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学》示例教案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概述介绍《语言与文学》课程的目标、意义和内容强调语言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对学生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1.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阅读、写作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1.3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章:诗歌教学2.1 诗歌概述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如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如韵律、节奏、意象等2.2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如情感、形象、思想等教授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关键词语、意象分析、情感理解等2.3 诗歌创作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如自由诗、抒情诗、叙事诗等强调诗歌创作的个性化和创新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第三章:散文教学3.1 散文概述介绍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如真实性、文学性、叙述性等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如清晰、流畅、细腻等3.2 散文鉴赏引导学生理解散文的主题和思想,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情感表达等教授散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段落分析、修辞手法、风格理解等3.3 散文创作指导学生进行散文创作,如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明散文等强调散文创作的真实性和文学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第四章:小说教学4.1 小说概述介绍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如情节、人物、环境等分析小说的结构形式,如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等4.2 小说鉴赏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如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环境描写等教授小说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情节分析、人物分析、主题理解等4.3 小说创作指导学生进行小说创作,如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强调小说的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五章:戏剧教学5.1 戏剧概述介绍戏剧的定义和特点,如舞台表演、对话等分析戏剧的结构形式,如三幕剧、四幕剧等5.2 戏剧鉴赏引导学生理解戏剧的主题和思想,如人物关系、情节发展、对话分析等教授戏剧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角色分析、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5.3 戏剧创作指导学生进行戏剧创作,如校园戏剧、短剧等强调戏剧的情节构思和角色塑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六章:童话与寓言教学6.1 童话与寓言概述介绍童话与寓言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分析童话与寓言的语言特色、人物形象和寓意6.2 童话与寓言鉴赏引导学生感悟童话与寓言的魅力,如想象、奇幻、教育性等教授童话与寓言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寓意解读、角色分析、情境体验等6.3 童话与寓言创作指导学生进行童话与寓言创作,鼓励创意和想象力强调寓意表达和人物塑造,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七章:神话与传说教学7.1 神话与传说概述介绍神话与传说的起源、特点和分类分析神话与传说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和叙事风格7.2 神话与传说鉴赏引导学生理解神话与传说的主题和思想,如英雄叙事、宗教信仰、民族精神等教授神话与传说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象征意义解读、叙事分析、文化背景了解等7.3 神话与传说创作指导学生进行神话与传说创作,鼓励创新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运用强调故事情节构思、人物塑造和文化内涵的体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八章:古文教学8.1 古文概述介绍古文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如诗文、散文、小说等分析古文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和文学价值8.2 古文鉴赏引导学生理解古文的主题和思想,如道德观念、历史背景、人文精神等教授古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实词虚词辨析、句子结构分析、修辞手法解读等8.3 古文创作指导学生进行古文创作,鼓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创新运用强调文言文的表达规范、修辞运用和文学价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九章:比较文学教学9.1 比较文学概述介绍比较文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和意义分析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如跨文化、跨民族、跨语言等9.2 比较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如主题、形式、风格等教授比较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文本对比、文化背景了解、文学理论运用等9.3 比较文学创作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文学创作,鼓励创新和跨文化思考强调对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与创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十章:课程总结与拓展10.1 课程总结回顾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收获,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10.2 课程拓展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学习鼓励学生参与文学社团、写作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10.3 展望未来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成长给予期望和鼓励强调文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持续关注和热爱文学第十一章:现代文学教学11.1 现代文学概述介绍现代文学的背景、特点和代表人物分析现代文学的语言实验、形式创新和主题多样性11.2 现代文学鉴赏引导学生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如人性探索、社会批判、文化认同等教授现代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象征手法、解构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11.3 