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故事教案
《卡通故事》教案

《卡通故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卡通故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生创作和表演卡通故事的能力;(3)提高学生欣赏和分析卡通故事的艺术水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卡通故事的基本创作方法;(2)运用角色扮演、故事表演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表演技巧;(3)利用小组合作、作品展示等途径,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卡通故事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情趣;(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自信表达的精神风貌;(3)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弘扬正能量。
二、教学内容1. 卡通故事概述:介绍卡通故事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2. 卡通故事创作:学习卡通故事的结构、角色设定、情节编排等;3. 卡通故事表演:学习表演技巧、角色扮演、故事表演实践;4. 卡通故事欣赏与分析:欣赏经典卡通故事,分析其艺术特色;5. 卡通故事创作与表演展示:学生分组创作、表演,展示成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卡通故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卡通故事的创作方法和表演技巧;(3)卡通故事的艺术欣赏与分析。
2. 教学难点:(1)卡通故事的角色设定和情节编排;(2)表演技巧的运用和团队协作;(3)卡通故事的创新与拓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卡通故事书籍、视频资料、表演道具等;2.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3. 教学空间:教室、表演舞台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经典卡通故事片段,引发学生对卡通故事的兴趣;2. 卡通故事概述:介绍卡通故事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卡通故事的艺术价值;3. 卡通故事创作:讲解卡通故事的结构、角色设定、情节编排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创作卡通故事梗概;4. 卡通故事表演:教授表演技巧,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故事表演实践;5. 卡通故事欣赏与分析:欣赏经典卡通故事,分析其艺术特色,引导学生进行评价;6. 卡通故事创作与表演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创作和表演成果,互相评价、交流;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七年级美术卡通故事卡通形象教学设计教案1

七年级美术卡通故事卡通形象教学设计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卡通世界》中的第2节《卡通形象的设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卡通形象的基本特点、分类和设计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卡通形象的创作过程,掌握卡通形象的设计技巧,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卡通形象的基本特点,认识不同类型的卡通形象,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2. 使学生掌握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卡通形象的基本特点、分类及创作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绘画纸张、彩色铅笔、水彩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卡通形象的基本特点:简单、夸张、幽默、可爱。
(2)卡通形象的分类:动物、人物、植物、器物等。
(3)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以动物为例,介绍卡通形象的设计步骤。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设计一个卡通形象,讲解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卡通形象。
(3)每组展示作品,其他同学评价,教师点评。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一个卡通形象。
六、板书设计1. 卡通形象的基本特点:简单、夸张、幽默、可爱。
2. 卡通形象的分类:动物、人物、植物、器物等。
3. 卡通形象设计步骤:(1)确定形象主题。
(2)勾勒形象轮廓。
(3)填充形象细节。
(4)调整色彩搭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卡通形象。
2. 答案要求:(1)形象特点突出,具有创意。
(2)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
(3)作品完整,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初中美术教案 卡通故事

卡通故事
(七年级上册第2课第3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小训练,补画四格漫画的第四格,培养脚本图形化的意识,为四格漫画的完整创作进行铺垫。
2.以四格漫画的任务为驱动,通过分析小品视频(脚本)和教师四格漫画的关系,尝试补画训练,最终合作完成四格漫画,培养完整编创的程序意识,体验团队项目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以四格漫画的形式,4人分工、合作描绘自编故事
教学难点:第四格的创意和夸张手法的趣味性
三、教学过程
执教者:胡晓(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益智实验学校) 指导者:朱小林、邓宏。
幼儿园绘本教学——《小熊和小兔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绘本教学——《小熊和小兔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熊和小兔的出身背景。
2. 理解友情的意义,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3. 认识故事中的生物和自然环境,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准备:
《小熊和小兔的故事》绘本、卡通图片、音频设备、画纸和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入门:让孩子们分组看卡通图片,谈论他们对熊和兔子的看法和
印象,引导孩子们进入课程主题。
二、展示:老师向孩子们展示绘本《小熊和小兔的故事》,读出题目,然后问孩子们有关熊和兔子的问题,以检查孩子们的了解程度。
三、讲述及讨论:老师分享绘本《小熊和小兔的故事》并进行讲述,
鼓励孩子们关注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并从熊和兔子的互动中学习友情
的重要性。
然后,让孩子们讨论他们对角色的看法以及整个故事的主题。
四、创作:鼓励孩子们参加故事的绘画比赛,让他们画出这一场景,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来描绘故事中的主要元素和特点。
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的作品,以便他们互相欣赏和学习。
五、总结:老师总结绘本《小熊和小兔的故事》的主要教训,并引导孩子们再次思考故事中的主题,以便孩子们自行探索自己的想法和感想。
教学结束:
对孩子们本次掌握的知识进行小测验并进行总结,以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最后,鼓励每个孩子分享他们的绘画作品或学习体验,以便帮助孩子们在此次活动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想象力。
三年级信息技术《我的卡通故事》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我的卡通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卡通故事的创作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卡通故事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卡通故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卡通故事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3.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卡通故事的编写和展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卡通故事的创作方法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卡通故事。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卡通故事生动、有趣地展示出来。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卡通故事素材和案例,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展示和讲解。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卡通故事的相关知识,了解卡通故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卡通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授新课:讲解卡通故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卡通故事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卡通故事的创作,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卡通故事,大家互相评价、学习和交流。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卡通故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卡通故事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独立完成一个卡通故事的编写和展示。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展示和分析经典的卡通故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卡通故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卡通故事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八、教学步骤1. 讲解卡通故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卡通故事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2.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探讨卡通故事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3.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卡通故事的创作,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幼儿园语言教案《小熊退鱼》 - 卡通故事角色扮演活动设计

