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屈原的简介
屈原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2055f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3.png)
屈原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有哪些屈原,名平,字原,楚国人,又称屈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诗经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他曾经为楚国贡士,担任过楚国官员,也曾是楚国文学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离骚》被誉为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屈原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辗转,他常常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担忧而心痛,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独和辛酸。
在他的诗歌中,留下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爱国以及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下面是对屈原的简介介绍以及代表作品的分析。
一、生平和经历屈原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是楚国荆州中阳(今湖北省枝江市)人。
他的父亲是楚国大臣,家庭经济条件不错。
因此他能够接受到相当好的教育,早年间受到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教育,如樊远,庄忌,和伍定等。
屈原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中原大地上,诸侯割据、内外交战,楚国虽然强大,但还处在与齐、秦等国的斗争之中。
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也充满了战乱、烽火和泣血,文人也常见身陷险阻、危难之中。
屈原年轻时,曾经为楚国的官员,曾在政治上投身于推动楚国的改革和振兴,也发表过很多的政论和诗歌作品,但是在战乱中他的一些政治行动未获成功,导致他在他的官场生涯上受到了很多的阻挠和打击。
为了表达自己的声音和抱负,他也创作了很多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著作,同时也因为这些作品引起了传统文化和填词、文学上的反传统认知。
但是他的作品《离骚》,却是他最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这一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绝唱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屈原的主要代表作品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长达三千多字,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为开头,描绘了屈原在离彤君园游和招魂释怀的情感和思想,同样也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反思,是屈原最为著名和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之一。
2.《九歌》《九歌》是屈原长篇叙事诗歌作品之一,共九章,开篇以“云中君不见吏隐飞鸟道, 时乎时乎隐之。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情节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2cf6913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d.png)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情节屈原,字平仲,楚国湘水人,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前278年。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活跃于战国时期。
屈原才华横溢,著有《离骚》、《天问》等诗集,其文学成就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
以下是屈原的简介资料及其故事情节。
【屈原的生平】屈原出生在楚国湘水之滨,父亲名叫屈瑕,是楚国东部的大族。
他年少时聪明好学,文学和武术都有很高的造诣,曾经跟随着楚穆王出征,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
在楚国担任过不同的重要职务,如楚共王时期的官吏和相国等职务。
然而,屈原并没有一帆风顺的生活。
在他担任相国时,因为主张联合齐国对抗秦国而被诬陷叛变,被楚庄王贬斥。
屈原不甘心受冤,于是离开楚国,辗转多地,最终到达了江南的荆山。
他在这里度过了他很长的人生中的最后几年,直到不幸自杀身亡。
【屈原的故事情节】屈原的生平中有不少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大多与爱国、忧国、心志等方面有关。
1. 《离骚》寓言故事《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它被誉为古代文学中的精品之一。
这部诗篇是屈原在流放荆山时所创作的,主要讲述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和对楚国走向的悲观预测。
其中的“天问”一章更是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品。
《离骚》中有一段寓言故事,讲述了屈原的灵魂乘骚车回到人间访友的过程。
这段故事象征着屈原的思想离开故乡,向人们传达了他以尽己力爱国、守国的决心。
2. 屈原投江屈原离开楚国后,他的情绪非常低落。
有一天,他在地上写下三十二个“吾”字之后,便不停的看着它而落泪。
接着,他决定选择投水自杀,抢救了他的楚国人投笔于江中来减轻水祸。
传说神龟在其前游,开口不停。
他们发现这是神龟波动的波纹,而后只见一条巨龙腾空而过,为他撑起一片长滔滔的波涛。
随后,屈原便跳入江中自尽了。
当地居民为了防止鱼虾蚕蜦吃了他的尸体,便在船上打鼓打鼓,所以这个传说还有举国哀悼屈原的结果。
3. 屈原挂悬浮屈原最后的日子,虽然颓废但心中并没有倒向败逆者。
一晚,他跳上荆州定山的高崖,写下了“身世劳苦,自惜不能再成。
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屈原简介
![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屈原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e7d7b9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70.png)
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屈原简介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辞赋家、诗人、政治家,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之一。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屈原人物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2-公元前278),本名屈平,别称正则,死后谥名曰“原”,是战国末期楚国大夫。
