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急救医学绪论(1)

合集下载

《急救医学总论》(精品课件)

《急救医学总论》(精品课件)

01
急救医学总论与临床医学、急诊医学、重症医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相互渗透。
与其他医学学科的联系
02
急救医学总论需要借助其他医学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以实现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
03
急救医学总论与其他医学学科的紧密联系有助于推动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
02
急救医学总论基础知识
急救医学是一门研究急、危、重病人救治的专业学科,旨在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
心电监护仪
用于控制输液速度,确保药物准确、安全地输注到病人体内。
输液泵
03
急救医学总论实践应用
现场急救基本步骤
判断有无危险,呼救,现场评估,伤员分类,现场救治。
现场急救原则
先救命,后治伤,先重后轻,先排险后施救。
现场急救技术
心肺复苏(CPR)、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
急救医学总论前沿进展
急救医学新技术应用
要点三
生命支持技术
包括心肺复苏(CPR)、除颤技术、机械通气等,能够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要点一
要点二
急危重病远程医疗技术
通过远程医疗技术,实现急危重病的实时监测、诊断和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
生物信息学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大量临床数据,为急危重病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现场急救实践
挂号、问诊、检查、诊断、治疗、离院或住院。
急诊室工作流程
急诊室处理原则
急诊室处理技术
快速、准确、果断、有序。
生命体征监测、急救药物使用、紧急手术或介入治疗等。
03
急诊室处理实践
02

急救医学PPT

急救医学PPT
急救医学对于社会公共卫生保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迅速作出响应,有效防控疾病的传播。
社会公共卫生保障
急救医学是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医疗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医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02
急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技能
基础生命支持
对于失去意识的病人,首先要判断其意识是否存在。
判断有无意识
畅通呼吸道
人工呼吸
心脏按压
保证呼吸道畅通是急救首要任务,应立即清除口腔异物,平卧并头偏向一侧。
观察病人胸廓无起伏,口鼻无气体呼出,应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
若病人无心跳和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以维持血液循环。
对于有意识病人,应迅速建立高级气道,如气管插管或喉罩。
气道控制
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以维持病人正常呼吸功能。
急救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急救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是推动急救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推广智慧医疗理念,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急救医疗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加强急救医学科技创新,研发先进的急救医疗技术和设备,提高急救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加强国际急救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急救医疗技术和经验,推动我国急救医学的发展。
总结词
操作流程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术(CPR)
01
02
03
04
05
急救医学的未来发展
急救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升
提升急救医疗服务的质量是当前急救医学发展的重点之一。
建立完善的急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通过加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急救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针对患者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急救医疗服务,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重症监护等。

急诊医学绪论 ppt课件

急诊医学绪论  ppt课件

院前急救是院内救治的先导,而院内救治是院前急救的延 续。所以,急救医学的核心是院前急救。一个健全、高效 的院前急救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1 灵敏的通迅网络,尽可能大的通迅覆盖面积。 2 布局合理,急救半径较小的急救网络。 3 众多业务素质良好的医技人员。
4 性能良好的急救车辆、急救器材、设备、和配备合理的 药品等。
急救医学侧重对急危重症、创伤、灾害事件的急救反应能 力,包括急救人员、车辆、通讯的调动准备,现场初级抢 救、转运过程,到达医院的抢救,更加突出抢救生命和稳 定生命指征的救治和组织管理,
急救任务内容
内容
急救反应能力包括急救人员、车辆、通讯的调动准备, 现场初级抢救、转运过程,到达医院的抢救,突出抢救 生命和稳定生命指征的救治和组织管理
急诊医学内涵
急诊医学核心
评估 处理
治 疗
判断、救治 急危重症、创伤
预 防 诊 断
急诊医学范畴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急救医学 : 院前急救 (prehospital emergency) 复苏学 (resuscitation medicine)
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
灾害医学(disaster medicine) 创伤学(traumatology) 毒理学(toxicology) 急诊医疗管理学
院前急救:包括现场和途中急救.目的是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快 速平稳地将病人送至医院.
复苏学: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包括三个阶段:基础生命支持 进一步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 危重病医学: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配备有先进监护设 备和急救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中对继发于多种严重疾病或 创伤的复杂并发症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 灾害医学:研究人群受灾后的医疗急救以及灾害预防

