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精华)
官职制度与科举考试文化常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乡试:科举时代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等级,乡试考中的称举人。黄佐与 祖父都参加过乡试,黄佐考中第一名,取得会元的称号。 B.祭酒:古代飨(xiǎng)食 是酹(lèi)酒祭神的长者,后也用来泛称年 长或地位尊者。汉魏以后多作官职名,如博士祭酒、国子监祭酒等。 C.除服:俗称“脱孝”。封建社会的官员遇父母去世,要求必须服孝期满才 能脱去孝服继续任职。文中指黄佐守丧期满。 D.程朱:指宋朝的程颢、程颐和朱熹,也代指他们发展出来的理学思想体 系,其主要内有“天理”说和“格物致知”论。
官职制度与科举考试文化常识
官职制度
一、古代官职 (一)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1.中央官制。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太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 后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 (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 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 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 为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 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 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 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 正统年间的商辂(lù)二人而已。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 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 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B.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 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C.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 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D地.正明谥位确、,的次清序科古人应举代死为分皇:为后院三试帝所甲、、加。乡一贵试的甲、族带三会、人有试,、大褒即殿臣状贬试元、。意、杰义榜眼出的和官称探员花号,或。赐其进士他及有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科举是一种选拨官员的制度,而科举考试的官职对于官员的身份和地位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科举官职及其分类,以及它们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举官职分为两类,分别是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中央官职是指在朝廷中服职的官员,地方官职则是指在地方政府中服职的官员。
首先是中央官职。
其中最高级别的官职是九品中正(九品以上均为贵族),九品中正是指名列九品官员之首的中央官员。
其下分别是八品、七品、六品、五品、四品、三品、二品和一品。
一品官员是最高级别的中央官员,除了一品官员外,其他官员的级别又可以按照等级分为正品、副品、从品、宣品和散品。
九品中正及九品以下的官员,主要负责各种行政事务和管理工作。
他们可以担任朝廷的重要官职,如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等。
而一品官员则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他们通常担任重要的决策职位和监察职位。
如宰相,辅助皇帝处理朝政,掌握政权;都察院大学士,负责对朝廷及地方官员进行监察;三公等。
除了中央官职,古代中国还设有地方官职。
地方官职主要是负责具体的地方行政管理和治安维护。
根据不同的地方行政级别,地方官职可以分为府、州、县、乡等不同级别。
府级官员一般由京官担任,具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
而地方官员则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晋升。
科举考试对于官职的选拔至关重要。
在科举考试中,考生需要通过不同的等级科举考试,才能晋升到下一个更高的官职。
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经义考试和策论考试。
经义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经典文献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而策论考试则主要考察考生对时事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考生通过多次科举考试的选拔,最终可以晋升到不同的官职。
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官职不仅决定了官员的身份和地位,还决定了他们在朝廷和地方政府中的权力和责任。
高级官员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大的权力,可以参与决策和管理国家事务。
而低级官员则主要负责具体的行政工作和管理任务。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精华)
古代文化常识四:科举、官职1、科举汉代:征辟(bì)和荐举制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叫“孝廉。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魏晋: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
东汉220年,曹丕用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
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
曹芳时,司马懿当国,于各州加置大中正,遂有大、小中正之别。
但是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隋朝时这种制度被废止。
隋唐以后:科举制。
考试内容:八股文(时文、制艺)。
同年;考试后,同榜录取的叫“同年”。
明清时代科举情况:院试(童试)乡试(秋闱)会试(春殿试(廷试)闱)时间每年一次三年一次,常在秋季八月三年一次,乡试后第二年春三月三年一次,会试后。
初为五月,后定在四月二十一日地点府、州或县省城礼部初:天安门后:保和殿应考者儒生、童生秀才、监生举人贡士主考者省提督、学政、知县皇帝派主考礼部主持皇帝主持考试内容除经、史、时务外,主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同左同左策问录取后获称号、等级、授官生员(或称庠生,俗称秀才),考中秀才后才叫“进学”,进学前统称童生。
举人(前五名称经魁,第一名称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举人可任知县、教职、学官。
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统称进士。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前三名叫状元、榜眼、探花。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状元:又称殿元、鼎元。
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中国文化常识
(一)科举制度的概念
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 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 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 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 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 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 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 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 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 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 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4、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 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桂榜
杏榜
金榜
解元
会元
状元
-
-
榜眼
-
-
探花
古代学校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 的场所。
【庠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 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 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 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 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 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 《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精华)
古代文化常识四:科举、官职1、科举汉代:征辟(bì)和荐举制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叫“孝廉。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魏晋: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
东汉220年,曹丕用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
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
曹芳时,司马懿当国,于各州加置大中正,遂有大、小中正之别。
但是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隋朝时这种制度被废止。
隋唐以后:科举制。
考试内容:八股文(时文、制艺)。
同年;考试后,同榜录取的叫“同年”。
明清时代科举情况:院试(童试)乡试(秋闱)会试(春殿试(廷试)闱)时间每年一次三年一次,常在秋季八月三年一次,乡试后第二年春三月三年一次,会试后。
初为五月,后定在四月二十一日地点府、州或县省城礼部初:天安门后:保和殿应考者儒生、童生秀才、监生举人贡士主考者省提督、学政、知县皇帝派主考礼部主持皇帝主持考试内容除经、史、时务外,主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同左同左策问录取后获称号、等级、授官生员(或称庠生,俗称秀才),考中秀才后才叫“进学”,进学前统称童生。
