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ppt课件
新编教育社会学课件
(三)微观角度的研究
(四)综合角度的研究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赛宾斯、华德、杜威
• 一、早起经典代表人物:马克思、孔德、韦伯、曼海姆、涂尔干
二、学科成型时期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的转移 (二)教育社会学的早期发展
三、社会学化时期
(一)研究范式的转型 (二)现代教育社会学的创立
3、教师角色实践
(二)教师角色社会化的阶段:1、教师预期社会化 2、教师继续社会化 (三)教师职业倦怠:1、职业倦怠的两种观点 2、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
3、职业倦怠的过程 4、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5、改善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四)影响教师角色社会化的因素
第二节
学生的角色与角色行为
• 一、学生的社会位置与地位
2、社会代表着与同事角色的冲突
(二)教师群体内部的地位差别 (三)性别与教师的地位 (四)教师与非教学人员
四、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与角色地位
(一)教师的阶层身份特征:1、向上流动性 2、利益集团性 3、多重身份性 (二)教师的只是与权力
五、教师角色社会化
(一)教师角色扮演的过程:1、教师角色期待 2、教师角色领悟
•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
(一)依据方法划分的研究范式
1、实证研究范式 2、人文研究范式
(二)依据研究角度划分的研究范式
(三)依据理论或学派划分的研究范式
1、功能范式 2、冲动范式 3、互动范式
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
•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科学环 • 二、研究课程的形成
三、为什么要学习教育社会学 从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四个角度分析
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概论 PPT
教育社会学与心理学 区别
教育社会学
在解释教育活动火 现象时,多从环境 入手。
将个体的教育行为 归因为个体所处的 社会环境。
心理学
在解释教育活动火 现象时,大多从个 体入手。
将个体的教育行为归 因为个体自身的心理 因素。
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学原理 区别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 中观的学科。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 是一种社会现象的 教育活动,是一种 特殊的和具体的社 会现象。
活动
社会规范
社会的本质
社会的本质是人和组织形式。
人,确定了社会的规模和活动的 状态。
组织形式,决定了社会的性 质,以及生产关系。
社会 VS 群体
社会=群体?
社会 VS 群体 区别
社会
社会各成员之间 联系是必然的紧 密的。
社会中有比较健 全的生存和生产 的职能和分工, 具有对环境的适 存度。
群体
5.你为什么选择坐这个座位? 班级社会学
6.通过以上五个问题,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教学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概念解析
1
2
3
教育 社会 学
教育
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人。 ——夸美纽斯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尽心上
教育
教育就是 系统地将 年轻一代 社会化。
——涂尔干
教育即生 活,教育 即生长, 教育即经 验之不断
改造。
——杜威
教育是有意 识的以影响 人的身心发 展为直接目 标的社会活 动。
——叶澜
…… 广义教育 狭义教育
教育的本质
学者1 学者2
教育的本质
学者3 学者n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 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整个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教育学和社会学为主干形成的交叉学科。
主要研究范围有: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变迁;教育与社会问题;学校和班级的社会学分析等。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沃德、法国迪尔克姆、德国韦伯等为早期代表。
当代西方有多种流派。
传统教育社会学:“新兴教育社会学”的对称。
以研究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教育社会学。
主要研究和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
带有较强的实用性。
是20世纪中叶前的教育社会学。
代表人物多为教育学者,侧重于规范性研究。
新兴教育社会学:“传统教育社会学”的对称。
以研究社会为中心的教育社会学。
主要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完备的客观理论,以了解社会现象。
是20世纪中叶以后的教育社会学。
代表人物多为社会学者,侧重进行验证性的研究。
学校社会学:用社会学观点研究学校运行规律以及学校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研究内容:学校的社会化机能;教学、学习过程中的集体、性格;教师、学生团体内部结构;学生的文化程度;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等。
教育:广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
教育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是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为一切社会所必需,又随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也对社会整体及其诸多方面产生影响。
教育还受制于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
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提出了教育终身化的要求,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教育功能: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
可分为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等。
教育功能的大小,受社会条件、教育状况和受教育者实际需求所制约。
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哲学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Ancient, Dark Ages, Enlightenment, Age of Reason, Modernism, Industrial, Informat beginnings of recorded history it has involved discussions and debates not just about truth, but what are our methods of inquiry into truth. So on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hilosophy and straightforward scientific inquiry is that in philosophy the issue isn’t merely about what the truth is, but how we can know what the truth is. A physicist and biologist know things, but the philosopher asks, How do they know?
