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研究

合集下载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激励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激励
资。

①工作复杂 ,富有创造性
专业技术人员所面临 的是多 变的、 复
杂的‘作环境和工作 内容 , 这就要求他们要具有足够 的灵 活性和承受 压力的能力 。面对备种 可能发牛的情况 , 要求他们更 多地依 靠 自己的 知识 、 能 和 灵 感 , 过 团 队 合 作 , 决 工 作 过 程 中 遇 到 的 问 题 , 而 技 通 解 从 推动技术进步 和技术创新 。
定基 础 。
关 键 词 : 业技 术 人 员 ; 专 薪酬 ; 励 激
“ 励 是 管理 的核 心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的 薪 酬 激 励 尤 为 重 要 薪 酬 激 ,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 手段 , 直接影 响到员_ 的 1作 绩效 , 会 [ 二 使用 不 好也会造成 负面影响 , 以每一个组织对薪酬构建都应慎重进行 。这 所 也 是 每 一个 组 织 制 定 薪 酬 激 励 机 制 的 共 识 。 本 文所 提 到 的 薪 酬 足 广 义 的 薪 酬 , 括 非 物 质 性 薪 酬 和 物 质性 薪 包 酬。物质性薪酬 主要指企业 以物资形态对员工的激励 , 员工对组 织 足 提供 劳动 或 劳 务 f得 到 的 报 偿 非 物 质 性 薪 酬 主 要 指 对 员 工 精 神 方 面 f } f 起激励作用的非物资形态。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的 工 作 特 点 与 心 理 特 点 1 作特点 与 般 砒 T . : 的工作相 比, 专业 技术人员的上作有 以 下几 个 面 的特 点 :

的薪酬系统 北员工在相互 比较时 , 感受到分配公平。外部公平则主要 指 薪 酬 的 外 部 竞 争性 3长短期激励相结合原则 激励专业技术人员更需要长短期激励 . 丰 结合 . 堪量减少员工 的短期行 为 . H 应 使员工利益 与组织 的命运紧紧 联系到一起 . 并鼓励 塌工从战略的高度考虑整个组织 的发展前景。 4结构多 元化原 则 随着社 会的不 断进步 , . 专业技术人 员的需求 向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 需求层次变得 日益无序。单一方面的决定因 素早 已不能满足其 需求 , 因此 , 考虑多元化 、 应 多层次 的设 计思路 , 这 样 才 能 更 全 面 的 满 足 员工 需 求 , 高 对 组 织 的 忠诚 度 。 提 三 、 业 技 术 人 员 薪 酬 激 励 机 制 专 从广 义薪酬的 内容出发 . 以将 薪酬激励机制分为物质性薪酬激 可 励 机 制 和 非 物 质 性 薪 酬 激 励 机 制 , 文 对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的 薪 酬 激 励 机 本 制 的研 究 , 以 广 义 薪 酬 作 为 研 究 范 畴 , 物 质 性 和 非物 质 性 这 两 方 是 从 面进 行 探 讨 。 物质性薪酬激励机制就是物质性薪酬 的内在关系结构 、 运行方式 和发 展 演 变 规 律 的 总 和 。 据 上 文 对 专业 技 术 人 员 工 作特 点 及 心 理 特 依 点 的分 析 , 遵循薪酬设计 原则 , 本文把专业技术人员 的物 质性薪酬激 励机制设计为 五个部分 : 岗位 _ 资 、 丁 能力工资 、 市场工资 、 绩效工资 、 终 身奖金 许 多组织的津贴 、 保险 和福 利等薪酬 索大多是根据国家政 策而支 付的. 在薪酬机制 中只起 到保 健作用 . 因此在此不作重点研究 。 1岗位工资 设置岗位上 资足为 了体现薪酬机制的内部公平性 , . 足根据 岗位在组织 叶 的相对 价值设 定的。不 同的岗位 。 1 在组织业务 流 程中的地位不一样 , 所承担 的责f 人小不 一 , t 样 对组织的利 益贡献 程 度 也小一样 专业技术 人员应 按照不同的岗位职责核定 不同的工资档 2能力工资 设 置能力工资足为 了满足专业技 术人员的 自身公平 . 感 。 以 员 _ 的 投 入 ( 括 技 能 和 知 识 ) 依 据 的 。组 织 将 所 需 的每 一 足 T 包 为 项能力桃为一个独 立的技 能部件 。 对每个技能部件设置技能等级及与 之 相 应 的 衡 量 标 准 。 后 再 根 据 这 些 杯 准 衡 量 员工 的 能 力 从 『确 定 工 然 f i i

技术人员专项激励方案

技术人员专项激励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技术人员在推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技术人员专项激励方案。

二、激励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激励方案对所有技术人员一视同仁,确保激励的公平性。

2. 业绩导向原则:激励与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项目成果紧密挂钩,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

3. 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原则:既关注技术人员当前的工作表现,也注重其长期发展潜力。

4. 透明公开原则:激励方案及实施过程公开透明,确保技术人员了解自身权益。

三、激励对象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全体技术人员,包括研发、技术支持、技术管理、技术培训等岗位。

四、激励措施1. 业绩奖金(1)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对表现优异的技术人员给予一定比例的业绩奖金。

(2)设立项目奖金,对完成项目且取得显著成果的技术人员给予奖励。

2. 职称晋升(1)设立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对表现优秀的技术人员优先晋升职称。

(2)为技术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助力其职业发展。

3. 股权激励(1)设立股权激励计划,对核心技术人员进行股权激励,使其成为公司股东。

(2)根据公司业绩和股价表现,为技术人员提供股票期权等激励。

4. 培训与晋升(1)为技术人员提供内外部培训机会,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设立职业发展通道,为技术人员提供晋升空间。

