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思维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合集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高校课程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高校课程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思政课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改革与创新至关重要,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校课程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与方法。

高校课程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不断推进思政课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参与性和实践性。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学生需求的变化,高校开始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

首先,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高校课程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核心。

互动式教学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和合作,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自主思考和分享。

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学生能够主动地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和学习困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高校课程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主要依靠讲述和阐述,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课外实践等,将抽象的思政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具体、直观。

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互动等,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再次,构建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是高校课程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策略。

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背后的原因与解决办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使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最后,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建立是高校课程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评估主要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缺乏对思想道德素养的全面考量。

对高职院校思政课课改的几点认识

对高职院校思政课课改的几点认识

对高职院校思政课课改的几点认识高职院校思政课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提高综合素质的必修课程,对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高校学生的需求,对高职院校思政课进行课改势在必行。

下面我们就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改进行几点认识进行探讨。

一、突出问题导向,关注学生需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学生们的知识面更加广阔,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也更加深入。

传统的思政课内容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改应该突出问题导向,关注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争辩、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思政课的课改,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使思政课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

二、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传统的思政课大多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的环节。

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改中,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活动、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改也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的也能对将来的职业有所思考和准备。

三、多元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改中,多元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思政课大多是以课堂讲授、课外阅读、答疑解惑为主要形式,导致教学手段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改应该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辩论赛、主题演讲、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课的学习中,提升教学效果。

四、融入新时代元素,增强实效性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融入新时代元素,增强实效性。

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改应该注重引入新时代的理论成果和思想观念,使思政课的内容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

也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把思政课的内容与新媒体相结合,使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政治理论和社会现实,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高职院校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政治素养和法律素养的重要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由于缺乏足够的创新,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思想需求,使得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成为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政策法规的宣传,缺乏对于学生实际思想需求的关注,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排斥和厌恶。

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将思政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加实用性和趣味性。

可以通过设置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多以讲述和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需要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开展问题导向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项目实践等形式,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三、创新思政课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加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设计思政课手机应用程序、制作思政课微课程等手段,拓宽思政课教学的渠道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创新思政课评价机制传统的思政课评价机制多以考试成绩为主,容易造成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脱节。

需要创新思政课的评价机制,注重全面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

可以采用综合评价、学科评价、个性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

五、建立思政课教师团队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力量,教师团队的建设是思政课教学创新的重要保障。

高职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徐颖已发表观点

高职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徐颖已发表观点

高职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徐颖已发表观点高职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徐颖摘要: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找到一种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是每个思政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高职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将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融入教学项目中,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教学项目的全过程,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变。

本文主要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思政课程教学的应用,对如何确定思政项目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

实践证明采用项目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思想政治课传统教学(以下简称“思政教学’,)常常跑不出“应试教育”的圈圈。

老师课堂教学多采取理论说教方式,常常按教材内容逐条讲授,而学生在考前常常按老师所授重点内容条条记忆,这种幼儿园式“灌输”教学,使思政课堂教师无趣,学生乏味。

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合"90后”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影响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提高。

如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J哇,培养并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思政课教学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

所以教师要贯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真实而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

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对思政课项目化教学作了一些有意义的思索和探讨。

一、思政课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内涵项目教学法,是以“教学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参与去实施这一完整项目,是一种“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其项目化教学应具有这些特点:①项目现实性:所选项目主题要与社会密切联系,使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好。