Aristotle (384-322 B.C.E.)
• Aristotle collapsed the physical world of matter (the realm of appearances) and the world of ideas to explain change. • He saw the soul as not independent of the physical body • He invented the syllogism (deductive logic) as well as inductive logic
2017 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概论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1.事实研究基础上的价值涉入原则
2.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互补
3.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并存 4.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功能
1
2
3
描述
解释
咨询
知识回顾
社会是在特定的时 空范围内,遵循一 定规范进行着活动 的人所组成的人类 共同体。
学
社会
研究XX现象和问题, 揭示XX规律的一门 学科。
——辞海
在汉语中本意指人与人之间互相联系 而结成的组织,如结社、集会等 ——现代汉语大词典
社会的基本要素和特征
时空
人
社会成员——社会角色
社 会
活动
规则
社会规范
社会的本质
社会的本质是人和组织形式。
人,确定了社会的规模和活动的 状态。
组织形式,决定了社会的性 质,以及生产关系。
社会 VS 群体
社 会 = 群 体 ?
区别
哲学
教育哲学的目的不 是解释,而是确立 “应是”。在取向 方面,教育哲学的 取向既不是过去也 不是现在,而是未 来。
学科意识
常规性
从学科角度出发 来分析和研究 教育活动和现 象,规范教育 社会学的研究 过程。
反思性
从现实的教育问 题出发,从比较 模糊的学科界限 基础上进行教育 社会学的分析和 研究。
学科性质
教育社会学归属于 社会学门下
教育 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归属于 教育学门下
教育社会学学科的 边缘性质
学科性质
1. 传统教育社 会学派的观点 1)研究教育的社会功能, 把教育视作社会化的别名 布朗,裴恩,涂尔干,雷通群
2)研究教育的社会学价 教育学分支 应用社会学部门 值以及教育的社会学分析 苏则罗
教育社会学之三大理论学派
探討及瞭解教育和社會的關係;例如:教育與社會變遷、社 會階層、族群、性別、文化、政治、經濟的關係
運用社會學的觀點及概念(社會體系、社會功能、社會組織 ……)探討與分析教育課題,並解決教育問題;例如:教育 功能、教育政策、學校組織與文化、班級社會體系、課程與 教學、以及教育專業等等。
總而言之教育社會學是探討教育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 ;它是運用社會學的觀點與概念分析教育制度,以充實社會 學與教育學理論,並藉以改善教育,促成社會進步。
ppt课件 23
※考題
(B)學校具有社會化與選擇的功能,其中社會化功能的 目的是什麼?(A)培養學生繼承父業的條件(B) 培養具有共同的價值和信念(C)培養社會所需的人 才(D)促進社會水平流動。 (B)學生在學校中習得適應社會的價值與規範,此歷程 稱為什麼?(A)階層化(stratification)(B) 社會化(socialization)(C)集中化 (centralization)(D)民主化(democratization )
ppt课件 9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臨的角色衝突:
(一)教室內外價值觀念的衝突:社會習俗的要求與 學校制度本身對於教師的期望不符 (二)角色與人格衝突:個人的人格需要與制度上的 角色期望之間衝突 (三)角色與參照團體間的衝突:不同的人對於教師 的角色期望常有所不同,使得教師感到無所適 從。 (四)角色間的衝突:教師在校內、外同時扮演多種 角色 (五)角色內的衝突:教師個人潛能與需要傾向不符
ppt何者符合柏恩斯坦(B. Bernstein )所稱的精密型語言(elaborated code)之意涵?(A)較多分析、抽象 的陳述(B)脈絡依賴的語意表達(C) 單刀直入、簡潔明瞭的敘述方式(D) 反性別歧視運動。
教育社会学第六章(03)PPT教学课件
2020/12/10
18
一、社会组织的目标
2. 我国目标整合时需注意的问题:
• ①在制定组织目标时,要含有为个人所乐于接 受的一定的因素,要尽可能将与组织目标方向 一致的个人目标纳入组织目标之中。
• ②为保证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要加 强对个人目标选择的指导。
• ③当教师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时,要在 认真分析差隔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 施修改个人目标。
2020/12/10
23
二、国外关于学校文化的研究
(一)沃勒的《教学社会学》 学校五方面的特征: ①属于次级文化; ②属于综合文化; ③对立与统合型文化; ④积极与消极功能兼具。 ⑤可有意安排或引导发展方向。
2020/12/10
24
二、国外关于学校文化的研究
(二)柯尔曼娱乐亚文化 ①年轻人在音乐和服装上有特殊的爱好; ②在文化态度上经常与成人世界相对立或
2020/12/10
12
三、在我国学校功能发挥中 存在的问题
• 1.我国学校社会化功能存在的缺欠 • 2.学校选择分配功能中存在的问题
2020/12/10
13
第三节 学校组织的目标 和结构
2020/12/10
14
一、社会组织的目标
(一)学校组织目标的构成 1.社会规定目标; 2.学生个人目标; 3.教师个人目标; 4.学校期望目标。
2020/12/10
15
一、社会组织的目标
(二)学校组织目标的差隔 1. 含义:指已经形成的学校组织目标和构 成学校组织目标的体系之间不一致的现象。 2.表现:学校组织目标的差隔主要表现在 学校及个人目标与国家规定的目标的差隔 上。
2020/12/10
教育社会学理论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变革
教育社会学理论需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关注全球范围内的教育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推动教育社会学理论的 全球化和国际化。
教育公平与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
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教育公平是教育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 心问题之一,需要关注不同地区、不 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机会和 资源分配问题。
