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地质图的判图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5cf65962a98271fe900ef902.png)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地质图是将沉积岩层、火成岩体、地质构造等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用一定图例表示在某种比例尺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地质图分为剖面地质图和平面地质图,在阅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阅读分析: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
看图例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
2.掌握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如下图)(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如下图)(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如下图)(4)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
(如下图)(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或喷出岩)存在,说明周围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周围岩层的形成时代。
(如下图)3.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
若不带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例1: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1)~(3)题。
(1)依图示信息可推断,岩石的形成距今时间最短的应是a.a b.bc.f d.g(2)在图示岩层中最不可能发现生物化石的是a.a、b b.b、cc.c、d d.f、g(3)形成时间晚于x断层形成的岩石可能是a.a、f b.b、cc.c、d d.f、g【解析及参考答案】(1)读图发现该图为一地质剖面图。
实验567-地质图的判读
![实验567-地质图的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718f9657ad02de80d4d840c9.png)
褶皱构造的分析
• (1)区分背斜和向斜 垂直地层走向,中间地层老、两测地 层新则为背斜;中间地层新、两测地层老则为向斜。 • (2)褶皱类型的判读
褶皱构造的分析
• 1)根据褶曲两翼的产状: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基本相等, 则称为直立褶皱(又称对称褶皱);两翼倾向相反,而倾角 不等,则称为倾斜褶皱;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为倒 转翼),而倾角较大,则为倒转褶皱;若两翼向同一方向 倾斜,且两翼倾角很小(小于100,即近于水平)称为平卧褶 皱。
• ①小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小于1:25万,为 全球、各大洲等区域范围较大的地质图; • ②中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在1:25万~1:10 万之间,是中国区域地质资料构成中的基 本地质图件; • ③大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大于1:10万,一 般矿山地质图和大型工程地质图等常用比 例。
图例
• 地质图的图例由不同颜色、花纹、线条和 代号等构成。
两盘相对位移及断层性质
• 2)横向断层或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向垂 直或斜交),它可造成岩层或褶皱的中断或错开现象。 • ①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切割倾斜岩层时,地质图上都表现为 岩层界线的错移,而且岩层界线向该岩层倾斜方向移动的 一盘为相对上升盘(即出现较老岩层)。 • ②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切过褶皱时,则会使褶皱核部(或轴 部)在断层两侧发生宽窄的变化,背斜核部变宽或向斜核 部变窄的一盘为上升盘,反之为下降盘。同理,断层相对 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确定该横向 或斜向断层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 • ③若横向或斜向的断层切割褶皱时,断层两盘核部只有位 置的错移而无宽窄的变化,则为平移断层。
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 a.岩层倾向 与地面坡度相 反时,岩层界 线的“V”形 弯曲顶端在山 谷处指向上游, 在山坡处指向 下坡(图)。
地质图的判读
![地质图的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cc4f4cb4c77da26925c5b096.png)
二、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 • • • • • 1.看图名和方位 2.看比例尺 3.读图例 4.读地层柱状图 5.读地质断面图 6.地质图的综合分析