②学习自主性: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项目内容和学习形式,体现自主式独立学习,使学生创造力得以发展。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会 马列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 切实提高学生基础 知识 和基本 技能。让学生感到思政 课并 不遥 远 , 并不枯燥 。这就
和高职 教育性质 出发 , 学生培养成 使之有别 于理论研究 型的 , 将 具有 良好职业道德 和内在 素质 、 服务第一线 的高等职业技 术应 用 型专 门人才 , 这既是 时代的要求 , 也应成 为 当前思政 课教学 的一 个显著 特征 。为此 , 院不断探索教 育教学过 程中的新方 法 、 我 新
提 。必须加强师德修养 ,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的思想道德素 质 。教 师必须树立 正确的教育 观和学生观 , 真心热爱 学生 , 爱护 学生 , 关心学生 , 到爱生有道 , 做 爱生有方 , 尊重信任学生 , 尊重学 生 的人 格 , 承认学生在性格 、 气质 、 能力 等方面 的差异 , 为每 个学 生个性 、 长健康发展创造 条件 。教师必须 加强业务 学习 , 断 特 不 学 习 , 断创 新 , 好 自身 的继续 教育 , 不 抓 提高教学科研 能力 , 要认 真学好 现代教育理论 , 懂得 教育规律 , 善于 吸收先进的教育 思想 和教育 方法 , 敢于摒弃 陈旧落后的教育 观念和教育方法 , 于探 勇 索教育人 的新经验和新方法 , 力争成为科研 型的教 师。 第三 ,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 提高思政课教 学实效的关键 。思 想政治理论 课是理论性 强的一 门学科 , 教师难 教 , 学生学习过程 中也感 到枯 燥无味 , 兴趣不浓 , 至产 生厌学情绪 。激发学 习兴 甚
人 人会 做教 学课 件。
第一 , 坚持 理论 联 系实 际 , 实现 传授 知识 与 培养 能力 相结 合 。要 做好做活 理论联系实 际 , 关键 是要实现 学生从懂到 信 , 从 信到用 的转化 。懂是对教 师讲 的理论 明 白清楚 ; 信是学生相信 老 师讲 的理论 和事实 , 相信 自己所学 的理论对 自己有帮助 ; 用是学

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及改革对策摘要: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各高职院校推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基于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特征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经验,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和寻找更好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大众教育下的高职院校纷纷扩招学生,高考录取率逐年增加,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素养逐年下降,这对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课程教学影响很大,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特征,总结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特征为了准确的总结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特征,需要对学生群体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这将有利于对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来看,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能熟练地利用新兴网络媒体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国际时事热点。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功利主义、较强的个人意识、缺乏爱国的精神和集体观念等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二是学生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三是部分学生奉行“政治课无用论”;四是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弱,缺乏集体荣誉感;五是在新兴网络媒体环境下,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误导。

结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特征,我们应找出解决思政课教学的办法。

二、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学生、教师、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考评等五个方面。

1、学生个体差异大,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个体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学生的生源情况极为复杂,主要来自于参加高考的普通高中生、参加中考的五年一贯制初中生、毕业于职业中学、中专院校的学生;不同的生源决定了课程教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

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

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知行合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追求的终极目标。

探究“知行合一”在高职思政课教改中具体应用,旨在进一步改变改革创新,挖掘思政理论精髓,拓展思政课堂视野,培养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认同,以理论知识引导大学生行为实践,以科学引导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理性认知。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和意义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堂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渠道。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等系列重要论述,为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后继有人,要求思政课培根固本、铸魂育人提质增效、引领方向,把思政课建设的认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立足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多、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获得感不足等问题。

为了实现思政课大提升、大格局,使思政课教学方法更加注重灵话机动求实效、育人空间更加倡导从教室走向社会生活、课堂教学更加充分借助即时便捷的网络特色平台资源、育人力量更加注重教学资源整合贯通上下功夫,进一步开拓思政课教学视野、创新课堂形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学院自2019年4月起,从大处着眼,小处落脚,遵循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

结合现代林业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打造思政“金课”,持续推动思政课创新创优,决定开展思政课“四堂四创”教学改革课题立项研究,为期一年。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化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核心导向,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专业性素质化人才的主要途径,其教学理念与思维模式亦在不断地革新与转变,从传统的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学逐渐转变成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院校的思政课程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意识,帮助其形成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效不仅关乎学生的思想行为意识,同时更是学生未来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石。

基于此,文章详细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以期为同行业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路径前言:学生思政课程要实现改革创新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八个方面相统一,这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必备的理论品格和新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要求,也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南针。

1国内外研究综述1.1国内研究1.1.1教学形式国内学者基于一些思政课教学的实际经验,从不同视角对教学形式进行了界定和阐释,总结来说,国内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李松林等学者从课堂教学和校园实践两个方面阐释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

