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浅谈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
2 世 纪 是 欧 洲 音 乐 的 新世 纪 。在 10 — 9 0 0 中 。 0 9 0 13 的3 年 各
种 新 的音 乐 思 潮 和 新 的 音 乐技 法 层 出不 穷 以勋 伯 格 为 代 表 音 域 很 大 的 和弦 来 表 现广 阔 的 空 间 ,因 此 和卢 常 常 分 为几 层 。 J 爿 由于 整音 音 阶 , 声 音 阶 的 广 五 的表现主义 .以斯特拉文斯基为代 表的新原始 主义和新古典 调 式 i性 也是 创 造 色彩 的工 具 .
们 厌 弃 传 统 的 调 式 、 律 、 声 、 奏 或 乐 器 , 自寻 找 突 破 移 动 的 ,倏 忽 即逝 的朦 胧 音 响 ,运 用 和 弦之 间 的 相 互 融化 、 音 和 节 各 吞
时 时 捉 从 口 . 辟 新 的 蹊径 . 些 别 树一 帜 的音 乐 , 时 称 为 “ 音 乐 ” 没 . 而 消 失 、 而重 聚 在 无 穷 无 尽 、 摸 不 定 的 变 化 中 , 而 另 这 当 新 。 处 于 1世 纪 末 叶 后 期 的浪 漫 主 义音 乐 和2 世 纪 “ 音 乐 ” 间 使 踏 板 发挥 了空 前 的 作用 , 入 了一 片完 全 崭新 的 音乐 领 域 。 9 0 新 之 进 的 . 是 法 国 的 印象 主义 音 乐 。 则 要 的代 表人 物 之 一 印 象 派 画 派反 对学 院派 从 宗 教 和神 话 故
调 主义 。 以鲁索 洛为代表 的未来主义等 , 出现在这个时期 。这 泛 运 用 , 式 的功 能 被 大 大减 弱 。 在 力度 上 印象 乐 派 很 少 用 强 都
些 新的音乐思潮和技法 . 都是对欧洲后期浪漫乐派的反对 他 () ( ) f弱 p 的对 比, 而多 用渐 强 减 弱的 细致 变 化 。 运 用 和声 不 时 他
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
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本文导读:产生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
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
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
印象主义一词借用自美术。
1874年巴黎“落选者沙龙”展出画家C.莫奈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绘画,引起嘲笑和议论,此后人们把艺术理想与表现手法大致与之相似的画家,如E.德加、C.毕沙罗、A.西斯莱、P.A.雷诺阿称为“印象派”。
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思想,热爱大自然,面向现代生活,采取在户外的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的方法,在光与色的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与周围的气氛,对绘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2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
1894年其《弦乐四重奏》在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加以赞扬;1905年以后,此词常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格与他接近的音乐,不再带有贬意。
演变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是从后期浪漫派和民族乐派中演变出来的。
在德彪西之前,印象主义音乐的某些因素已显露于 F.F.肖邦、F.李斯特、E.格里格、П.穆索尔斯基以及 C.-A.弗朗克、R.瓦格纳等人的作品之中。
肖邦充分认识到色彩的价值,将其作为音乐中一种独立的重要因素。
格里格的复杂、朦胧、富于色彩的和声,亦可谓具有一定的印象主义气质。
他们对钢琴音乐的细致要求和踏板的出色运用,对印象主义钢琴音乐有重要影响。
李斯特某些作品标题的本身就含有印象主义的性质,如《鬼火》表现光的快速运动;瓦格纳的歌剧里已有许多新颖的音响组合,《莱茵河的黄金》序曲所呈现出波涛起伏、雾气缭绕的意境。
印象主义音乐
比较两位不同时期作曲家的作品《月光》, 谈谈他们的旋律、节奏和色彩上的异同。
Your Topic Goes Here
德彪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贝多芬
创作原则与风格区别
• 古典主义音乐:严谨、规整。 • 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情感的表现与激情的发挥。 • 印象主义音乐:不直接描绘实际生活,而更多的是给我们一种
感觉或印象,渲染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
德彪西音乐风格
德彪西偏离了浪漫主义音乐那些感情丰富的宏大主题,他用模糊的 旋律线条、缥缈的音色、独特的和声记录自己瞬间的印象。对德彪 西而言,色彩胜于线条,就如同和声胜于旋律。印象派的绘画作品 就是避开线条分明的轮廓,用模糊的外廓、细碎的笔触表现对景物 的视觉印象;而象征主义诗人则喜好用奇异的辞藻和声韵去抒发不 可琢磨的内心隐秘。德彪西综合了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特 征,在音乐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首创了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印象主义音乐特征
• 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 象或感受;在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 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月光》
• 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月 • 古典乐派作曲家贝多芬的钢
光》,是早期创作的钢琴曲
琴奏鸣曲 《月光》,原名
《贝加莫组曲》中的第三首。 《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
—— 现代主义音乐 的新趋向
表现主义音乐
• 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国、奥地利兴起的一个 现代流派,它最先出现在绘画、文学等领域,然后扩展到音 乐领域。表现主义艺术家常常把他们对世界所感悟到的内心 苦闷、孤独、恐惧、绝望的情绪,用极端的方法表现出来。 作品常与病态、失常、死亡等主题相联,作品中的主人公常 常是些小人物,他们因饱受折磨和压抑而呈现出一种畸形怪 诞的形象。
