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制度

合集下载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

1、国际货币制度:又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使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各国政府都共同遵守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2、金本位制: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并建立起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固定兑换关系的货币制度;3、马歇尔-勒纳条件: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贬值才能改善进出口贸易状况;小于1,则会恶化进出口贸易状况;等于1,则对进出口贸易没有影响;4、汇率:是指一国货币折算为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者是用一种货币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5、即期外汇交易:又称现汇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工作日内办理交割的交易;6、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汇交易,是指买卖双方预先签订合同,规定买卖的币种、金额、汇率及将来的交割日期,待到约定的到期日再进行现汇实际交割的外汇业务;7、套汇: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通过买进和卖出外汇而赚取利润的行为;8、外汇期权交易:又称为选择权交易,它是指买卖双方签订远期外汇期权交易合同以后,合同的买方交付一定比例期权费,在合同有效期内,买方就获得了履行或放弃按预先约定的价格和数量买入或卖出外汇的权利;9、买入期权:期权买方预测未来某种外汇价格上涨,购买该种期权,获得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协定价格和数量购买该种外汇的权利;10、卖出期权:期权买方预测未来某种外汇价格下跌,购买该种期权可以获得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协定价格和数量卖出该种外汇的权利;11、浮动汇率制:是指政府不确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参照物的固定比价,也不规定汇率上下波动的界限,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决定;12、欧洲货币市场:在一国国境以外进行该国货币的存放款、投资、债券的发行和买卖的市场,是主要为非居民间的资金融通提供各种便利的市场;由于这种市场起源于欧洲,所以称欧洲货币市场;13、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指在不同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意外变动,致使相关主体的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或是实际成本高于预期,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构成因素:风险头寸敞口、货币兑换或折算至少涉及两种以上货币的兑换、受险时间成交与资金清算之间的时间、风险事故汇率朝不利方向意外变动、风险结果经济利益损失14、外汇风险的影响因素:15、1外汇敞口:是指无法自然抵消也没有被人为冲销的外汇资产或负债,其暴露在汇率变动的风险中,形成汇率风险敞口;2汇率变动幅度与时间因素:是外汇风险产生的关键点;可以通过对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也可以通过非线性组合等统计分析方法预测汇率的变动;另外,亦可通过主观判断来预测汇率的变动;15、期权费用的决定因素:1现汇汇价与协定汇价的差价;差额越小,期权费越低;2合约到期时间长短;期限越长,期权费越高;3欧式期权与美式期权;美式期权的期权费较高;4外汇期权的供求状况;5预期的汇率波动性;预期波动越大,期权费越高;6期权的协定汇率;协定汇率越高,买入期权的期权费越低,而卖出期权的期权费越高;反之,协定汇率越低,买入期权的期权费越高,而卖出期权的期权费越低;16、特别提款权:是IMF于1969年9月正式决定创造的无形货币,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成员国的一种用来补充现有储备资产的手段;它是一种有黄金保值的记账单位,创设时每一单位含金量为0.888671克,与当时的美元等值;它作为会员国的账面资产,是会员国原有普通提款权以外的提款权利,故称特别提款权;特点:1它是一种凭信用发行的资产,其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是IMF人为创造的、纯粹的账面资2特别提款权不像黄金和外汇那样通过贸易或非贸易交往取得,而是由IMF按份额比例无偿地分配给各会员国,接受者无须付出代价;3特别提款权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其用途有严格的限定,只有在IMF及各国政府之间发挥作用向成员国换取可自由兑换货币,支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国际债务,任何私人企业不得持有和运用;17、普通提款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加入IMF需交纳份额,25%可兑换货币+75%本币;18、LIBOR:已成为制定国际贷款利率的基础,即在伦敦同业拆借利率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百分点——即附加利率Margin或Spread如LIBOR+%来确定贷款利率;19、货币互换:它是指当两个筹款人各自借取的货币不同,但金额等值、期限相同时,按照约定的条件,互相偿付对方到期应偿付的本息;20、掉期交易:将货币相同、金额相同、方向相反、交割期限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的交易结合起来进行;21、直接套汇:指当两个不同地点外汇市场上某种货币汇率出现差异时,外汇交易者同时在这两个市场买贱卖贵,从中赚取差价利润的交易行为;22、一国货币升值和贬值对其进出口产生的影响:一国货币对外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抑制进口,改善其贸易收支状况;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则刺激进口,抑制出口,使贸易收支状况恶化;23、多头:是指投资者对看好,预计将会看涨,于是趁低价时买进,待股票上涨至某一价位时再卖出,以获取差额收益;24、空头:做空卖出期货合约后所持有的头寸叫,简称空头;25、间接套汇:指套汇者利用三个或以上不同地点的外汇市场在同一时间内存在的货币汇率差异,同时在这些市场上买贱卖贵,套取汇率差额收益的交易行为;26、硬货币: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汇价坚挺并能自由兑换、币值稳定、可以作为国际支付手段或流通手段的货币;主要有:美元、英镑、日元、法国法郎等;27、软货币: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汇价疲软,不能自由兑换他国货币,信用程度低的国家货币,主要有印度卢比、越南盾等;28、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29、欧式期权:买方只能在到期日选择是否行使权利;30、美式期权:买方可以在到期日前的任何一个工作日选择是否行使权利;31、欧洲债券:借款者在债券票面货币发行国以外或在该国的离岸金融市场发行的债券;它的发行不受任何国家金融法规的管辖;例如,中国在日本市场发行的美元债券;32、外国债券:借款人在其本国以外某一国家发行的,以发行地所在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发行必须经发行的所在国政府比准;在日本发行的外国债券日元叫武士债券SamuraiBond;在美国发行的美元债券叫洋基债券YankeeBond;在英国发行的英镑债券叫猛犬债券Bulldog;33、升水:表示期汇比现汇高;34、贴水:表示期汇比现汇低;35、国际储备运营管理基本原则:1安全性2流动性3盈利性36、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对汇率的影响:外币贬值,本币升值;37、我国人民币实施的汇率制度1.