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少儿古诗:屈原(屈平)生平简介
本⽂是为⼤家整理的《少⼉古诗:屈原(屈平)⽣平简介》的⽂章,希望⼤家能够喜欢! 屈平(屈原)⽣平简介 屈平(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是中国⽂学第⼀位伟⼤的爱国诗⼈。
字原,通常称为屈原,⼜⾃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因顷襄王听信谗⾔⽽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的浪漫主义诗⼈之⼀,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诗⼈,世界⽂化名⼈。
他创⽴了“楚辞”这种⽂体,也开创了“⾹草美⼈”的传统。
他的作品共有25篇,篇⽬为:九歌、招魂、天问、离骚、九章、⼘居、渔⽗。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屈原是中国最伟⼤的爱国主义诗⼈之⼀,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诗⼈和伟⼤的政治家。
他创⽴了“楚辞”这种⽂体(也就是创⽴了“词赋”这⼀⽂体),也开创了“⾹草美⼈”的传统。
《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
《离骚》是中国最长的抒情诗。
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
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篇,《九歌》⼗⼀篇(《东皇太⼀》《云中君》《湘君》《湘夫⼈》《⼤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惜往⽇》《橘颂》《悲回风》),《天问》⼀篇等等。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政治,联齐抗秦。
同时主持外交事务。
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
在屈原努⼒下,楚国国⼒有所增强。
但由于⾃⾝性格耿直加之他⼈谗⾔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了秦的怀抱。
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
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中郁闷,开始⽂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
爱国诗人屈原简介
爱国诗人屈原简介爱国诗人屈原简介屈原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爱国诗人屈原简介,欢迎阅读。
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
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生平介绍:屈原,芈[mǐ]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名平,字原,生卒年未见正史记载,史学界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死于前283年—前269年),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屈原的爱国事迹介绍(5篇)
屈原的爱国事迹介绍(5篇)屈原的爱国事迹介绍【篇1】伴随着历史的轮回,许多事物都被岁月消耗殆尽,而被筛选下来的不朽之物,则是人类的精华和结晶。
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历史,去捡拾遗失的美好。
我们小步在汨罗江边,沉浸在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
”的哀号里,“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誓言里,和着波浪的翻腾,望着混浊的江涛随风而去,不禁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面对小人的挑拨离间,众臣不名辩是非,屈原带着愤恨与无奈被流放边境,倡导国家团结的壮志未酬,为君主效力的愿望未圆,谁也无法理解忠臣的赤诚之心。
就这样,在那个阴雨朦朦的日子,带着极度愤慨的心理,屈原终于远离了世俗,远离这个充满污秽的世界!的确,他本可以享受莺歌燕舞,但保卫国家的责任心让他努力力挽狂澜;他本可以与君主一样沉浸在欢乐之中,但楚国的弱势让他忧心忡忡,终于,他绝望了,将生命断送在大海里……广博的大海包容了屈原,洗清了他所容忍的屈辱。
他曾经的宣言:“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寻回了他的清白,他的壮语:“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将刚正不阿诠释;他自谦:“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体现了自我完善。
他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坚定不屈的意志,将爱国精神推向了高潮。
当我们在五月初五感受当年的意境时,愿我们的诚心能赎回秦王的罪过!愿喧闹的场面能将屈原的灵魂唤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屈原迸射出的强烈爱国之情,体会他的远大抱负!屈原的爱国事迹介绍【篇2】汨罗江畔,冷风凄凄。
一个峨冠博带、腰配长剑的人,缓缓地走着。
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但是,他的心在激荡,激荡如这眼前不息的波涛。
你有着贵族的血统,还有出众的才华、挺立的傲骨,更有拯救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和不畏强暴、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你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心安理得……但是,你好傻啊,屈原!怀王重用你,让你起草宪令,这是多么棘手的一个差事啊!你要真的改革,会得罪多少权贵,会结下多少仇敌!你的前途会蒙上多少阴影!但这些你都不顾,你都忘记了。
屈原爱国事迹
屈原爱国事迹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充分体现了他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下列举屈原的部分爱国事迹:
1.忠贞于楚国:屈原出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家庭,他在楚怀
王时期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重要职务,积极辅助楚怀王治理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并致力于提高楚国的国力与文化影响力。
2.谏言改革:屈原在任内倡导政治革新,试图通过法度整饬、选
拔贤能来增强楚国实力。
然而,他的改革触动了旧贵族的利
益,遭到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等人的嫉妒和排斥。
