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导学案
历史与社会八上:1.2.2《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省优获奖教案
第 1 单元第 2 课第 2 框《诸侯争霸与社会改革》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认识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和齐桓公称霸的历史;掌握战国七雄的名称及相应的地理地点;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等重要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联合图文,剖析春秋。
战国期间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大改革的时代。
领会春秋战国期间是一个3.感情态度价值观: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看法认识剖析诸侯争霸的两重作用。
二、教课重难点1.要点: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
2.难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出现的原由及影响,如何辩证地认识春秋战国期间的争霸现象。
三、教课策略1.采纳图说历史的模式进行教课,贯串讲解法、议论法,指导学生睁开研究和议论。
2.采纳读图剖析、绘制年月尺的方法,正确清楚地知道和描述春秋战国期间的概略。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图册。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准备好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图册以及与春秋战国期间有关的成语故事。
四、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出示《三字经》有关朗诵:句段:周辙东,王纲堕。
出示年月尺持续上节课读经知史逞兵戈,尚游说。
归纳:春秋战国期间的方法,温故知新,始春秋,终战国。
是我国历史上奴隶社不停培育学生对经典五霸强,七雄出。
导入新课会的崩溃期间,也是的认识和理解从所出示的句段中,封建社会的形成时谈谈自己认识到的信期,争霸与改革是这培育学生正确使用年息一期间最典型的特代尺等工具的习惯,在年月尺上正确标明征,所以被誉为“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历史期间,明确春秋秋战国乱悠悠”战国期间的时间看法(点出课题)出示《春秋战国铁农察看图片,剖析归纳:具图》,指引学生思虑1.这些是铁农具,用一图抵千言,培育学1.这些是用来作什么来进行农业生产。
生“从图上获守信息”的?2.铁农具尖利、便于的综合剖析能力,发新课教课(以图说史)2.在此以古人们使用翻土;种类增加,适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的生产工具?宜各样条件的土地,环节一:争霸背景提高了生产效率。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导学案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导学案【学教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产生的历史影响。
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及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变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2)通过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重点】商鞅变法【难点】生产工具变革对于社会发展影响一、自主学习1.农业: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春秋后期出现了农具和,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诸侯崛起: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势力崛起。
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
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3. 、晋文公、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
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4.在十几个诸侯国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
5.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主持变法。
6.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二、问题探究1.探究:结合幻灯片史料及教材内容分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2. 材料: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苦,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与此同时,华夏族在同周边的少数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结合材料讨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3. 结合商鞅变法相关内容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三、练习巩固1. 战国中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历史现象,其中的“一强”是指()A.秦B.吴C.楚D.越2. 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A.晋文公B.秦穆公C.楚庄王D.齐桓公3. 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课程标准】2-1-6 概述我国先秦时期的大致年代和区域,知道对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事件和文化成就。
(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和齐桓公称霸的历史。
掌握战国七雄的名称及相应的地理位置,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等重要历史知识。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和合作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通过地图和材料,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通过图文资料,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认识分析诸侯争霸的双重作用。
利用立木为信的故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齐桓公称霸的原因和商鞅变法的内容。
难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设计】【环节一:问题导课,揭示主题】导课:知道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谁吗?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还是我们的浙江人呢。
你知道西施是生活在哪个朝代吗?出示课题:诸侯霸与社会变革【环节二:师生互动,验证历史】1、说一说东周的概况,春秋战国的起止年代和名称的由来。
说说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著名的典故、成语或故事。
2、“周辙东,王纲堕。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摘自《三字经》)提问:(1)以上描述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2)春秋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怎样?要点提示: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日渐强大,周天子则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
(3)“五霸强”指哪五霸?谁先称霸?说法一: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说法二: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吴王阖闾问题:要想称霸诸侯,同学们觉得必须具备哪些因素呢?结合课文内容和资料,试从地理位置及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习目标1.唯物史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世界观。
通过对商鞅变法原因及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认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通过百家争鸣的背景分析,培养学生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
2.时空观念理清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脉络,特别是时间的分期,认识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的时代特征。
学习重难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表现,商鞅变法的内容,百家争鸣时期的各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转型,百家争鸣的原因及意义时空思维一、基础知识梳理(一)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评价,影响时间:第一次始于公元前356年,第二次于公元前350年。
内容: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增加税收)②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有利于增强军队战斗力,得罪旧贵族)③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④“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井田制在秦国瓦解,用法律的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政府收入)⑤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维护统治者的利益)⑥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识记:奖励农耕以富国;激赏军功以强兵;统一治权以理政;移风易俗以正民。