浅谈印象主义音乐中所继承的浪漫主义音乐形态特征
浅谈印象主义音乐中所继承的浪漫主义音乐形态特征【摘要】印象主义音乐在继承浪漫主义音乐形态特征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延续和发展。
通过对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印象主义音乐在音乐结构、和声、音乐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和发展。
印象主义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元素也在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特点上得到体现。
印象主义音乐延续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特点,同时也为浪漫主义音乐形态带来了新的发展和诠释。
这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使得浪漫主义音乐的独特魅力在印象主义音乐中得到了体现,为音乐史上的演变贡献了一份独特的风采。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继承、发展、音乐结构、和声、表现形式、元素、情感表达、个性化、发展、诠释。
1. 引言1.1 音乐史上的印象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史上的印象主义与浪漫主义不仅是两个不同的音乐时期,更是两种不同风格和表现方式的音乐思想。
浪漫主义音乐起源于19世纪初期,强调情感表达和个性化体验,追求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和情感震撼。
浪漫主义音乐通过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声、表现形式等方面来表现作曲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相比之下,印象主义音乐则更注重音乐的色彩、光影和印象效果。
印象主义音乐将音乐视作一种艺术形式,试图通过音乐来表现无形的事物,如情感、氛围、景色等。
印象主义音乐强调对听觉感官的刺激,通过音乐语言的变化和创新来实现对听众的直观和感性的影响。
尽管印象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在音乐理念和表现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和继承关系。
印象主义音乐在继承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创新,使其在音乐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1.2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浪漫主义音乐在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19世纪早期音乐创作的一种主流风格。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情感的表达和个性化的特点,与古典主义音乐相比,更加注重情感的宣泄和个人意识的体现。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对情感的深刻表达。
浅谈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浅谈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作者:张利娜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09年第07期印象主义音乐(ImDressiDnistmu.slc)是19世纪末萌生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c A DebussH 1862一1918)首创的一种新音乐风格。
印象主义音乐深受当时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派诗歌的影响.追求刻画实物周围的色彩与光影在瞬问的迷离变幻,用暗示和隐喻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一种意象或心境,用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以满足人们感官对于美丽、愉悦的最大享受。
因此。
在印象派的音乐巾.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重要。
不仅如此,印象主义音乐在听觉感受、观念意识和心灵体验上都超越传统进行了全方位的更新。
印象主义音乐反对后期浪漫派音乐以自我为中心的英雄崇拜以及音乐过度庞大膨胀,从当代法国的社会背景.心理特质和美学观点出发,力图恢复法国音乐明晰、典雅的特征,追求艺术形象的真实与新颖独创。
喜欢表现微妙和难以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隐喻、暗示.而叫i喜欢直率和过分夸张。
因此.腺胧的色彩.模糊的轮廓,难以分辨的色稠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标志。
德彪西曾经说过:“文字无能为力的地方.才开始音乐的作用.音乐是为无法表现的东西而设的。
我希望它仿佛从朦胧中来。
又回到朦胧中去,所以它永远是简单而朴素的。
”德彪西的一生创作r大量成功的作品,包括《牧神午后》、《夜曲》、《海》、《意象集》等管弦乐作品以及《月光》、《雨中花园》、《快乐岛》和《焰火》等钢琴音乐作品,此外还创作了一部歌剧《佩里盟斯与梅丽桑德》。
这些作品正代表营音乐中的“印象主义”,都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成熟之作。
也【F是由于他在管弦乐、钢琴和歌曲中创造了这种新型音乐风格,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才使法国音乐在20世纪音乐文化中占有了一席重要的地位。
德彪西的这种印象主义音乐与当时绘画中的印象主义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论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创作的特点
“
一
个 人 的流 派 ” 是 有 原 因的 。这 主 要 归 功 于 其 颠 覆 常 理 的 音 乐 创 作 理 念 ,在 同 时 代 印象 主 义 音
新 ,尝试 使 用 古 典 传 统 调 式 以 外 的调 式 调 性 。和 声 运 用 更 是 颠 覆 传 统 的手 法 ,注 重 音 乐 色 彩 感 受 ,朦 胧 而 又 丰满 。跳 跃 的 音 乐 思 维 和 反 传 统 的 音 乐 主 题 发 展 是 其 印 象 主 义 音 乐 主 要 的表 现 手 法 。同 一 时代 其 他 音 乐 家 在 这 种 音 乐 创 作 中浅 尝 辄 止 的 时候 ,他 的 音 乐 创 作 手 法 已经 有 了鲜 明 的
