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1供应链管理: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

.2数据库系统: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

3模型:对现实世界事物特征的模拟和抽象就是这个事物的模型4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对企业的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得企业的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经营绩效指标有巨大的提高。

5企业资源计划:对企业的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得企业的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经营绩效指标有巨大的提高。

6.原型:首先由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基本框架,称之为原型。

7系统的生命周期:任何系统均有其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8:诺兰模型: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客观道路及规律,即所谓诺兰模型。

9:.战略集合转移法::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组成。

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过程,就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集的过程。

第一步是识别企业战略,第二步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在此基础上信息系统分析员可提出MIS执行计划。

10企业系统规划法:企业系统规划法的目标是让信息系统战略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性的信息。

采用“自上而下”的进行系统规划和“自下而上”的付诸实施的过程。

11数据字典:给数据流程图中每个成分,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功能、外部项等,进行定义和说明的工具。

12功能分析:对数据流程图中处理过程的功能作详细的说明。

13结构化语言:结构化语言是用于描述逻辑判断的一种规范化的语言,它使用的词汇主要有动词、名词和保留字三种,而任何处理逻辑都可以表示为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结构14模块凝聚:模块凝聚是用以衡量一个模块内部自身功能的内在联系是否紧密的指标,也是衡量模块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

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管理活动中,用于提供管理者所需的信息来辅助他们做出决策的系统。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计算机应用名词,下面我将对这些名词进行解释。

1. 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是用来存储、管理和组织数据的集合。

它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其中包含了不同的数据字段和记录。

数据库能够高效地存储和检索大量的数据,并能够支持多用户的共享访问和数据的完整性保证。

2. 网络(Network)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通过通信链路互连起来,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网络通过使用传输媒介和相关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和交换机等,使得不同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3. 服务器(Server)服务器是一种提供服务的计算机。

它能够接收和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并提供数据存储、共享、计算等服务。

服务器通常具备高性能和可靠性,并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客户端的请求。

4.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模式。

它基于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和虚拟化技术,将计算、存储和应用程序等资源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

云计算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弹性地分配和释放资源,提供高效、可靠和可扩展的计算能力。

5. 虚拟化(Virtualization)虚拟化是一种将计算机资源进行抽象和分隔的技术。

它能够将一台物理计算机划分为多个虚拟环境,每个虚拟环境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虚拟化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简化管理和提高安全性。

6. 安全性(Security)安全性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和干扰的能力。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它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措施,以确保计算机系统和用户的信息得到充分的保护。

7.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简称HCI)人机交互是研究计算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简答题及答案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简答题及答案

1.管理信息是指对社会经济活动有用的、影响和控制生产(服务、经营)活动的信息。

2.(管理信息)生命周期是指信息从捕获,使用(组织、处理)到消亡的过程。

3.举例说明移动商务可应用于哪些方面。

(至少5种)因特网无线接入(Wi-Fi),手机支付,信息资源共享,计算资源共享,按需提供(即时性服务),定位服务,手机银行,手机购物(掌上商城、手机订餐)。

4.计算机应用普及对管理信息系统用户的要求。

1)安全使用信息系统。

2)有效使用系统资源。

3)不断改善系统的应用水平。

5.信息系统(IS)是指以信息处理服务为主要活动的、人机交互型计算机应用系统。

6.(信息)采集是根据系统目的、环境许可,将原始数据输入系统。

7.企业用信息系统覆盖手工运作的过程称作企业信息化。

8.虚拟企业:在网络化条件下,由独立分布的机构、公司或个人组成的、临时或永久的集合体;组织成员之间借助信息及通信技术完成经营。

9.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专家决策能力的计算机系统。

10.群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群体合作支持系统。

11.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以客户为中心、以改善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为目标的跨部门信息系统。

12.蓝牙是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标准。

13.网络协议是指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系列规则。

14.局域网指在几百米到十几千米范围内计算机相互连接所构成的计算机网络。

15.DBMS 即数据库管理系统,指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16. TCP和UDP协议的区别。

