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形势与对策-科学发展观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一、写作要求(一)文体毕业论文文体类型一般分为:试验论文、专题论文、调查报告、文献综述、个案评述、计算设计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文体写作。
(二)文风符合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科学性、创造性、逻辑性、实用性、可读性、规范性等。
写作态度要严肃认真,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或应用价值;立论应科学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逻辑严密。
行文应简练,文笔应通顺,文字应朴实,撰写应规范,要求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
(三)论文结构与排列顺序毕业论文,一般由封面、独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摘要、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组成并按前后顺序排列。
1.封面:毕业论文(设计)封面(见附件1)具体要求如下:(1)论文题目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切题、简洁,不超过30字,可分两行排列;(2)层次:高起本,专升本,高起专;(3)专业名称:现开设园林、农业推广与创新管理、动物医学、经济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法学、水利水电工程、公共管理等专业,应按照标准表述填写;(4)密级:涉密论文注明相应保密年限;(5)日期:毕业论文完成时间。
2.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见附件2):需要学生本人签字。
3.摘要: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为300字左右。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主要内容包括: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所使用的实验方法;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摘要中不列举例证,不描述研究过程,不做自我评价。
论文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符合学科分类,一般为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4.目录(目录示例见附件3):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的一级、二级标题、后记、参考文献、和附录以及各项所在的页码。
用科学发展观 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保驾护航
用科学发展观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保驾护航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党央决定在广大农村中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种全会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势下造福亿万农民的一项富民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创新工程。
目的就是要开展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素质,改变广大农村思想落后于实际,主观不符合客观的普遍现状,解放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提高人均水平,从而实现“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把远程教育办成造福农民群众的一项富民工程”的重要目的。
因此,要保障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保驾护航。
一、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
发展要以人为依靠,要真心真意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更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凭借技术超越了时空上的物理障碍,站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为人民负责的高度,发挥好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为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科学发展意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意识。
加强学习先进适用技术及先进种养殖方法,学习科技环卫知识文化体育等,增强其致富本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人民,实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其中一点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1世纪,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着教育培训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信息资源的传播广度和效能。
但由于种种原因,广大农村还不同程度存在着信息流通不畅、培训资源不够、教育质量不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观点和思想路线的再教育。
农业大学网络远程教育范例
农业大学网络远程教育范例一、农业远程教育发展模式选择中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众多,发展农业远程教育极有意义。
远程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能使任何地方的农民学员方便快捷地获取最好的教育资源,极大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推动各地农业农村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农业远程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中国农村基础薄弱,大多数基层农广校缺乏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资源,在地方电台、电视台也没有教学节目播出时段,但从长远看,这都不会影响远程教育优势和效益的发挥[1]。
发展农业远程教育,存在一个发展模式选择的问题。
考虑到中国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广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户家庭条件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农业远程教育应该采用数字技术与非数字技术恰当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综合利用VCD光盘、有线电视、卫星网、互联网等手段,采取以下两种不同的教育发送和传输的模式[2]:1.主流模式2.替代模式计算机宽带网的地面接入技术,适用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
二、农业远程卫星教育系统建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卫星网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开始在远程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但很多农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买不起电脑,另外,受农村人口教育水平限制,很多人也不懂电脑和网络方面的知识。
中国广大农村地理条件复杂,通信网络线路建设难度较大,架设网络线路成本相对较高,互联网普及率和使用率非常低,短时期内,在中国农村推广互联网教学还很难实现。
卫星教育网建设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畴,由政府投资建设,具备提供话音、视频、通信服务的综合能力,性价比高、技术先进、性能可靠,是提供农村远程教育简单经济、行之有效的手段。