举人(前五名称经魁,第一名称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举人可任知县、教职、学官。
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统称进士。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前三名叫状元、榜眼、探花。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状元:又称殿元、鼎元。
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官职制姓名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官职制、姓名称谓一、科举制科举制,又称科考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僚的方式。
早在汉初,即有官吏选拔制度。
但真正被称为“科举制”的,要追溯到唐朝时期。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颁布了《永徽礼》、《律历志》、《大宝律》等法令,明文规定要按科举方式选拔官员。
唐代科举制的大体框架被南宋继承,逐渐发展完善,并一直沿用至清朝灭亡。
科举制分为三个阶段: 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是初步选拔有学问的人才,由地方政府主持考试,所以又叫省试。
参加乡试的考生大约是近二十岁的年轻人,只要是男性,且不是刑满之人或负债累累者,都可以参加。
会试,是选拔具体贴近政治和文化的人才。
由朝廷在太学(初称国子监,唐初改为太学)中主持考试,所以又称阁试。
唐代规定,会试考取得一等者称雍元公,在武经殿接受皇帝格致,第二名赐秘书省正字,第三名赐秘书丞正字,第四名赐东阁大学士,这些都是掌握朝廷大权的重要职位。
殿试,是用以确定最终中央官员的选拔方法。
选拔的对象是通过乡试和会试的人才,由皇帝亲自主持,考完之后按分数高低确定等第徵召为文臣官员。
殿试分一甲、二甲、三甲,而一甲是最高等级。
以科举殿试名列第一的人被称为“状元”,排名第二被称为“榜眼”,排名第三被称为“探花”。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制度的更迭,科举制也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思想。
二、官职制中国历史上的官职制,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完善当中。
唐代时期官职制度相对完整,十分严格,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朝时期,官职分为“品”和“阶”,品表示官职的等级高低,阶表示进入这个品级所需的特定工夫。
品的分法是九品官员,而阶的分法则由一到九共九阶。
按照规定,学士选任为员外郎后,必须为郎中工作至少两年,期满后才能被提升为太子右丞。
唐代官职制度的最高峰是三省六部,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部和官县部。
文化常识3(科举制度)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 和教习称。"序"起初 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 族教育子弟的场所。
【庠xiánɡ】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
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 业。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说文》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 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 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 是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 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 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 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 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 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 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
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 (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 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 府。《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 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 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 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 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 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 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 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 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 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 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 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 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 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文化常识(科举教育)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方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使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臣文学、茂才等。
征辟(bi):汉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政的意思。
科举:从隋朝时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的科目都在不断变化。
文帝时期只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
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
明朝只有进士一科,清朝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别科。
童生试:也叫“童试”、“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成为童生。
乡试:明清时期每三年再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又称“秋闱”。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时期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又称春闱。
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为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二甲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为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别称“登科”。
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科举考试最高功名。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
八股文:明清考试制度规定的一种文体。
固定形式: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组成。
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得超出《四书》《五经》的范围,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意思。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互成同年。
校:夏代学院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周代学院的别称。
序:殷商学校的别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学院。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和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期能选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官员,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
在古代中国,科举官职一般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后所任职的官员。
大致可以分为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
首先是进士,进士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官员。
进士考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难的考试,合格者可以进入国家高级机构和高级官府。
进士分为三元及第、二元及第和一元及第,其中以三元及第的称号最为荣耀。
其次是举人,举人是中级别的官员,也是科举制度的关键环节。
举人考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是为选拔出将来可以进士考试的人才。
合格者可以选担任县官或地方机构中的中级官员。
再次是秀才,秀才是科举制度中的低级别官员,称为“擢用”。
秀才考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是为选拔县级机构中的文职官员或者做为地方教育机构的教员。
合格者可以选担任县级机构中的低级官员或者地方教员。
除了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还有一些特殊的官职可供选择。
比如,庶吉士是进士考试中考取九十余名次的考生,他们负责撰写文章和作为皇帝的谋士。
翰林院士和编修是皇帝身边的重要官员,负责起草、校勘和编撰重要文件。
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的人有着极大的特权,不但可以享受权利和财富,还能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荣誉的增加。
