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试题集锦
华南理工大学自控基础综合(含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2004--2015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433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自控基础综合适用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统分析与集成、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共页第一部分 自动控制原理(必答题,共100分)1 已知某自整角机随动系统如图-1所示。
其中,自整角机检测装置、交流放大器的传递函数分别为,交流伺服电动机和减速器的传递21K K 和函数为,交流测速发电机的传递函数为,)1()()(30+=Ts s K s U s a θ4)()(K s s U f =Ω减速器的减速比为。
要求: (共20分))1( 21<=Z Z i i 1 绘出系统的结构图; 2 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s s i o θθ 3 求出系统在给定速度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t t i 2)(=θss e2、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0( , )()2()(2>++=a a s s s K s G g a取不同数值时,变化时的系统根轨迹可能有二个分离点、一个分∞~0由g K 离点,或无分离点(的点除外)。
要求: (共20分)0=s 1 绘出几种有代表性的根轨迹大致图形; 2 图解讨论的取值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a 3、某单位反馈系统(最小相位系统)在时的开环幅相频率特性1=K )(ωj G 曲线如图-2所示。
要求: (共20分) 1 判断该系统的稳定性; 2 确定使系统稳定时开环放大系数K 的取值范围(设)。
0>K。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与《自动控制原理》考点考研复习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与《自动控制原理》考点考研
复习
一、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
二、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考点笔记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 复习笔记
本章内容主要是经典控制理论中一些基本的概念,一般不会单独考查。
一、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1反馈控制方式
反馈控制方式的主要特点是:
(1)闭环负反馈控制,即按偏差进行调节;
(2)抗干扰性好,控制精度高;
(3)系统参数应适当选择,否则可能不能正常工作。
2开环控制方式
开环控制方式可以分为按给定量控制和按扰动控制两种方式,其特点是:(1)无法通过偏差对输出进行调节;
(2)抗干扰能力差,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或扰动较小的情况。
3复合控制方式
复合控制即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相结合。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根据系统性能可将自动控制系统按线性与非线性、连续和离散、定常和时变三个维度进行分类,本书主要介绍了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线性定常离散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三、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基本要求的提法
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2典型外作用
(1)阶跃函数
阶跃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2)斜坡函数
斜坡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3)脉冲函数
脉冲函数定义为:
(4)正弦函数
正弦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A为正弦函数的振幅;ω=2πf为正弦函数的角频率;φ为初始相角。
全国名校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2013年中国 学技术大学848 动控制原理
2014年中国 学技术大学848 动控制原理
5.北京
天大学 动控制原பைடு நூலகம் 合
2012年北京
天大学931 动控制原理 合
2013年北京
天大学931 动控制原理 合
2014年北京
天大学931 动控制原理 合
6.山东大学 动控制原理
2016年山东大学847 动控制原理(含现代控制理 )
8.其他院校自动控制原理考研 真题(含部分答案)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829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 题及答案
2011年南京大学961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
2011年重庆大学839自动控制原理一考研真题
2013年厦门大学844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
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 题
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 题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 题
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 题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 题
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 题
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839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 题及详解
参 案:
2013年电子科技大学839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 题及详解
参 案:
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839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 题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控制 原理考研真题
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48自动控制原理考 研真题
6.山东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 真题
2016年山东大学847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控 制理论)考研真题
2017年山东大学847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控 制理论)考研真题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中,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是否有反馈B. 控制器的类型C. 系统是否稳定D. 系统的响应速度答案:A2. 在控制系统中,若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存在偏差,则该系统()。
A. 是闭环系统B. 是开环系统C. 没有反馈D. 是线性系统答案:B3. 下列哪个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条件?()A. 所有闭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B. 所有开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C. 所有闭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右半部分D. 所有开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右半部分答案:A4. PID控制器中的“P”代表()。
A. 比例B. 积分C. 微分D. 前馈答案:A5. 在控制系统中,超调量通常用来衡量()。
A. 系统的稳定性B. 系统的快速性C. 系统的准确性D. 系统的鲁棒性答案:C6.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闭环传递函数T(s)是()。