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1979-1993年第一阶段:复汇率制1979~1985年,即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贸易汇率与非贸易汇率并存;非贸易汇率:1美元=元人民币;贸易汇率:1美元=元人民币;第二阶段:双轨制、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85~1993年,即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时期;2.市场经济时期1994年至今第一阶段:单一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时期1994~2005年7月;这一时期的特点:1994年1月1日开始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全国统一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人民币对外公布的汇率即为该市场所形成的汇率;1996年12月我国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第二阶段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至今;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7年5月21日开始,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变化幅度由3‰扩大到5‰38、金本位制下决定两种汇率的基础:铸币平价:典型的金本位制度具有的特点是:各国货币均以黄金铸成,金铸币有一定重量和成色,有法定的含金量;39、国际储备的主要作用:第一,维持国际支付能力,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第二,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第三,充当国家对外借债的信用保证;40、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1外部原因:是国际投资的巨大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外资撤离;据统计,危机期间,撤离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高达400亿美元;2内部原因:①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②银行贷款过分宽松,房地产投资偏大,泡沫明显;③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外资,大量引进外资并导致外债加重;④汇率制度僵化;⑤过早地开放金融市场,对国际游资防范不利;41、国际收支顺差的不利影响1导致本币升值不利于出口2导致通货膨胀原因:政府稳定汇率,增加货币供给3易引发贸易纠纷,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发展4引发投机活动,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42、远期外汇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区别1远期外汇交易成交后汇率固定,外汇期货成交后汇率波动;2远期外汇交易100%金额支付,无保证金,外汇期货需交纳少量保证金;3远期外汇交易到期一般实际交割,外汇期货一般对冲平仓;4远期外汇交易额不标准,外汇期货交易额标准化;5远期外汇交易地点是场外交易,外汇期货在交易所内交易;6远期外汇交易信息通常不公开,外汇期货信息公开、透明;7远期外汇交易靠双方的信誉作保证,外汇期货有清算所组织清算;43、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区别:1权利和义务:期货是双方对等的权利义务,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买方只有权利没有义务,期权卖方只有义务没有权利;2标准化:期货是标准化合约,期权合约是非标准化的;3盈亏风险:期货交易风险大,双方对等;期权交易中买入期权一方收益无限而损失固定,卖出期权一方收益固定而损失无限;4保证金:期货交易双方都要缴纳;期权交易卖方缴纳又叫权利保证金;5成交价格:期货合约中汇价不断波动,期权合约中汇价固定;44、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一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二华尔街对金融衍生品的滥用三美国民众的消费观念四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45、期权的操作原理:买入外汇买入期权买入看涨期权卖出外汇买入期权卖出看涨期权买入外汇卖出期权买入看跌期权卖出外汇卖出期权卖出看跌期权4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1、复式记账原则:1凡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均属于贷方项目,亦称正号项目PlusItems,其增加记“贷方”,其减少记“借方”;2凡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均属于借方科目,亦称负号项目MinusItems,其增加记“借方”,其减少记“贷方”;2、权责发生制原则3、市场价格原则4、单一记账货币原则47、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国际收支账户: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项目、金融项目储备资产错误与遗漏经常项目:货物:货物出口、货物进口服务:运输、旅游、通讯、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其它商业服务收入:职工报酬、与投资收入有关的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收入与支出经常转移:除了资本转移以外的各种转移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项目:资本转移: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转移与固定资产收买或放弃相联系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债务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各种无形资产的交易金融项目: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它投资储备资产:货币性黄金、外汇资产和其它债权、在IMF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错误与遗漏项目48、国际收支逆差的不利影响:1使本国经济增长受阻:①经济发展所需原材料和技术不能进口②外汇储备下降③抵御危机的能力下降2易出现债务危机3损害国际信誉49、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1经济政策:①财政政策:扩大或缩减财政开支②货币政策:利用利率和汇率2直接干预政策3国际经济合作政策4涉外经济预警机制50、巨额外债的消极影响:1往往引起债务国利率和汇率波动,甚至影响债务国的货币政策的推行;2对外国资本产生依附性;3冲击债务国民族工业,挤占国内市场;4可能引发债务危机;5可能引发动荡;51、国际储备资产必须具备特征:第一,官方持有性第二,公认性自由兑换性第三,流动性第四,稳定性第五,适应性52、BSI法及避险原理:全称: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Borrow-Spot-Ivest操作步骤以有应收账款的出口商为例:有应收账款的出口商,为了防止汇率变动,先借入与应收外汇等值的外币以此消除时间风险;通过即期交易把外币兑换成本币以此消除价值风险;然后,将本币存入银行或进行投资,以投资收益来贴补借款利息和其他费用;届时应收款到期,就以外汇归还银行贷款;借款--投资法BSI法操作提示:有应收账款的出口商,应先借入与应收外汇等值的外币以此消除时间风险有应付账款的进口商,应先借入与应付外汇等值的本币以此消除时间风险。

