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和培养方法
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和培养方法一、数字概念发展的重要性数字概念是幼儿基本数学思维的基石,对于他们日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中的数量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需要有效的培养方法,并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给予重视。
本文将探讨幼儿数字概念发展和培养方法,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效促进幼儿的数学思维。
二、观察与描述数字观察是培养幼儿数字概念的基础。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需要提供各种数量示例,例如玩具、水果或者其他可计数物品,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描述。
可以使用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有多少个玩具车?苹果有几个?通过观察和回答问题,幼儿将逐渐理解数字的表示意义。
三、计数与序数计数是培养幼儿数字概念的关键环节。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进行计数活动,例如数玩具、数书本等。
在计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使用适当的计数策略,例如一个一个地数、指物体并称数等。
同时,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还可以教授幼儿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词汇,让幼儿能够理解数字的顺序关系。
四、数字的符号表示数字的符号表示是培养幼儿数字概念的关键技巧。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数字卡片、数字拼图等教具,引导幼儿熟悉数字的符号,并教授幼儿相关数字的书写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还可以让幼儿观察和体验数字符号的应用,例如看到标记在公交车路线上的数字、商店的价签数字等。
五、数学游戏与活动数学游戏与活动是培养幼儿数字概念的有趣方式。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例如数数比赛、数字拼图、数字迷宫等。
通过与伙伴的互动和参与,幼儿可以巩固数字概念,在游戏和活动中乐于学习。
六、日常生活应用将数字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是培养幼儿数字概念的有效途径。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关于数字的思考,例如在购物时让幼儿帮助计算商品数量与价格,或者在游戏时引导幼儿进行计数和排序。
通过将数字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幼儿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概念。
七、评估与反馈评估与反馈是检查幼儿数字概念发展的重要手段。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与教育要求
➢ 点数实物后能说出总数,即有了最初的数群的 概念,末期开始出现数的“守恒”现象;
➢ 前期儿童能分辨大小、多少、一样多;中期能 认识第几和前后数序;
➢ 能按数取物; ➢ 逐步认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有数序的观念,
能比较数目大小,能应用实物进行数的组合和 分解; ➢ 开始能做简单的实物运算。
10
二、幼儿10以内数概念的发展特点
3
简单的实物运算 阶段
(5岁后)
➢ 对10以内的数大多数能保持“守恒”; ➢ 计算能力发展较快,大多数从表象运算
向抽象的数字运算过渡; ➢ 序数概念、基数概念、运算能力的各个
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和加深,到后 期一般可学会100以内的数数,个别的可 能学会20以内的加减运算。
1
幼儿数概念的 发展与教育
2
幼儿数概念 的发展特点 与教育要求
3
一、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特点
(一)基本概念 计数即数数,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操作活动。
有目的
有手段
有结果
确定物体的数量
数数的操作
表现为数的形式
4
作为技能,由三部分组成:
用正确的顺序 有声无声说出数词
能确认用于 计数的物体
能把数词与计数 单位物体一一对应
1
对数量的感知动 作阶段
(3岁左右)
➢ 对数量有笼统的感知,他们对明显的大 小、多少的差别能区分,对不明显的差 别,则不会区分;
➢ 会口头数数,但一般不超过10; ➢ 逐步学会手口一致地对5以内的实物进行
点数,但点数后说不出物体的总数。
9
二、幼儿10以内数概念的发展特点
2
数词与物体数量 间建立联系阶段
手
《幼儿园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主题5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10以内的排序。
3.幼儿序数的发展及其特点。
四、幼儿数概念的教育要求
探寻3
幼儿数概念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10以内计数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1.学习按物点数后说出总数,初步掌握点数的技能
手口一致地点数物体和正确说出总数是小班幼儿计数活动的
重点和难点。 小班阶段,点数物体的数目一般不会超过5个。 教学方法:先采用讲解演示法,示范并说明按物点数的要领 ;采用操作法,让幼儿独立操作活动材料,练习点数的技能。
维的必要条件。
基数主要回答的是“多少”的问题,理解基数是进行计数 以及数运算的首要任务。
序数用来确定物体在一个序列中的位置,回答的是“第几 ”的问题。
(2)命名数和参照数
命名数:指用于给集合中的元素命名的数,如电话号码、
家庭地址上面的数字等,其给集合元素一个名称或者分类编 号,而这个数的主要功能是标记和识别,没有实际的数学意 义,不能表示数量、级别或者其他测量结果,也不能对其进
7. 设计一个用于幼儿计数活动的学具,将其投放在幼儿园的活
动区,观察幼儿的操作,分析幼儿的发展状况及教师的支持策略。 8. 教案设计:生活中的数字。
做自然数列。自然数列的特征:有始、有序、无限。
(2)数序 即自然数的排列顺序,是指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 位置以及与相邻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相邻数