5. 工作环境与福利(1)改善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提供舒适的工作场所。

(2)为技术人员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福利。

五、激励实施1. 成立激励方案实施小组,负责方案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2. 激励方案实施小组定期对激励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对违反激励方案规定的行为,将予以严肃处理。

六、结语本技术人员专项激励方案旨在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将以此次激励方案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研究

管理科 学 ff f

( 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 哈 黑龙江 哈 尔滨 102 ) 5 0 8
摘 要: 知识型员工对 高新技 术企业的 发展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对知识 型员工的有效激励 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任务。 现在介绍 高新技 术企业和知识型 员工定义的基础上, 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特征, 有针对性地提 出了高新技 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对策。 关键词: 高新技 术企业 ; 知识 型员工; 激励 在知识经济 时代 , 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社会 择到其他 的企业发展 。 能力越强的知识型员工 , 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近几年来 , 高新技术企业的 可选择的就业机会就越多, 进而流动性也就越 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的重要 强 。 2 工作 成果不易衡量 且绩效难 以评价 。 . 5 力量。知识型员工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最稀缺的 知识资本 , 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力量 , 具有不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成果经常是新产品 、 新技术、 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 , 对高新技术企业 中知识型 新工艺、 新流程等新事物 , 其收益性的大小会受 员工的激励 已势在必行 。 到很多因素的影 响和制约 , , 因此 工作成果 难以 1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型员工的定义 衡量 。知识型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前 日 在我 国,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 主要 从事 具有 沿性 和创新性 , 一般需要团队合作来共同完成 , 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的开发或高技术服 成果通常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 团队中个人所起 因此 。 型员工的个人绩效 知识 务的企业 。 相对于一般企业而言, 高新技术企业 的作用很难量化, 具有高技术 、 高投入 、 高收益、 高风险 、 高成长性 难 以评价。 的特点 。根据美 国管理学大师彼得 ・ ・ F 德鲁 克 26劳动过程很难监督 。知识型员工所 从 . 的定义,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 事的是脑力 劳动 , 非常强调灵感和创意 , 因此 , 和概念, 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 般包括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常常需要打破上下班的时间 。 L 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 专业技术人员 、 研发人员 规定 , 需要灵活 弹性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空间。[ 1 1 以及高级营销人员 。 他们 的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 的,没有 固定 的流 2知识型员工的特征 程和步骤 , 传统的过程控制对于知识 型员工几 只有更好地 了解和掌握知识 型员工 的特 乎不能起作用, 因此 , 劳动过程难以监督。 征, 才能更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 。 知识型员工 3高新技术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对策 由于受教育背景、 个人素质和能力 、 以及工 作性 31知识型员工 的培训和再教育 。对知识 . 质等方面的影响 ,与一般职工相 比有着 明显不 型员工的培训 和再教育是激励知识 型员工 的一 同的特征 ,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日: 项重要措施 。知识型员工 的工作需要 不断地创 新, 需要把握本领域的前沿和动态 , 只有不断地 接受培训和学 习, 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因此 , 为 了满足知识型员工适应工作和提 高自身技能 常都经受过专业训练 , 个人业务能力较强 。 对本 的需要 , 在间隔一段工作时间后 , 以派他们到 可 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有一定 的了解 ,具备 高新 本地或外地 , 国外去进修学习。 或 只有知识型员 技术企业需要的创新能力 ,是企业重要 的人力 工不断地发展 、进步 , 才能满足企业创新 的需 资本。 求, 进而带动企业的发展 。在某种程度上 。 培训 22具有较强 的成就欲望。知识型员工的 与教育也是吸引、 . 留住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手段。 奋 斗目标非常明确 , 他们工作的 目的 , 不仅仅是 知识型员工非常注重 自身能力的提高 。如果在 追求物质利益, 更重要的是发挥 自己的专长 , 成 很长时间内没有学习机会的话 ,他们就会产生 就一番事业。知识型员工非常注重工作本 身给 强烈的茫然感和失落感 , 在这种情况 的驱动下 , 他们带来的成就感 。他们喜欢富有挑战性 的工 知识型员工就可能会 寻找其他的就业机会而满 作, 希望工作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 具有较强的 足 自身发展的需要 。 因此 , 教育和培训应作为高 自我 实 现 愿 望 。 新技术企业激励知识型员工的长期举措。 2 具有强烈 自 . 3 主意识且难以管理 。知识 3 . 2建立知识型员工的新 型工作制度。我 型员工拥有很强 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是企 们可以根据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点设计适合他 业稀缺的资源, 在企业具有一定的不 可替代性 。 们的新型工作制度 : 1弹性工作制 。知识型员 () 他们对别人的依赖程度小 ,希望拥有更 自由的 工的工作具有一定 的创造性 ,如果按照传统的 空间, 喜欢独立 自 主的从事各项活动 。 他们具有 固定时间和 固定地点 的工作制度,很可能会束 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不崇 尚任何权 缚他们的思维 , 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 , 因此 , 高 威, 不喜欢受 制于人 , 尤其 是上司的权 利压制 , 新技术企业可 以为他们设计弹性的工作 制度 。 通常难以管理。 例如 : 成果考核制 , 即对知识型员工进行考核时 2 . 4流动意识强 。高新技术是高新技术企 只考核工作成果 , 而不规定他们 的工作时间和 业赖 以生存的基础和根本 ,而知识型员工是掌 工作地点;实行核心工作时间和自由工作时问 握这些高新技术的载体 , 因此 , 型员工是高 相结合的制度 ,即除核心工作 时间在指定地点 知识 新技术企业极为稀缺的人才。由于高新技术企 工作外, 其他时间可自由支配; 实行紧缩工作制 业之间的人才竞争 ,使得知识型员工出现 了很 度 ,即一周之内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 大流动性。一旦工作本身对他们没有足够 的吸 工作任务 , 那么其他 的时问可以 自由支配 。( ) 2 引力或者个人发展空间不足 ,他们可能就会选 工作轮换制 。知识型员工非常注重工作本身是 否能给他带来成就感 和满足感 , 时间从事一 长 项工作, 必然会产生一定 的厌烦心理和情绪 。 因 此, 高新技术企业可 以让知识型员工从事技术