1.看图名和解该图幅的地理位置和 图的类型。例 如,湖北省地质图,湖北省第四纪地质 和工程地质图等,图名列于图幅上方图框外正中部位, 经纬度标于图框边缘。一般地质图图幅是上北下南,左 西右东,特殊情况也有用箭头指示方位。一幅地质图一 般是选择图面所包含地区中最大居民点或主要河流、主 要山岭等命名的。 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 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 最低点、相对高差等。如不带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 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 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2.看比例尺
• 比例尺一般注在图框外上方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 位置。比例尺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数字比例 尺,它是表示地面实际距离被缩小的倍数,如1: 50000,即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上50000厘米或 500米或0.5公里;直线比例尺是把图上一定距离 相当于实际的距离用直线表示出来。比例尺反映 了图幅内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比例尺愈大, 制图精度愈高,反映地质情况也愈详尽。此外, 图框的右下方注明编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及 资料来源,以了解资料的新旧和质量。
3.读图例
• 地质图上各种地层、岩层的性质和时代以及构造等都有 统一规定的颜色和符号。一幅地质图上,有其所表示的 地质内容和图例。图例通常放在图框外的右边,也放在 图框内的空白处。图例包括地层图例和构造图例两方面。 地层图例是把该图幅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从上到下 顺序排列,用标有各种地层的相应符号和颜色的长方形 格子表示,长方格子的左边注明地层时代系统,右边注 明主要岩性;岩浆岩体的图例按酸性到基性的顺序排列 在地层图例之下。构造图例就是用不同线条、符号所表 达的地质构造的内容和意思,如岩层的产状要素,断层 的种类等,构造图例常放在地层图例之后。地形图例一 般不标在地质图上。
构造地质学实验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精品PPT课件
![构造地质学实验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73a56867ec102de2bd8988.png)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
1788年Hutton在苏格兰首次发现角度不整合的地点
倾斜岩层
一、目的和要求 1、学会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2、通过剖面图的编制进一步理解岩层产
状要素及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 二、实验用图和用品
1.实验用图:凌河地形地质图。 2.实验用品:铅笔(2H)、三角板(或 直尺)、量角器、方格纸等。
1cm
(5)整饰 图面
②标注地层时代、 地层产状、剖面 方位、图名、比 例尺、图例、特 征地形地物、责 任表,擦去中间 过程的所有标记
地层时代尽可
能标在该套地
层下方居中位
置
1cm
张张 村村 地地质质图图上上A AB B地地质质剖剖面面图图
(5)整饰 图面
11∶∶1
0
1
0
0
0
0
0
0
0
②标注地层时代、
作业(一)
1、读凌河地质图(附图1)和嘉阳坡地质图(附图3),分 析图区岩层产状、露头分布特征(“V”字形)及露头 宽度变化;认识地层接触关系。
2、分析凌河地质图,并绘制该图上A-B地质剖面图,地 层倾角用23°绘制。
绘制单斜剖面图注意的问题
1. 图名:凌河地区A-B地质剖面图 2. 横坐标:长度为12.8cm 3. 比例尺:数字和线条比例尺
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小于坡角,则沟谷中“V”尖端 向上,山脊处尖端向下,地质界限弯曲,紧闭程度大于等高线弯 曲紧闭程度。(相同缓倾尖)
直立岩层
直立岩层面或地质界 面(岩墙或断层面) 在地形地质图上永远 是一条切割等高线的 直线,不受地形起伏 影响;上下岩层面之 间的垂直距离即为岩 层厚度。
构造地质学实验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构造地质学实验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https://img.taocdn.com/s3/m/205c87301a37f111f1855bbc.png)
褶皱转折端形态恢复
弧线法作褶皱剖面
转折端的近似作图法
两法线近乎平行时的近似作图法
150 150
100 50
K
1
1
7、整1饰0 图件 50 P3
P3 74
T2 泥
(1A)按岩性画岩性花纹符号,岩性花纹符号的长度B应
该短于不同时代的地层3界5 线尖;峰
T1 灰
(2)标注地层时代、地层产状、剖面方位、图名、比P3 页
100 P3 P2 50
0
150 100 50
150 100 50
5.绘出地形剖面 绘制方法见实习五。
把剖面 线与所有地 形等高线的 交点投影到 “基线-海
T3
T2
K 10
A
T1 50
尖峰地区地形地质图
1∶10000
T2
T1 P3
T3
T2
T1
74
35 尖峰
拔柱”投影
系中,用圆
滑的曲线连
接各投影点,海拔(m)
S1 下志留统板岩
O3 上奥陶统灰岩
30 地层产状
70 倒转地层产状
200
150 K
100 T2 50
T1
0
P2 P3
A—B地质剖面图
尖峰
P3
P2
P3
T2 T1
P3 页岩
P2
P2 砂岩
海拔(m)
E
B 200
150
100 P3 P2 50
0
3、用铅笔标出剖面线所通过的褶皱位置