自然数列中某个自然数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叫做 这个数的相邻数。
3.计数与数的守恒 (1)什么是计数活动 计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操作活动,
③ 口与手虽能有节奏地配合,但不是一对一的配合。
3.说出总数 即幼儿在按物点数后,能够说出所数物体的总数。按物点数到 说出总数往往会出现一下这些现象: 直接回答“不知道”;重复按物点数的过程;用一个固定的数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与教育内容
一、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
3岁的红红可以清楚地从1数到10.可一次老师请他数数玩具(购买玩具)柜上有几个娃娃时.他用手指点数着娃娃.一个、一个点数着(1、2、3、4、5)数完后.他告诉老师:玩具(购买玩具)柜上有4个娃娃。
4岁的平平已经认识阿拉伯数字.知道可以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如数字“1”可以表示1个苹果.1个皮球.1个娃娃等.数字“2”可以表示两个……。一次他看见纸上画着4个苹果.他就在上面盖上“4”的数字印章.而且盖上4个“4”的数字印章。
幼儿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整个过程可分成若干阶段.各阶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发展包括计数能力的发展、对数序的认识、数的守恒及对数的组成的掌握等几个方面。
(一)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
计数(数数)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活动。人们要知道一个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就要进行计数。计数的过程就是把要数的那个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计数过程中.无论按什么顺序去数.只要没有遗漏.没有重复.所得的结果总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计数的结果与计数的顺序无关。格尔曼等认为.儿童数数时必须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幼儿感知事物的数量及其关系.建构初步的数概念.是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学前期.向幼儿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教育.目的是使幼儿感受和体验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答实际生活中的某些简单的问题。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与教育》教案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与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和体验数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数感。
2.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0-10,理解数字的含义。
2. 学习数数,能从1数到10,并能倒数。
3. 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4. 学习比较大小,能比较两组数的大小。
5. 学习分类和排序,能按照某种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排序。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和理解数的概念。
2.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数的概念。
3.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
4. 小组合作法: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实物、图片等。
2. 教学材料:作业本、画纸、彩笔等。
3. 环境:安静、舒适、宽敞的教室。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数概念的兴趣和积极性。
2. 通过作业和练习,检查幼儿对数概念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和分析幼儿的提问和回答,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和理解程度。
4.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通过唱儿歌、做手指游戏等方式,让幼儿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
2. 引入新知识: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数字0-10,讲解数字的含义。
3. 学习数数:教师示范数数,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数数,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4. 学习加减法: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体验加减法的意义,如“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5. 学习比较大小:出示两组数字,让幼儿比较哪组数字更大或更小。
6. 学习分类和排序:给幼儿一组物品,让他们按照某种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
学前教育教案中的数字与数量概念培养
学前教育教案中的数字与数量概念培养学前教育是培养孩子初步认识和理解数字与数量的重要阶段。
数字与数量概念的培养对孩子日后数学学习的起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中数字与数量概念培养的方法和步骤。
一、培养孩子对数字的感知数字是最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感官的刺激来认识和理解数字。
以下是几种培养孩子对数字感知的方法:1. 数字游戏:通过数字游戏如数数、找数字等方式,让孩子通过触摸、感受和辨认来认识和理解数字。
2. 绘本故事:选择有关数字的绘本故事,通过动画和图画的形式引导孩子对数字的认识和感知。
3. 数字物品:通过使用具有数字特征的物品,如数字积木、数字拼图等,让孩子通过操作这些物品来感知数字。
二、培养孩子数量概念的理解数量概念是建立在数字基础上的,它涉及到比较大小、数量增减和相等概念的理解。
以下是几种培养孩子数量概念的方法:1. 数数字:通过将数字与实物进行对应,让孩子通过视觉和操作来理解数量概念。
