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计算机软件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实验报告计算机软件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软件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课程,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原理和应用。

本次实验报告将对我所进行的一次计算机软件实验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特定的计算机软件,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软件的理解,并能够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过程:本次实验使用的软件是XXX软件,该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

在实验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该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打开、保存、导入和导出等功能。

然后,我通过实验手册提供的实例,逐步学习了软件的高级功能,如图像编辑、滤镜效果、图像合成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按照实验手册的指导,一步一步地操作软件,并观察其效果和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地掌握了XXX软件的基本操作和高级功能。

我能够熟练地打开、保存和导入图像文件,并对图像进行编辑和处理。

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滤镜效果,使图像更加鲜艳和美观。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将多个图像合成为一个,并调整它们的位置和大小。

通过实验,我不仅提高了对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能,还培养了对图像处理的兴趣和热情。

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深刻认识到计算机软件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计算机软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和编辑图像,还可以用于音频处理、视频剪辑、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

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操作和高级功能,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有帮助。

通过实验,我还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如何去除图像中的噪声等。

这些技能对于我将来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工作非常重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计算机软件的理解,还提高了对图像处理的技能。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对我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计算机软件的更多功能和应用,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一、实验目的计算机基础实验一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二则侧重于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每台计算机均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并配备了常用的办公软件、编程工具和网络浏览器等。

实验室还提供了稳定的网络环境,以便进行网络相关的实验操作。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一1、计算机硬件的认识打开计算机主机箱,观察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设备的外观和接口。

了解各硬件设备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

2、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使用安装光盘或 U 盘启动盘,安装 Windows 操作系统。

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如用户名、密码、日期时间等。

安装驱动程序,确保硬件设备正常工作。

3、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打开 Word 软件,进行文档的创建、编辑、排版和保存。

使用 Excel 软件进行表格的制作、数据计算和图表绘制。

利用 PowerPoint 软件创建演示文稿,添加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

(二)实验二1、计算机网络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类和拓扑结构。

学习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的概念和设置方法。

通过命令提示符(CMD)窗口,使用 Ping 命令检测网络连通性。

2、网络服务与应用配置 Web 服务器和 FTP 服务器,实现网页的发布和文件的上传下载。

学会使用浏览器访问网页、搜索信息和下载文件。

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注册邮箱并进行邮件的收发。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一1、硬件认识方面,学生能够准确识别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并对其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对于一些较新的硬件技术和性能参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2、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过程较为顺利,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但在驱动程序的安装过程中,少数学生遇到了兼容性问题,需要通过更新驱动或寻求技术支持解决。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项目:1.最简单的C程序2.C程序的选择结构3.C程序的循环结构4.C程序的函数5.C程序的指针6.数据结构初步实验一、最简单的C程序一、实验目的(1)理解常用运算符的意义。

(2)掌握c 语言表达是的运算规则。

二、实际设备及器材计算机三、实验内容(1)整数除的危险性分析三个表达式的值,再设计程序测试,进行比较和分析。

int a=5,b=7,c=100,d,e,f;d=a/b*c;e=a*c/b;f=c/b*a;d=0,e=71,f=70.程序测试:#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a=5,b=7,c=100,d,e,f;d=a/b*c;e=a*c/b;f=c/b*a;printf("% d,% d,%d\n",d,e,f);}结果:(1)分析下面程序是比较x++与++x之间的区别。

例如:#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a=5,b=8;printf("a++=%d\n",a++);printf("a=%d\n",a);printf("++b=%d\n",++b);printf("b=%d\ny",b);}运行结果:由上述程序可以看出,x++是先使用x在使x+1,而++x是先使x+1在使用x。

(2)分析下列表达式的值测试程序:#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a,b,c,d,e,f;scanf("a=%d,b=%d\n",a,b);c=b+a+++a;d=b+(a++)+a;e=b+a+(++a);f=b+a+++a++;printf("c=%,d=%d,e=%d,f=%d\n",c,d,e,f);}四、思考题1.整数除的危险性2.C语言的运算规则实验二、C语言选择结构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支程序的基本结构。

计算机软件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软件工程实践——开发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软件开发的流程和步骤。

3. 学会使用一种编程语言(如Java)进行软件开发。

4.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开发工具:Eclipse IDE3. 编程语言:Java4. 数据库:MySQL三、实验内容1. 需求分析2. 系统设计3. 系统实现4. 系统测试5. 系统部署四、实验步骤1. 需求分析(1)确定系统目标:开发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学生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功能。

(2)收集需求: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用户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

(3)分析需求:将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2. 系统设计(1)系统架构设计: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将系统分为模型层、视图层和控制器层。

