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荧光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的荧光染色

合集下载

荧光染色观察实验报告

荧光染色观察实验报告

荧光染色观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观察荧光染色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了解荧光染色的原理以及其在显微镜下的观察效果。

实验原理:荧光染色是利用荧光标记物与样本中的目标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来实现对目标分子的检测。

在该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一种常用的荧光染色剂——荧光素腺苷酸(Fluorescein Phosphoramidite, FAM)作为荧光标记物。

荧光素腺苷酸在体系中将与目标分子发生共价结合,并在激发光的照射下,发出独特的荧光信号。

实验步骤:1. 洗涤载玻片:将载玻片置于洗涤液中,如去离子水中,轻轻移动片子使之均匀受液浸润,然后将其取出放在纸巾上晾干。

2. 准备标本:取一小块细胞组织或细胞液,均匀涂抹在已经晾干的玻片上。

3. 固定样品:将玻片连续沉浸于冰冷的乙醇/醚混合溶液中,静置5-10分钟,然后将其自然晾干。

4. 涂抹荧光素腺苷酸:将0.2%荧光素腺苷酸溶液均匀地滴在玻片上,使其完全覆盖样品,然后将其在黑暗条件下孵育10分钟。

5. 洗涤载玻片:将载玻片再次焯洗于去离子水中,冲洗半分钟,使荧光素腺苷酸不结合的部分被洗去。

6. 制备荧光显微镜片:利用玻片夹轻轻将载玻片与另一块干净的玻片夹紧,并将两片之间多余的液体抹去。

7. 观察荧光信号:将制备好的荧光显微镜片放入荧光显微镜仪器中,利用激光或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样品,并通过目镜或摄像机观察样品显现的荧光信号。

实验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使用荧光素腺苷酸染色的细胞组织或细胞液会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信号。

这种信号可以使样品中的目标分子在背景中清晰可见,从而方便我们对细胞结构和组成进行观察和研究。

实验讨论:荧光染色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领域,其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细胞核酸和蛋白质的检测、细胞内代谢和信号通路的研究等。

荧光染色的优势在于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无需肉眼观察等特点。

在观察荧光信号时,需注意荧光素腺苷酸的浓度和染色时间的选择,避免信号过强或过弱,影响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荧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荧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六、荧光组化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每种荧光染料,均有自己的最适pH值,此时荧光最强。 当pH改变时,不仅荧光强度减弱,而且波长将有所改变,因 此荧光检测时要在一定的pH值的缓冲液中进行。 2、一放荧光染色在20。C以下时荧光比较稳定,温度升高常 出现温度猝灭。 3、在荧光观察中,常因激发光的增强而使样品荧光很快衰 竭,造成观察和照相困难。为此最好用能量小的长波长光进 行观察,需照相时再适当增强激发光。 4、一般荧光染液的浓度在万分之一以下,甚至亿万分之一, 也能使标本着色。在一定的限度内,荧光强度可随荧光素的 浓度增加而增强,但超过限度,荧光强度反而下降,这是由 于荧光分子间的缔合而使自身荧光猝灭所致。
2.药物筛选
荧光探针分布是利用信号传 导中信号分子的迁移功能,将 一荧光蛋白与信号分子相偶联, 根据荧光蛋白的分布情况即可 推断信号分子的迁移状况,并 推断该分子在迁移中的功能。 由于GFP分子量小,在活细胞 内可溶且对细胞毒性较小,因 而常用作荧光探针
八、使用注意事项
1 暗室内进行,打开汞灯5-10min稳定后再观察。
A filter set consists of two barrier filters (1 and 3) and a dichroic mirror (beam-splitting 2)
三、荧光显微镜的操作
(1)安装紫外防护罩。
(2)打开高压汞灯的电源控制箱开关。

(3)插入挡光板,中断光路。
七、荧光显微镜应用技术
1. 对细胞结构或组分的定性位、半定量研究
免疫荧光技术 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样品(细胞、组织或分离 的物质等)中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以适当检测荧光的 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的方法。将抗原或抗体与荧光染料连 接,用于检测相应特异性的抗体或抗原的方法称“直接 免疫荧光技术(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technique)”。 用荧光染料标记的第二、第三抗体等检测相应抗原抗体 复合体的方法则称“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technique)”。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一、介绍在生物科学领域中,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工具。

它利用荧光现象来观察和研究细胞、组织和生物分子。

本文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关键技巧和常见问题解答。

二、前期准备在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顺利进行观察和实验。

2.1 样本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要观察的样本。

样本可以是细胞、组织切片或荧光标记的蛋白质等。

对于细胞样本,可以在培养皿中直接观察或使用刀片将其固定在载玻片上。

对于组织切片,需要进行固定、切片和染色等处理。

2.2 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通过荧光标记物来观察样本。

因此,在观察前需要对样本进行荧光染色。

常用的荧光染料有荧光素、荧光素二异硫氰酸酯(FITC)等。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染料,并根据染料的使用说明进行染色操作。