品中。
收 稿 日期 :2 0 1 4 —0 2—1 7
作 者 简 介 :李 华 东 ( 1 9 7 2 一) ,男 ,云 南 丽 江 人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艺 术 系 副 教 授 ,研 究 方 向 :声 乐 、
音乐理论 。
・
1 02 ・
楚 雄 师范学 院学 报 2 01 4年 第 4期
多 而 简 短 ,音 乐 结 构 自 由 ,强 调 音 乐 色 彩 ,讲 求 力 度 和 配 器 的协 调 ,呈 现 出 一 种 “ 印象 ” 的 风 格
特 征 ,在 当时 的 法 国 被称 为 “ 新音 乐 ” 。德 彪 西 在 长 期 的音 乐 创 作 中逐 渐 形 成 了 属 于 自 己 的独 特
不 单 单 只 是 一 种形 式 上 的变 化 ,其 表 现 手 法 运 用 象 征 、暗示 和 隐 喻 等 ,使 得 音 乐 作 品沉 静 中蕴 含 爆 发 力 。他创 作 的 作 品 ,和 声 运 用 细 腻 、繁 复 ,配 器 新 奇 而 富 有 色 彩 ,旋 律 略 带 慵 懒 飘 忽 的 感 觉 ,作 品 传递 给 听众 “ 印象 ” 表 征 的 同时 ,也 给 人 一 种 不稳 定 之 感 ,这 其 间虽 然偶 尔 冒 出一 些 隐 约 的旋 律 ,但 这样 不 稳 定 的 感 觉 却 一 直 延 续 到 结 束 。作 品 体 现 了 一 种 让 人 很 难 捕 捉 的 声 音 或 色 彩 ,并 有 着 “ 即兴 ” 特 点 。德 彪 西 的音 乐 成 就 还 得 益 于他 拥 有 一 双 有 着 敏 锐 听 觉 的耳 朵 。他 在 管
德彪西创作时代背景及印象主义风格特征
德彪西创作时代背景及印象主义风格特征摘要克洛德?阿施尔?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开创者,作为起到从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到二十世纪“新”音乐桥梁作用的重要作曲家,他标新立异的创作风格和前辈作曲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对德彪西创作时代背景及其印象主义音乐特征进行完整的透析,有助于更好的演绎印象主义音乐作品。
关键词印象主义绘画诗歌音乐旋律风格特征一、德彪西创作时代背景克洛德?阿施尔?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1862年生于法国巴黎郊区圣热尔门安勒。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是引领印象主义音乐最突出代表。
19世纪末正值欧洲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大变革时代,这种变化体现在社会的各部分。
当时浪漫主义艺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在各个领域都很好的诠释了浪漫主义的理想,此时的艺术家们想在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基础上寻求更进一步的突破,在艺术审美上更追求个性自由,他们不愿意受传统的束缚,渴望走想大自然,寻求创新突破,新潮流的出现不可避免,因而在19世纪末,出现了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
1、印象主义绘画的产生“印象主义”一词来源于美术,最初是与绘画有关的一个描述性术语。
是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一个重要的画派。
19世纪西方美术的中心在法国,官方学院派主宰着法国画坛。
19世纪下半叶法国有一部分青年人由于不愿意受传统的束缚,不满于学院的作为,渴望能用他们认为最美的一刹那间的印象来自由作画,他们都试图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内打破传统习惯的束缚,建立一种新的形式。
他们要求艺术上的革新和创作自由,经常自由交换对艺术的见解,共同寻求艺术创新道路。
1874年莫奈的一幅《印象――日出》的油画被官方称为印象主义,用意是迫使这些想打破传统的人放弃自己的追求,出乎意料的是,印象主义这一词被当时寻求突破的青年画家欣然接受,并作为了自己画派的名称,此后印象主义形成了一个艺术流派,并逐渐向文学,音乐等领域扩展。
浅析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时期与音乐风格
浅析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时期与音乐风格
德彪西是法国的一位作曲家和钢琴家,被誉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创作涵盖了多种音乐形式,包括交响乐、歌剧、室内乐以及钢琴独奏作品等。
德彪西最为著名和广为人知的作品还是他的钢琴作品。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作品,第二个时期则是20世纪初至他晚年的作品。
两个时期的作品在音乐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一个时期的德彪西以印象主义音乐为主要风格。
印象主义音乐强调的是对色彩和音色的描绘,追求音乐的梦幻和模糊效果。
德彪西在他的钢琴作品《月光曲》、《高岭上的宝石》、《神秘园》等中融入了大量的印象主义元素。
这些作品以优美的旋律、柔和的和声以及丰富的音色变化为特点,给人一种美妙和梦幻的感觉。
他的钢琴作品往往描绘自然风景、夜晚的景象以及内心世界的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第二个时期的德彪西的作品则更加复杂和丰富。
在这个时期,德彪西开始尝试新的音乐技巧和形式结构,他的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象征主义元素。
他的钢琴作品《前奏曲》、《重返大海》、《钢琴奏鸣曲》等充满着神秘和力量感,音乐中的旋律和和声变得更加复杂和丰富,给人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
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创作包含了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和音乐元素。
从他的初期印象主义的作品到后来的象征主义作品,德彪西在音乐创作上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东西。
无论是写景描写还是情感表达,德彪西都希望通过音乐来传达他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他的钢琴作品独特而美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印象主义钢琴曲
印象主义钢琴曲:探寻音乐中的自然之美印象主义是20世纪早期欧洲音乐文化的一种风格,以柔和的旋律、流畅的节奏和自然的音色著称。