例如,用小球进行计数,让孩子逐个放入容器中,然后对比容器中的球数目。
2. 数数物品:通过让孩子数一些具体的物品,例如蛋糕、苹果等,让孩子在实践中理解数量的概念和变化。
3. 比较大小:通过将不同数量的物品进行比较,引导孩子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例如,让孩子比较一组物品中哪一组多,哪一组少等。
三、培养孩子数字与数量概念的综合运用数字和数量概念的综合运用是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字与数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种培养孩子数字与数量概念综合运用的方法:1. 日常生活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运用数字与数量概念。
例如,在购物时比较物品的价格,计算购买的数量等。
2.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应用数字与数量概念。
例如,找出教室中有多少张桌子,或者数一数周围有几棵树等。
3. 数学教具:利用数学教具如算盘、计数框等,让孩子通过操作教具来综合运用数字和数量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动手能力,通过感知、理解和运用数字与数量概念,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五章 幼儿量的认识的发展与教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课件
4-5岁
四五岁幼儿感知大小和长度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开 始能区别大小、长短、厚薄不太明显的物体,并 用相应的词汇表示;能用重叠、并放的方法比较 物体的大小、长短、厚薄等。能从一组物体中找 出大小相同的物体。
但是他们还没有长度、面积、体积等守恒的观念, 对物体大小、长度等的比较,常常受位置和形状 变化的影响。
(二)触摸比较
在判别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薄厚等物 体量时,幼儿还可用手触摸得方法通过触 觉和运动觉进行物体的比较。
(三)运动觉感知比较
比起识别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薄厚, 幼儿认识物体的轻重的量难度要大一些, 主要是通过手的掂量和提起物体来获得重 量的直接体验。
(四)运用重叠、并放等方法比较
行比较的过程。一般常用的计量方法有直接计量 法和间接计量法。 自然测量指利用自然物如筷子、小棍、脚步、小碗 等作为量具(器)进行直接测量。 测量活动是一种逻辑活动,它需要把量的整体划分 为若干个小单元,知道整体是由若干个部分组成。 测量的过程是一个逻辑相加,进行移位和替换的 过程。因而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自然测量的意义
学习自然测量,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 的认识;
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
加深幼儿对10以内数的理解;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测量活动的兴
趣。
(三)学习自然测量的方法
1.教幼儿懂得对不同的量进行测量,应使用不同 的测量工具。
2.教师可运用讲解演示法,首先明确测量对象及 测量工具,然后向儿童说明测量的起始点、终点、 移动及其记号,算出量的结果,量后重复测量加 以验证。
2.4-5岁开始尝试真正的排序活动
中班幼儿能更好地了解排序的潜在规则和规 律。
3.5-6岁能自觉使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排序活动。
学前儿童量概念的发展及教育
学前儿童量概念的发展及教育
• 一、关于量的相关概念 • 1.量
• 量是指客观世界中的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大小、长短高矮、厚薄、粗细、轻 重等,这些都可以称为量。
• 2。连续量 • 连续量是指需要通过测量来明确的量。要想知道连续量的多少,必须借用测量工具测量才能得出结果,如
3. 运用发现法认识物体的量
• 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幼儿在特定情境的活动中发现物体量的不同,达到认识量的目的。例 如,在让幼儿认识大小时,让幼儿玩盖瓶盖的游戏,看谁盖得快,使幼儿感受瓶盖、瓶口有大有小,逐步摸索 规律。盖瓶盖时,可以把瓶子从大到小排列,把盖子也从大到小排,然后一对一地盖上,速度就快了。又如, 认识粗细时,教师为幼儿准备很多有孔的木珠和粗细不同的绳子,让幼儿玩穿木珠,看看谁穿得又快又多。结 果有的幼儿穿得很快,有的幼儿穿得很慢,有的甚至一粒也没穿上。教师再引导幼儿找找原因,让幼儿发现绳 子有粗有细,从而认识粗与细。再如,教师为幼儿准备天平和若干个小物品,让幼儿两个两个放在天平上 进行比较,观察谁重、谁轻、哪个最重、哪个最轻。
• 与从序列的数量上可以按 照年龄班分成几个阶段一 样,在每个年龄阶段,也 可以相应安排幼儿学习按 次序规则和按特定规则排 序,但从数学的一般经验 来看,次序规则在先,特 定规则在后。这是因为在 量的比较教学中,幼儿已 经积累了一定的对物体大 小、长短、粗细、高矮等 量的特征区分的相关经验, 按量的次序规则排序实际 上就是幼儿理解量的差异 的一种操作表现。
3.学前儿童感知重量的发展
• (1)3岁左右,幼儿已能感知和判断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物体重量的不同。 • (2)4岁左右,幼儿已基本上能用正确的词汇表示自己对物体的轻重感知和判断。 • (3)5岁左右幼儿判断轻重差异的精确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并能理解和运用“轻”重等词汇。 • (4)6岁左右:幼儿已具备认识物体重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儿童数字概念
儿童数字概念数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儿童来说,数字是他们认识世界、理解数学和进行计算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儿童数字概念的发展,并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儿童建立牢固的数字概念。
一、数字认知的发展阶段1. 基础数字理解(2-3岁):幼儿开始能够认识一些简单的数字,如1、2、3,并理解它们代表数量。
他们可能会在数数方面有一些困惑,但是他们能够从周围环境中识别数字的存在。
2. 数量概念(4-5岁):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习更多的数字,并能够将它们与实际物体相联系。
他们学会了数数,能够逐渐认识到数字递增的规律,比如1、2、3等。
同时,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 数字顺序和排序(6-7岁):在这个阶段,儿童能够理解数字的顺序以及数字之间的关系。