现代文学创作指导学生进行现代文学创作,鼓励创新和个性化的表达强调实验精神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十二章:后现代文学教学12.1 后现代文学概述介绍后现代文学的定义、特点和代表人物分析后现代文学的解构主义、多元化和反传统倾向12.2 后现代文学鉴赏引导学生理解后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如文化碎片、主体性消解、历史重构等教授后现代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文本互涉、叙事视角、符号解读等12.3 后现代文学创作指导学生进行后现代文学创作,鼓励创新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强调解构精神和反传统思维,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十三章:网络文学教学13.1 网络文学概述介绍网络文学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如网络小说、网络诗歌等分析网络文学的创作方式、传播途径和受众特点13.2 网络文学鉴赏引导学生理解网络文学的主题和思想,如现实关怀、网络生活、虚拟现实等教授网络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网络语言理解、叙事方式分析、互动性体验等13.3 网络文学创作指导学生进行网络文学创作,鼓励创新和与网络受众的互动强调网络文学的视觉冲击、互动性和创新表达,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十四章:文学批评与评价14.1 文学批评概述介绍文学批评的定义、功能和类型,如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等分析文学批评的方法和原则,如文本分析、历史文化解读、审美评价等14.2 文学批评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批评实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教授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技巧,如逻辑推理、证据引用、观点阐述等14.3 文学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教授文学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如标准制定、权重分配、综合评价等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5.1 课程总结回顾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收获,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15.2 课程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建议鼓励学生提出对课程的建议和意见,以促进教学的不断完善15.3 展望未来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成长给予期望和鼓励强调文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持续关注和热爱文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幼儿文学语言作品活动教案(通用)ppt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CONTENTS
• 活动目标 • 活动内容 • 活动方法 • 活动过程 • 活动评价 • 活动反思与总结
01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幼儿能够了解文学语 言作品的基本概念和 特点。
幼儿能够理解文学语 言作品的主题和情节 。
幼儿能够掌握文学语 言作品的分类和表现 形式。
引导学生根据自我评价的结果 ,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
果。
家长评价
孩子参与度
了解孩子在家庭中参与文学语言活动 的程度和积极性。
孩子表达能力
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文学语言 的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孩子自信心
评估孩子在文学语言学习过程中自信 心的发展情况。
家庭支持与配合
鼓励家长提供家庭支持,如与孩子共 同阅读、讨论文学作品等,促进孩子 文学语言能力的提高。
深入环节
角色扮演
让幼儿扮演文学作品中的角色, 通过表演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和
情感。
创意表达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文学 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如绘画、手工 等。
情感体验
引导幼儿深入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 感和意境,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 审美能力。
结束环节
总结回顾
对本次文学语言作品活动进行总 结和回顾,强调作品的主题和意 义。
游戏导入
通过与文学语言作品相关 的游戏,引导幼儿参与其 中,在游戏中感受作品的 主题和意义。
展开环节
朗读文学作品
教师朗读文学作品,让幼 儿通过听来感受作品的语 言美和韵律感。
讲解文学பைடு நூலகம்品
教师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 浅出的讲解,帮助幼儿理 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语言与文学》教学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与文学》教学方案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语言与文学的关系,认识到文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语言与文学的定义和关系。
探讨文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分析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语言与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能力。
布置课后阅读和写作任务,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诗歌欣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诗歌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探讨诗歌的形式和分类。
分析具体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艺术。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艺术。
采用朗读和背诵法,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语言感受能力。
2.4 教学评估进行诗歌朗读和背诵,评估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语言感受能力。
布置诗歌写作和评论任务,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三章:小说欣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培养学生对小说的欣赏能力和情节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探讨小说的形式和分类。
分析具体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塑造。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塑造。
采用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4 教学评估进行小说情节分析和角色扮演,评估学生的情节理解和表达能力。
布置小说写作和评论任务,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四章:戏剧欣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导读:1.理解语言与文学的重要关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2.理解词汇、语音、语法与文学的几个具体关系,把握文章的内容。