印象主义钢琴曲在这一风格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们以简单而优美的旋律、轻柔的和声和多彩的音乐色彩,描绘出了现实中存在的自然之美。
印象主义钢琴曲旨在通过音乐来表达自然之美,似乎远比想象中更加深奥和独特。
相比于传统的古典钢琴曲,它们更多地使用了和声、色彩和意象来描绘出一幅幅自然风景的画卷。
这些曲子中所存在的豪放、率真和自然,令人在享受听觉享受的同时,也看到了那些美好的自然风景。
这些曲子被音乐家们悉心地构建和编排,极其考究,甚至可以说是悟性的体现。
在涉及到和声时,乐曲中使用了充满幻想的和弦进行以及细致的和声复响,使得乐曲更具立体感。
而在使用色彩方面,乐曲中富含了对自然风光的想象,使用了频繁的音效和音色变化,带给听众不一样的体验。
同时,通过意象符号,乐曲描述的风景相得益彰,让人们更加容易体验歌曲语言背后的图片。
一首印象主义钢琴曲能够让人从日常生活中的繁琐中解放出来,走进自然,感受自然。
它们的旋律犹如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之美。
比如德彪西的《月光》、克劳德·德彪西的《下雨天》都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场景。
德彪西的《浮士德》奏鸣曲露出了一些印象派绘画中寻找自然的痕迹。
更有意思的是,德彪西的一首曲子可能在最初是用来描绘一幅名画的,而后来逐渐成为自己的独立乐曲。
这要求我们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的是印象主义音乐中的艺术思考。
印象主义钢琴曲中的主题通常依赖于和声、音色变化和节奏,以此来带领听众体验自然之美的感受。
乐曲常常会在强调颜色变化、开放的和弦演绎或是流动的铺陈中呈现景物之间的关系。
一个和弦或旋律,常常是一个景物,而摆在听众面前的却是一幅神奇的画面。
这些异彩纷呈的乐曲象征了人和自然之间的激动人心的相互关系,在表达音乐艺术形式的同时,深化了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沉思和认知。
当我们享受印象主义乐曲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种显现自然的表征。
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探析
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探析作者:商梓轩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
1874年莫奈创作的标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主义由此得来。
印象主义音乐是受“印象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关键词:印象主义;美学特征;创作手法;演奏技巧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1-0081-01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印象主义音乐由于受“印象主义”绘画、自然景物、象征主义诗歌为题材的姊妹艺术的影响,宣扬自我的绘画主张,挑战传统的绘画原则,反对学院派的繁琐教学。
而印象派音乐家也是不以传统讲究的优美旋律和完整乐曲架构为主要诉求,而是用器乐的音色、音响效果来表现自然界中水、光、雾的变化,他们用模糊的景色,代替了生硬的线条,追求气氛和色彩,渲染出一下种神秘、自由朦胧的氛围,在音乐语言上,作曲家打破大、小调体系,通过和声、织体的色彩表现出虚幻、朦胧的意境。
形成了印象主义独特的音乐风格,标志着西方钢琴音乐又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二、印象主义音乐的美学特征十九世纪前中期,欧洲音乐美学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在各种美学思想中,浪漫主义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以绝对的优势主导着西方的音乐美学思想潮流。
这一时期,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音乐美学思想为代表,他的音乐美学论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组成。
他还强调音乐内容的主体性,音乐反映内在的自我,而不是反映单纯的客观事物的表面,这就具有抽象性。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印象主义音乐受到了浪漫主义情感论美学和自律论美学的影响并创新,形成了印象主义音乐美学。
印象主义音乐里仍然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审美的特征。
从内容上看,印象主义音乐描绘了一定的具体内容;从音乐的音响价值来说,利用特殊音响组合,着重音响表现。
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1、印象主义音乐初体验——优雅写意很多人对于印象主义的认识来源于莫奈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画作,偏向于中国国画的写意风格,给人以朦胧的美感。
印象主义的音乐同样起始于这个时期。
19世纪末在欧洲,这种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它的音乐形式与表现手法都和之前的古典、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差别。
印象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是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和莫里斯·拉威尔莫里斯·拉威尔。
德彪西的音乐有着浓厚的印象主义风格,他往往能描绘出一种气氛或反映人某一时间点头脑里产生的印象。
他把和声作为丰富色彩的一种手段,还经常有意识地冲破常规节拍,从而扩大了音乐的表现手段。
之前听过他的《牧神午后》,我认为这首乐曲节奏感没有古典音乐那么有力度,有规律,也不像是浪漫主义音乐给人以或热烈激昂或悠扬婉转的情感体验。
《牧神午后》讲述了半神半兽的牧神躺在树荫下休息,他似睡非睡,胡思乱想,感到自己模模糊糊地进入了埃特纳山仙境。
这首乐曲就像牧神亲自吹奏的那懒洋洋而变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温暖的午后,竖琴声中夹杂着弦乐部轻轻颤动的震音仿佛就像是对画作《日出印象》的一个续写版本。
整个音乐使人非常放松,留下很多遐想的空间。
在法国印象派音乐大师中,除了德彪西之外,还有一位管弦乐配器大师——拉威尔。
就像用不同的材料能配制出各种有滋有味的佳肴一样,交响乐中不同音乐家使用的不同手法使音色更是绚丽多彩。