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激励方法研究综述

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激励方法研究综述

素是工作本身 。 l n 96 Gy ( 9) 发现 , n 1 研究
如果 R D人员认 为他 们 的工作更 具 & 有挑战性 , 有机会学 习和信息共享 。 并
好 的激励效 果 , 需要 给予 R &D人员较
大的 自由空间 。这些方 法将 满足他们
工作积极性 和创造 力 ,提高其个体绩 效, 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 是高新技 术企业所关心的主要 问题 。因此 , 建立 有效 的激励机制是 留住 R D人员 , & 并 且 激 发他 们 发挥 最 大潜 能 的 有效 工 具 。 了建立有效 的激励机制 , 为 首先需 要了解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械组织下缺乏 研发环境 的不足 ,有利 于建 立诚 信和 R &D人员之 间信 息交 流与信息共享 , 而信息 畅通 、 宽松 的组
织结 构形 式能 够激发 R D人员 的工 & 作积极性 。 () 4 晋升激励 。 o e s19) R b r ( 4认为 , t 9
励因素是成就需要 ,而货 币需要 和非 货 币需要分别 排在 第二位 和第 三位 。 其余 的因素依次降序排列为 :挑 战性
励( 习、 学 考察 ) 以及与 工作灵 活性相 关 的激励 ( 自由安排上 班时间 、 于技 对 术 问题 的 自主决策权 )研究结果 表明 , 物质激励对 R D人员 激励效果最好 , & 特别是发 明奖的激励效果最 明显 。 i J n F n e (0 4等人 对 台湾 高科 技 企 e gU n20 )
维普资讯
7 0
高新 技术 企业 的 R &D能 力决 定 着企业的竞争力 。 R 而 &D活动的主体
是 R &D人 员 .如 何 激 发 R &D人 员 的
起到很好激励作用。

浅析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激励

浅析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激励

浅析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激励李晓冬内蒙古包头市包钢股份一轧厂【摘要】国有企业是不同于私有企业的特殊群体,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政治、经济,它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责任和稳定社会发展的责任。

目前很多的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还是存在老化和不合理的问题,这就激励我们要认真分析和改善薪资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薪资激励国有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员工的情况是复杂的,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有着公共组织和企业的双重特性,决定了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性质。

在国有企业的薪资问题上,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专业人员的薪资问题正被渐渐的提上日程,现就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以下的几点讨论。

一、当前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发展现状及问题专业技术人员是当前国有企业的基础,人才是发展的关键,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状况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的问题已经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凸显。

1.专业技术人员人才流失。

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问题在各大企业中很普遍的,尤其是国有企业当中,这种情况是很严重的。

国有企业在国家的经济体制的调整下,成为了非公有制经济人才战争中的失败者。

人才的争夺没有成功,在技术人员中缺乏有学历、有专业技能的人才。

人才的年龄层结构断裂,有很多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才无法留住长期发展,很拔尖的创新型人才留不住,或者有的热门专业的人才留不住,都进入到了非公有制的企业当中,去寻求更好的更有挑战性的发展之路。

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大部分的国有企业的人才都是层负增长的趋势,企业的人才量严重下降,造成了技术跟不上管理脱节等问题。

2.薪酬机制和激励的不合理。

国有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薪酬制度的不合理,在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切实的发展战略较为模糊,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体制的限定,统一的薪酬机制没有形成,薪资问题没有在公司中得到相应的重视,不是重点的发展和改革的方向。

体现不了战略的支撑作用,不利用员工提高工作效率,造成了大家积极性的下降和企业综合效益平平的问题。

国有科技型企业人员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国有科技型企业人员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关键词:国有科技型企业;创新激励;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70(2019)01-0094-04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建设新旧动能转 换综合试验区,是山东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 动。国有科技型企业是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 骨干力量,深化各项改革措施正加快向纵深推进, 改革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人事劳动分配)是充 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 键因素(国经贸企改 [2001]230 号)。在用人上“内 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以提高国有 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加强 全员绩效考核,工资收入与其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 紧密挂钩,切实做到能增能减(国发〔2018〕16 号)。 从近几年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科技型企业的改革实 践来看,激励机制改革仍然是国企改革的重点。本 文从价值链理论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出发,分析国 有科技型企业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企业 的岗位及岗位职责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五力联动” 的激励机制改革对策,为国有科技型企业建立与市 场经济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供有效途径。
2019 年第 1 期(总第 132 期)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Feb.2019 No.1(Serial No.132)
国有科技型企业人员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王新春 1 魏来福 2
(1. 济南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2.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