3.学会从几个具体的角度,分析古诗和现代诗的语言。
1.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2.语言的抑扬美。
3.语言的整齐美。
1.文中引用的古诗文与所证观点的关系。
2.古代声韵如何构成诗句抑扬的美。
3.不完全句、使动用法与文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1.自学与串讲相结合。
2.通过解析一首古诗来分析语言的抑扬美、回环美和整齐美。
3.精细研究课文的几个片断。
媒体设计电脑教学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方案一(针对一般学生的教案设计)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南朝时期,刘勰写了本书叫《文心雕龙》,20世纪有个叫王力的人太喜欢这本书了,他为自己的书斋起名为“龙虫并雕斋”,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
1987年香港出版的《王力先生纪念文集》的“前言”中,尊王力为“用世纪来计算时间”的文化名人。
这个称号形象地显示了王力先生毕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成就和他科学的治学精神所凝聚起来的生命之光。
他从事了逾半个世纪的汉语研究,研究几十个世纪的汉语,而由他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开创的汉语现代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他培养的后人的研究成果,将持续和保留到以后无尽的世纪。
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语言和文学》。
二、解题怎样运用语言来描写事物,是文学的重大课题。
高尔基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
人类社会一天也离不开语言,文学作品也是一刻也少不了语言。
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社会;同样,没有语言,也决不会有文学作品。
王力先生就是抓住语言进行了一生的研究。
他于1962年发表的《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略论语言形式美》两篇论文,就是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成果。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是王力先生为大学生作的一次演讲,可以说是这两篇文章的概要。
三、研习课文1.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从文中至少提出一个问题。
学前教育教案的语言与文学教学
学前教育教案的语言与文学教学在学前教育中,语言与文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促进幼儿对文学的理解与欣赏。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教案的语言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学前教育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
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通过语言教学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起正确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
下面是几种有效的语言教学策略:1. 聆听与模仿幼儿的语言能力主要通过聆听和模仿来获得。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儿歌、故事和绕口令等内容来引导幼儿聆听,并鼓励他们模仿。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手势等辅助工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模仿语言。
2. 创设语言环境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充满语言的环境,例如,贴上带有图片的单词卡片,使用带有丰富语言的游戏和教具等。
这样能够激发幼儿的语言敏感性,并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语言交流鼓励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有机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文学教学文学教学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引导幼儿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下面是几种有效的文学教学策略:1. 绘本阅读绘本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文学作品形式之一。
教师可以选择富有故事性和形象性的绘本,与幼儿一起欣赏和解读故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2. 儿歌演唱儿歌是幼儿文学的重要形式。
教师可以选择优秀的儿歌,引导幼儿一起演唱,并通过歌曲中的词语和意境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语言游戏通过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例如诗歌填空、接龙等,可以激发幼儿的文学兴趣,培养他们对诗歌、故事等文学形式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总结:学前教育教案的语言与文学教学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语言教学,幼儿可以建立正确的语言意识与表达能力;而通过文学教学,幼儿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孔乙己》教案:语言运用与文学赏析的实践探究
《孔乙己》教案:语言运用与文学赏析的实践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引导学生赏析各种文学作品。
其中,文学作品及其语言运用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
而作为一篇经典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语言运用的美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将就《孔乙己》的语言运用及文学赏析进行实践探究。
一、《孔乙己》情节概括《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酒鬼的故事。
孔乙己是个贫穷的酒鬼,喝上了酒就会忘掉一切烦恼。
他的好朋友是店家老板和酒客贩夫。
他们之间的交往因孔乙己的一次过失而发生了矛盾,孔乙己受到了羞辱。
之后,孔乙己喝醉了,张牙舞爪地去挑战店家的狗,结果被狗咬了。
孔乙己被送往医院,最终因伤重而去世。
二、《孔乙己》的上承文化1.《红楼梦》的影响《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它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孔乙己》中,鲁迅先生借用了《红楼梦》里的一个流传至今的典故:“士可杀不可辱”。
这一句话展示了中华老祖宗的文化特点和核心价值,也表明了孔乙己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也有着不屈不挠、抗争死亡的勇气,不愿被人所屈辱。
2.新旧闹剧的融合《孔乙己》也并非垂直于文学的创新之作,其中融合了传统新旧闹剧的元素。
故事背景为旧社会,通过故事情节和语言运用的描绘,使人们看到了旧中国的社会风貌和生活状况,同时也表现了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
可以说,这也是《孔乙己》作为一篇经典的短篇小说的重要亮点之一。
三、《孔乙己》的语言运用1.精简而生动的语言鲁迅先生的语言极为精炼、精简,同时也能够充分地表达出文学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在《孔乙己》中,他没有过多地描述背景和人物形象的特征,而是用一些简单而形象的词汇勾勒出一个贫困而善良的人物形象。
例如“只要他听到玲珑骰子发出叮咚、叮咚、的响声,他就会伸出发抖的手去摇这个骰子”,这一句话生动地描绘出孔乙己酗酒的情形,令人记忆深刻。
高中语文语言与文学说课 人教版 教案
