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赏析
中国古建筑艺术与赏析
中国古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也具有艺术和审美的价值。
以下是对中国古建筑艺术与赏析的一些介绍:一、古建筑的艺术特点1.整体性:中国古建筑注重整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层次分明。
这种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
2.实用性:中国古建筑注重实用性,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例如,宫殿、寺庙、民居等建筑都体现了这种实用性。
3.多样性:中国古建筑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4.装饰性:中国古建筑注重装饰性,通过雕刻、绘画、彩绘等方式来增强建筑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
二、古建筑的赏析1.故宫: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之一。
它占地广阔,建筑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雄伟壮观和富丽堂皇。
2.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它以山水为背景,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3.寺庙:中国寺庙建筑是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代表,其中以佛教寺庙最为突出。
寺庙建筑风格独特,雕刻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神秘和庄重。
三、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文化传统。
通过对古建筑的欣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总之,中国古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也具有艺术和审美的价值。
通过对古建筑的欣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赏析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赏析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中国古典建筑包括宫殿、庙宇、园林、寺庙、城墙等多种建筑类型。
这些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和文化因素,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独特特色和气韵生动的文化内涵。
在建筑风格上,中国古典建筑主要包括三种风格,分别是汉、唐、宋式建筑。
其中,汉式建筑风格受到中原地区传统建筑的影响,是中国最古老的建筑风格之一;唐式建筑风格则是在汉式基础上发展而来,体现了唐朝盛世的繁荣和文化底蕴;宋式建筑则是在唐式基础上发展的,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建筑技艺上,中国古典建筑以其精湛的木构建筑技术和传统的装饰手法而著称。
木构建筑技术在中国古代一直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精湛的连接技巧和细致的雕刻,使建筑物更加坚固和美观。
传统的装饰手法包括雕刻、壁画、彩绘等,这些手法在建筑物的装饰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使建筑物更加华丽和富有艺术气息。
在文化内涵上,中国古典建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
建筑物的设计和布局充分考虑了风水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的崇尚。
建筑物中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象征,如雕刻、绘画、书法等,也成为了中国古典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中国古典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世界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欣赏和研究中国古典建筑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感受中国古代民族的文化魅力。
中国古建筑赏析
中国古建筑赏析古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传统的智慧,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中国古建筑广泛分布于江南水乡、北方平原、西南山脉等地,形态各异,风格独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赏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建筑,了解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1、寺庙与道观寺庙与道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文化场所,它们以静谧的氛围和庄重的建筑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如北京的灵光寺、杭州的灵隐寺等,它们以高大的殿堂、雄伟的塔楼和精美的壁画著称。
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和信仰,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建筑的独特之处。
2、古城与城墙中国古代的城池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华民族防御意识的深厚积淀。
如西安的明城墙、北京的故宫城墙等,它们通过高大厚实的城墙、壮丽的城楼和巍峨的城门,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辉煌与权威。
这些城墙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仍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建筑美感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
3、园林与庭院中国的园林建筑以南方园林最为著名,如苏州的留园、扬州的个园等。
这些园林以巧妙的构造、精美的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园林建筑注重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和谐,以山水、花木、亭台楼阁等元素打造了一个宜人的环境。
同时,在园林中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如诗词、书画、雕刻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4、宫殿与庙宇中国古代的宫殿和庙宇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具规模和魄力的代表。
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大雁塔等,而对外宣誓牢固的防务使国家除了在内外因素都非常和平稳定。
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在这些建筑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宫殿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权威和奢华,庙宇建筑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虔诚和仪式感。