2.3 防护措施在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时,应注意个人防护。

戴上实验手套和口罩,避免接触染料和其他有害物质。

同时,确保显微镜和工作台的清洁,以避免样本污染和数据误差。

三、荧光显微镜的操作步骤荧光显微镜的操作步骤通常包括调节显微镜参数、调节荧光镜片和观察样本等。

3.1 调节显微镜参数在使用荧光显微镜前,需要调节显微镜的参数。

首先,打开显微镜,并调节光源亮度合适。

然后,调节物镜,使样本图像清晰可见。

最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荧光滤光片,并将其插入显微镜中。

3.2 调节荧光镜片荧光镜片是荧光显微镜中一个重要的部件。

在观察时,需要根据染料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荧光镜片。

常用的荧光镜片有单色荧光镜片、双色荧光镜片和三色荧光镜片等。

调节荧光镜片可以增强荧光信号和减少背景噪音。

3.3 观察样本当显微镜参数和荧光镜片设置好后,可以开始观察样本。

将染色好的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用夹片封闭。

然后,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样本台上,并通过调节焦距和聚焦仪调整样本的焦平面。

最后,通过目镜观察样本,并使用涂片或液晶板记录图像。

四、关键技巧使用荧光显微镜的过程中,有一些关键技巧可以帮助提高观察效果和数据质量。

实验五 实验五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实验五 实验五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并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较大的一种细胞器,利用低速离心即可分离集中进行各种研究。

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差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差速离心法。

2、一个颗粒在离心场中的沉降速率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也同离心力以及悬浮介质的粘度有关。

在一给定的离心场中,同一时间内,密度和大小不同的颗粒其沉降速率不同。

3、依次增加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就能够使非均一悬浮液中的颗粒按其大小、密度先后分批沉降在离心管底部,分批收集即可获得各种亚细胞组分。

沉降顺序为: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与过氧化氢酶体、沉降顺序为:沉降顺序为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与过氧化氢酶体、内质网与高尔基体、核蛋白体。

内质网与高尔基体、核蛋白体。

4、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渗溶液(0.35 mol/L 氯化钠或 0.4 mol/L 蔗糖溶液) 中进行.以免渗透压的改变使叶绿体受到损伤。

将匀浆液在 1000 r/min 的条件下离心 2min,以去除其中的组织残渣和一些未被破碎的完整细胞。

然后,即可获得沉淀的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5、在 3000 r/min 的条件下离心 5min,分离过程最好在 0~5℃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在室温下,要迅速分离和观察。

三.实验仪器1、器材:普通离心机、组织捣碎机、粗天平、荧光显微镜、500ml 烧杯 2 个,2 、器材:250ml量筒1个,滴管10支,10ml刻度离心管20支,纱布若干,无荧光载片和盖片各4片。

3、材料:新鲜菠菜。

4、试剂:0.35 mol/L 氯化钠溶液,0.01%吖啶橙。

四.实验方法1.选取新鲜的嫩菠菜叶,去除叶梗及粗脉,称40g于150ml0.35mol/L NaCl 溶液中,装入组织捣碎机。

2.利用组织捣碎机低速(5 000 r/min)匀浆 3~5min。

荧光显微镜实验报告

荧光显微镜实验报告

荧光显微镜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名称:荧光显微镜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荧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观察荧光染色标本,学生将了解荧光显微镜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利用激发的荧光物质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经过滤片后形成可见的荧光图像的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一般由光源、滤片、激发滤片、发射滤片、显微镜主体等部分组成。

在荧光显微镜中,标本首先被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或蓝紫光激发,这些光线能够激发标本中的荧光物质,使其发出波长更长的可见光。

这些可见光经过一系列的滤片和反射镜后,最终投影到显微镜的观察目镜上,形成荧光图像。

荧光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观察细胞结构、染色体分析、基因表达研究等。

通过荧光染色技术,可以增强标本的荧光信号,提高观察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三、实验步骤1.准备阶段(1)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确保电源线、数据线和光源等无损坏。

(2)准备所需试剂和标本,如荧光染料、抗体、细胞培养液等。

(3)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滤片和荧光显微镜的工作模式(如明场、暗场等)。

2.实验操作阶段(1)将荧光染料加入标本中,使标本充分染色。

染色时间根据荧光染料的特性和需要而定。

(2)将染色的标本放在荧光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确保标本位置准确。

(3)打开荧光显微镜的电源,调整光源亮度,选择合适的滤片组合,启动荧光显微镜的工作模式。

(4)通过观察目镜观察荧光图像,调整焦距和视野位置,记录观察结果。

3.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1)记录观察到的荧光图像,包括图像特征、颜色、亮度等信息。