幼儿园语言教案《小熊退鱼》 - 卡通故事角色扮演活动设计1. 引言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通过卡通故事角色扮演活动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熊退鱼》作为一则经典卡通故事,适合用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下面将根据这个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2. 故事梗概《小熊退鱼》是一则轻松有趣的卡通故事,讲述了小熊退鱼在森林中的一次冒险经历,他遇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并最终成功找到了迷路的小鱼的故事。
这个故事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非常适合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故事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活动设计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设计相关的角色扮演道具和背景布景,让幼儿在活动中身临其境,感受故事情节。
3.1 角色扮演道具设计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更好地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可以设计相关的道具,比如小熊的帽子、小鱼的尾巴、动物朋友的面具等等。
通过这些道具,幼儿可以更加真实地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不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现欲。
3.2 背景布景设计除了角色扮演道具外,有一个逼真的背景布景也能让活动更加生动。
可以设计森林、湖泊、小溪等各种场景的布景,让幼儿在其中自由地活动和表演,亲身感受故事情节。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语言教学非常重要,而卡通故事角色扮演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熊退鱼》这个故事情节简单有趣,非常适合用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
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培养想象力和合作意识。
5. 总结通过对《小熊退鱼》这则卡通故事角色扮演活动设计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活动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这样的活动设计和实施,为幼儿创造更加丰富、有趣的语言学习环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论述了《小熊退鱼》这个主题,文章中多次提及了该主题的相关内容。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卡通故事》教案2湘美版

卡通故事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卡通造型的特点,用简化、拟人、夸大的手法尝试卡通形象的设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大胆想象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综合实践和探索发现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卡通形象的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安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2学情分析卡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视觉形象。
所以,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来分析与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进展卡通形象创作时也要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形象,才有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学生作品评价时既要考虑让学生认识到作品中的优与劣,又要注意保护好学生对美术和卡通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卡通画的主要特点和造型方法。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卡通故事同学们喜不喜欢看卡通片?那么什么是卡通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欣赏一部美国迪士尼公司发行的卡通片?猫和老鼠?。
〔播放视频并板书课题2、卡通故事〕刚刚教师提出的问题:什么是卡通?我们给卡通下一个定义。
解释卡通为英语“Cartoon〞一词的中文音译,通常指具有强烈挖苦性或幽默感的插图绘画,现在也指画风抽象、情节较喜剧化,通常以儿童为对象的动画片。
最早诞生于法国。
那么最早的卡通是源自什么时候呢?简述卡通的起源。
活动2【讲授】画、说卡通1. 学生回忆成长过程中自己最喜爱的卡通形象,并说明理由。
2. 观看国产经典动画?葫芦兄弟?和?大闹天宫?片段,结合生活实际形成比照,小组讨论归纳卡通的主要特点:造型夸大幽默、色彩鲜艳、表现语言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3. 卡通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强调简化、拟人、夸大要突出主要特征,且要在生活原型的根底上。
〔1〕简化。
〔2〕拟人拟人是将动植物、器物等非人的事物当做人来表现,让其具有人的器官、思想、言行。
〔3〕夸大夸大是卡通中趣味性和幽默性的主要表现方法。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8篇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学习总结、实习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learning summary, internship report, work plan, experien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8篇教师会通过评估学生的前期知识和技能水平,来确定教案的起点和教学进度,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教育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以便制定适当的教学策略,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美术《卡通故事》教案

