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深圳优质课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 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邮票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已经较为熟悉。
但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他们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迁移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邮票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邮票实物,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规律,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一、教学目标•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和分类•掌握常见邮票的张数表达方式•能够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数学课本•邮票图片•小组活动所需材料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利用幻灯片展示不同国家的邮票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并开展简短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邮票的共同特点和可能的区别。
2. 邮票的基本知识邮票的定义•给学生简单解释邮票的概念,强调其作为邮件付费凭证的重要性。
邮票的分类•利用幻灯片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邮票图片,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明白邮票的各种分类方式,如动物、植物、名胜等。
邮票的张数表达方式•以简单的示例向学生介绍邮票的张数表达方式,如”4枚”、“7张”等。
3. 学习邮票的张数表达方式运用数词表达•给学生展示一些邮票图片,让他们根据图片进行观察和计数,并连同数词一起表达出这些邮票的张数。
运用数量词表达•给学生展示一些大量邮票的图片,让他们从整体出发,利用数量词(如”一打”、“一册”等)表达这些邮票的张数。
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内容解决,例如:“小明有3册邮票,每册有4张。
他有多少张邮票?”、“小红和小刚分别有一打和一册邮票,他们一共有多少张邮票?”等。
5. 小组活动•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些邮票图片和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分析和解决。
•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解决方法和结果。
四、课堂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邮票的张数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提醒学生平时多观察、思考邮票的张数,并加强数学运算能力。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观察并统计身边的邮票张数,并写下想法或新的问题以上是针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的相关教学安排。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邮票的张数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邮票的张数(3)-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 邮票的张数(3)北师大版作为一名资深的数学教师,我准备了这节关于邮票张数的课程。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7.1节——邮票的张数(3)。
这部分内容主要围绕着邮票的总数、邮票的单价和邮票的张数之间的关系展开。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邮票的总数、邮票的单价和邮票的张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个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邮票的总价、邮票的单价和邮票的张数之间的关系。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将这个关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课程,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邮票的图片、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入实践情景,比如:“假设你有一张邮票,它的单价是1元,如果你想要买5张这样的邮票,你需要支付多少钱?”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
接着,我会给出一些例题,比如:“如果你有10元,你想买多少张1元的邮票?”我会引导学生一起解答这个问题。
我会给出随堂练习,比如:“如果你有20元,你想买多少张2元的邮票?”我会让学生们独立解答这个问题。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清晰的字体和图表来展示邮票的总价、邮票的单价和邮票的张数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的邮票单价是2元,他一共收集了30元,请问他一共收集了多少张邮票?答案:小明一共收集了15张邮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邮票的总价、邮票的单价和邮票的张数之间的关系上有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我需要加强对这个关系的解释和引导。
同时,我也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些相关的拓展延伸材料,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概念。
总的来说,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邮票的总价、邮票的单价和邮票的张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将这个关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恰当地解决邮票的数量问题,如求当邮票数为a时,张数的数量。
2.能够通过计算器实现对邮票数量的快速求解。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邮票张数的计算方法,如购买邮票、邮寄信件等。
二、教学重点1.掌握求解邮票数量问题的方法;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解决邮票张数的计算问题。
三、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计算器快速求解邮票数量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针对学生的三级教学法,先给予学生概念的介绍与运用范围的明确。
2.要求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口算练习,探讨邮票数量的计算方式,等到体会到通过对相应的邮票数量进行乘法运算即可求出对应的张数。
3.在网上找到相应的计算器进行演示,让学生通过对电脑上计算器的操作过程,了解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邮票数量的快速求解。
4.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邮票数量的计算过程,使学生习惯对邮票数量的精确计算方式,并增加实践操作的锻炼。
五、教学流程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有相同邮票数量但张数不同的情况。
2.通过演示,教授乘法运算的方式,教导学生如何运用乘法规则计算邮票数量,培养学生对于邮票数量计算结果的敏感性。
3.通过计算器演示,再次提醒学生邮票数量的快速求解方式。
4.通过实验与操作,增加学生对邮票数量计算的敏感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5.评价与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该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授课计划。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们可以对邮票数量的计算运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能够运用乘法规则对邮票数量进行敏捷的计算,而通过电脑上的计算器演示,学生也更加自信地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邮票数量的快速解决。
