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级中学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品教案课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标要求本框教学内容就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2.6规定的“列出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述课堂教学就是重新认识的基础”的建议。

教材分析本框共有两个目题:第一目从实践的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三大特征;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从地位来看,努力学习本框不仅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住庶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点和本质特征,同时实现全书的教学目的,在全书中处在关键的地位。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高中政治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高中政治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政治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政治现象、政治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政治思维能力。

但辩证能力还比较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鼓腮课堂教学的含义、课堂教学的形成要素、课堂教学的特点,认知:课堂教学具备三个基本特征、课堂教学就是重新认识的基础、课堂教学活动的三种形式,运用根据所学科学知识,融合有关原理,分析表明课堂教学就是人们改建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依据有关原理,表明课堂教学就是重新认识的基础。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要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1、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2、课堂教学就是重新认识的来源教学策略方法:运用故事等具体的事例,让学生走进故事、参与故事,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哲理。

在讨论、探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在民主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引入:呈现出《斗牛图》你能够辨认出这幅名画中存有什么错误吗?来到生活合作探究:播出视频《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不是实践活动?为什么?你能举出其他的实践活动吗?一、实践的含义及特点生:愚公移山就是课堂教学活动。

高中政治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高中政治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生:不行,实践是3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师:实际上本来“战神”号27号就试发了,后来推迟到28号,为什么?
天气原因。
师:由此可见,实践的过程与结果,也是?客观的,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
师:实践的构成要素,过程,结果都是客观的,因此实践的第一个特征?
客观物质性。
师:(2)回顾2000年来各国的探月之旅,为何各国纷纷探月?
这边就要注意个人活动与单个人的孤立活动是不一样的。实践具有社会性。实践的3个特征,要在书上做好标注。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教学内容
教和学反馈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新课
宋代四川有个著名的书画收藏家杜处士,他非常爱好书画,家里收藏不少名贵书画。其中最珍贵的是唐朝大画家戴嵩画的一幅《斗牛图》。有一天,他发现画上出现了霉点,正巧当天天气很好,阳光灿烂,便把家中的画都搬到太阳底下去晾晒。
有一个牧童看到了戴嵩的《斗牛图》,拍着手大笑起来说:“这幅画画的是斗牛吗?两只牛相斗的时候,它们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角上,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条后腿中间。现在这张画上的两条牛却摇着尾巴在相斗,这可画错了!”
6.狮子座流星雨(11月中旬)
生:1是,改造人类社会的实践。2不是,改造的是主观精神。3不是,主体是动物。4不是物质性活动,只是规划。5.是。6不是,主体不是人类。
师:那实践具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下2009年10月28号美国的“战神”号试发。
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美布什政府决定研究新的火箭,这次战神号的试发,揭开了美国重返月球甚至登火星的序幕。美国的计划里面有3个支柱:“战神”系列火箭、“奥赖恩”航天器、“牵牛星”月球登陆器,2014年,完整版“战神”号上天)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一必修四《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一必修四《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一必修四《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作者:胡彧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37期学情分析作为高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理性思考能力正在形成中,有较好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对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通过实验验证这一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与抽象的理论观點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理解: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运用:结合生活实例阐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1. 实践的基本特点2.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主导:通过手工折纸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认识是从实践中来的,进而导入课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活动,并总结结论预期目标:通过老师课前进行的一个折纸实践小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从主体、对象和性质角度理解实践的含义。

过渡:刚刚同学们回答到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来,那实践是什么呢?让我们从刚刚的折纸活动中来理解实践的含义。

二、讲授新课(一)实践的含义【教师主导】1. 实践的主体是什么?2. 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在认识这张纸,还是在改造这张纸?这张纸是客观还是主观的?3. 同学们能不能看得到?摸得着呢?这架纸飞机是是我们的观念中还是在现实中?【总结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叠飞机活动的过程认真回答问题。

【预期目标】引导学生从两个层面理解含义:第一,把握它的主体、对象和性质;第二,知道它可以将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17: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17: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构成要素。

理解: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运用: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依据相关原理,说明实践出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要服务于实践。

从而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与书本上的理论相结合。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难点』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教学方法』启发式、图示法、探究式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回顾』1.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何特点?2.如何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3.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哪些表现?4.如何全面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何关系?生:答略导入新课投影材料: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