他们开始学习数字的大小比较,能够将数字进行排序,并能够通过加法和减法计算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4. 多位数和运算(8-9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学习更高位数的数字,并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数学运算,如乘法和除法。
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数字概念以解决实际问题。
二、帮助儿童建立数字概念的方法1. 创造数字学习环境:在家庭和学习环境中,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字学习资源。
这可以包括数字卡片、玩具计数器、数字拼图等。
通过让儿童与数字相关的材料互动,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概念。
2. 玩数字游戏:利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儿童学习数字。
例如,玩掷骰子游戏可以让他们练习数数和识别数字。
数学拼图游戏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数字的排序和关系。
3. 实际运用数字: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儿童进行数字运算。
例如,在购物时让他们帮忙计算物品的价格,或者在做饭时让他们参与食材的计量。
通过与实际情境结合,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实际应用。
4. 赞扬和激励:当儿童在数字学习方面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并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数字学习。
三、家长和教育者的角色家长和教育者在儿童数字概念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幼儿园教育中的数字与量的概念
幼儿园教育中的数字与量的概念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其中数字与量的概念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数字与量的学习,孩子们将能够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培养出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育中数字与量的概念的培养方法及具体技巧。
一、创设数字与量的学习环境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数字与量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
教室中可设置丰富多样的数字与量的教具,如数字盒子、量杯、积木等,使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字与量的概念。
此外,在教材中,也可以通过精美的插图、绘本等方式引导孩子们理解数字与量的含义。
二、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在数字与量的学习中,观察和比较是至关重要的能力。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例如,利用积木进行大小比较,在比较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发现不同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数的大小的概念。
此外,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如比较水杯的高矮、盒子的长短等,让孩子们学会通过观察和比较来理解数字与量。
三、拓展数字与量的应用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字与量的概念,幼儿园教育需要将数字与量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故事情境等方式引导孩子们应用数字与量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几何建模活动,在制作过程中让他们应用数字与量的概念,如计算积木的数量、测量长度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四、强调数字与量的实际意义在教育中,我们需要让孩子们认识到数字与量的实际意义,让他们明白数字和量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到实际活动中,从中体验到数字与量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购物游戏中,让孩子们学会用钱购买商品,并理解不同数量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将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字与量的概念。
总结:幼儿园教育中,数字与量的学习是培养孩子们数学思维的重要一环。
通过创设学习环境、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拓展应用和强调实际意义,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字与量的概念。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六章幼儿量概念的发展和教育
(3)5~6岁的幼儿目测能力显著提高,有的幼儿能自觉运用简便的排序方法 对于6岁的幼儿,能完成5个物体排序的已达100%,而且90%的幼儿能完成10个 物体的排序。 大多数6岁的幼儿在进行10以内数的排序时,目测能力显著提高,失误次数显著 减少,有些幼儿还能自觉运用简便的排序方法。例如,幼儿在给小棍排序时,先将 10根小棍拿在手中将一端对齐,再每次拿取一根最短的,依次排列成一个序列。幼 儿能够按序排列物体,关键在于理解传递性、双重性这两种关系。实验表明,5~6 岁是幼儿认识传递性的较好时期。
30
2.幼儿排序能力的种类 (1)按规则排序 按规则排序是指按物体的外部特征有规律地交替排序,按形状或颜色排序,如下 图所示。
按规则排序
31
(2)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例如,按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宽窄排序,如下图所示。
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32
(3)按数排序 例如,圆点卡片排序、数字卡片排序,如下图所示。
19
把长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合起来与原来的长方形一样大吗?