公司员工激励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公司员工激励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11王淑娟,基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民营企业激励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13-17.
12孟凡生.双重成本控制标准作用下的员工激励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学,2014,2297.95-99.
13王旭辉.民营企业人力资本薪酬措施设计及其运用方法研究J.2015,321.56-61.
14张晓华.中小企业成长周期及其演进策略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意义
员工激励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员工激励有助于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确定各部门的目标、定位不同岗位的职责,提高企业内部成员的绩效考核质量、效应和过程;同时,通过有效地岗位职责反馈和沟通机制,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更好地了解组织成员的需求和心理,提高绩效管理的针对性,进一步地引导员工改进个人绩效,提高团队绩效和企业绩效,加快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员工成长的双重效应;
1.员工管理观念落后
2.员工激励制度不完善
3.忽视员工差异性
三、员工激励制度优化设计
一员工激励制度设计的思路和原则
1.激励制度优化设计的思路
2.激励制度优化设计的原则
二员工激励机制设计的内容
1.转变员工管理观念
2.薪酬激励制度优化设计
3.岗位激励制度优化设计
4.精神激励制度优化设计
四、结论
4.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研究基础
1研究基础
收集国内外大量关于人员激励方面的资料,比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通过研究国内外对人员激励的运用,对所涉及到的关于人员激励的主要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围绕企业员工激励问题这个主题、激励理论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激励因素方面,张望军、彭剑锋2001对比了知识型员工和非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探讨了针对知识型员工所采取的激励模式;陈云娟等2005通过使用调查问卷等分析方法,指出任务本身、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目标、目标实现、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6个因素构成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提出了环境、目标、工作和报酬四种激励措施;杨立更2015指出,在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绩效评价工作方面,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特别是在制定绩效评估体系之前,往往不具备精准的工作分析,民主性和透明度的缺失也是其中的问题所在,评价工作存在形式化,量化的评价指标没有充分的呈现,工作方法科学性较为缺失;李瑛2015指出如果想要搭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薪金标准,就要就工资的具体情况展开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分析上进一步调整薪金水平和薪金结构,要通过制定有竞争力的工资标准来留住人才;高志明2016认为,激励与授权是领导的重点,控制又是管理的重点;所以,增加授权与激励,放松控制,更能够用低成本和简单的方式方法让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研究

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研究
维普资讯
第l 8期 总 第 1 2 7 期
20 0 8年 9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r Mo g l ce c c n l y & E o o n e n o i S in e Te h o o a g c n my
No 1 . 8.t e 1 2 h i u h 7 t s e s S p2 0 e .0 8
人力 资源 激励 是 通 过 各 种 有 效 的激 励 手 段 , 激 发 人 的 需 要 、 机 、 望 , 成 某 一 特 定 目 标 并 在 追 动 欲 形 求 这 一 目标 的 过 程 中保 持 高 昂 的 情 绪 和 持 续 的 积 极 状 态 , 挥 潜 力 , 到 预 期 的 目标 。 激 励 是 通 过 满 足 发 达 人 的某 种需求 期望 而实 现 的。 1 激 励 的 重 要 性 在 经 济全 球 化 的浪 潮 中 , 内外 企 业 之 间 的竞 国 争 越来越 激烈 。为 了生存 并 发展 壮 大 , 业 就必 须 企 充 分 合 理 利 用 人 力 、 力 和 财 力 资 源 。 而 物 力 、 力 物 财 资源 的 充 分 利 用 也 离 不 开 人 的 积 极 性 的 调 动 , 不 离 开 对 员 工 行 为 的 有 效 激 励 。激 励 对 企 业 的作 用 主 要 有 以下几 个方 面 : 1. 有 效 激 励 才 能 吸 引 并 真 正 留 住 人 才 1 企 业 的 竞 争 , 根 到 底 是 人 才 的 竞 争 。 I M 作 归 B 为世 界 上 经 营 最 好 、 成 功 的 公 司 之 一 , 以 尊 重 最 是 人 、 任 人 作 为 公 司 的 第 一 宗 旨 , 用 了 一 系 列 的 相 信 采 应激励 措 施 。那 些 突 出 贡 献 者 会 得 到 丰 厚 的 退 休 金 、 体 人 寿 保 险 以 及 优 惠 的 医 疗 保 险 等 等 。 这 些 集 作法 吸 引了大批 的优 秀人 才到 I BM 公 司 , 公 司 的 为 发 展 壮 大 起 了 关 键 的作 用 。 1 2 有 效 激 励 可 以 使 员 工 充 分 发 挥 能 力 . 企 业 管 理 学 者 的研 究 也 证 实 了 激 励 对 员 工 绩 效 的 作 用 。哈 佛 大 学 教 授 威 廉 ・ 姆 斯 在 一 次 激 励 调 詹 查 研 究 中 发 现 , 有 得 到 激 励 的 员 工 通 常 只 能 发 挥 没 其能 力的 2 % ~3 0 0% , 当 他 们 受 到 充 分 激 励 时 , 而 那么 他们 的能力可 发挥 至 8 09 6~ 9 发 挥 出 原 来 09 6, 三 四 倍 的 能 量 。 因 此 , 当 高 度 重 视 激 励 在 管 理 中 应 的作用 。 1 3 有 效 激 励 能 使 员 工 的 创 造 力 和 革 新 精 神 充 分 . 发 挥 出 来 不 断创 新 已成 为 维 系 企业 生 命 的 活力 , 要 使 而 企 业 不 断创 新 , 键 是 要 提 高 员 2 的 素 质 , 使 每 一 关 1 2 促 位 员 工 在 每 天 的 工 作 中都 有 进 步 。 而 为 了 做 到 这 一 点 , 必须 对员 工进行 激励 。 则 日本 的 丰 田 公 司 成 功 地 做 到 了 这 一 点 。 他 们 采 取合 理化建 议 奖 的办 法 来 鼓 励 员 工 提 建议 。结 果 , 该公 司 的员 工 仅 18 9 3年 一 年 就 提 出 1 5万 条 建 设 6 性建 议 , 均 每人 提 3 平 1条 。 这 些 建 议 所 带 来 的 利 润 为 9 0亿 日 元 , 当 于 该 公 司 全 年 利 润 的 l 0 相 8% 。 2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的 激 励 方 法 研 究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都 是 受 过 良好 高 等 教 育 , 企 业 在 保 持 不 断 发 展 的 进 程 中 , 到 源 泉 力 量 的 作 用 。 他 起 们 追 求 自我 能 力 的 发 展 和 自 身 价 值 的 体 现 , 着 较 有 高层 次 需 求 。 但 由 于 长 期 受 到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的 影 响 , 业 技 术 人 员 的 积 极 性 并 没 有 真 正 发 挥 出来 , 专 因 此 必要 的激励 措施将 发挥 很 大作 用 : 2 1 建 立 公 开 平 等 、 争 择 优 的 动 态 专 业 技 术 岗 位 . 竞 聘 任 管理体 系