急救护理学-第一章 绪论

急救护理学-第一章  绪论
1986年11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此后,急救工作加快发展, 全国统一呼叫号码为“120”。急救还进一步开展到航空与航海方面:1998年,我国民航 机构急救中心已发展到70个以上,1999年由我国54个民航医疗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了“中 心民航机构管理委员会现代医学航空救援专业组”,使航空急救做到“应急、就近、方 便”。
目录页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目录页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各种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急危重症病人抢 救与护理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专科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急救护理 与临床各专业护理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其独立性,既有其专门性又是各科的综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三)院前急救 (四)急救通讯系统即急救网络中枢
目录页
(五)急救专业培训和科普教育 (六)区域急救体系 (七)院内急救
(八)急救医学科研和信息管理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急诊医疗体系
目录页
一、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又称院外急救,有时也称初步急救,是指对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
前的医疗救护。包括现场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 院外急救总的任务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痛
苦,降低伤残率,减少病死率,为进一步诊治打好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
目 录 Contents Page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院前急救 第三章 急诊科设置与管理 第四章 重症监护 第五章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六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七章 创 伤 第八章 理化因素损伤 第九章 急性中毒
第十章 常见临床危象 第十一章 常用救护技术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6
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与要求
(1)学科特点: 专业特征:跨学科、综合性;独立性、合作性; 患者特点:起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病因复杂; 工作要求:最短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初步判断和紧
急救护。
PPT学习交流
7
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与要求
(2)素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有良好的管理协调能力 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熟悉常用急救技术 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4
(2)发展
1963年,美国耶鲁大学 的New Haven Hospital 急诊科首次运用分诊技术
196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建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PPT学习交流
15
(2)发展
教 育 : 1972 年 : 英 国 皇 家 护 理 学 院 成 立 A & E (Accident &Emergency Nursing Group) ,为护士 提供不断更新临床急救知识与技术,形成当今急救护理 课程的雏形。
PPT学习交流
8
一、急危重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Q:国际上,急危重护理学起源于什么?我 国起源于什么?为什么都起源于战争?
Q: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吗?
PPT学习交流
10
第一节 概 述
一、急危重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国际急救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PPT学习交流
11
1.国际急救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 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前线实行救护,
PPT学习交流
24
二、急危重护理学的研究范畴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管理和科研
包括急危重症护士的技术业务培训、急救护理工作的 管理、科学研究和情报交流。

急救医学概论课件

急救医学概论课件

后续治疗
CPR及AED操作完成后,根据病情 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胸外按压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在急救过程中,不要随意中断胸外按压,以 免影响救治效果。
在人工呼吸时,要避免过度通气,以免导致 气胸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注意观察病情
避免二次伤害
在急救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止血
止血是控制出血的必要技能,对于各种创伤和出 血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加压止 血、止血带使用、指压止血等。
急救包使用
急救包是包含各种急救药品和器械的便携式包, 如抗过敏药、消毒剂、创可贴等。培训内容包括 如何正确地使用各种药品和器械。
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
01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认识,使其能够在紧
用于低血压、休克等的急救,使用时需根据 病情调整剂量。
阿司匹林
硝酸甘油
用于心肌梗死、脑血栓等的预防和治疗,使 用时应遵医嘱。
用于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的治疗,使用时应 注意给药时间和剂量。
常用急救技术与操作
心肺复苏术
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方法,挽救心 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止血术
通过加压止血、止血带使用等方法,控制 出血,保护生命安全。
特点
强调现场及时救治,注重患者生命体征的快速恢复和伤病情 的稳定,同时注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医疗监护与治疗。
历史与发展
历史
急救医学起源于二战时期,当时由于战争创伤大量增加,伤员救治需求也随 之增加,急救医学逐渐发展起来。
发展
现代急救医学已从最初的战场救治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各种急性疾病和伤害的 救治,同时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急救课件(第一次发)(绪论、院前急救、重症监护、心肺脑复苏)

急救课件(第一次发)(绪论、院前急救、重症监护、心肺脑复苏)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急诊医学一、急诊医学的概念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医学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阶段的病因、病理和抢救治疗的专业。

二、急诊医学发展概况三、急诊医学的主要病种(一)危重病例急诊医学主要是处理各种急性病和危重病人。

主要病种为:呼吸心跳骤停、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多发创伤、心血管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神经系统急症、内分泌系统急症、多系统器官衰竭、昏迷、口服或吸入所造成的各种急性中毒等。