作曲家拉威尔虽然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传承者,但他与德彪西在钢琴音乐创作风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拉威尔偏向于古典形式,他的旋律线更加清晰,更为广阔、明朗和直率。
他注重从乐队配器的角度来发挥钢琴音响的色彩性。
其钢琴作品以组曲《镜子》、《夜之幽灵》两首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
印象乐派的音乐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对二十世纪各种音乐流派的形成、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对众多作曲家的创作技巧的启发都已被承认为不容质疑的事实。
从调性到泛调性——德彪西《月光》中印象主义和声特征解析
艺术研究从调性到泛调性——德彪西《月光》中印象主义和声特征解析肖慧君(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上海200000)摘要:德彪西的《月光》是他从调性到泛调性过渡时期的作品,基于调式材料使用泛调性,使得音乐作品给人听觉上朦胧与神秘的感觉,由此开启了德彪西的泛调性的开端,但是同时又带有调性音乐的烙印。
德彪西在遵循古典调性——大小调功能体系的基础上,使用了五声风格化处理、七声风格化处理,运用了将七声自然调式、中国五声调式进行多元调式融合的作曲技法。
本文从曲式结构、从调性到泛调性时期的和弦材料、从调性到泛调性时期的和声语汇、多元调式融合与泛音列调性的综合分析,探究处于调性到泛调性过渡时期的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和声特征。
关键词:德彪西;《月光》;多元调式融合;泛调性;印象主义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1-0130-021 曲式结构印象主义音乐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注重表达对客观事物瞬间的印象,音乐大多具有神秘和飘忽朦胧的意境[1]。
而《月光》是以月夜为题材而创作的,为了便于分析并理解这首作品,首先需要了解该曲的曲式结构,该曲采用的是带尾声的复三部曲式。
下面是其曲式结构图示(表1):表1A B A尾声a +bc +d + c’ a + a’(1~14)(15~26)(27~36)(37~42)(43~50)(51~58)(59~66)(67~72)bD E bD德彪西以复三部曲式规范了全曲,呈示部(1~26小节)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个乐段调性为bD大调,1~8小节主题小三度环绕下行表现音乐的柔和,8~9小节为bD大调的属七和弦到主和弦的完全进行,奠定了bD大调的和声基础,并起到了巩固调性的作用,并进入变化重复的9~14小节。
第二个乐段从bD大调的二级七和弦开始,结束在bD大调的属七和弦,但是没有解决到主和弦上,而是在第二部分解决到bD大调的主和弦上。
西方音乐印象派的特点
音乐上的印象主义一词是从绘画借用过来的,印象派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
印象派音乐同样也有它的国际性影响,除了法国的德彪西、杜卡和拉威尔外,西班牙的法雅、英国的德留斯(F.Delius,1863一1934)和司各特(C.Scott,1879-1970)、意大利的雷斯庇基(O.Respighi,1879一1936)、德国的.雷格(M.Reger,1873一1916)和俄国的斯克里亚宾等,时常被不同程度地划入印象派;至于同印象主义有所接触、个别作品反映出受印象主义启发和影响的作曲家,为数就更多了。
像印象派绘画一样,印象派音乐的主角是音响和音色。
为了让色彩效果得以在音乐作品中突出起作用,印象派作曲家大胆地对十九世纪后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和形式提出挑战:为什么一部作品必须受自然音阶所包合的那几个音的约束?为什么和弦连接必须依据从紧张到松弛、从不协和到解决的模式?为什么音乐的表达要囿于呈示、对比(或发展)和再现的框框?对此,他们的回答是:用织体、色彩和响度以取代发展,他们还认为音乐只能暗示或者提供一种意象或心境,不必要去转述一则故事或者字面的含义。
他们的具体做法,1、首先是在和声方面利用音的各种新的结合(九和弦、十三和弦、含附加音如添加不解决的二度音的和弦,以及各种增和弦等)和这些非常复杂的和弦的连接(一个个不协和和弦的并列),而创造出不断闪烁的强烈色彩,就像印象派绘画的纯色并列一样。
从这里可以看出,和声的进行完全是服从于音色效果的,配器方面也是这样。
2、瓦格纳式的庞大乐队编制还是保留着,但用非常雅致的手法加以处理:铜管乐器常常加用弱音器,木管乐器则多使用其神秘动人的低音区,弦乐器的分奏也相当细密,打击乐器中的钟琴、钢片琴和三角铁,以及竖琴在色彩性处理上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3、同音色效果密切相关的还有力度方面的因素-一印象派作曲家为了突出音乐的恬淡、纤巧、妩媚、甚至带点伤感等情调,爱用弱奏和极弱奏,乐曲中的力度高潮大多只是短暂的闪现。
以德彪西为例浅谈印象主义音乐的起源与艺术特征
以德彪西为例浅谈印象主义音乐的起源与艺术特征引言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是介于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与20世纪现代音乐之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变阶段。
印象主义音乐在作品的题材、调式、和声、织体、音响等音乐基本构成的一切方面创造性地进行了深刻的变革。
印象主义音乐将音响与音色作为其追求的目标,认为音乐艺术只能以暗示或者提供一种一向的手法来表现其魅力,主张用织体、色彩和力度来取代由浪漫主义音乐家完善的调式原则、和声进行规范和音乐结构模式,因而形成了印象主义音乐所特有的一种朦胧、纤巧、诡谲的音乐风格。
其中,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创作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被誉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之作。
德彪西以其创作的印象主义音乐叩开了20世纪音乐之门,影响了其后几代作曲家,给20世纪音乐带来了色彩缤纷的景象。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一)、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根源在西方音乐近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音乐风格总是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的变化和形形色色音乐流派的产生而不断呈现出新的景象。
19世纪末和20世纪之交在法国产生的印象主义音乐,给19世纪的音乐提供了最后一种典型的风格。
关于它的产生,通常被认为是来自于印象派绘画,而这只能算其产生的直接来源。