推动学科发展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相 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了学术 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发展
早期的教育社会学理论主要 关注教育的阶级属性、教育 的普及和教育的效率等方面
。
现代发展
现代的教育社会学理论更加 关注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 公平和教育的质量等方面, 并强调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教育社会学理论
目录
CONTENTS
• 教育社会学理论概述 •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应用 •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教育社会学理论案例研究
01 教育社会学理论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教育社会学理论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 互关系、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 作用,以及教育机构与社会其他机构 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
04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CHAPTER
理论整合与跨学科研究
理论整合
教育社会学理论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形成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理论体系。
跨学科研究
教育社会学理论需要借鉴和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推动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创新和发 展。
全球化与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变革
《教育社会学理论》课件
在线教育的综合性和跨越性不断提升,对传统教育的冲击越来越大。
3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教育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帮助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教育体制的结构与演化
教育的演化 教育的结构 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教育体系的现代化是教育体制演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教育与社会分工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变迁密切 相关。
对比研究
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等的教育 社会学问题,以期发现规律、比较差异、对经验进 行总结和概括。
教育社会学家的经典理论
杜尔凯姆
教育的社会规范功能,教育是社会 发展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
教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受资本主 义的经济制度影响。
韦伯
教育与官僚制度、社会等级密切相 关,强调管理制度、功能分化。
中西方教育文化的比较
中国古代教育
注重文化传承,以经典为基础,强 调师生关系。
美国教育
注重多元文化,以学生为中心,鼓 励创意和探究。
芬兰教育
注重平等教育,以情境教学为特点, 注重教学质量和私人时间。
教育的全球化趋势
1 多元化的需求
全球化进程加速,教育系统也面临许多挑战,例如本地化与全球化的平衡、跨学科需要 等。
学生的特征和增长
1
智力的发展
智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特征,教育者也应了解学生智力的发展过程,制定符合学 生智力规律的教学计划。
2
成长过程的差异
孩子们的成长速度可以有很大区别,教师应该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成长时间表。
3
年龄和经验
教育者需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年龄和经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以便在教育中能够合 理地安排活动的难易程度。
教育社会学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教育社会学专题ppt
一、经济与教育
社会生产力与教育
教 教育具有劳动力增值的功能:长效性和高效性 育 的 生 教育具有科学知识增值的功能 产 性 功 全面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 能
教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质的规定性相适应
育
与
生
产 力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量的规定性相适应
发
展
相
适 应
教育与生产力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相适应
商品经济与教育
教
育
与
文 化 传
教育是文化传 播的重要途径
系统工程法:分解再组合,大系统测试
数学法: 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找出 一些教育现象在数量上的相对 稳定的关系(正比,反比,开 方等)
研究的具体技术
调查研究的技术:计划制定技术 资料收集技术 资料整理技术 资料分析技术
研究工具使用技术:传统工具和现代化工具
研究程序和步骤
提出研究课题:选题意义和选题可行性
研究课题
1. 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2. 学科理论自身的建设 3. 针对地区热点的研究
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研究范围
