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微观经济学主要概念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26
基本概念

市场失灵 逆向选择
外部影响
科斯定理
公共物品
考核重点
试述外部影响导致的资源配置失当及其对策。
公共物品有哪些特征?为什么私人厂商不愿
意提供公共物品? 课本360页1、2、3题。
27
微观经济学的结束语

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市场机制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以增加 社会福利的科学; 2.即使市场机制能将资源配置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也不足 以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因为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不仅 要求合理配置资源,也要求比较公平地分配收入; 3.更何况市场机制由于垄断、外部性、私人厂商不愿意提 供公共产品和不完全信息等原因,并不能合理配置资源。
不同? 为何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一定在平均 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边? 为什么长期总成本 总是小于或等于短期总成 本? 课本148页3、4、10、12题
17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学习重点 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5.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6.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7.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5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合乎理性的人”,简称为 “理性人”或“经济人”。 “理性人”或者“经济人”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 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即每一个从事经 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消费者和厂商等两类个体经济单位,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 场等两个市场,消费者和厂商的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市场和生 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 消费者的经济行为首先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生产要 素,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商品,进而在消费中得到 最大的效用满足。

微观经济学介绍

微观经济学介绍

微观经济学介绍微观经济学可有趣啦。

一、微观经济学是什么呢?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像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或者单个市场等的经济规律的学科哦。

它主要关注的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呢。

比如说,一个家庭如何在有限的收入下,去选择购买不同的商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一个企业又该如何决定生产多少产品,使用多少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呢。

二、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1. 需求和供给。

需求就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就像我们想买苹果,不同价格下我们想买的数量不一样呢。

供给则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果农们根据苹果的价格等因素,决定提供多少苹果到市场上。

2. 弹性。

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哦。

需求弹性就是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有些商品,像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就比较小,价格涨一点,我们还是得买;而像一些奢侈品,需求弹性就比较大,价格一涨,可能很多人就不买了。

3. 成本。

企业生产过程中有各种成本,像固定成本,比如厂房的租金,不管生产多少产品,这个成本都是固定的;还有可变成本,像原材料的成本,生产的产品越多,这个成本就越高。

三、微观经济学的作用微观经济学对我们理解经济现象有很大的帮助呢。

它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比如说如何定价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做出消费选择。

而且在政策制定方面也很有用,政府可以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制定一些关于市场竞争、反垄断等方面的政策,这样就能让市场更加健康、有效地运行啦。

微观经济学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是一旦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它特别有意思,能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身边的经济现象呢。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及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框架1.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又称现代微观经济学,主要以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框架,即在给定资源稀缺程度或生产力条件下,以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要素所有者和政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同时也将古典经济框架下的一些问题:分工与专业化及组织结构重新引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框架加以分析和讨论,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效应、科斯定理等,当然随着理论的深入发展和现实解释的需要也引进一些新的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选择等),是对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框架进行重要的补充的一门社会科学。

1.2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

市场机制亦称价格机制,其基本的要素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各自追求自身最大经济利益的行为,通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联系起来,形成单个市场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在此基础上,微观经济学进一步说明在所有单个市场的供求都相等的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条件下所实现的有效的资源配置,以及为克服资本主义现实经济中的“市场失灵”所制定和执行的微观经济政策。

2.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基本问题及其根本解决方法一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主要在于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通常用英国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以后又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来表述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二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

三是基本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有:第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在资源配置时既要考虑其目标也要考虑其效率,因为资源配置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同时资源配置的效率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第二,资源配置的方式。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和市场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和决策。

它主要关注个体的供给和需求、市场价格的形成、资源配置以及利益最大化等方面。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供给与需求: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概念。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则是指买方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产品的差异以及市场进入和退出的自由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对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3. 生产和成本: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如何决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如何分配生产要素。

生产和成本分析包括生产函数、成本函数、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等概念。

通过对生产和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最大化利润并做出最优的生产决策。

4.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主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竞争等。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非交易者产生的外部影响;公共物品是指一种使用时不排他且消费者无法排斥的商品;不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垄断力量或信息不对称等情况。