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辞赋家、诗人、政治家,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以及“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屈原出身楚国贵族,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国再次攻楚,屈原重返郢都的希望彻底破灭,投汩罗江而死,终年62岁。
屈原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人物生平少年才俊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日,屈原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到来年的正月初七日,屈原一周岁,居乐平里。
周显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屈原居乐平里。
屈原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石洞读书”与“巴山野老授经”当在这一年的前后。
周显王四十年,(公元前329年),居乐平里。
屈原虽出身贵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响,故而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从这时起,小小年纪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
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屈原出七里峡,游香溪与长江,读书于昭府,与昭碧霞相爱。
周显王四十七年(公元前322年),回故乡乐平里,与昭碧霞定亲。
初露才华周显王四十八年(公元前321年),秦军犯境,屈原组织乐平里的青年奋力抗击,他一方面居高临下地对青年们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巧用各种战术,机智果敢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展其非凡才华。
周慎靓王元年(公元前320年),仲春三月,屈原应怀王之召出山进京,这一年他在鄂渚为县丞。
周慎靓王二年(公元前319年),升任楚怀王左徒。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名言有哪些呢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名言有哪些呢](https://img.taocdn.com/s3/m/60c95af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4.png)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名言有哪些呢屈原,又称屈穆,是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之一,被誉为楚国的国士、民族英雄、浪漫主义诗人等。
他所创作的《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描写了作者对祖国的爱、对社会的批判、对自我生命的悲凉,抒发了他的独特情感与智慧。
关于屈原的生平、成就和思想,以下是一些简介资料和名言。
一、生平概述屈原生于东周时期,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
家世显赫,祖父屈完是楚国著名的大将,父亲屈突为楚国官员。
屈原所学渊博,精通文化艺术,尤其善于创作诗歌和音乐。
他曾在楚国王宫担任官职,参与过政治和军事决策。
但由于他所持有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楚国政权的官僚派系相左,遭到了排挤和迫害。
在楚国政变后,他被放逐到了江南一带。
在流浪生涯中,他用心灵驻足,赋予了离骚以深邃内涵和文学价值。
传说他曾在江南的岳阳楼上,仰望天空,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陷,屈原无法忍受祖国的衰亡和自己的失意,心灰意冷,终于投江自尽,结束了短暂而光辉的人生。
二、经典名著屈原所创作的《离骚》是中国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抒情诗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的巅峰艺术”。
《离骚》涉及了屈原的生平遭遇,表达了他对祖国荣辱、心灵自由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感受。
文字虽有奇诡幽婉之处,但却蕴含着强烈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堪称中华文化的珍宝。
三、思想成就屈原的思想深刻而广泛,体现出了他的爱国情怀、批判精神和文化自觉。
他反对王权的专制和官僚主义的腐败,崇尚人民的民主和自由,在《九歌》中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表达了这一思想。
他也反对各种剥削和压迫,呼吁消弭阶级和贫富的差距。
他提出了人生的价值观和哲学观,如“渊泉源远,流不竭,天道酬勤,勤者必富”等。
四、留传名言屈原的名言丰富多彩,不仅表达了他的思想和情感,也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名言:1.“远人不服,近臣不忠。
”2.“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疗疾先苦心。
”3.“唯免苦水长流,总把乔松似箭,何用荷锄细描。
爱国诗人屈原简介
![爱国诗人屈原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f07232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a.png)
爱国诗人屈原简介爱国诗人屈原简介屈原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爱国诗人屈原简介,欢迎阅读。
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
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生平介绍:屈原,芈[mǐ]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名平,字原,生卒年未见正史记载,史学界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死于前283年—前269年),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屈原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书
![屈原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书](https://img.taocdn.com/s3/m/3d9e670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d.png)
屈原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书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和爱国人士,他的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诗史第一篇”。
本文将详细介绍屈原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1.屈原生平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字平原,楚国丹阳人,祖籍盱台(今河南省商丘市)。
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山水田园文化”的代表人物。
屈原自幼聪颖,有才华,学识渊博,精通音乐、武术、书法等多种技艺。
在楚国官场举步维艰的时候,他选择辞去官职,游历四方,广泛交往,给自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据传说,屈原曾任职于楚国宰相府,并担任过国际关系部门主管。