”船夫说。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

船夫问:“你会游泳吗?”“不会,不会!”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设问: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答略师: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知识的指导,但是仅仅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人们不仅要认识世界,更要改造世界,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怎么做,更要去做。

投影展示图片:思考:1.上述材料中是谁在从事活动?2.这些活动是在认识世界还是在改造世界?3.这些活动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生:讨论作答略师: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能否归纳出实践的含义?生:答略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必修四_人教版_说课稿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_必修四_人教版_说课稿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说课稿高二政治王莉芳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活与哲学4(必修)》的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对本课的认识和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我将从该框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首先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框题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的观点,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把握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途径。

学好本框题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各课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重点,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

依据新课程标和我班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方面:知识与技能:1、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特点。

2、理解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2.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从而自觉投入到实践之中去。

(三)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重点的依据:教材的内容和课标要求教学难点:实践的基本特征难点的依据:之所以确定为难点是因为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以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二、说教法1. 学情与指导思想分析:由于我们的授课对象是基础一般的高二学生,他们的思想活跃,但知识没有形成体系,分析能力较弱,但随着高效课堂的不断推进,自主学习能力已极大提高。

贯彻新课改理念,把课堂教给学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2.教法的选择及依据情景引导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生成新知。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24: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24: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教案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带领学生学习明确实践的含义与实践的特点,通过情境探究引导学生全面参与课堂,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新知识,课堂生成的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全面。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科学探究,从日常生活的常识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出新知识。
师生共同小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的含义
实践特点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
教师小结: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请你来判断
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
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
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
3、老师讲课
4、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6、航天专家研制“天宫一号”
教师小结:教育实践、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是实践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
情境探究:嫦娥三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板书设计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实践及其特点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是认识的最终目的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高中政治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一必修4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一必修4政治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材分析《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第六课第一框题,此框题继第五课理解意识以及意识的能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引导学生理解认识从实践而来。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理解: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运用:结合生活实例阐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1.实践的基本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前面我们讲了意识能够能动地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那么如何去认识世界呢?我们的认识从何而来呢?首先我们先看两则小故事:故事一西红柿酸甜可口、营养丰富,人们都喜欢吃,然而当初人们却不敢吃它。

原来西红柿生长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尽管它很讨人喜爱,但当地人认为它有剧毒,不用说吃,就连碰也不敢碰它,并给它起了个吓人的名字叫“狼桃”。

到了16世纪,有一个英国的公爵,在旅行时发现了它,就带回了几株,将它栽种在皇家花园里供观赏。

直到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的精神,决心要尝试一下。

在吃之前,画家作好了牺牲的准备,吃完之后,就躺在床上等待“上帝的召见”。

可是时间过了很久,他不但没有死,而且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

请思考:人们对于西红柿的认识从何而来呢?故事二夏天时西瓜我们解暑的好东西,有这样一则故事:夏天的路边有个卖西瓜的小贩在西瓜跟前立了块牌子,上面写着“西瓜特甜,不甜不要钱”的字样,旁边有个路过的人看到这样的标语准备听下来购买西瓜,这时另外一路过的人说了句光写没用,谁知道这西瓜甜不甜,于是刚准备购买的顾客犹豫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的理念是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针对高二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性质和特点,重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力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引领中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能为自己将来的生活与实践做一点有价值的指导,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节。

承接本单元前两课“唯物论”部分,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并为下一单元“辩证法”部分奠定“认识论”基础。

理论上,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无论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还是改造客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从考纲看,本节课的知识点也是高频考点,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及整本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学好整本书具有重大意义。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在心理思维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求知探究能力,对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善于合作探究、勇于思索、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认知结构上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什么是认识,什么是实践,什么是正确认识的来源与检验标准有了自己生活化、经验化的理解,所以不应该只大量灌输和拓展较多的空洞理论,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借助感人的生活素材和熟悉的生活案例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体悟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谐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

2、过程与方法:运用实践观分析和解释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第六课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第六课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巩固拓展》中的练习,根据时间进行提问和讲解对比答案、进行讨论第四层级课堂总结反思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完成P39《思维导图构建》,要求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完成并理解掌握《思维导图构建》,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课后进行反思PPT展示板书设计课后巩固布置学生完成《固学案》P21~P22(必做1、2、3、4、5、8、9题,其余选做)主观题类型及其答题技巧1、体现类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2、依据类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3、为什么类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四)意义类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