(二)一般急诊一般并非危重病例。

如发热、心绞痛、眩晕、恶心、呕吐、腹泻、哮喘、鼻出血等,也需紧急诊断和处理。

四、现代急诊医学的特点(一)专业急救机构已由医疗卫生部门扩展到多功能的救护机构。

(二)专业急救机构由城市、地区单一的若干个组织逐步联合协作,形成了专业急救网络和医疗服务体系。

(三)为保险业、旅游业对急救的需求提供了保证,为国际紧急救援机构创造了条件。

(四)社会已经全面充分地评估了现代急诊医学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从而给予有力的支持。

(五)天灾人祸等灾难事故的增多,使灾难救援医学充实了急诊医学的内容,形成其院外救援医学的特色。

第二节急救护理学一、急救护理学的概念( )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二、急救护理学的沿革三、急救护理学的研究范畴(一)院前急救(二)急诊科抢救(三)危重病(症)救护(四)灾难救护(五)战地救护(六)中毒急救(七)急救护理管理学四、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1、概念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室)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室)和ICU 负责院内救护。

它既适合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

急救医学概论课件

急救医学概论课件

预防医学:加强预防医学 研究,降低疾病发生率
急救医学的挑战与机遇
01
挑战: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02
挑战:急救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03
机遇:大遇: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
急救医学的普及与推广
加强急救医学教育: 提高公众急救意识 和技能
加强急救医学研究: 提高急救医学技术 水平和效果
心跳停止等
03
保持气道通畅: 保持气道通畅,
防止窒息
04
止血:及时止血, 防止失血过多导
致休克
05
固定骨折:固定 骨折部位,防止
二次损伤
06
保护脊柱:保护 脊柱,防止脊髓
损伤
07
心肺复苏:实施 心肺复苏,提高
生存率
08
紧急转运:紧急 转运至医院,进
行进一步治疗
急救医学的常用技术
心肺复苏术: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 气管插管术: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演讲人
目录
01. 急救医学概述 02. 急救医学的基本知识 03. 急救医学的实践应用 04. 急救医学的未来展望
急救医学的定义
01
急救医学是一 门研究紧急情 况下的医学理 论和实践的学 科
02
包括对危重病 人进行紧急救 治、生命支持、 病情监测和转 运等方面的知 识
03
急救医学的目 的是提高危重 病人的生存率 和生活质量
04
急救医学涉及 多个学科,如 内科、外科、 麻醉、重症医 学等
急救医学的重要性
挽救生命:在紧 急情况下,急救 医学可以挽救生 命,减少死亡和 伤残
减轻痛苦:急救 医学可以减轻患 者的痛苦,提高 生活质量
提高生存率:急 救医学可以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 降低死亡率

急救医学ppt课件

急救医学ppt课件
急救:指为防止急危重患者死亡而采取的抢 救措施。
1
➢ 历史上的战争
应社会需要而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 交通意外急救 ➢ 心源性猝死
8.4% 4.5% 2.5% 2%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国急救医学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20世纪50年代大中 城市建立急救站和救 护车站,培养了初具 规模的急诊急救队伍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任务: 使院前医务人员及时到达危急重伤
患者的身边,并进行现场评估、给予初 步处理或紧急抢救,然后安全的将患者 送到就近医院的急诊室或ICU做进一步 救治,为抢救伤员生命、改善预后争取 时间。
1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院前急救 医院急诊 IUC
三位一体的 急诊发展模式
1
院前急救概念
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灾难事 故等患者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紧急救护,包括对 现场紧急处理和监护转运至医院的过程。 ➢ 一般由“120”承担,在接到电话后在最短时间 内到达现场(要求最多5-10分钟出车)
1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
1. 现场生命支持,快速稳定病情和安全转运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难事故紧急医疗救援 3. 重大集会和活动中承担预防意外救护 4. 联络急救中心、医院和行政部门的信息枢纽 5. 参与非专业人员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1983年国家卫生部在《城 市医院急诊室(科)建立 方案》中明确提出城市综 合性医院要成立急诊科
急救医学专业逐步形成, 急救医学教育列入本科教 学课程,急诊专科医师培 训基地成立,由专科基地 培养急诊医师纳入考核及 准入制度,急诊人员的专 科化,解决临床急诊问题
1