TCP是面向连接的,适合可靠性要求高的服务,数据包传输失败后会重传;UDP是面向非连接的,无差错重传机制,适合能容忍部分丢包的业务。

17.云计算的原理。

将大量由互联网连接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服务。

18.云计算的特点。

虚拟化技术,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可方便地获取服务,高性价比。

19.数据库运行管理功能。

安全性检查;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系统恢复;数据库内部维护。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考试资料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考试资料
4.企业活动中的信息(单项选择)★★★
信息已同物质、能量一-起,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开展的三大资源要素。对企业而言,信息是推进企业中全部活动的能动性因素。
企业活动中的信息分类
从信息的稳定性出发,可将信息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两类。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的概念;按决策层次分类,与治理决策层次相对应,企业中的信息可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以信息所依附的载体为依据,信息可分为文献信息、口传信息、电子信息、生物信息
数据安全、快速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⑤以多种方法和途径
生动表现信息内容,并超过人们的想象力。
信息的可用性至少应当包含及时性、精确性、适用性、经济性等四个方面。
(1)及时性,对信息要及时搜集记录并及时处理;信息的传递和提供
等要满足治理和决策时效性要求。(2)精确性,要精确、完整地反映实
际情况[3)适用性
(OoO51
第一章治理系统与信息技术应用
1.摩尔定律(名词解释)★
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2年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大约每两年翻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
2.电子商务
(单项选择,名词解释)★★
在因特网等相关技术的支持下,产品、效劳及信息的买卖交易和支付过程可以通过电子化和数字化方法完成,这种商务运营方法被称为电子商务(EYommerce)。类型: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消费者对企业(C2B),政府对公民(G2C),
M1S最核心的功能是高质量地生成职能部门所需的信息报表。
MTS的报表内容一般有周期性报表(如销售表、财务报表)、例外报表(如异常汇报、临时工程报表)、需求汇报(对用户查询的响应,即时性信息提供等〕和推式汇报(如关键指标报表、内部网统一传递的汇报)。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1、信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而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2、管理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

3、信息间的递归定义:管理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一个系统或一次处理所输出的信息,可能是另一个系统或另一次处理的原始数据;低层决策所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这就是信息间的递归定义。

4、信息反馈:控制物流的输入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结果信息返回到输入端,并对信息再输入发生影响的过程。

而上述作用于受控对象后的结果信息称为反馈信息。

5、DSS:在半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和选择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系统。

6、GDSS:支持一群决策者为获得有效决策结果的计算机辅助系统。

7、智能支持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决策支持系统而形成的一种信息系统。

8、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II)系统:COPICS是美国IBM公司开发的适用于各类制造业工厂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最早推出的MRPII商品化软件。

9、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根据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要,描绘出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基础上,适应全球市场竞争供应链管理的需求,对企业资源全面管理的思想。

10、企业信息化: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1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e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与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两个方面的结合,组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资料汇总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第一章管理系统与信息技术应用名词解释1.电子商务:在因特网的支持下,进行产品和信息交易和支付,通过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式实现。

2.移动商务:指利用智能手机,PDA,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设备,借助移动通信平台开展的电子商务业务。

3.管理信息:那些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用的,可影响和控制生产,服务或经营活动的信息。

4.管理信息的生命周期:管理信息一般都要经历最初的捕获,组织,处理,使用,最终消亡这样的生命周期。

5.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泛在网络,联网的对象从专门的计算机设备扩展到了所有的常规物品。

简答.论述题一.简述按决策层次对信息的分类1.战略信息:使用者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信息的来源广、使用寿命长、加工方法较为灵活,但对信息的精确程度要求不是很高。

2.业务信息:使用者为基层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用来执行制定好的计划,信息来源较为单一,但数量大变化快,信息使用寿命短,加工方法相对固定,信息的精确程度较高。

3.战术信息:主要为中层管理者所使用,信息的使用寿命和精确性等性质介于前者之间。

二信息的可用性应当包括在:及时性,准确性,适用性,经济性等四个方面三简述计算机的信息系统(CBIS)的优越性:1.支持数据的自动化采2.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海量数据的存储,查询和运算2.处理自动化 4.低成本快速传递 5.多种方式表现信息内容四管理信息的特点:1.数据来源的广泛性 2.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3.信息形式的多样性3.信息发生,处理,使用在时空上的不一致性 5.信息价值的不确定性第二章应用信息系统一.名词解释1.系统:是由彼此关联且与环境相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2.信息系统:是指以信息处理服务为主要活动的,人机交互型计算机应用系统。

3.信息化:用信息系统覆盖手工运作的过程被称作企业的“信息化”。

4.网络化: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应用会从组织内部组织外部逐步扩展,应用覆盖领域逐步延伸的过程被称作企业的“网络化”。