小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分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确保每组学生具有不同的美术基础 和创作经验。
讨论主题
让每组学生选择一个卡通故事作为 讨论主题,可以是经典的卡通故事,
也可以是近期热门的卡通作品。
分享创作心得
每位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卡通故事 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灵感来源、 创作技巧、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等。
随着动画技术的不断进步,卡通故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 式,并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
卡通故事类型与特点
类型
卡通故事可分为喜剧、冒险、科幻、 魔幻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 独特的受众群体和表现手法。
特点
卡通故事通常具有夸张、变形、象 征等艺术特点,通过生动的形象和 简洁的情节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初中美术《卡通故事》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卡通故事基础知识 • 创作技巧指导 • 学生作品欣赏与点评 • 拓展资源推荐与引导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美术课程背景
01
02
美术课程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 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卡通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学生喜爱,通过卡通创作可以激 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按照卡通故事的情节进行 表演,通过语言和动作展现角 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04
分享感受
表演结束后,让学生分享自己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感受和体 会,加深对卡通人物情感的理
解。
互动游戏:加深对卡通故事理解
游戏设计
设计一些与卡通故事相 关的互动游戏,如猜谜 语、拼图游戏、角色扮
演游戏等。
游戏规则
《卡通故事》美术公开课教案

《卡通故事》美术公开课教案第一篇:《卡通故事》美术公开课教案《卡通故事》美术公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卡通的基本概念,熟悉卡通形象的类型及造型特点,会设计卡通形象及卡通故事。
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方法和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卡通,热爱卡通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用拟人的手法创作设计出富于个性特点的卡通造型。
教学难点:卡通形象的设计。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1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由填图游戏引入本,并结合练习内容引出卡通画,并介绍卡通画的概念展示不同的未完成卡通形象,让学生选一幅填空。
教师准备小奖品,进行奖励。
板书的卡通用英文书写,引出卡通一词的概念。
二、学习新、卡通画的造型特点。
通过对比欣赏、讨论分析卡通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技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卡通造型的特点,结合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认识并理解简化(造型简洁)、夸张(夸张变形)、幽默(生动有趣)这些卡通艺术的基本造型手段,并最终归纳到拟人化这一卡通造型手法上。
邀请学生上黑板去画。
其他同学快速在作业本上完成。
学生欣赏卡通形象,讨论回答:卡通造型的特点简化、夸张、可爱、幽默等。
2、播放视频《美女与野兽》中的片段。
让学生观察闹钟、烛台、茶壶、茶杯等的拟人化场景。
教师用图片展示不同的造型特点,最终归纳为拟人的表现手法。
问题:这些可爱的小物品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体现在拟人化的?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学生讨论完成作业。
依据找事展示的不同物品图片,为其设计一个拟人化的卡通形象,并着色。
播放背景音乐我们学习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下面就试一试吧!这是不同的动物和静物图片,试着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创作,为他(她)设计一个新形象。
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
四、点评作业,小结本、学生自评:谈创作思路,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学生互评:寻找同学作品中的闪光点,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见,供同学借鉴。
artn故事-----卡通形象(图片)简化夸张拟人化(的方法)添加幽默五官表情四肢动作语言对话第二篇:《卡通故事》教案卡通故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卡通及其表现特点。
初中美术_第二课 卡通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鼠》的动画片,调动学生兴趣。
(2)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卡通的概念,并点播学生明确卡通片和卡通画的关系。
(3)教师以语言引导“同学们喜不喜欢卡通呢?”学生回答并谈谈喜欢的理由。
(4)教师小结:“卡通之所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片段,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入学习状态。
作铺垫。
(2)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课件视频《米老鼠和巨人》,并提出问题:片中的卡通画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教师作结:“卡通画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是夸张的手法和拟人的手法。
”提出的问题。
三、深入探究(1)教师结合ppt课件的对比图片来分析进一步学生对比卡通图片和生活中使用ppt课件的对比图片,能很直观地将卡通画与生活中的实物作对比,在对比中,学生很容易把握卡通画的造型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卡通画的表现手法,重点研究夸张的手法——形象的夸张、动作的夸张、表情的夸张、情节的夸张和色彩的夸张。
(2)教师作结:“卡通画正是通过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才使我们看上去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有幽默感,才能吸引同学们,成为一门大的实物图片,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入透彻地了解卡通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造型特征。
要求:a 动物、植物、人物的等都可以。
b 恰当运用卡通画的表现手法。
c 作业完成后,请将它张贴到黑板上。
(2)教师播放优美背景音乐。
(3)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指导。
(4)作业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业完成后,将作业张贴到黑板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交流评价,找出作业的优缺点和改进的措施。
交流评价。
六、总结拓展(1)教师小结:“本节课,同学们通过看卡通、说卡通、画卡通,对卡通画最常用的两种表现手法—夸张的手法和拟人的手法有了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了解和掌握了卡通画的表现手法,将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卡通绘画水平!”(2)教师多学生跟教师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记录作业拓展内容,在欣赏动画片中结束课堂。
ppt课件清晰展示课后拓展内容, 并使用多媒体播放最流行的卡通片主题曲《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视频片段,既能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融汇到生活中,起到拓展课堂的作用,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课堂。
漫画讲故事幼儿教案中班