5. 市场干预: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可能需要通过干预来实现经济的公平和效率。

市场干预可以包括价格管制、税收和补贴、公共政策和监管等。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干预的效果和影响,以及如何设计合理的政策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6. 消费者行为: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和消费选择。

消费者的需求是由其偏好和预算约束所决定的。

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可以揭示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弹性,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和定价策略提供参考。

7. 生产者行为: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的决策行为和生产选择。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通过对生产要素的选择和组合以及生产规模的决定来实现这一目标。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十大经济学原理:个人决策: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相互交易: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整体经济: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4、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5、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6、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7、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做可以达到其目的的最好的事的人。

8、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量调整。

9、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10、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11、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12、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3、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4、市场力量:单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5、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16、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7、经济周期:就业与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18、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9、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产生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20、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与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21、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22、实证表述:企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观点。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之间的行为和相互关系。

以下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1. 供给和需求:供给指商品或服务在各种价格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需求指消费者愿意以各种价格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

2. 市场均衡:在自由市场中,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出现市场均衡。

均衡价格是供给与需求相等的价格,均衡数量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数量。

3.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指的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相对变化程度。

供给弹性则反应了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相对变化程度。

4. 政府干预:政府在市场中采取干预措施可以影响市场的运行。

政府通过税收、补贴和管制来影响价格和资源分配。

5.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进行某种行动时,放弃的最优替代选择的成本。

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个体决策会面临机会成本。

6.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衡量了额外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时的满足程度。

个体在满足需求时,会权衡边际效用和成本来做出决策。

7.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资源。

这些要素的组合和配置会影响生产能力和成本。

8.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由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因素引起。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核心概念,这些概念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和市场行为,从而解释经济现象和制定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概念汇总

微观经济学概念汇总

目录第一章引论 (1)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1)第三章效用论 (3)第四章生产论 (4)第五章成本论 (5)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5)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6)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7)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7)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 (8)第十一章福利经济学 (8)第十二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9)微观经济学概念汇总第一章引论理解概念:经济学(Economics):研究人和社会对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配置并加以选择的科学;其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微观(Micro)、或“小型”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如单个消费者、生产者和单一市场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整个社会的消费、投资、生产、收入等进行分析研究。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解概念::经济人(Economic man):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是个人利益,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需求(Demand):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供给(Supply):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均衡(Equilibrium):指各个经济决策者(消费者、厂商)所作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均衡数量(Equilibrium quantity):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量。

微观经济学的四组概念

微观经济学的四组概念

微观经济学的四组概念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个体经济代理人(如家庭、企业和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的经济行为和决策。

在微观经济学中,有四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需求与供给、弹性、成本与效益以及市场结构。

一、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需求指的是对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意愿和能力,供给指的是生产者愿意和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与供给通过市场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

需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个人偏好和市场预期等。

供给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生产成本、技术进步、政府政策等。

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均衡。

二、弹性:在微观经济学中,弹性是用来衡量价格变动对需求或供给的敏感程度的一个重要概念。

需求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供给弹性则衡量了生产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价格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在面对价格变化时购买行为的变化程度。

收入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在收入变化时购买行为的变化程度。

交叉弹性衡量了两种商品之间的需求关系,即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影响。

供给弹性则衡量了生产者在生产成本或技术变化时供给数量的变动程度。

供给弹性的种类有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

价格弹性衡量了生产者在面对价格变化时供给数量的变化程度。

交叉弹性衡量了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影响。

三、成本与效益:成本与效益是用来评估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概念。

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

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货币和非货币支出,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设备成本等。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一个商品或提供一个服务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品的价值。