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间货币关系的总和,它是指调节各国之间货币兑换、资⾦流动及债权债务关系清算所涉及的⼀整套国际性规则、安排、惯例和机构。

国际货币体系对国际⾦融活动的正常运⾏,乃⾄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有着⼗分重要的作⽤。

那么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接下来,让店铺⼩编为你详细介绍⼀下吧。

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1、各国货币⽐价即汇率的确定
2、各国货币的兑换性和对国际⽀付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对经常项⽬、资本⾦融项⽬管制与否的规定,国际结算原则的规定
3、国际收⽀的调节
4、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5、黄⾦外汇的流动与转移是否⾃由
⼀国货币的汇率⽔平、国际收⽀等均不是⼀国所能单独决定的,⽽是各国经济相互作⽤的结果。

特别是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若没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存在,各国经济政策就难以协调,各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国际收⽀的平衡就很艰难,会严重影响各国正常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国内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同时也会加剧国际⾦融领域的动荡,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可以在线咨询店铺律师哦。

国际货币制度包括

国际货币制度包括

国际货币制度包括:了解主要架构和功能的重要指南引言国际货币制度是指由各个国家共同制定的一套规则和机制,用以管理全球的货币交流和金融体系。

这一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国际贸易、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架构和功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领域的运作。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历程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然而,现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形成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在此期间,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得以建立,为国际货币制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的国际货币制度机构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于1944年,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

IMF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全球贸易和金融合作,为成员国提供贷款和经济政策建议。

IMF还负责监督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并帮助解决成员国间的付款平衡问题。

2. 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另一个关键机构,成立于1944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

世界银行的核心任务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帮助其实现经济发展和减轻贫困。

世界银行主要通过贷款和技术合作来实现这一目标。

3. 国际清算银行(BIS)国际清算银行是国际货币制度中的另一个重要机构,成立于1930年,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

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中央银行的金融政策,促进国际金融合作,维护金融稳定。

三、国际货币制度的功能国际货币制度有以下几个重要功能:1. 调节国际支付平衡国际货币制度通过协调国际支付平衡来维持全球经济的稳定。

当一个国家的付款平衡出现问题时,国际货币制度提供贷款和其他经济援助,以帮助该国恢复经济稳定。

2. 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国际货币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通过提供资金、技术援助和经济政策建议,国际货币制度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减轻贫困。

3. 维护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制度还起着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关键作用。

简述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

简述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府针对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及有关规则所做出的安排。

它涉及到货币体系、国际储备资产、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以及国际货币合作与协调机制等方面。

1. 确定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制度首先需要确定货币体系,包括哪些货币将被纳入体系,每种货币的职能和地位,以及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货币体系通常分为固定汇率体系和浮动汇率体系。

在固定汇率体系中,国家之间保持固定的汇率,而在浮动汇率体系中,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

2. 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国际储备资产是用于支持汇率和维持国际支付平衡的资产。

国际货币制度需要确定哪些资产可以作为国际储备,如黄金、外汇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储备资产的分配和管理方式。

3. 确定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是指国家之间如何确定货币之间的兑换率。

国际货币制度需要确定汇率制度的类型,如固定汇率、浮动汇率或其他类型的汇率制度。

此外,还需要确定汇率调整的规则和程序。

4. 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是指当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所采取的调节措施。

国际货币制度需要确定这些调节措施的类型和实施方式,例如贸易壁垒、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