课上课下的、学期中和假期中的实践教学;显性地和隐性的实践教学。

上文中汤丽谨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阐述,也是大多数高校所采取的实践教学形式分类。

阎占定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分为四大类,即语言表达、音像图书、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并对每一种分类展开了详实具体的探讨。

柳礼泉从六个角度系统阐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式,即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融入相关案例、校园特色文化,依托社会实践和基地教育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活动。

1.1.2教学功能上文阐述了部分学者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的观点,其研究的切入角度各不相同,因此也使得不同形式的教学形式发挥出了不同的教学功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多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 小组讨论等。这些方法的运用,不仅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 度和学习效果。我尤其被书中的案例教学所吸引,它通过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让学生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书中还强调了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一个优秀的 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人文素 养。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榜样,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其改革创新显得尤 为重要。本书《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深入剖析当前高校思政课面临的 机遇与挑战,探讨其改革创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总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实践经验。
本书首先分析了新时代下高校思政课的新要求和新特点,指出思政课应当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国 家战略,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同时,面 对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和学生思想观念的多样化,思政课也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增 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阅读感受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读后感
在当下这个知识爆炸、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它不仅关乎学生思想观念的塑造,更是国家未来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这本书,正是对这一时代命题的深 入解读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阅读这本书,我深感其内容的丰富和思想的深邃。作者不仅系统地梳理了高 校思政课的发展历程,还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书中提出的“以学 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让我耳目一新。这种理念强调学生的主 体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而非被动接受知识。这种转变不 仅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反思和创新教学的思考

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反思和创新教学的思考

《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反思和创新教学的思考》摘要:要: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解惑、建设和传播,经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不断推敲和创新,为其赋予了新鲜的活力与生命力,无论是在思想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中求真理方面都起到建设性意义,要展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地位,设立思想政治教学专项基金,拓宽进修学习途径,探索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其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健康成长,进而使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更贴近实际,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教学需求,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创新,是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方法摘要: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解惑、建设和传播,经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不断推敲和创新,为其赋予了新鲜的活力与生命力,无论是在思想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中求真理方面都起到建设性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生命力;实践;思想理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和谐、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观念,成为会议全过程的精神主线,并坚定要将其全面落实到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很大的机遇,高等职业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弘扬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践行者,因此加强推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做好支撑,显得极其重要。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尽管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得到了一定的改革创新,但实际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特点不突出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突出其职业教育的特点,以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职业发展为依据,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规划性、应用性。

使学生实践中能与理论相结合,从而提升教学的专业性和时效性[1]。

但纵观高职院校授课教师任课现状,普遍存在任课较多,学生数量大的现象,尽管部分教师辅助了一些教学设备,也难以形成一种有效的交流模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0 引言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丰富,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理论、经济、道德和法律等各个方面,与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也应该是多种多样,以便于实施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认识,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1 忽视思政课对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近年来,高职院校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一种重智育、轻德育、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过多地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它们不能深刻认识到: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活是否顺利,是否成功,既取决于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取决于个人的人文素质。

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

1.2 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缺乏认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是让学生用反映客观真理的理论去认识、检验、影响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过程。

因此,教师传授理论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知道理论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在知道理论是什么的基础上对他们的人生有什么启迪。

但是很多教师对此认识不足,教学水平仅限于让学生知道理论是什么的层面。

这样的教学水平最多使学生只掌握了理论而触及不到他的思想实际,所以,不可能达到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

1.3 理论教学与理论研究脱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应该是以科研引领教学。

但由于高职院校本身发展快等原因,思政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差,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人员从事思政课教学的占有较大比例。

他们根本不具备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更谈不上具备科研能力。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可能带领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看清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质,从而不能对真善美与假恶丑做出正确判断,以至于不能正确而有效地进行自我修养。

创新教学管理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

创新教学管理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

创新教学管理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的改革不仅是学校内部管理的问题,更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创新的教学管理方式,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深入发展。

课程思政改革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停留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和针对性。

而创新的教学管理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

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需要在教学管理方面进行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现代教育需求的新模式和新理念。