急救绪论概述课件

急救绪论概述课件

04
降低医疗费用: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急救的基本原则
01
保持冷静: 保持冷静, 避免慌乱, 确保安全
02
评估病情: 评估患者的 病情,判断 是否需要紧 急医疗救助
03
寻求帮助: 寻求周围 人的帮助, 拨打急救 电话
04
采取措施: 采取适当的 急救措施, 如心肺复苏、 止血等
01
询问伤者:在评估现场 时,要询问伤者的情况, 了解伤者的病情
03
02
04
观察环境:在评估现场 时,要观察周围的环境, 了解现场的情况
判断病情:在评估现场 时,要根据伤者的情况, 判断伤者的病情,以便 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
急救处理方法
止血方法
01
直接压迫法:用手指或手掌直接按压伤口,压迫止血
02
加压包扎法:用绷带、纱布等物品加压包扎伤口,压迫止血
03
止血带法:使用止血带绑扎伤口,压迫止血
04
止血钳法:使用止血钳夹住血管,压迫止血
包扎方法
01
绷带包扎法:适用 于四肢、躯干等部 位,可防止伤口感
染和出血
02
止血带包扎法:适 用于四肢大出血, 可暂时止血,但需
尽快就医
03
伤口清洗法:适用 于伤口污染较轻, 可先用生理盐水清
部损伤加重
4
急救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 的案例,如心肺
复苏、创伤急救 1

案例应具有教育 4
意义,能提高听 众的急救意识和
技能
案例应具有典型 性,能反映急救
2 过程中的关键环
节和问题
3
选择具有挑战性 的案例,如复杂 创伤、多发伤等

《急救医学总论》课件

《急救医学总论》课件
预防为主:急救医学不仅关注急性事件的救治,还注重预防和减少急 危重症的发生,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CHAPTER 02
急救医学基础知识
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
01
02
03
心血管急症识别
快速识别心梗、心绞痛等 心血管急症,及时采取救 治措施。
呼吸系统急症评估
针对呼吸困难、窒息等呼 吸系统急症,进行迅速准 确的评估。
急救医学培训的方法和手段
方法 • 理论授课:传授基本理论和知识。
•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操作技能。
急救医学培训的方法和手段
• 情景模拟
模拟真实场景进行综合演练,提 高应对能力。
• 在线学习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考 核。
急救医学培训的方法和手段
手段
• 培训课程:针对不同人群设置不同级别的培训 课程。
CHAPTER 04
急救医学中的特殊问题处理
特殊环境下的急救处理(如高空、水下等)
环境评估
在特殊环境下进行急救处理时, 首先需要对环境进行全面评估, 例如在高空环境下,要评估气压
、氧气含量等因素。
专业技术与装备
针对不同环境,救援人员需要具 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并配备专用 装备。例如,水下救援需要潜水
• 培训教材:编写统一规范的培训教材,确保内 容准确一致。
急救医学培训的方法和手段
• 培训师资
选拔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师资 ,保证培训质量。
• 培训设备
提供齐全的培训设备和器材,满足实 践操作需求。
急救医学培训的评估和改进
01
评估
• 培训前后技能对比:通过考核评估参训人员在培训前后的技
02
能提升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要求急救医师掌握跨学科、跨专 业的知识和技能。
❖ 1991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把循环 休克、心源性休克、心外梗阻性 休克、严重心力衰竭、心肺复苏 等22个课题列为优先研究的项目。
(三)复苏学
❖ 现代复苏学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 1.基础生命支持(A、B、C:包括气
道控制(A)、人工给氧与呼吸(B)、心 肺复苏(C)。 ❖ 2.进一步生命支持(D、 E 、F):其目 的是恢复自主循环,包括复苏药物与 液体使用(D)、心电图诊断与治疗心 律失常(E)、电除颤(F)。