卫星远程教育不受时空限制,能为农村学员提供与发达地区质量相同的远程教育服务,能有效解决广大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优秀教育资源稀缺的局面。
目前,农广校在以色列政府的援助支持下,已经建设了拥有1个中心主站和360个双向远端站点,以中央农广校为演播和资源服务中心,各省、地、县级农广校以及乡镇教学班为卫星网络远端接收和教学服务点,能实现数据通信、远程教育培训和视频广播会议的远程卫星教育系统。
新形势下农广校远程教育发展的思考
新形势下农广校远程教育发展的思考摘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全国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中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更加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阐述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教育30多年建设发展所形成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分析了农业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更好地推动农业远程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农业;远程教育;发展远程教育是人类教育历史上的重大创举和变革。
远程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人创造了一个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在国民教育中显示出其开放灵活的优势和巨大的潜能。
改革开放初期,在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巨大学习需求推动下,农业部、教育部、财政部等10部委联合创建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从诞生起就深受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欢迎,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发展到由21个部委联合举办,体系遍布全国上下,逐步成为全国开展农业远程教育的最大学堂。
实践证明,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所开展的农业远程教育符合“大国办大教育”、“穷国办大教育”的特点,显示了诸多优势,其灵活开放、覆盖面广、容量大、成本低、方便快捷、形式多样,政府办得起,农民学得起,办得效果好,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1]。
当前,中国已进入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广校作为全国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面临着更加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如何充分发挥农广校远程教育优势,针对问题寻求对策,更好地推动农业远程教育事业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 远程教育的特点及发展形式远程教育是相对传统的面授教育而言的,其定义为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传递教学信息以代替教师课堂面授的各类教育的总称。
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自主灵活性、大众普及性、技术先进性、资源共享性等特点。
从远程教育发展形式看,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教育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科学发展观论文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是我国崭新的教育模式。
在其发展中仍然有许多不平等的现象,为了使这个新的教育模式更加快速的完善,我们用科学发展观辩证的认识目前的新问题。
处理好全局与局部;规模与质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教学资源的供与求;长远规划与现实工作等五个关系,是使现代远程教育更加快速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质量;效益;公信度;可持续发展 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虽然经过了“中期评估”和“总结性评估”,摸索出一些经验,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
但是,由于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需要完善的环节还很多,可探索的空间仍然很大,只有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继续摸索规律,更好的把握方向,使全新的教育模式更加贴近事物本质,符合远程教育规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笔者以为,广播电视大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处理好电大全局与电大个体的关系,共建和谐电大 被人们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的广播电视大学与普通大学不同,是一个学科齐全、功能完备、特色突出、面向基层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实行中央电大和省、市、县电大(工作站)四级管理,形成了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
其中的任何一所学校都是这个庞大体系的一小部分,脱离了这个体系就不能姓“电”,也不能称其为“大学”。
因此。
无论哪一级电大,都应该增强系统意识,树立“一盘棋”的思想。
既是一个整体,就一定要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
只有不断强化这个系统,才能增强抵御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风浪的能力。
无论哪一级电大,处理问题都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绝不可只顾局部利益,而忽视全局利益,更不能损害全局利益。
强调全局意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级电大更好的发展,而不是束缚手脚,制约发展。
中国人口多,地域广,各地的历史、文化、经济差异很大。
因此,我们在强调增强全局意识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地域的差异性。
不能因为是一个系统就统得过死,要给地方电大充分发挥个性和特长的空间。
中农大远程教育网络学习作业
中农大远程教育网络学习作业第1套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1.中国农业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并进入“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A.农业委员会直属B.农业部直属C.教育部直属D.科技部直属参考答案:C2.“网上农大”是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教育门户网站,全称是“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网”。
域名地址为:()。
A./B./C./D.参考答案:C3.中农大网院的()是:以质量为中心,改革创新、规范管理、适度发展、办出特色。
A.办学方针B.教育思想C.工作指导D.办学理念参考答案:A4.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的不同之一是:学习活动是()进行的。
A.学校安排B.老师安排C.领导安排D.自主安排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A10.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分为()个类别,即通识课、专业教育课和任选课。
一般先选修通识课,尤其是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课,再选修专业教育课,选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自行安排。