1. 研究教育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相关 2. 研究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相关 3. 研究学校体系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 4. 研究班级组织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
研究发展新动向
1. 越来越多参与制订和评价教育政策和教育规 划的活动 2. 越来越重视国际间教育的比较研究,加强与 比较教育的协作 3. 政治学、经济学等也将参与教育社会学的研 究,进行协作 4. 研究领域日趋扩展,从宏观到微观 5.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将日益普及,由美国扩大 到世界各国
二、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传 统
萌生阶段(19c末到20c初) 孔德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教育社会学》ppt课件
人类行动是由动机推动的:个体为了实现目标,在内心 长时间筹划着行动,根据这种筹划的方式,意义被赋予 给了行动。通过人们就行为和言辞表达出来的说法或理 由,社会学家就可以理解这些动机。
ppt课件ppt课件
1
第三讲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
教育社会学的功能取向 教育社会学的冲突取向 教育社会学的解释学取向 对三种取向的判读
ppt课件ppt课件
2
教育社会学奠基人之一涂尔干强调社会学家 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教育研究,因为教育是 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联 系。每当教育制度有所变化时,就是因为它 受到了作用于整个集体生活的某种重大社会 趋势的影响 。
并调动系统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以政治及其
功能为中心。
ppt课件ppt课件
15
“整合”(I:integration)协调系统各部分之间的 关系,以制度规范为中心。
“维持模式”(L: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 确保系统内行动者表现适当的特征,以价值为中心 。
这四个功能是整个社会系统生存的形式,也是每个
ppt课件ppt课件
12
人的社会化是社会系统得以运作和稳定的重 要因素,而社会化的过程包括在分配和整合 之中。
通过分配,社会化应当造就训练有素的工作 人员;通过整合,社会化能使有效分配必然 产生的不平等报偿当作平等被接受。
ppt课件ppt课件
13
帕森斯的“AGIL”模式与学校教育的功能
ppt课件ppt课件1教育社会学ppt课件ppt课件2第三讲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教育社会学的功能取向?教育社会学的冲突取向?教育社会学的解释学取向?对三种取向的判读ppt课件ppt课件33?教育社会学奠基人之一涂尔干强调社会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教育研究因为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章:教育社会学理论
10
2、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人类具有思维的能力; 人类具有思维的能力; 人类的思维和互动是通过符号进行的; 人类的思维和互动是通过符号进行的; 符号包含着一定的内部信息, 符号包含着一定的内部信息,但符号的意义不是规 由于时空不同, 定,由于时空不同,同样的符号可能表达着不同的 信息。 信息。人们只有在社会互动的具体过程中才能把握 特定符号的意义; 特定符号的意义; 对符号的把握以具体情境为基础,理解符号的含义 对符号的把握以具体情境为基础, 是社会互动的前提,同时又促进社会互动; 是社会互动的前提,同时又促进社会互动; 人们对符号的共同理解便形成了社会和文化。 人们对符号的共同理解便形成了社会和文化。
第四章: 第四章:教育社会学理论
1、 2、 : 教 会学 论 大 各 论 观 及代
1
一、结构功能理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前 结构功能理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前 世纪50年代 半期,成主导性理论) 半期,成主导性理论)
1、代表人: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默顿 、代表人: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 2、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结构与功能: 结构与功能:认为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构成的一个相对 稳定、相对持久的结构; 稳定、相对持久的结构;社会结构中的每一部分都对社会整 体生存发挥各自的功能。 体生存发挥各自的功能。 认为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 整合 :认为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整合是指社会结构 中的各个部分,彼此之间具有结合成一个统一体的特性。 中的各个部分,彼此之间具有结合成一个统一体的特性。在 统一的整体中,某一部分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整个结构, 统一的整体中,某一部分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整个结构,但它 不会破坏整个社会结构的协调与平衡, 不会破坏整个社会结构的协调与平衡,其关键是社会中存在 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稳定和和谐:认为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 稳定和和谐:认为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行 状态,除非来自外面的因素破坏平衡。 状态,除非来自外面的因素破坏平衡。
教育社会学功能理论.最全优质PPT
教育具有实现个体社会化和形成个体集体意识的功能——涂尔干 教育实施乃是在于迎合社会需要,其目的除了使个人社会化之外,就社会而言,在使社会体系中的各组成份子有一种制度上的和谐
实现团体目标。为迎合整体文化的变迁, (institutional compatibility)。
他在文中探讨两项功能:社会化功能与选择功能。 ——适合于研究稳定、小型的社会系统
社会结构之所以维持社会团体的和谐及发 ——适合于研究稳定、小型的社会系统
此后他就一直在巴黎大学,讲授社会学和教育学,1917年病逝,享年59岁。
涂尔干(法国展) 的主要原理。
他曾以家庭结构与学校班级的分析为例, 来阐明其社会体系的理论。