这些建筑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装饰华丽,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
5、民居与茶馆中国古代的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另一独特形态,代表了中国人民智慧和审美的结晶。
如四川的木构建筑、南方水乡的白墙黑瓦、北方平原的院落等,它们以简洁、实用和环境融合为特点。
故宫建筑特点赏析
故宫建筑特点赏析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之一、其建筑特点以宏伟壮丽、精美细致、工艺精湛为主要特点,下面将从建筑布局、颜色运用、雕刻工艺等方面对故宫建筑进行赏析。
建筑布局方面,故宫共有两个大院,即外朝和内廷。
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包括太和殿、午门等建筑;内廷是皇帝生活和接触宗族的地方,包括乾清宫、交泰殿等建筑。
两个大院都是按照南北轴线规划,左右对称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美。
此外,故宫还有一条中轴线连接着两个大院,沿途有一系列建筑组成的庙路。
中轴线上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们是故宫建筑中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示范。
在颜色运用方面,故宫建筑注重色彩的运用,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要色调。
黄色是古代中国皇室的象征颜色,象征着皇权和尊贵。
故宫建筑的屋顶瓦片大多采用黄色,并配以红色的柱子和门槛,使整个建筑看起来高贵而庄严。
红色也是古代中国较常使用的颜色,象征着富有和喜庆。
故宫建筑的门窗框架、檐口、斗拱等处经常使用红色进行装饰,使整个建筑显得豪华而华丽。
在雕刻工艺方面,故宫建筑极其注重细节和工艺的精湛。
故宫建筑的檐口、柱子、门窗等处都有精美的雕刻装饰,表现了传统工艺的高超技艺。
檐口上的雕刻常常是云纹、龙纹、凤纹等,寓意着皇权和吉祥。
柱子上的雕刻则常常是花纹和图案,如莲花、花卉、鸟兽等,为整个建筑增添了生动和立体感。
门窗的雕刻则多以人物、山水等为主题,形象鲜明,富有动感。
此外,故宫建筑还注重巧妙的光线运用。
故宫建筑的屋顶多采用重檐式结构,多层次的檐口和斗拱使得阳光投射在建筑上产生层次感。
特别是太和殿的大屋顶,光线非常明亮,给人一种庄严而欢快的感觉。
室内的窗户布局也非常讲究,窗户的位置和大小都是由阳光照射的角度和强度来决定的,以保证室内的明亮和温暖。
总之,故宫建筑以宏伟壮丽、精美细致、工艺精湛为主要特点。
其建筑布局呈南北轴对称,中轴线上有三大殿;颜色运用上注重黄色和红色的搭配,突显尊贵和喜庆;雕刻工艺精湛独特,强调细节的精致和立体感;光线运用巧妙,使建筑显得明亮而庄严。
中国古典建筑赏析
8
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 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 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 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 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 局促。南方园林的代;大多集中于南 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 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9
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 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 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 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 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 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荣 的可园、番禹的余前山房等。
顺 德 清 晖 园
东 莞 可 园
番禺余荫山房
佛山十二石斋
3、其它名园
扬州个园(清):叠石立意,四季假山。 无锡寄畅园(明):颐和园的谐趣园仿此建。
上海豫园(明):明代潘允端为“豫(愉)悦老 亲”而建;黄石假山、砖雕、圆雕、龙墙, “ 玉玲珑”(江南三大名石之冠)。
寄 畅 园 凤 谷 山 庄
5、明清: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 (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 (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 湖 (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对造园艺术具 有指导性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按占有者身份分 皇家园林 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 建筑色彩金碧辉煌,建筑体形高大,表现 了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房屋。也用作书斋、茶馆的字号 以敞朗为特点的建筑物 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
坊:里巷(多用于街巷的名称) 街市,市中店铺:坊间 旧时标榜功德的建筑物:牌坊、节 义坊 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作坊
亭:凉亭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多 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 景用。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 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 形等多种形状 亭,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 。“亭者,停也。” 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 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 息、避雨。亭在园景中往往是个“ 亮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中国古代建筑源远流长,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精髓。
古代建筑不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表现,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和艺术的结晶。
本文将围绕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特点、主要建筑类型和代表性建筑进行赏析,探索其中的文化价值与建筑艺术之美。
历史特点中国古代建筑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历经商代、周代、秦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
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木结构建筑。
木结构建筑利用榫卯榼接的工艺,无需使用钉子和螺丝,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固,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们高超的建筑技术。