5. 确定国际货币合作与协调机制:
国际货币合作与协调机制是指各国之间在货币领域进行的合作和协调。

这包括制定共同的货币政策、建立金融机构以提供国际金融服务、以及建立应急机制以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等。

总的来说,国际货币制度是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协调,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并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所主张的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所主张的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所主张的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1. 简介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国际间货币交易和结算的制度安排。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货币制度对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于国际货币制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主张和贡献。

2. 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自2009年起,我国政府开始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通过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建立跨境人民币清算系统等举措,逐步推动人民币在国际间的使用。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也有利于国际货币制度的多元化和稳定性。

3. 提倡多极化国际货币体系我国提倡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主张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我国家在国际货币事务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性。

我国认为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能更好地反映世界经济的实际情况,也能够增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

4.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我国主张国际货币制度应该更加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性,以提高国际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协调和沟通,能够更好地避免国际货币政策的冲突和竞争性贬值,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5.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我国主张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是非常积极和合理的。

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地位的提升,我们有责任和能力参与和推动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多极化、开放化和稳定化的国际货币制度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也符合我国长期的外交政策和经济发展目标。

总结我国所主张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包括人民币国际化、多极化国际货币体系和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方面。

这些主张不仅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影响力提升,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中,我国的主张能够得到更多国家的支持和认可,共同促进国际货币制度的健康发展和完善。

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概念

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概念

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概念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国际间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换的规则和体系。

它由国际货币制度的组成要素、历史发展、主要特征和作用四个方面来阐述。

国际货币制度的组成要素:国际货币制度由货币、汇率和国际支付等组成。

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它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信用状况;汇率是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反映不同国家货币的相对价值;国际支付是指各国之间进行贸易和投资时,使用货币进行支付的行为。

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发展: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黄金标准时期、固定汇率制度时期和浮动汇率制度时期三个阶段。

黄金标准时期是以黄金作为国际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基础;固定汇率制度时期是以美元为中心,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相对稳定地进行汇率调整;浮动汇率制度时期是各国货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相对灵活地进行汇率调整。

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特征: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特征有多极化、多重支付手段、无国内制约和国际调节机制。

多极化体现在国际货币的发行权逐渐从黄金向美元转移,新兴经济体货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多重支付手段体现在国际贸易结算采用多种货币和支付手段,如信用证、托收和电子支付等;无国内制约是指国际货币制度超越了国内经济体制的限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国际调节机制是指国际货币制度需要各国通过国际金融组织和协商来调整和管理汇率。

国际货币制度的作用:国际货币制度起到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平衡的作用。

它通过提供稳定的货币和汇率环境,降低国际交易成本,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性;通过协调国际货币政策和调节外汇市场,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危机;通过货币政策和汇率调整来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平衡。

总之,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与发展对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经济全球化具有重要作用。

各国应加强合作,加强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需要。

第八章国际货币制度

第八章国际货币制度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重建国际货币体 系,促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 的需要。 2、布雷顿森林体系同时也是英、美两国在国 际金融领域争夺主动权的产物。 体现在“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出炉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宗旨
1、建立永久性的国际货币机构来促进国际货币 合作; 2、发展国际贸易、开发和利用各国生产资源; 3、保持汇率的稳定; 4、防止竞争性货币贬值; 5、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取消外汇管制; 6、通过对成员融通资金,调节国际收支。
二、金块本位制
是以黄金作为准备,以有法定含金量的价值 符号(银行券)作为流通手段的一种货币制度。 金块本位制的特点: (1)发行、流通银行券(以金块为发行准备), 法定其含金量。 (2)不能自由铸造金币,也不流通金币。 (3)黄金不能自由输出入。 (4)可有条件兑换金块。
三、金汇兑本位制
又称虚金本位制。它将本国货币间接地与黄金联接。 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 (1)发行、流通银行券法定其含金量。 (2)禁止金币的铸造和流通。 (3)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然后用外 汇在国外兑换黄金。 (4)与一实行金币本位或金块本位的国家的货币保持 固定汇价。 注意: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是残缺不全的(畸型的) 金位,因黄金不能自由输出入,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被破坏。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1929—1933年间,金本位制彻底瓦解了。维持金本 位的三个必要条件不存在了: 1、金币自由铸造、自由流通。 2、自由兑换黄金。 3、黄金自由输出入。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州的 布雷顿森林城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 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 ”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 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为《布雷顿森林 协定》,由此建立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类 似于金汇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 顿森林体系。

