当显著。
1994年,市场学的教材、专著和译著,累计已出版约300种,如包括相关学科的广告学、公共关系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学、商业心理学等,则总数不下1千种。
市场营销学教材发行量之大,有的相当突出。
如中央电大1985年出版的《中国市场学》,一次印数即达254000册;华中师大出版的中专教材《市场学概论》,1985年至1996年发行量超过50万册。
其他发行量在十万册以上的至少有十余种。
国内最早编写的几本《市场学辞典》和篇幅达210万字的《现代市场营销大全》,先后在1987—1990年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