A.五B.四C.三D.二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11.教材一般通过各校外学习中心统一向中农大网院订购,学生根据校外学习中心的通知,及时到()进行领取。
A.学院B.书店C.当地校外学习中心D.指定地点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12.“()”栏目是中农大网院发布政策信息的地方,学生入学后须详细阅读其中的文件,主要链接《学生手册》、《课程免修免考管理办法》、《学籍管理规定》等有关制度。
A.学习指南B.新生向导C.迎新专题D.管理规定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13.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教学教务相关问题时,可以在()栏目提出。
A.在线问答B.心情随笔C.考风考纪D.英语对对碰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4.在()栏目中主要发布与学习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开课计划、考试安排、毕业论文(设计)、辅导答疑、学生活动安排等。
A.学院公告B.学生社区C.管理规定D.考试计划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5.()栏目提供了与学习有关的教育理念及相关系统的使用说明,如网络教育与自主学习、上网指南、中农大数字图书馆使用说明、专题讨论课程BBS学生使用说明等。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后习题答案目录第一讲 (1)一、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1)二、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的认识? (1)三、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四、新世纪大学生应如何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2)第二讲 (2)一、举例说明当前按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2)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有? (2)三、如何深化改革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第三讲 (3)六、为什么说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4)第四讲 (5)一、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大体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5)二、当前两岸关系出现哪些积极变化? (5)三、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工作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5)第五讲 (6)一、当前国际形势总的特点有哪些? (6)二、如何从金融危机看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6)三、当前国际竞争态势如何? (6)四、当前国际非传统安全形势如何? (7)五、谈谈中国外交的机遇和挑战。
(7)第六讲 (7)一、当前加快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什么意义? (7)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8)三、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统筹城乡发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强调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该怎样理解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 (8)四、大学生如何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9)第七讲 (9)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9)二、当代大学生应怎样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贡献? (9)第八讲 (9)一、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9)二、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10)三、福建农林大学的“五种品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福建农林大学的“八型校园”建设体现了那些建校理念?他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什么作用?.10四、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10)第九讲 (11)一、阐述在大学生中加强廉洁教育的重要意义? (11)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哪些? (11)三、谈谈大学生如何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11)第十讲 (11)一、如何理解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1)二、大学生消防意识淡薄表现在那些方面? (12)三、火灾紧急疏散逃生自救十要素具体内容是什么? (12)四、大学生就业中的试用期陷进主要有哪些? (12)五、你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哪些建议? (12)第一讲一、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现代远程教育
() 定位不 合理 。定位 是指现代 远程 教育根据远 程教 3 育 的特 点及 其本身 的条 件 ,选择 确定远程 教育办学层 次、
专业设置 、地理范 围来满足不 同学习者 的教育需求 。而 目 前 , 试 点高 校 的 办 学 层 次 片 面 、 专 业 类 型 设 置 求 同 、 校 外
19 年1 务院批准教 育部制定的 《 『2 世纪教育振兴 9 9 月, 面u1 j 行动 计划 》 中, 式提 出 “ 实施现代远 程教育工程 ”。从
19 年 到现 住 ,我 围现 代远 程 教 育发 展迅 速 ,成绩 显 著 。 99 我 现 代 远程 敦育 的 “三 ” ( 件 、 软件 、潜 件 ) 建 件 硬
程 教育 是以学 习者 为中心 ,以构建终 身教育体 系为宗 旨的 新型教育 方式 ,因而 ,必须 以现代教育 思想统领 整个教育 教学过程 。然而 ,现 代远程 教育 的 些 实施者 受传 统教育
思 想 的 影 响 ,只 注 重 知 识 的 传 授 ,而 忽 视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远程 教育 的从 业队伍建 设落后 。 由于远 程教育在 4 教育思 想、教育技 术、教育 手段等方 面都 与传 统的教育模
非 理 性 需 求 , 导 致现 代 远 程 教 育 的不 健 康 发 展 。
方面 ,主要是理论 、厅法建设。几年来,我国现代远程教育 珲论【 删地也是 白花齐放、各领 』骚 。有代表性 的著述有丁兴 x I
富 编 著 的 《 程 敦 育 学 》 ; 杨 改 学 主 编 的 《 代 远 程 教 远 现
远程 教 育是指在 非连 续面授指 导的情境 中 ,助学 肯和 学习者之间通过各类教育资源和双向通信实现教与学的双边
中国农大网络远程教育
中国农大网络远程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远程教育不断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在广大学生群体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远程教育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以非面授形式为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由中国农业大学开设的各种课程均可通过该平台进行学习。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中国农业大学网络远程教育具有很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该教育模式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不受任何地域、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由地学习;其次,网络远程教育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在视听上得到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另外,中国农业大学网络远程教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课程学习、问题探究和思考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发展的能力。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远程教育课程设置丰富多样,包括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教师培训课程等,涵盖了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科学、食品科技等众多领域,可供学生自由选择。