但因不满楚国内外政治形势,他在公元前278年辞官离开国家,流落到江南:先是到过豫章、余姚等地,后又搬到了郢城(今湖北省江陵县)附近的沅湘之间,过着隐居的生活。
2.屈原的著作屈原在世时就有文集,但在经费时代,只有《离骚》等数篇作品得以流传。
以下是屈原的主要著作:(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一度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巨匠的杰作。
《离骚》是一部仿古诗,主要讲述了屈原离开国家到外游历的感受,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感觉和自身困境的描绘。
《离骚》以其内涵深刻,艺术形式精湛,成为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
(2)《渔父》《渔父》是屈原的短篇小品,向人们展现了屈原的良好人文关怀。
该作品主要描写了一个贫困但有良知的渔民,在渔业经营上遭到不公正对待的故事,通过对渔民困境的生动描述,展示了屈原对人民百姓的深厚感情。
(3)《九歌》《九歌》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杰作之一。
这是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作品,内容包含了屈原的爱国思想、音乐表演、政治见解、天文学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这部作品展示了屈原写作上的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也告诉我们屈原是一个最具有艺术天赋和政治见解的诗人之一。
(4)《招魂》《招魂》是楚国辞赋的代表作之一,由屈原所著,文学风格沉雄豪迈、富有情感。
该作品主要描绘了屈原对楚国忠诚的鞠躬尽瘁,以及在死后对国家的牵挂和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之爱和悲痛之情。
屈原简介介绍
![屈原简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96b78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e.png)
屈原简介介绍
屈原(约公元前 340—公元前 278 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他的主要代表作品《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楚辞之祖”。
据传,屈原投江自尽后,当地百姓划船捞救,但终究无果。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屈原的文学成就和爱国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的爱国精神也激励了后世的许多诗人和爱国者。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品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4a40cc3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a.png)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品屈原是中国楚国时期的伟大诗人,也是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是中国文学最早的爱国主义者之一,曾经为保卫中国楚国的领土和国家利益而努力奋斗。
他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境界对中国文化及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文将就屈原的简介和代表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一、屈原的简介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字子长,一言以蔽之,是中国楚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也被称为楚国文化史上的巨匠。
屈原的父亲是楚国上计令,出身于贵族家庭。
屈原十分聪明而且生性聪明敏锐,他在楚国的文化和政治圈子里以深厚的学问和高超的才能而闻名。
王室显赫,而王室宠爱的人物往往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和培训,并走上成功的职业生涯。
因此,屈原在年轻时就被推荐给楚王作为宾客和文化顾问。
不久后,屈原辞去了官职,离开了王室,并开始自主创作诗歌。
他把自己的前途,任务和能力全部用在了保卫楚国和维护楚国利益上。
但是,因为一些复杂的政治原因,他的故乡楚国和楚王与他决裂,最终导致了他被放逐。
随着屈原的日益消沉和悲痛,他开始创作了一系列痛苦和沉重的诗歌,抒发他对故乡和国家的思念,对自己的遭遇的痛苦,以及对未来的悲观预感。
在他的诗歌中,他讲述了关于自己和国家的悲伤和感受,并一直坚信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同在。
二、屈原的代表作品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之一。
它是屈原在流亡中担忧家国命运的惆怅中所作,全篇文笔精练、意境高妙、格调深沉,充满了屈原痛苦的心情和感受。
全篇十分华美、铿锵有力,同时十分悲伤和严肃。
每一段都散发着屈原独具的思想和情感。
《离骚》是一首关于爱情、个性和人生的哲学诗,其中对爱、离别、生命、艺术、人格等几大主题进行了探讨。
它的艺术形式和诗歌技巧显示了屈原的才华和文学造诣,其中的意识形态、哲学、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思想方式也说明了屈原的智慧和学养。
2、《楚辞》《楚辞》是屈原所著的包含了两百多篇诗歌的著作,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屈原的简介资料及诗词
![屈原的简介资料及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b1e0f37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66.png)
屈原的简介资料及诗词屈原,古代中国著名的诗人、爱国主义者和政治家,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文化英雄。
屈原是楚国人,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享年62岁。
相传其祖籍在今天的湖南省岳阳市,也有学者认为他的祖籍在今天的湖南省汨罗市。
屈原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中,早年跟随楚怀王学习文化,并且在学成归国后为楚怀王称赞,逐渐为楚国政治家。
但是在公元前278年楚国陷于外敌入侵和内乱的困境之中,屈原遭受政治迫害和诬陷,黯然离开了楚国。
在离开楚国后,屈原流浪于江南地区,并在南楚节度使的支持下,开始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民族主义精神的作品。
屈原的最著名的诗作是《离骚》和《天问》。
《离骚》是屈原故乡与知己相聚的场景,屈原抒发了他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对楚国未来的忧虑和他个人的失落之情。
《天问》是屈原对世界和人类的反思,表达了他对天命和自由的探寻。
除了这两首著名的诗词之外,屈原也创作过其他掌声的作品。
他的诗歌多具有浓厚的民族情怀和政治意味,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屈原诗歌风格优美典雅,语言朴素而情感深厚,经久不衰。
在中国文化中,他是一个良师益友和卓越的文化形象。
他的作品不仅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有巨大的影响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