科举官职也被认为是社会成功和家族荣耀的象征。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科举考试只重视文化学识,对于才艺和实践能力并不关注,导致文人专制和功利思想的滋生。
其二,科举制度存在贪污腐败、买官卖官等问题,使得人才选拔不公平。
其三,科举制度的存在妨碍了社会的流动与发展,使得社会阶级固化,阻碍了社会变革和进步。
总之,古代中国的科举官职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官职一般分为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以及一些特殊的官职。
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文化常识
高二语文古代文化知识专题学习(一)(一)官职201809(1)古代官职的状况,波及官签字、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状况也不尽同样。
大概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医生,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医生管督查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概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代又演变成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议)、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履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朝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
明朝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朝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吏部,管官吏任免、查核、起落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创建、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部下官员有主事等。
别的,中央还设有特意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拟订历法等工作。
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朝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顾问、掌书记等。
宋朝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别的,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督查区,中央派官员去密查状况,称刺史。
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督查区,中央派官员前去巡视,称黜陟使。
宋朝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
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
明朝改称承宣告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二)古代官职任免起落知识1.任职授官任:担当,担当。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毅,蒙毅,人名)(《史记·蒙恬传记》).(2)授:授官,委任。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1.皇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秦王朝,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称“始皇帝”。
此后,皇帝便成为历代君主的名称。
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后,才废止。
2.天子:旧称统治天下的帝王为“天子”。
商称帝,周称王,秦以后称皇帝。
《木兰诗》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中的“天子”与“可汗”互文,则为古代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3.丞相:“丞”与“承”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意旨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始置于战国,为百官之长,是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根据皇帝旨意,综理全国政务。
又称为相国。
清代则专指任大学士者。
4.御史大夫:秦、汉时为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
战国时称御史,为记事兼纠察的职官。
西汉时为三公之一,丞相缺位时,往往以御史大夫代理,相当于副丞相。
汉武帝临死前,曾任命桑弘羊为御史大夫。
后改称大司空。
魏晋以后,御史大夫不参掌中枢机密,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的长官。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名遂废。
5.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相当于其他各国的“相”。
又,明清时也称知县为令尹。
6.枢密院:封建时代的官署,始建于五代。
宋朝时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和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并称“两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
明代废除。
7.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长官分别为中书令、侍中、尚书令。
按唐制,三省同为最高国务机构,一般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实际上是三省长官共同负责的中枢机构。
8.中书省:魏晋时始设。
是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
在唐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行政的总汇。
9.门下省:东汉时始设侍中寺,晋朝称门下省。
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奏章,有封驳之权。
10.尚书省:东汉时始设。
唐代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明清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 黜:废掉官职 免:罢免 夺:削除 废:废弃不用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 如:旋升宁夏道。《谭嗣同》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加:加封,在原来官衔上加上某种荣衔,可享受某种特权。
名。 D.古代以水南、山北为“阳”,以水北、山南为“阴。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黎民、庶民、苍生等。 B.“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中
有“士大夫之族”。 C.《昌黎先生文集》是韩愈的作品集,这是以籍贯命名其文集。 D.“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
D.“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为“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 “社稷”代称国家。
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鸿门宴》中有“沛公奉卮酒为寿”一句,这句话中的“寿”与现代汉语 中的“寿”含义有所不同,应该是指敬酒献物,祝人长寿的意思。 B.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中的“豆蔻”常用来指孩 子,“豆蔻年华”指的是孩子未成年,十三四岁。 C.“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 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女言、妇容、妇功。 D.一个季度中的三个月可以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如《古诗十九首)中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中的“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
D.《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 于今天的“小子”。
科举制文化常识(最全)
古代文化常识: 科举制度一.科举知识简介【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 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 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 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 共分四级: 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以“四书”文句为题, 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1.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
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2.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 称“大比”。
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 取中者称“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山皇帝亲自主持, 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 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土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 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以上的提到的“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二.身份:1.【童生/儒童】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 不论年龄大小, 皆称儒童, 习惯上称为童生。
2.【生员/序生/秀才/茂才/相公】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秀才分三等, 成绩最好的称“廪生”, 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 不供给粮食, “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 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取得秀才资格的人, 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