基于绩效评价的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研究

基于绩效评价的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研究

绩效: f( 能力 ,激励 ) 。 员 工 的 管 理 只 有 形 成 一 个 循 环 闭合 的 回路 ,
才能 发 挥 其 有 效 性 。绩 效 评 价 需 要 投 入 很 多 的 人 力 、物 力 、财 力 ,仅 停 留在 评 价 层 面 上 而 没 有后 续 的 激 励 则 是 一 种 资 源 浪 费 ,评 价 就 毫 无 价 值 。
专业技术工作,无法为公司创造价值,失去了激励
的意义 。 ( 景 勤娟 ,2 0 0 6 ) ( 四 )没有 区分 需求差 异

( 一 )专业性需求高 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性强 ,工作替代性较低 ,他 们处在劳动力垄断市场或者不完全竞争市场 ,具有

些 企 业 没 有 区分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个 体 需 求差
图 1 绩效评价与激励关 系图
激励 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绩效评价制度 的设
计 , 即在 评 价 目标 、指 标设 计 、评 价 模 型 、评 价
例 如 ,给予 专业 技 术 人员 金 钱 、荣誉 、权利 、
地位 、责任 ,本意是想激励他们为企业做 出更大的 贡献。但是 ,在激发他们积极性的同时 , 他们也身
绩效评价是一种手段 ,其最终 目的是提高员工的 工作绩效 。激励指的是如何激发人 的动机 ,诱 发 人 的 行 为 ,使 其 发 挥 内在 潜 力 ,为 实 现 既 定 目标
而 努 力 的过 程 。 激 励 一 般 分 为 物 质 激 励 与精 神 激励 。其 中的 物 质 激 励 的实 施 应 该 建 立 在 有 效 绩 效 评 价 的基 础


绩效 评价 与激 励的 关 系
( 一 )绩效 评 价 与激 励 的概念 绩 效 评 价 是 指 企 业 组 织 各 级 主管 或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部 门根 据 企 业 目标 和 相 关 标 准 对 其 员 工 的 工 作 业 绩 所 进 行 的 系 统 性 、全 面 性 的 度 量 和 评 价 ,

双重职业通道: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的有效途径

双重职业通道: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的有效途径

双重职业通道: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的 有效途径
张立峰 , 刘素 杰
( 石家庄 经 济学 院 , 家庄 石
[ 摘
003) 5 0 1
要] 企业传统的单一的管理职 业通道在很 大程度上 阻碍 了专业技术人 员的向上发展 。建立双重职 业通道 , 为
专业技术人 员打开职业发展的上行通道 ,对于企业保持核 心竞争力、员工提升个人专业技 能都具有 特别重要 的意 义。 于此 . 基 本文详细论述 了专业技 术人 员双 重职业通道 的具体设计步骤 , 包括等级数量、 名称的确 定, 等级能力标 准 的设置 . 管理等级 与能 力等级的匹配 , 以帮助企业做好 专业技术人员双重职业通道的设计 工作 。
入管理 层 的技 术人 员被 迫离 开组织 。并 且 , 一个 优 秀 的技 理工程 师 、 工程师 、 工程师 、 家等 。但在 实际操作 中 , 高级 专
术人 员如 果 成为 管理 者 , 方 面会 荒 疏 专业 技 能 , 一 方 等级 名 称最 好 区别 于 现有 的国家 专业 技 术 资格 和 职业 资 一 另 因为 面又可能因为缺乏领导才能而导致组织绩效的整体下降, 格名 称 , 职业发 展通 道 中各等 级能力 要 求是 企业 对各
维普资讯
2 o 年 3月 08 第 1 卷第 5 1 期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 n a a e n n o main z t n i aM n g me t fr to ia i I o
Ma .2 o r.0 8 V 11 .技 术等 级数 量和名称 一 确
[ 关键 词 ] 双重职业通道 ; 专业技 术人 员; 激励 [ 中图分类 号 ]F 7 9 [ 献标识 码 ]A 2Z 2 文