高中语文语言与文学说课要说的第一点是本人并不喜欢这篇课文。
如果有幸编撰教材,本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篇几乎一无所善的文字拿来为难老师和学生。
假如课文编者是出于对王力先生的崇敬,那也是好心办坏事,这篇文字不读还好,读了给人留下的印象势必是大语言学家不过尔尔,要创见没创见,要新鲜材料没新鲜材料,文采更是别说。
假如编者是为了凑足这个单元而拉壮丁,只能说编者的视野太狭窄,或者也可以解释为惟名人是从。
本人要说的第二点是,本文又并非没有“使用价值”。
文中所讲的平仄的知识、对仗的知识等可以帮助中学生长见识。
文中强调的诸如“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之类的观点虽然是语文常识,但真正成功跨过语言基本关口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少,真能运用语言准确、生动甚至精妙传情达意的学生就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当务之急是在重视语言重要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语言的鉴赏操练,争取为学生指点升格语言的若干途径,并使学生在美化亮化艺术化语言的尝试中看到巨大的空间和提升的希望。
课文第三部分“语音与文学”这一部分用大量篇幅讲平仄方面的知识,背景是这篇文章当初是面向中文系大学生的讲话。
这一部分内容专业性强,中学生没有必要作透彻了解,学生只要懂得文学语言要有音乐美(抑扬美、回环美),对于平仄只要作常识性的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文中在谈语言和文学的关系时,大量列举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材料,使得文章的时代性不强,有较大的局限。
为了让学生对文中若干重要观点有深入的理解,需补充引入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名著在内的鲜活经典的材料,高中三年所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这样的材料,用学过的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来印证本文中的观点,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的基本观点,并能用以前所学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来印证本文中的有关观点。
2.能运用语言和文学的关系原理来鉴别评说有关语言材料的优劣得失。
3.能在老师指导、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升格语言的几种有效方法,并在今后的语言实践中自觉运用,真正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学水平。
文学作品诗歌语言教案
文学作品诗歌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形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形式;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形式,让学生了解诗歌;2.示范法,教师朗诵优秀诗歌作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3.激发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练习法,布置诗歌创作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朗诵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来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2.讲解,教师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形式,如押韵、节奏、意境等;3.示范,教师朗诵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4.激发,教师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尝试写诗歌;5.练习,布置诗歌创作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写作能力;6.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
六、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2.教学课件,教师可以准备课件,将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形式进行图文结合的讲解;3.黑板、粉笔,教师可以通过黑板和粉笔进行课堂讲解和板书。
七、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诗歌的理解和对诗歌创作的能力;2.布置诗歌创作作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内容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
本教案主要围绕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形式展开,通过讲解、示范、激发和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诗歌创作中能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示例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示例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设计A)教学过程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通过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
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
(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2.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有选择地朗读“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
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
这一部分最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
“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
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
“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对仗”和一些“特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到言简意赅。
3.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论依据。
4.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分析《天净沙·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化等方面做文章。
(设计B)教法展示1.明确重点上课伊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清楚本课文的训练重点: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二是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三是积累“抑扬、回环、绝缘、味同嚼蜡、息息相关、言简意赅”等词语。
2.课文扫描引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概括大意,完成练习一。
小班语言文学活动教案40篇
小班语言文学活动教案40篇《小班语言文学活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语言文学活动教案40篇!(1)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太阳和月亮》含反思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文学活动,体验诗歌所展示的“白天真热闹、夜晚静悄悄”的意境。