在剖面线上用铅笔标出背斜(如“∧”)和向斜(如“∨”)的位置。
对剖面附近的次级褶皱沿其轴迹线(褶皱轴)与剖面相交处,用同样方法标出
如何看地质图 地质图
![如何看地质图 地质图](https://img.taocdn.com/s3/m/16a425edc5da50e2534d7fe0.png)
感谢下载地质图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缺地质图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2、地质剖面图在平面图上,选择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面,以表示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
实验认识地质图读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地质图
![实验认识地质图读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地质图](https://img.taocdn.com/s3/m/84db1012a1c7aa00b42acb87.png)
实验认识地质图读水平岩层倾斜岩
6
层地质图
地质学基础
• 3、地层柱状图 • 正式的地质图或地质报告中常附有工作区的
地层综合柱状图。 • 综合地层柱状图是按工作区所有出露地层的新老
关系,恢复成水平状态切出的一个具代表性的柱 子。在柱子中表示出各地层单位或层位的岩性、 厚度、时代及地层系统和接触关系。用岩石花纹 表示地层岩性,柱子的宽度以2-4cm为宜。
实验认识地质图读水平岩层倾斜岩
2
层地质图
二、实验工具
• 三角板、铅笔、厘米方格纸。
地质学基础
实验认识地质图读水平岩层倾斜岩
3
层地质图
三、内容说明
地质学基础
(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
• 1、地质图
• 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某 部分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按一定比例概括地投 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反映该地区各地质 体和地质现象的一种图件。
实验认识地质图读水平岩层倾斜岩
10
层地质图
拔高度相同或基 本相同的岩层。未经变动的,即仍保持原始状态 的沉积岩层。
• 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
• 厚度是岩层顶、底面标高之差。
• 水平岩层的出露和分布状态,完全受地形控制, 出露线在地形地质图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平行 或重合,而不相交。
比等高线的弯曲度大。
相同相同小
实验认识地质图读水平岩层倾斜岩
19
层地质图
岩层的露头宽度特征
地质学基础
• 当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时,一般是地面坡度缓,岩
层露头就宽,坡度陡,露头就窄;岩层出露在陡崖
峭壁上,则岩层顶、底面的界线在平面上的投影重
合成一条线,造成在平面图上岩层“尖灭”的假象。
实习 地质图基本知识及水平岩层地质图
![实习 地质图基本知识及水平岩层地质图](https://img.taocdn.com/s3/m/80ca97fcfab069dc502201af.png)
2O 5 20 6O
0
5 0
10 0m
3 8 O 23 7
O
2O 0 25 7O
2O 4 23 2O
图 例
灰 岩 泥 岩
粉岩 砂 细岩 砂
粗岩 砂 泥岩 灰
含砂 砾岩 长石砂 石英岩
页 岩
石门寨-瓦家山地质剖面图(信手剖面)
三、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水平岩层出露特征
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岩层厚度是其顶底面的高差
平行不整合,形成于O3后,C2前;角度不整合,第一期形成于 Z后,O1前;第二期形成于P后,K前。
演化过程:角度不整合1—平行不整合—褶皱—岩浆侵入—断 层—角度不整合2
仔细阅读该图,回答以下问题: 1、判断褶皱的性质及形成时代。 2、角度不整合、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 3、断层的形成时代。 4、指出褶皱、断层、花岗岩体、平行不 整合、角度不整合的各地质体的或构造 现象的形成先后顺序。
1)等高线:表示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点连
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2)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称等高
距
3)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等高
线平距。
等高线的特点:①闭合的圆滑曲线;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 同;③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等高线平距较小,坡缓的地 方,等高线稀疏,等高线平距越大;④等高距相等。
2 6 o 20 7
o
4o 2 o 26 7 泥 岩
图 例
粉岩 砂 泥岩 灰
灰 岩 页 岩
鲕灰 粒岩 砾灰 屑岩
砂页 质岩 花岩 岗脉
东部落-潮水峪地质剖面图(信手剖面)
20 8 养场 鸡 P s 2 P x 1 P h s 1 C t 2 C b 2
如何看地质图---地质图
![如何看地质图---地质图](https://img.taocdn.com/s3/m/4b78067551e79b89680226ff.png)
如何看地质图---地质图LT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