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4、怎么办类“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5、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关于《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教学反思今天,带着一颗敬畏与感恩之心上完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框题的新课。

做如下反思与总结:(一)本课的亮点:1、一个中心、一条主线、一个灵魂。

本课充分挖掘家乡材料,由家乡——到家乡名胜三岔湖:修建历史——建成现状——发展曲折——新机遇、新发展,层层推进,让学生从家乡故事中理解教材知识,步步升华建设家乡,建设祖国。

2、师生互动、平等对话,让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3、注重学生情感、价值观实现:共唱家乡主题曲、讴歌先辈们修筑三岔湖的艰辛历史、建立生态价值观意识、多躬行投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去。

4、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文本材料、提炼归纳中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本课的不足之处1、部分结论的生成显得生硬,未做到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2、个别学生的结论,老师应灵活多样的进行点评、拓展。

3、对学生评价性语言不够丰富、评价显得单一。

4、给学生上课应做到熟能生巧、信手拈来;备课应更加充分,让自己驾驭课堂更游刃有余。

5、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运用没有达到从容自如。

6、教态应更加自然、大方。

7、教学基本功应进一步强化:普通话的标准、流畅,粉笔字规范、简洁、大方。

(三)以后努力方向1、反复锤炼教学基本功:把标准普通话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中,而且要多修正自己的发音,多模仿,多训练;把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练习常抓不懈,和自己的学生一起约定每天用固定时间练字、练好字。

2、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多看、多思、多悟、多运用。

3、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多积累古诗词、多阅读大师作品,让自己更有文化素养。

4、上课前,多了解学生需求,不定期做学情调查、学情分析;让自己的教学更符合学生实际。

5、多听师傅的课、同行的课、大师们的课,从中学习、借鉴,让自己成长、成熟。

这堂课通过挖掘家乡素材,让自己对家乡的历史有了更多的敬畏与感动;通过与朝夕相处的孩子们的真诚互动,升华了师生情感,真挚的谢谢你们!今年是我的教育生涯的第十年,我愿意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继续在教育路上奔跑。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

性胜利 证明了 抗疫策略的正确性。
思考:这说明谁来检验认识是否正确?
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客观事物
本身不能“自言其明”
多数人公认的观点
主观 认识
权威的话 科学理论
本身无法证明
原有的认识
受主观认识指导 实 践 改造客观世界
是主观见之 于客观的活 动,联系主 客观的桥梁
2 讲授新课
实践与认识 的关系
拨开疫情迷雾(一)
材料一年轻 面对突如其梦来想 的新冠病毒,我们对它的认识几乎为
零活,力我们只有通过临床上的实践以及实验室对该病毒株 的分析,才能专了业 解这个病毒的毒株类型,传播途径,致 病机理以及临床表现等等。
思考:这说明人的认识 而来?
实践
z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z 总结: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1】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 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 的目的。
【方法论1】
➢ 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 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
动力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
理性的唯一标准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 定认识
•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感中谢国 观加看油
主观认识 和认识的对 象都不能充 当标准
是检验 认识正确 与否的唯 一标准
拨开疫情迷雾(四)
年轻 活力
梦想
专业
认识新冠是为了战胜新冠,最终目 的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安全,党和政 府精心施策,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是实 现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 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思考:认识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引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勇于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理性精神: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不是其他个人的认识3、法治意识:注重实践的客观物质性4、公共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合作探究与协作意识,提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二、重点难点重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难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三、教学构思(一)教材分析《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第六课的第一框题,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本框题共分两目。

第一目从实践的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特征;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把握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学好本框题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各课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二)教法学法(1)教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等(2)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四、教学过程教学环活动内活动目学生活播放视频:《三峡工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同学们可以谈出自己对“实1. 上述材料中是谁在从践”概念的感性认识,不必苛求准事活动?确,如实践就是人们做事情,譬如观看视频,这些活动对象是什2.导入新课农民种田、工人做工、教师教学、么?是在认识世界还是在合作探究演员表演、科学家做实验等。