2、学习短句:“XX醒来了”、“XX睡着了”。
3、根据生活的经验,想象,仿编出新的短句。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1、课件《太阳和月亮》2、音乐:《欢乐的牧童》、《摇篮曲》活动过程:一、引题1、教师以妈妈的口吻:“孩子们,天黑了,我们休息一下吧。
”教师放音乐《摇篮曲》,幼儿安静地“睡觉”。
2、教师播放课件:“呀!天亮了,看看谁出来了?”二、感受白天与黑夜,学习诗歌《太阳和月亮》。
(一)、看课件,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a、太阳出来了,是什么时候?(白天) 我们来看看谁醒来了?(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b、他们醒来时会做什么动作呢?(揉揉眼睛、伸伸懒腰)c、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起床时的样子。
(师生边念诗歌边表演)2、学编诗句“太阳出来了,xx醒来了。
”a: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b:白天有这么多的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C:师小结:他们会唱歌跳舞,白天真热闹啊!我们也来唱歌跳舞热闹一下!3、感受热闹的音乐:随音乐师生共舞。
(二)、继续看课件,理解诗歌第二段内容:a、谁出来了?月亮出来了,是什么时候?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b、它们是怎么睡的?我们也来学一学!C、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2、学编诗句“月亮出来了,xx睡着了。
”a、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说出来)b、夜晚大家都睡着了,你感觉怎么样?(很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
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文学欣赏教案ppt
文学作品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
简要介绍作品的作者,包括作者 生平、主要作品等,帮助幼儿了 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作品背景
简要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 背景等,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 品的主题和思想。
文学欣赏重点与难点
重点
确定文学欣赏的重点,如作品的主题 、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引导幼儿 深入理解作品。
难点
分析文学欣赏的难点,如抽象概念、 语言表达方式等,采取相应的教学策 略,帮助幼儿克服理解障碍。
小组合作教学法
总结词
分组合作学习
详细描述
将幼儿分成小组,通过合作完成文学 作品的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 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小组合作教学法
总结词:分享交流
详细描述:鼓励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通过交流促进彼此成长 和提高。
总结词: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小组合作教学法
详细描述
引导幼儿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究、思考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自主 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效果的反思
教学目标达成度
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以及达成程度如何。
幼儿发展状况
反思幼儿在语言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是否通过教学有 效地促进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引导幼儿在情境中体验文学作品的情感内涵,培 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
总结词
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
情境教学法
• 详细描述:鼓励幼儿在情境中展开想象,进行创编、表演 等活动,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境教学法
总结词
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 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教学文学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三年级教材:《语言与文学》教学目标:1. 理解语言与文学的重要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 掌握词汇、语音、语法与文学的几个具体关系,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
3. 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古诗和现代诗的语言,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理解语言的抑扬美和整齐美。
教学重点:1. 语言与文学的关系。
2. 词汇、语音、语法与文学的具体关系。
3. 古诗和现代诗的语言分析。
教学难点:1. 古代声韵如何构成诗句的抑扬美。
2. 不完全句、使动用法与文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讲述刘勰的《文心雕龙》和王力先生的学术成就,激发学生对语言与文学的兴趣。
2. 提问:语言与文学之间有何关系?二、新课讲授1. 语言与文学的关系(1)讲解语言是文学的基础,文学创作离不开语言。
(2)举例说明优秀文学作品对语言的运用。
2. 词汇、语音、语法与文学的关系(1)讲解词汇、语音、语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2)举例说明词汇、语音、语法如何影响文学作品的表达效果。
三、案例分析1. 以一首古诗为例,分析其语言特点。
2. 以一首现代诗为例,分析其语言特点。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问: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有哪些方面?二、新课讲授1. 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1)讲解形象思维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形象思维如何影响语言的表达。
2. 语言的抑扬美和整齐美(1)讲解语言的抑扬美和整齐美的特点。
(2)举例说明古代声韵如何构成诗句的抑扬美。
三、案例分析1. 以一首古诗为例,分析其形象思维和语言特点。
2. 以一首现代诗为例,分析其形象思维和语言特点。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了解其对语言与文学的理解程度。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刘晓春--------------------------------------------------------------------------------??【教学目的】 ??1。
理解语言与文学的重要关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2。
理解词汇、语音、语法与文学的几个具体关系,把握文章的内容。
??3。
学会从几个具体的角度,分析古诗和现代诗的语言。
??【教学重点】 ??1。
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2。
语言的抑扬美。
??3。
语言的整齐美。
??【教学难点】 ??1。
文中引用的古诗文与所证观点的关系。
??2。
古代声韵如何构成诗句抑扬的美。
??3。
不完全句、使动用法与文学的关系。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
自学与串讲相结合。
??2。
通过解析一首古诗来分析语言的抑扬美、回环美和整齐美。
??3。
精细研究课文的几个片断。