除了诗歌之外,在文化领域,屈原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对道德、政治、美学和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见解。
他所堪称的政治思想对中国近代政治决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在中国文化史上,屈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化英雄。
他的诗歌和思想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和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和精深。
楚国诗人屈原——个人简介
![楚国诗人屈原——个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7c91d0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b.png)
楚国诗人屈原——个人简介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敬仰和崇拜的诗人。
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鱼虾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人屈原——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著作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
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
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
《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
《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
《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da25f3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d.png)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有哪些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是我国春秋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爱国人士。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在文学领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开创了以爱国主题为中心的古代诗歌。
屈原除了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外,他还是一位反对战争、主张和平的政治家,是文学和政治的完美结合体。
1.屈原的简介屈原出生于楚国淮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家族世代为楚国贵族。
他先后在吴国学习了音乐、舞蹈、政治治理及文化典籍等方面的知识,并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公元前278年,屈原离开吴国返回楚国,进入楚梁国做了官(梁国是楚国的大臣部),但不久被楚怀王贬为卫尉,这也是他的政治生涯中遭遇的第一个大的挫折。
此后,屈原深居简出,以写悲怨诗为主,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与政治主张。
2.屈原代表作2.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长诗。
诗叙述了屈原离开楚国去吴国寻求救济,并在寻求救济的过程中受尽屈辱、流离失所的故事。
全诗使用十分丰富的比喻,运用华丽的修辞手法,将屈原的感情和思想娓娓道来。
整首诗描摹的是个人情感和政治哲学的统一,以及爱国主义的情感基础。
2.2《天问》《天问》是一首关于自然界创造和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的诗歌,展现了屈原的思想性和探索精神,表述了人们对自然神秘和崇敬的历程和过程。
这首诗以人类之问、自然之答为基础,讨论了人类对天的探索和对自身的定位。
2.3《诗经-召南·风雨》《诗经-召南·风雨》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篇骊山之歌,反映了屈原对自然界的景观和骊山的缅怀,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念和关注,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审美情感。
2.4《惜往日》《惜往日》是一首抒情诗,描绘了屈原的情感与心情。
诗中表现了对年轻时充满活力的回忆、对失去的遗憾和思念,并表达了愁绪和无奈感。
3.结论总之,屈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诗人,其作品凝聚了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体现了深远的文化底蕴。
屈原的简介简短
![屈原的简介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408afb1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e.png)
屈原的简介简短
屈原,又称屈赤、屈武,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他被誉为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并被人们尊称为“楚国之魂”。
屈原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是楚国黄麻洞人。
少时习文,曾在楚国宫廷任职。
公元前278年,他在楚国国君春申君的错信下被贬为外臣,愤思仕途不遂,于公元前278年在涂山(今湖南岳阳市境内)投河自尽,享年约62岁。
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屈原留下了大量的遗著,尤其是《楚辞》一书,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更是被后世推崇为不朽之作。
他的诗歌以其豪放、抒情、奇妙的魅力而流传至今。
屈原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他主张“君民同乐”的
政治理念,在《离骚》中反映了人民呼吁要求一个能够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好的政治制度。
他主张诚信、自由、平等、尊重人权等哲学思想,提倡“以德治国”,反对腐败、虚伪、险恶等势力,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屈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一位忠于国家、民族爱国的典范。
他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在他的著作、言行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中。
在他生死的历程中,他在践行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为楚国的复兴和人民的福祉不遗余力,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者。
总之,屈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思想卓越、文学才华、伟大责任感和爱国精神的代表性人物。