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轻松地完成邮票数量的计算,而且能够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也是在铸就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优秀学生。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1《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1《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邮票的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整数的乘法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两位数的乘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难,需要通过实际问题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邮票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来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邮票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2.教学课件和教案。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邮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邮票的数量。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很多邮票,我们应该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邮票的总数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12张邮票,他想把它们分成每份4张,他可以分给几人?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学生可能会用画图或者实际操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两位数的乘法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两位数的乘法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两位数的乘法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数的乘法还可以用在哪些实际问题中?让学生举例并进行解答。
《邮票的张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邮票的张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围绕“邮票的张数”这一主题展开教学。
通过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数数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数出邮票的张数,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还需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数出邮票的张数,掌握数数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数数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数出邮票的张数,掌握数数的基本方法。
难点:邮票张数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数数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展示一组邮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请大家看看这一组邮票,你们能数出有多少张邮票吗?”2. 学习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邮票,讲解数数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数出邮票的张数。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数数的方法,互相学习。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邮票张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邮票,学生独立完成数数和加减法运算。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邮票张数的数数和加减法运算。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邮票张数的数数方法和加减法运算是否掌握?2.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 小组合作是否有效,学生能否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进步?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是否给予了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根据教学反思,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小组讨论。
2. 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邮票张数数数方法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五下7.1《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他们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够用字母表示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此外,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也较为准确,能够正确地用字母表示邮票张数。
c) 如果每个教室可以容纳40人,那么5个教室可以容纳多少人?
d) 如果每个花瓶可以插3朵花,那么4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朵花?
4. 请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解决以下实际问题:
a) 学校有5个班级,每个班级有30人,请问学校共有多少人?
b) 妈妈买了8个橙子,每3个橙子装一个袋子,请问妈妈需要几个袋子才能装完这些橙子?
- 学生可以查找一些关于数学家的故事,了解他们是如何发现和推广用字母表示数的,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氛围整体较好,学生们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环节,我尽量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积极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后作业
1. 请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计算以下问题的答案:
a) 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b) 5个橘子减去3个橘子,还剩多少个橘子?
c) 8个香蕉乘以2,总共有多少个香蕉?
d) 4个梨子除以2,每个梨子可以分到多少个?
2. 请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解决以下实际问题:
a) 小明有5个玩具,他又收到了3个新的玩具,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玩具?
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 7.1《邮票的张数》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7.1《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邮票的概念和种类;
2.掌握计算一定张数邮票的方法;
3.能够在生活中灵活应用计算邮票张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计算一定张数邮票的方法;
2.教学难点:生活中的邮票计算应用。
教学准备
1.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粘纸、邮票、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步骤一:概念引入
1.教师向学生介绍邮票的种类和用途;
2.利用黑板或彩色粘纸等教具,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邮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计算一定张数邮票
1.教师向学生提问:“小明买了10张邮票,请问他一共买了几张?”;
2.引导学生思考邮票数量的计算方法:10 ÷ 1 = 10;
3.带领学生实际操作,让他们用计算器计算15 ÷ 3 = 5,体会计算一定张数邮票的方法;
4.引导学生练习计算不同数量邮票的方法,直到他们掌握了这个技能。
步骤三:生活中的邮票计算应用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平时生活中我们需要计算邮票的张数吗?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计算?;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3.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在全班分享。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采用了生动、简单、直观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加入了生活实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的技能。
同时,教师也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个性化教育,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案
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邮票的张数的概念,掌握数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集邮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邮票的张数的概念,掌握数的运算方法。
难点: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邮票样品和相关的数学题目。
2. 学生准备集邮本和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邮票样品,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特点,激发学生对邮票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邮票的张数的概念,举例说明如何计算邮票的张数。