2、地质剖面图在平面图上,选择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面,以表示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
、地质剖面图3、综合柱状图主要表示平面图区内的地层层序、厚度、岩性变化及接触关系等。
4、比例尺说明比例尺的大小,用数字:1:×××;也可用尺标:5、图例主要说明地质图中所用线条符号和颜色的含义,按照沉积地层层序、岩浆岩、地质构造和其它地质现象的顺序排列。
6、责任栏(图签)说明地质图的编制单位、图名、图号、比例尺、编审人员、成图日期等,便于查找。
二、地质条件在地质图上的表示(一)地层岩性的表示地层岩性在地质图上是通过地层分界线、地层年代代号、岩性符号和颜色,并配合图例说明来表示的。
1、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形状不规则,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大多在河谷斜坡、盆地边缘、平原与山地交界处,大致沿山麓等高线延伸。
2、岩浆侵入体的界线形状最不规则,也无规律可循,需根据实地情况测绘。
3、层状岩层的界线(1)水平岩层,水平岩层的产状与地形等高平行或重合,呈封闭的曲线。
(2)直立岩层,直立岩层的地层界线不受地形的影响,呈直线沿岩层的走向延伸,并与地形等高线直交。
(3)倾斜岩层有三种不同的情况: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界线的弯曲方向(“V”字形弯曲尖端)和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地层界线的弯曲程度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小。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而且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地层界线的弯曲度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大。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而且倾角大于坡角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详细判读地质图(重点已标注)
![详细判读地质图(重点已标注)](https://img.taocdn.com/s3/m/b37729f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1.png)
详细判读地质图(重点已标注)阅读地质图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读地质图首先要看图式和各种规格,即先看图名、比例尺和图例。
还应具备地形图和地图有关知识。
从图名和图幅代号、经纬度,了解图幅的地理位置和图的类型;从比例尺可以了解图上线段长度、面积大小和地质体大小及反映详略程度;图幅编绘出版年月和资料来源,便于查明工作区研究史。
(2)熟悉图例是读图的基础。
首先要熟悉图幅所使用的各种地质符号,从图例可以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及其时代、顺序,地层间有无间断,以及岩石类型、时代等。
读图例时,最好与图幅地区的综合地层柱状图结合起来读,了解地层时代顺序和它们之间接的触关系(整合或不整合)。
有时通过地质图相对图框上的两点画出黑色直线,两端注有AA′或II′…等字样,这样的直线称剖面线,表示沿此方向已经作了剖面图。
(3)在阅读地质内容之前应先分析一下图区的地形特征。
在比例尺较大 (如大于1:50000)的地形地质图上,从等高线形态和水系可了解地形特点。
在中小比例尺(1:10万-1:50万)地质图上,一般无等高线,可根据水系分布、山峰标高的分布变化,认识地形的特点。
如巨大河流的主流总是流经地势较低的地方,支流则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顺流而下地势越来越低,逆流而上越来越高;位于两条河流中间的分水岭地区总是比河谷地区要高,等等。
了解地形特征,可以帮助了解地层分布规律、地貌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4)一幅地质图反映了该地区各方面地质情况。
读图时一般要分析地层时代、层序和岩石类型、性质和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共相互关系。
对于分析地质构造方面主要是褶皱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组合和形成时代;断裂构造的类型、规模、空间组合、分布和形成时代或先后顺序;岩浆岩体产状和原生及次生构造以及变质岩区所表现的构造特征等等。
读图分析时,可以边阅读,边记录,边绘示意剖面图或构造纲要图。
(5).在掌握全区地质轮廓的基础上,再对每一个局部构造进行分析:(1)开始时最好从图中老岩层着手,逐步向外扩展,以免茫无头绪;(2)对每一种构造形态,包括褶曲、断层、不整合、火成岩体等逐一详加分析。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质构造构造图剖面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质构造构造图剖面图的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5794fb54a300a6c30d229f40.png)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质构造构造图剖面图的判读一、知识讲解地质构造构造图剖面图的判读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如图3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形成山岭(如图3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如图3中丙),未侵蚀前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3中甲处均为断层。