此外,该平台还提供了在线答疑、在线测试、课程论坛等多种互动方式,方便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在使用中国农业大学网络远程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按照规定时间学习,完成课业任务,并进行在线测试,
同时要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证学习效率。
总之,中国农业大学网络远程教育是一种方便、高效、实用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其拥有的独特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可和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高校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距离教育 雹囝田
26 第2 总 0期 0 年 期 第1 0 4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高校现代远程教育
范太华 ,吴春 华
( 中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08 ) 103
【 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从科 学发展 摘 观的角度分析高校远程教育 自身存在的思想认识、定位、资源建设 、从 业队伍、教 学管理与服务
Ke r s ve fsinicd vlp n , n r lu i ri , dsa c d c t n p o l rt s s ia l e y wo d : iw o e t e eo me t oma nvs t c i f e y i n ee u ai , e pef , u t n bed — t o i s a
ss ia l d v lp n .ti f m eve fsinicd v lp n a i e sy a ay ep be o eds n e u t n be e e me tI s r t iw o c t eeo me t tt s sa n l ̄st r lm ft i a c a o o h e f i h t h h o h t
d v lp n a e e p e f t k e i g p c i o u a u a in a d p o t ste c n t c in o fln u ain e eo me tb s d p o l r , e p n a e w t p p lre c t rmoe o r t fl eo ge c t i s h d o n h s u o i d o s s m d lan n o it . y t a r i g s cey e n e
农业大学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材料
农业大学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材料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20xx年3月开始,20xx年8月基本完成。
参加活动的单位主要是: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政机关;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人大、政协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人民团体机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团机关;中央和地方所属国有企业;市(地、州、盟)、县(市、区、旗)直属单位;高等学校。
现就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深刻认识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在中央和国家机关、省区市机关、中管金融机构等单位开展的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为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积累了经验。
实践证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运行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因经济困难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能否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对我们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考验,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
在这种形势下,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更为必要、更为迫切。
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市县机关、国有企业、高等学校等单位在科学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当前形势下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团结奋斗、共克时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好的作风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讲,要解决好人与自然、经济与人口、环境与资源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从一个区域、一个领域、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角度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结合实际,用心体悟,深刻把握,自觉遵循,扎实践行,体现时代性,掌握规律性,解决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是要完善和建立有效的机制环境。
有效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按市场规律配置资源,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地行政、事业、企业运行机制。
二是营造创业激情的人文环境。
大力吸引、培养各类人才,积极鼓励创业,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激发加快发展和创造性。
三是建设开放有序的经济环境。
规范整顿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管理和运行机制。
有效扩大市场开放,聚集各类生产要素,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四是维护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强化监管力度,大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有效地改善人民生活,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有效地发展合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解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真正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在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基础。