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即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后浪漫主义的一个必然结果。
此外,还有其民族、文化的因素。
虽然这种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在后期浪漫乐派和民族乐派音乐中演变出来的,但它毕竟以自己独特、崭新和开创性的音乐风格,实现了从浪漫主义音乐向20世纪现代音乐的过渡,成为连接两个世纪的纽带。
它的风格是奇异而复杂的,既有古典主义的精美、理性的倾向,同时又有浪漫主义的自我的幻想。
音乐历史的发展,总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进行的,当一种观念、风格已发展到了极至,达到“饱和”状态时,必然导致另一种观念、风格的滋生、增长,而先前的那种观念却逐渐衰落。
“两种观念、风格相互抵触、互为消长,构成了历史发展的二元冲突。
术曲风格分类
术曲风格分类
音乐术曲是指古典音乐中的独立曲目,通常是有一定结构和形式的音乐作品。
术曲的风格分类非常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术曲风格分类:
1.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风格源于18世纪欧洲,强调对称、均衡和规则性,代表作家包括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等。
2.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风格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表达力,追求丰富的音乐色彩和戏剧性效果,代表作家有肖邦、舒曼、李斯特等。
3. 勃拉姆斯派:勃拉姆斯派风格深受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影响,作品结构复杂,音乐风格严肃、充满深度和内涵。
4. 印象主义:印象主义风格强调对光影、色彩和情感的描绘,音乐有模糊、流动的特点,代表作家有德彪西、拉威尔等。
5. 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风格回归了古典主义的风格和形式,注重对比、对位和对话的运用,代表作家有斯特拉文斯基、普洛科菲耶夫等。
6.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风格强调对内心体验、情感冲突和社会问题的表达,音乐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和激情,代表作家有舒伯特、韦伯恩等。
7.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风格以简洁、重复和渐进的音乐元素为特点,代表作家有史蒂夫·莱希特、菲利普·格拉斯等。
8. 实验音乐:实验音乐风格追求对传统音乐的颠覆和创新,尝试新的音乐表达方式和声音效果,代表作家有约翰·凯奇、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等。
9. 当代古典音乐:当代古典音乐风格非常多样化,结合了各种音乐元素和风格,代表作家有约翰·威廉斯、亚历山大·德斯普拉等。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术曲风格分类,实际上术曲的风格非常丰富多样,还有许多其他风格和流派,每位作曲家和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
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与风格特征论文(共2篇)
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与风格特征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论欧洲古典音乐时期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朦胧色彩风格特征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因而西方音乐史上以印象主义音乐作为对其音乐的概括,德彪西也由此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缔造者。
最初的印象主义是由绘画所衍生出的描绘性术语,源自于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
从此以后,印象主义逐渐开始向音乐、文学等不同艺术领域渗透。
在音乐领域,印象主义主要利用音色与和声来唤醒听众感官和意境印象的一种作曲立场。
印象主义对印象色彩的修饰和感觉较为重视和强调,与印象主义绘画相比,印象主义音乐的创作理念并无二致。
一、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形成克洛德·阿西尔·德彪西生于1862年,卒于1918年,是法国著名作曲家。
自学生时代起,德彪西就表现出离经叛道、独立不羁的自由天性,他对于音响色彩做出大胆探索,例如使用钢筋演奏一部分全音音阶、十一和弦以及增和弦等,对于传统演奏规则不予遵循,德彪西因此而受到音乐教师的批评。
《春天》这部具有很强色彩性的管弦乐作品创作于1887年,其中已经蕴含了印象主义的早期创作迹象;1890年,德彪西开始密切地与一些象征派诗人交往,如路易斯、魏伦以及马拉美等,这些诗人的艺术观点以及思想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彪西的创作理念,与此同时,印象派绘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德彪西有所启发。
1890年到1910年间,德彪西在此期间以其旺盛的精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从《牧神午后》、《夜曲》,到《大海》、《意象三首》,德彪西的个性化的管弦乐色彩与和声、独具魅力的音乐语言攀至高峰。
而印象主义歌剧《佩里雅思与梅里桑德》、钢琴曲《版画集》、《意象》以及《钢琴前奏曲》则意味着德彪西印象主义风格臻于成熟。
印象派的音乐特点及介绍
一音乐特点:1.旋律:运用全音阶和五声音节(无调性)2.节奏:打破小节的强弱节奏,形成一种自由的节奏特点3.功能:削弱了和声的功能性,出现了一种新的“色彩和声”—不协和的和旋,多用附加外音的复合和旋,强调平行四五度和旋。
4.结构:不用古典的交响奏鸣曲,不强调音乐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的展开手法,突破了传统的交响音乐的写作顺序。
5.形象:音乐形象常以并列的画面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也有人的心境描绘,借景抒情。
6.配器:用新配器手法描绘自然的千变万化。
二简单的介绍。