效益是指个体或组织从某个经济行为中得到的满足度或收益。

效益可以通过个人偏好和需求弹性来衡量。

个体或组织在决策时会考虑成本与效益的权衡关系,以最大化效益或最小化成本。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原理-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机会成本和边际分析的概念和应用-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第二章: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计算和意义-市场福利和市场效率-市场结构和垄断的产生及其对市场机制的影响-价格歧视和公平性的讨论第三章:个体消费者行为-效用理论和效用最大化原则-预算约束和货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和计算-混合品和边际替代率的应用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生产函数和边际产出递减-边际成本的概念和计算-长期和短期成本的比较-规模经济和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第五章:市场结构和垄断-垄断的特点和存在原因-垄断定价和利润最大化-垄断的福利损失和政府干预-自然垄断和垄断竞争的比较第六章:企业策略和市场均衡-市场竞争和均衡价格-不完全竞争的特点和存在原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为- Oligopoly和游戏理论的应用第七章:财政与政府干预-公共产品和原则代理的概念和分类-税收和供给侧政策的效果-收入再分配和社会福利的考量-政府干预的成本和效果评估第八章:市场失灵和外部性-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正面和负面外部性的影响和后果- Pigouvian税和补贴的应用-公共物品和市场处置的问题第九章:信息经济学-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性质-隐性行动和道德风险-信号模型和屏蔽效应的应用-信用市场和逆向选择的问题第十章:劳动经济学-边际生产力理论和工资决定-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和分化-最低工资和劳动合同的效果第十一章:地租与土地市场-土地价格和市场竞争的影响-土地和城市规划的问题-土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冲突以上只是对微观经济学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具体内容可能因不同教材和教授的教学方式而有所差异。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还应注重理论的应用和例题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微观经济学概念汇总

微观经济学概念汇总

微观经济学概念汇总1. 供求关系(Supply and Demand):供求关系是市场上的核心概念之一、供给是指供应者按照一定价格和数量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意愿。

需求是指消费者按照一定价格和数量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意愿。

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

2. 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价格弹性是衡量市场上消费者或生产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如果价格弹性大于1,说明市场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如果价格弹性小于1,说明市场对价格变动不太敏感。

3. 生产成本(Production Costs):生产成本是生产者为生产商品或服务所支付的全部成本。

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如租金和固定设备成本)和可变成本(如原材料和工资)。

生产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反之亦然。

4.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是生产者为生产一个额外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增加的成本。

边际成本的变化对于生产决策和资源配置非常重要。

5.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边际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一个额外单位的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感或益处。

边际效用的变化对于消费决策和资源配置也非常重要。

6.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分配资源或产生理想的经济结果。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能包括外部性(如环境污染)、公共物品(如国防)和不完全竞争市场。

7. 垄断(Monopoly):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者或生产者,从而可以控制价格和数量。

垄断可能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不效率和消费者福利损失。

9. 外部性(Externality):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交易对于与交易相关的非参与方产生的效应。

外部性可能是正的(如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的好处)或负的(如污染对环境的损害)。

10.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公共物品是指无法排除非付费人士使用,并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的物品或服务。

微观经济学的概念

微观经济学的概念

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分支学科,研究个体经济决策行为和市场机制运行的规律。

它研究的对象不是整个经济体系,而是个人、家庭、公司等经济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易。

在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供求关系。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货物和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在一个特定时间和地点。

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在同样的时间和地点。

供求关系受到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变化,以及市场上其他参与者的行为的影响。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成本和效益。

成本是指为生产或获得某种物品或服务所支付的成本,如劳动力、原材料和设备。

效益是指由某种物品或服务提供的利益或满足程度。

在经济学中,每个个体都试图在得到需求满足的同时尽量减少成本。

市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市场是指所有供给和需求在一起的地方,它的价格和数量由供求关系决定。

当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市场价格和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市场的类型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等。

生产和成本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生产是指将原材料或其他资源转化为货物或服务的过程。

成本是指生产这些货物或服务所需的经济资源,如人力、物力和资本等。

生产和成本的关系是由供给曲线描述的。

弹性也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表示市场价格对供给或需求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价格对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较小,它就是不弹性的;如果影响较大,它就是弹性的。