20
仔细看一看杯子里的水是怎么变的,想一想水的多少有无变化。
21
一块橡皮泥可以搓成球,还可以搓成黄瓜、梨、圆环等形状,说一说橡皮泥的大 小变了吗。
22
6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认识物体质量和体积之间关系的能力。随着质量感觉的发 展,5~6岁的幼儿能够认识到小的物体可以比大的物体重,如大气球比小玻璃球轻; 而大小一样的物体,由于制作材料的不同,质量也可以不同,如乒乓球、皮球都能 浮在水面上,而玻璃球和铁球却都沉到了水底。
24
四、幼儿排序能力的发展
1.幼儿排序能力的发展规律 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的物体按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或规律进行排列。排序是一种相对 复杂的比较,是建立在对物体的比较上的,它需要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因此, 排序要比分类难(因为分类只需要辨别确定一个物体是否具有某一属性,以便将其 划入某一类别中)。幼儿排序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物体量的排序方面,它是 幼儿对量的比较能力的一种表现。幼儿的排序能力有明显的年龄差异。
《幼儿园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参考答案主题5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与教育(参考答案)
主题5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与教育(参考答案)【点燃思考】1、概念阐释:基数、序数、相邻数、计数。
(1)基数:基数是指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通常表示为“几个”。
(2)序数:序数是指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排列次序,通常表示为“第几个”。
(3)相邻数:每个自然数的排列顺序,是指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相邻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4)计数:即数数,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某个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其实质是将某一集合中的元素与自然数列中从“1”开始的自然数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2、阐述自然数列的定义及其特点。
(1)自然数列:从自然数“0”开始,逐次添加一个单位(也就是1),就会得到一列数:0、1、2、3、......按此规律依次排列的所有自然数所组成的集合称之为自然数列。
(2)自然数列具有以下特点:有始、有序、无限3、阐述幼儿数概念的关键经验。
(1)理解数字的多种用途。
(2)用数字表征具体的数量。
(3)通过直接感知类确定小集合的数量。
(4)通过数数确定一个集合的数量。
(5)数数的原则适用于任何集合。
4、阐述并举例说明幼儿数概念的发展阶段。
(1)对数量的感知动作阶段(3-4岁):对数量有笼统地感知;能口头数数,可以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
(2)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点数后可以说出总数,出现了最初的数群概念,后期可以出现数的守恒;能按数取物;初步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
(3)简单的实物运算阶段(5-6岁):从实物运算向表象运算过渡。
5、简述并举例说明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及其特点。
(1)内容方面:经历口头数数、点数实物、说出总数、按群计数。
(2)动作方面:手部动作:触摸-指点-以眼代手;语言动作:大声说数词-小声说数词-默数。
6、简述并举例说明幼儿数序的发展及其特点。
(1)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3-4岁,点数5以内数的物体,不会比较大小。
4-5岁,依靠具体事物、运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比较两组物体的大小。
《幼儿园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主题7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3. 简述幼儿量概念的关键经验。
4. 简述并举例说明幼儿认识常见量概念的发展及其特点。 5. 简述并举例说明幼儿感知时间的发展及其特点。 6. 设计一个关于两个物体之间感知和比较的学具,将其投放在 幼儿园的活动区,观察幼儿的操作,分析幼儿的发展状况及教
师的支持策略。
7. 设计一个关于认识时间的学具,将其投放在幼儿园的活动区, 观察幼儿的操作,分析幼儿的发展状况及教师的支持策略。 8. 教案设计:自然测量。
三、认识时间的教育
1.认识时间的指导要点
(1)联系幼儿的生活时间,引导小班幼儿认识“早、中、晚 ”,“白天和黑夜”。 (2)通过回忆和整理生活时间,引导中班幼儿区别“昨天、 今天、明天”。
(3)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大班幼儿认识“年、四季、月、
星期”,学习认识时钟。
认识时钟:
出示时钟讲解用途 引导幼儿观察,认识钟面的结构 演示讲解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和规律 演示、讲解整点或半点,总结整点、半点的规律
般都是指连续的量,如长度、体积等。
2.量的计量
所谓测量,就是把要一个测定的量用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
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用来作为计量标准的量叫做计量单位。
用一个计量单位去测量某一个量,结果得到的这个量含
有计量单位的若干倍,这个数值叫做这个量的量数。 同一个量,用不同的计量单位计量,所得的量数不同。