管理系统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管理系统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一、1、系统:彼此关联且与环境相关联的元素集合。

2、业务处理系统TPS:主要处理企业的日常业务,实现基本业务处理环节的自动化和规范化的信息系统3、主管信息系统EIS :为高层定制的决策支持系统。

4、信息系统IS:是指以信息处理服务为主要活动的、人机交互型计算机应用系统,也被称作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5、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一种组织间信息系统,可跨越组织边界传递信息。

6、决策支持系统DSS:是指为管理者决策过程提供交互式信息支持的信息系统。

7、客户关系管理系统GRM:以客户为中心,以改善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为目标的跨部门信息系统8、专家系统ES:是一种模拟专家决策能力的计算机系统9、群决策支持系统GDS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群体合作支持系统10、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指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11、管理信息系统MIS: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二、13、回归测试:修改后,重做测试,并确认正确的测试。

14、负载测试:测试软件系统在最大负荷下的表现,看系统的响应是否会退化或失败。

15、逆向测试:是指确认系统没有执行不当操作的测试16、验收测试:确定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合同规定或用户确认的需求,让用户决定是否可以接收系统为目的的测试。

17、压力测试:了解系统质量保障水平的测试,观察系统在超载、故障、重启、资源缺失等情况下的反应,考察系统的可恢复性。

18、单元测试:是针对具体模块的测试,一般在模块编程后及时进行,是可以由程序员承担的测试。

19、组装测试:是对组装后的多个模块的联合测试20、确认测试:是对装配好的整个软件系统的整体效果进行测试21、测试用例:是测试前专门设计的测试方案。

三、22、信息系统可靠性:信息系统在既定应用环境中正常工作的能力。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全)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全)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全)第一章应用概论1、信息: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

2、数据: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3、管理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

4、信息间的递归定义:一个系统或一次处理所输出的信息,可能是另一个系统或另一次处理的原始数据;低层决策所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这就是信息间的递归定义。

5、管理:管理就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对组织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实现组织特定目标的过程。

6、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8、管理过程:从控制论的观点看,管理过程就是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判断、决策的过程。

9、信息反馈:信息反馈是指控制物流的输入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结果信息(各种统计数据)再返回到输入端,并对信息再输入发生影响的过程。

10、固定信息:固定信息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在各项管理任务中重复使用,不发生质的变化。

它是企业一切计划和组织工作的重要依据。

11、流动信息:流动信息又称为作业统计信息,它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息。

它随生产经营活动的进展不断更新,因此时间性较强,一般只具有一次性使用价值。

将此信息与计划进行比较分析,是评价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揭示和克服薄弱环节的重要手段。

12、信息稳定系数:信息稳定系数=(信息项目总数-变动数)/信息项目总数,是指在某类信息项目睥总数中,在规定期内(一般在一年内)不变动项目所占的比重。

13、定额标准信息:定额标准信息包括产品的结构、工艺文件、各类消耗定额、规范定额和效果评价标准。

14、计划合同信息:计划合同信息包括计划指标体系和合同文件。

15、查询信息:查询信息是指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价目表、设备档案及人事卡片等。

16、战略信息:战略信息是指供企业高级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时使用,包括系统内外、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的大量信息。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整理版)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1、信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2、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2、管理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

3、信息间的递归定义:管理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一个系统或一次处理所输出的信息,可能是另一个系统或另一次处理的原始数据;低层决策所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这就是信息间的递归定义。

4、信息反馈:控制物流的输入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结果信息返回到输入端,并对信息再输入发生影响的过程。

而上述作用于受控对象后的结果信息称为反馈信息。

6、固定信息: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在各项管理任务中重复使用,不发生贬值的变化。

7、流动信息:又称为作业统计信息,他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息。

他随生产经营活动的进展不断更新,因此时间性较强,一般只具有一次性使用价值。

8、信息稳定系数:是指某类信息项目的总数中在规定期内(一般在一年内)不变动项目所占比重。

9、战略信息:是指提供企业高级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的信息。

包括系统内外,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的大量信息。

10、战术信息:是提供企业中级管理人员完成大量计划编制、资源分配等工作使用。

主要包括系统内部各种固定信息,历史情况与现状信息,以及部分具体的外部信息。

5、决策支持系统(DSS):在半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和选择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系统。

2、数据库系统(DBS):是指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数据库、计算机硬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用户四个部分构成。

13、数据库(DB):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中的,相互关联的为多个用户或应用共享的数据集合。