(2)对荧光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如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面积、形状等参数。

(3)根据实验目的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了荧光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HOEC)。

细胞经过荧光染色后,呈现出明显的荧光信号。

通过记录荧光信号的特征和形态学参数,我们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细胞生物学荧光染色实验

细胞生物学荧光染色实验

二、实验原理
荧光显微技术是利用短波光照射被射物质,以激发其发射荧光而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检视的方法。 荧光又可分为: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自发荧光是指有些生物体 受到短波光照射后,直接发出的荧光。如经紫外光照射后,叶绿体 发出的红色荧光;木质素发出的黄色荧光等。次生荧光是指有些生 物材料受到短波光照射后并不发光,但当它吸附荧光染料后,也同 样产生荧光,这种荧光也称间接荧光。
三、实验用品
(一) 材料:新鲜紫鸭趾草花粉或蚕豆原生质体悬液,人口腔上皮细 胞。 (二) 用品:荧光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烧杯,牙签等。 (三) 试剂: 1.二丙酸酯荧光素溶液:取l0mg二丙酸荧光素于5ml丙酮中,将 此溶液逐滴加入 5ml PH5-6生理盐水或0.65M的甘露醇溶液中,直到 出现永久性乳白沉淀为止。 2.0.01%吖啶橙的生理盐水溶液。
(一)利用荧光增白剂观察植物细胞壁 植物细胞壁有强烈的吸附染料的能力,因此很 多荧光染料都能着染细胞壁,但近年来最常用的还 是荧光增白剂,以此来鉴别细胞壁的状况,并常用 于检查原生质体细胞壁是否分解完全,以及原生质 体再生细胞壁的鉴别。
1.取洋葱表皮细胞(1cm2)置于载玻片,以 荧光增白剂染色5分钟,加盖玻片,荧光显微 镜下观察其细胞壁。 2.取以酶液游离出来的原生质体悬液l滴于 载玻片上,加荧光增白剂一滴,染色 5分钟,加
五、荧光的细胞化学测定
单成彬制作
一、实验目的
学习荧光显微镜的使用,了解荧光 显微技术原理和方法,以及荧光技术在 细胞化学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显微技术是利用短波光照射被射物质,以激发其发射荧光而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检视的方法。 荧光又可分为: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自发荧光是指有些生物体 受到短波光照射后,直接发出的荧光。如经紫外光照射后,叶绿体 发出的红色荧光;木质素发出的黄色荧光等。次生荧光是指有些生 物材料受到短波光照射后并不发光,但当它吸附荧光染料后,也同 样产生荧光,这种荧光也称间接荧光。

细胞生物学实验材料

细胞生物学实验材料

实验一荧光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实验二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实验三线粒体的活体染色与观察实验四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五 DNA的细胞化学——Feulgen反应实验六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实验七细胞计数实验八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九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和活性鉴定实验十环境因素诱变染色体改组的观察实验一荧光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一、实验目的了解荧光显微镜的构造及其维护方法;掌握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荧光显微镜是选择由高压汞灯或类似光源发出一定波长的激发光,激发标本内的荧光物质发射出各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后,观察细胞某种特异成分的分布状态的显微镜。

与普通光学显微镜一样,荧光显微镜也有物镜、目镜、调焦装置、光源、聚光器、载物台、镜身等组成部分。

所不同的是,荧光显微镜增加了激发光源和滤片系统,它投射到样品上的是特定波长的激发光而不是普通的可见光。

在激发光的作用下,样品中的荧光物质产生图1荧光显微镜发射光(即荧光)。

因此,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的是样品中能产生荧光的部分所呈现的荧光映象,普通光学显微镜则是整个样品的可见光透射和折射影像。

某些物质在—定短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如可见光),这种光就称为荧光。

若停止供能荧光现象立即停止。

有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受激发光照射后直接发出荧光,称为自发荧光(或直接荧光),如叶绿素的火红色荧光和水质素的黄色荧光等。

有的生物材料本身不发荧光,但它吸收荧光染料后同样也能发出荧光,这种荧光称为次生荧光(或间接荧光),如叶绿体吸附吖啶橙后可发桔红色荧光。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可发荧光物质进行检测时,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淬灭剂等。

因此在荧光观察时应抓紧时间,有必要时立即拍照。

三、实验用品荧光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解剖刀、0.01%吖啶橙染色液(acridine orange)、蒸馏水、水葫芦叶片四、实验内容与方法(一)荧光显微镜的构造1、基本装置荧光显微镜的基本装置是由普通光学显微镜加上一些附件(如荧光光源、激发滤片、二向色镜和阻断滤片等)的基础上组成的。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一、前言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高端的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样品制备、仪器操作等方面。