关于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使用激励机制的思考

关于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使用激励机制的思考

三" 建立# 殊途同进 $的成就激励机制
每一 个人都 是有上进 心的" 都希望 自己 能走出 一条适 合自己 的发展 道路 "成就 一番事 业"实 现自己 的人 生价值 $对 于专业技 术人员 来说更是 如此$ 他们 有较 高的文 化程度和 专业 技术知 识" 有 成就 一番事 业的 良好基 础" 更有 成就 一番事 业的强 烈愿 望和需 要$ 然而" 每个人的 能力 水平都 有不同 于他 人的特
向深入 "充分发挥积 极性和创造性 $ 目标 的实施要采 取必 要的强 化保证措 施" 对未达 到某一 工作 目标者 应给予 相应的处罚 "确配与按 生产要 素分 配相结合的奖酬激励机制
奖酬 是对某 种不寻常 劳务和 成果所 给予 的奖励 和报 酬$ 专 业技术 人员的 工作业 绩%技 术创造 %创新 发 明可 以合 法 地取 得劳 动 报酬 "国 家%集 体 %单 位为 促进 经济发 展和技术 进步"还 可以对其 奖励$ 对奖金 兑 现要 实行 上 不封 顶的 政 策"使 ’蛋 糕( 大小 与 贡献 大 小成 正比 "重 视 解决 ’按 劳分 配( 与’ 按知 分配 (相 结合 的问题 # 要进 一步突出 奖酬激 励的地位 %层次和 质量 "真正体 现’知识 (和’科技( 的价值# 要 采取重奖 个 人和 重奖 项 目)课 题 *相 结合 的方 式" 明确 个 人应 得比 例或份 额" 充分 调动 有突出 贡献者 和项 目 )课 题*组 双方 积极性 $ 同时要 力戒出现 不论有 无重大贡 献 按’轮 流 坐庄 (进 行奖 励" 削弱 ’重 奖 (的意 义 $ 此 外" 还要建 立和完 善比较 合理的 重奖有 突出 贡献的 专业 技术人 员的奖酬 激励 措施" 如制定 +关于 实行特 岗 特薪 的具 体 办法 ,!+关 于 对有 突出 贡 献人 员 的奖 励!管 理办法 ,等"使之 制度化!规 范化$

双重职业通道: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的有效途径

双重职业通道: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的有效途径

双重职业通道: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的有效途径[摘要]企业传统的单一的管理职业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向上发展。

建立双重职业通道,为专业技术人员打开职业发展的上行通道,对于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员工提升个人专业技能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详细论述了专业技术人员双重职业通道的具体设计步骤,包括等级数量、名称的确定,等级能力标准的设置,管理等级与能力等级的匹配,以帮助企业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双重职业通道的设计工作。

[关键词]双重职业通道;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知识经济时代,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人才团队在企业中所占比重有了大幅度提高,其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巨大。

专业技术人员非常注重自己的职业发展并使自身才能得以施展。

但传统意义上的晋升,往往会使专业技术人员陷入事业困境:一方面,如果接受企业的安排,进入管理职业发展道路,势必要放弃专业,很难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如果继续从事专业,走技术路线,很多企业的技术通道没有打开,技术职业生涯路径的报酬、地位偏低,而且发展机会相当有限,晋升路径很短。

因此,很多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奖励往往就是将其提拔到管理层,使他们脱离专业发展道路。

这可能使那些不愿进入管理层的技术人员被迫离开组织。

并且,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如果成为管理者,一方面会荒疏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缺乏领导才能而导致组织绩效的整体下降,从而造成企业与个人的双重损失。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产生,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激励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就必须科学构建双重职业通道,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与管理人员平等的地位、报酬和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具体来说,完善技术发展路径,构建两条平行的职业生涯路径,即管理通道和技术通道。

在两条通道的平行层级结构中,相同级别的人员享有同样的地位、报酬和奖励。

这可以使得走技术通道的人享有与管理人员同等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层级,允许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自身的职业兴趣和技能,自行决定其职业发展方向,他们可以继续沿着技术通道发展,也可以转入管理通道发展。

对制药企业技术人员激励方法的探析

对制药企业技术人员激励方法的探析
2 0 , 1() 14 — 4 4 0 8 98 : 4 1 14 .
2 蒋 学华 ,李喜西 ,曾仁杰 ,等 . 临床 药学 学科与学科 的可 持续发展 [ ] J .中国药房 ,2 0 ,1(3 : 6 — 6 . 0 8 91) 9 5 9 8 3 颜青 ,李喜 西 ,夏文斌 ,等 . 药师参与 临床药物治疗工作 的现状 和存 在的 问题 [ ] J .中国药 房,2 0 ,1 ( : 2 — 04 59 50 )
刘 羽
( 上海新亚药业 闵行有 限公 司 上海 2 0 4 0 25)
制药企业在快 速发展过程 中 ,常会感 到专业人才 的 短 缺。面对千变万化 的市场竞争 ,需要企业有 源源不 断 的新 产品 、新 技术和新设备 ,需要一支坚实 的技术人才 队伍来支 撑 ,本文要 探讨 的就是 如何 去激励 技术人 员 , 寻找合适 、恰 当 的激励方 法 ,是企 业 留住人 才药师 的参 与 ,药师亦要有决 心 和信 心 ,将所学知识应 用到医疗工作 中 ,政 府也应该 出台相应 政策大力支持 ,我国的临床药学工作 才能快速 发展 ,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医疗发展的需求 。
参 考 文献
1 侯 晓宁 . 对逐步建立 临床药师制 的若干思考[ ] 中国药房 , J.
但 同时也应 注意到 ,在实际工作 中 ,我们也应建立 起一
试培养药 师进行药历 书写 ,使 药师能够对患者治疗 或预 防疾病进 行药物治疗过程的全面 、客 观记录和评价。 当然 ,这个 评价过程 中 ,应 制定量化指标和质量指 标 ,全面地进行药 师临床工作评 价 ,药学服务在我 国实 施 的历史 比较短暂 ,因此其考 核评价 系统 尚需一边实践 , 边改进 ,这样才能不断完善 。
也 是 企 业 长远 发 展 的需 要 。