3.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相关的数学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实际中的邮票张数问题,分享解题方法。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不同的邮票,观察其特点,记录邮票的名称和张数。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道关于邮票张数的实际问题,拍照至学习群。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邮票的分类和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收集邮票、完成实际问题的情况,以及家长的参与度。
3.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反馈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邮票张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邮票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并介绍邮票的背后的故事。
2. 开展邮票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邮票。
九、家长沟通:1.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群或家访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6篇含教学反思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依据】《邮票的张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节内容。
一、设计思路【指导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素质教育精神和《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并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讨论交流等方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合作探究的空间,寻着学生的思路去组织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设计理念】根据课标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本节课我先引导学生找出情景图中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理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法。
让学生在观察、探索、交流中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感受数学的乐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节课是在“方程”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利用形如 ax±x=b的方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为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相关方程的解法,积累分析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经验。
教材创设了“邮票的张数”的问题情境,情境中提供了两个数学信息,并设计了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解读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分析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第三个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第四个是变换问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新的利用方程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其策略。
【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已经认识了方程并初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也学会了解最基本的方程的方法,初步尝试了运用方程解决最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的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掌握整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整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 邮票的张数:通过具体的邮票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
2. 邮票的排列: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发现邮票排列的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邮票的分配:通过具体的邮票分配问题,让学生运用整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运用整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邮票的排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邮票图片、计算器、教学PPT。
2. 学具:邮票图片、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邮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具体的邮票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邮票,发现邮票排列的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 问题解决:通过具体的邮票分配问题,让学生运用整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提升:通过总结邮票的张数、排列和分配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邮票的张数:展示邮票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
2. 邮票的排列:展示邮票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邮票排列的规律。
3. 邮票的分配:展示邮票分配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整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1. 练习题: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 实践题:让学生动手操作邮票,发现邮票排列的规律。
3. 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整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邮票的张数》教案
(3)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培养学生将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如果每组邮票有5张,那么可以用36张邮票组成几组?如何用乘法知识求解?
(3)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难以将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突破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关键信息,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4)准确计算和解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克服计算错误和解答不准确的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解题能力。
其次,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课堂讲授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该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际问题中无法灵活运用。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实例,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来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设置更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讨论主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概念。这种计算方法是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时使用的。它是解决生活中许多分组和计数问题的关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小华有3个同样的信封,每个信封里装了12张邮票,我们如何计算总共有多少张邮票。这个案例展示了两位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在实践活动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少数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重视,导致实验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实验操作的要求,提醒学生认真对待,确保实践活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简单的加法、乘法运算;2.学生学会使用列竖式计算邮票的张数;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邮票的张数概念;2.加法、乘法运算;3.使用列竖式计算邮票的张数;4.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多张邮票;2.提问:你们注意到什么了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示,这些邮票上面都有一张一张的数字,这个数字代表什么?学生回答,这个数字代表邮票的张数;3.提问:那么,如果我们有3张邮票,每张邮票上都写着2,这3张邮票一共有多少张?学生可以用口算或者简单的列式计算。