印象派:它是处于“世纪末”的动荡年代,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既不割断传统的联系又急切的在寻找着新音乐语言和新音乐观念的方向。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了一个新的音乐流派——印象主义。
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相比,印象主义音乐离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更远,向二十世纪新音乐迈进的步伐更大。
十九世纪末,在历来新文艺思想就活跃的巴黎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既:印象主义艺术。
印象主义艺术首先在绘画方面兴起。
以马奈、莫奈和雷诺阿为代表。
1874年,这些年轻的画家举办了一次画展,其中有一幅风景画是莫奈的《日出印象》。
这次画展由于它的反传统性,遭到了很多的非议和攻击。
一些人根据莫奈的这幅画,把这些年轻画家贬为“印象主义者”,而这些年轻艺术家对此毫不介意。
有意味的是,这些原本在艺术志向、风格和目标并不统一的艺术家,在这种敌意的攻击下,不仅发展了他们的艺术,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流派——印象派。
印象派画家“离经叛道”,反对学院派的严谨和传统,反对从宗教和神话故事中汲取题材,主张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去,用精细的笔触渲染闪烁的气氛和色彩,表现倏忽朦胧的自我感觉和印象。
印象派的特色在于,它以光和色彩为视角,借助光和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这一艺术观点是同当时自然科学对光的传播与照射的物理研究成果有关,也反映了人们寻找新的艺术表现手法要求,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是在印象主义画派和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下形成的。
从钢琴抒情小品《蝴蝶》看格里格音乐中的印象主义风格
从钢琴抒情小品《蝴蝶》看格里格音乐中的印象主义风格《蝴蝶》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Edvard Grieg)创作的钢琴抒情小品,该作品是他的钢琴作品集《小品集》的一部分,于1886年出版。
这首乐曲以其华丽的旋律和充满想象力的音乐描绘了一只飞舞的蝴蝶,展现了格里格音乐中的印象主义风格。
格里格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挪威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风格受到挪威本土音乐和欧洲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在他的音乐中,印象主义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包括模糊的和声,色彩丰富的旋律和对情感的深刻描绘。
小品《蝴蝶》正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从和声上看,《蝴蝶》运用了大量的模糊和声,通过交错的和声结构和变化的和声色彩,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在乐曲的开头,淡淡的和声伴随着柔和的旋律,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中,仿佛看到了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美景。
而在乐曲的中段部分,和声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彩,通过不同的和声层叠和变化,展现了蝴蝶在空中飞翔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了一种自由和欢快的气息。
这种模糊的和声运用,正是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之一,使人产生一种模糊而丰富的情感体验。
从旋律上看,《蝴蝶》的旋律色彩丰富,充满了想象力。
乐曲的主题优美动人,仿佛是蝴蝶在花丛中轻盈飞舞的身影,轻快而飘逸。
旋律的变化多端,时而柔美,时而激昂,如同蝴蝶在风中翩翩起舞,展现出了活泼而多变的一面。
旋律的音域很广,从低沉的低音到高亢的高音,展现出了蝴蝶在空中翱翔的惊险与灵动。
在整个乐曲中,旋律变幻莫测,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境之中,充满了想象力和诗意。
这种丰富多彩的旋律,正是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之一,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旋律结构,而是通过丰富的音乐形式表现情感和意境。
从情感描绘上看,小品《蝴蝶》展现了格里格音乐中的印象主义情感风格。
整个乐曲充满了欢快的气息,轻快而飘逸的旋律使人感受到了一种愉悦和惬意。
在一些片段中,乐曲也透露出了一丝凄美和怅然,仿佛是在描绘蝴蝶在风中飘摇的身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一、印象主义音乐初体验——优雅写意
很多人对于印象主义的认识来源于莫奈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画作,偏向于中国国画的写意风格,给人以朦胧的美感。
印象主义的音乐同样起始于这个时期。
19世纪末在欧洲,这种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它的音乐形式与表现手法都和之前的古典、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差别。
印象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是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和莫里斯·拉威尔莫里斯·拉威尔。
德彪西的音乐有着浓厚的印象主义风格,他往往能描绘出一种气氛或反映人某一时间点头脑里产生的印象。
他把和声作为丰富色彩的一种手段,还经常有意识地冲破常规节拍,从而扩大了音乐的表现手段。
之前听过他的《牧神午后》,我认为这首乐曲节奏感没有古典音乐那么有力度,有规律,也不像是浪漫主义音乐给人以或热烈激昂或悠扬婉转的情感体验。
《牧神午后》讲述了半神半兽的牧神躺在树荫下休息,他似睡非
睡,胡思乱想,感到自己模模糊糊地进入了埃特纳山仙境。
这首乐曲就像牧神亲自吹奏的那懒洋洋而变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温暖的午后,竖琴声中夹杂着弦乐部轻轻颤动的震音仿佛就像是对画作《日出印象》的一个续写版本。
整个音乐使人非常放松,留下很多遐想的空间。
在法国印象派音乐大师中,除了德彪西之外,还有一位管弦乐配器大师——拉威尔。