阶段四:向正式的测量过渡
幼儿萌发出使用标准的单位进行测量的实际需要。
案例分析与讨论:
测量:《刚刚好》
在观看视频时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1.教师是如何用过手势和语言来界定长度属性的?
2.有什么证据表明幼儿在不断深化对“刚刚好(均
等比较)”这一概念的理解的?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教案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教案第一章:幼儿量概念的发展1.1 引言1.2 幼儿认知发展理论1.3 量概念的定义与重要性1.4 幼儿量概念发展的阶段与特点第二章:幼儿数量认知的培养2.1 引言2.2 幼儿数量认知的培养方法2.3 教学活动设计:数的认知与计数2.4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第三章:幼儿质量认知的培养3.1 引言3.2 幼儿质量认知的培养方法3.3 教学活动设计:重量与体积的认知3.4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第四章:幼儿长度认知的培养4.1 引言4.2 幼儿长度认知的培养方法4.3 教学活动设计:长度与距离的认知4.4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第五章:幼儿面积认知的培养5.1 引言5.2 幼儿面积认知的培养方法5.3 教学活动设计:面积与形状的认知5.4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第六章:幼儿对称认知的培养6.1 引言6.2 对称概念的介绍6.3 幼儿对称认知的发展与教育6.4 教学活动设计:对称艺术创作6.5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第七章:幼儿时间认知的培养7.1 引言7.2 时间概念的介绍7.3 幼儿时间认知的发展与教育7.4 教学活动设计:时间小游戏7.5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第八章:幼儿温度认知的培养8.1 引言8.2 温度概念的介绍8.3 幼儿温度认知的发展与教育8.4 教学活动设计:温度感知游戏8.5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第九章:幼儿比较与排序认知的培养9.1 引言9.2 比较与排序概念的介绍9.3 幼儿比较与排序认知的发展与教育9.4 教学活动设计:比较大小的游戏9.5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第十章:幼儿空间认知的培养10.1 引言10.2 空间概念的介绍10.3 幼儿空间认知的发展与教育10.4 教学活动设计:空间探索活动10.5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第十一章:幼儿量概念教育的实践策略11.1 引言11.2 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11.3 整合多学科教学资源11.4 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11.5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第十二章:幼儿量概念教育的家庭延伸12.1 引言12.2 家庭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12.3 家庭中量概念教育的活动建议12.4 家长教育指导策略12.5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第十三章:幼儿量概念教育的评价与反思13.1 引言13.2 幼儿量概念教育的评价方法13.3 教学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13.4 教学反思与调整策略13.5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第十四章:特殊需求幼儿的量概念教育14.1 引言14.2 特殊需求幼儿的特点与教育要点14.3 适应特殊需求幼儿的教学策略14.4 个别化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实施14.5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第十五章:幼儿量概念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引言15.2 科技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15.3 跨学科合作的量概念教育15.4 全球化背景下的幼儿量概念教育15.5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幼儿认知发展理论: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和阶段特点,为量概念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幼儿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七章 幼儿比较与测量概念的发展与学习
的发展与学习
第一节 有关量的比较、测量
的基本知识
一、有关比较的基本知识
• 比较 儿童根据某些具体特征或属性在两个或两组物体之 间建立关系。
•量 客观世界中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 定的属性。
二、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
• 测量 把待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 过程。
第四节 幼儿测量概念发展
的特点
五个阶段
阶 段
5 使用标准单位
4 认识到标准单位必要性
1
游戏和模仿
2
比较
3
使用任意单位
第五节 有关测量概念的学习
与活动设计
示范讲解的方法
TEXT HERE
实践操作的方法
Demographic-based data sets could transform search marketing ROI in 2013.