并发展儿童生理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品质,以
适应整体政治社会和个人将来所处特殊环境的 需要。”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社会
化。涂氏认为教育的过程是把社会上的价值观
念(或集体意识)加诸于个人,塑造一个新人;
也就是说,要在本性基础上建立一个“社会我” (social being)。所以教育与社会化的历程是 相同的。此外,涂氏所指的社会化是有系统有
功能。他在文中探讨两项功能:社会化功 能与选择功能。依帕氏分析,班级的社会 化功能,可以概括地分为发展个人的责任 1902年主持巴黎大学文学院的教育学讲座。 感与培养个人的能力。 换言之,教育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功能;
帕森斯建立了社会体系理论,他认为任何社会体系都具有四种作用:模式的维持; 至于“选择的功能”,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决定个人职业的选择方式不同于往昔——这种选择多决定于学校教育的过程而少受家庭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社 会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 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社会的不断 进步和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 了解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究其背 后的原因和机制,为提高教育质量提 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教育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发展
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 发展,教育社会学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学科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总结词
关注教育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教育如何促进社会发展。
详细描述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关注教育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教育如何促进社会发展。它强调教育的 内在结构和机制,以及这些结构如何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03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总结词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如何影响社会分 层,以及社会分层如何影响教育机会 和结果。
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总结词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如何促进个体发展 ,以及个体差异如何影响教育过程和结 果。
VS
详细描述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探讨教育如何促进个体的认知、情感和心 理发展,以及个体差异如何影响教育过程 和结果。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总结词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如何促进或 阻碍社会变迁,以及社会变迁如 何影响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特点
教育社会学具有跨学科性、实证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它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实验等实证手段,探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 践指导。
教育社会学
者需求的滿足與動機的激勵,非止學科知識和 傳統文化的傳遞;個人主義的色彩較濃
4. 社會改良論-重視學生對於社會不平等、不公
平現象的分析與批判;改良意味較濃
2019/6/1
7
課程社會學之理論基礎-潛在課程 區分為三大學派(陳伯璋,1985)
1. 結構功能論-潛在課程為「學生在學校及班級
事先安排好的有意學習」
2019/6/1
9
3. 社會批判理論-潛在課程為「將影響或決定正式 課程內涵和特性所蘊含的價值、規範、與態度, 內化於教學過程中(包括有意及無意),而使學 生習得這些經驗,藉以完成社會化;或將這些經 驗轉化為自我意識的反省與批判,進而產生對現
狀改進的實際行動」
2019/6/1
*個人方面:指個人的人格特質和需求,又 稱 情意層面
*制度方面:指制度中的角色期望,又稱規 範層面
2 . Getzels提出之班級社會體系模式:影響人類 社會行為的因素有二
3 . 教學必須瞭解個人與制度方面的資源與限制, 源自能掌握成效2019/6/1
15
教學之社會學基礎-衝突論
1. 教學為一種制度化的領導;教師和學生
3.兩性平權主義學派
* 重視課程中不當性別意識型態的批判,以及如何建 立理想之兩性關係
2019/6/1
6
課程社會學之理論基礎-正式課程
1. 人文主義-此類課程重視傳統文化知識與價值
的傳遞,具保守主義的色彩
2. 社會效率論-強調科學管理技術在課程發展與
學校教育實施上的運用,目的在培育具備競爭 力的公民;強調課程對社會的經濟功能
2.重視教育中成功與失敗者之「社會性特徵」及 「階段分配情形」;較忽略基本要素中之課程、 活動、教學、與評量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关注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它探讨教育如何受社会背景、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以及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被视为社会变革和社会阶层流动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的结构和变动。
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在社会中扮演多重角色,既是传承知识、培养技能的机构,又是社会化、身份认同、价值观传递的重要途径。