附录二:国际货币制度

附录二:国际货币制度
附录二: 附录二: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的概念 – 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货币世界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 施和组织形式 – 构成要素:国际储备资产、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Hale Waihona Puke 国际货币制度的类型– 国际金币本位制:以英镑为中心 国际金币本位制: – 金汇兑本位制:实行该制度的国家的货币与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的国家的 金汇兑本位制: 货币挂钩 – 布雷顿森林体系: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特里芬难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特里芬难题) – 牙买加体系:黄金非货币化,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 牙买加体系:黄金非货币化,
•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
– 欧洲货币一体化:
• • • • • • 1958,《罗马条约》(欧共体); 1989,《德洛尔报告》(经货联盟) 1991,《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 1998,欧洲央行 1999,欧元成为非现金交易货币 2002,欧元成为单一货币
– 其它地区货币一体化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

2、欧洲中期信贷市场
资金的主要来源:石油美元、各国央行的美元 资金;本国总行的信贷资金;发行欧洲美元 存单。 业务特点:由纯商业性贷款转向为基础建设提 供信贷,以及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主要借款 人由跨国公司发展为国家机构和政府,由工 业发达国家转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业务有 所收缩。银团贷款是主要形式
金汇兑本位制
一、时间:1914—1933年 二、内容: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货币与某一实行金 币本位或金块本位的国家(美国、英国、意大 利、法国)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并将本国的黄 金外汇储备移存挂钩国家的中央银行,通过市 场买卖以维持固定比价;国内流通银行券,但 只能通过兑换成外国货币间接兑换黄金。
四、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一)对资本流出国的影响 1、增加资本投资利润 2、资本流出可克服贸易壁垒,带动商品输出 3、可以提高投资国的国际经济地位 4、可能有碍资本输出国国内经济的正常发展 5、国际资本投资的风险较高 6、增加市场的竞争对手
(二)对受资国的影响 1、可以弥补国内资金不足 2、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3、扩大生产能力,扩大产品出口、增加就业 4、过分依赖外资,可能损害经济自主性 5、增加受资国的债务负担 6、可能造成大量财富外流
(三)成因 1、美苏关系紧张,将其存款转存北欧商业 银行 2、1957年英法入侵埃及,英镑发生危机, 英政府提高英镑利率,加强外汇管制,禁 止银行向英镑区以外的国家借款 3、80年代,西德、日本、意大利的借款增 加,纷纷取消外汇管制 4、欧洲国家的货币政策日趋自由化 5、美国联邦储备局的Q条例限制
第二节 国际金融市场
一、欧洲货币市场 (一)欧洲货币市场是指集中存放在伦敦或其他欧 洲金融中心的境外美元和其他境外欧洲货币,用 于国际贷放的国际资金市场。由于借贷的货币主 要是美元,因此欧洲货币市场主要指欧洲美元市 场。 (二)范围: 20世纪50年代初,在欧洲市场出现了一切借贷、存 放都以美元为计算单位的资金交易; 亚洲的新加坡成立了亚洲美元市场; 拉丁美洲的巴哈马成立拉丁美洲美元市场 1981年,纽约成为美国境内第一个欧洲美元市场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
关于汇率制度的选择,目前影响较大的理论主要 是两种:一种是"经济论",另一种是"依附论". (一)"经济论" 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主要 因素是:(1)国家的经济实力.(2)经济开放程度. (3)对外贸易的集中度.(4)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二)"依附论" 汇率制度选择的"依附论",主要是由一些发展中 国家的经济学者提出来的.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取 决于其对外经济,政治,军事诸方面联系的特征.
二,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的比较
浮动汇率制的优点: (1)政府对外贸的干预愈小,国际贸易的增长愈 快; (2)免除长期不平衡的严重后果; (3)各国政府不必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来干预外 汇市场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4)浮动汇率可以减少对短期资金流动的刺激, 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 (5)各国有推行本国政策的较大自由; (6)浮动汇率能使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国际传 递减少到最小限度.
本章小节
1.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国际间为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 支付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正常 作用所采取的一系列安排和惯例以及支配各国货币关 系的一套规则和机构. 2.到目前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典型的金本位 制,金汇兑本位制,以美元为中心的金汇兑本位制和 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各有利弊. 3.欧元的诞生和欧洲货币体系的成立是人类社会在 货币一体化方面的一次成功尝试.
浮动汇率制的缺点: (1)浮动汇率可能导致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各国 都以货币贬值为手段,从而引起连锁反应. (2)浮动汇率容易产生投机活动. (3)汇率不稳定不但影响国际贸易,而且影响国 际投资活动. (4)浮动汇率有其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可使一 国长期推行通货膨胀政策,而不必担心国际收支问题.