(2)数据库设计: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包括学生表、课程表、成绩表等。

(3)界面设计:设计系统界面,包括登录界面、学生信息录入界面、查询界面等。

3. 系统实现(1)模型层:使用Java语言编写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型层代码,实现学生信息的增删改查等功能。

(2)视图层:使用Java Swing库编写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视图层代码,实现用户界面的展示。

(3)控制器层:使用Java语言编写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控制器层代码,实现用户界面与模型层之间的交互。

4. 系统测试(1)单元测试:对系统中的各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确保每个模块的功能正确。

(2)集成测试:将各个模块集成在一起进行测试,确保系统整体功能正确。

(3)性能测试: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评估系统的响应时间和资源消耗。

5. 系统部署(1)将系统部署到服务器上,方便用户访问。

(2)编写用户手册,指导用户如何使用系统。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专业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编I 实验要求1.每次实验中有若干习题,每个学生至少应该完成其中的两道习题。

2.上机之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预先编好程序,经过人工检查无误后,才能上机,以提高上机效率。

3.独立上机输入和调试自己所编的程序,切忌抄袭、拷贝他人程序。

4.上机结束后,应整理出实验报告。

书写实验报告时,重点放在调试过程和小节部分,总结出本次实验中的得与失,以达到巩固课堂学习、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

实验一线性表【实验目的】1.熟悉VC环境,学习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

2.通过编程、上机调试,进一步理解线性表的基本概念,熟练运用C语言实现线性表基本操作。

3.熟练掌握线性表的综合应用问题。

【实验内容】必做:1.一个线性表有n个元素(n<MAXSIZE, MAXSIZE指线性表的最大长度),且递增有序。

(1)现有一元素x要插入到线性表的适当位置上,并保持线性表原有的顺序不变。

采用链式存储表示方法实现,设计程序实现(2)从单链表中删除指定的元素x,若x在单链表中不存在,给出提示信息。

要求:①指定的值x由键盘输入;②程序能处理空链表的情况。

选做:3.设有头结点的单链表,编程对表中的作一值只保留一个结点,删除其余值相同的结点。

要求:①该算法用函数(非主函数)实现;②在主函数中调用创建链表的函数创建一个单链表,并调用该函数,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4.已知非空单链表第一个结点由head指出,请写一算法,交换p所指结点与其下一个结点在链表中的位置。

要求:①该算法用函数Reverse(head,p)实现,其中head为表头指针,p指向要交换的结点;②在主函数中调用创建链表的函数创建一个单链表,并调用该函数,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计算机基础操作与常用软件使用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2. 掌握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文字处理软件Word、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等。

3. 培养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计算机基本操作1. 开机操作(1)将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2)按下电源按钮,等待计算机启动。

(3)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2. 关机操作(1)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

(2)点击任务栏的“开始”按钮,选择“关机”选项。

(3)确认关机操作,等待计算机完全关闭。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1)鼠标操作:移动鼠标,点击、双击、右键点击等。

(2)键盘操作:熟悉键盘布局,掌握字母、数字、符号的输入,以及快捷键的使用。

二、常用软件操作1. 文字处理软件Word(1)新建文档: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新建”→“Word文档”。

(2)输入文字:使用键盘输入文字,可以使用格式工具栏调整文字格式。

(3)保存文档: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2. 表格处理软件Excel(1)新建工作簿: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新建”→“Excel工作簿”。

(2)输入数据: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可以使用公式进行计算。

(3)保存工作簿: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3.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1)新建演示文稿: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新建”→“PowerPoint演示文稿”。

(2)创建幻灯片:使用“新建幻灯片”功能创建新幻灯片,添加文本、图片、图表等元素。

(3)保存演示文稿: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熟悉软件的实验报告(3篇)

熟悉软件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熟悉常用的软件操作界面和功能。

3. 掌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软件版本:Microsoft Office 20163. 硬件设备:联想笔记本电脑三、实验内容1. 熟悉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软件的定义: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一部分,它由程序、数据和相关的文档组成。

(2)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中间件等。

2. 熟悉常用的软件操作界面和功能(1)Microsoft Office 2016: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

Word:主要用于文字处理,具有排版、编辑、格式设置等功能。

Excel:主要用于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具有表格、公式、图表等功能。

PowerPoint:主要用于演示文稿制作,具有幻灯片设计、动画效果、多媒体等功能。

(2)Adobe Photoshop:一款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具有图片编辑、设计、合成等功能。

3. 掌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1)Word操作:1)新建文档:点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