1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帮助用户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由数据库描述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其他管理和控制程序三部分组成。

管理系统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管理系统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一、1、系统:彼此关联且与环境相关联的元素集合。

2、业务处理系统TPS:主要处理企业的日常业务,实现基本业务处理环节的自动化和规范化的信息系统3、主管信息系统EIS :为高层定制的决策支持系统。

4、信息系统IS:是指以信息处理服务为主要活动的、人机交互型计算机应用系统,也被称作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5、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一种组织间信息系统,可跨越组织边界传递信息。

6、决策支持系统DSS:是指为管理者决策过程提供交互式信息支持的信息系统。

7、客户关系管理系统GRM:以客户为中心,以改善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为目标的跨部门信息系统8、专家系统ES:是一种模拟专家决策能力的计算机系统9、群决策支持系统GDS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群体合作支持系统10、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指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11、管理信息系统MIS: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二、13、回归测试:修改后,重做测试,并确认正确的测试。

14、负载测试:测试软件系统在最大负荷下的表现,看系统的响应是否会退化或失败。

15、逆向测试:是指确认系统没有执行不当操作的测试16、验收测试:确定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合同规定或用户确认的需求,让用户决定是否可以接收系统为目的的测试。

17、压力测试:了解系统质量保障水平的测试,观察系统在超载、故障、重启、资源缺失等情况下的反应,考察系统的可恢复性。

18、单元测试:是针对具体模块的测试,一般在模块编程后及时进行,是可以由程序员承担的测试。

19、组装测试:是对组装后的多个模块的联合测试20、确认测试:是对装配好的整个软件系统的整体效果进行测试21、测试用例:是测试前专门设计的测试方案。

三、22、信息系统可靠性:信息系统在既定应用环境中正常工作的能力。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实现网络内数据共享、算法共享、设备共享。

关键成功要素:关键成功要素是企业生存和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企业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值得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

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是对组织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联系的描述,反映了企业的管理层次、管理幅度,反映了各个职能部门间的行政隶属关系。

数据环境:数据环境是为表单或报表提供的源数据。

设备沉余技术:是指在系统中有两套硬件设备,以双工或双机方式工作,用沉余设备来防止万一发生的硬件故障。

关系模型:广西模型以二维表形式出现,既反映数据存储又反映数据联系。

战略集合转移法:战略集合转移法是指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一个信息集合,将其转化为MIS 的战略集的过程。

顶层数据流程图:顶层数据流程图是位于高层的数据流程图,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处理功能看待,包含信息的来源、去向和全局共享的数据存储。

录入:录入是指把源数据转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处理的信息。

管理流程重组:管理流程重组是指重新规定系统业务流程、信息流向、改革组织机构,划定各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

完善性维护:完善性维护是指在应用软件使用期间,不断改善系统之间的功能和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系统设计报告:系统设计报告是系统设计的最后成果,是新系统的物理模型,是系统实施的依据。

(数据流程图中的)处理功能:是指对输入数据流进行加工、变换和输出,是逻辑处理过程。

CSF:CSF是对企业成功的重点因素进行辨识的方法,确定企业的信息需求,理解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位置。

向导:向导是以逐步提示的方式知道操作者正确、快速创建操作对象的工具。

批处理:批处理是指先把数据采集到一个文件中,待检测和计算机空闲时,一次性输入系统。

集中式:集中式是指将所有的信息资源的规划、配置、协调、控制和管理权全部集中于统一的信息中心,企业任何一个部门的信息资源需求都由信息中心负责提供。

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和可获得的资源情况,为求得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谋划。

名词解释管理系统计算机

名词解释管理系统计算机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1.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信息是认识了的数据;信息是数据的含义;信息不随载体性质的改变而改变。

2. 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是信息的具体表现;数据的具体形式取决于载体的性质。

3. 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4. 信息间的递归定义:是指低层决策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

5. 信息反馈:是指控制物流的输入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结果信息再返回到输入端,经过处理并对信息再输入发生影响的过程。

6. 固定信息: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在各项管理任务中重复使用的信息。

7. 流动信息:是随生产经营活动的进展不断更新;时间性强;一般只具有一次性使用价值的信息。

8. 信息稳定系数:是指某类信息项目的总数中在规定期内(一般在一年内)不变动项目所占的比重。

稳定系数可用下列公式表示:信息项目总数- 变动项目数信息稳定系数=信息项目总数9. 定额标准信息:是指产品的结构、工艺文件、各类消耗定额、规范定额和效果评价标准等信息。