教育通过学校、家庭、媒体等渠道,影响并塑造个体的思想、行为、态度,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控制与社会变革教育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通过传授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帮助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同时,教育也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培养积极思维、创新意识的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直接影响了社会的阶层分化和社会流动。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关注教育对个体生活路径的塑造,以及教育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
教育的社会问题尽管教育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挑战。
包括教育资源的不均、教育机会的不公、教育质量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教育资源的不均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资源的不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一些发达地区和名校,而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
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均使得社会阶层分化更加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平等发展。
教育机会的不公教育机会的不公是另一个教育社会问题。
一些个体由于家庭背景、地域、性别等原因,无法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这导致了社会贫困、不平等的现象。
教育社会学研究如何减少教育机会的不公,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包容。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教育社会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是教育社会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研究者通过走访学校、家庭、教师等,观察和记录教育现场的实际情况,以了解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第三讲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 《教育社会学》华师社会学课件 考研
布迪厄也承认教育具有相对自主性,对于任何一个阶级 来说,都不存在有组织的“共谋”(conspiracy,或共享 意识)来控制教育。
事实上,与文化资本的继承相比,经济资本的继承能够 更为牢固地确保阶层化社会的再生产。
为此,支配阶级的个体成员通过教育获得文化再生产的 手段,以此确保社会再生产。例如,在商业管理中,大 学文凭被认为是从事管理工作必备的资格,因而管理者 的孩子进入大学修学此课程的比例相对较高。
第三讲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 《教育社会学》华师社会学课件 考研
第三讲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
教育社会学的功能取向 教育社会学的冲突取向 教育社会学的解释学取向 对三种取向的判读
2
教育社会学奠基人之一涂尔干强调社会学家 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教育研究,因为教育是 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合(I) 规范
14
“适应”(A:adaptation)是指从环境中获取足 够的设备和工具,以及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分配的 活动,系统必须顺应环境所强加的行动条件,或 有积极的情境改造过程。
“目标获取”(G:goal attainment)指确立目标 并调动系统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以政治及其 功能为中心。
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联 系。每当教育制度有所变化时,就是因为它 受到了作用于整个集体生活的某种重大社会 趋势的影响 。
教育研究必须结合社会研究才能真正揭示和 阐释教育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
当今面临的问题
教育与社会制度和社会变迁的关系,教育 在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中的作用。
在学校能力分组这种教学组织类型中,采 用什么样的教学技术、学习方式和课堂组 织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9
(三)迈克尔·艾普尔的反抗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G
L
I
2、莫頓:《社會結構與迷亂》(1938)
二、功能论对学校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观点
1、功能论对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功能的理解 (1)学校教育提供认知技能 (2)区分(sorting)与选择 (3)调教出有知识、明辨是非的公民
• 教育社会学理论中的结构功能论贡献巨大,冲突 理论的分析模式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对教育社会学 的研究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1)社会体系由一群行動體系( action systems)組成 人格體系( personality system) 社會體系(social system) 文化體系(cultural system), 有機行為體系(behavioral organism)
(2)AGIL理論 A是指適應(adaptation) G 是指目的之獲取(goal attainment)
2、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the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宗教、教育、家庭、媒体
4、Bourdieu, P.