古代建筑还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以山水为背景,建造致远意境的建筑群。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文化传统的结合,通过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主要建筑类型中国古代建筑根据功能和形式可以分为宫殿、寺庙、园林、城墙等多种类型。
其中,宫殿是古代帝王进行政务活动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宫殿建筑的布局严谨、气势恢宏,体现了帝王权威和统治地位。
如故宫是中国最著名的宫殿建筑,它的建筑风格典雅华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寺庙是古代宗教信仰的场所,寺庙建筑一般都充满宗教神秘色彩,通常建在山水之间,依山势布局,与自然融为一体。
峨眉山金顶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其建筑风格庄严肃穆,体现了中国人对宗教信仰的崇敬。
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独具特色的类型,中国园林注重营造意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布局景观、建造亭台楼阁、挖掘池塘以及种植花草树木等手法,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致。
苏州的拙政园是中国著名的园林之一,其精致的园林景观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代表性建筑1.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风格典雅华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一。
2.峨眉山金顶寺–坐落于峨眉山之巅的金顶寺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的代表作品,建筑气势宏伟,风格庄严肃穆,吸引着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观赏。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样,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与智慧。
从雄伟的皇宫到精巧的庙宇,每一座建筑都饱含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和意象传达三个方面来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一、建筑风格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凭借其独特的风格而广为人知。
它们通常被归为木质结构和砖石结构两类。
木质结构建筑如中国古代古墓、寺庙和民居,采用优质木材,注重斗拱和榫卯的结构,展示了中国对木材的熟练运用。
砖石结构建筑如中国的宫殿和城墙,采用砖石建造,经久耐用,体现了中国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二、结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是其独特之处。
首先,大多数中国古代建筑都遵循了“天人合一”的原则,即建筑要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次,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对称性和均衡感。
无论是建筑整体布局还是建筑细节,都追求一种完美的平衡。
再次,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注重整体性。
古代中国建筑总是注重和谐统一的整体,将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和谐美感。
三、意象传达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意象传达令人赞叹。
中国古代建筑常常通过建筑布局、建筑装饰和雕刻等手法来传达丰富的神话、历史和文化内涵。
例如,屋顶和门窗上的图案和雕刻往往是独特而精美的,常常表达着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红墙黄瓦、飞檐翘角等特色元素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符号。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品,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特点突出,意象传达神秘而富有魅力。
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还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审美的愉悦。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用心去欣赏和传承。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赏析
建筑布局
中轴线
建筑组合
中国古代建筑布局强调中轴线对称, 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对称,表现出稳重、 平衡的视觉效果。
中国古代建筑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 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建筑群,如寺庙、 宫殿、园林等,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 特的布局和风格。
院落
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群以院落为单位,形成层层递进 的空间关系,体现了封建礼制和家族 秩序。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赏析
目录
•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 建筑结构与布局 • 建筑装饰与雕刻 • 建筑文化内涵 • 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与价值
01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建筑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时期
以穴居和干栏式建筑为主,木骨泥墙,构架简 单。
奴隶社会时期
出现木架结构为主的建筑,如夏朝的二里头宫 殿遗址和商朝的殷墟。
01
雕刻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石雕、木雕、砖雕等 多种形式。
02
石雕多用于建筑物的台基、柱础、栏板等处,雕刻内容有人物、动物、 植物等。
03
木雕则多用于梁架、斗拱、门窗等木结构部分的装饰,雕刻内容丰富 多样,如云纹、龙纹、花卉等。
04
砖雕则多用于影壁、门楼等处,其工艺精湛,风格典雅,常见图案有 云纹、龙纹、花卉等。
建筑美学
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美学特征,如斗拱、屋顶、雕 花等,对世界建筑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建筑材料
中国古代建筑大量使用木材、石材等自然材 料,对世界建筑材料的运用和发展产生了积 极影响。
历史价值与意义
历史见证
中国古代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 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赏析详解
【
【
【
莲 蓬
莲
宝
花
瓶
状
状
状
】
】
】
龙生九子
上古传说,龙生九子有:螭首、蒲牢、嘲凤、赑屃、狴犴、椒图、睚眦、 狻猊、貔貅。
赑屃为龙的第四子,也称龟趺,形似乌龟,好负重,他身上背着大石碑, 碑上刻着功绩,在庭院的一个过道上,能给人带来福气。
一直以为是乌龟, 原来仔细看,确实有 与乌龟不同之处,他 有“龙须”,注定不 是普通的龟;这小孩 也以为它是龟,兴奋 地骑在龟背上;而这 赑屃,注定是给人带 来福气的,想必也是 人们潜意识里面知道 它是吉祥之物吧!