若只有破裂而无相对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了。
地质图分析
![地质图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a1bbaaf121dd36a32d829e.png)
在小于 1:100 ,000的地质图上,沉积地层的年代是采用国际通 用的标准色来表示的,在彩色的底子上,再加注地层年代和岩性符 号。在每一系中,又用淡色表示新地层,深色表示老地层。岩浆岩 的分布一般用不同的颜色加注岩性符号表示。在大比例的地质图上, 多用单色线条或岩石花纹符号再加注地质年代符号的方法表示。当 基岩被第四纪松散沉积层覆盖时,在大比例的地质图上,一般根据 沉积层的成因类型,用第四纪沉积成因分类符号表示
角度不整合比例尺图例地貌地层分布和岩性地质构造接触关系比例尺图例图名地貌地层界线侵入岩体v字形法则地层界线侵入岩体第四系q第三系r白垩系k侏罗系j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志留系s奥陶系o寒武系c震旦系z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界线侵入岩体第四系q第三系r白垩系k侏罗系j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志留系s奥陶系o寒武系c震旦系z地层界线侵入岩体第四系q第三系r白垩系k侏罗系j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志留系s奥陶系o寒武系c震旦系z断层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地层界线侵入岩体第四系q第三系r白垩系k侏罗系j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志留系s奥陶系o寒武系c震旦系z元古界读图题1
二 地质图种类
普通地质图(地质图)—用来表示地层、岩性和
地质构造条件的地质图
地构造质图—地质构造条件的地质图
第四纪地质图—专门表示第四纪沉积层的分布、年代
以及地貌的第四纪地质图
基岩地质图—基岩的岩性、分布
工程地质图——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在普通地质图
基础上勘探、试验汇编而成,如隧道工程地质图
地层柱状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综合反映一
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等。
三、地质图的规格和符号
〔一)地质图的规格
地质图应有图名、图例、比例尺、编制单位和编制日 期等。
实验(九)地质图的判读31页PPT
![实验(九)地质图的判读3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73bfa5f46527d3250ce075.png)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地质图的判读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地质大构造地质学实习课件01-1地质图的判读
![地质大构造地质学实习课件01-1地质图的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3fa9ae9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f.png)
作业实例
实习报告
图区的地形特征 地层分布情况:
◦ 水平岩层包括哪些地层?在图上有何特征?分布 在图上哪个部位?它们与地形有何关系?
◦ 倾斜岩层包括哪些地层?在图上有何特征?分布 在图上哪个部位?它们与地形有何关系?
◦ 不整合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地质意义。
本区地层层序以及水平地层的厚度。 本区倾斜岩层的倾向。 绘制AB地质剖面图。
点的连接; 6. 标明比例尺、剖面线的方位。
绘编图切地质剖面图
步骤: ⑴选择剖面位置尽量通过地层较全、最大可能垂直地层走向和主要
构造线,选好后将剖面线标在地形地质图上。 ⑵绘制地形剖面。方格纸定出基线,基线标高一般比图上最低等高
线要低1-1.5cm,两端绘出垂直比例尺。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相 交各点投影到方格纸上相应标高位置,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微地 形连成地形剖面曲线。 ⑶完成地质剖面。将地质图上与剖面相交的地质界线投影到地形剖 面线上,据其产状画出分层界线。 ⑷整理。按要求标出花纹、代号等。 注:①剖面线在图上是斜线,转动方位使基线与剖面线平行。 ②有不整合时,先画不整合面之上新地层,然后据实际情况画 出下伏界线;有断层则先画断层线再画两盘地层。
读图方法(先图外后图内)
举例
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者重合; 老岩层出露在地形低处,新地层出露在
地形高处; 出露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 地层厚度是其顶、低面的高差。
读倾斜岩层地质图
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沟谷处形成“V”字且 尖端向上,山脊处尖端向下。(相反相同)
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大于坡角, 沟谷尖端向下,山脊处尖端向上。(相同相 反)
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小于坡角, 则沟谷中“V”尖端向上,山脊处尖端向下, 地质界限弯曲,紧闭程度大于等高线弯曲紧 闭程度。(相同相同)
地质图的基础知识和判读法