10. 战略信息:是提供给企业高级管理者,供进行战略决策使用。

11. 战术信息:是提供给企业中级管理人员,供他们完成大量计划编制、资源分配等工作使用。

12. 业务信息:是提供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志向已经制定的计划,组织生产或服务活动的信息。

主要包括直接与生产、业务活动有关的、反映当前情况的信息。

这些信息数量很大,一般来说不需要长期保存。

13.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由人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系统。

14.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和原则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系统。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名词解释与简答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名词解释与简答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名词解释与简答1、按稳定性分类,可以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两类。

静态信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用计算机文件和数据库进行相对长久的保存;并在一段时间内不必更新,可以被重复查询使用。

动态信息往往反映业务活动或进程的实时状态,时效性比较强,随着业务活动的进展,信息内容要随时提取和更新,否则就成了过去时信息。

2、管理信息的特点:(1)数据来源的广泛性;(2)信息资源的共享性;(3)信息形式的多样性;(4)信息发生、处理、使用在时空上的不一致性;(5)信息价值的不确定性;(7)信息生命周期的主观性;3、管理信息的经济性为什么重要,会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都以经济性为基础。

信息处理要为组织的经济目标服务,不浪费资源去做无意义的加工处理工作;系统响应时间、图形化、可靠性等性能的要求要适度;信息处理项目、方法和技术的选用要注重经济效益,减少资源闲置和浪费.4、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是企业中跨部门整合的信息的系统。

它以外部资源-—客户为中心而建立,旨在提高企业对客户的关注程度,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5、云计算的定义: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他是分布式计算、毕行计算和网络计算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的产物。

6、一个关系模型必须具备下面五个基本条件。

①表格中每一数据项不可再分,这是最基本项;②每一列数据有相同的类型,即属性;③每列的顺序是任意的;④每一行数据是一个实体诸多属性值的集合;⑤各行顺序是任意的。

7、关系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1)实体完整性规则:关系中的主属性不能取空值(2)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参照关系中的外码与目标关系中的主码相对应,则参照关系中的每个元组的外码上的每个属性值必须为空值,或者等于目标关系中的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参展关系和被参照关系可以是同一个关系。

8、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就是由用户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为某个关系数据库设定非约束条件。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新版-第九、十章)整理后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新版-第九、十章)整理后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新版教材知识点概括第九章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9.1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一、名词解释1、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是企业中支持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承担信息化工具支持服务的职能机构。

在企业组织系统中,信息中心的地位与该企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深度有密切关系。

2、信息主管CIO——企业需要由高级管理者或一名副总裁专门负责信息中心以及各种繁杂而重要的信息管理工作,企业因此设立了性的信息主管CIO岗位,也称首席信息官。

二、简答题1、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就是使信息系统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持续可靠的业务支持和管理决策服务。

2、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阶段的主要管理任务(1)建立运行管理机构——信息中心(2)制定运行管理制度(3)系统日常运行服务及管理(4)系统评价及维护3、信息中心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方式(1)集中式(2)分散式(3)互相结合4、信息中心的组成(1)规划与安全部(2)数据中心(3)系统维护部(4)数据管理部(5)电子商务部(6)通信与网络部(7)技术开发部5、信息中心的人员及素质要求(1)系统分析师系统分析师需要研究企业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负责设计新系统等。

系统分析师应该熟悉企业业务;有管理技能;精通系统分析技术和方法;能够领导完成项目;能协调好人员关系。

(2)程序员程序员能够根据系统设计报告,编制、调试和修改程序。

程序设计员应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嫩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较强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合作意识。

(3)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整个企业共享数据资源、核心数据库的建立、运行和维护工作。

数据库管理员不仅要精通数据库技术知识,而且要熟悉数据的应用环境、网络平台状况和业务应用流程,熟知保密条款,工作原则性强,有责任心和对资源主动维护的意识。

(4)用户协调员信息中心会分别设立与信息安全、办公自动化应用等重点应用有关的专职岗位。

协调员要有较好的技术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并熟悉业务部门的工作环境,能够把握和分析用户利益,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有解决冲突的管理能力。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题及答案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题 1.主频是指计算机CPU的时钟频率,在很⼤程度上决定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2.候选码可简称码,可以惟⼀确定的⼀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