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1、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简称IMS,指各国在货币合作和货币关系方面的安排。

它是一种宏观经济秩序,反映了各国间货币和金融的关系,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提供了基础。

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货币汇率制度:在国际货币制度框架下,各国之间要进行汇率的安排,以确定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保障流动性和抵押权,并有效地控制货币的流通、价格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均衡。

(2)国际金融制度:包括各国之间在货币和金融方面的投资,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对货币和金融市场的调控,以及世界银行(WB)在货币领域的决策和管理。

(3)国际贸易管理制度:包括各国之间的贸易,如货物、技术、服务以及贸易政策的协商,贸易政策的调整,主要以确保货币、贸易的流通及货币的稳定占主要地位。

(4)货币危机处理系统:IMF等机构主要负责通过采取一系列货币政策,应对和防止货币危机。

- 1 -。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
③确立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及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概念与建立 金本位制是以一定成色的黄金作为各国本位货币,并建立起
流通中各种纸币与黄金间固定兑换关系的一种货币制度。国际金 本位制是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在19世纪70年代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金本位制 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的。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 最先采用了金本位制度。随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效仿, 于1871~1897年间相继采用了金本位制度,标志着金本位制的诞生。
光滑极限量规有塞规和卡规。孔用极限量规是塞规,它的通规是根据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设计的;止规是按孔的最小实体尺寸设计的,如 图6.1 (a)所示。
轴用量规称为卡规或环规,它的通规是按轴的最大实体尺寸设计的;止 规是按轴的最小实体尺寸设计的,如图6. 1(b)所示。
下一页 返回
6. 1 概述
光滑极限量规的标准是GB/T 1957-2006,仍适用于检测国标《极限与 配合》(GB/T 1800 )规定的基本尺寸至500 mm,公差等级IT6至 IT16的采用包容要求的孔与轴。
第十章国际货币制度
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 第三节欧洲货币一体化 第四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含义
所谓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是指为 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 为发挥世界货币只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机 构。它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 革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总和。 国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货币的组织形式 2.货币比价的确定及汇率制度 3.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 二、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争 三、最优货币区理论及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
国际货币制度(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是各国为适应 国际经济交往的需要,对货币的本位、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 节所做出的安排、遵循的原则、建立的组织形式,以及制定的规则 和惯例的通称。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汇率制度 的确定、各国货币的兑换性、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国际收支的调 节方式和国际金融事务的协商和组织。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
(三)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英国经济学家休谟( Hume,1752)最早提出“价格——铸币流动机 制”,其具体内容是:当一国出现对外收支逆差时,黄金流出,国 内货币供给量减少,导致物价和成本的下降;于是会刺激出口、抑 制进口,国际收支得以改善;反之,当一国出现对外收支顺差时, 黄金流入,国内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物价和成本的上升;于是会 抑制出口、刺激进口,国际收支顺差得以减轻。当然,国际金本位 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机制作用的发挥应满足三个条件:其一,各国 货币与黄金挂钩,并随时可以兑换黄金;其二,黄金可以自由输出 入;其三,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必须在黄金准备的基础上发行货币。
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也 正好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五方面内容,即本位制度、汇率制度和汇率制 度的维持、储备制度、国际收支调整制度、以及相应的组织形式。 本位制度 在本位制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 1934年1月美国规定的一美元的含金量为 0.888671 克纯金,35美元 换一盎司黄金的黄金官价。美国承担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官价 兑换美元的义务;同时,为了维护这一黄金官价不受国际金融市场 金价的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干预市场的金价。 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定义国际货币制度(IMS)也称为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货币系统、国际金融架构,是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的一种金融体系。

它包括国际收支、国际结算、国际货币兑换、国际投资等方面,主要是用于解决国际贸易中的金钱问题。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渊源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金融交易和国际支付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早在1873年,随着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英金联盟(英镑的“金夫曼”货币体系)的结束,市场化结算方式逐步取代原来的“金夫曼”货币体系,进入了比较简单的形式,以货币为媒介的市场化结算机制开始正式运作。

1944年7月,在美国费城开会的新经济秩序会议上,庄生机构(IMF)正式成立,并确定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美元和金钱联盟(IMF)的双轴体系。

1960年代,金钱联盟开始尝试将货币换算改为本位外汇形式,这标志着以货币为中介的国际货币制度正式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后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货币制度也不断发展,形成了现代的国际货币制度。

三、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一)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包括贸易收支、旅游收支、资本收支等,即各国与外界在贸易、投资、旅游等方面的相互收入与支出的总和。

(二)国际结算国际结算是各国在贸易、投资、旅游、国际合作等活动中相互结算的便捷有效的方式。

(三)国际货币兑换国际货币兑换是指各国之间使用不同货币进行贸易和投资活动时,货币之间的兑换。

(四)国际投资国际投资是指各国在国外投资资产的活动。

其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形式,对外资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外国投资,而对内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在本国投资。

简述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简述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简述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及主要内容1.引言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一套规范和约束全球货币和金融关系的规则和机制。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国际货币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进行简述。

2.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全球货币和金融关系的一套规范和机制,旨在促进国际贸易、投资和资本流动,稳定世界经济并维护各国利益的平衡。