漫画讲故事幼儿教案中班幼儿教案,以漫画讲故事。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观看漫画理解故事情节。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漫画中的人物和事件。
3. 能够通过观看漫画学习一些简单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
1. 通过观看漫画理解故事情节。
2. 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漫画中的人物和事件。
三、教学难点。
1. 通过观看漫画学习一些简单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四、教学准备。
1. 一些适合幼儿观看的漫画图片。
2. 一些与漫画内容相关的教学道具。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老师可以先给幼儿讲一个简单的故事,然后引入漫画故事的内容,让幼儿对故事情节产生兴趣。
2. 展示漫画图片,让幼儿观看。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适合幼儿观看的漫画图片,展示给幼儿观看,让他们自由地观看漫画图片,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
3. 引导幼儿描述漫画中的人物和事件。
老师可以问幼儿一些问题,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漫画中的人物和事件,比如“漫画里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等等。
4. 引导幼儿谈论漫画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老师可以通过漫画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谈论一些简单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比如“为什么主人公要帮助别人?”“做好事会有什么好处?”等等。
5. 结语,总结教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
通过以漫画讲故事的教学活动,幼儿可以通过观看漫画理解故事情节,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漫画中的人物和事件,同时也可以通过观看漫画学习一些简单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幼儿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教案教学设计——卡通故事(第一课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增添学生的幽默情趣与智慧,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
重点
“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和“卡通人像的绘制方法”。
教学
难点
卡通人像的绘制方法。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动画片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由主备教师撰写)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美术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课题
卡通故事
总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形象的基本造型特点,通过人体五官的不同画法的相互组合,体会卡通造型的内在特征作用。通过对卡通人体动态造型表现的学习,了解基本要领,体会其作用。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加深对文化、历史和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欣赏与创作中对所学知识的渗透理解。
批 注(由使用教师补充)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一、导入:
二、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同学们,你们小时侯最爱看的动画片是什么?
你们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是什么,他们有什么特点?
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段……让学生欣赏。《喜羊羊与灰太狼》有哪些特点最吸引我们?
1.教材p9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2、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有哪些表现手法?
3、归纳:在原型上简化、夸张、拟人
(1)夸张的表现手法
(2)拟人的表现手法
4、学生模拟表现“表情、动作、形体”的夸张。
5、欣赏“动物、植物、器物”的拟人化表现。
《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段
各种卡通形象
欣赏“动物、植物、器物”的拟人化卡通形象
“给卡通人物编故事”教案