【赑屃(bi xi)】
四、致情建筑
建筑本来就是一门融合各种艺术的艺 术,构图的艺术、建材的艺术、结构的艺 术,以及在这建筑中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的 事情,给人以身的安息、心的静养。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大精深,散发着 古朴的田园气息,以及一种豪华的高端富 贵之气;
西方的古建筑则多以城堡呈现,建筑 的演变也见证着人类的发展进程。
二、屋墙构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 有: 1、硬山式、悬山式 2、庑殿顶、歇山 3、卷棚型(元宝脊)攒 尖(方形、圆形)、重檐 攒尖 4、重檐歇山顶、重檐庑 殿顶
附:十字脊、盝顶(华师笛箫 亭)、盔顶。
1.方形攒尖顶
2.重檐圆形攒尖 (没有正面,没 有屋脊)
3.重檐方形攒尖(没 有正面,有四条屋脊)
地面浮雕【龙凤共舞】
绕过一座假山,蜿蜒前行, 在照壁前的地面有一个圆形浮雕, 龙凤盘旋,祥云也被搅动起来, 与他们共舞,共同享受着这相聚 的时光。
抱滚石
抱滚石如鼓、如石磨,似动而静,稳 稳地定在那里,在门的两侧,坚守着,也 如耳鬓双环,点缀的恰到好处。石面上有 时还有一些浮雕,记录着一些神话故事。
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介绍
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布局之美:中国古代建筑讲究整体布局,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庭院设计,都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则,使得整体效果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2. 造型之美: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丰富多样,有台榭、楼阁、宫殿、园林等多种形式。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但都强调飞檐翘角的曲线美和稳重大气的整体美。
3. 雕刻之美:中国古代建筑的雕刻技艺精湛,形式多样。
无论是木雕、石雕还是砖雕,都注重细节处理,刻画生动逼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雕刻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花草鱼虫等自然元素,又有人物故事等文化元素,展示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4. 色彩之美:中国古代建筑注重色彩搭配,善于运用红、黄、蓝、绿等多种颜色,使得建筑外观显得五彩斑斓,极具艺术美感。
在色彩的运用上,不仅考虑到审美效果,还具有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的功能。
5. 装饰之美: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手法多样,采用壁画、彩绘、挂件等多种形式进行装饰。
装饰内容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吉祥图案和寓意象征,又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悠久历史。
总之,中国古代建筑之美表现在布局、造型、雕刻、色彩和装饰等多个方面,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卓越成就,也为世界建筑艺术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
(完整版)中国古建筑赏析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最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潮
❖ 元、明、清三朝统治中国达六百多年。元代 营建大都及宫殿,明代营造南、北两京及宫 殿。明清时期大事兴建帝王苑囿与私家园林, 形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造园高潮、
第一次发展高潮
❖ 西元前221年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 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 了第一次发展高潮
❖ 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 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式多样化
❖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 时期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第二次发展高潮
❖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 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 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 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
“大朝正殿”,俗称“金銮殿”,使用了最尊贵的重檐庑殿顶象征六合寓 意王道 古建筑庑殿顶
❖ 庑殿顶是古代建筑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一 般只有宫殿建筑才能采用。庑殿顶的四角垂 脊象征四方,正脊象征中央,五条屋脊代表 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寓意“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万物 汇聚中央。四角、八角攒尖顶含有四面八方 的意思;六角攒尖顶象征上下左右前后六个 方位,这种屋顶是“六合”的象征。
❖ 京城的宫殿、坛庙,京郊的园林,两朝的帝 陵,江南的园林,遍及全国的佛教寺塔、道 教宫观,及民间住居、城垣建筑等,构成了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光辉华章
❖ 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据考古发掘,约在 距今六、七千年前
❖ 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在夯土技术、 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 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 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西元前二十一世 纪夏朝建立至春秋、战国
中国古建筑之美
2020·08放眼世界没有一个文明能如同中华文明般集延续性、独特性以及多样性于一体。
中华文明绵延发展五千多年,造就了数不清的历史文化奇迹,在很多领域创造出卓越的成就,尤其在建筑领域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各式亭台楼阁,飞檐青瓦,盘结交错,曲折回旋,精致雅韵又不失大气磅礴。
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对于这样一种美如仙境、不是天堂胜似天堂的古典建筑,文章尝试从形式、旋律、意境三个角度来分析和欣赏它独特的美。
一、形式美中国古典建筑和欧美建筑有一点最大的不同是中国古典建筑形式多样,变化丰富,有皇家宫苑、院落民居、园林别院、书院书斋、楼阁亭榭、庙宇楼堂等等,多元化的样式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社会阶层。
相对于欧美相对单一的建筑功能形式,中国古代建筑形式上的多样化体现了东方美学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也同时对周边国家造成了强大而持久的影响。