3.抗击强秦:屈原深刻意识到秦国对楚国的威胁,他主张加强国
防建设,抵抗秦国的扩张侵略,维护楚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
严。
4.诗以言志:屈原创作了大量的楚辞作品,如《离骚》、《九
章》、《天问》等,其中蕴含着他对楚国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振兴的理想抱负,以及自己不被重用、遭受排挤后的忧愤之情。
5.投江明志:面对国家衰落和自身遭谗去职的困境,屈原最终选
择了以死明志的方式表达其对楚国的忠诚和无法挽救国家危局的悲痛。
据传,在楚国都城被攻破后,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
悲愤难抑,投汨罗江自尽,后世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为什么屈原会成为爱国主义代表人
为什么屈原会成为爱国主义代表人我们都知道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屈原被称为爱国主义代表人有以下三点。
其一:屈原的一生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神圣的精神状态。
游国恩先生曾在《纪念祖国伟大的诗人屈原》一文中说屈原的文学作品“充分地表现了热爱祖国的情绪”。
用“情绪”来解释屈原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不妥,用这个概念来容纳屈原崇高的精神状态则更为不妥。
屈原没后,先是贾谊“投书以吊屈原”,接着,太史公为二人作传,“悲其志”也。
兹后,李白、杜甫、文天祥、岳飞……无数文臣武将、迁客骚人尊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就是殉汨罗之志吗?这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稳固乃至永存的情感状态,可激励后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其二:屈原的爱国情感是超时空的。
屈原忠君,也敢“怨”君犯上,对人民予以同情、肯定,对祖国的感情矢志不移,对恶势力敢于斗争。
屈原是中国的,他的爱国情感则是属于全人类的。
这是因为他的这种精神是全面的,古人、今人、中国人、外国人都能从中汲取营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
其三:屈原的爱国情感是典型的。
屈原怨世疾俗,抒发的不仅是个人的情感,而且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人民大众的情感。
屈原一生,仕途坎坷,几不得志,但他却“哀民生之多艰”;秦拔楚郢,人人各顾自命,他却在《哀郢》里说“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楚王不信任他,“党人”排挤他,他还在“恐皇舆之败绩”。
读屈原作品,我们始终感觉到诗人往往将自己的安危、荣辱、生死于不顾,整个精神都担系着祖国的兴败衰亡、人民的艰难生活。
这种精神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正因为他的这种感情不是私情,所以才能流芳千古而不泯灭。
除了直抒胸臆的诗篇以外,最能表现他爱国主义精神的就是他不忍看见楚国人民忍受秦国人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时,于五月初自沉泊罗江,享年55岁。
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
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一、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汉族,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新考古发现可能实际为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他留下的作品,据《汉书稠螂志》记录共25篇。
主要作品为《离骚》,《九章》,《九歌》,《天问》,《哀郢》,《怀沙》,《招魂》,出自屈原的名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记载屈原身世的材料,以《史记屈原列传》较早而具体。
司马迁之前,贾谊在贬谪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
文中引用了屈原《离骚》及《九章》中的一些篇章,转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与《史记》所载完全契合。
和司马迁同时代而年辈稍早的有东方朔作《七谏》,庄(东汉人避讳作严)忌作《哀时命》,都是摹仿屈原的作品,文中所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也与《史记》所述相接近,所以《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是基本可信的。
当然,传中也有偶然失叙或史实错记之处。
近代少数学者对屈原的存在表示怀疑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
《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
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
“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
关于屈原的出生年月日,《离骚》中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对此有不同解释,大致可分两说:一是王逸说,他认为“摄提”是“摄提格”的省称,屈原生于“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即寅年寅月寅日;二是朱熹说,他认为“摄提”是天上星座名,并不说明什么年份,两句只是说屈原生于寅月寅日,但年份不明。
二说之中,王逸说更为流行,但因所据历法不同,结论各异。
屈原爱国事迹概括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出生于楚国贵族之家。
他自幼就有远大的志向,致力于改革楚国政治,以强国富民。
然而,屈原的理想与当时的政治现实发生了冲突,导致他被流放,最终在无尽的忧愤中投江自尽。
屈原的爱国事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倡导改革:屈原在楚国担任左徒时,力主改革内政,联合齐国对抗秦国。
他提出的“美政”理念,主张任人唯贤,以德治国,注重民生,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2. 创作《离骚》:屈原在被流放期间,写下了《离骚》等诗歌,抒发了他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这些诗歌至今仍被传颂不衰,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投江殉国:当楚国面临危难时,屈原深感国家兴亡之重,他选择了投江殉国。
他的爱国情怀深深感动了后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典范。