最后,微观经济学还包括一些其他的概念,如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等。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是指生产或使用更多的一种物品或服务所需的额外成本和收益。

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未能有效分配资源,政府干预指政府采取措施干预市场的行为,以使市场更为健全。

弄清以上这些微观经济学的概念,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供求关系、市场、成本和效益等经济现象,更好地做出经济决策。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解释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解释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单个经济变量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机会的最高价值(收益)。

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指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内在规律的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标准的经济学。

需求定理: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供给定理: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供求定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均呈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而均衡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供求定理的核心是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移动会形成新的均衡点,从而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

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指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应提高价格;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应降低价格,才能增加总收益。

支持价格: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所规定的这一行业产品的最低限价。

限制价格: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基数效用:基数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

序数效用:序数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

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是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边际效用递减: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消费的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经济学基本概念
-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
-个体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理性选择理论和边际分析的概念及应用
2.市场供求
-供求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市场均衡的概念与分析
-市场调节机制及其限制
3.弹性
-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弹性对价格变动和收入变动的影响
4.生产与成本
-长期和短期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组合及其边际生产力
-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关系
5.市场结构
-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的特点与分析
-垄断定价策略及效果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6.消费者行为
-效用理论和效用最大化
-偏好和预算约束的相互作用
-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
7.生产者行为
-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优化问题-生产要素选择和投入组合
8.广义均衡
-供给和需求的整体均衡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影响
9.非完全信息理论
-隐藏动机和逆向选择
-计划与契约
10.公共物品和外部性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别
-外部性和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11.剩余理论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计算和分析
-税收和补贴对剩余的影响
12.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指标和影响因素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知识点的汇总。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可以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和练习,使其更加熟悉和掌握。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共同构成了经济学的两个维度。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特点、研究范畴、重要概念以及它们在现实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特点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规律的经济学分支。

它关注的是宏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和变量,如国家的产出、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体,强调整体性和稳定性,以宏观经济指标为研究对象,如国内生产总值(GDP)、物价指数、失业率等。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是综合性、抽象性和非常态性。

综合性体现在它研究的是经济系统的整体运行规律,对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解释;抽象性指的是它不涉及具体个体的行为,而是关注整个经济体的总体情况;非常态性指的是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而不是个别事件。

二、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特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与市场相互作用的经济学分支。

它关注的是个别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以及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主体,如消费者、生产者和企业等。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是个体性、具体性和单一性。

个体性体现在它研究的是个别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对各个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具体性指的是它关注具体的经济现象和变量,例如价格、需求、供给等;单一性指的是微观经济学假设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研究特定条件下的经济行为。

三、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有所不同。

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宏观层面的问题,包括总量经济活动、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供应、失业率等。

微观经济学则关注个体层面的问题,包括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结构等。

两者的研究范畴各有侧重,但在现实中相互补充、相互影响。

四、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一些重要的概念。

微观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三个基本问题,并介绍它们在消费者需求和厂商供给方面的应用。

一、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1.生产什么生产什么是指企业或家庭在一定时间内应该生产哪些产品或提供哪些服务。

生产什么的决策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它会影响到资源的配置和生产结构的确定。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的决策是由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做出的。

例如,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那么企业就会增加该商品的生产。

2.如何生产如何生产是指企业或家庭在生产过程中应采用何种技术、设备和生产方法。

不同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会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企业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产方法来满足市场需求。

在如何生产的决策中,企业需要考虑到成本、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因素。

3.为谁生产为谁生产是指企业或家庭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以哪个阶级或群体的利益为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厂商主要考虑的是股东的利益;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厂商则主要考虑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

因此,为谁生产的决策往往涉及到经济制度和社会价值观的考虑。

二、消费者需求和厂商供给消费者需求和厂商供给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

消费者需求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它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该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厂商供给是指厂商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它取决于厂商的生产能力、成本和市场价格。

1.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偏好和价格。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加时,他们的需求量会增加;而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的需求量通常会减少。