3.⽣命周期法是指任何系统均有其发⽣、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

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命周期。

⽣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

4.源点输⼊是指在数据发源地,由实际当事⼈直接输⼊数据。

5.存取控制是指通过⽤户鉴别,获得使⽤计算机权的⽤户,应根据预先定义好的⽤户权限进⾏存取。

6.⽤字符来表⽰⽹络主机的因特⽹的主机地址。

7.指具有企业功能,但在企业体内没有执⾏这些功能的实体组织的企业。

8.决策树⼜称判定树,是⼀种呈树状的图形⼯具,描述处理中具有多种策略,要根据若⼲条件的判定,确定所采⽤策略的情况。

9.同⼀组数据,由不同⼈员重复输⼊;然后由计算机⽐较检查⼀致性。

10.经过单元测试的模块放在⼀起形成⼀个⼦系统来测试。

11.随着系统应⽤范围和环境的变化,对代码进⾏增加、删除和修改,设置新代码。

12.使⽤给定的语句命令确定算法描述过程。

13.系统调查阶段使⽤的图表⼯具,以⼀项业务或⼀组相互关联的业务为描述对象,对它们的处理过程及所涉及的信息进⾏描述。

14.企业系统规划法,⾃上⽽下地进⾏系统规划,⾃下⽽上地实施。

15.最常见的⼈机接⼝界⾯,可以显⽰提⽰或警告信息,⼜可以作为⼈机交流的窗⼝。

16.为纠正在开发期间未能发现的遗留错误,进⾏诊断和改正的过程。

17.在程序运⾏过程中,为了控制和校验的⽬的,通过屏幕实现的交互。

18.描述处理判断条件较多,各条件⼜相互组合,有多种决策⽅案的⼯具。

19.是⼀种包括战略性规划和执⾏性规划的全⾯系统规划⽅法。

20.在与Internet(因特⽹)的连接处,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屏障,防⽌外部⾮法⽤户⼊侵。

21.存取周期是存储器完成⼀次读(取)或写(存)信息操作所需的时间。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名词解释[根据教材自己总结,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名词解释[根据教材自己总结,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名词解释第7章1、菜单生成:用菜单文件自动创建菜单程序的过程。

2、报表布局:定义报表输出格式的文件,可有列布局、行布局、一对多布局、多兰布局。

3、界限校验:事先指定数据的取值范围,由计算机系统校验数据,判别数据是否超出了界限。

4、重复校验:对同一组数据,由不同人员重复输入,然后由计算机比较检验一致性。

5、人机交互:也叫人机对话,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为了控制或校验目的,通过计算机显示屏幕,使人和计算机对话的操作。

6、快捷菜单:是针对摸个特定对象设计的弹出菜单,在菜单中集中了对该对象的各种操作指令。

7、联机处理:是直接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输入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式。

8、静态校验:就是利用人工目测检查错误的方式。

9、处理过程设计:就是要对控制结构图中,每一个模块内部的处理过程,进行具体描述。

10、IPO图:将为编制程序提供指导,所以也叫做程序设计任务书。

11、系统设计说明书:(系统设计报告)是系统设计的最后成果,是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和系统实施的依据。

第8章1、回归测试:出错软件经修改后,用原来的测试用例在进行测试。

2、容器类:是类的一种,产生的对象可以容纳其他对象,并允许访问所包含的对象。

3、可理解性:是指程序不但要求处理逻辑正确,计算机容易执行,而且应当层次清楚,便于人的理解和阅读。

4、黑盒法测试:(功能测试)它是将软件看作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软件外部特征。

从程序的输入和输出特性上测试其是否满足设定的功能。

5、白盒法测试:(结构测试)它是将软件看做一个透明的白盒子,按照程序的逻辑路径及过程进行测试,检查它与设计是否相符。

6、系统测试:是将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测试。

在这个测试中发现的错误仅有设计和编程的错误,还可能有需求分析中的错误。

因此,它的目的是检验系统否确实能提供分析报告中指定的功能。

7、系统初始化:指系统从开发完成到投入应用要经过一个初始过程,初始化包括对系统的运行环境和资源进行设置、系统运行和控制参数设定,数据加载以及调整系统与业务工作同步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计算机应用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1.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信息是认识了的数据;信息是数据的含义;信息不随载体性质的改变而改变。

2. 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是信息的具体表现;数据的具体形式取决于载体的性质。

3. 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4. 信息间的递归定义:是指低层决策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