统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学有专长、事业有成者的工作。
统战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远程教育网上学习流程
中国农业大学远程教育网上学习流程一、用自己的QQ号,加入中国农大张北站管理群。
学员可经常上网到“群共享”关注有关领取通知书、领教材、做作业、交课程论文、考试时间提醒等通知。
中国农大张北站管理群号222655100(群名称须有:批次、层次、专业和姓名。
例如:121本公共管理王辰)。
移动用户可加入飞信,我们通过飞信给学员下通知。
另外电大邮箱号是zbxdd5218178@ 。
密码是5218178 。
我们会将每学期学习计划上传到邮箱内供学员参考。
二、登录网上农大主页,经常上网关注“学院公告”,进行网上学习、完成网上平台作业、线下作业及考前模拟试题。
具体步骤如下:1、登录农大网址:2、输入:用户名、密码。
用户名是“报名号”,在学费确认后,用户名是学号,即“W+报名号”,密码是:身份证号码显示的出身年月(六位数),如:1987073、点击:“登录”。
→“我的课堂”。
4、在修课程:开始学习5、点击:上方的“课程学习”。
6、完成:“在线作业”,并提交。
每次课程考试前,都必须完成在线作业,作业占总成绩的20%,卷面成绩占80%。
7、本学期还增加了“线下作业”。
详细情况请上农大网学院公告查看2月27号的2012年春季学期“线下作业”的考核安排及要求通知。
8、课程考试前,网上有“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下载打印辅导资料。
9、课程考试时间:每年6月底和11月底,考试时带身份证、学生证、准考证。
(准考证从农大网教务---考试预约---考试查询下载打印)。
三、专升本的学员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大学英语B。
统考通过后办理课程的免考。
统考考试时间为每年的4月、9月、12月。
须在网上自己报名、缴费。
四、最近请关注学院公告2月29号的新版“在线作业管理系统”上线安排的通知和3月20号的关于我院课程重修的通知五、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张北分校负责人:赵老师、景老师。
联系电话:5218178地址:张北县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办张北县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办 2012年3月22日。
论文形势与政策
论文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24 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生姓名张春磊专业土木工程层次专升本批次 102学号 W130221102025学习中心秦皇岛电大2011年 3 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任务。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目标、新措施。
关键词:“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大难题:一是城乡差距大,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滞后;二是农民负担沉重,因病致(返)贫,因教致(返)贫现象还很普遍,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存在明显差别,且贫困人口过多,生产生活仍十分困难。
三是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也存在着与城市的差距,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劳动个体素质欠缺,尚未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逐步缩短存在的差距,千方百计地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确保农民增收。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总之,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
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
一是要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期末考试案例分析综合练习题(战略管理)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考试案例(作品)分析题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对一家成人教育教训机构的外部环境所作的分析报告,请你根据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该作品进行客观的评析,指出其长处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企业名称:北京阿博泰克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简称“北大青鸟APTECH”)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 207 号北大青鸟楼二层主要业务:该公司是北京大学青鸟集团与印度阿博泰克公司 (APTECH)合资组建的专业 IT 职业教育公司。
公司服务于国内IT 职业教育领域,致力于为中国 IT 产业培养技能型紧缺实用人才。
公司采取特许经营的业务模式,在全国建立“北大青鸟 APTECH计算机授权培训中心”。
所有中心实行统一经营管理、严格保证教学质量,受到社会和业界的高度认可。
目前,公司已在全国20 多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100 余个重点城市发展了 240 余家授权培训中心,全体系教职员工10000 余人,培养学员逾30 万人,发展速度之快、经营规模之大、学员人数之多,在全国众多IT职业培训机构中一枝独秀。
年营业额达10亿元。
今后几年该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可能对该企业造成的影响,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1)政治法律环境方面:自从我国提出“科教兴国”的口号之后,政府对教育提出了很多的改进方法,相应也颁发了很多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
例如:普及计算机教育,开设各种专业技校,就可能就增加了很多学生的择校机会,就有可能分流一部分生源。
(2)经济环境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居民用于教育的费用也逐步增长,但同时对教育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样就有利于教育质量高、对学生负责的教育机构的生存,而一些教育质量差又不改善的教育机构可能会面临淘汰的局面。
( 3)社会文化环境方面:以前人们认为工作之后只接受本职业的教育培训就可以了,但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人们认识到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是伴随人一生的。
发展现代化农业远程教育的思考
山东省农业管理T部学院学报
2 0 钲 06
第2 2卷 第 1 期
发展现代化农业远程教育的思考
崔 学 海
( 垦利县农业广播 学校 , 山东 垦利 2 6 0 5) 579
中图分类号 : 7 8 G 2
一Hale Waihona Puke 文献标识 码:A 文章编号 :1 0- 5 0( 06 0- 04 0 8 74 20 ) 1 06- 2 0
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具有一定弹性的,以E标管理为主要 j
4、 与终 身教 育相 结合的生活化 。未来的社会,科技迅 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其重要特点就是淡化专 ( 下转第 6 6页)
作者简介 :崔学海 ( ,山东垦利人 ,垦利县农 业广播 学校农 艺师。 1 6 一) 95
・
64 ,
习 者 突 破 r 统 教 学 方 式 中 的种 种 限制 , 受 时 间 、 空 间 、 过 程 中更充 实、更加 完善 ,以真正满 足人们 生活观念 的变 传
地理位置的限制,而且对学习的内容和进度可以自主选择和安 更 。 排。由于我们所 向对的学习者均 为成人学 员,他们都肩 负工 作与家庭的担子,存市场经济情况下的 工学矛盾又是那样的尖 二、推进农业远程教育的开放性改革
面 :
家庭 、社会 结合起来 ,形成 全方位 的教育 环境 ,使学习 贯