评价: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由分裂到统一,由君权分散到君主专制,由地方割据到中央集权,由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历史潮流),集列国(魏、楚、韩、赵、齐,燕)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十八年)、涉及面最广(变田、赋税、农爵、军功、郡县、度量、连坐、官制)、改革最彻底(沉重打击,削弱旧贵族势力)的一次变法。
影响: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二)百家争鸣的原因,意义原因(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会大动荡时期,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等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2.2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教案
《诸侯争霸》教学设计(一)教学关键问题:相关史料解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课前预习,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并掌握齐桓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史实。
②通过史料解读,分析春秋五霸产生的原因和齐桓公称霸的原因,并且比较战国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异同点。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收集、整理、叙述有关资料及成语典故,增强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②探究“春秋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结合地图讲解有关史实,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历史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引发对历史的思考,明白国家强大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大力培养人才。
(三)教学重点:重点:齐桓公称霸的原因难点: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异同点(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活动:课前预习,运用互联网查找以下几个成语故事,并补充一到两个相关成语故事,学生当堂进行讲述,教师适当进行补充。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配图成语故事: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纸上谈兵问: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哪些?发生在什么时期?答: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以及赵括。
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
过渡:同学们预习得都非常到位,而且从中提取了重要的历史信息,那么我们就进入到这些人物的时代,来领略诸侯争霸。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提高学生效率,并且熟悉了教材。
讲述成语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语言叙述能力。
【讲授新课】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三字经文字:周辙东,王纲堕。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要求学生齐声朗读。
问:按照顺序,以上描述依次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答:周辙东,王纲堕。
西周灭亡,东周建立。
教师讲述:逞干戈,尚游说。
对于现阶段你们来说比较难理解,带着一起解读。
干戈为战争,意味诸侯战争;尚游说是下一课诸子百家,下节课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于一手资料的解读能力,以及对于之前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始春秋,终战国问:始春秋,终战国。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教案
课题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备课日期主备人上课日期总课时 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和齐桓公称霸的历史。
掌握战国七雄的名称及相应的地理位置,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等重要历史知识。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和合作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通过地图和材料,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通过图文资料,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认识分析诸侯争霸的双重作用。
利用立木为信的故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的原因和商鞅变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设计亮点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大量的影像、动画、图片等信息,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有意注意。
讨论题的设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探究。
在讨论中,既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备注环节一:问题导课,揭示主题导课:教师请学生讲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谁吗?生:西施、貂禅、王昭君、杨贵妃师:西施还是我们的浙江人呢。
你知道这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是生活在哪个朝代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那个年代——春秋战国时期。
Ppt出示课题:变革与争霸。
设计意图:问题导课,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直接揭示主题。
环节二:师生互动,验证历史春秋篇第一步:说一说春秋战国的起止年代和名称的由来。
说一说其中一些着名的典故、成语或故事。
设计意图:自己学习该内容,比较简单,讲讲典故故事等激发学习兴趣,为深入探究做铺垫。
第二步:比一比:河姆渡时期的骨耜与春秋时期的铁犁春秋时期的铁锸春秋晚期的牛尊提问:假设你是当时的农民,你会选择哪一种工具?为什么?牛力与人力相比哪一个效率更高?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牛耕和铁农具的出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
第二课时《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导学案
第二课时《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导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
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齐、晋称霸,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导入新课:1.谁能说说看,为什么称山东称为齐鲁大地?齐国古都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引出课题。
诸侯争霸自主学习:(根据下列问题自学课文大约用15分钟。
):1.人物:①西周灭亡,建立东周的是_________。
②春秋时期著名霸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齐任_________为相,积极改革。
④战国初,三家分晋后,齐国大夫______取代原国君,建立______齐国。
2.地点:①东周都城迁至_________。
②齐国在今_________北部。
晋国强盛时,南方楚国势力已发展到_________。
晋楚双方在_______大战,大败楚军。
3.时间:①东周建立于公元前_________年。
②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是在公元前_________中期。
公元前_________后期,晋楚双方于城濮进行决战。
③公元前_________年,秦赵之间进行了一次激烈战争。
合作探究:1.阅读史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导学稿
第二课第二框: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班级姓名环节一:明确目标,我们即将起锚出航!(温馨提示:请把关键词标出来)1、了解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认识大国之间军事实力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只有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
3、了解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广泛使用。
4、识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环节二:让我们起航出发!阅读文本P13-15,完成题目。
1、西周灭亡后,周平王将都城向东迁到,史称“”,这段历史可以分为和两个时期。
2、春秋五霸的说法之一是、、、、。
其中最先称霸的是,因为他使用为相,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强大齐国。
打出“”旗号,联合诸侯击退周边民族和楚国,使周天子正式承认他的霸主地位。
3、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并已使用,大大促进生产发展,荒地被大量开垦。
一些人将新开垦的天地变成私有财产,成为;租种土地的人,变成个体,由此发生了变化。
4.除了齐国管仲变法外,魏国的、楚国的以及秦国的也进行了变法。
环节三:当堂思考,扬起自信的风帆!(温馨提示:发挥小组智慧与你们的团队精神,从书中寻找蛛丝马迹,结合材料给你们的帮助,经过自己的思索,尝试脱稿展示吧!)1.周向东迁都后势力减弱,各诸侯国不断强大争夺霸权。
春秋五霸中为何齐桓公是如何使用的“尊王攘夷”旗号树立威信的?请尝试从齐国的地理位置、个人因素、谋略等角度分析齐桓公能最先称霸的原因?2.阅读书本P14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战国七雄分别是哪些?②位于今天山东省的是哪一国?③请根据图1-21战国形势图,补充完整战国分布示意图。