此外,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也会影响他们的需求量,因为高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可能会购买更多的高档商品或服务。

2.厂商供给厂商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

当厂商的生产成本增加时,他们可能需要提高产品的售价以维持利润水平,而这可能会导致供给量减少。

微观经济学必背知识点大一

微观经济学必背知识点大一

微观经济学必背知识点大一在经济学的学习中,微观经济学是我们首先接触的内容之一。

它主要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行为,例如个人、企业和市场等。

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供给表示卖家愿意、能够出售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表示买家愿意、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往往下跌;而当供小于求时,价格则上涨。

2.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当某种经济单位(例如消费者或生产者)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产量或消费量时,所产生的效果变化。

边际效应对经济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消费者在购买某种商品时会考虑消费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即消费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效用),生产者在决定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时也会考虑生产的边际成本。

3.弹性在经济学中,弹性是指某种经济变量对于其他变量的敏感程度。

例如,需求弹性可以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弹性大于1,说明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市场上销售量可能会大幅下降;如果需求弹性小于1,说明需求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销售量可能会相对稳定。

4.成本与效益在个体决策中,成本与效益是一种权衡考量。

成本包括明确的货币成本以及隐含的机会成本(放弃的最佳选择的代价)。

效益则是指个体能够获得的利益或满足感。

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比较成本与效益,选择最优的行为。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买家和卖家之间的竞争关系。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于价格、利润和资源配置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影响。

了解市场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运作的规律。

6.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者提供劳动力、企业聘用劳动力的市场;资本市场是资金提供者与投资者之间进行资金交换的市场。

学习生产要素市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劳动力和资本的配置,以及收益分配的机制。

7.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单位的决策会对其他单位或整个社会产生的非直接效应。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涉及的概念和理论有许多,覆盖了不同的领域。

它的主要内容涉及供求关系、市场机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经济效率、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经济问题。

这些经济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纳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

本文将对这些理论作简要总结,以便让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微观经济学。

首先是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指商品和劳动力价格的变化受到供求变动的影响,价格由市场自由竞争和政府干预控制。

另外,市场结构也会影响价格变动。

在政府干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即市场上没有有效的竞争和政府干预也没有起到调节市场价格的作用。

其次,市场机制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参与者之间有多种可能的关系,例如竞争、垄断、联合体和声请者。

它们的相互作用最终会影响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导致市场价格的变化。

继而,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也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商品和劳动力市场分析了从产品供应和需求到劳动力供求的过程。

它还涉及到商品和劳动力的价格变化、均衡价格及政府对市场的调控等问题。

此外,经济效率也是微观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经济效率指的是社会资源配置后所获得的社会总收益最大化。

它涉及到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结构和政府行为等方面。

此外,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经济增长指的是经济的趋势性增长,以及因素如技术进步、资源分配和货币政策对其影响的研究。

收入分配则关注社会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如何干预以实现社会公平等。

最后,微观经济学还包括政府干预和市场失灵的研究。

政府干预的内容涉及政府的行为以及其对经济的作用,比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等。

市场失灵则指的是市场形成的失败情况,即政府的干预没有起到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

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涉及了一系列不同的经济问题,涵盖了供求关系、市场机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经济效率、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

本文简要总结了这些概念和理论,以便让读者对微观经济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生产、分配和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经济现象。

本文将重点介绍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决策者(包括个人和企业)行为及其对市场的影响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的供求关系、价格决策、市场结构和竞争等方面。

1.1 概念和方法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它通过假设个体决策者的理性行为、完全信息和利益追求来进行分析。

微观经济学使用了边际分析、供求关系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来研究个体决策者在面临稀缺资源时的决策行为。

1.2 市场经济与微观经济学市场经济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价格形成、资源配置等问题。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1.3 影响因素与决策行为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影响个体决策行为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收入、价格、需求、供给、市场结构和政策等。