1 、教育 资源利用 率的极大化。在 传统 教学 中教师的授 穿于 人的整个 一生 ,只有 这样 ,才 能 为社会所 容纳 。现代 课辅导,在同 时间 内,只能面对一个 班级 的学 员进行 而 远程教育正是适应教育社会化的便捷渠道,也是改进社会生活 现代远程 教育教学中 ,一位教师讲课,可以有多个教学班或 的最 件工具 也就 是说 ,只有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形式才能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24 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思考学生姓名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层次专升本批次 10秋学号学习中心浙江人才专修学院2011年1 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思考-----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摘要: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实现可持续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应以人为本,遵循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调整投资方向,反腐倡廉。
科学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本文着重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进行一些思考,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工业、农业;改革、开放等各种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协调发展1 科学发展观1.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同年10月中旬,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
1.2科学发展观本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7]:(1)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
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
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的环境和条件。
要关注全体人民的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
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努力为人人都能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平等机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3)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逐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1.3科学发展观内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
说到底,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
2 可持续发展2.1 可持续发展含义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
它的提出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6]。
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
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摈弃。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
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1)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
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3)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
下一世纪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3 中国可持学发展我国将在六大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
为了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务院印发了原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3]。
《纲要》提出我国将在六个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5]。
(1)经济发展方面,要按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方位逐步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
(2)社会发展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报、应急救助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资源保护方面,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矿产、海洋、气候、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
建立重要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要。
(4)生态保护方面,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5)环境保护方面,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发展。
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在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同时,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贡献。
(6)能力建设方面,要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媒体,全面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监测评价系统,建立面向政府咨询、社会大众、科学研究的信息共享体系。
为了落实上述任务,《纲要》提出了六项保障措施。
一是运用行政手段,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水平,二是运用经济手段,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三是运用科教手段,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是运用法律手段,提高全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制化水平,五是运用示范手段,做好重点区域和领域的试点示范工作,六是加强国际合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3 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3.1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工业化运动以来形成的经济增长决定论的发展观念。
这种发展观念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视为发展的主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标志,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根本体现[8]。
以致凯恩斯学派把环境与发展对立起来,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把环境质量放在经济增长之后,认为只能在国家富裕后才有可能去考虑环境问题。
今天人们还来不及享受物质进步带来的巨大利益,便遭到了自然界的疯狂报复。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人们对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念开始了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