步骤二:教学新知1.教师讲解加法、乘法运算的概念,并举例说明;2.教师讲解邮票张数的列竖式计算方法;3.带着学生一起完成若干例子,练习加法、乘法运算以及列竖式计算邮票的张数。
步骤三:分组练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在一个白板上完成若干例子(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难易程度安排);2.每组完成后,教师逐个检查学生的答案,纠正错误并加以解释。
步骤四:小结归纳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邮票的张数的列竖式计算方法;2.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和解释;3.指出邮票的张数与运算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
步骤五:拓展应用1.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收集了10张邮票,其中有4张每张有2个,2张每张有3个,请计算小明共收集了多少张邮票?2.请学生完成计算,解答问题;3.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评估1.分组完成作业,在老师检查答案后,正确率达到90%以上;2.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运算及其在邮票张数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1.前置知识:学生已经能够加、减运算,并学过乘法口诀;2.所需教学材料:书籍《数学·一年级下册》、彩色白板、笔。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讨论解决邮票张数的问题;2.学生可以通过出门购物、旅游等方式,收集邮票,加深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常见形式和不同单位。
2.掌握进行乘法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3.让学生认识到邮票和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教学准备1.邮票图片及数量模拟贴纸。
2.电子白板或黑板,粉笔或白板笔。
3.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4.计算器和复印机。
5.教学课件或PPT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对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如“邮递员叔叔”、“邮票小精灵”等,让学生对邮票的形式和种类有初步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邮票和生活的联系。
同时,让学生模拟粘贴邮票,了解不同的邮票数量配合的粘贴方式。
深入探究1.向学生展示不同单位和不同形状的邮票,询问他们知道的邮票形式和单位,并帮助学生分类和归纳出邮票的常见形式和单位。
2.引导学生利用小学以来所学的基础知识,认真分析作业本题目要求,确定如何运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3.利用乘法表格让学生掌握一些乘法口诀,并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完成简单的乘法计算练习。
4.探究邮票的面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可以分别模拟1元面值和5元面值邮票,并通过清点邮票的数量,让学生尝试计算总金额。
实际操作1.为学生发放多种邮票,让他们彼此交换或购买邮票以进行贴纸游戏,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形式和数量邮票之间的关系。
2.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乘法计算知识,根据题目中的描述,计算不同的邮票张数,快速找出单价和总价。
并且在课后将计算结果填写到作业本中。
总结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
2.展示学生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
3.强调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一些书本知识,而更是为了提高个人生活和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评估1.通过上课中的针对性提问和小组竞赛,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思维方式。
2.利用作业本作为小测验,防止学生的遗忘和模糊。
3.通过即时回馈和批判性思考让学生反思和提高自己的学习。
参考资料1.《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科书。
2.《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试题集。
《邮票的张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邮票的张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给大家上课的内容是《邮票的张数》,这是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的一节课。
我们将会学习如何通过除法来计算邮票的总数。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节课,理解除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入一个新的情境,比如说,我会告诉学生们,他们手上有100张邮票,需要将这些邮票平均分给他们的10个朋友,那么每个朋友会得到多少张邮票呢?这个问题将会引发学生们对除法的思考。
在讲解完例题之后,我会让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比如说,我会让他们计算如果有50张邮票,想要将这些邮票平均分给我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会得到多少张邮票。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列出来,让学生们能够清晰的看到除法的运用过程。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们能够在家中练习。
比如说,如果有60张邮票,想要将这些邮票平均分给我的6个朋友,每个朋友会得到多少张邮票?答案是10张。
上完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反应和理解程度,看看是否需要调整我的教学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的学习拓展一些新的方向,比如说,让他们思考,如果邮票的数量不是整数,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计算呢?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们对除法有更深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除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学生们需要理解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的过程,而且能够将这个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比如,在引入新情境时,我会强调每个朋友分到的邮票数量是相等的,这就是除法的基本概念。
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步骤也是我要关注的重点。
我会通过例题的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们逐步掌握除法的步骤。
比如,在讲解例题时,我会强调要确定被除数和除数,然后按照除法的步骤进行计算。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教案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第1课时教学内容:邮票的张数(教材第69~70页)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意义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 2x-x=3的方程X|k | B| 1 . c |O |m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解2x-x=3这样形式的方程难点:正确列方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分组讨论:小组汇报: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4x =60 是4个xx=453x=45×3=135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X k B 1 . c o m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试一试:选两题进行板演试一试:第二题: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板书设计邮票的张数解:设弟弟有 x 张邮票,姐姐有3x 张邮票。
x+3x=1804x=180x=45答:姐姐有邮票135张,弟弟有邮票45张。
教学反思:学生接触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不就,还比较陌生,该强调的地方我也并没有强调到位,导致学生解决这类问题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邮票的张数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邮票的概念以及邮票的基本属性;2.学生能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3.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邮票的基本概念与性质;2.邮票数量的计算方法;3.实际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运用。