5. 信息反馈:是指控制物流的输入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结果信息再返回到输入端,经过处理并对信息再输入发生影响的过程。

6. 固定信息: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在各项管理任务中重复使用的信息。

7. 流动信息:是随生产经营活动的进展不断更新;时间性强;一般只具有一次性使用价值的信息。

8. 信息稳定系数:是指某类信息项目的总数中在规定期内(一般在一年内)不变动项目所占的比重。

稳定系数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信息项目总数- 变动项目数信息稳定系数=信息项目总数 9. 定额标准信息:是指产品的结构、工艺文件、各类消耗定额、规范定额和效果评价标准等信息。

10. 战略信息:是提供给企业高级管理者,供进行战略决策使用。

11. 战术信息:是提供给企业中级管理人员,供他们完成大量计划编制、资源分配等工作使用。

12. 业务信息:是提供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志向已经制定的计划,组织生产或服务活动的信息。

主要包括直接与生产、业务活动有关的、反映当前情况的信息。

这些信息数量很大,一般来说不需要长期保存。

13.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由人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系统。

14.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和原则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系统。

DSS并不代替决策者做出决策,而是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分析问题、构选模型和模拟决策过程及其效果的决策环境,以提高决策人员的决策技能和决策质量的支持系统。

15. 主管支持系统(ESS)*:ESS是主管支持系统的简称;ESS 是专用于辅助高层管理人员获取和运用有关信息,以支持决策为主要任务的信息系统。

16. 电子数据交换(EDI)*:EDI是电子数据交换的简称;EDI是结构化数据根据一组规则在参与者之间自动地传递;EDI的功能是利用计算机在买卖双方之间传递和接收具有标准格式的贸易单据。

17.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一个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MIS(管理信息系统)等不同类型的子系统逐一连接起来一起工作,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系统。

18. COPICS(面向通信的生产信息与控制系统):是面向通信的生产信息与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

它是美国IBM公司开发的适用于各类制造业工厂的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章 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19. 关系模型:将数据元素(文件)内部各数据项间的联系和各数据元素间的联系都表示成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形式的模型就是关系模型。

20. 数据库: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中的,相互关联的为多个用户或应用共享的数据集合。

21. 数据库系统:是指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为数据库、计算机硬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用户。

2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简称。

DBMS是指帮助用户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DBMS由三部分组成。

数据描述语言DDL:用来描述数据库的结构,供用户建立数据库。

数据操作语言DML:供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查询和存储等操作。

其他管理和控制程序:如安全、通信控制等公用管理程序。

23. 选择:从二维表(关系)中选择一部分满足条件的元组的操作叫作选择。

24. 投影:在二维表(关系)中对属性的选择操作叫做投影。

25. 连接:通过比较、投影运算,将两个二维表(关系)连接生成一个新的二维表的操作叫做连接。

26.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下运行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简写为DBAS. 第三章 FoxBASE的命令与操作 27. 数据库文件:FoxBASE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FoxBASE 中把一个关系称为数据库文件,它存储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中,其文件扩展名是。

DBF. 28. 记录FoxBASE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FoxBASE中把一个关系称为数据库文件,在关系中的每个元组都叫做数据库文件的记录。

29. 字段FoxBASE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FoxBASE中把一个关系称为数据库文件,在关系中的每个属性称为字段。

30. 常数在操作过程中其值不发生变化的两叫常量。

其中的数值常量,也叫做常数。

它由可以参加运算的正负证书、小数和零组成。

31. 变量在操作过程中其值可以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

在FoxBASE中变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数据库文件中的字段变量,一种是游离于数据库外的内存变量。

32. 表达式一般把通过运算符联接起来的同类数据(如常量、变量、函数)的运算式叫做表达式。

表达式的运算结果叫做表达式的值。

在FoxBASE中表达式的含义比较广泛,它可以是一个常量、变量或函数,也可以是一个运算式。

33. 函数函数实质上是系统预先编制的程序,调用函数实际上是执行程序,但它的调用格式比较简单方便。

每个函数都是由函数名和圆括号构成。

有些函数需要在圆括号中加入参数,有些函数不需要在圆括号中加入参数。

34. 当前工作区FoxBASE为拥护提供了10个工作区,可以同时打开10个数据库文件,但是任何时候,只能对其中的一个文件操作。

这个文件所在的工作区就是当前工作区。

35. 排序:排序的操作是要产生一个与当前数据库文件记录排列顺序不同,而内容相同的文件。

需要用户指明按哪些字段值的大小来排列记录的顺序,这个的字段叫做关键字。

36. 索引 2000年简:使用索引文件与排序文件的区别索引文件可以实现排序文件的全部功能。

而索引文件只对索引项排序并生成一个对应表。

这样做既消除了大量数据的冗余,又提高了排序的速度;但因为索引产生的只是一个对应表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库文件,所以索引文件是不能脱离原来的库文件而独立使用的。