2)输入文字:在文档编辑区输入文字,可以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编辑。

3)排版:设置字体、字号、行距、页边距等格式。

4)保存文档: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

(2)Excel操作:1)新建工作簿:点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

2)输入数据: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可以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编辑。

3)公式计算: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4)图表制作:选择数据,插入图表,进行可视化展示。

(3)PowerPoint操作:1)新建演示文稿:点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

2)添加幻灯片:点击“新建幻灯片”按钮,选择幻灯片版式。

3)编辑幻灯片:在幻灯片编辑区输入文字、插入图片、添加动画效果等。

北航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实验报告4-2——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北航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实验报告4-2——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实验方案设计】
1. 利用Visual Basic里的VB Application Wizard按照步骤逐步创建一个窗体应用程序,并链接到上一实验创建的数据库中,同时添加各种操作按钮,如插入、删除、更改等,最后将数据库的每个表视图集合到主视图中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选择数据来源种类
2.选择数据库文件并做链接
3.选择数据视图布局,此处选择网格式布局,便于查看全部数据
4.选择一个表及要添加的字段和排列顺序
5.选择对数据可进行的操作按钮,如添加、更改、删除、更新、关闭等
6.添加完一个表后,继续添加其他表,直到整个数据库所有表已添加
7.添加完成后界面
8.通过链接到ACCESS数据库的VB数据库管理程序查看每个表数据,并进行数据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9.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对数据进行增加操作,此处增加一条订单ID为151112的记录,可以看到在ACCESS中的数据表进行了同步增加。

这样就可以达到不打开ACCESS而只通过一个单界面应用程序就实现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具有简单性、高效性的特点。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共3篇)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共3篇)

篇一: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1)xx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项目名称操作系统与工具软件学院专业无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实验时间提交时间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windows或linux的基本操作;2.掌握文件管理、磁盘管理以及控制面板设置;3.熟悉汉字输入法以及金山打字软件的使用;4.了解windows注册表管理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5.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验内容与方法1.了解windows的启动和关闭,桌面的组成,窗口的组成和操作,鼠标及其操作,菜单与对话框,应用程序的切换,任务栏和?开始?菜单。

2.了解?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懂得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会磁盘清理,格式化磁盘,会备份和系统还原以及虚拟内存的设置和控制面板的鼠标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桌面背景及屏幕保护的设置、会安装与卸载应用程序、多用户环境的设置、文件夹共享的设置、汉字输入法的设置。

3.了解安装汉字输入法,添加或删除汉字输入法,输入法的选择,输入法的快捷键设置以及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和了解金山打字软件的启动及其窗口,打字教程,英文打字,拼音打字,速度测试,个人管理。

4.了解注册表基本结构,使用注册表,备份与还原注册表信息和会使用压缩软件、adobe acrobat、虚拟光驱。

电子图书浏览与制作工具。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一.1.windows的启动与关闭⑴windows的启动连接计算机的电源,打开电源,安装了windows的计算机就会自动启动,计算机将显示欢迎的界面,之后将看到windows的桌面。

⑵windows的关闭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在其中选择?关闭计算机?,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单击选择?关闭?,系统将关闭。

2.桌面的组成:桌面上摆放了一些经常用到的或特别重要的文件夹和工具图标,使用鼠标双击想使用的应用程序即可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

3.窗口的组成窗口的基本操作有打开与关闭窗口、调整窗口大小、移动窗口等操作步骤。

计算机实验报告15篇

计算机实验报告15篇

计算机实验报告计算机实验报告15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计算机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网络应用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能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一台套一、实验目的1、熟悉上网浏览、检索、下载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2、掌握E-mail的申请及应用;3、了解网络配置与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4、掌握WINDOWS共享目录的使用与简单局域网的组建方法;5、了解简单的网络命令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INTERNET的基本操作及WWW的基本应用;2、网络资源的获取;3、E-mail的申请及应用;4、WINDOWS共享目录的使用与局域网的组建。

5、简单的网络基本命令使用。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实验报告2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18日到X月10日二、实习地点中****-*三、实习目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四、实习内容能对电脑交易和具体的电脑安装步骤进行了解,并查阅资料巩固自我缺漏的电脑经验。

能将具体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电脑交易的同时,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感付诸实践。

能够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巧,比如安装系统,安装插线,识别型号,处理图形和flash等。

能够与别人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交流,并且提供各种买卖信息以及电脑性能好坏的识别。

能够推销贩卖计算机,并且积累丰厚的社会交流经验和提升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实习体会职高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经过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电脑实践课实验报告(3篇)

电脑实践课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计算机基本操作与常用软件应用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2. 熟悉常用软件的使用,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