二、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首先要检查荧光显微镜是否正常工作。

确认灯泡是否亮着,光源是否正常,调整好滤镜等。

2.清洁仪器:使用前要清洁荧光显微镜,以确保样品不会受到污染。

可以用纯净水和酒精擦拭仪器表面和物镜。

3.调节目视系统:荧光显微镜的目视系统需要进行调节。

首先要调节目视系统的放大倍数和对焦,以便更好地观察样品。

三、样品制备1.选择适当的标记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标记物。

比如选择与待测蛋白质结合能力较强的荧光染料。

2.固定样品:将待测样品固定在载玻片上,并进行脱水处理。

可以在载玻片上加一滴PBS缓冲液,然后用吸水纸吸干,再滴上荧光染料。

3.封片:将载玻片和盖玻片封起来,以防止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四、仪器操作1.调节荧光显微镜:首先要调节荧光显微镜的亮度和对比度。

可以通过调节荧光显微镜的滤镜来选择合适的波长。

2.选择放大倍数: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一般情况下,使用40-100倍的物镜进行观察。

3.观察样品:将载玻片放在样品台上,并用目视系统进行对焦。

观察样品时要注意避免强光照射,以免影响荧光信号。

4.拍照记录:可以使用相机或者电脑软件对观察到的图像进行拍照记录。

五、数据分析1.图像处理: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处理,以增强对比度和清晰度。

可以使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处理。

2.数据统计:根据实验需求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

六、注意事项1.避免强光照射:荧光显微镜对强光非常敏感,避免强光照射可以减少样品的损伤。

2.注意样品制备:样品制备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样品受到污染,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仪器维护: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高端仪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七、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样品制备、仪器操作等方面。

检测生物荧光实验报告

检测生物荧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荧光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荧光标记生物分子的原理和应用。

3. 学习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生物样品。

二、实验原理荧光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荧光现象的检测方法。

当生物分子被特定波长的光激发后,会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

通过检测和分析荧光信号,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定性、定量分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仪器:荧光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激光光源、样品台、显微镜载物台、显微镜盖片等。

2. 试剂:荧光标记抗体、荧光素、荧光素酶、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BS)、生物样品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 将生物样品(如细胞、组织等)固定在载玻片上。

- 用PBS清洗样品,去除杂质。

- 将荧光标记抗体与样品孵育,使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

- 用PBS清洗样品,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2. 荧光显微镜观察:- 将载玻片置于荧光显微镜载物台上。

- 调整显微镜至最佳观察状态,包括光源、放大倍数、滤光片等。

- 观察样品的荧光信号,记录图像。

3. 荧光定量分析:- 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的荧光强度。

- 根据荧光强度计算目标分子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荧光显微镜观察:- 成功观察到荧光标记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的区域。

- 荧光信号清晰,说明荧光标记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良好。

2. 荧光定量分析:- 根据荧光强度计算目标分子的浓度,结果与预期相符。

六、实验讨论1. 荧光检测技术在生物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蛋白质、核酸、细胞器等生物分子的检测。

2. 荧光标记抗体在荧光显微镜观察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荧光信号的背景干扰,如荧光素的自发荧光、样品背景等。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荧光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了荧光标记生物分子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荧光检测技术在生物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八、参考文献1. 周杰,张慧,李明. 荧光检测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2019,35(1):1-5.2. 刘晓红,赵晓红,李娟娟. 荧光显微镜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2018,34(6):13-16.3. 王芳,李华,张敏. 荧光标记抗体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2017,33(3):10-13.。

使用荧光显微镜研究细胞器活动与交互作用的操作方法

使用荧光显微镜研究细胞器活动与交互作用的操作方法

使用荧光显微镜研究细胞器活动与交互作用的操作方法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工具,用于观察和研究细胞内各种生物分子的活动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介绍使用荧光显微镜研究细胞器活动与交互作用的操作方法。

第一步:样品准备在进行荧光显微镜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样品。

可以选择细胞培养物或组织切片作为观察对象。

对于细胞培养物,可以将细胞培养在培养皿中,待细胞生长至适当密度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对于组织切片,需要将组织切割成适当大小的薄片。

第二步:标记荧光探针为了观察细胞器的活动和交互作用,需要使用荧光探针标记目标分子。

荧光探针是一种可以与特定分子结合并发出荧光信号的化合物。

选择适当的荧光探针对目标分子进行标记。

例如,可以使用荧光染料如荧光素、荧光素同工异构体、荧光蛋白等。

第三步:荧光显微镜设置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合理设置荧光显微镜的参数。

首先,选择适当的荧光滤光片,以过滤掉非目标波长的光线。

其次,调整荧光显微镜的聚焦和放大倍率,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此外,根据实验需求,可以设置时间序列拍摄或者三维成像等功能。