他的思想、为人及其文学遗产对于后人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的一道灿烂的风景线。
屈原的简介资料作品风格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资料作品风格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fda6c7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b.png)
屈原的简介资料作品风格有哪些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位杰出人物。
他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和诗人,被誉为中国楚辞的奠基之人。
他所写的《离骚》、《天问》等诗歌沉郁、激昂、豪迈,显示出他的文学才华和个性魅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屈原的资料简介和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一、屈原的简介资料屈原,姓屈名赤,字约,楚国人,生于公元前340年,逝世于公元前278年。
他出生在楚国南郡潜邑(今古城镇),家族属于楚国贵族,属于楚国的南方少数民族。
据史书记载,他是父亲屈贡的三儿子,家庭排行第三,拥有良好的家学背景和文化素养。
他在楚国朝廷任职长达九年,担任过楚国的某位宰相、中军司马等职务。
然而,他由于一次政治斗争的失败,被贬为荆州的一名小吏,并于公元前278年在荆江之滩投江而亡。
二、屈原的作品风格屈原的文学代表作品有《楚辞》、《大招》、《时令》、《离骚》、《九歌》、《招魂》、《九思》等。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且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 离骚屈原的《离骚》是传世名篇,被誉为“楚辞之冠”。
这首诗长达十三章,全文1383个汉字,可以看作是具有鲜明抒情色彩的叙事诗,抒发了屈原为思念故土、怀念昔日荣景、感慨人事沧桑而作的感叹声。
在此诗中,屈原运用了大量比喻、夸张、对比、誓言等修辞手法,表现出诗人辞辞句句中浓郁而深邃的个人情感。
此外,在《离骚》中,屈原还把诗歌同自然景观结合在一起,借助景物来描绘自己的精神世界。
2. 九歌《九歌》是屈原的另一篇代表作,也是《楚辞》中特别著名的一首诗篇。
这首诗共分九段,内容抒发了屈原对神仙和人类相互通达之情义的歌颂,描写了某些神仙神话传说。
在《九歌》中,屈原刻画的形象丰富多彩,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宏观体认,传达了他对人类集体与个人面对自然力量的深沉感受。
3. 招魂《招魂》是屈原的另一篇代表作,其情节背景发生在荒凉、幽深的墓穴之中。
屈原的简介资料简单易懂
![屈原的简介资料简单易懂](https://img.taocdn.com/s3/m/db4329c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1.png)
屈原的简介资料简单易懂屈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文化名人,他在中国文学史和政治史上的地位尤为突出。
他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位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化名人之一。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屈原的简介资料,让您更了解这位伟大的人物。
一、屈原的生平屈原(约公元前340年-278年),字端木,楚国南郡临湘人,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夫、政治家、爱国诗人和文化名人。
屈原出生于一个楚国贵族家庭,被誉为“楚国骄子”。
他自幼聪明有才华,备受家族和楚国君王的推崇。
屈原曾经历过多次不同的职位任命,但最终因在政治上对不上兴趣,选择离开楚国政坛,追求自己的理想。
二、屈原的创作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离骚》、《九歌》和《天问》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离骚》讲述了屈原怀念祖国和国君的爱国情感,以及对时局变迁的深切思考。
这些文字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屈原的爱国情怀屈原非常热爱祖国和国民,对于楚国的兴旺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
他曾经在楚国担任政治要职,多次参与国家政务,并提出了许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建议。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屈原被赶出了楚国,这一事件也让他更多了解了国家的局势和民生,对于祖国的爱更加深刻。
四、屈原的仕途和下落在屈原的一生中,他虽然多次在楚国的政坛上谋求发展,但受到了很多人的排挤,最终离开了楚国。
他曾流亡到了其他国家,但最终返楚。
但是,在他回来的第二年,楚国的国君武王发生了变故,屈原因此自刎而死。
他的离世是古代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
综上所述,屈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对于文学历史和政治历史都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屈原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离骚》被世人广为传唱。
他的爱国情怀和思想理念,一直深深地烙印在国人心中,成为一种高贵的精神风范。
屈原离世了,但他的思想和作品将永远铭刻在历史中,代代传颂留传后世。
屈原简介屈原
![屈原简介屈原](https://img.taocdn.com/s3/m/95cbe00c5f0e7cd1842536f0.png)
屈原简介屈原(约前340~约前275年),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楚人。
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
后被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游泳于沅湘流域。
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汩罗江自尽。
《史记》有传,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传世。
背景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全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
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
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
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简介和古诗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和古诗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db84c4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c.png)
屈原的简介和古诗有哪些屈原(前340年-前278年),又称精忠报国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爱国诗人、楚辞的代表人物之一。
屈原为人正直,善良,具有高度的文学才华,其作品风格优美,节奏独特。