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 而称秀才为茂才, 《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 表示讽刺。
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
汉代以后, 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古代中国是一个官僚制度非常严密的国家。
官职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一、官职制度在古代中国,官职是代表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官职被划分为多个等级,不同的官职享有不同的特权和待遇。
1.中央官职:最高官职是皇帝的官职,主要有内阁成员、内外宰相、尚书令等高级官员。
他们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直接侍奉皇帝。
2.地方官职:地方官职包括巡抚、督抚、知府等。
他们负责管理行政、司法和军事等事务。
3.军事官职:军事官职主要负责统领军队。
军事官职等级较高的有统帅、将军,等级较低的有校尉、队正等。
4.文职官职:文职官职主要负责行政事务。
文职官职等级较高的有大学士、卿大夫,等级较低的有主事、员外郎等。
5.监察官职:监察官职主要负责监察官僚系统的运行。
监察官职等级不高,但拥有极大的权力。
二、科举制度1.科举的起源: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士人选拔制度的一种形式。
早在汉代,科举就已经存在,唐代开始形成科举制度。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并成为封建社会中选拔政治人才的主要途径。
2.科举的目的: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选拔政治人才。
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才,以推动国家的发展。
3.科举的选拔过程:科举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由县、州、郡逐级选拔士人,取得乡试的人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由省级政府举行的考试,通过会试的人可以进入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参与,成为官员的最后一道考核。
4.科举考试的科目:科举考试的科目包括诗词、文章、策论等。
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水平、才智和思维能力。
5.科举的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
科举制度鼓励人们努力学习,提高文化素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此外,科举制度也使得地位较低的人有机会通过努力获得高官厚禄,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
总之,古代中国的官职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官职制度体现了权力的分工和等级,科举制度则是选拔政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 è)元。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官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官职是由朝廷任命的。
官职从低到高,可分为九品官、六部官和九卿等。
九品官:九品官是指从九品中正到九品左右丞等职位。
九品官大多是地方上的官员,管理城市、乡村、兵部等部门。
六部官:六部官是指从正五品卿到正九品员外郎等职位,六部官负责朝廷的各个行政部门,分别为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和户部。
九卿:九卿是指从御史中丞到殿中侍御史等职位,九卿是朝廷最高级别的官员,负责监察朝廷的各个部门。
科举:科举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核心。
科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课举、会试和殿试。
课举:课举是科举制度的第一步,也是选拔人才的第一层筛选。
凡是有志于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首先要通过课举考试,获得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课举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会试:会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二步,也是选拔人才的第二层筛选。
凡是通过课举考试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考试。
会试考试一般在省级城市进行,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书等。
会试由主考官负责,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
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后一步,也是选拔人才的最后一层筛选。
凡是通过会试考试的考生,可以参加殿试考试。
殿试考试在京城进行,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书、诗文等。
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亲自主持。
在殿试中表现优秀的考生有机会被授予功名。
官职与科举的关系:总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官职科举是重要的制度,它不仅是选拔人才的途径,也是晋升官职的通道。
官职和科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了解官职科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古代文化常识之 科举官职介绍
中国文化常识之
(一)科举制度的概念
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 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 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 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 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 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 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 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 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 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 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4、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 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 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 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 曰:‘君赐不可违也。’” 桂榜:乡中试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 又称桂榜。 杏榜:为公布会试考中者而发的榜。因为当时正值阳春四月,杏花 绽放,故称“杏榜”。会试放榜,可谓“杏榜题名”。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 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 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 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 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 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东汉避刘秀讳, 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 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 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 “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古人纪月
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 的称谓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 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孟夏、 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 冬、季冬
古人纪日
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 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十五日 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2.名字
名
≠
字
人的名称代号
结生三月而加名 ——周礼
公文场合自称蔑称 上对下长对晚等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 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 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 因称字为表字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礼记
他人敬称:下对上平辈间
古人自称名称人称字
平辈间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 1不然籍何以至此
吉礼
• 主要指祭祀自然神和祖先的 礼仪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 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 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 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
凶礼
• 指凭吊各种天灾人 祸的丧葬的礼节
• 如:古代的五服制 度
古人对死的讳称
• 1、天子、太后、公卿 王侯之死:崩、薨、百岁、 千秋、晏驾等
1.朔日 2.晦日 3.望日 4.既望 5.下九 6.初阳
1. 农历每月的第一日
2.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