教学内容一、引入1.教师展示几张邮票,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邮票数量怎样表示?邮票的面值是多少?2.学生回答后,引入今天的课程——邮票的张数。
二、探究1.总数与单数的关系: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探究,如:5张邮票分别为1元、2元、2元、5元、5元,求总张数。
2.组合分析: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有5张邮票,其中两张是1元,其余都是2元的,能凑出多少元钱?3.求缺数: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有10张邮票,其中4张是1元的,其余都是2元的,问少几张1元的可以凑出20元钱?4.向下取整:花费一元钱购买一张邮票,问15元钱可以买多少张邮票?三、总结1.小结邮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总结探究过程中的计算方法;3.总结今天课程所学。
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2.情境教学法;3.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时数本课程需要2节课,每节课45分钟。
教学评价1.情境教学:通过举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邮票的张数;2.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提高合作意识;3.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问题,提高思维能力;4.作业评价:通过作业考核,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1.该课程充分体现了探究式教学的精髓,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邮票张数的计算方法,需要实践运用才能掌握,教师应该在课后加强对学生练习的指导;3.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存在“见一点,会一点”的现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入和确切的问题。
邮票的张数(教案) 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邮票的张数1教学目标评论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学会解形如a=b这样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在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3、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重点难点评论教学重点:学会解形如a=b这样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分析简单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评论1、还记得我们以前认识的方程吗?能说说什么叫方程吗?2、方程有哪两个重要的特点呢?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再来研究有关方程的内容活动2【讲授】自主探究评论1、(PPT)有两个小同学是集邮爱好者,他们收藏了很多邮票。
看!2、从图上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3、请你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4、你有办法解决“姐姐、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这个问题吗?预设:(1)数学方法(和倍问题的解法)(2)凑数(3)方程5、大家的方法可真多,那如果让你用方程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吗?试着写一写。
6、反馈:预设:(1)解:设弟弟有邮票张,姐姐有3张3=1804=180=45(2)解:设弟弟有张,姐姐有y张y=1803=y3=1804=180=45(3)解:设弟弟有张3=180=60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评论1、如果把这条数学信息变换一下,你还能用方程解决吗?试一试2、说一说这里的等量关系是什么?活动4【讲授】课堂小结评论今天我们一起经历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知道了在列方程之前要先找好等量关系,希望大家今后再碰到问题的时候也能根据需要恰当的使用方程方法解决问题。
邮票的张数全国一等奖优质课
邮票的张数全国一等奖优质课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借助邮票张数的情境,学习用方程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
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定位是学会用形如“ax+x=b”的方程解决问题,我认为这样的定位仅限于解决“和倍问题、差倍问题”,过于片面和狭窄,更难以让学生体会到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用算术法不难理解且更简洁),调整为学会“借助两条等量关系,求解两个未知量”的问题更为合理,实质是“一元一次方程”走向“二元一次方程”的进阶。
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会用方程解决“借助一个等量关系求解一个未知量”的问题,因此“方程解决问题一般步骤、格式”都已不是难点。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访谈,本课学习最大的障碍在于“如何用两个等量关系列出一个方程二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学会用方程解决“借助两条等量关系,求解两个未知量”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经历分析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渗透方程思想,提升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势。
3.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培养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用两个等量关系列出一个方程。
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导入新课(-)视频激趣教师引导:小小邮票,凝聚中华文化,记录历史变迁。
在生活中,邮票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二)回顾知识1.弟弟收集了20张邮票,是姐姐邮票张数的,姐姐有多少张邮票?(列方程解决问题)2.姐姐收集了100张邮票,比弟弟的2倍多10张,弟弟有多少张邮票?(列方程解决问题)师总结:这两个问题有两个相同的地方,都有一个未知数,都是一个等量关系式,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通常有3个思考策略:(1)未知数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2)在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建立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三)出示情境图,导入新课1.“三读”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邮票的张数》是学生在学习解方程后的一个关于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类型。
在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利用四则运算关系及等式性质解ax+b=c这样的方程后,学生再进一步学习本课,在解方程方面就比较没有难度,但是学生是首次接触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故而,本课的重点放在会分析题目提供的信息,找到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将等量关系表示出来。
即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数形结合,过渡理解
本课提供了2个对话,即两个等量关系。
在此处,要求学生学会提炼数学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式。
但是,对于第一次接触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学生来说,比较难,所以先让学生根据对话信息画图(线段图或者方格图)。
通过让学生在组内分享画图依据和集体交流画图方法中,学生在讲述过程中,梳理出等量关系。
进而,引导学生用数学运算符号把数学信息串起来,列出等量关系式。
小结:对话信息中的关键字对应的运算,如:“一共”对应“+”等。
本课题有两个未知数,一个是姐姐的张数,一个是弟弟的张数,要求学生能根据信息中两者的关系,把较简单的弟弟的张数,这一份设为x,姐姐的用3x 表示。
在此问题的处理上,让学生自己思考:设哪一个量为x,表示更简便?学生在辩论、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设较少的量为x更好。
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同时渗透优化思想。
(二)及时纠错,规范格式
本节课还应注意:第一次较完整地出现关于方程的应用题的书写格式。
在此处,主要是让学生独立用方程解答问题,再通过集体评讲、板演,给时间让学生自行查错、订正,再集体总结规范格式。
这个环节是很有必要的,规范的格式也会让学生解题思路更清晰:先在“设”中,解释清楚x的指代;进而,用含x的方程表示等量关系式;解方程,最后作答。
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也是在无意识地梳理解题思路和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书面表达。
不足之处:本节课中练习时间安排得较少;学生接触的习题量不足,接触的知识面较窄,拓展知识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