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经纬网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经纬网专题》PPT课件

《经纬网专题》PPT课件


B在C的__东____南__方向
B

北极 南 A
C在B的_西__北_方向

C
➢甲点在乙点_西__南__方向, 丙在乙___东__南_方向? 西
S

4、根据经纬度判别方向 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判断该岛位于北
京(40°N,116°E)的(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读出A、B两点的地理坐标,并判断A点在B点的 什么方向? 西北
③两地分别为东西经度:
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 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 若两地经度和等于180°,则不分东西。
(2)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东西方位的 最简捷方法是:
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段画地球自转 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
4、判断南北方位
《经纬网专题》PPT课件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一、常见经纬网图的解读
类型
图示
侧视经 纬网图
极地经 纬网图
方格状 经纬网

经纬线特点 ①经线为竖弧线,连接南北两 极;纬线为横弧线或横直线,
与 赤道 平行;②图中经
线完整,纬线为纬线圈的一半
(2)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东西方位的 最简捷方法是:
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 段画地球自转 方向箭头,箭尾为 ,箭头为 。
4、判断南北方位
(1)方法:
若两地同为北纬度,则
在北(同北大在北);
若两地同为南纬度,则
的在南(同南大在南);
若纬度一北一南, 则北纬度在北,南纬度在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1.1经纬网定位共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1.1经纬网定位共19张PPT
在茫茫海洋中突发事故,如何发出准确的求救信号?
从赤道向北极方向为北纬,最大度数为北纬90˚(90˚ N)
B点处在哪 (2)从南北半球看, B点处在哪个半球?
从本初子午线向西方向为西经,最大度数为经度180˚(180˚ ) (3)从东西半球看,A点处在哪个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0˚纬线(赤道)
个半球? 东西经线的划分——0˚经线和180˚经线
个半球?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方向为东经,最大度数为经度180˚(180˚ )
(2)从南北半球看, B点处在哪个半球?
上图中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
(3)从东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
先确定纬线,再确定经线 南北纬线的划分——0˚纬线赤道) (2)丙在丁地的什么方向?
西半球看,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
南北半球的划分——0˚纬线(赤道)
东西经线的划分——0˚经线和180˚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
第九页,共19页。
先确定纬线,再确定经线
40˚W
20˚W 0˚ 20˚E
(1)
40˚E
20˚S
A B
40˚S
C
60˚S
第十页,共19页。
(1)A点
的经纬度?
(2)从南 (3)从东西半球看,A点处在哪个半球?
(1)甲在乙地的什么方向?
(3)从东西半球看,A点处在哪个半球? 在茫茫海洋中突发事故,如何发出准确的求救信号?
(3)从东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方向为东经,最大度数为经度180˚(180˚ )
(2)从南北半球看, B点处在哪个半球?
上图中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
西半球看, 从本初子午线向西方向为西经,最大度数为经度180˚(180˚ )

初一地理经纬网ppt课件

初一地理经纬网ppt课件

比例尺大 比例尺小
图幅 大 小
内容 详细 简略
(2010·天津文综)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 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 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 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 比例尺
定义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单位统一到厘米
公式变式: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比例尺
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
表示
1:500000 数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 实地距离5千米
文字式
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
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
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50°
6.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
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
60°
甘德
50°
纽芬兰岛
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机场 A. 66.5°N
B.
0
5千米
线段式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式,L为低压, 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14日14时
B.14 日19时
C.15日4时
D.15 日11时

七年级地理上册_经纬网课件_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_经纬网课件_新人教版

下图中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 最短距离约是3330km,图中③点的经度是 A.160°E B.130°E C.180°E
B
D.170°W
谢谢大家!
A B
(40 °E,30 °N)

30 °
D
(40 °w,0 °)
C
(20 °E,0 °)
30 °
(20 °E,30 °S)
40 °20 ° 0 ° 20 °40 °
判读方位
下面四幅图中A在B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B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判读各点的经纬度
30° 20°
20°
40 °N , 80°W
30°
A
100° 0°
130°
30 °S , 30°W
30°
60° 160°
30°S , 170°E
90°
C
170°
习题训练: 北 半球 ,东 西 半 1. 读图(1):A 地在南北半球的_____ 东 半球,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 20º N 90º E 球的____
东南 方向 3.如图,甲在乙的_______ < 乙 4.比较甲、乙面积的大小是甲______
20 ° 甲 30 ° 70 ° 10 ° 20 ° 乙 10 ° 60 °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 °S ____ ,15°E (1)A点的经纬度为 ____ 东 ( 2 ) B 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_____ 南 半 东南 , A,其飞行方向为先向 _____ 后向_______. 东北
南 半球 ,东 西 半 2. 读图(2):A 地在南北半球的_____ 西 半球,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 球的____ 20º S 60º W