3. 农历每月的十五
4. 农历每月的十六
5.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农 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6. 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 段时间例如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 来贵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化常识四:科举、官职1、科举汉代:征辟(bì)和荐举制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叫“孝廉。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魏晋: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
东汉220年,曹丕用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
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
曹芳时,司马懿当国,于各州加置大中正,遂有大、小中正之别。
但是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隋朝时这种制度被废止。
隋唐以后:科举制。
考试内容:八股文(时文、制艺)。
同年;考试后,同榜录取的叫“同年”。
明清时代科举情况:院试(童试)乡试(秋闱)会试(春殿试(廷试)闱)时间每年一次三年一次,常在秋季八月三年一次,乡试后第二年春三月三年一次,会试后。
初为五月,后定在四月二十一日地点府、州或县省城礼部初:天安门后:保和殿应考者儒生、童生秀才、监生举人贡士主考者省提督、学政、知县皇帝派主考礼部主持皇帝主持考试内容除经、史、时务外,主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同左同左策问录取后获称号、等级、授官生员(或称庠生,俗称秀才),考中秀才后才叫“进学”,进学前统称童生。
举人(前五名称经魁,第一名称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举人可任知县、教职、学官。
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统称进士。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前三名叫状元、榜眼、探花。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状元:又称殿元、鼎元。
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
实际上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人左右。
唐代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可授翰林院修撰、编修、主事、中书、知县等。
二甲、三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连中三元:乡、会、殿三试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2、学校、教师校:是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最高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
当时的儒、墨、法、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传授生徒,孟子、荀子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者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
但都是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
”《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àn):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称国子监。
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
如明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对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唐代韩愈、明代崔铣都曾任国子监祭酒。
司业: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授课业,后成为学官名。
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助教:协助国子监祭酒、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
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3、官职秦:丞相:行政,率领百官。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秘书。
隋唐: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宋:中书省(掌文)职权扩大,同枢密院(掌兵权)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废除。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相。
明:内阁,最高政务机构,入阁大臣为辅臣,首辅即宰相。
清:军机处。
六部:吏部(官吏任免、考核、升降)户部(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礼部(典礼、科举、学校)兵部(军事)刑部(司法、刑狱)工部(工程、营造、屯田、水利)。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属官为郎中(相当于现各部中的司局长),副职为员外郎,下设属官为主事。
明清设监察官员的官,叫御史,属都察院。
爵:爵位、爵号,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韩信,淮阴侯;宋寇准,莱国公;王安石,荆国公;司马光,温国公;明李善长,韩国公;刘基,诚意伯;王阳明,新建伯;清曾国藩,一等毅勇侯;左宗棠,二等恪靖侯;李鸿章,一等肃毅伯。
丞相:相国,宰相,相。
诸葛亮,文天祥。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示恩宠而无实职,宋赵普、文彦博曾加太师衔,西汉贾谊、清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曾加太傅衔。
东宫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唐颜真卿、明张居正、清洪承畴曾加太子太师衔。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
文天祥、于谦加少保。
东宫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尚书:颜真卿、明代王翱,吏部尚书;白居易,刑部尚书;明史可法,兵部尚书(史阁部)。
学士:魏晋时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有“内相”之称。
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亦为翰林学士。
李白、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
上卿:周代官制,太子、诸侯皆有卿,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为上卿。
如,廉颇。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将军的尊贵称号。
韩信、卫青。
参知政事:简称“参政”,与平章事、枢密使、副使合称“宰执”,宋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
军机大臣:也称“枢臣”。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清末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刚毅等。
军机章京:军机处的办事员,“小军机”,谭嗣同等。
御史:本为史官,“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韩愈,监察御史;海瑞,南京右佥(qiān,全,都)都御史;王翱,都御史。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
欧阳修,枢密副使;文天祥,枢密使。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屈原。
太尉:元以前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称大司马。
高太尉(俅)。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拜相如为上大夫”。
士大夫:官吏或有声望、有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司马迁,张衡。
长史;丞相的秘书长或将军的参谋长。
李斯,诸葛瑾(子瑜)。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后为六部的副职,韩愈、董允(《出师表》)、袁世凯(兵部侍郎)。
侍中:侍从皇帝左右,后成为事实上的宰相,郭攸之、费祎(yī)。
郎中:初为宫廷侍卫,后成为六部的属官。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陶渊明、范晔、杜甫、白居易。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
尹:令尹的助手。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吴默的字。
司马:战国时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隋唐时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白居易,江州司马,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郭子仪。
《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经略”,唐宋边防军事长官。
范仲淹,陕西经略副使。
洪承畴,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东汉后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有时称“太守”。
白居易,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柳州刺史。
太守:范晔,宣城太守。
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
周瑜。
《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皆死。
”刘肇基,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次于都督,“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次于将军的官职。
《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林冲,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训练军队、督捕盗贼,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太守,知州。
县令:知县。
里正:乡官,一乡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