个体经济单位在面临不同的影响因素时,会做出不同的决策,从而影响市场的运行情况。

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的是整体经济变量和经济体系的演变,如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物价水平等。

2.1 概念和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体系中的总体经济现象,它通过假设宏观经济体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来研究经济体系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调整。

宏观经济学使用了总量分析、均衡分析和动态调整分析等方法,来描述和解释经济体系的运行情况。

2.2 政府干预与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另一个研究内容是政府在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和政策。

宏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政府如何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供给政策来调控经济活动,维护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2.3 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还研究了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原因和影响。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实证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实证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实证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实证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名词可能有些晦涩难懂。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步解释这些名词的含义,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研究个体行为和市场决策的分支。

它关注的是个体主体,如个人、家庭、企业以及市场上的交易和价格形成等因素。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供求关系、边际效应、市场结构、成本和收益等。

通过对个体和市场行为的研究,微观经济学为理解个体决策和市场机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2. 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是一种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它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经济数据,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实证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实证验证和解释,以了解经济问题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它使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工具来分析数据,并通过实证研究来评估经济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3. 微观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关系微观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是密切相关的。

微观经济学提供了实证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理论框架,而实证经济学通过收集和分析实证数据来验证和解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

实证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反过来促进和改进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并为经济政策制定者提供依据。

4. 对微观经济学名词的深入理解在深入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名词和概念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a.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它描述了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b.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或投入对总产出或总效用的影响。

边际效应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帮助我们理解决策者如何权衡利益和成本来做出决策。

c.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企业的数量、规模和竞争程度。

市场结构对于企业的行为和市场效率产生重大影响。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一章导言⒈如何理解资源稀缺性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学的关系资源稀缺性——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总是稀缺的。

资源稀缺性与经济学的关系: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是稀缺的;欲望无限性与资源稀缺性的矛盾决定选择是必要的;经济问题就是由于资源稀缺而引起的各种选择问题;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如何进行配置的科学。

⒉任何经济社会都必然面临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是什么?①生产什么(包括生产多少);②如何生产;③为谁生产。

⒊市场经济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①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②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③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

⒊什么是机会成本?将一定量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必须放弃的生产其他产品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是这一定量的资源用于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

⒋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一定量的资源在技术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多种(以两种代表多种)产品的最大产量组合。

⒌如何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实证经济学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回答“是什么”。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处理经济问题;回答“应该是什么”。

⒍什么是均衡分析?均衡是指经济现象或过程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

均衡分析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分析经济均衡状态形成的条件、原因、过程及其作用。

⒎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

微观经济学的方法是个量分析方法,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⒏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宏观经济学的方法是总量分析方法,其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_top第二章价格理论一、需求理论⒈什么是需求?需求是人们的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是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与其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用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来表示。

⒉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除商品自身的价格以外,一切影响需求量的因素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有: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③相关商品的价格;④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⒊如何理解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的区别?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商品的需求量随其自身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表现为点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除商品自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⒋什么是供给?供给是生产者的出售欲望和出售能力的统一;是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与其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用供给求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来表示。

⒌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除商品自身的价格以外,一切影响供给量的因素都是影响供给的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有:①生产成本;②技术水平;③相关商品的价格;④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⒍如何理解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的区别?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商品的供给量随其自身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表现为点在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除商品自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

⒎什么是供求均衡?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供求均衡——当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这两股相反的力量达到势均力敌时的一种状态。

在供求曲线图上表现为供求曲线的交点。

均衡价格——相对于一定的交易量,供求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交易价格。

均衡数量——相对于一定的交易价格,供求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交易量。

均衡价格由市场竞争自发地形成——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求均衡,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形成。

⒏供求变动如何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供求均衡的条件是假定供给和需求都不发生变动,即假定除商品自身的价格外其它一切影响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因素均不变。

一旦供给关系或需求关系发生变化,供求均衡就被破坏,均衡价格就会出现波动,均衡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供求规律]:①需求增加[减少],均衡价格上升[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减少];②供给增加[减少],均衡价格下降[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减少]。