??媒体设计电脑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针对一般学生的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南朝时期,刘勰写了本书叫《文心雕龙》,20世纪有个叫王力的人太喜欢这本书了,他为自己的书斋起名为“龙虫并雕斋”,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
1987年香港出版的《王力先生纪念文集》的“前言”中,尊王力为“用世纪来计算时间”的文化名人。
这个称号形象地显示了王力先生毕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成就和他科学的治学精神所凝聚起来的生命之光。
他从事了逾半个世纪的汉语研究,研究几十个世纪的汉语,而由他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开创的汉语现代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他培养的后人的研究成果,将持续和保留到以后无尽的世纪。
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语言和文学》。
??二、解题 ??怎样运用语言来描写事物,是文学的重大课题。
高尔基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
"人类社会一天也离不开语言,文学作品也是一刻也少不了语言。
语言领域儿童文学活动教案
语言领域儿童文学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培养儿童对文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能够通过文学活动,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3. 能够引导儿童用文学作品来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儿童文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2. 儿童文学作品的选取和解读。
3. 儿童文学活动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儿童文学活动。
2. 如何引导儿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儿歌等。
2. 准备一些与文学作品相关的手工、游戏等活动。
3. 确定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五、教学过程1. 初步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是儿童文学活动。
并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喜欢的文学作品,以及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和感受。
2. 儿童文学作品的选取和解读(1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几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三只小猪》、《小红帽》等,并进行简单的解读。
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讲解,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初步的了解。
3. 文学活动设计与组织(2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文学作品相关的手工、游戏等活动,如制作小猪面具、小红帽的折纸活动等。
并组织学生进行这些活动,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4. 活动实施(30分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文学活动。
老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活动总结(10分钟)活动结束后,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活动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并对文学作品进行再次解读,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在文学活动中展现出了很强的参与性和创造力,这对于他们的语言发展和情感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下一步,我会继续设计更多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文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散文诗两篇_高中语文教案_模板
散文诗两篇_高中语文教案_模板教案示例一第一课时记忆一、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初步感知形象、生动、深邃、隽永、精炼、流畅的语言特色。
2.通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体会作者迂回婉转的奇妙构思。
3.引导学生理解“记忆所蕴含的真谛”,使他们获得趋向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审美愉悦。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记得曾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今天请你以“记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你将会写些什么呢?(找3人提纲挈领地做个介绍)请同学翻开书,我们一起看看作家韩少华如何写的《记忆》?板书课题:记忆(二)诵读感悟1.分组(四人为宜)诵读课文,要求一人读,其他三人听,并注意:①字音是否读准。
②感情是否到位。
2.学生谈谈初步感受,重点是作家如何写“记忆”的?3.请小组汇报朗读。
再由学生讨论如何朗诵这篇文章(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诵读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把握)。
(三)揣摩品味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思考:(1)“记忆所蕴含的真谛”指的是什么?(2)找出文中能标志作者思路转换的语句。
(3)作者怎样一步步形象的揭示“记忆”的真谛的?(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举例说明。
(你比较喜欢课文的哪一段话,为什么?请具体说明)2.学生讨论明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示:(1)记忆是衡量人高下、贵贱、美丑的尺度;在人们的记忆中,庸人、叛徒、蠢货、懦夫将遭唾弃,大公无私,乐于奉献、勇于献身的人将流芳百世。
人生的真谛、人生的价值在于有崇高的理想,广阔的胸怀,绚丽的心灵和奉献精神,应远离罪恶,勇于牺牲,舍己为人,不作庸人、叛徒、蠢货、懦夫、争做智者和勇士。
(文中没有对此做出现成的回答,需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意思相近即可)。
(2)三句:“记忆,是什么样?”“这说的是忘却,记忆呢?”“记忆究竟是什么?”(3)以记忆为线索,迂回婉转,逐层深入。
先从反面入笔,从“忘却”引入“记忆”;再从否定角度说“记忆”没有许多外在形式:重量、体积、色彩、标价,随后从肯定角度取譬设喻:“记忆”是“灰烬”“流水”“落花”;第三步作者引入两个有关记忆的传说,开是触及记忆的核心话题——记忆的本质;最后对怀有各种记忆的人作出评价,进一步揭示记忆的真谛。
大班语言文学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文学活动教案导言:语言文学是大班幼儿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培养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大班语言文学活动教案,帮助您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幼儿们的学习和探索。