![地质图的基础知识和判读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00ef73852458fb760b5614.png)
注意:作图时一定要选择同一层面
*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1、适用条件 1)、三点共面不共线; 2)、位置和标高已知,且相距不太远; 3)、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产状无变化。
2、具体步骤 OF:为高走向线向低走向线的方向。
其求解方法如下: (1)求等高点 从最低点C作任一辅助线CS,根据A、C点 间高差及B点高程用等比例线段法将其等分,在AC线上 得出与B点等高的D’点。
注意:实验要求所有的产状数据都是由直尺、量角器测
得,不需要有任何三角函数或比例关系。
作业: 1 在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上求下石炭统(C1)等顶面 或底面的产状。 2 在松溪地形地质图(附图3)上,根据:(1)已知某赤铁 矿层为一倾斜矿层,产状稳定,有三个钻孔各见矿深度 为:ZK260m;ZK340m;ZK5180m,用三点法求该 矿层产状;(2)在设计钻孔ZK9处,预计打多深即可达该 赤铁矿层顶面? 提示:钻孔中铁矿层顶面高程等于钻孔 地面位置高程减去见矿深度
图 名 表 示
剖面图如为图切剖面并附在地质图下面,则 只以剖面标号表示,如I-I’地质剖面图
*注意剖面图的放置
3、地层柱状图
综合地层柱状图是按工作区所有出露地层 的新老叠置关系恢复成水平状态切出的一个具 代表性的柱子。在柱子中表示出各地层单位或 层位的厚度、时代及地层系统和接触关系等。 一般只绘地层(包括喷出岩),不绘侵入岩。 也有将侵入岩体按其时代与围岩接触关系绘在 柱状图里。用岩石花纹表示的地层岩性柱子的 宽度,可根据所绘柱状图的长度而定,使之宽 窄适度美观大方,一般以2-4cm为宜。
水平岩层:没有经过构造变动,仍然保持成岩后 的原始水平状态的沉积岩。
特征: 1)下老上新 2)地形地质图上:岩层顶底之间垂距=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地质图的判图
一.实验目的
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2.掌握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认识岩性及地质构造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4.能综合判读地质图。
二、实验工具与药品
一份地形地质图、铅笔、三角尺、量角器、坐标纸等。
三、实验内容或原理
阅读地质图,读懂岩性及地质构造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一)地质图的概念
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某一地区的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岩体、地质构造、矿床等的时代、产状、分布和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缩小并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图上,这会图件就是地质图。
地质图按比例尺大少可分:小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1:50万),中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1:万20--1:10万)和大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1:5万)。
一幅地质图所反映的地质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从观察内容上先从地形入手,然后在观察地层、岩性、构造、地貌等;从观察方法上,采用一般----局部----整体的分析步骤,首先了解图幅内一般概况,然后分析局部地段的地质特征,逐渐向外扩展,最后建立图幅内宏观地质规律性的整体概念。
对土壤专业来说,应着重分析岩性和地质构造对地形、水文和土壤母质分布的影响。
(二)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1.看图名和方位从图名、图幅代号和经纬度可了解该图幅的地理位置和图的类型。
例如,湖北省地质图,湖北省第四纪地质和工程地质图等,图名列于图幅上方图框外正中部位,经纬度标于图框边缘。
一般地质图图幅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特殊情况也有用箭头指示方位。
一幅地质图一般是选择图面所包含地区中最大居民点或主要河流、主要山岭等命名的。
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
如不带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2.看比例尺比例尺一般注在图框外上方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
比例尺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数字比例尺,它是表示地面实际距离被缩小的倍数,如1:50000,即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上50000厘米或500米或0.5公里;直线比例尺是把图上一定距离相当于实际的距离用直线表示出来。
比例尺反映了图幅内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比例尺愈大,制图精度愈高,反映地质情况也愈详尽。
此外,图框的右下方注明编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及资料来源,以了解资料的新旧和质量。
3.读图例地质图上各种地层、岩层的性质和时代以及构造等都有统一规定的颜色和符号。