第四步:观察细胞器活动将标记了荧光探针的样品放置在荧光显微镜的台板上,调整焦距,观察细胞器的活动。

可以通过实时观察或者录像的方式记录下细胞器的运动轨迹和相互作用情况。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荧光显微镜的参数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第五步:数据分析观察完成后,需要对获得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增强、合并或者分割等处理。

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可以得到细胞器的形态、数量、分布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如测量细胞器的大小、速度、亮度等参数,以研究细胞器的活动和交互作用。

第六步:结果解读和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对观察到的细胞器活动和交互作用进行解读和讨论。

可以比较不同样品或条件下的差异,探究细胞器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此外,还可以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进一步加深对细胞器活动和交互作用的理解。

(整理)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整理)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二00九年十月实验一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一. 实验目的1. 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 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2. 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 并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二. 实验原理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

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渗溶液(0.35mol/L氯化钠或0.4mol/L蔗糖溶液)中进行, 以免渗透压的改变使叶绿体到损伤。

将匀浆液1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min, 以去除其中的组织残渣和未被破碎的完整细胞。

然后,在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即可获得沉淀的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分离过程最好在0~5℃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在室温下,要迅速分离和观察。

某些物质在一定短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如可见光),这种光就称为荧光。

若停止供能,荧光现象立即停止。

有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受激发光照射后,可直接发出荧光(称为自发荧光),如叶绿素的火红色荧光。

有的生物材料本身不发荧光,但它吸收荧光染料后同样也能发出荧光(称为间接荧光),如叶绿体吸附吖啶橙后可发橘红色荧光。

本实验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发荧光的叶绿体进行观察。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可发荧光的物质进行检测时,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淬灭剂等。

因此在荧光观察时应抓紧时间, 有必要时立即拍照。

另外,在制作荧光显微标本时最好使用无荧光载片、盖片和无荧光油。

三. 实验用品1.器材: 1)主要设备: 普通离心机,粗天平,荧光显微镜;2)小型器材: 剪刀,研钵,移液管,漏斗,滴管, 10ml刻度离心管,纱布若干, 无荧光载玻片和盖玻片。

2.材料:新鲜菠菜。

3.试剂: 0.35mol/L氯化钠溶液,0.01%吖啶橙(acridine orange).0.01%吖啶橙的配制:称取0.1g吖啶橙加蒸馏水100ml做干液,贮棕色瓶,置4℃冰箱保存。

荧光显微镜操作流程

荧光显微镜操作流程

荧光显微镜操作流程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设备,常被用于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帮助读者正确使用这一仪器。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1. 准备显微镜和镜片确保荧光显微镜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镜片是否清洁无尘。

如有需要,使用镜头纸轻轻擦拭镜片表面,保持其清洁。

2. 准备标本与荧光染料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待观察的标本,并选择适当的荧光染料。

荧光染料的选择应与标本的特性相匹配,以确保在显微镜下能有效产生荧光。

二、调整参数在开始观察之前,我们需要调整荧光显微镜的参数,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1. 调节照明系统根据所选择的荧光染料的激发波长,选择适当的光源和滤光器。

将滤光器安装在照明系统中,并调节至合适的位置。

2. 调节聚焦与放大通过调节聚焦手轮,将显微镜镜头调整至适当的位置。

使用目镜观察标本,通过微调手轮进行细微的调整,直到获得清晰的图像。

3. 调节曝光时间根据实验需求和标本的亮度,调节显微镜的曝光时间。

适当的曝光时间可以减少噪音,提高图像的质量。

三、观察标本当荧光显微镜的参数调整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观察标本并获取图像了。

1. 将标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将准备好的标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加入适量的显微镜盖玻片。

确保标本均匀分布,避免气泡的产生。

2. 定位标本将载玻片放入荧光显微镜的标本台上,用载物台上的操作手轮将标本移动至兴趣区域。

通过目镜观察标本位置,确保兴趣区域位于视野范围内。

3. 开始观察逐渐调节显微镜的聚焦手轮,观察标本的荧光信号。

通过目镜观察和图像显示屏,可以实时监控并调整显微镜的聚焦和曝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

四、数据记录与分析观察完成后,我们需要对获得的荧光显微镜图像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

1. 数据记录根据实验要求,对荧光显微镜图像进行适当的记录。

可以采用相机拍摄或使用电脑软件进行截图,保存清晰的图像文件。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1、通过对原核和真核各种形态细胞的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形态及其显微构造;2、学习显微测量的方法,对细胞的大小有向来观认识。