一、故事角色扮演活动故事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可以让幼儿们更直观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故事角色扮演活动:1. 选择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例如《小红帽》;2. 将故事分解成几个关键场景,如“小红帽到奶奶家”、“狼冒充奶奶”等;3. 展示每个场景的图片或制作小道具,让幼儿们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4. 分别请幼儿们扮演不同角色,通过模仿和表演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5. 通过问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们思考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物行为。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幼儿们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故事中,深化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二、创意绘本制作活动绘本是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和发展想象力的重要工具。
通过绘本制作活动,可以让幼儿们发挥创造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故事和图画。
以下是一种可行的创意绘本制作活动:1. 分发一张白纸和一些彩笔给每个幼儿;2. 鼓励幼儿们首先构思自己的故事情节,并进行简单的故事梗概练习;3. 幼儿们开始绘制自己的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可以自由发挥,不拘泥于绘画技巧;4. 鼓励幼儿们在绘画的同时,想象并叙述故事的细节;5. 分享绘本。
每个幼儿轮流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绘本,并讲述其中的故事。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们除了发挥创意外,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绘画技巧。
三、诗歌朗诵和创作活动诗歌是培养幼儿语感和韵律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朗诵和创作诗歌的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品味。
以下是一种适合大班幼儿的诗歌活动:1. 搜集一些简短而富有韵律感的儿童诗歌,例如《小手》、《才子》等;2. 分组进行朗诵比赛。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朗诵,并鼓励幼儿们多角度、多方式地表达诗歌;3. 引导幼儿们进行诗歌创作。
大班语言文学散文教案《会唱歌的森林》
大班语言文学散文教案《会唱歌的森林》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会唱歌的森林》是一篇由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散文。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树苗在森林中成长,与各种生物交流,最终成为一颗会唱歌的大树的故事。
1.2 适用年龄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3-4岁)。
1.3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应使幼儿了解:1.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如何相互生活和相互依赖;2.生活中可以爱护小动物、注意环境保护,关心自然;3.体验音乐的美好,培养音乐素养;4.学习散文阅读能力和有效的语言表达。
二、教学准备2.1 教学环境教室内要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
教师应在教室内准备讲台、音响设备、教案等教学用品。
2.2 教学材料本节课需要用到以下材料:1.《会唱歌的森林》散文原文2.课件(PPT或Word文档)3.音响设备4.素材图片2.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串连法等。
这里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由探索、体验学习。
三、教学过程3.1 情境渲染幼儿园老师应通过课前活动或课程导入来让孩子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情境中。
可以通过播放森林自然音效或展示树木花朵等道具,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到教学情境。
3.2 教学内容呈现1.阅读《会唱歌的森林》散文原文,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播放相应的音乐,让孩子们体验森林中的自然音乐。
3.指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完成与树苗一同成长的画作或位于森林的立体地图,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3 素材补充引导幼儿通过展示森林中动植物的图片,讲述森林中不同生物的生存经验,帮助幼儿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4 教学反思引导幼儿通过回答问题、演示表演等方式,复习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达到巩固教学内容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通过教学,应让孩子们能够从学习活动中得到趣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可以在教学后进行评价,观察孩子们的行为和表现,并根据不同情境调整教学策略。
可以通过使用讲座、游戏和绘画等工具,为孩子们提供更具趣味性的学习方法,促进他们在未来的教育中发展更快。
幼儿园语言领域文学活动教案
篇一:语言领域:小龙奇遇记(文学活动)语言领域:小龙奇遇记(文学活动)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表演戏剧。
2.懂得偷懒的人不被喜欢的道理。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剧中角色的木偶形象及头饰,裤子、牙刷、汤匙等道具。
环境创设:准备简易木偶台、舞台布景。
指导要点:一、向幼儿讲述木偶剧的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学习剧中人物的对话。
1.利用木偶,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小龙奇遇记》的戏剧故事(放缓语速,让幼儿能够学习剧中人物的对话)。
2.提问:小龙早上起床时说了什么?裤子听到后是怎么做的?小龙刷牙时又说了什么?牙刷听到后是怎么做的?小龙吃饭时又说了什么?汤匙听到后是怎么做的?二、引导幼儿分组排演童话剧。
1.引导幼儿分组,协商分配角色。
2.引导幼儿根据各自分配到的角色,选好头饰和道具,几好台词,进行排演。
3.要求幼儿分组时要有表情和动作。
三、引导幼儿分组表演童话剧,师幼共同欣赏、评价。
1.引导语:现在请各组小朋友分别上台表演《小龙奇遇记》。
2.幼儿按组表演,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四、表演结束,组织讨论。
1.提问:开始小龙为什么会受到裤子、牙刷、汤匙等的惩罚?小龙后来表示每天起床后摇怎么样?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小朋友要自己做好哪几件事?2.小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篇二: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设计语言领域活动设计语言包括哪些内容:寓言、童话、绕口令、散文、儿歌、故事、诗歌、谜语….一、清楚知道语言领域的总目标: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清楚知道不同年龄阶段的语言领域的目标大班:1、能有礼貌、专注地倾听别人说话。
2、能用普通话大胆、连续地表达,主动与他人交流。
3、学会观察,能讲述事情的完整过程。
4、独立并生动地朗诵和讲述,乐意表演儿童文学作品。
四年级上册语文与文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与文学教案1. 引言本教案旨在为四年级上册语文与文学课程设计一个教学框架,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和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
教案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等。