• 自然测量
第二节 幼儿量的比较概念
发展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比较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
从明显差异到不明显差异 从绝对到相对
从模糊、不精确到逐渐精确
二、学前儿童比较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
4岁左右 (小班)
5岁左右 (中班)
6岁左右 (大班)
第三节 有关量的比较概念的
学习与活动设计
比较物体大小、 长短、粗细、 高矮、轻重等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比较 运用重叠、并放法比较
运用发现法认识
运用寻找法描述 运用游戏法巩固对量的
认识
二、量的排序
二、量的排序
从小数量的排序 到大数量的排序
从按次序规则排 序到按特定规则
排序
从参照排序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立排序
幼儿的数学概念发展与教育方法
幼儿的数学概念发展与教育方法数学是一门普遍被认为抽象而难以理解的学科,但实际上,幼儿早期的数学概念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
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幼儿的数学概念发展与教育方法。
一、幼儿数学概念发展的阶段幼儿的数学概念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在早期,幼儿开始通过观察和感知来认识世界,他们开始了解数量和形状的概念。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数出手指的数量来表示数量,或者通过触摸不同形状的物体来认知形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能够理解更复杂的数学概念。
他们开始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概念。
此外,他们还能够理解更抽象的数学概念,如图形的对称性和序列的规律性。
二、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1. 游戏化教学法幼儿喜欢通过游戏来学习,因此,将数学教育与游戏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数学概念。
例如,通过搭积木来学习数量概念,通过拼图来学习形状概念。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操作性教学法幼儿是通过操作来认识事物的。
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分组、分类等操作,学习数量的概念。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幼儿进行解决,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数学概念与幼儿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在购物中学习货币概念,或者在游戏中学习时间概念。
这种方法可以让幼儿将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4.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在小组中,幼儿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幼儿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探索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幼儿的认知发展与教育方法
幼儿的认知发展与教育方法幼儿时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塑造个体思维方式和智力潜能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通过感知、观察和与环境的互动来构建自己的认知模式。
因此,提供适当的教育方法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幼儿的认知发展过程,并介绍几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幼儿的认知发展过程幼儿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需求。
以下是幼儿认知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1. 感知和运动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他们通过触摸、咀嚼、听觉和视觉等感官方式来探索周围的事物。
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如爬行、走路和跑步等。
2. 前运算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发展逻辑思维和符号使用能力。
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数量概念,如多少和少。
此外,他们还能够使用符号,如图画和手势,来表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3. 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思维活动。
他们可以理解数量的相对大小、分类和序列等概念。
此外,他们还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并开始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二、有效的教育方法1. 游戏教育法:游戏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索。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如角色扮演、拼图和益智游戏等,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2. 情境教育法:情境教育法强调将学习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
教师可以创造各种情境,如购物、餐厅和医院等,让幼儿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习和体验。
这种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幼儿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从而促进自己的认知发展。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
4. 多元智能教育法:多元智能教育法认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智力类型和潜能。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活动,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二、幼儿量概念的发展