3. 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实验内容:一、计算机基本操作1. 开关机操作(1)打开计算机,等待系统启动完成。

(2)使用鼠标点击屏幕左下角的“开始”按钮,选择“关机”选项。

(3)系统提示是否保存更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存或取消保存。

(4)点击“确定”按钮,等待计算机完全关闭。

2. 文件管理(1)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了解文件结构。

(2)创建文件夹:点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文件夹名称,按“确定”按钮。

(3)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选中文件或文件夹,右击鼠标,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称,按“Enter”键。

(4)删除文件或文件夹:选中文件或文件夹,右击鼠标,选择“删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是”。

3. 系统设置(1)打开“控制面板”,了解系统设置。

(2)调整屏幕分辨率:在“控制面板”中找到“显示”选项,调整分辨率。

(3)设置网络连接:在“控制面板”中找到“网络和共享中心”,设置网络连接。

二、常用软件应用1. 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1)创建新文档: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MicrosoftOffice”->“Microsoft Word”,打开Word软件。

(2)输入文字: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可以使用“格式”工具栏进行文字格式设置。

(3)保存文档:点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或“另存为”,设置保存路径和文件名,点击“保存”按钮。

2. 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 Excel)(1)创建新工作簿: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Excel”,打开Excel软件。

计算机实验报告(集锦15篇)

计算机实验报告(集锦15篇)

计算机实验报告计算机实验报告(集锦15篇)在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计算机实验报告1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计算机实验报告(通用15篇)

计算机实验报告(通用15篇)

计算机实验报告计算机实验报告(通用15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计算机实验报告篇1学院专业班级学号一、实验名称:Cisco 系列路由器配置基础二、实验目的:(1)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操作系统软件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的应用;(2)理解Cisco 系列路由器(5种)基本配置方法;(3)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用户命令状态,特权命令状态,全局设置状态,局部设置状态,设置对话状态;(4)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常用命令:任务命令,显示命令,拷贝命令,网络命令,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相关(全局,局部,…….)参数配置方法;三、实验环境:Cisco 2600 Series Routers,模拟软件“RouterS im-CCNA2。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使用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进行。

路由器基本配置方法:一般来说,可以用5种方式来设置路由器,其中包括Console 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AUX口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通过以太网上的TFTP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上的TELNET程序;通过以太网上的SNMP网管工作站。

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进行。

(1)命令状态1)router>路由器处于普通用户命令状态。

这时用户可以看到路由器的连接状态,访问其它网络和主机,但不能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2)router#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enable路由器进入超级用户命令状态router#,这时不但可以执行所有的用户命令,还可以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3)router(config)#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configure terminal,出现提示符router(config)#,此时路由器处于全局设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全局参数。

哈工大_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_范例

哈工大_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_范例
}
int main()
{
int i,x;
char choice;
struct node *tree=NULL;
printf ("Please input the numbers that you want to have in your tree :");
scanf ("%d",&max);
for (i=1;i<=max;i++)
t=s;
else
bol=1;
}
if(bol==1)
{
if(p==f->llink)
f->llink=s;
else
f->rlink=s;
}
free(p);
return(t);
}
int main()
{
int n,i,k,m,l,x,y,z;
int flag1=0;
struct node *find(struct node *tree,int x);
if (choice=='Y'||choice=='y')
preorder(tree);
return 0;
}
二、实验过程
先用递归算法建立一颗二叉树,当输入为#时,所对应的节点为空其余全都输入字母,然后再用非递归算法,前序遍历一颗二叉树:即按照访问根节点,遍历左子树,遍历右子树的顺序,遍历这颗二叉树。
r->llink=NULL;
tree=r;
}
else/*树不为空*/
{
r=tree;
while (r!=NULL)
{
q=r;/*q为r,即上个节点地址*/

计算机软件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基础上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操作、基本编程概念以及实现方法,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设备:计算机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

实验内容:1.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操作。

2.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编程。

3.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机软件,并进行测试。

实验步骤:1.打开计算机软件,并学习基本的操作方法。

包括如何创建、保存和打开文件,如何设置字体、颜色和格式等。

2.学习基本的编程概念和语法,包括变量、函数、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等。

3.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机软件,并进行测试。

假设我们要编写一个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软件。

首先,定义一个函数来计算方程的根。

然后,在主函数中输入方程的系数,并调用函数进行计算。

最后,输出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操作和编程。

在编写一元二次方程求解软件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如何处理方程无解和有多个解的情况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添加了对方程判别式的计算和判断逻辑,从而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概念。

通过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机软件,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锻炼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软件,为实现更多的功能和创造更大的价值做出贡献。