A. G(s)H(s)B. G(s)H(s)/[1+G(s)H(s)]C. 1/[1+G(s)H(s)]D. 1/G(s)H(s)答案:B7. 根轨迹法是一种用于()的方法。
A. 系统稳定性分析B. 系统性能分析C. 系统设计D. 系统故障诊断答案:B8.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T(s)的零点是()。
A. G(s)的零点B. H(s)的零点C. G(s)和H(s)的零点D. G(s)和H(s)的极点答案:A9.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T(s)的极点是()。
A. G(s)的零点B. H(s)的零点C. 1+G(s)H(s)的零点D. G(s)和H(s)的极点答案:C10.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系统的稳态误差与()有关。
华工网络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复习题_

自动控制原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A)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
A.输出量B.输入量C.扰动量D.设定量2、如图所示,该系统属于(A)A.恒值控制系统B.开环系统C.程序控制系统D.随动系统3、直接对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C)。
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执行元件D.放大元件4、纯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其频率特性幅值(B)。
A.0B.C.D.5、系统特征方程为,则系统(C)。
A.稳定B.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C.临界稳定D.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Z=2 6、幅值裕度的表达式是(A)。
A.B.C.D.7、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其阻尼系数为(A)。
A.0.5B.1C.2D.38、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C)。
A.1/18B.1/3C.1/4D.∞9、欠阻尼二阶系统当保持不变、增大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调节时间不变、超调量减小B.调节时间不变、超调量增大C.调节时间增大、超调量不变D.调节时间减小、超调量不变10、绘制根轨迹时,根轨迹法则不具备下列哪个性质(C)。
A.根轨迹对称性;B.实系数特征方程的根必为实数或共轭复数,必对称于实轴;C.实轴根轨迹区段其右方实数极点个数、实数零点个数总和应为偶数;D.根轨迹的起点(Kg=0时根轨迹点) 位于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11、一阶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为(A)。
12、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C)。
A.100B.1000C.20D.不能确定13、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则该系统(C)。
A.不稳定B.只有当幅值裕度时才稳定C.稳定D.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14、下图所示分别为三个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则图中不稳定的系统是(B)。
A.系统①B.系统②C.系统③D.都不稳定15、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当K为下列哪个选项时系统不稳定(D)。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

自动控制原理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c )A.系统综合B.系统辨识C.系统分析D.系统设计2.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d )上相等。
A 。
幅频特性的斜率 B.最小幅值 C.相位变化率 D 。
穿越频率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d )A 。
比较元件B 。
给定元件C 。
反馈元件D 。
放大元件4. ω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a )A.圆B.半圆 C 。
椭圆 D 。
双曲线5。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 d )A.比例环节 B 。
微分环节 C.积分环节 D.惯性环节6. 若系统的开环传 递函数为2)(5 10+s s ,则它的开环增益为(c ) A 。
1 B.2 C.5 D 。
107。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52 5)(2++=s s s G ,则该系统是(b ) A 。
临界阻尼系统 B 。
欠阻尼系统 C 。
过阻尼系统 D 。
零阻尼系统8。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ζ不变,提高ωn ,则可以(b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9。
一阶微分环节Ts s G +=1)(,当频率T1=ω时,则相频特性)(ωj G ∠为( a )A 。
45°B 。
—45° C.90° D 。
—90°10。
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d )A.振荡次数越多B.稳定裕量越大C.相位变化越小 D 。
稳态误差越小11。
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516178234=++++=s s s s s D ,则此系统 ( )A 。
稳定B 。
临界稳定 C.不稳定 D 。
稳定性不确定。
12.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1(++=s s s k s G ,当k =(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2014-2016年考研真题试卷

813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机械工程(专硕);仪器仪表工程(专硕)共4页一.填空题(24分,每空2分)1.在控制系统中,线性系统是满足原理的系统。
2.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和。
3.传递函数21s的相角为。
4.频率响应的输入信号为。
5.已知某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输入为衰减的振荡过程,那么可以推断其阻尼比ξ的范围为。
6.已知一个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14k G s s s =+,在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是。
7.一个系统的微分方程为()()()()65y t yt y t u t ++=,该微分方程所代表的系统的阶数和性质是。
8.对于一个物理可实现系统,传递函数分母s 的阶次n 和分子阶次m 的关系是。
9.一阶系统11Ts +的单位阶跃响应的时域表达式是。
10.设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为()()201G j j ωω=+,当频率ω从0变化到∞时,则幅相频特性曲线是一个半圆,该半圆位于极坐标平面的第象限。
11.稳态误差不仅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而且与的类型有关。
813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适用专业: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机械工程(专业学位);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共5页一.填空题(24分,每空2分)1.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即:。
2.一阶系统11Ts +的单位脉冲响应的时域表达式为。
3.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分别为。
4.设某一环节的频率特性为1()1G j j ωω=-+,当频率ω从0变化到∞,该环节的幅相曲线位于极坐标平面第象限的一个半圆。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试题2016年-2018年813自动控制原理

813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适用专业:机械工程,机械工程(专硕),仪器仪表工程(专硕)题 三 图四、如图所示系统,试求()r t t =,()()2n t t = 时的稳态误差。