“给卡通人物编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自己看过的漫画、动画片中的各种卡通人物,认识到人们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卡通形象都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2、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或自己设计一个卡通人物编一个故事,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使得故事生动有趣。
3、知道编故事的一般步骤:确定主要角色,发挥想象,编写一个生动有趣、完整的故事情节,写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做到通顺明白。
借故事介绍一个浅显的知识或讲明一个道理。
教学重难点:知道编故事的一般步骤:确定主要角色,发挥想象,编写一个生动有趣、完整的故事情节,写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做到通顺明白。
借故事介绍一个浅显的知识或讲明一个道理。
教法学法:引导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合作法总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创设情境:视频《哪吒传奇》主题曲。
(二)教师描述卡通人物,学生抢答。
1、一双火眼金睛能辨别真假,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忠心耿耿,保着师傅西天取经。
(孙悟空)2、我的发型:大便形。
我的最爱:吃和睡。
我的缺点:懒惰、胆小。
(懒洋洋)3、一只没有耳朵的猫,也没有手指,它有一个神奇的口袋,能变出许多法宝。
(多啦A梦)4、头顶光光亮,聪明又机灵,两手伸出食指,脑袋两侧画圈圈。
(一休和尚)二、重温卡通,诱发想象。
1、欣赏卡通人物图片。
2、同学们有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吗?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3、教师总结:我相信这些都是你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不管是是手拿金箍棒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还是脚踏风火轮的哪咤。
不管是以抓羊为己任的灰太狼还是手拿平底锅,不打坏人只打老公的红太狼。
这些卡通人物为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有意思的故事,也让我们增长了很多知识,明白了不少道理。
也许,同学们还曾经设计过自己心目中的卡通人物呢!今天,就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卡通人物(也可以是自己设计),为他们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板书课题:给卡通人物编故事)4、自学课本中的习作要求,说说本次的习作让我们干什么?过渡:给卡通人物编故事要注意些什么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一起欣赏。
三年级信息技术《我的卡通故事》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我的卡通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卡通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创意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卡通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卡通画创作3.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4. 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卡通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创意设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创意设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卡通画的基本技巧。
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卡通故事的创作。
3.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卡通画的基本技巧。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卡通画素材和案例,熟悉教学内容。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开关机、鼠标操作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卡通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 基本概念:讲解卡通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卡通画的起源和发展。
3. 技能讲解:讲解卡通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表情的刻画、动态的描绘等。
4. 实践操作: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绘图软件,进行卡通画的创作实践。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卡通画的基本技巧。
2. 强调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八、课后作业1. 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卡通画创作,尝试运用不同的技巧和风格。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卡通角色,进行深入研究和创作。
九、评价方式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年级信息技术《我的卡通故事》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我的卡通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卡通故事的创作流程。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画图工具和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卡通故事的创作和表达。
3.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卡通故事创作流程介绍。
2. 使用画图工具绘制卡通角色和场景。
3. 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编写卡通故事。
三、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定卡通故事创作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完成任务。
2. 示范法:教师展示卡通故事创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卡通故事创作。
四、教学准备1. 电脑和投影仪。
2. 画图工具和文字处理软件。
3. 卡通故事创作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卡通故事,引起学生对卡通故事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教师讲解卡通故事创作的基本流程,包括角色设计、场景绘制、故事编写等。
3. 示范:教师利用画图工具和文字处理软件,现场示范卡通故事的创作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合作,运用画图工具和文字处理软件,创作属于自己的卡通故事。
5. 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卡通故事成果,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卡通故事的创作,体现出了创新思维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3. 学生能够对其他同学的卡通故事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的卡通制作师或者动漫设计师进行讲座,分享卡通故事创作的经验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卡通制作公司或者动画展览,了解卡通制作的背后过程和技术。
3. 开展卡通故事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卡通创作的水平。
八、教学资源1. 卡通故事创作指导书籍。
2. 卡通角色和场景的素材库。
3. 卡通制作软件的学习教程和操作指南。
4. 网络资源:卡通故事创作的相关网站、论坛和在线教程。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同的卡通故事情节和风格。
初中湘教版卡通故事教案