此外,我还意识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注重错误处理和逻辑判断,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本次计算机软件基础上机实验的报告,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践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编程技巧和方法。

这将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一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小结与反思

大一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小结与反思

大一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小结与反思摘要:一、引言二、实验报告概述1.实验目的2.实验内容3.实验过程三、实验总结与反思1.实验成果评估2.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实验技巧与经验分享四、展望与建议五、结语正文:【引言】大学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结束了,通过这次实验,我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本次实验报告的总结与反思,以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借鉴。

【实验报告概述】1.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我们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常用软件和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

通过实验,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Excel)的使用、网络搜索及信息筛选等。

3.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小组进行操作。

大家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实验任务。

【实验总结与反思】1.实验成果评估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有了较为熟练的掌握。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高效地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

同时,我们还掌握了网络搜索技巧,提高了信息筛选能力。

2.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同学对操作系统的不熟悉,导致操作速度较慢;部分同学对网络搜索技巧不够熟练,影响了搜索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解决方法:(1)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学习经验,共同提高操作速度。

(2)老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网络搜索技巧,提高同学们的搜索效率。

3.实验技巧与经验分享(1)在进行实验时,要注重细节,如文件命名规范、保存位置等。

(2)学会利用快捷键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3)在团队合作中,合理分配任务,明确分工,互相监督和督促,确保实验进度。

【展望与建议】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建议老师在课堂上更多地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我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

2. 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 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实验内容:1. 计算机硬件认识与操作2.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3. 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本操作4. 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5.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四、实验步骤:1. 计算机硬件认识与操作(1)认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学习如何连接计算机的各个部件。

(3)练习开关机、重启计算机等基本操作。

2.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1)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和功能。

(2)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3)学习使用快捷键提高操作效率。

3. 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本操作(1)学习Word的基本界面和功能。

(2)掌握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等操作。

(3)学习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格式等。

(4)学习插入表格、图片、页眉页脚等。

4. 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1)学习Excel的基本界面和功能。

(2)掌握单元格的编辑、格式设置、公式应用等操作。

(3)学习创建图表、数据透视表等。

5.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1)学习PowerPoint的基本界面和功能。

(2)掌握幻灯片的创建、编辑、设计等操作。

(3)学习插入图片、图表、动画等。

五、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以下技能: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操作。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3. 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

六、实验心得体会:1. 计算机基础实验使我更加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提高了我的计算机素养。

2. 通过实验,我认识到学习计算机基础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3.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最终解决了问题,提高了我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软件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结构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项、数据元素、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的存储结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的运算与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关系。

3.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以及线性表的合并等运算。

4.掌握运用C语言上机调试线性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条件1.硬件:一台微机2.软件:操作系统和C语言系统三、实验方法确定存储结构后,上机调试实现线性表的基本运算。