(二)幼儿量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 1.幼儿大小、长短感知能力的发展 (1)2岁:对物体大小的反应 (2)3—4岁:区分及表达物体大小长短 (3)4—5岁:感知大小、长度能力进一 步提高 (4)5—6岁:理解大小、长度相对性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二、幼儿量概念的发展
2.幼儿重量感知能力的发展 (1)幼儿3岁时能感知和判断有明显差异的两 个物体重量的不同 (2)幼儿4岁时开始能用正确词语表达物体轻 重的感知 (3)幼儿5岁时判别轻重差异的精确性有较大 提高,能理解和运用“轻、重”等词语 (4)幼儿6岁时已经具备了认识物体重量和体 积之间关系的能力
为什么萌萌看见两瓶一模一样的饮料被倒入不同的杯子中会 认为它们变得不一样多呢?萌萌对量概念的认识处于什么水平 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启本单元的学习。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一、认识量概念 二、幼儿量概念的发展 三、幼儿量概念的教育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一、 认识量概念
(一) 量:量是指客观世界中物体或现象所具有 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
(二)测量:所谓测量,是指把待测定的量同一 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三)自然测量 所谓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虎口、臂长、 小棒、绳子、瓶子等)作为量具来测量物体的长短、 高矮、粗细等。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二、幼儿量概念的发展
(一)幼儿量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 1.从明显差异到不明显差异 2.从绝对到相对 3.从模糊、不精确到逐渐精确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三、 幼儿量概念的教育
2.量的守恒教育的基本过程 (1)运用变式和添加干扰因素帮助幼儿感知、体验 量的守恒 (2)用同等量的两份物体作守恒判断 (3)用数表示量的守恒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三、 幼儿量概念的教育
3.量的相对性教育的基本过程 (1)比较三个物体量,初步感知量的相对性 (2)通过各种方法,巩固对量的相对性的认识 (3)密切生活联系,寻找物体量的相对性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三 维 目标
➢ 知识目标:理解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幼儿概念发展的一般 过程及其年龄特点;熟练掌握幼儿量概念教育的基本过程 和方法;
➢ 技能目标:能根据幼儿量概念教育的要求设计并组织开展 幼儿量概念教育的相关活动;
➢ 情感目标:愿意主动将幼儿量概念教育的相关理论运用到 实践活动中去;体会量概念相关活动对于幼儿的乐趣和重 要性。
(一)幼儿量概念的教育要求 3.大班 (1)能较好地理解物体量的相对性。 (2)学会自然测量。 (3)理解量的守恒。 (4)能理解物体的重量与体积之间的正反关系。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三、 幼儿量概念的教育
(二)幼儿量概念教育的基本过程 1.感知和比较量的特征教育的基本过程 (1)探索、感知,初步认识物体的量 (2)操作、比较,进一步区别物体的量 (3)寻找、描述,扩大对物体量的认识 (4)游戏、寻找,深化对物体量的认识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引导案例
一天,妈妈拿来两瓶外观一样且未开封的果汁,准备和萌 萌(4岁)一起喝。妈妈拿出两个杯子,一个杯子又高又细,一 个杯子又矮又粗,并将两瓶果汁当着萌萌的面分别倒进两个杯 子,对萌萌说:“你先挑”,萌萌站在两个杯子面前犹豫了好 久,最后选择了又高又细的那一杯,嘴里还喃喃自语:“还是 我的这杯比较多”。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二、幼儿量概念的发展
3.幼儿测量技能的发展 阶段一:幼儿测量方法只是视觉比较 阶段二:幼儿使用了测量工具,但运用得 不正确 阶段三:测量是一种智慧或运算的测量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三、 幼儿量概念的教育
(一)幼儿量概念的教育要求 1.小班 (1)能感知、比较和说出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物体 的大小、长短。 (2)能从5个以内差别比较明显的物体中找出和说出 最大的和最小的、最长的和最短的。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实训: 请你设计一份关于“量的守恒”的中班活动方案,内容自选, 要求方案结构完整,并进行模拟课堂展示。
谢谢!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三、 幼儿量概念的教育
(一)幼儿量概念的教育要求 2.中班 (1)能感知、比较和说出物体的粗细、高矮、厚薄、宽窄、 轻重。 (2)能从五六个不等量(其中有2个是相同量)的物体中找 出和说出等量的物体。 (3)能初步理解物体量的相对性。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三、 幼儿量概念的教育
1.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可以进行比较的环境
2.在各种活动中渗透量概念的教育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1、感知和比较量的特征教育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2、量的守恒教育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3、量的相对性教育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4、自然测量教育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5、如何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可以进行比较的环境? 如何在各种活动中渗透量概念的教育??
单元五 幼儿量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三、 幼儿量概念的教育
4.自然测量教育的基本过程 (1)引发幼儿测量兴趣 (2)帮助幼儿掌握测量技能 (3)学习记录、交流测量的结果 (4)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测量单位与测量结果之间的
关系
单元五 幼儿量的指导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