他的遭遇深深地感染了他的文学创作,他的诗作流露出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被誉为中国古代爱国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
屈原的生平经历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广陵人。
他祖上曾辅佐楚庄王,家世显赫。
自幼聪明好学,年轻时曾经担任过楚庄王的御史,其颇有才能和节操的形象也赢得了众人的赞誉。
屈原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曾经被推崇为楚国文官之首,颇富盛名。
不过,后来楚国经历了政治腐败的黑暗时期,楚庄王被陷害,屈原遭受了生活的变故。
他曾长期流落在外,心灰意冷,生活极度贫困。
经过多年的漂泊,最终以一场伟大的悲剧告别了这个世界。
传说屈原因不忍心见到楚国陷落于大秦,于五月初五这个节日,豁达出身,扼叹人生,投身于江水中。
屈原的作品代表屈原坚守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将其贯穿于诗歌中,并通过诗歌传递给了人民。
他的诗歌表达出他对祖国未来的苦心和牵挂,表达了他忠于国家,爱护自己的民族的内心情感。
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等。
《离骚》是中国古诗歌中的一篇巨作,其内容充满了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
《天问》是一首充满哲理性的诗歌,探讨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和对生命意义的疑问。
《九歌》则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向上之情。
屈原的作品风格独特奇妙,可以说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卓越代表之一。
屈原的主题思想屈原作为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他的主题思想包括:1. 爱国主义:屈原深爱着他的祖国楚国。
在他的诗歌中,他表达出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关爱,真诚地希望祖国能够强大,自由,快乐。
2. 民族精神:屈原强调了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
他认为有自信的民族才能不断强大发展。
3. 个人挣扎和内心反思:屈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刻地体会到爱国情怀如何进入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将这种思想写进了他的诗中。
屈原诗人的简介资料
![屈原诗人的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0c36dc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4.png)
屈原诗人的简介资料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
他的诗歌不仅深深地揭示了当时汹涌澎湃的政治、社会以及人民的痛苦与悲伤,更凸显了他深沉的思想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
一、屈原的生平屈原原名屈平,字平,是一个小国(楚国)的贵族子弟,出生在楚国北部的施阳。
年幼时,他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机智。
在成年之后,他凭借自己过人的才智,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了楚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
在政治上,屈原曾任楚国大夫和左徒等要职。
在他执政期间,他率领楚国与秦国作战,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了他的失势和被流放的命运。
据说,屈原曾两次流放至汨罗江,期间他深受困顿和悲伤的折磨,然而,这段令他备受煎熬的经历,也成为了他后来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二、屈原的主要作品屈原著作丰富,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以他的《离骚》和《天问》二部诗篇最为著名。
《离骚》是屈原在流放期间写的一部长篇叙事诗,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叙事诗之一。
在这部诗中,屈原借助自身的遭遇,旁及民生国运,阐明了人生观、政治道理以及美学理念,被公认为古代文化的典范之作。
《天问》则是一部哲学性质极强的诗篇,通过对世界的精神探究,屈原在诗中提出了许多关于生命、历史、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解答,深受后来文化界人士的推崇和传颂。
三、屈原的艺术特色屈原的文学创作以抒情诗为主极富审美价值。
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形式多样、写意流畅,内容广泛,寓意深刻,让人读来耳目一新。
同时,屈原在创作中,充分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验与对时代人民的关注,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类的悲愤之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了他的高度人文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感。
四、屈原的影响屈原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诗歌影响非常深远。
从当时至今,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与研究,成为了中国文艺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屈原的简介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今天店铺就来告诉你关于屈原的简介,欢迎阅读。
关于屈原的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国丹阳,湖北省宜昌市,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关于屈原的轶事典故
屈氏家族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姓,但楚王是熊氏。
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河南淅川)。
这就是屈原的故乡。
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
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後代就以屈为氏了。
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春秋时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战国时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
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
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
屈原的祖先叫伯庸。
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
屈原楚辞《九章·惜诵》:“忽忘身之贱贫”。
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人们更习惯叫屈原而不叫芈原。
先秦时期,姓氏有别,姓是有血缘关系的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