屈原的爱国事迹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他的爱国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屈原的爱国事迹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诗人屈原的生平经历实用1份
诗人屈原的生平经历实用1份诗人屈原的生平经历 1人物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生平经历屈原的事迹,主要见载于司马迁的《史记》。
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__(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日。
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诞生于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1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
屈原: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诗歌成就,被后人誉为“诗魂”,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
屈原的历史地位不仅在于他的文学成就,更在于他作为爱国诗人的代表,对后世的影响 和启示。
感
谢
观汇
看
报 人 :
XXX
屈原最终投江自 尽,以身殉国, 展现出对楚国的 至死不渝的忠诚 和热爱。
屈原的政治主张
主张改革:认为只 有通过改革才能使 楚国强大
主张选贤任能:认 为只有选拔和任用 贤能的人才才能使 国家治理得更好
主张联齐抗秦:认 为楚国应该与齐国 联合对抗秦国,以 维护国家安全
主张法治:认为应 该以法治国,制定 法律并严格执行
反对与秦国交战, 认为应该通过外 交手段解决问题
被楚王放逐后仍 心系国家,最终 投江自尽
史屈 第 四
地原 章 位的
历
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 位
开创浪漫主义诗 歌先河
创作《离骚》、 《九歌》等经典 作品
成为楚辞的代表 人物
对后世文学产生 深远影响
屈原在楚国历史上的地位
屈原是楚国著名的爱 国诗人,他的诗歌作 品《离骚》等深刻反 映了楚国社会的风土 人情和历史文化。
屈
尽单 量击 言此 简处
原
爱 : 意 输
赅入 的你
国 楚 阐 的
述正 观文 点,
诗 国 文
字 是
人 著 您
思 想 的
提 炼 ,
名
汇 报 人 :
XXX
请
的
目
壹
贰
叁
肆录
屈 原 的 生 平
屈 原 的 诗 歌
屈
原
怀
七绝·屈原原文及赏析
七绝·屈原原文及赏析七绝·屈原原文及赏析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绝·屈原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译文屈原当时写下名篇离骚,手中没有刀却发挥了战斗作用。
当时楚国奸佞小人多贤德之士太少,只能在悲愤和绝望投入汩罗江。
注释屈子:指屈原。
屈原(前234——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楚人,是爱国主义诗人。
曾辅佐楚怀王,官至左徒、三闾大夫遭谗去职。
楚顷襄王时被放逐。
因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晚年投汨罗江而死。
楚骚:指的是《楚辞·离骚》,开了我国浪漫主义诗词的先河。
赋:赋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
手中握有杀人刀:喻指屈原作《离骚》所发挥的战斗作用。
艾萧太盛椒兰少:艾萧,即艾蒿,臭草,出自《离骚》。
这里比喻奸佞小人。
椒兰,申椒和兰草,皆为芳香植物,出自《离骚》。
这里比喻贤德之士。
一跃冲向万里涛:指屈原在悲愤和绝望中投汨罗江而死。
赏析这首诗毛泽东写于1962年。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词的开山鼻祖。
屈原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鼓舞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仁人志士。
毛泽东在此诗中高度赞扬屈原的爱国精神,把屈原的才华、当时的世情、以及屈原在悲愤、绝望中的心境精炼和巧妙地作了艺术再现。
全诗语言精练简洁,笔锋犀利,比喻浅显明白,诗意深邃。
诗人生前特别爱读《离骚》,曾多次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收集各种版本的《楚辞》和屈原著作。
诗人运用诗句的艺术魅力,同情屈原的遭遇,诉说屈原能赋骚是因为手中有一支战斗之笔,用来捍卫自己和国家,同时歌颂了屈原强国抱负,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不屈服于恶势力而以身殉志的英勇无畏的形象。
屈原在《离骚》一诗中不仅讥刺群小,还把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屈原《涉江》赏析
屈原《涉江》赏析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出身贵族世家,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有政治抱负,后来楚怀王听信上官大夫的谗言,不仅不重用他,反而疏远了他。
这就激起了他对楚国黑暗现实的强烈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在失望之余,就“驾一叶之扁舟,举世皆浊我独清”,自沉汨罗江。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篇离骚体的政治散文。
诗歌开头即叙事,交代了写作的原因、意图及过程。
从题目中可知,它是有感于国事而发的。
它紧扣题目中的“涉江”二字。
“江”即长江,在当时中国南方流经今湖北和四川两省之间,其地名如襄阳、江陵等均属楚国管辖,诗人正是以此比喻在现实社会里遭到打击迫害,被排挤在朝廷外的爱国志士。
屈原诗所以写得好,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贯穿着一条鲜明的政治线索,那就是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精神。
诗歌表面上看去,是写诗人在清澈的河水边,身穿大夫的礼服,迎着和煦的春风,登上船只,正待渡江。
但是,透过字里行间,人们却看到了诗人宁死不屈、抗争到底的坚定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因此,读者可以把它视为一曲追求光明的战歌。
其二、三、四句:说明了屈原不与秦朝合作的决心,从“乘舲船余上沅兮”至“吾令羲和弭节兮”是对屈原不畏强暴,敢于同邪恶势力做斗争,随着时光的推移,不断增加斗争力量的描写;“奋长袂而拥之兮”至“哀民生之多艰”是对群小误国,奸佞当道,屈原奋起抗争的形象刻画;“哀吾生之无乐”至“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是对不能施展抱负,遭到谗害的悲愤和对群小害己误国的讽刺,这种反复咏叹,是《离骚》全诗的结穴所在。
第五、六句:屈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进行的斗争。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衣裳已在设计、制作之中,“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胸怀抱负,出淤泥而不染。