企业员工激励研究开题报告【范本模板】

企业员工激励研究开题报告【范本模板】
2016年11月11日前:毕业生论文题目及开题报告修改,并且最终确定论文题目。
2016年11月18日前:毕业生在辅导员处签订外出实习安全协议书;
2017年2月25、26日:学生提交论文初稿给导师.
2017年2月27日———3月12日: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
2017年3月13日—-—3月17日:学生提交论文二稿给导师;
[13]杨剑侠,廖冰。 基于企业管理新型激励模型的探讨[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2:130—133。
[14]曹晓丽. 企业激励性薪酬制度设计[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01:29—32.
[15]王曦。 浅析双因素理论在我国连锁餐饮业一线员工激励中的应用——以海底捞火锅店为例[J]. 现代商业,2016,05:41-42.
2017年4月27日—4月30日:论文定稿;
2017年5月1日---5月10日:准备论文答辩相关材料;
2017年5月13日:毕业生论文答辩;
2017年5月20日:毕业生二次答辩。
2017年6月10日:上交全部论文材料至校教务办。
完成课题所需条件及落实措施:
条件:
1。需要足够了解当前我国咖啡食品行业的行情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生存空间前景。
③预期的成果是什么:解决当前在员工激励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做到,为长久发展打下基础。
预期目标:
①通过员工激励相关原则原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隐患,提出更为合理的建议和改善方法。从员工个人到企业整体体质都有质的提升.
②从员工激励方面入手,解决现在体系内不完善和缺失。通过不同思路提高在这方面的不足。
课题进度计划: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进一步发展了莫瑞的研究,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且这五个层次的顺序,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获得了基本满足后,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主导需要。

基于“双序列”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激励体系研究

基于“双序列”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激励体系研究

基于“双序列”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激励体系研究作者:阮斌张瑶沈沉来源:《经营者》 2018年第11期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优势是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

如何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效激励,最大可能地激发和调动其积极性,是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双序列”管理,就是为专业技术人员设计纵横两条平等的晋升路径。

本文就“双序列”管理的定义、现状和必要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序列”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双序列”专业技术人员激励体系一、背景由于受传统单一的人才发展通道模式所限,广大专业技术员工的成长通道已经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导致创造性、积极性低,甚至造成人才的流失。

一方面,许多在业务上有特长、有贡献的专业技术员工,由于岗位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干部职数有限,一些优秀的专业技术员工在传统的单通道式或直线式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上的发展空间受限。

这直接导致许多既有技术专长又有管理才能的复合型人才,因干部职数限制而只能在一般岗位上工作。

同时许多在专业上很快成长起来的业务骨干也只能年复一年地从事一般性的业务工作。

因此,如何对专业技术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成为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调动专业技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成为当务之急。

近年来,企业从不同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专家队伍建设、企业年金、各种福利待遇等),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从心理上以及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岗位决定待遇,所以如果不从岗位设置上寻求突破,这并不是长久之策。

因此,借鉴西方及国内先进企业的既有经验,借力人力资源“双序列”管理,让员工明晰自己职业生涯的预期目标、发展方向和空间,促进各类人才顺利成长,保证人才队伍建设的稳定性,从而解决和完善人才队伍的激励问题,并进一步促进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我们必须圆满完成的课题。

二、“双序列”管理的定义及现状(一)定义“双序列”也叫双阶梯激励(dual ladders)或双重职业生涯路径(dual career paths),是为了给组织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与管理人员平等的地位、报酬和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而设计的一种职业生涯路径系统和激励机制。

数字化时代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数字化时代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数字化时代人才激励机制研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人才激励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资源,为人才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空间。

本文将围绕数字化时代的背景,分析人才激励机制的研究现状和新趋势,并提出应对数字化时代挑战的策略。

1.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人才激励机制数字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利用,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最大变革之一就是信息的高速流动和共享,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人才荒”。

人才荒是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因人员短缺而无法满足业务需求和市场需求的现象。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才荒问题尤为突出。

因为数字化时代需要更多的计算机、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等专业人才,而这类人才在市场上的稀缺性越来越明显。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来留住和吸引这些关键的人才。

2. 人才激励机制的研究现状和新趋势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是为了吸引和留住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而设计的。

人才激励机制通常包括工资制度、奖金制度、股权激励和福利制度等方面。

在数字化时代,这些传统的激励机制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2.1 工资制度的变革传统的工资制度是按照员工的等级和工作年限来设定的,但在数字化时代,这种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企业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通常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获取新知识和技能。

因此,企业需要更具弹性的工资制度来激励这些人才。

2.2 奖金制度的改革传统的奖金制度通常是基于个人或团队的绩效来设定的,但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更多的协同合作,而协同合作的意义在于促进团队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互相补充和互惠互利。

因此,数字化时代的奖金制度需要更注重团队合作的贡献,而不是基于个人绩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研究摘要:文章阐述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有效激励的重要性,指出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独特性,并且基于内容型激励理论,根据其工作的特点探讨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措施。

得到了不仅要注重物质激励,更要注重精神激励;不仅要赏罚分明,而且要按需激励,才能实现有效激励的结论。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内容型激励理论,激励措施The research of incentives to technical personnel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centives to technical personnel,and pointed out the specificities of technical personnel’s job.It also explored the incentive measures basing on their specificities.At last we concluded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on both material incentives and sipiritual incentives, be strict and fair in rewarding and punishing situations and motivated people basing on their needs ,so that we can make effective motivation come ture.Key words: coal-mining enterprise,safety culture1 前沿知识经济时代, 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人才团队在企业中所占比重有了大幅度提高, 其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巨大。

人力资源激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人的需要、动机、欲望,形成某一特定目标并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和持续的积极状态,发挥潜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激励是通过满足人的某种需求期望而实现的。

实施正确的激励机制是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挖掘他们巨大潜力的关键措施。

只有从专业技术人员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出发, 善于因人、因时、因事地实施激励机制, 才能充分发掘他们的聪明才智, 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水平。