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目标包括货币稳定、经济增长、贸易平衡和金融安全。

3.主要内容3.1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国际货币制度的形成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目前的浮动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制度不断调整和改革,以适应不同的经济环境和国际金融形势。

3.2国际货币机构国际货币制度由多个国际货币机构组成,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 MF)、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等。

这些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并提供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给各国成员。

3.3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制度与各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密切相关。

各国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增长、通胀水平和汇率水平,同时也通过汇率制度来管理货币的价值和流动性。

3.4跨境支付和结算机制国际货币制度还涉及跨境支付和结算机制,以确保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这些机制包括国际支付系统、跨境清算机构和支付规则等,为各国之间的贸易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

3.5货币危机管理和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制度还需要具备应对货币危机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

在金融危机和货币风险出现时,国际货币制度应提供协调政策、提供流动性支持和风险监控的机制,以保护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

4.结论国际货币制度是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稳定和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机制。

通过不断适应和调整,国际货币制度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金融体系的运作,并为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简述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及主要内容”的内容介绍,希望读者可以对国际货币制度有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消除了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状况。 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资本主义国 家的货币汇率,营造了一个相对 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促进了世 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克服了国际金本位制下储备资产 不足的弊端。国际储备可随着国 际贸易的增长而不
断增加,满足了国际结算对支付手 段的需要和各国政府对外汇储备的 需求。 ●巩固了美国的国际金融霸主地位。 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大 大增强了美国的国际金融实力,使 美国获得了美元“铸币税”的巨大 利益。
●东南亚地区的货币一体化 自20世纪70年代起,东盟各国 加强了货币金融合作,加快了实 现东盟自由贸易区和货币一体化 的步伐。
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积极作用: ●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特里芬难题”,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 了促进作用。 ●以主要货币汇率变动为主的多种汇率体 系安排能够比较灵活地适应世界经济形 势多变的状况。 ●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行,各种调节 机制相互补充,缓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条件下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灵的困难。
(1)欧洲货币一体化
①欧共体早期的货币一体化(1958-1979): ●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欧共 体成立。 ●1969年12月《维尔纳报告》通过,提出 了建设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目标和分 三阶段实现货币同意的计划。 ●1973年创立欧洲货币机制,6国实现联 合浮动汇率。
②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与运作(19791989): 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成立,先 后有12个欧洲国家加入该体系。 ●该体系核心内容是实行一种可调整 的内部固定汇率制。 ●该体系主要措施: ①创立欧洲货币单位(ECU);
铸币税
铸币税,也称为“货币税”。指发行货 币的组织或国家,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 值黄金等财富后,货币贬值,使持币方 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的经济现象。 这个财富增加方,通常是指政府。财富 增加的方法,经常是增发货币,当然也 有其他方法。一张100美元的钞票印刷 成本也许只有一美元,但是却能购买 100美元的商品,其中的99美元差价就 是铸币税,是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②建立稳定的汇率机制,确定成员 国货币的双边中心汇率及对埃居 的中心汇率和波动幅度限制; ③设立欧洲货币基金,集中成员国 20%的黄金外汇储备及等值的本 国货币作为共同基金,用作调节 国际收支差额和稳定汇率。
③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实现 (1989-1998): ●1989年4月《德洛尔报告》获准 实施,计划分三个阶段实现欧洲 经济与货币联盟。 ●1990年7月1日欧洲经货联盟第一 阶段正式启动。 ●1991年12月达成《马约》,确立 建设欧盟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表。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960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已超过 其黄金储备额,美元信用基础发 生动摇,国际金融市场爆发第一 次美元危机。 ●1971年美国首次出现了经常帐户 与商品贸易的巨额赤字,从而使 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黄金储备 继续下降。
●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 政策”,终止每盎司黄金35美元 的官方兑换关系,宣告了布雷顿 森林体系开始解体。 ●1971年12月美元对黄金贬值7.89%, 黄金官价由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 38美元,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的根基。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缺陷
●布雷顿森林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 性。具体表现为美元的信用保证与 国际储备资产不断增长的矛盾,即 “特里芬难题”。 ●汇率制度过于刚性,国际收支调节 机制不健全。 ●国际收支调节的责任不对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十分有限。