2.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情感态度和审美意识等。
3. 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语文基础知识的研究和巩固;- 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 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 写作技巧的培养。
4. 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研究效果,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合作研究: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实践探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
5. 评估方式为了有效评估学生的研究状况和教学效果,本教案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日常评价:包括作业评定、课堂表现等;- 测验评价:定期进行知识和技能测试;-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6. 教学资源- 语文课本和练册;- 古诗词选集;- 文学作品集;- 多媒体教学设备。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语文与文学教案》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安排。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与文学》示例
(设计A)
教学过程
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
通过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
部分。
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
(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2.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
有选择地朗读“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
“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
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
这一部分最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
“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
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
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
幅介绍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
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
“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对仗”和一些“特
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到言简意赅。
3.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
“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的立论依据。
4.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分析《天净沙·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化等方面做文章。
(设计B)
教法展示
1.明确重点上课伊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清楚本课文的训练重点: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
主要观点;二是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说的道理,
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三是积累“抑扬、回环、绝缘、味同嚼蜡、息息相关、言简意赅”等词语。
2.课文扫描引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概括大意,完成练习一。
具体步骤可作如下安排:
第一步:在朗读的时候,弄清“抑扬、回环”等词语
的含义。
第二步:与朗读同步进行,概括各节大意。
大意要点:
①总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②论述形象思维与
具体形象的关系;③论述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
④论述语言的整齐美和言简意赅。
第三步:在概括大意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一,注意引导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尽量找“原文”为答案,力求简洁明了。
3.实践演练对照练习一的答案,仿照课文中的举例,布置学生分组活动,分别为“词汇”“语音”“语法”
所谈的“语言手段”(如“多用具体名词”“平仄”“对仗”等)补充一至二个已学过的文学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为加强针对性,收到好效果,教师可用练习三第一则
材料(《天净沙·秋思》)作示范。
(参考答案:从词汇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各用了三个名词,表现三种事物,
让读者体会到一幅游子远在天涯的凄凉惨淡景象如在眼前。
从语音方面讲,这首词句句押韵,创造出一种回环
流转的美;平仄相对相间,前三句各有三个音步,节奏
感强,琅琅上口。
从语法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只有名词
性词组,不用谓词,地道的言简意赅。
)
4.各抒己见任选练习二或练习三为课外作业,要求有观点,有例证,以理服人。
也可就“实战演练”过程中
准备的发言作一番梳理,形成一二百字的发言稿。
教案点评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
《语言与文学》的特点是,借助众多例子,运用浅显语言,诠释两者的复杂关系。
依据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换例法”,即让学生根据王力先生的例子,举出类似的已学过的文学作品去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进而达到理解文章、把握观点的目的。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七嘴八舌在接触课文前,教师向学生交代课堂讨论的题目——“语言与文学”存在怎样的关系。
要求学生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发言提纲。
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求答案统一,不期效果很好。
教师可适当点评,对于有创意的发言,应充分给以肯定。
2.九九归一先由教师引导学生逐节朗读课文,完成练习一、二;后由教师作讲授小结。
小结要点为:①本文由“总论”和“分论”构成。
②课文抓住语言的三个要素(词汇、语音和语法)分别阐述了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③“分论”部分,围绕“语言手段”和“表达效果”进行了全面。
充分的论述。
3.举一反三通过完成练习三,让学生能够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
(王国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教案点评
数学老师讲授新课时,往往采用讲解例题后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仔细领会新课精神的法子。
这样做,我们认为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教学王力先生的《语言与文学》,我们不妨借鉴数学老师的这种方法尝试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