东) 齐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不满足做诸侯之长,而是要灭掉其他各国,自己统一天下。
公元前221年,秦国终于实现灭六国、统一天下的目标。
商鞅在秦国奠定霸主地位的过程中可谓功不可没……①阅读书本P15中资料,你知道这个故事演变成了哪个成语吗?②商鞅变法时间:内容:允许;奖励;奖励;建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教案:1.2.2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教案:1.2.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教材第11课“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具体包括第2子目“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重点介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的事迹,同时简要介绍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基本史实,理解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首先,通过学习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历史时空观念,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其次,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分析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最后,通过探讨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1)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基本事迹: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的事迹,以及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对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影响:通过学习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这些事件对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3)历史时空观念的建立:掌握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2. 教学难点:(1)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事迹: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较多,学生难以记住每位霸主的成就和七雄的特点。
(2)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内在联系:学生难以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事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3)史料实证的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分析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4)家国情怀的培养: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第四中学人教版八年级初中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1.2.2《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4.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变革的原因和表现,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5.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5. 批判性思维:学生将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进行评价和分析。他们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6. 文化意识: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学生将能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将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礼仪制度和社会制度,并对中华文化产生更深的认同感。
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第四中学人教版八年级初中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1.2.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争霸过程以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具体内容包括:诸侯国的形成与发展、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争霸过程、社会变革的原因和表现等。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在线平台或教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学生在家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1-2-2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第2课时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齐桓公称霸和商鞅变法。
(2)能力目标:认识和分析春秋和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进步,又引起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诸侯争霸就是春在政治上的反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和分析诸侯争霸一方面给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另一方面也加快了统一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
(3)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目标:了解越王勾践“尝胆”的故事,培养发奋学习的精神;学习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贤能之士管仲为相的广阔胸怀:和商鞅的改革精神:[来源:学|科|网]教学重点与难点[来源:学&科&网]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和商鞅变法教学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变革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让学生谈西周灭亡的原因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东周的建立时间、人物、及其他状况展示春秋形势图,让学生了解春秋五霸【献计献策】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
学生讨论,思考。
教师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原因:地理位置(经济基础)、雄厚实力、高明手段。
展示课件:齐国的位置、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管仲改革的主要内容、“尊王攘夷”、葵丘会盟。
叙述:齐桓公称霸的三步:第一步,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为其称霸奠定了基础;第二步,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出兵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第三步,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其霸主地位,称霸成功。
设问:在春秋争霸中,同学们还非常熟悉的有哪些?成语:卧薪尝胆的故事。
引出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与夫人一道在吴国服侍夫差。
他忍受了种种常人无法忍受的屈辱,三年后,被遣送回国。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导学案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素养目标】1.立足于时空观念,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相关史实,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增强自己的华夏认同观念。
2.运用史料实证探究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各国变法的必然性,多角度对商鞅变法作出历史解释。
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通过史料实证比较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学法指导】1.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商鞅变法的内容措施及意义。
孔子、老子、孟子、荀子的主张。
2.难点: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其意义。
【学法指导】1.立足于时空观念,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相关史实。
2.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各国变法的必然性,明确变法的成果和意义;多角度对商鞅变法做出历史解释。
3.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通过史料探究各学派的思想主张,并对其加以比较。
【时空坐标】【知识要点】一、列国纷争1.原因: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2.概况(1)“春秋五霸”: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2)“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3)“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读教材P9“春秋列国形势图”和P10“战国形势图”:[设问]与春秋列国形势相比,战国时期在政治和民族关系上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晋国三分,被韩、赵、魏取代;诸侯国数目大为减少,出现了七国争雄的局面,国家统一的趋势更加明显。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导学案1.2.2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第二框诸侯争霸与社会改革一、东周的成立西周消亡次年,周平王把国都向东迁至洛邑,史称____。