四、实验内容1.试编写在无头结点的单链表上实现线性表基本运算LOCATE(L,X),INSERT (L,X,1)和DELETE(L,1)的算法。

2.假设有两个按数据元素值递增有序排列的线性表A和B,均以单链表作为存储结构。

编写算法将A表和B表归并成一个按元素值递减有序(即非递增有序,允许值相同)排列的线性表C,并要求利用原表(即A表和B表)结点空间存放表C。

3.将一个线性表中的值就地逆置。

4.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第一个位置上插入一个元素。

(注意区分链表和顺序表)实验代码:#include"stdlib.h"#include"stdio.h"struct node //定义结构体{int d;struct node *next;};struct node *head1,*head2,*p,*q;void pre(struct node *head) //打印数据{printf("链表中的数据为:\n");p=head;while(p!=NULL){printf("%5d",p->d);q=p;p=p->next;}printf("\n");}struct node *creat() //建立链表{struct node *head;int x;printf("输入你要储存的数据:\n");head=NULL;q=NULL;scanf("%d",&x);while(x>0){p=(struct node *)malloc(sizeof(struct node));p->d=x;p->next=NULL;if(head==NULL) head=p;else q->next=p;q=p;scanf("%d",&x);getchar();}pre(head);return (head);}void locate(struct node *head,int x) //查找链表中的数据{int u=1;p=head;while (p->next!= NULL){if (p->d==x)break;else{ p=p->next;u++;}}if(p->d!= x)printf("无此结点");printf("在链表中的位置为:");printf("%d",u);}void insert(struct node *head,int x, int i) //插入数据{ p = head;int j=1;q=(struct node *)malloc(sizeof(struct node));q->d=x;if(i==1){ q->next=head;head=q;}else{while((j<i-1)&&(p->next !=NULL)){j++;p=p->next;}q->next=p->next;p->next=q;}}void delet(struct node *head,int i) //删除数据{ p=head;int j=1;if(i<0) printf("无此位置");if(i==1){q=head; head=head->next; free(q);}else{while((j<i-1) && (p->next != NULL)){ p=p->next;j++;}q=p->next;p->next=q->next;free(q);}}void hebing(struct node *x,struct node *y) //合并两个链表{p=x;q=y;while(p->next!=NULL)p=p->next;p->next=q;pre(x);}void paixu(struct node *head) //对链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int m,n,i=1,t;p=head;while(p->next!=NULL){p=p->next;i++;}p=head;for(n=i;n>1;n--){p=head;for(m=1;m<n;m++){q=p->next;if(p->d<q->d){t=p->d;p->d=q->d;q->d=t;}p=p->next;}}}void caozuo(struct node *head) //操作界面{int m,n;char t;printf("输入你要的操作:,查找 2,插入 3,删除\n");scanf("%c",&t);switch(t){case'1':{printf("输入你要查找的元素的值:\n");scanf("%d",&m);locate(head,m);}break;case'2':{printf("输入你要插入的元素的值和位置:\n");scanf("%d",&m);scanf("%d",&n);insert(head,m,n);pre(head);}break;case'3':{printf("输入你要删除的元素的位置:\n");scanf("%d",&m);delet(head,m);pre(head);}break;default:printf("error\n");}}void main() //主函数{char frag='y',n=NULL;printf("输入你要建立的第A链表中的元素:\n");head1=creat();printf("输入你要建立的第B链表中的元素:\n");head2=creat();do{printf("选择你要操作的链表A/B或者合并排序操作C:\n"); //选择操作scanf("%c",&n);getchar();switch(n){case'A':{caozuo(head1);}break;case'B':{caozuo(head2);}break;case'C':{hebing(head1,head2);paixu(head1);pre(head1);}break;default:printf("error\n");}printf("\n是否继续y/n:\n");scanf("%c",&frag);getchar();}while(frag=='y');}实验2 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1.掌握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结构2.掌握栈和队列的特点。

北航计软实验报告一

北航计软实验报告一

计算机软件基础上机实验报告(一)XXXXXX班XXX1.实验目的掌握线性表在顺序分配下的插入与删除运算;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掌握插入排序的方法;并掌握一种产生随机数的方法。

2.实验内容1.产生1000个0至999间的随机整数,并以产生的次序存入一个数据文件中。

2.编制一个程序,依次实现以下功能:(1) 定义一个有序(非递减)线性表,其最大容量为1000,初始时为空。

(2) 从由1产生的数据文件中依次取前N个随机整数,陆续插入到此线性表中,并要求在每次插入后保持线性表的有序性。

最后将此有序线性表打印输出。

(3) 在由(2)产生的线性表中,依在1中产生的次序逐个将元素删除,直至表空为止。

3.以N=100及N=400分别运行2的程序,并比较它们的运行时间。

4.编写一个程序,用插入排序依次将1中产生的1000个随机整数链接成有序链表(不改变原随机数在存储空间中的顺序)。

3.源代码与运行结果#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time.h>/**1_1产生1000个0至999间的随机整数,并以产生的次序存入一个数据文件(1_1.txt)中。

**/main(){FILE *fo=fopen("1_1.txt","w");int i,j;srand((unsigned)time(0));for (i=0;i<=999;i++) fprintf(fo,"%d\n",rand()%1000);fclose(fo);printf("1000个随机数已输出至目录下1_1.txt文件\n");system("pause");}输出文件1_1.txt如下:(因输出文本长度缘故,此处只截了一幅图)#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time.h>/**1_2从数据文件(1_1.txt)中读取数据,进行插入排序,然后屏幕输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软件基础(二)实验报告实验一DOS和WINDOWS95系统的基本操作一、实验要求和目的1.熟悉MS-DOS环境。

2.掌握常用DOS命令的基本操作。

二、软硬件环境1.硬件环境:微机CPU 486以上,500MB以上硬盘,32M以上内存;2.软件环境:装有MASM 5.0、DEBUG、LINK和EDIT等应用程序。

三、实验涉及的主要知识单元●DOS的功能和组成:DOS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磁盘文件,管理显示器、键盘、磁盘驱动器、打印机等各种设备,负责监视计算机及执行的处理过程,以便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

从内部来看,DOS是完成各种功能的一组程序。

版本不同,程序的数日也不同,但组成DOS的最主要的程序有四个,即命令处理模块(COMMAND.COM)、磁盘操作管理模块(MS-DOS.SYS)、输入输出接口模块(10.SYS)和一个引导程序。