一幅地质图上,有其所表示的地质内容和图例。
图例通常放在图框外的右边,也放在图框内的空白处。
图例包括地层图例和构造图例两方面。
地层图例是把该图幅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从上到下顺序排列,用标有各种地层的相应符号和颜色的长方形格子表示,长方格子的左边注明地层时代系统,右边注明主要岩性;岩浆岩体的图例按酸性到基性的顺序排列在地层图例之下。
构造图例就是用不同线条、符号所表达的地质构造的内容和意思,如岩层的产状要素,断层的种类等,构造图例常放在地层图例之后。
地形图例一般不标在地质图上。
4.读地层柱状图地层柱状图也叫综合地层柱状图,置于图框外的左侧,它是按工作区所出露的地层新老叠置关系综合出来的、具代表性的柱状剖面图。
柱状图中地层自上而下,由新到老顺序排列,各地层的岩性用规定的花纹表示之,另栏注明各地层单位的厚度和相邻地层的接触关系;喷出岩或侵入岩按其时代与围岩接触关系绘在柱状图里。
柱状图的左栏是界、系、统、介或群、组、段、带等地层单位,并注有相应的地层代号。
柱状图的右栏是简要的岩性描述有关化石、地貌、水文和矿产等,可各设专栏,也可一并放在岩性描述栏中。
5.读地质断面图地质断面图也有叫地质剖面图,就是在地质图上选一条尽可能穿越不同地形、地层和构造状况的有代表性的直线,把该线段上的地形、岩层和构造等用二维的垂直断面图的形式表示之。
地质断面图置于图框外的下方,一幅地质图可设一个或若干个地质断面图,断面图的图名以断面线上主要地名写在图的上方正中,或以断面线代号表示之,断面线代号就是用细线条画出在地质图上的线段两端的代号,如A—B等,它表明地质断面图在地质图的位置。
地质断面图的比例尺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两种,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通常大于水平比例尺,后来标在断面图左右两侧的边框上。
各地层的代号标注在剖面线出露的相应地层的上面或下面,地层的符号(花纹)和色谱应与地质图一致,其图例放在地质剖面图框的下方正中。
断面图的两端上方要注明断面线方向,用方位角表示。
断面线所经过的主要山岭、河流、村镇等地名应注在断面地形上相应的位置。
6.地质图的综合分析在熟悉了上述各种图例的基础上,即可转向图面观察,一幅地质图所反映的地质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从观察内容上先从地形入手,然后再观察地层、岩性、构造、地貌等;从观察方法上,采用一般——局部——整体的分析步骤,首先了解图幅内一般概况,然后分析局部地段的地质特征,逐渐向外扩展,最后建立图幅内宏观地质规律性的整体概念。
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如果是大比例尺地质图,往往带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一下山脉的一般走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
如果是不带等高线的小比例尺地质图,一般只能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的特点,如巨大河流的主流总是流经地势较低的地方,支流则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顺流而下地势越来越低,逆流而上越来越高;位于两
条河流中间的分水岭地区总是比河谷地区要高,等等。
了解地形特征,可以帮助了解地层分布规律、地貌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等。
分析地质内容应当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首先了解图内一般地质情况,例如:
(1)地层分布情况,老地层分布在哪些部位,新地层分布在哪些部位,地层之间有无不整合现象等;
(2)地质构造总的特点是什么,如褶皱是连续的还是孤立的,断层的规模大小,它发育在什么地方,断层与褶皱的关系怎样,是与褶皱方向平行还是垂直或斜交等等;
(3)火成岩分布情况,火成岩与褶皱、断层的关系怎样。
褶皱构造的表现:地层对称分布,中间地层较新为向斜;地层对称分布,中间地层较老为背斜。
如地层依次出露顺序为C-D-S-D-C,中间地层较老,为背斜构造。
断层在地质图上用红线表示,红色虚线表示推测断层。
在地质图上,地层错开是断层的重要标志。
把各个局部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整个构造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主要包括:(1)根据地层和构造分析,恢复全区的地质发展历史;
(2)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的关系;
(3)地质构造与地貌发育的关系,等等。
四、实验步骤和方法
先由教师讲解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在地质图上的特征,然后由学生自己读图,观察内容上先从地形入手,然后在观察地层、岩性、构造、地貌等;从观察方法上,采用一般----局部----整体的分析步骤,首先了解图幅内一般概况,然后分析局部地段的地质特征,逐渐向外扩展,最后建立图幅内宏观地质规律性的整体概念。
对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来说,应着重分析岩性和地质构造对地形、水文和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方式
讲解法,学生独立操作。
六、考核要求
观察学生的操作能力,根据课堂表现及实验报告考核。
七、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正确的写出观察的实验内容。
八、作业:熟悉地质图的一般格式内容,阅读太阳山地区地质图。
1. 分析图中的地貌特征?
2. 举例说明地质构造对地形的影响?
3. 举例岩性对地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