【未满2000字,内容已完结。

】1.2 研究意义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关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质和学术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创新教学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助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深入研究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在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对于促进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2000字】2. 正文2.1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现状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现状可以说是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课程设置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课程设计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高职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调查及改进策略探究

高职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调查及改进策略探究

作者简介:许继荣(1989-),男,山西中阳人,助教,从事思想政治与教育研究。

许继荣(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030012)摘要: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教学应注重方式方法,要立足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思政课的特点,还要结合社会生活,不断创新、优化思政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受到良好教育和启发。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不重视课内实践教学的问题,这对深化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构成了阻碍,必须予以解决。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某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的现状,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期促进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全面深入和高质量开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调查;改进策略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7-0033-0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目标,指明了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

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思政课教学改革,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思政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长为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优质人才。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存在课内实践教学不足、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达不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目的。

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进行问题剖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交流。

一、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思政课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担负着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大责任,有助于高职大学生保持思想先进、信念坚定,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等。

思政课教学除了包括思政理论教学外,还有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关键课程之一。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调整,思政课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培养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一、突出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实践,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实验演示、观察研究等方式,感受社会现实和人文情感,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比如,针对近年来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当地百姓的实际需求和痛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中,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教学也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课堂上引入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伦理和人文问题,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此外,通过讲述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理性看问题,推动自我的发展。

二、注重网络教学和互动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学也成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网络课件、虚拟教学等教学活动,让学生随时随地得到学习资源和课堂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网络教学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互动教学也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都是互动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问答、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注重互动式评价,通过自评、互评、真实场景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作者:覃磊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2年第24期[摘要] 高职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三观”以及健全人格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

虽然高职院校已经深刻认识到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的重要性,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各种急需解决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有效提升。

所以,高职院校必须严格按照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创新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为高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保驾护航。

主要是在深入分析“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发展意义的基础上,就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 “大思政”;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4-0142-03高职院校构建的“大思政”体系实际上就是高职思政课中的子系统之一,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不但要按照教学要求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应鼓励学生将课堂教学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合理应用于实践生活中。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严格按照“大思政”的要求,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高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思政课是必修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立德树人的主渠道。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思政课改革的主要目标。

如何让理论课堂动起来,学生活起来,学生的头抬起来,眼睛亮起来,成为思政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提升了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度,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水平,为切实培养大学生的立德树人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各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通过校内演讲竞赛、辩论赛、编排话剧、制作微课、拍摄微电影及虚拟现实体验等形式、校外“三下乡”活动、参观革命纪念馆、革命老区、参观现代企业、法院旁听等活动,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由枯燥变为有趣,由单调变为形式多样,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理论讲授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究

“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究

“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究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推进“大思政”建设,提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各类课程、贯穿教育全过程。

这一举措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究。

一、“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求1. 适应时代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变革,中职生所面临的社会现实与高等教育的思政教育内容之间存在差距。

因此,中职思政课需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和方法,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

2. 提升道德素养:中职生正处于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培养,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思政课应当加大对道德教育的力度,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重视学生对社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学习。

3.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应用技能突出。

因此,思政课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专业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具备工作和生活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1. 教材选择的问题:目前中职思政课的教材选择相对单一,内容过于抽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脱节。

部分教材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

2. 方法模式的问题:中职思政课教学中重视的是专业技能培养,这导致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创新的欠缺。

教师在教学中更多侧重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缺乏与学生互动、思维启发和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

3. 教师培养和素质的问题:思政课的教师队伍素质和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的学力结构、知识结构与特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设计的专业能力。

三、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路1. 更新教材内容:中职思政课的教材需要更加注重贴近学生实际、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探索新时代下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探索新时代下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探索新时代下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的越来越快,教育也是如此。

然而,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却早已落后,老套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更无法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因此,探索新时代下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已迫在眉睫。

在2023年,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学生都是数字原住民,对于网络和互联网平台的熟练应用已成为一种必备技能。

因此,思政课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实战中学习,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参与社会公益行动、调查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同时,针对学生的实践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估和反馈,既可以调整教学策略,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二、注重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通常是老师在课堂上灌输知识,缺乏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体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然而,在2023年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中,老师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比如,老师可以设置小组讨论、PBL项目学习等课程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在内容呈现方面,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动画、音频、视频等展现,以增加学生的吸引力。