存放DOS程序模块的磁盘称为DOS系统盘。

DOS提供了多条操作命令,对一般用户最常用的是有关文件操作、文件目录操作、磁盘操作和若干系统命令。

DOS的人机界面采用的是命令行方式。

●DOS的启动:DOS的启动就是从系统盘上把DOS装入内存并执行的过程。

启动MS-DOS应用程序,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从“开始”菜单启动MS-DOS操作系统。

步骤为:1.在Windows XP界面状态,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如图2-1-1所示。

图1-1 “运行”命令条2.在“运行”对话框中键入“cmd”,如图2-1-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1-2 “运行”对话框3.操作系统界面随即进入MS-DOS模式。

如图2-1-3所示。

图 1-3 “运行”对话框第二种方法:单击“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即可启动MS-DOS操作系统。

第三种方法: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中,一级一级打开驱动器和文件夹,直至找到需要运行的MS-DOS操作系统,双击启动程序文件。

常用的DOS命令详解1、列目录命令DIR格式:DIR [盘符][路径][文件名] [/P][/W][/S][/A]说明:(1)[盘符][路径][文件名] 用于指定需要查看的目录项,如果省略,则查看当前盘当前目录。

此命令文件名参数中允许使用通配符;(2)/P参数表示:显示满一屏暂停显示,然后击任意键继续;/W参数表示:多列显示,每行5个,只显示出文件名和扩展名;/S参数表示:显示出指定目录中的各文件项及其子目录中的文件;/A参数表示:按文件属性来选择显示注:dos中通配符由“*”、“?”,其中“*”代表任意长度的字符串,“?”代表任意的一位字符。

例如:dir /a 列当前目录所有文件(含隐含及系统文件)dir /ah 列隐含文件(包含子目录(隐含的) dir /a-hdir /as 列系统文件 dir /a-sdir /ad 列子目录 dir /a-ddir /o 按字母顺序dir /B 只显示文件名与扩展名2、建立子目录命令MD格式:MD [盘符][路径]<新子目录名>说明:(1)[盘符][路径]为可选项,表示指定的盘符和路径,缺省该项时表示在当前驱动器、当前目录下建立子目录。

新子目录名由用户任意指定,但书写格式必须符合文件名的书写规定。

(2)一个MD命令只能建一个子目录,建立多个子目录必须多次使用MD命令。

必须先建立父目录(上一级目录)才能建立子目录(下一级目录)。

路径既可以是绝对路径,也可以是相对路径。

路径总长度不能超过63个字符(包括“\”)。

(3)如发现要建立的子目录已存在或磁盘已满则给出提示: Unable to create directory3、改变当前目录命令CD格式:CD [盘符][路径]例如:cd A:\ 将A盘的当前目录改为根目录cd A:\xx 将A盘的当前目录改为子目录xx下cd ..\98 先返回父目录,再进入父目录下的98子目录cd ..返回到父目录(注:"."代表当前目录 ".."代表父目录)cd\98 进入根目录下的98子目录4、删除子目录命令RD格式:RD [盘符][路径]<被删子目录>说明:RD命令只能删除空目录5、文件内容显示命令TYPE格式:TYPE [盘符][路径]<文件名>说明:(1)文件如有扩展名,必须写入命令中;(2)文件名中不允许使用通配符;(3)只能显示用ASCII组成的文件,显示其他类型文件,其结果不能辨认。

通常情况下,扩展名为.TXT、.BAT、.SYS的文件是由ASCII码组成的。

6、删除文件命令DEL格式:DEL [盘符][路径]<文件名>说明:省去盘符、路径时,在当前目录下查找要删除的文件。

本命令不能删除隐含文件、子目录。

允许使用通配符,但应十分谨慎,以免错删了有用的文件。

7、文件复制命令COPY格式(1):文件复制:COPY [/A][/B][源盘符][路径]<源文件名>[/A][/B][目标盘符][路径]<目标文件名>[/A][/B][/V]说明:本命令格式把源文件的内容复制到目标文件。