初中湘教版卡通故事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英语课时:2课时教材:《卡通英语》第6册教学目标:1. 能理解并朗读卡通故事,掌握故事中的重点单词和句型。
2. 能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卡通故事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卡通故事:《勇敢的狮子》2. 重点单词:勇敢(brave)、狮子(lion)、森林(forest)、猎人(hunter)等。
3. 重点句型:How brave the lion is!(狮子多么勇敢啊!)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5分钟)1. 引导学生唱英文歌曲《Old MacDonald Had a Farm》,活跃课堂气氛。
2. 学生表演歌曲中的动物,复习相关动物词汇。
二、卡通故事展示(15分钟)1. 教师播放卡通故事《勇敢的狮子》,学生观看并理解故事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跟读故事中的重点句子,纠正发音。
三、单词和句型学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故事中的重点单词,如“勇敢”、“狮子”、“森林”、“猎人”等,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 教师利用图片和情境,引导学生运用重点句型“How brave the lion is!”进行口语交流。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狮子、猎人、森林等),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进行角色扮演。
2. 各组展示表演,其他学生担任评委,评选出最佳表演奖。
第二课时:一、复习卡通故事(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课时的卡通故事《勇敢的狮子》。
2. 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巩固所学单词和句型。
二、卡通故事续编(15分钟)1. 教师提出故事续编的要求:利用所学单词和句型,为故事添加一个有趣的结尾。
2. 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故事续编,并在班级展示。
三、情景剧表演(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所编故事进行情景剧表演。
2. 各组展示表演,其他学生担任评委,评选出最佳表演奖。
四、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单词和句型。
小班《小兔乖乖》故事教案精选

小班《小兔乖乖》故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班语言领域,故事名为《小兔乖乖》。
教材章节为《幼儿语言启蒙》第四册,第十一周的教学内容。
故事讲述了三只小兔子和狼之间的斗智斗勇,教育幼儿要有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危险时要机智勇敢。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熟读并理解故事《小兔乖乖》,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3. 让幼儿学会在生活中注意安全,遇到危险时能机智勇敢地应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并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难点:学会在生活中注意安全,遇到危险时能机智勇敢地应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小兔子和狼的图片、挂图等。
学具:幼儿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用挂图和图片,分步骤讲解故事情节,让幼儿了解三只小兔子和狼之间的斗智斗勇。
3. 角色扮演(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充分体验故事情节,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巩固故事内容,提高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5. 手工制作(5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纸、剪刀等学具,制作小兔子和狼的卡通形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故事情节概括,另一部分是教育意义。
故事情节概括:三只小兔子遇狼 > 机智应对 > 狼失败 > 安全教育教育意义:学会保护自己,遇到危险时勇敢应对。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小兔乖乖》的主要情节。
答案:故事讲述了三只小兔子在家睡觉时,遇到了狼的袭击。
三只小兔子机智勇敢地应对,最终狼失败,三只小兔子得救。
2. 请幼儿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遇到危险时应该怎样应对?答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安全,不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画画你我他》教学设计(一课时)
(义务教育教料书七年级美术上册(2012年教育部审定教材湖南美术出版社)
结
(2分钟)像的乐趣,相信大家收获颇多。
下节课我们将把视点转向我们身边的好
伙伴,画画最“美”的他们。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一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
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讲授第二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万用模板讲解
教案首页:(有的学校教案或课题需要首页,尾页)
课程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____________出版社《_________》第____单元第____节的____________内容。
(此节的位置意义)
本节内容的学习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有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不同年级每课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年纪学生,××学生思维活跃,且对×××课有弄哈偶的兴趣,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探索精神,在此前有着__________基础。
在此基础上对(本节内容)进行学习,到达一个__________程度。
学情分析部分的写作,有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专业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法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社会能力)
A 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
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根据课程标准中给出的行为动词进行使用。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B 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
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
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
(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为重点
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重点是指那些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对后续学习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技能。
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重点是指那些对学生有深远教育意义和功能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方法;
从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重点是指学生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得到帮助解决的疑难问题。
何为难点
教学难点(简称为难点)是指那些太抽象、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的、过程太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方法。
五、教学方式
1、情景导入法
2、自学导入法
3、任务驱动法
4、探究式学习法
5、小组协作讨论法
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设备用具:
××机房或××实验室、教材、事先准备的材料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有两个操作要求:
(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2、过程(解决重难点、目标实现、学习活动)
3、归纳
4、作业
1.课前探究部分
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2.导入新课部分
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3.师生互动部分
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
(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
(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
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4.课堂总结部分
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
(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
(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5.课后作业部分
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
八、板书
板书设计内容主要是课文中重点的事物、特点(重点词语)、教学内容内在结构、内容的补充等。
形式多样,有文字板书、图画板书和综合板书,这里为了吸引考官眼球,建议选用图画板书或者综合板书。
设计意图模板:板书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有效
手段,帮助学生明确课文中心、拓展思路、巩固知识,并培养学生写作整洁、思路清晰的良好习惯,巩固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更能突出本节课的主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