第七、八句:屈原爱国情怀的表达。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无论路途多么遥远艰难,我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竞渡诗
诗词赏析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五 丝
-唐·褚朝阳
诗词赏析
后世影响
“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继承并发挥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有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就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需要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绮丽的幻想,是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弘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代的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
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我是中国人-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屈原的简介以及代表作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以及代表作有哪些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早年曾任楚国的官员,但因政治不合逢祭至南楚。
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被誉为“楚国之翁”。
屈原的诗承袭了楚辞的文学风格,以深沉的激情、奔放的情感和狂放的想象,表现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他的诗中不仅有叙事和抒情的部分,更多的却是表现了他对于政治、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屈原之诗全面揭示了其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情怀。
代表作品:《离骚》《离骚》是屈原最著名的一首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诗篇。
全诗分五篇,共373句,包括近八十个韵部。
屈原在诗中表现了对于时局的关切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提高民族意识,加强国家实力。
《天问》《天问》是屈原的又一重要诗篇,一共有十首。
这首诗通过向天问询,表达了对于时局的思考和关切。
他发问“大地何以兴,而敦盛处?何其秉维,而九土服?”他认为大地之所以能够兴盛并维系九州大地,是因为他们皆遵从天命。
因而,国家仅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够保持和增强国家的生机与活力。
《九章》《九章》是屈原的一部长诗,共九章,(合计1975字)。
每章都以不同题材展现楚国风情,如《九章·招魂》、《九章·拜鬼》、《九章·山鬼》、《九章·惊梦》、《九章·得志》等,把楚人的爱国思想、生活困境和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总结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不仅是文学巨著,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他的文学作品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启迪,影响了众多的文学家,如王勃、「唐代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及新文化运动等,都从屈原的诗歌中受到了启发,而产生出自己的思想和呈现的风格。
屈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儒雅风流之士,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屈原的爱国情怀投江而死永垂不朽
屈原的爱国情怀投江而死永垂不朽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政治家,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爱国者。
他充满激情和爱国情怀的一生,以及他最终选择投江而死的壮举,让他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永世流传至今。
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他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对于祖国的繁荣与安宁充满了深深的情感。
随着成年,屈原进入楚国政府,成为了楚怀王的大臣,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然而,楚怀王去世后,楚室权臣商鞅上台,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大肆压榨百姓、取消封建制度等不人道的行为。
屈原深感国家将会走向灭亡,对于楚国的未来感到深深的担忧与忧虑。
在屈原的一生中,他通过创作《离骚》等一系列的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这些作品富含着对祖国的深情,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人的追求和价值观。
他的诗歌饱含着真挚的思考和探索,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
然而,尽管屈原努力地呼唤着人们对于祖国的关注与反思,但是他的言论却遭到了当时权势相对的士人和政府的抵制和排斥。
他的忧国之情和真实的观点遭到了扭曲和诋毁。
这种无法理解的遭遇让屈原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
公元前278年,当楚国被秦国入侵时,屈原的忧虑成为了现实。
他看到了曾经的祖国楚国陷入了瓦解和灭亡的边缘。
面对这一切,他再也无法忍受,选择了一种壮烈的方式来宣泄他内心深深的爱国情怀。
屈原选择投江而死,不仅仅是一种逃避或者自取灭亡的行为,而是他对于祖国的无尽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迷茫的一种宣泄。
他宁愿选择以死来表达自己的忠诚和爱国情怀,也表明了他的勇敢和桀骜不驯的个性。
虽然他个人的死亡无法挽回楚国的命运,但他的事迹和诗歌将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激励着后人以他为榜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他的创作和牺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屈原从此成为了一个不朽的传奇。