中国有着辽阔国土,不同的生态气候以及众多的民族构成造就了不同地域特点的建筑,多种多样的建筑形式给人不同的审美享受,比如晋派建筑的大气、古朴、深沉,徽派建筑的错落有致、趣味天成,闽派建筑的气势宏大、形态各异等等。
多样性和多重文化特性是中国古建筑的共同特点。
本文从以下两点再深入分析中国古建筑的形式美:(一)独有的木质结构外部的形式都是由内部的结构决定的,中国古代建筑大都以木质结构为主要的结构形式,分为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尤其以抬梁式运用最为广泛,主要作为殿堂或者厅堂而存在。
常规的中式古建筑分为三部分,由台基、柱梁以及最具有特点的屋顶构成。
由于中式古建筑的墙体并不承力,结构力主要是由梁柱来承受的,所以经常看到很多的古建筑即使墙体倒了,建筑主体依然屹立不倒。
中式建筑的屋顶设计在整个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被称为第五立面,其类型可以分为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等,形式多样且富含变化。
屋顶正脊两端常常设立鸱吻(鸱吻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鱼,甩尾能掀起千尺巨浪),它左右对称,既起到装饰作用,又有避雷作用。
《中国古建筑赏析》学习指导书(必修)
《中国古建筑赏析》学习指导书一.关于本指导书在学习本课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指导书。
本书专门针对本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方法与学习进度建议,介绍作业、考试安排,有利于学习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二.课程简介《中国古建筑赏析》为本学院开设的通识课程,介绍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并带领学生欣赏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园林、楼阁、住宅民居、桥梁等九大类古建筑的经典之作。
本课采用师生对话体讲解中国古建筑知识,同时深度展现其人文内涵。
是一套凝结了学科指导老师、课程设计师和制作者的集体心血的精品课程。
本课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包括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形式;视角独特、难度适中、逻辑严谨、语言准确,完全符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节奏;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插入大量交互式学习活动,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此外设有展厅、词典和本节小结,便于学生查阅知识点。
三.学习材料《中国古建筑赏析学习指导书》一册《中国古建筑赏析》光盘一张四.学习及考核方法1.本课程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适合线上自学。
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线下拓展学习,如有问题可随时通过网络提问;2.本课程设有随堂游戏练习,可以随时检验学习效果;3.本课程建议学习周期为一学期(10周)。
其中前8周进行新课学习,每周2课时,共16课时;考前复习2周;4.本课程不设实习。
考核及考前答疑方式请关注教务统一安排。
《中国古建筑赏析》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包括以下两方面:1.言语信息和智慧技能目标•掌握中国古建筑的基本分类、功能以及简单的术语,能够看懂景点介绍的文字说明;•理解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以及和西方古建筑、现代建筑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了解中国古建筑中所涉及的简单的文学、历史、地理及科技知识;•积累中国古建筑中所涉及到的历史、文学、建筑学、宗教、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知识;•掌握至少三十座知名古建筑的名称、位置、建造背景、技术特点、历史地位及其他相关知识。
中国古建筑赏析
中国古建筑赏析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其中,古建筑以其独特的构造、精湛的工艺、瑰丽的装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本文将带您一起赏析中国古建筑的魅力。
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始于公元前21世纪的商朝。
经过漫长的发展,古建筑形成了独特而多样化的风格。
在早期古建筑中,以木结构为主,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才逐渐形成了后来的石、砖结构,以及独树一帜的仿木建筑等。
古建筑在结构上追求完美的平衡和谐,注重以天地人为中心的宇宙观念。
例如,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四合院,就是以一片天空为中心,围绕着四面楼房,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这种布局不仅能提供遮风挡雨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崇拜。
中国古建筑的工艺精湛,细致入微。
大量的工艺技法被用于古建筑的建造和装饰,使得整座建筑看起来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例如,宫殿和寺庙的彩绘装饰,无论是在墙壁、柱子还是屋顶上,都鲜明明亮,充满了活力。
同时,还有砖雕、木雕、石雕等技艺完美地融入了建筑结构中,使得每个细节都别具一格,令人赞叹不已。
中国古建筑还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山水为背景,建造各种寺庙、园林、亭台楼阁等。
这种人-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在建筑的位置、布局和景观的选择上。
例如,苏州的拙政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巧妙地融入了当地的湖泊和山水,创造出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古建筑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每一座古建筑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故事。
例如,中国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故宫,曾是明清两代皇宫,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壮观。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帝王生活的象征,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
走进故宫,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皇室的荣耀与辉煌。
除了故宫,中国还有许多其他古建筑同样值得一提。
例如,北京的天坛、承德的避暑山庄,以及陕西的兵马俑等。
这些建筑都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每一座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中国古建筑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不仅在国内受人喜爱,也在国际间享有盛誉。
中国古代建筑鉴赏
中国古代建筑鉴赏
古代建筑的背景与发展
1.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
2.历史时期的建筑特点
3.建筑材料与技术的演进