主要著作:《实践理论大纲》、《防火墙》、《复制》
Bourdieu在教育社会学上关注的焦点: 1、为什么结构倾向于制造自己的法则 2、如何看待传递知识于观念的教育制度
一、解释理论的中心思想
• 注重日常生活 • 注重主动性 • 注重意义 • 注重主观性
二、解释理论的代表人物
(一)杨格(M.F.D.Young)的理论 在他的代表作《知识与控制-教育社
会学的新方向》(1971年) 1、教育所传授的是知识,学校教育
的过程实际是教育知识分配的过程。 2、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不平等的教
育知识分配。
(二)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的理论
1、侧重学校本身的微观研究 2、把个体看作是意义的创造者 3、指责以统计分析为主干的实证研究法 4、强调解释与参与的,是研究教育社会
学最重要的方法。 5、人群中存在两种基本的语言符码
三、解释理论在教育问题上的主要特色
1、学校称述的是有价值的主流文化遗产 2、对教育不平等原因的重视 3、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师生关系的交
• 3、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 行状态,除非外来因素破坏平衡。
(二)结构功能论的代表人物
孔德 斯宾塞 涂尔干 帕森斯(T.Parsons) 墨 顿 (Robert K.Merton)
(三)结构功能论的最佳代表作及其 贡献
1、T. Parsons:《社會行動之結構》(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3)教育的目标与制度常受许多不同的压力团体的 相反意识所左右,教育制度所牵涉的社会结构,无 法视为某种或一系列价值的产物。
(4)这种方法论,杨格(Young)批评其只重视技 术训练和选择,而忽视了教育历程的内涵。
第二节 冲突理论
一、冲突理论的学术背景
1、功能论憧憬的现代、自由等理想没 有得到落实。
2、功能主义范式的课程研究 课程的动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
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 统的生存。
代表人物:马斯格雷夫《社会学对课程研究 的贡献》
三、功能论的困境
(1)所谓功能是部分对整体或另一部分的功用,但 是有时候对另一部分不一定有功用。
(2)高度分化的社会并不一定可统整于共同的价值 体系之中。
本主义社会所需的价值观与人格特质。 2、学校灌输守时、守规则、尊敬权威的概念,使阶
级不公平合法化。 3、采用「教育分流」(tracking)来发展不同课程以
及教学流程与相关组织。
2、Randall Collins
《The Credential Society》 (1979) ——文凭系统其实是非理性的系统
2、功能论相信社会建立在专家与能力 之上的想法被普遍怀疑。
二、冲突理论的主要观点:
1、冲突 2、变迁 3、强制
三、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1、 Bowles and Gintis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1979) 1、学校服侍现代资本主义秩序的利益,学校复制资
互作用;教师在学校中的作为;教学的 内容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与理论发展的综述
•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必须以实证性研究为起始,以 规范性研究为极至。
• 目前实证性的社会学研究以数量研究模式为主流, 质的研究模式尚处在萌芽阶段。
• 宏观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固然值得继续发展,但微 观的教育社会学研究芳心未艾,两者不可偏废。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理论一 结构功能论 一、结构功能论的重要论述 (一)结构功能论的基本观点 1、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构成一个相对
稳定、相对持久的结构,社会结构中的 每个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的 功能。
• 2、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由于有价值 的共识,即使其中某一部分变化影响到整 个结构,但是不会破坏社会结构的协调平 衡。
Bourdieu的结论 1、文化专断(cultural arbitraries):
(1)支配阶级的儿童显示出天才与卓越 (2)支配阶级的文化显示出比较高级 (3)符号暴力(symbolic violence)的行为
2、文化的资本化
3、学校强化不平等
4、教育制度与社会的复制
第三节 解释理论
解释社会学(Interpretative sociology)理 论认为:对于具体社会情况的一切分析 都是解释性的。
1、文凭不能象征工作的品质 2、为拿到文凭而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和பைடு நூலகம்来的工作关
系 并不清楚 3、许多有资格担任工作者,却因为没有文凭而被拒
绝
3、Althusser,L.
教育是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教育具有 一种“再制”的功能,教育维持并增强资本主 义的生产和剥削关系。
1、压制的国家机器(the repressive state apparatus):法律制度、军队、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