就像用不同的材料能配制出各种有滋有味的佳肴一样,交响乐中不同音乐家使用的不同手法使音色更是绚丽多彩。
作曲家拉威尔虽然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传承者,但他与德彪西在钢琴音乐创作风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拉威尔偏向于古典形式,他的旋律线更加清晰,更为广阔、明朗和直率。
他注重从乐队配器的角度来发挥钢琴音响的色彩性。
其钢琴作品以组曲《镜子》、《夜之幽灵》两首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
印象乐派的音乐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对二十世纪各种音乐流派的形成、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对众多作曲家的创作技巧的启发都已被承认为不容质疑的事实。
印象主义音乐是乐曲天空中飞扬的音符,也是我们的艺术瑰宝。
二、风格特征——印象中的印象音乐
印象主义的音乐朦胧、梦幻、美丽,打破了西欧几百年来的音乐传统创造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语言。
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
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摒弃了古典音乐中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暗示和隐喻,也不像浪漫主义音乐一般过分夸张、直率和毫无保留。
所以,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
它所塑造的种种幻想、印象和气氛,都与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模糊印象、塞尚的奇异梦境有一定的相似度。
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在旋律方面注重所想要表现的事物,其创作的旋律不再像古典音乐那样具有大段的方整的长乐句形式,而常常是一些互不连贯的、简短零碎的旋律片断。
其发展也不再如同古典和浪漫乐音乐那样依靠动机连续不断的重复模进贯穿,而是回荡起伏、时断时续、时隐时现,按照乐思的自然流动永远在变化中不断发展。
同时,印象主义音乐十分注重和声,将音符融化在纵横交错的音乐织体之中,使变化多于稳定。
说到和声,德彪西与拉威尔等印象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逐渐打破了传统模式,把和声的功能性减弱到最低的限度,并大量运用各种音响奇特的色彩性和弦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和声语言。
如我们欣赏过的德彪西在1905年创作的管弦乐曲《大海》,乐曲由三部分构成一、“从黎明到中午”描述夜幕渐逝微光隐露,天空由紫转蓝红日喷薄而出万物苏醒活跃。
二、“波浪的嬉戏”描述阳光下波涛翻滚,时而涌成浪峰,时而跃成泡沫互相追逐嬉戏,描摹出大海如同孩子一样的可爱淘气。
三、“风与海的对话”描述在风暴中狂涛奔腾的大海,力量在迅速聚集起来,暴风雨似乎即将来临,最终一切又归于平静,但这平江中又彰显出一丝暗涌的势头。
乐曲宏伟壮观,气势逼人。
《月光》也是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不得不提的一首,它是浪漫主义风格向印象主义风格的过渡。
初听《月光》,便能在极富感染力的音乐色彩,精致纤细的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中感受到一个又一个从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与《大海》的气势非凡不同,《月光》自始至终表现出来的宁静,清新的气息突出音乐的恬淡和柔美,这也让我们看见了印象派音乐家们情感丰富的内心和风格多变的创意。
印象主义音乐创新的手法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和声的规则和局限从而加强了音乐色彩的表现力创造了音乐的意境。
印象主义音乐的和声“就如同绘画中的色层、重叠笔触、点描等手法一样使音乐同样产生一种颤抖的色光般的效果。
正如音乐学家钱仁康说:“和声与配器是音乐语言中最富于色彩性的要素,德彪西在这两方面的成就对于我们特别有意义,他把色彩的创造提高到压倒一切的地位。
”
除了在旋律方面,印象主义音乐在节奏方面也与其他音乐有着明显不同。
德彪西认为:“音乐要比绘画更能充分地将印象主义的观念付诸于实施,因为音乐能流动地表现光色的变化,而绘画只能静止地表现,因而不太自然。
”在印象主义音乐的作品中,音乐色彩得到了最有效的表现。
音乐家们不去勾画轮廓线条,取而代之的则是融化在音乐中的色彩。
莫奈的绘画作品着重用色彩来表现,而德彪西同样通过音响色彩表现了对光、空气、云雾、水等大自然的感官印象。
那些形式多样、自由灵活的节奏音型微妙的速度变化和细微的渐强渐弱都为音乐风格的表现增加了浓度。
在配器方面印象主义音乐推崇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注重管弦乐中不同音区和不同乐器音色的运用。
就如同老师讲到的P和F
是区分强弱音的标志一般,印象主义音乐中,有很强也有很弱,但这些过程都很短暂,整个乐章在渐强和减弱中过渡着,使人产生闪烁、梦幻的感觉。
正是因为印象主义音乐家们常常用一些非常特殊的手法对管弦乐加以处理,这类音乐才往往呈现出一种轻柔奇异的音响效果,打动人心。
印象主义音乐是柔和的、含蓄的,没有过分的激情,适可而止感情的表达亦恰到好处,太隐晦让人迷惑,太浅显却又令人失去兴趣。
因此,有人说印象主义音乐用“轻、柔、细、隐、弱、暗、朦、精”这八个字区诠释最为精妙。
确实,印象派音乐是音乐家看到的第一主观印象,其中带有了朦胧、迷离、恍惚的音乐色彩。
三、结语——艺术与思维的碰撞
艺术上的各种类别从来就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音乐既受文学、美术影响,同时它也影响其他艺术种类。
因此艺术流派的形成是一种社会现象。
音乐艺术欣赏也是一个综合的社会文化现象。
印象派音乐是十九世纪最后一种富于特征的风格,它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变化的初步迹象,是新世纪音乐的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
它的历史价值与音乐价值都具有很高的参考性和价值性,
为现代艺术的创作打开一个窗口。
学过了音乐名作欣赏,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就更加应该注意不同艺术之间的沟通、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欣赏音乐和其他艺术,使自己成为有多方面艺术修养的人,并且以此作为载体,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创造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