小白鼠肝细胞切片;鸡血红细胞;蚕豆叶片横切片;普通光学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

(一)细胞形态观察l、动物细胞的观察〔1〕人肝细胞切片:在显微镜下子细观察肝细胞的形态构造。

〔2〕鸡血细胞涂片的观察:观察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特点。

2、植物细胞的观察〔1〕取蚕豆叶片横切片的观察:注意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的根本构造。

〔二〕细胞的大小和测量1、卸下目镜的上透镜,将目镜测微尺刻度向下装在目镜的焦平面上,再旋上目镜的上透镜。

2、将镜台测微尺刻度向上放在镜台上夹好,使测微尺分度位于视野中央。

调焦至能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分度。

3、小心挪移镜台测微尺和转动目镜测微尺(如目镜测微尺分度含糊,可转动目镜上透镜发展调焦),使两尺左边的向来线重合,然后由左向右找出两尺另一次重合的直线。

4、记录两条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按下式计算目镜测微尺每格等于多少μm:1、目镜校正: 40倍显微镜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微米数2、细胞大小的测量:1、血细胞按含量上下,主要含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白细胞最大,红细胞次之,血小板最小。

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白细胞: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色, 当病菌侵入人体时, 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 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血小板: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形态见以下图。

2、植物细胞普通比动物细胞大一些。

形态图见下。

3、在不同放大倍数下,测定的细胞大小根本一致,但有一些偏差。

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同等实际距离下的两点视野距离更大,而更容易测量准确。

1、熟悉PAS 法原理及操作步骤;2、观察PAS 反响的染色结果,并观察多糖在组织细胞中的分布。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份子缩合脱水而生成的化合物。

一些不溶性的多糖构成植物和动物的 骨架, 如植物的纤维素和动物的甲壳素, 普通称为构造多糖。

荧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荧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 荧光淬灭(光漂白):激发光长时间照射会发生荧光
减弱或消失,操作时注意及时用挡板阻挡激发光照射 标本。 3 汞灯关闭后需冷却30min后再重新启动(最好不要短 时间内反复开关,标本应集中观察。)
2.药物筛选
荧光探针分布是利用信号传 导中信号分子的迁移功能,将 一荧光蛋白与信号分子相偶联, 根据荧光蛋白的分布情况即可 推断信号分子的迁移状况,并 推断该分子在迁移中的功能。 由于GFP分子量小,在活细胞 内可溶且对细胞毒性较小,因 而常用作荧光探针
八、使用注意事项
1 暗室内进行,打开汞灯5-10min稳定后再观察。
A filter set consists of two barrier filters (1 and 3) and a dichroic mirror (beam-splitting 2)
三、荧光显微镜的操作
(1)安装紫外防护罩。 (2)打开高压汞灯的电源控制箱开关。 (3)插入挡光板,中断光路。 (4)预热5—10分钟。 (5)将载有样品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
(9)通过粗、细螺旋调整焦距。
(10)打开与显微镜连接的计算机,点 击数码成像系统软件,采集数码图像。
四、荧光显微镜标本制作要求
(一)载玻片
载玻片厚度应在0.8~1.2mm之间,太厚 的坡片,一方面光吸收多,另一方面不能 使激发光在标本上聚集。载玻片必须光洁, 厚度均匀,无明显自发荧光。有时需用石 英玻璃载玻片。
(6)选择接物镜(按照先低倍,后高倍需要 的分光镜组件:“O”为观察透射光时 用;“WU”为观察蓝色荧光时用(如 DAPl);“WB”为观察绿色荧光时用(如 FITC);“WG"为观察红色荧光时用(如 TRITC)。
(8)使用阻断滤片(目前多数阻断滤片内 置于荧光显微镜)。

生物实验荧光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荧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荧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 掌握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 通过荧光实验,观察和分析细胞内荧光标记物质的分布和动态变化;4. 学习利用荧光技术进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荧光技术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光照射下,吸收光能并发出荧光的现象。

在生物实验中,荧光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器定位、蛋白质定位、细胞信号转导等研究。

本实验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荧光标记物质的分布和动态变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细胞培养液、荧光标记物质、细胞裂解液、封片剂等;2. 仪器:荧光显微镜、激光光源、细胞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细胞样品:取细胞培养液,加入细胞裂解液,制备细胞样品;2. 荧光标记:将荧光标记物质加入细胞裂解液中,使细胞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被荧光标记;3. 观察细胞样品:将荧光标记的细胞样品滴加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封片;4. 荧光显微镜观察:调整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样品中的荧光标记物质分布和动态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样品中的荧光标记物质在细胞内呈现明显的分布特点,如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均被荧光标记;2. 讨论:荧光技术是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简便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在本实验中,荧光标记物质被成功应用于细胞内特定物质的定位,为后续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实验总结1. 荧光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细胞器定位、蛋白质定位、细胞信号转导等;2. 荧光显微镜是观察荧光标记物质分布和动态变化的重要工具;3.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荧光标记物质的浓度、荧光显微镜的调焦等操作细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荧光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2019,35(2):1-5.[2] 王五,赵六. 荧光显微镜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进展,2018,37(3):278-282.[3] 刘七,陈八. 荧光标记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7,34(4):707-711.。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讲解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讲解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讲解一、准备工作1.确保荧光显微镜的正常运行状态,检查是否已安装好所需荧光滤光片和目标物镜。