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式
1. 宫殿与皇家建筑
•故宫在北京的建筑
•郑州博物馆中的商代宫殿
2. 寺庙与道观
•佛教寺庙的建筑特色
•道教道观的布局与构造
3. 城墙与城楼
•西安的古城墙
•燕京八达岭的长城
4. 园林与庭院
•苏州园林的风格与特点
•北京故宫的宫廷庭院
古代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艺术
1. 巧妙运用对称与比例
•故宫中的对称构造
•寺庙中的神圣比例
2. 精湛的木结构建筑
•各地传统建筑的木构造方式
•建筑材料与结构的相互关系
3. 独特的彩绘与装饰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
•古代建筑的彩绘与雕塑
4.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庭院景观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
•寺庙与山水的完美结合
古代建筑的现代价值与保护
1.古代建筑的历史价值
2.文化传承与现代利用的平衡
3.古建筑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结论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我国古代艺术与建筑的辉煌成就。
通过对古代建筑的探索与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能
够从中找到一些对现代建筑设计与艺术创作有启示意义的元素。
不断传承与保护古代建筑,是我们维护和发扬中华文明的责任与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建筑鉴赏外语系英语11-02郑爽61.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有哪些?A.从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环境和建筑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其特点。
一、围院的平面空间众所周知,外国建筑是院在外,即院子包围房子,中国建筑则相反,院在内而房在外,即房屋包围院子。
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或是以主单元(即正殿、正厅)为中心,次单元(即两厢)围绕主单元,一正两厢,并以抄手廊连接,组成一座建筑。
如在各地民居中的四合院空间。
其特点就在于把“院子”作为建筑平面的组成部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以房廊作为过度空间,富有生活气息。
院周围建筑互不独立,相互联系。
但合院建筑不是群体,而只是“一座”建筑。
从四合院住宅到万里长城虽然空间层次不同,但都属于一样的空间形态——即内向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共同体现或服务于一个社会系统。
国,古为城的广称,即政治机构、军事实力及绝大部分的民众生息,都在一城之中。
城外是自然广川,可以村居结庐,造别业,但它不是独立的。
从东周起,一城一国或数城一国模式,一直到秦统一中国,仍以城池为“国”,数“国”合为大统一的国家。
国中有家,故称国家。
但家的空间模式与国相同,只是范围缩小了,可以这样说家是国的单元或细胞,或者说家是国的缩微,国是家的扩大。
长城原为御敌戌疆而设,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城就好比“国”这个大空间的围墙。
无论是历朝都城,宫廷、园林和寺、庙、祠、观,还是各地的民居及市肆都以这种围院空间布局为特点。
这种内向层次型的建筑空间模式,尤以传统园林为最。
它不但是形式的,而且更是意境的。
园林之中,四周有廊、亭、轩、厅等建筑或粉墙,院在内,以树木、假山、池水、墙垣或建筑分割空间。
“庭院深深深几许”,令人心旷神怡。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英语11-02班郑爽 6图 1 河北正定隆兴寺总平面图外观上和其它国家的许多建筑一样,分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但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尤其大,有时几乎和屋身同高,且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比例及标准做法。
四、“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亘有。
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
《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无为”。
天也,自然也。
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祖国各地的美好景色又启发着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
“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对自然美的鉴赏融揉成为传统美学的核心,相应地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山水园林,出现了风景名胜区。
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相反,乃是持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建筑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态度。
例如东晋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近郊修建河阳别业(金谷园):“其制宅边,却阻长堤,前临清渠,柏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石崇《思归引·序》);佛教高僧慧远在庐山经营东林寺:“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沟。
清泉环阶,白云满室。
复于寺内别墨禅林,森树烟凝,石迳苔生。
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高僧传·慧远传》)。
诸如此类的描述,文献记载中屡见不鲜。
从此以后,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风景地带的佛寺、道观、别业、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视相地选址,目的不仅为了满足各自功能的需要,还在于如何发挥建筑群体横向铺陈的灵活性而因山就势、臻合于局部的山水地貌、谐调以总体的自然环境。
它们无异于点染大地风景使其凝炼生动、臻于画境的“风景建筑”,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建筑与大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所体现的独特的环境意识,虽非完全自觉,但却十分明显。
历来的山水“画论”和堪舆学说,对于这种环境意识都曾作过部分的美学和科学的阐述。
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意识,更自觉更深刻地体现在园林建筑中。
广义的中国传统建筑应包括园林建筑。
在园林里面,建筑不必拘泥于一正两厢。
伦理象征或多或少地被冲淡甚至完全消失,建筑布局获得最大的自由度。
建筑与山水、花木等有机地组织为一系列风景画面,使得园林在总体上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建筑美与自然美相互融揉的境界。
五、“以人为本”的建筑在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住场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人们从早期的崇拜高山大漠到崇拜各种自然神。
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传统建筑中一开始就以建造各种神庙为主。