(10分)题 四 图五、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 (14分)当 0b = 时,即不存在速度反馈时,试确定单位阶跃信号输入时系统的阻尼系数,自然频率,最大超调量,以及单位斜坡信号输入所引起的稳态误差。
题 五 图六、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4分)()()()10.11K s s s s =++ 1) 求系统的幅值裕度为20dB 时的 K 值。
2)求系统的相位裕度为60︒ 时的 K 值。
题 九 图十、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6分)()()(1)(21)K G s H s s Ts s =++, 试求:(1)根据劳斯判据,确定K , T 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2)若要使系统处于1ω=的等幅振荡,确定K , T 的值。
813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适用专业:机械工程;机械工程(专硕);仪器仪表工程(专硕)题 3 图题 4 图单位负反馈的结构图如下图所示,求当输入信号2(t)2r t t=+时,系统的稳sse。
(15 分)题 5 图题 6 图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
(20分))概略绘制开环系统幅相特性曲线(即:奈奎斯特曲线);)分析K值不同时系统的稳定性;题7 图设一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s)KG=,试设计一个超题10 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3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813考试科目代码:机械设计及理论适用招生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特别提示:需带无储存功能的计算器
一、考试内容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理解对控制性能的基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重点是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概念了解各种典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
本要求,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理解传递函数的定义和了解微分方程一般建立方法,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掌握动态结构图的建立和化简规则。
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知识点为:,性质,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动态结构图的建立,动态结构图的化简的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3.能够用该方法分析控制系统的各种了解和掌握经典控制理论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时域分析法一阶。
典型控制过程及性能指标知识点为:,包括稳定性控制性能(,)快速性和稳态精度稳态误差分析。
,高阶系统的低阶化,稳定性与代数判据,系统分析,二阶系统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4.并能通过频率特性分析控制,要求掌握各种系统和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和对数频率特性的画法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乃奎斯特稳定判据及系统的控制性能。
知识点为:对数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及计算,系统闭环频率特性。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装置综合5.
对控制性能的改进就涉及到系统的校正。
要求在在对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前置校正有较为全面的理,反馈校正建立控制系统校正的一般概念的基础上,,对串联校正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解。
掌握频率法校正的一般方法。
知识点为:置校正在校正中的应用。
分计)150二、考试题型(分值,按分)251、填空(分)简答题(152、分)、计算及分析题(803
分)30综合应用题(、4.
一、填空题:分)分,共24(每空 1.51、写出控制系统的三种典型输入信号:、、。
、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取决于系统本身的。
2的关系。
3、最小相位系统的重要特征在于:其相频特性与对数幅频特性之间存在着。
4、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规律的传递函数为。
、按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不同,控制系统可分为和5和。
6、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为
1?(s)G、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为,相频特,则其幅频特性为7
22?12Ts?sT?
性为。
、系统的加速度误差系数定义为8
稳定。
9、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稳定;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两个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的超调量相等,则此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10
简答题:分)二、(共16
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有哪三个方面的基本1、
要求?(6分)分)5及、各属于什么性质的校正?各具有什么特点?(2 PI PD
.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的三个频段一般如何划分?各个频段对于系统的性能有何影3分)响?( 5
三、(所示,试判断各系统闭环的稳115分)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极坐标图如图
P表示不稳定极点的个数。
定性,其中I m
I m
?w=+w=0 -1
?w=+ Re
Re 0w=0-10
P=1
P=1
(1)(2)
I I mm+w=0 ? w=+?w=+ -1
Re
Re 0
w=0
P=1P=0
(4)(3)
I m
?w=+ Re 0
-1
P=2+ W=0 )(5图 1
????sCRs。
分)试用信号流图方法求如图四、(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215 画出相应的信号流图;(1)
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2)
图 2
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分(15五、.
1)?(s K?)G(s?1)s(?s?1)(2s
试确定系统稳定的条件。
100?)s G(分)已知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六、25 ,5)s(s?
.求系统的阻尼系数及无阻尼振荡圆频率;1?取;.试求出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和调整时间 2 ( 5%).为了改善系统性能,对该系统实施速度反馈,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
为使
系统 3 3的阻尼系数为,速度反馈系数为多少?0.7 K t
RsCs)()(100
s(s?5)--
Ks t
图 3 K?G(s s))H(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分七、(25s(s?1)(0.1s? 1)
K=5时,绘制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曲线;(1)当(2)求开环剪切频率和相角裕度;??
C K值。
(3)用频率分析法求出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的
八、(15分)已知最小相位开环系统的渐近对数幅频特性如图4所示,试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和剪切频率。
?C
L(ω)/dB
40
-40dB/dec
-20dB/dec
…200 …100 1014 …ω-1ω/s c…
-40d B/dec
图 4
------------学资学习网-------提供考研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