东周分为 ____和____两个时期。
二、诸侯争霸1.春秋五霸(1)背景: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声威,反而依靠于富强的诸侯。
(2)目的:强抢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
(3)组成 (两种说法 )①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②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4)齐桓公争霸①称霸原因a.地利:背山面海,资源丰富。
b.用人:不计前嫌,任用____。
c.内政: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d.外交:“ ____”,成立声威。
②称霸标志:公元前7 世纪中期, ____召集诸侯举行 ___,周天子也派人参加,正式认同了 ____的霸主地位。
2.战国七雄(1)时间: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2)形成: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____、____、____三个国家。
与原有的秦、楚、燕、齐并称为“战国七雄”。
(方向记忆:东齐、南楚、西秦、北燕,上赵、中魏、下韩。
)(3)与春秋五霸的比较①目的:比起春秋霸主,战国七雄不再满足于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而是要灭掉其他各国,自己一致天下。
②规模:与春秋争霸对照,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规模更大,连续时间更长,也更为残忍。
三、战国时期特点—— ____1.历史背景:春秋后期,陪同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行,生产效率提高,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农民大量涌现,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2.目的: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形势,一些诸侯国打起“富国强兵”的旌旗,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3.主要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 (影响最大 )。
4.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统治时期。
(2)内容解读◆ 思想延伸1.据《史记·商君列传》记录: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因此有人说,商鞅变法失败了,对此你怎么看?一场改革的成功也许失败的标准,不在于推行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可否达到。
第2章 诸侯争霸与改革运动教案
第2章诸侯争霸与改革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诸侯争霸与改革运动;
2.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理解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诸侯争霸时期的背景和特点;
2.著名的诸侯争霸事件和人物;
3.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运动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与诸侯争霸或改革运动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15分钟)
简要介绍中国历史上的诸侯争霸时期,包括背景和特点,解释为何会出现诸侯争霸。
3.案例分析(25分钟)
通过讲解一些著名的诸侯争霸事件和人物,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让学生了解这些事件和人物的重要性和影响。
4.课堂讨论(20分钟)
分成小组,进行课堂讨论,讨论以下问题:
a.诸侯争霸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什么?
b.改革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哪些?
5.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诸侯争霸和改革运动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参与程度。
五、教学资源
1.课件或图片素材:包含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2.教科书:相关章节的教材资料。
六、教学延伸
可以继续探讨其他改革运动和历史事件,比如秦朝的统一战争和近代的百日维新等。
七、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实际情况,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诸侯争霸与变法运动-高一历史导学案
高一年级二部历史组历史导学案使用日期:编号:3唯物史观识记春秋战国经济发展的史实,认识它们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文化变革的关系。
时空观念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文献资料记载,了解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特征、影响。
历史解释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百家争鸣的内容、影响。
家国情怀 认识到诸侯纷争促进了华夏民族认同,早期儒学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1.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2.难点:多角度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知识点1: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一)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指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二)春秋争霸(1)背景:①东周时期,周王室控制力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
②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
(2)争霸原因: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春秋五霸:东方的齐国、北方的晋国、南方的楚国、长江下游的吴国与越国。
(4)实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权力下移。
(三)战国纷争(1)三家分晋: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
(2)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姜姓国君。
(3)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4)华夏认同:(1)华夏的含义: 华,指服章之美;夏,意为礼仪之大。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少数民族主备人 审核人1.2诸侯争霸与变法运动(1)先进而自称“华夏”(2)产生原因:诸侯争霸;民族斗争;民族往来频繁;礼乐制度的教化。
(3)影响:①战国之后,周边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②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形成。
③为中华文明多元-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④有利于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市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导学案编号:005 主备人:裘玲菲201409015 新课
1.2.2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和位置;(重点)
2、理解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难点)
3、了解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春秋五霸
1.背景:
(1)经济上:①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和,大大促进了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
②诞生了新的阶级:和。
(2)政治上:周天子失去了,反而依附于。
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
2.“春秋五霸”: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和;另一种说法是、、、和。
3.齐桓公称霸:最先称霸的是。
主要措施:,,,,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民族,还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称霸标志:,齐桓公召集诸侯举行,周天子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
2.商鞅变法
到了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打起“富国强兵”的旗号,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在魏国的变法,在楚国的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在的变法。
①时间:
②主要内容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③意义:与其他各国的改革相比,商鞅变法更加、,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的国家。
【合作探究】
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征战活动在目的上有何不同?
【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5页资料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想一想: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在今天是否还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