❖ 3.持续生命支持 复苏学是主要研究 如何在心跳骤停后,及时恢复自主循 环、促进心脏复跳,及时建立呼吸通 道。
(四)毒理学和急性中毒
❖ 研究和诊治各类急性中毒是急救医学 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城市急诊病人 中5%是与急性中毒有关,在农村每年 10万人以上死于农药中毒。由于每年 世界上成千上万种各类新化学产品的 不断出现,各国的工业化加强和环境 污染的加重,中毒已成为危害人民健 康的一个更要因素。
一、现代急救医学的范畴
(一)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 救护。首先给病人进行必要的初 步急救,如徒手心肺复苏,清除 呼吸道异物等,然后通过急救电 话向急救中心呼救,
(二)危重病医学
❖ 危重病医学作为急救医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定义是受过专门培训的 医护人员,在配备有先进监护设备 和急救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中对继 发于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 发症进行全面监护和治疗。
(七)急诊医疗管理学
❖ 健全组织急救网络,建立有效地现代化 的急救呼救和通讯系统,研究和配备各 种救护伤病员的抢救设备和交通工具, 规范化培训急诊急救专业人员,制定对 突发伤亡事故的预警机制是急诊医疗管 理学的内容。
二、我国现代急救医学与急救医 学服务体系
❖ (一)我国现代急救医学的特点
❖ 我国现代急救医学的建立和发展,是对传 统的医院内的急诊包括手术室在内其他临 床科室抢救规范的提高;是对危重症监护 病房系统救治经验和理论上的完整和支持, 同时它将通讯、运输、计算机技术等纳入 医学科学理论及应用的范畴。
一、院前急救
(一)院前急救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院前急救是对遭受各种危急生命的急 症、创伤、中毒、灾难事件等病人, 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抢救,包 括现场紧急处理和监护运送至医院的 过程。院前急救的目的是挽救病人的 生命及减少伤残。快速有效的院前急 救工作,对维护病人生命,减少病人 的伤残率和死亡率非常重要。
(五)创伤学
❖ 创伤是青年人中第一位死亡原因。 2006年全国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8.9 万人,伤残50万人。“创伤”已越来 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各地卫生行政部 门建立了创伤急救中心。
❖ 严重创伤救治的原则是早期处理,先 “救”后“查”。
(六)灾害医学
❖ 研究人群受灾后的医疗急救以及灾害预防等 有关的医学,称为灾害医学。灾害是突然发 生的,在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同时,也使 人群受到伤害。如地震常造成多发伤、感染、 休克;洪水造成溺水、胃肠道传染病、眼病、 皮肤病;火灾造成烧伤、感染、休克;交通 事故如道路、航空、航海等造成的多发伤等 等。
急救医学
滨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马建林
内容简介
❖ 本书为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0章,主要介绍了 急救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本教 材的编写注重实践技能,关注现代科学 发展的前沿知识,力求反映现代急救医 学的水平。本书可供高职(3年制)护理、 助产、检验、药剂、卫生保健、康复、 口腔工艺、影像技术等相关医学专业使 用。
(三)院前急救的三项任务
❖ 1.现场急救 坚持先“救”后“送”的原 则。例如外伤大出血病人必须先进行止 血处理后再运送;又如对骨折病人必须 先进行初步固定并正确地搬运和护送, 才能减轻病人痛苦和二次损伤(急救五 项技术:进行有效的通气、止血、包扎、 固定和搬运)。
❖ 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必须进行有效 的心肺复苏才能使病人有得救的希望。 要求医务人员能掌握全面的急救知识。
❖ 2. 搬运 搬运方法有多种,可因地、 因时、因人而宜选择合适的搬运方 法,最常用的方法有担架搬运法、 徒手搬运法等。对颈、腰椎骨折病 人必须三人以上同时搬运,托住头 颈、胸腰、臀部和脚腿。切忌一人 搬头,一人搬腿的双人搬运。
❖ 3. 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结急救 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的“链”,要把 单纯的病人运载工具改造成为抢救危 重病人的“流动医院”、“活动急救 站”,成为医务人员院前抢救的场所, 即“浓缩急诊室”,甚至发展到“集 装箱急救车-微型医院”。
•(二)急救医疗服务(EMSS)
❖ EMSS 是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 -ICU救治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即:院前 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 ICU负责院内救护。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 三个部分既有各自独立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又相互密切的联系,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 统一指挥机构的急救网络。
等2节 急救医学服务体系的组成
❖ 院前急救是对“症”而不对“病”, 也就是说院前急救的主要目的不是 为了“治病”,而是为了“救命”。 是不得已而为之。
第二个原则是“拉起就跑”
(scoop and run)。
❖ 对一些无法判断、无法采取措施或 即使采取措施也无济于事的的危重 伤病,应尽快将患者送到有条件治 疗的医院,不要在现场作无价值的 抢救。时间就是生命,院前过长的 耽搁将使患者丧失仅有的一线生机。
❖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 表明,全世界每年的创伤病人,20% 因创伤后没能得到及时的现场抢救而 死亡。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有的在发 病最初几小时内死亡,死亡或猝死的 原因并非病情不可挽救,而是未能得 到迅速的抢救。
(二)院前急救的两项原则第一个则是“对症治疗”deal with symptoms
第1章 现代急救医学与 急救医学服务体系
❖ 学习目标 ❖ 1.概述现代急救医学发展概况和
研究范畴。 ❖ 2.简述急救医学服务体系的组成。 ❖ 3.说出急症救护的主要病种。 ❖ 4.叙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 目前,绝大多数县以上医院建立 了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ICU), 配备了一定的专业队伍。我国80 多个大中型城市有一定规模的急 救中心,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 为“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