经纬网-完整版PPT课件

经纬网-完整版PPT课件
东西
南北
第一节 认识地球 ----经纬网
一、经纬网的形状:
球 状 经 纬 网
一、经纬网的形状:
400 200 00 200 400
4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方
200 格 状
00 经
200
纬 网
400
二、经纬网的判读:
1、看形状:横纬树精——横纬竖经
请写出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 30°N, 120°E
120°E A
120° A
30°
请写出图中B点的地理坐标: 20°N, 110°E
B 110°
20° 120°
小结:
二、经纬网的判读:
1、看形状:横纬树精——横纬竖经
2、看数值:横北大北纬、横南大南纬,
竖东大东经、竖西大西经。
东大东经
请写出图中ABCD四点的地理坐标:
105°E 120°E 135°E
A
D B C
30°N
请写出图中B点的地理坐标: 20°N, 110°E,
B 20°N
110°E
二、经纬网的判读:
1、看形状:横纬树精——横纬竖经
2、看数值和字母:横N北纬、横S南纬
竖E东经、竖W西经
110°E
请写出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 30°N, 120°E
请写出图中B点的地理坐标: 20°N, 110°E,
105° 120° 135°
A D
C B
60° 30° 0° 30° 60°
三、经纬网的意义:
3、判定方向
请说出CDB四点分别位于A 点的什么方向?
105° 120° 135°
D
A
30° 15°

B
15°

经纬网(课件)

经纬网(课件)
2、向南飞行时没有飞过北半球,或者 虽然飞过了北半球,但所飞到的南半 球的地点比出发地的纬度低
3、向南飞行的过程中南半球距离大于 北半球距离
经纬网的意义
1. 确定一点的地理坐标 2. 确定方位 3. 确定距离:111Km /度
4. 应用纬线划分南北半球、高中低纬、五 带,应用经线划分东西半球
N

A. 300N 1600E
B.
300N
0
20 W
C. 300S 200W D. 300S 1600E
特殊的经纬线
纬线
经线
0°纬线:即赤道,纬度起 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
算点,南北纬的分界线, 经度的起算点,东西经分
南北半球的界线
界线
90°纬线:即南北极点
180°经线:与0°经线相 对,与日界线大致重合
(1)内江市的经度为

(2)飞机飞行了约 小时;
900
40。N 费城 75。W
00
29。N 内江市 105。E
(50+61)× 111/1110
两地间最近航线的问题
❖ 例:从甲地(70°N,80°E)到乙地 (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 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4. 应用纬线划分南北半球、高中低纬、五 带,应用经线划分东西半球
120° 110° 100° N
20° A
30° 40° 50°
B
S
1、说出A、B两点的经纬度坐标 2、说出A点位于B点的什么方向
经纬网的意义
1. 确定一点的地理坐标 2. 确定方位 3. 确定距离:111Km /度

星球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共58张PPT)

星球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共58张PPT)

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分界线
• 大大西
• 小小东
(比较原则:W/E统一)
20°W~0°~160°E 东半球 20°W~180°~160°E 西半球
特殊的经线
• 本初子午线
0°经线
• 东西经度划分界线 0°和180 °经线
• 东西半球分界线 20°W和160 °E
前进
经度判断练习
0度以东为东经,0度以西为西经
经线(子午线)
纬线
半圆

相等
不等,赤道最长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相交于南北极点 相互平行
返回
2、纬线和纬度
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 垂直的线叫做赤道。
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赤道的纬度为0°
赤道以北为北纬,北极的纬 度北纬 90°
赤道以南为南纬,南极的 纬度南纬 90°
60°
90°
60° 0°
10O W
0O
10O E
20O E
度数向东越来越大,所以判断为东经
40O E
50O E
60O E
70O E
度数向西越来越大,所以判断为西经
70O W
60O W
50O W
40O W
180度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160O E 170O E 180O
170O W
纬线
赤道
赤道
经线和纬线的比较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线间关系
20° 30°
10° 甲
20°
70° 60°
0° 乙
10°
读下图,回答下题。
1、关于甲、乙、丙位置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都位于西半球 B.甲、乙位于东半球,丙位于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 ppt课件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  ppt课件

ppt课件
35
习题训练: 1. 读图(1):A 地在南北半球的__北___半球 ,东 西 半
球的_东___半球,地理坐标是__2_0_º_N___9_0_º_E__
2. 读图(2):A 地在南北半球的__南___半球 ,东 西 半 球的_西___半球,地理坐标是_2_0__ºS___6_0_º_W___
线
ppt课件
9
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160°E
不是: 0°经线,180°经
线
ppt课件
10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点, 垂直于纬线的半圆
长度: 都相等
经度: 从本初子午线 向两侧递增 0°~ 180°
ppt课件
11
经度的确定
北极
经度跨度360°
西经0°~180°
本 初 子 午 线
南极 ppt课件
东经 0°~180°
C
46
3、极地经纬网地图上的方右下向图中
B点位于A点的 西南 方,
C点位于A点的 东北 方,
N
D点位于C点的 东南 方。
左上图中 B点位于A点的 C点位于A点的 D点位于C点的
东北 西南 西北
方, 方, 方。 ppt课件
S
47
4 、 图中AB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为(B ) A、100千米 B、2200千米 C、3300千米 D、4400千米
50
读出A点和 B点的经纬 度: A:_____
________ B:_____
_________
ppt课件
51
4、某人从赤道出发,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各走了 1110km,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初一地理经纬网课件PPT共58页

初一地理经纬网课件PPT共58页
初一地理经纬网课件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