2.打开显微镜电源,待灯泡亮起后,调节亮度到合适的水平。

3.确保使用的载玻片或培养皿已清洁干净,无污垢和杂质。

二、样品处理1.取出要观察的样品,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处理,如染色、固定等。

注意,使用荧光染料时应避免暴露在光线下和其他自然光源。

2.在滴液架上滴上适量的液体样品,覆盖胶片或盖玻片。

三、调节显微镜1.将样品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将载物台垫片固定好。

2.调节照明光源,将光线调至适合观察的强度,并使用亮度调节旋钮获得清晰的视野。

3.转动物镜转盘,选择合适的目标物镜。

一般来说,低倍(如4倍或10倍)用于整体观察,高倍(如40倍或100倍)用于观察细胞结构等。

四、对焦和观察1.初步对焦:通过调节焦距手轮,将物镜移到与载玻片非常接近的位置,并微调焦距观察样品的大致轮廓。

2.高倍对焦:使用粗调焦距手轮将物镜缓慢下移,直到目标物体的轮廓清晰可见。

然后使用细调焦距手轮进行最后的微调,以获得清晰的焦点。

3.观察:使用目镜观察并调整试镜筒高度,使样品的细节清晰可见。

如果需要,可以调节对比度、色彩和亮度来优化观察效果。

五、荧光成像1.切换到荧光模式:根据所用荧光染料选择合适的荧光滤光片,并将其插入滤光片插槽中。

2.调整曝光时间:通过设置合适的曝光时间,确保获得适当的荧光强度,并避免过曝或欠曝。

3.观察和记录:通过目镜观察荧光信号,并使用相机或图像捕捉软件记录所得图像。

六、保存和分析1.将观察到的荧光图像保存到电脑或存储介质中,便于后续处理和分析。

2.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调整、增强和分析,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七、结束操作1.关闭显微镜电源,待灯泡冷却后再关闭仪器。

2.清洁和保养:将使用过的载玻片和盖玻片进行清洁,并检查显微镜是否有任何损坏或污垢,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以上就是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讲解。

细胞骨架和细胞核荧光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骨架和细胞核荧光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骨架和细胞核荧光观察实验报告一、摘要细胞骨架是指在细胞中支持和连接细胞各组分,以及与细胞运动有关的结构,它包括微管、中间纤维、微丝。

当用适当浓度的Triton X-100处理时,可将细胞内大部分蛋白质抽提掉,但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却仍被保存,经过固定和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从而在光镜下观察到细胞骨架的网状结构。

二、实验目的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细胞骨架的结构,了解显示植物细胞骨架的方法及其原理。

三、实验原理(1)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原理及特点原理:用去垢剂.Triton X-100处理细胞适宜时间,可以溶解膜脂,并与大部分非骨架蛋白疏水区结合而将其溶解,剩下的纤维状细胞骨架蛋白比较稳定而不被溶解,然后用蛋白染料考马斯亮蓝染色即可显示其结构。

特点:非特异蛋白染色,不能区分微管、微丝。

(2)鬼笔环肽标记法原理及特点原理:鬼笔环肽可特异性地结合肌动蛋白,因此,用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可以显示微丝。

特点:灵敏,能特异显示微丝。

三、实验用品(一)器材:荧光显微镜、50ml烧杯、滴管、容量瓶、载玻片、盖玻片、镊子。

(二)试剂:Alexa Fluor TM 488 Phalloidin(微丝特异性药物)、Hoechst 33342(细胞核显色试剂)、4%多聚甲醛(固定)、PEM 缓冲液、 0.5% Triton X-100(三)材料:植物细胞/动物盖片单层培养细胞四、实验方法(一)细胞爬片:细胞盖片单层培养(二)细胞固定:①37℃预温PEM洗3次②37℃预温4%多聚甲醛固定15 min③37℃预温PEM洗3次(三)细胞通透:①37℃预温0.5% Triton X-100通透处理约10 min ②37℃预温PEM洗3次(四)微丝及细胞和染色:①120 nmol/L Alexa Fluor TM 488 Phalloidin10 μl湿盒中室温染色30 min②37C预温PEM避光洗3次③避光滴加10 μl. Ho.33342复染色(五)荧光观察:①制作临时装片②荧光显微镜观察五、实验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特异的显示出微丝。