系统默认的索引文件扩展名是.IDX. 第四章 FoxBASE的程序设计 37. 主程序:根据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对于一个复杂的应用问题,往往要把它逐层细分成一个个简单问题去解决。

每一个简单问题可以看成一个独立的处理模块,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可以通过一段程序来完成。

我们把系统最上层的一个程序(过程)叫做主程序,主程序可以逐层调用其他子程序,而它自己则从圆点命令状态被执行。

38. 子程序根据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对于一个复杂的应用问题,往往要把它逐层细分成一个个简单问题去解决。

每一个简单问题可以看成一个独立的处理模块,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可以通过一段程序来完成。

每一个程序是专门解决某一问题的过程,又称为子程序。

39. 过程:根据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对于一个复杂的应用问题,往往要它逐层细分成一个个简单问题去解决。

每一个简单问题可以看成一个独立的处理模块,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可以通过一段程序来完成。

这段程序就叫做过程。

40. 结构化程序设计又称为结构程序设计,是当今程序设计的先进方法和工具。

所谓结构化程序设计就是指仅仅使用三种基本控制(顺序、选择和重复)结构实现程序的设计方法。

41. 算法所谓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或处理过程,或者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一般可以分为数值型的算法和非数值型的算法两类。

数值型的算法往往可以找到现成的数学、物理或化学公式;而非数值型的算法基本上是对问题的处理步骤。

42. 编译FoxBASE的程序一般按解释方式运行。

这种方式虽然使用方便,但是效率不高、运行速度不够快,更不能保密。

FoxBASE还提供了一个程序编译器,可以对FoxBASE的程序进行编译,生成扩展名是。

FOX目标程序。

所谓编译就是对源程序进行预处理,生成目标程序的过程。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论 43. 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所需的所有文档。

44. 系统开发:在计算机领域中,人们经常用“系统开发”一次来概括管理信息系统从项目提出直线运行、评价为止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有时又称为“系统分析与设计”或“系统设计”。

45. “由顶向下”开发的原则:是由整体到各组成部分、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逐步求精,分析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相关性,逐步深入。

首先考虑全局问题,全局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在按层次分解,逐层分析发展系统。

46. 生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成若干步骤,就是生命周期法。

47.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的“对象”在面向对象的方法中,对象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对象是相对稳定的。

48.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的“类” 所谓“类”就是指一组具有相同结构、操作和约束条件的对象。

49. 类的继承机制一个类的上层可以有超类,下层可以有子类,形成一种层次结构。

一个类可以有多个超类,也可以有多个子类。

超类是下层子类的概括,因此子类可以继存超类的属性、操作和约束规则,这就是类的继承机制。

50. “CASE” 即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其目标就是要实现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工作基于计算机的自动化。

51. 委托开发由企业委托软件公司或科研单位进行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称为委托开发。

52. 系统开发领导小组是负责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决策、协调、控制的机构。

一般由一名企业领导、系统开发项目组负责人、系统分析师及用户各主要部门的业务负责人组成。

第六章 系统分析 53. 事务流程图:是以业务作为描述对象,对业务处理过程及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描述;事务流程图是系统业务调查中使用得最普遍、最重要的工具。

54. 数据流程图:是对原系统进行分析和抽象的工具;数据流程图是用来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55. 数据流程图中的外部实体(外部实体)*(本P72)指不受所描述的系统控制,独立于该系统之外的部门、群体或另一个信息系统。

外部实体向所描述系统输送数据,或接收描述系统向其发出数据。

56. 数据流成图中的处理功能是指对输入数据流进行加工,变换与输出数据流的逻辑处理过程。

57. 数据流成图中的数据存贮是指逻辑上要求存贮的数据,不考虑具体数据的存贮介质和技术手段。

58. 数据流成图中的数据流是指与所描述的系统信息处理功能有关的各类信息的载体,是各处理输入和输出的数据集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