而在中国,开始是崇拜祖先,后来是崇拜族长、君王、帝王等,而且在中国古代,神权从来都是依附、从属于皇权的。
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
即使是后来的宗教建筑也是这样。
非神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其核心之一。
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于理想的现实世界。
中国传统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
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
例如,在建筑材料上,中国传统建筑用木材,不追求其永久性,是非永恒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基础中非永恒观决定的。
而在西方,那里是石头的史诗,追求建筑的永久性。
在建筑体量上,中国建筑以人体尺度为原则,要求“大壮”,又要“适形”。
建筑高度和空间都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也不能造得太大。
造型上中国建筑讲究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平稳,注重水平线条。
即使是向上发展的塔也加上了水平线条,与中国的楼阁建筑相结合。
在园林中,建筑是凝固了的中国绘画和文学,它以意境为创作核心,使园林建筑空间富有诗情画意。
同时,园林布局的自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儒、道两种思想在中国文化领域内的交替互补,也足以说明园林艺术之通过曲折隐晦的方式反映出人们企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憧憬返朴归真的意愿。
我国传统造园的立意、布局和手法已在国内外现代建筑中被广泛借鉴。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英语11-02班郑爽 6尤其值得特殊提出的是,在论及审美行为时西方人偏于写实,重在形式的塑造,中国人偏于抒情,重在意境的创造;西方人偏于现实美的享受,中国人偏于理想美的寄托。
这种理想美的寄托,渗透到各个门类的艺术中,也渗透到建筑艺术中。
从宏观的规划到单体建筑的装修、装饰,都可看到对理想美的追求。
如皇家建筑中的龙、凤雕饰,以及各地建筑上以“吉祥如意”为主题的“福、禄、寿、喜”及诗画装饰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是以人为中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以上仅仅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空间、结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建筑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这虽不是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全部,但它已涉及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结构、装修、装饰、文化等诸多方面。
可以说,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到精神,事物巨细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建筑独有的个性,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它以巨大的感染力,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
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所在。
B.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1.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
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联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
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
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
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
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
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
“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2、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
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
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
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歇山顶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
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包括彩绘和雕饰。
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
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
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
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
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
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
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
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
中国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传统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
C.建筑也从一定的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一、大气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
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
大气,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生气体现在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建筑物(包括塔、楼)的沉重感显得轻松,让凝固显得欲动。
若“大气”产生于理,则“生气”产生于情。
情越浓,艺术性越强。
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艺术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拟的。
而西方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不在建筑物本身,而在其附着的雕塑或绘画——观赏艺术,无法给建筑物自身带来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