屈原的爱国情怀投江而死,正是他对于国家的忠诚和为民请命的体现。
他的选择,尽管是一种悲剧,却也彰显出了他的坚定信念和献身精神。
屈原的简介和古诗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和古诗有哪些屈原(前340年-前278年),又称精忠报国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爱国诗人、楚辞的代表人物之一。
屈原为人正直,善良,具有高度的文学才华,其作品风格优美,节奏独特。
他的遭遇深深地感染了他的文学创作,他的诗作流露出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被誉为中国古代爱国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
屈原的生平经历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广陵人。
他祖上曾辅佐楚庄王,家世显赫。
自幼聪明好学,年轻时曾经担任过楚庄王的御史,其颇有才能和节操的形象也赢得了众人的赞誉。
屈原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曾经被推崇为楚国文官之首,颇富盛名。
不过,后来楚国经历了政治腐败的黑暗时期,楚庄王被陷害,屈原遭受了生活的变故。
他曾长期流落在外,心灰意冷,生活极度贫困。
经过多年的漂泊,最终以一场伟大的悲剧告别了这个世界。
传说屈原因不忍心见到楚国陷落于大秦,于五月初五这个节日,豁达出身,扼叹人生,投身于江水中。
屈原的作品代表屈原坚守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将其贯穿于诗歌中,并通过诗歌传递给了人民。
他的诗歌表达出他对祖国未来的苦心和牵挂,表达了他忠于国家,爱护自己的民族的内心情感。
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等。
《离骚》是中国古诗歌中的一篇巨作,其内容充满了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
《天问》是一首充满哲理性的诗歌,探讨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和对生命意义的疑问。
《九歌》则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向上之情。
屈原的作品风格独特奇妙,可以说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卓越代表之一。
屈原的主题思想屈原作为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他的主题思想包括:1. 爱国主义:屈原深爱着他的祖国楚国。
在他的诗歌中,他表达出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关爱,真诚地希望祖国能够强大,自由,快乐。
2. 民族精神:屈原强调了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
他认为有自信的民族才能不断强大发展。
3. 个人挣扎和内心反思:屈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刻地体会到爱国情怀如何进入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将这种思想写进了他的诗中。
关于屈原的爱国精神
关于屈原的爱国精神
屈原,一位家喻户晓的爱国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诗魂〞。
因受奸臣陷害,他屡次被流放,壮志难舒的他最终在悲愤中自投泊罗江,百姓被他的爱国精神感激,民间至今仍在用各种方法思念他。
何其有幸,在这次的经典诵读中,由我饰演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刚接到这个任务,我万分冲动的同时,也隐隐有点担忧。
毕竟我没有任何的表演经验,也没有学习过诗歌朗诵。
一开始,因为台词不熟悉,我总也揣摩不到人物的语气,常常读得结结巴巴又有气无力。
老师从发声的方法开始教起,一句一句地教,细心指导我们怎样通过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表达人物感情。
每天放学后,全部老师都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不停地探讨剧本,揣摩人物感情,不厌其烦地指导我们排练。
腿站得酸胀,嗓子喊得生疼。
可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退缩。
我们都被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感激,更加认真地排练。
我总算明白,这就是团队的精神:精益求精、团结一致、排解万难!过程虽苦,但我坚信,只要秉持这种精神,我们肯定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我想,这也是屈原的精神。
1、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弊政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
2、不屈不挠,与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
3、以民为本,忧国忧民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
4、爱国忧君,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柱。
5、屈原爱国精神表现在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情地眷恋着多灾多难的楚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本文共计686字)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五年级三班的叶弘毅同学,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同学们可能知道,端午节要吃棕子,要划龙舟,但是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跟屈原有关呢?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跟坏人同流合污,他为了激起楚国人的爱国热枕,抱石投江,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卖国的小人,百姓相信爱国诗人是不会死的,所以每年的五月五日,老百姓摇着龙船,到处去寻觅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
我们要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向祖国汇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始终不改变自己的节操,敢于斗争,“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也就是说,只要是我所热爱的,我所追求的真理,那么纵使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