特里芬难题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 特里芬在其《黄金 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 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 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 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 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 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 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 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 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 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 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 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 《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 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旨在促 进国际货币合作。 ●建立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 最主要储备货币的国际储备体 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 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2)国际汇率制度的改革
●汇率制度改革必须在固定汇率制 和浮动汇率制之间进行选择。而 目前实行完全的固定汇率和完全 的浮动汇率都是不可能的。 ●汇率目标区机制包含了浮动汇率 的灵活性和固定汇率的稳定性两 大优
点,迎合了国际社会对于稳定 汇率、缩小汇率波动幅度的普 遍愿望,因而引起国际社会的 普遍重视。 ●国际汇率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 还是在条件成熟时恢复某种形 式固定汇率制。
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崩溃
金汇兑本位制由于没有金币流通, 银行券兑换受到限制,以及本币对 英镑、美元、法国法郎、意大利里 拉的高度依赖性,因此是不稳定的 国际货币制度,它只是为适应世界 对黄金需求增加所导致黄金供应不 足的状况而暂时存在的,当1929年 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时,其崩溃也 就不可避免了。
(3)布雷顿森林体系
4.区域性货币一体化
★概念: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 货币金融领域实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 个统一体,最终实现统一的货币体系。 ★发展阶段: 1.萌芽阶段(1960-1968年)。英镑区、法郎 区和黄金集团 2.启动阶段(1969-1998年)。联合浮动→欧 洲货币体系 3.高级阶段(1999年-)。单一货币、欧洲中 央银行
2.国际货币制度的类型
(1)国际金币本位制 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1880年~ 1914年),建立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 行金铸币本位制的基础之上。 其主要特点是: ◆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并作为主要的国际储 备资产。 ◆各国货币都规定含金量,其汇率由铸币平 价决定。 ◆国际收支差额可通过“物价-铸币调节机 制”而得到自动调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赤 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 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取消外汇管制,会员国在增强货 币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 ●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
稀缺币
稀缺货币(Scarce Currency Clause): 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大量的顺差时,逆 差国对该顺差国货币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并向基金组织借取该货币。这就会使这种 货币在基金组织的库存急剧下降。当库存 下降到该会员国份额的75%时,基金组织可 将该会员国货币宣布为“稀缺货币”,并 按逆差国的需求进行限额分配,逆差国也 有权对“稀缺货币”采取临时的兑换限制 措施。
●牙买加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 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的体 系。在这个体系中,欧元、日元、 特别提款权等与美元共同发挥储备 货币的作用。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通 过多种渠道进行调节。除了汇率机 制以外,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 机构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
●浮动汇率合法化。会员国可以自由 选择任何汇率制度。 ●黄金非货币化。 ●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基 金组织以优惠条件向最贫穷的发展 中国家提供贷款或援助,以解决它 们国际收支的困难。 ●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
股票和债券等方式流通。成员国 货币与欧元的汇率被最终锁定下 来。 ●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现金正式 投入流通领域,与成员国的货币 同时流通。 ●2002年7月1日起,成员国的货币 全部退出流通,欧元成为欧元区 11国的唯一货币。
(2)其他地区货币一体化的发展
●中东地区的货币一体化 以丰富的石油资源为物质基础, 设立了海湾国家银行和阿拉伯货 币基金组织(1977年)。 ●拉美地区的货币一体化 成立了中美洲经济一体化银行、 加勒比共同体、加勒比开发银行、 安第斯储备基金组织等机构。
●1973年2月12日,尼克松政府被迫 宣布美元再次对黄金贬值10%,即 每盎司黄金由38美元提高到42.22 美元,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也贬值。 ●1973年3月,剩余维持固定汇率的 国家也放弃了努力,令其货币自由 浮动。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 崩溃。
(4)牙买加体系(管理浮动汇率):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国际货币制 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 敦召开会议,并达成了《牙买加协 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理事 会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第二 次修正案,从而形成了国际货币关 系的新格局。
●1994年1月1日成立欧洲货币局, 取代成员国央行行长委员会,全 面负责监督货币统一进程。 ●1995年12月通过《马德里决议》, 正式定名欧元及其启动日期。 ●1998年5月,确认11国为欧盟首批 成员国,正式任命欧洲央行行长 及其他官员。
④欧洲中央银行建立与欧元正式流 通(1998-): ●1998年6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正式 成立并投入运作,接管了成员国 的货币管理权,负责制定和实施 统一的货币政策。 ●1999年1月1日起,欧元成为欧元 区的非现金交易货币,即以支票、 信用卡、电子钱包、
■存在的问题: ●”特里芬难题”依然存在,国际储 备增长具有盲目性容易形成全球国 际储备泡沫化,加剧通货膨胀。 ●浮动汇率制加剧了外汇市场的动荡, 汇率风险加大增加了交易的成本, 并引发投机资本大规模地盲目流动, 破坏了世界经济的稳定。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缺乏效率和对称 性,调节责任实际上落在逆差国和 非储备货币发行国头上。 ●IMF受美国等少数国家的操纵,不 能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贷款资 金不足且不合理,作用十分有限。
国际金币本位制的崩溃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发展不平 衡所体现的货币黄金分配的不平衡, 由于世界黄金供应不稳定,不适应 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金币本位 制的自动调节存在严重缺陷等原因, 这种缺乏弹性的金币本位制终于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崩溃并再也 无法恢复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