但这改造世界?里提前告诉同学们,实践是指人们3. 这些活动是不是认识活动以外的活纯主观的思维活动?、探究一: 1 工人建筑楼房是实践活动?探索实践客观物质性的两个由哪几个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表现: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过建筑楼房要受到规律小组合作?程和结果么的制约吗?讨论2 .探究二:体合工人造房子和燕子筑引导学生说出人的实践活动作验与动物本能的区别,导出实践是一窝有什么区别?与与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一、【教学目标】:◇识记:实践◇理解;(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二、【重点、难点】:(1)、实践的基本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三、【辅助教学】:ppt四、【教学过程】: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人的认识论从何而来(一)、实践及其特点(2)①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具有本质区别。

②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利己主义”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

③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

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

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2.实践的基本形式。

教材“专家点评”阐述了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实践活动的形式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之一,理解这一内容应注意以下:第一,要明确实践的具体形式是无限多样的,每一种实践活动都有它的表现形式。

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实践的内容日益广泛,实践的形式更加复杂。

第二,“基本”不是“全部”,人们难以穷尽实践的所有形式,这里只研究实践的“基本”形式,即上述三种。

这三种基本形式只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三,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平衡的,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因为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生产关系决定着其他社会关系,生产实践也是人们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所以,不能把三种基本形式并列起来。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课堂探究:(1)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探究提示:(1)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通过“品尝”揭开的,这启示我们,对万事万物,我们只有勇于去“尝试”“做一做”“试一试”,才能获得对它的认识。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9: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9: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前系统1.教材的地位和内容“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框是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的过程》之第一框,与第五课所反映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并对第二框学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作了知识准备。

所以这节的内容对整个章节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主要包括实践的含义及特点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两大部分基本内容。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勇于展示自己的观点,亲历知识的生成的历程,切身感受哲学的魅力,保持强烈的探究激情和兴趣,自然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求索真理的思维方法,从而渗透探索知识过程和方法的教育。

2.课程三维目标的确定2.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框教材重点介绍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生在这一知识生成的体验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实践第一性观点的理解和认可,而且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及展示的过程中体验到求知和展示自我价值的的乐趣,这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因此本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可定为:2.1.1 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2.1.2 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

2.2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逻辑顺序为实践含义—->实践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中以学生合作探究得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重点,让学生们从知识生成过程中体验哲学追问、思辨的思维方法。

因此本节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可定为:在探究中学习求索真理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追问、思辨等能力。

2.3 知识与技能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是“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实践的含义及特点,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因此本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可定为:2.3.1 理解实践的含义及特点,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3.2 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参考教案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参考教案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参考教案1一、课标要求及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本课题分二目,包括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其逻辑顺序和结构分别是:实践的定义—实践的基本含义—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实践的三个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从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中可以感受到本课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较强的思想理论性,尤其注重帮助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在心理思维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求知探究能力,对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善于合作探究、勇于思索、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认知结构上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什么是认识,什么是实践,什么是正确认识的来源与检验标准有了自己生活化、经验化的理解,所以不应该只大量灌输和拓展较多的空洞理论,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借助真实的实验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体悟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谐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定义和三个基本特征,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能力目标:初步树立科学实践观,学会运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切实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要服务于实践。

从而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与书本上的理论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采用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导,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方式,恰当运用指导—自学、讨论—交流、引导—探究、体悟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2〕把握方法论〔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实践和认识关系原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实践的重要性,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观念,提高积极投身实践的自觉性,并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教学难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三、教学内容〔一〕教学导入整体把握哲学生活知识点框架(二)、教学过程1、高考导航〔1〕从考查内容看,近五年高考试题中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而且综合性较强,复习时特别注意。

〔2〕从考查形式看,主观题主要集中在实践是认识的根底,认识的特点,其他局部多以选择题考查。

〔3〕20xx年高考结合国家在各项建设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形成的经验,我国在立法领域中、自然科学领域中成就用认识论的知识考查。

2、明确考点关键词:①实践、②认识、③真理重要知识点:(1)实践特点(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根底决定①②③④、反作用〕〔重难点〕(3)真理的含义、最根本属性、特点〔重点〕(4)追求真理是个过程〔或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重难点〕(5) 认识反复性的原因3、知识稳固材料一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我们对它的认识几乎为零,我们只有通过临床上的实验,才能了解这个病毒的毒株类型,传播源头,传播途径,致病机理以及临床表现等等。