此外,还可以设置多个评估指标,从不同角度、多个维度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创设更多学科交叉的思考问题和探究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开放式教学和开源式教学模式。

在2023年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中,应强调开放式教学和开源式教学模式。

通过与不同领域知名企业、机构、高校联合,开设说课、会议、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于各种教育方式的认知和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对多元课程、教学资源的探究和运用,更好地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

此外,老师应及时提供学科专业性、教学事项的全面信息共享,打破学科壁垒,推进多学科之间的交融和思维拓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

用 ”的原 则 ,精心 整 合教 学 内容 ,使 其 充分 体现
政 治 性 、科 学 性 、时代 性 、实用 性 ,另 一 方 面 , 按 照 生产 、管理 、服 务 “ 一线 化 ”人 才 的思 想政 治素质 要 求 ,结合 社会 政 治 、经 济 、文化 等现 实 问题 ,对 学生 着力 进行 世 界观 、人 生 观 、价值 观 教 育 ,思 想政 治素 质 教育 ,职 业道 德 教育 ,创 新
国共产党领导下全 面建 设小康 社会 、加快推 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 的 自觉性 和坚 定性 ;如何 引导大 学生正 确认识肩负 的历史使命 ,努力成为德智体美 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的建设 者和接班人 ,是广 大思 政
线 ,思 政 课 程 一 方 面按 照 “ ” “ ”和 “ 精 、 新 管
学生正确认识 当今世界 错综复杂 的形势 ,把 握 国际 局势 的发展 和社会发展 的趋势 ;如何 引导大学生正
1 以 生为 本 ,创 新教 学 方 式 方 法
高 职 学 生 主 要 面 向 生 产 建 设 和 管 理 服 务一
确认识 国情 和社会 主义 建设的客观规律 ,增 强在 中
钟 瑞 琴
( 泰州职业技术学 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 学部 , 江苏 泰州 2 5 0 ) 2 3 0

要 :思想政 治理 论课 必须扎 实推进 教 育教 学 改革 ,主 要 包括 课 堂教 学 改革 , 实践 教 学改 革 ,考核 方 式 改革 。 为此 ,我 们 进行 了积极 有 效 的探 索 ,并在 教 学 实践 中取 得 了较 好 的教 学效果 。
第பைடு நூலகம் 期
鉴 于思想政 治理 论课 程教 材统 一 、教学 大纲 统 一 、教 学进 度 统 一 、授 课 要求 统 一 的前 提 下 ,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进课堂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进课堂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进课堂的探索与思考赵彦琳张宇峰“课程思政”进课堂是适应当下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要重新构建课程教学目标,将素质目标的确定变为切实可行的立德树人的准则。

其次,充分发掘专业课程中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点,大胆创新“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以立德树人为本,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技能高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引言“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价值引领,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宗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公共课程、实践课程优势互补,构建全员全课程的育人体系及育人理念。

“课程思政”并不等同于“思政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

如何将“课程思政”带入课堂,如何将立德树人与专业知识的讲授有机融合,将是本文思考与探索的重点。

1 “课程思政”进课堂所遇到的问题笔者在研究之初对教师、学生、企业三类人群进行了简单的调研,设置了两个问题:①你认为在课堂上德育重要还是专业知识更要?②你对“课程思政”进课堂有何看法?调研结果统计如下图所示。

统计结果发现,在高职院校旨在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背景下,教师更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学生更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而企业也更看重学生在实践操作上与岗位的匹配程度。

在人才培养方面往往忽略了对其思想的教育,价值观念的引导以及人文素养的积淀。

提起思政教育,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在专门的思想教育政治课程中进行,而专业课程主要是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担心插入思政教育会挤占专业教学的授课时间,甚至会模糊专业培养目标。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课程思政”内涵理解的片面性,对“课程思政”进课堂重视程度不够。

而这种德育意识的淡薄,会成为“课程思政”进课堂的第一块绊脚石,甚至会使“课程思政”成为口号性的工作,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原则及实践路径

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原则及实践路径

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原则及实践路径摘要: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思政课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