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

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

实验报告五(2015.5.27)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Hoechst 33258 染色)姓名:王亚斌 班级:生物技术12(1) 学号:2012332860026实验五: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Hoechst 33258 染色)一 实验目的:1 了解荧光显微镜的构造并且学会使用荧光显微镜;2 通过荧光显微镜学会分析数据图片。

二 实验原理:Hoechst 33258,分子式为C25H24N6O ·3HCl ,分子量为533.88, 水溶解度可达10mg/ml 。

Hoechst 33258是一种可以穿透细胞膜的蓝色荧光染料,对细胞的毒性较低。

Hoechst 33258为特异性DNA 染料,与 A-T 键结合,这种染料对死细胞或经70%冷乙醇固定的细胞可立即染色。

而活细胞的着色是渐进性的,在10min 内可达饱和。

在荧光显微镜下,活细胞核呈弥散均匀荧光,出现细胞凋亡时,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可见浓染致密的颗粒块状荧光。

三 实验器材:1ml 移液枪及枪头,荧光显微镜,培养贴壁细胞,PBS 缓冲液,Hoechst 33258 染色液 六孔板,培养箱四 实验步骤和方法:1:加入适当量Hoechst 33258 染色液,注意必须充分覆盖住待染色样品。

通常六孔板加1ml/孔,96孔板加100μl/孔。

2:放入37°C 培养箱中培养30min 。

3:小心吸去染色液,用1ml PBS 洗涤2-3次。

4 :置于荧光显微镜下,选用340nm 的激发光观察:在荧光显微镜下,活细胞呈弥散均匀荧光,凋亡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可见浓染致密的颗粒块状荧光。

如果见到3个或3个以上的DNA 荧光碎片被认为是凋亡细胞。

五 实验结果成绩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防己诺林碱浓度为0uM 防己诺林碱浓度为2uM防己诺林碱浓度为2uM防己诺林碱浓度为4uM防己诺林碱浓度为6uM防己诺林碱浓度为8uM防己诺林碱浓度为10uM在上图可以看出,在防己诺林碱浓度为2um/ml的时候出现了染致密的颗粒块状荧光,也就是说在这个浓度下,细胞开始放生了凋亡,而且,在不断提高防己诺林碱浓度的情况下,视野里的凋亡细胞开始变多了,而且凋亡细胞数目要多于活细胞数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荧光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的荧光染色
【实验目的】
掌握荧光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
掌握生物材料荧光染色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原理】
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是最经典的极灵敏的荧光染料,它可对细胞中的DNA和RNA同时染色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荧光。

其激发峰为492nm,荧光发射峰为530nm(DNA)、640(RNA),它与双链DNA的结合方式是嵌入双链之间,而与单链DNA和RNA则由静电吸引堆积在其磷酸根上。

在蓝光(502nm)激发下,细胞核发亮绿色荧光(约530nm),核仁和胞质RNA发橘红色荧光(>580nm)。

吖啶橙的阳离子也可以结合在蛋白质、多糖和膜上而发荧光,但细胞固定阻抑了这种结合,从而主要显示DNA、RNA两种核酸。

【实验用品】
1、器材
荧光显微镜、牙签、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

2、试剂
(1)0.1mol/l pH7.0 PBS液
A液:NaH2PO4·H2O 2.76g,加蒸馏水至100ml;
B液:Na2HPO4·7H2O 5.36g,加蒸馏水至100ml;
取A液16.5ml+B液33.5ml+NaCl 8.5g,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2)1%吖啶橙原液
取0.1g吖啶橙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临用时配制0.01%吖啶橙染液:将1%吖啶橙原液用pH7.0 PBS溶液稀释10倍)。

3、材料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临时制片或人肝癌BEL-7402细胞爬片。

【方法与步骤】
(1)取口腔上皮细胞涂在干净载玻片上。

(2)95%乙醇溶液固定5min。

(3)滴加0.01%吖啶橙染液5min。

(4)盖上盖玻片,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液体,镜下观察。

【结果与观察】
荧光显微镜下(选用蓝色激发滤片),可见含DNA的细胞核显示黄绿色荧光,含RNA的细胞质及核仁显示橘红色荧光
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吖啶橙荧光染色
【注意事项】
(1)制片后一定要晾干玻片,在进行后续步骤,否则会导致细胞脱落。

(2)每种荧光染料,均有自己的最适pH,此时荧光最强。

当pH改变时,不仅荧光强度减弱,而且波长将有所改变,因此荧光检测时要在一定的pH缓冲液中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