思考:这说明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唯一来源〕注:为什么认识源于实践?认识的来源和途径一样吗?材料二病毒是如何产生的?传染性有多高?致死率多强?如何有效防止更大范围扩散?连日来,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发问从未停止,也让这个新传染性病毒的样貌不断清晰;人类最早发现人体内的冠状病毒的历史源自于1967年,借助电子显微镜,生物学家阿尔梅达等人可观察到其外膜上有明显的棒状粒子突起,使其形态看上去像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因此命名为“冠状病毒〞;随着国内外科研人员的研究,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思考:人们对冠状病毒认识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实践是认识开展的动力注:实践是如何推动认识开展的?实践是唯一动力吗?材料三人民日报【抑制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特别提醒:#请勿抢购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31日新华社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得悉,该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程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及点评一、教材分析《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第六课的第一框题,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本框题第一目从实践的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特征;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理性思考能力,并已学习了唯物论当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但是哲学是高度抽象的一门学科。

因此,课堂教学应创设情景,把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与抽象的理论观点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能力目标:具有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与归纳文字及图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人类实践的伟大,明白实践要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理解实践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参加实践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2.教学难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五、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师:今天早饭大家吃了什么?PPT1:(呈现四种不同的面包图片)师:你觉得哪一种面包是甜的?面包是客观的事物,甜不甜是主观的判断。

你想要知道面包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设计意图: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对新课的兴趣。

师:面包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小麦作为当今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段关于小麦的视频并思考问题。

PPT2:(视频内容:麦子是如何生长的)(1)种植小麦的主体是谁?需要什么手段(工具)?种植改变的对象是什么?(2)主体、手段、对象有什么共同点呢?从整体上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活动?(学生回答略)师:种植小麦的主体、手段、对象都是客观的,种植活动的过程也是客观的,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其过程与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

现在,请你从哲学高度,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项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反思
“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是本次教学开放日的主题。

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多维的考虑:采用话题式教学,围绕知识有所侧重又要提高,渗透核心素养,以悄然达到提升学生面对高考题目的能力,最后能浓缩地呈现在40分钟的课堂,我所展示的是我们强大的科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从备课到试讲,再到正式上课,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很大的收获:
1、总体设计。

课堂设计要有一条主线,层层递进,让听课者(学生和老师)思路明晰,不必面面俱到,对可要可不要的材料大胆删除,对知识能整合的就要整合,从最初的25页PPT的课件,删减至14页。

“PPT写得越多就越说明自己越不懂,自己思路越清楚PPT就自然越简略”。

PPT的字多,反而会搅乱学生的思维,越简略也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知识和材料如何处理?采用案例教学,一例到底,但有些知识又不能很好融入,因此,复习时将它们提前,材料专门用于分析重点知识,然后再进行拔高,贯彻素养提升。

2、素材选取。

知识点确定的情况下,精选素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实践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小到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农民种地,从大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但是选取一个可切入的话题真的很难。

试讲结束后,潘老师和丁老师马上表达了相同看法,“视频不够震撼”。

作为贯穿课堂起决定作用的材料,要有可讨论性,平铺直叙的材料是没有意义的。

3、教学细节。

记得每次试讲完以后,姬老师和张老师、郑老师都会和我交流一个多小时,都会对语言的流畅度,PPT每个标志的设置,每个动画出示的方式、顺序等等进行指导,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大道至简,一张PPT上字体最多两种,颜色最多三种,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视觉及思考。

时间把握,我自己对着PPT,每页用时多少,进行详细记录,在下课铃想起那一刻结束本课,绝不拖堂。

4、学生素养培养。

本次教学开放日的主题是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

因此,在课堂各环节中也特别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落实,在活动中提升,让学生活起来,让素养在无形中在学生的思维里成长起来。

增强学生互动设计,不仅仅是思维的互动,还有精神的互动,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给予充分表达机会。

5、瞄准高考,模拟高考的命题。

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是课堂的核心。

“学习
袁隆平,守护世界粮食安全”,这是一个模拟开放性试题的命题,就帮助学生分析到。

学习袁隆平的精神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再次强调实践第一,获取认识后又回到实践中去。

但是,评课老师也讲到其余两个问题设置指向性还是不够明确,不能给定知识范围,有待重新设计。

素养来自题目,更来自平时的锻炼,不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要精心设计。

课后,有听课老师这样总结,教学设计具匠心,一材多用串知识。

师生互动有章法,课堂活跃有激情,核心素养悄然成!我想,这也是对我们科组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