建立和完善对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使用的激励机制, 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企业必须根据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的特点树立全新的激励机制, 来满足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和保持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杨寒冰等[1]阐述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方法,指出通过完善的激励措施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最大潜能。

刘雪梅[2]指出我国正处在向高度工业化迈进的道路上,企业的技术力量已成为各企业主要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变成了技术人才争夺战,企业把薪酬作为吸引、留住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的酬码。

张立峰等[3]指出屈企业传统的单一的管理职业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向上发展。

2 专业技术人员的特殊性在现代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是一种具有特殊人力资本的劳动者。

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费用高。

技术人员一般比普通工作人员需要更多的培训资本,现场讲座等传统的培训方式不能满足培养技术人员的要求,必须要有实际操作,并且往往只能是一人对少许人进行培训,否则就会影响培训效果。

另外,技术的更新,往往又伴随着新一轮的培训。

2、创造价值大。

专业技术人员往往可以通过改进操作方法、设备或者工作流程来大幅度提高生产率,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专业技术人员的贡献价值往往是普通工人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3、可替代性低。

在传统工业社会中由于技术水平的低下,所以劳动力具有相当的可替代性。

而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很多专业技术为所在企业所特有,这些技术的特殊性和专有性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可替代的专业人员。

4、工作的团队性[2]。

专业技术人员的劳动不同于简单劳动,大多采用团队工作方式。

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这个工作团队的核心,一旦优秀的人才流失,不仅仅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进程,还会对团队其他成员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最终导致人心涣散,甚至造成大批人才的流失。

5、业绩难以量化。

在现代企业中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中,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的是大量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创造性劳动一般而言是难以有效监督和衡量的。

在巨大的研发风险和经营风险面前,如果失败了,很难判断是由于外界客观因素造成的,还是由于企业内部人员主观上不努力与不负责所造成的,业绩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不易衡量。

4.流动意愿强[3]。

企业中最稀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资源是表现在员工头脑中的知识、技能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这种无形资源是天然归属于员工本身的,是企业无法控制的。

由于企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人才争夺战,使得专用性和稀缺性很强的人力资源呈现出很大的流动性。

综上所述,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应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特点,结合激励理论基础和具有的职能,围绕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提高工作绩效等内容考虑激励措施,才能达到稳定和吸引专业技术人员的目的。

3 专业技术人员激励措施探讨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指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

这种理论着眼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内容,即:人们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从而激起人们的动机。

内容性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

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等。

本文分别从三个内容型激励理论出发,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激励提出建议。

3.1基于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于1943年初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

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要才有可能成为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将七种基本需要分为高、低二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于低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

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它们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的。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需要更有价值,通过满足职工的高级需要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力量。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特殊性,提出如下激励措施:第一,强化物质激励, 发挥薪酬作用。

物质激励通常集中表现为薪资激励。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年轻专业技术人员而言, 薪酬往往起很大的作用。

要切实保障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质量,才能留住人才。

第二,企业要建立专业技术人员体检和休假制度,为专业技术人员交纳养老保险等。

关心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身心健康,企业每年为专业技术人员安排一次体检,并按有关规定安排其健康疗养和休假。

另外,对那些确实具有较强管理和组织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及时选拔到各级技术领导岗位上来,关心他们的政治进步,对有入党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党章规定的条件,应重点发展。

消除专业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以留住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力度,设立人才发展基金。

利用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设立人才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资助人才开发、扶持高层次人才创业、资助尖端科研项目研究和优秀人才继续教育、解决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促使他们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第四,设立“科技英才创新奖”。

对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成果的优秀科技人员,经评选授予“英才奖”。

第五,建立命名制度。

对于在技术进步、科研创新等方面有重大奉献、重大突破,为企业改革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各级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将以其本人姓名对其专有成果予以命名,颁发命名证书,并广泛宣传,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六,完善岗位浮动科技津贴制度。

在生产主体和技术密集型单位的高技术岗位,增发岗位浮动科技津贴。

各级管理人员不享受该津贴。

专业技术人员被聘任到享受浮动科技津贴岗位工作后,从聘任上岗之次月起享受岗位浮动科技津贴。

3.2 基于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来的。

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

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

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当局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

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根据双因素理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提出如下几个激励措施:第一,为员工提高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奖罚分明,奖为主罚为辅。

这样才能防止不满意因素的产生。

第二,4 实行目标管理, 畅通激励通道[4]。

企业应该给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具有一定挑战性,但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目标管理的内涵在于侧重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结果, 最终在所有个体目标实现之后, 达到企业目标的实现。

即要求企业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企业意识与道德品质给予高度信任, 不必太多干预工作过程, 或者说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创造性、创新性, 以免束缚他们的创新精神。

3.3 基于成就需要激励理论麦克利兰认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和亲和需要是人的最主要的三种需要。

有成就需要的人,对胜任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同样,他们也担心失败,他们乐意甚至热衷于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他们敢于冒风险,又能以现实的态度对付冒险。

他们愿意承担所作工作的个人责任,但对所从事的工作情况希望得到明确而又迅速的反馈。

权利需要较强的人有责任感,愿意承担需要的竞争,并且能够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的工作,喜欢追求和影响别人。

具有归属和社交需要的人,通常从友爱、情谊、人际之间的社会交往中得到欢乐和满足,并总是设法避免因被某个组织或社会团体拒之门外而带来的痛苦。

根据成就需要激励理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提出如下几个激励措施:第一,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要分析其的需要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激励措施。

从而满足有不同需要人的需求,达到更好的激励目的。

第二,对于有成就需要的人,要论功行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