生辰八字
屈原的出生日期,据近代许多人研究,约在楚宣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年)到三十年(公元前339年)之间。
照甲子推算,那年应该是戊寅年.恰巧,屈原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
照中国历法的老话是“人生于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为岁首。
屈原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
真正符合于“人”的生辰,所以在屈原著名的作品《离骚》中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这句是说太岁星逢寅的那年正月,又是庚寅的日子,我从母体降生了。
说明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硕是正月,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说明这年正月是寅月;庚寅则说明这一天是寅日。
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这可是个好日子(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
清代陈玚用周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目前一般定为公元前340年。
屈原取名
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四句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
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
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
”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
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就是地的象微,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
这在今天看来,只是个巧合,原无所谓,可在当时却认为是一个好兆头。
司马迁曾在《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
”楚国王室为芈姓熊氏,芈姓是就母系而言,熊氏是就父系而言。
屈原系王族之后,和楚怀王熊槐为本家。
春秋时期,楚武王封儿子“瑕”到屈邑去做首领,因为瑕王子本来在朝中做官,做得不错,就让他去享用屈邑的物产,人们于是称他为“屈瑕”。
由此,楚王为芈姓熊氏,屈氏就成为了熊氏的一个支氏。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
不过,魏晋之后姓氏合一,不再存在这个问题。
关于屈原的历史评价
汉代屈原论争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汉代初年至西汉宣帝时期,第二阶段为西汉元帝年间至东汉和帝时期,第三阶段为东汉安帝时期至东汉末。
汉代士人对屈原的论争体现出汉代学术观念的变迁:第一阶段以黄老之术治国,此阶段士人对屈原持肯定态度;第二阶段为儒学独尊时期,此阶段扬雄、班固、贾逵等人对屈原持批判态度;第三阶段为经学的中衰时代,王逸、应劭、荀悦等人又极力提高屈原地位。
正面评价
古代
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
其后,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这些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
删定《春秋》相提并论。
他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班固明褒实贬评论屈原辞赋”弘博丽雅,为辞赋宗。
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空。
“评价屈原其人”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他与先前的刘安出现了分歧。
关于屈原人格评价问题,他在征引刘安关于可与日月争光的观点后说:“斯论似过其真。
”班固对屈原展开正面批评。
王逸: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刘勰的《文心雕龙》,又概括王逸的观点,写了《辨骚》一章,除证明屈原作品有异于《风》、《雅》的四点以外,也有同乎经典的四事。
洪兴祖是继王逸之后整理、注释《楚辞》的又一著名学者。
他曾得诸家善本,参校异同,成《楚辞补注》一书。
洪氏对北齐颜之推所谓的“自古文人,常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之说,甚为不满。
他从儒家伦理观念出发驳之云:“屈原,楚同姓也。
同姓无可去之义。
”而孔子是提倡士“见危授命”的。
因此,洪氏为屈原的自沉辩护说:“同姓兼恩与义,而屈原可以不死乎?”那么,屈原又为什么不离开楚国呢?洪氏以为,这是由于当时“楚无人焉,屈原如去国,则楚必从而亡”。
因此他说:“屈原虽被放逐,又徘徊而不去楚,其意是生不得力争强谏,死犹冀其感。
”(按:指楚王悟而改行)由此亦可见,屈原“虽死犹不死也”。
朱熹对《诗经》和《楚辞》极为推崇。
他为《楚辞》作的《集注》也足以媲美其《诗集传》。
朱熹注《离骚》中“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云,此乃是屈原“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
如此体会屈原眷恋楚国的思想情感,可谓深入了一层。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继吴起之后,在楚国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
他是在楚国推行“法治”的政治家,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
他在文学方面成就太大了,所以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
为他的文学成就所掩。
其实他的文学作品也都是以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为内容的。
他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有这样的内容。
”
近现代
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张正明《楚文化史》:老子学派的发展有两个趋向:其一是发展为庄子哲学,其二是发展为稷下精气说。
稷下精气说在南方的代表是屈子哲学。
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
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毛泽东:“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
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
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
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
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
《中国文学史》作者龚鹏程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主编胡乔木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负面评价
班固:“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
杨雄:“过以浮”“蹈云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