缺省目标文件名,表示与源文件名相同。

源文件和目标文件在同一目录下时,不能同名。

复制可在系统设备之间进行。

/A参数表示按文本文件方式复制。

/B参数表示按二进制文件方式复制。

/A,/B参数不能同时使用。

/A或/B参数可放在文件名前或后,其作用域是遇到另一个/A或/B参数位置。

通常/A或/B参数很少使用,在复制文件时,缺省值为/A。

/V参数对目标文件作校验检查。

所有文件若有扩展名时,命令中必须给出。

格式(2):文件合并:COPY [/A][/B][源盘符][路径]<源文件名1>[/A][/B]+[源盘符][路径]<源文件名2>[/A][/B][+...][目标盘符][路径]<目标文件名>[/A][/B][/V]说明:本命令格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源文件合并成一个目标文件. 各参数说明与复制文件相同. 目标文件名缺省时,用源文件1的名字作目标文件名. /A,/B参数省略时,约定为/A.例如:copy w1.wps con/b 可以将wps文件在屏幕上显示,而不必进入wps状态(注:"prn "为打印机, "null"为空设备,con 为显示器)copy ..\98 将父目录下的98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全拷到当前子目录copy .\97 当当前目录下的97子目录下文件全部拷到当前目录copy . c:\ 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拷到c盘根目录(注:. 意味着 *.* 文件)copy nul a.abc 将a.abc 文件清空(文件长度改为0)copy 文件名+con 向文本文件中追加命令或内容copy con abc.txt 创建文本文件abc(注:在当前状态下输入文本文件内容,输入完成后按F6存盘退出或按组合键Ctrl+Z保存且退出) copy con prn 检测打印机的开关8、文件更名命令REN格式:REN [盘符][路径]<旧文件名><新文件名>说明:本命令并不生成新的目标文件,只是把原有文件更名. 命令格式中<新文件名>之前不能出现盘符、路径。

旧文件名前的盘符、路径缺省时,在当前目录下查找要更名的文件。

文件如有扩展名,必须在命令中给出。

允许使用通配符,但新旧文件名中的通配符必须匹配。

9、清除屏幕命令CLS格式:CLS四、实验内容与步骤●对目录的操作:1、显示或改变当前目录。

作业1:显示当前目录文件清单。

操作命令:输入命令后的屏幕截图:注意:DIR命令是最常用的DOS命令之一,通过与一些参数的联合使用,可以根据要求显示相应的结果。

继续下面的练习,理解各条命令的含义:(1)dir/p (2)dir/w (3)dir/*.doc (4)DIR/*.*2、改变当前目录作业2:(1)从当前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操作命令:输入命令后的屏幕截图:(2)从当前目录返回根目录:操作命令:输入命令后的屏幕截图:(3)改变当前目录转至C:\windows子目录。

操作提示:输入命令后的屏幕截图:3、建立/删除子目录。

作业3:(1)在C盘根目录下,建立一个名为“APPLE”子目录。

操作命令:输入命令后的屏幕截图:(2)删除“APPLE”子目录。

操作命令:输入命令后的屏幕截图:注意:* 删除目录时,其下不得再有子目录和文件,既目录为空。

* 根目录不能被删除。

●对文件的操作1、建立新文件。

作业4:在“APPLE”子目录下,使用COPY命令建立文本文件。

操作步骤:(1)使用COPY建立一个文本文件。

操作命令:输入命令后的屏幕截图:2、合并文件作业5:使用COPY命令合并以上两个文件,新文件命名为“THREE.TXT”,使用TYPE命令查看文件的正文内容。

操作命令:输入命令后的屏幕截图:3、复制文件作业6:复制文件THREE.TXT至D盘根目录下。

操作命令:输入命令后的屏幕截图:4、更改文件名作业7:使用REN命令将文件“THREE.TXT”改名为“FOUR.TXT”。

操作命令:输入命令后的屏幕截图:5、删除文件作业8:删除THREE.TXT文件操作命令:输入命令后的屏幕截图:五、思考题1当一个进程独占处理器顺序执行时,具有两个特性是什么?封闭性和再可现性。

2简述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占有核心地位,可以说一台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就像是一个没有了灵魂的躯体一样毫无用处。

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连接用户和计算机内部各个硬件间的一座桥梁。

实验二最简单的C程序一、实验目的:1、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和变量的声明。

2、掌握不同类型数据之间赋值的规律。

3、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

4、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①输人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int a, b;float d,e;char c1,c2;double f, g;long m, n;unsigned int p,q;a=61;b=62;c1='a';c2='b';d=3.56;e=-6.87;f=3157.890121;g=0.123456789;m=50000;n=-60000;p=32768;q=40000;printf("a=%d,b=%d\nc1=%c,c2=%c\nd=%6.2f,e=%6.2f\n",a,b,c1,c2,d,e); printf("f=%15.6f,g=%15.6f\nm=%ld,n=%ld\np=%u,q=%u\n",f,g,m,n,p,q); }②运行此程序并分析结果(2)按习题4. 8要求编写程序题目为:设圆半径r=l. 5,圆柱高h=3,求圆周长、圆面积、圆球表面积、圆球体积、圆柱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