以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为切入点,深入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路径,进而补齐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短板。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教”改革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更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当前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随着时代发展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就要重点关注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的内涵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

“三教”改革涉及教育教学活动中诸多元素,而“三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教师、教材和教法的改革。

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教”改革,是以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材和教法进行改革,解决高职院校思政课“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关键性问题。

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思政课教材是衔接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重要介质,体现了思政课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教学方法决定着思政课教学效果。

因此,只有系统推动思政课“三教”改革,才能真正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影响因素1、学生因素高职院校生源相对复杂化,其中包括初中毕业生、中专生、对口升学等生源,其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普遍不理想。

加之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招生源,高职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每年均不断降低录取分数线,导致生源存在思维固化、认知水平偏低、价值观偏颇、学习意识与能力不强的问题,对思政课教学重视度和认同度较低,影响学生的思政教学接受度。

2、学校因素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政课教学重视度较低,不断压缩思政课,课时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讲解速度过快的情况普遍存在,导致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一知半解,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s t r a c t : I n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s , p o l i t i c s s u b j e c t i s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i n c u l t i v a t i n g n o t o n l y s t u d e n t s
养学生职业能 力、 职业责任 和职业精神的特殊作 用。经济社会 的发展 , 网络 时代 的革 命 , 深 刻影响 着学生们 的学 习 方式 , 原有 的被动 式教 学模 式 已经不能够适应 网络条 件下 的学 习需求。 因此 , 不断探 索适 合 高职院校特 点的教 学 内容与方法改革 , 是思政课 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网络技 术创 新 ; 思政课 ; 教 学改革
把 立德 树人 作 为教 育 的根 本 任务 , 培 养德 智 体 美 全
面发展 的社 会 主义建 设 者和 接班 人 。党 的十八届 三
学生 以提 升 的职责 作 用 , 对 于引 导 学 生珍 惜 大 学 生
2 0 1 5年 6月
J u n . 2 0 1 5
以创 新 思维探 索 高职 院校 思政课 教 学 内容 与方 法改革
李 慧 , J 4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4)
摘 要: 高职院校 思政课 不仅 具有培养 学生正确 的理想信 念和社 会主 义核心 价值观 的重要作 用 , 还具有培
中图 分 类 号 : G 7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4 3 8 5 ( 2 0 1 5 ) 0 p l o r a t i o n o f Te a c hi n g Me t ho d s a nd Ma t e r i a l s a bo u t Po l i t i c s
党 的十八 大报告 提 出 , 全 面贯 彻党 的教 育方 针 ,
坚 持教 育 为社会 主 义现代 化建 设 服务 、 为人 民服 务 ,
教 育 的主渠 道 和 主 阵地 , 担 负 着 在 理 论 深层 次 上 为
学 生 解惑 , 在理 想境 界 上给学 生 以提升 , 在 分析 问题 能力 上给 学生 以提 高 , 在 职业 能 力 和 职业 精 神 上 给
ig f h t t h o u g h t a nd s o c i a l i s t s e n s e o f wo th,b r u t a l s o t h e i r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a b i l i t y,d u t y a n d s p i it r .T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e — c o n o my a n d t he r e v o l ut i o n o f i n t e r n e t d e e p l y i n lu f e n c e s t u de n t s s t u d y i n g me t h o d s .Pa s s i v e t e a c h i n g wa y a n d ma t e r i —
S u b j e c t i n Hi g h e r V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s b y I n n o v a t i v e T h o u g h t
L IHu i f e n
(S h a n d o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o mm e r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J i n a n, S h a n d o n g 2 5 0 1 0 3 ,C h i n a)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s a n d ma t e ia r l s i n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s .
Ke y w o r d s :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s ;r e v o l u t i o n o f i n t e r n e t ; p o l i t i c s s u b j e c t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a t i o n
a l c a n n o t a d j u s t t o t h e i r n e e d s i n t h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a g e .T h e r e f o r e ,i t i s o u r d u t y a n d m i s s i o n t o e x p l o r e s u i t a b l e
第1 5卷
第 3期
山东商业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d o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o mme r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Vo 1 . 1 5 No .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