⒐什么是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的弹性,等于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用以衡量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⒑如何划分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①完全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无穷大。

②完全无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等于零,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动没有反应。

③单位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等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④富有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⑤缺乏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⒒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①消费者对商品需要的迫切程度:奢侈品-弹性较大;必需品-弹性较小。

②商品的可替代性:替代性强-弹性较大;替代性弱-弹性较小。

③商品支出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所占比重大-弹性较大;所占比重小-弹性较小。

④时间因素:同一种商品时间短-弹性较小;时间长-弹性较大。

注意:上述各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同一商品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其弹性大小可能不同。

⒓厂商的销售总收益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间是什么关系?①需求价格单位弹性——厂商的销售总收入不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②需求价格富有弹性——厂商的销售总收入与商品价格反方向变动。

可以采取“薄利多销”的促销方式。

③需求价格缺乏弹性——厂商的销售总收入与商品价格同方向变动。

不能采取“薄利多销”的促销方式。

农产品需求价格缺乏弹性是导致“丰收悖论”或“谷践伤农”的根本原因。

⒔什么是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的弹性,等于商品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用以衡量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⒕什么是需求交叉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的弹性,用以衡量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替代关系-弹性大于零;互补关系-弹性小于零;没有关系-弹性等于零。

⒖什么是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的弹性,用以衡量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的收入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正常物品-弹性大于零;低挡物品-弹性小于零。

在正常物品中:奢侈品-弹性大于1;必需品-弹性小于零。

⒗什么是支持价格?支持价格——政府为了保护某一行业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又称保护价格。

主要用于对农产品的保护价格和最低工资法。

⒘什么是限制价格?限制价格——政府为了限制某种产品的价格而规定的该产品的最高价格。

主要用于对生活必需品的限制价格。

⒙什么是蛛网理论?蛛网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蛛网理论是一种动态均衡分析,主要用于分析季节性产品如农产品价格和产量的波动。

蛛网理论的基本假设:①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是瞬时的,即本期需求量由本期价格决定;②供给量对价格的反应是滞后的,即本期供给量由上期价格决定。

_top第三章消费理论⒈什么是效用?效用——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而不是客观用途。

同一商品效用的大小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⒉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有什么区别?基数效用论——效用的大小可以计量,因而可以用基数表示;序数效用论——效用的大小不能计量,因而只能用序数表示。

⒊什么是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或拥有量所得到的追加的满足。

⒋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同一种商品来说,消费者所消费或拥有的数量越多,他对于该商品的欲望的迫切程度就越低,即每增加一单位同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递减的。

⒌什么是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是什么?消费者均衡——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前提下,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使消费者能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

假设前提:①消费者的偏好不变;②消费者的收入既定;③物品和劳务的价格既定;④理智的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当消费者用于购买每一种商品的最后一元钱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时,所获得的效用最大。

或者说,当消费者所购买的最后一单位每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时,所获得的效用最大。

⒍什么是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低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在几何图形上等于需求曲线高于均衡价格部分的面积。

⒎什么是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有什么特征?无差异曲线——用于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曲线。

即曲线上每一点所代表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方式对于消费者的效用是无差异的。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①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②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每一条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离原点越远的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③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④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⒏什么是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为什么是递减的?边际替代率——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为了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而必须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在保持总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而必须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即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表现为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⒐什么是预算线?预算线——用于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前提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的组合方式的曲线。

即曲线上每一点所代表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方式,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前提下消费者所能实现的最大限度的购买。

又称消费可能性线。

预算线的特点:斜率的绝对值为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⒑如何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几何分析)解释消费者均衡及其实现条件?消费者均衡点——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性线的相切点。

在这一点上,消费者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前提下将获得最大的效用。

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几何解释:当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时,即当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时,消费者将获得最大的效用。

⒒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是什么?替代效应——当某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以更多的这种物品来替代另一种物品。

收入效应——当某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的相对收入增加,对这种物品消费量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