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合集下载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

古代文化常識(職官、科舉)設官分職,太古亦有之,傳說伏羲氏以龍紀(因神龍負圖而得祥瑞),故以龍命官(春官為青龍,夏官為赤龍,秋官為白龍,冬官為黑龍。

中官為黃龍)。

共工氏以水紀(受水瑞),故以水命官。

神龍氏以火紀(受火德),故以火命官(春官為大火,夏官為鶉火,秋官為西火,冬官為北火,中官為中火也),黃帝受雲瑞,故以雲命官(春官為青雲,夏官為赤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但唐堯以前官所治者為天事,唐堯以後,官所治者為民事,夏商周三代沿襲古制,至周為最備。

《周禮》保存了完整的西周設官分職的制度。

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天官以塚宰為行政長官,其屬官有六十三,地官以大司徒為行政長官,其屬官有七十八。

春官以大宗伯為行政長官,其屬官有七十。

夏官以大司馬為行政長官,其屬官有六十九。

秋官以大司寇為行政長官,其屬官有六十六。

冬官以大司空為行政長官,此篇在漢時就失傳了,其屬官不可考,就上述五官來看,就有346個官職。

可見其建制之全。

六官分掌邦治(天官)、邦教(地官)、邦禮(春官)、邦政(夏官)、邦禁(秋官)、邦土(冬官)。

唐時中央各部就有仿《周禮》六官的味道,見頁876表。

秦漢以後,對三代官制有所沿襲,也有所更革。

由於歷代建制不同,其設官分職的情況就不盡相同,所以不可能作詳細的講解,只講一些與閱讀有關的一些職官方面的常識。

教材按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階勳爵三個方面介紹,我這裏仍然是作提示性的講解。

一、中央官制中央是與地方相對而言的,古代的中央即朝廷,最高統治者是皇帝(秦以前為王),但皇帝不是官,《說文》對“官”字的解釋是:“史(吏字之誤)事君也。

”官是事奉君上的人,帝王是被事奉的對象,故不算官之列。

古代的官是由皇帝任命的,中央機構的官員更是如此。

中央機構分首腦機構、行政部門、監察彈劾機構、文史機構、內務機構等。

1.首腦機關秦代以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組成首腦(中樞)機構,丞相分左右二丞相,古人尚右,故右丞相位在左丞相之前。

官职制度与科举考试文化常识

官职制度与科举考试文化常识
进士是通过最后一级 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乡试:科举时代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等级,乡试考中的称举人。黄佐与 祖父都参加过乡试,黄佐考中第一名,取得会元的称号。 B.祭酒:古代飨(xiǎng)食 是酹(lèi)酒祭神的长者,后也用来泛称年 长或地位尊者。汉魏以后多作官职名,如博士祭酒、国子监祭酒等。 C.除服:俗称“脱孝”。封建社会的官员遇父母去世,要求必须服孝期满才 能脱去孝服继续任职。文中指黄佐守丧期满。 D.程朱:指宋朝的程颢、程颐和朱熹,也代指他们发展出来的理学思想体 系,其主要内有“天理”说和“格物致知”论。
官职制度与科举考试文化常识
官职制度
一、古代官职 (一)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1.中央官制。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太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 后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 (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 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 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 为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 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 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 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 正统年间的商辂(lù)二人而已。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 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 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B.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 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C.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 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D地.正明谥位确、,的次清序科古人应举代死为分皇:为后院三试帝所甲、、加。乡一贵试的甲、族带三会、人有试,、大褒即殿臣状贬试元、。意、杰义榜眼出的和官称探员花号,或。赐其进士他及有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科举是一种选拨官员的制度,而科举考试的官职对于官员的身份和地位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科举官职及其分类,以及它们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举官职分为两类,分别是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中央官职是指在朝廷中服职的官员,地方官职则是指在地方政府中服职的官员。

首先是中央官职。

其中最高级别的官职是九品中正(九品以上均为贵族),九品中正是指名列九品官员之首的中央官员。

其下分别是八品、七品、六品、五品、四品、三品、二品和一品。

一品官员是最高级别的中央官员,除了一品官员外,其他官员的级别又可以按照等级分为正品、副品、从品、宣品和散品。

九品中正及九品以下的官员,主要负责各种行政事务和管理工作。

他们可以担任朝廷的重要官职,如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等。

而一品官员则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他们通常担任重要的决策职位和监察职位。

如宰相,辅助皇帝处理朝政,掌握政权;都察院大学士,负责对朝廷及地方官员进行监察;三公等。

除了中央官职,古代中国还设有地方官职。

地方官职主要是负责具体的地方行政管理和治安维护。

根据不同的地方行政级别,地方官职可以分为府、州、县、乡等不同级别。

府级官员一般由京官担任,具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

而地方官员则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晋升。

科举考试对于官职的选拔至关重要。

在科举考试中,考生需要通过不同的等级科举考试,才能晋升到下一个更高的官职。

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经义考试和策论考试。

经义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经典文献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而策论考试则主要考察考生对时事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考生通过多次科举考试的选拔,最终可以晋升到不同的官职。

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官职不仅决定了官员的身份和地位,还决定了他们在朝廷和地方政府中的权力和责任。

高级官员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大的权力,可以参与决策和管理国家事务。

而低级官员则主要负责具体的行政工作和管理任务。

科举官职

科举官职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 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 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 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 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 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 下第。 《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 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 士。 《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 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 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古 代 官 职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
古文化常识
科举职官
制作人:吴忠敏
科举教育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 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 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 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 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 bì ),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
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 四级(见下表)。
明清科举简表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秋闱) (春闱) 考场 学政巡回案 京城和各省 京城贡院 皇宫 临考场 城贡院 (省城) (礼部) (宫殿) (府、县) 主考人 各省学政 中央政府 钦差大臣 皇帝 特派官员 参加者 童生(儒生) 生员及监生 举人 贡士 中者名称 生员(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日期 三年之内 子、卯、午、 乡试次 会试同 两次 酉年八月 年三月 年四月 桂榜 杏榜 金榜 第一名 案首 解元 会元 状元 第二名 榜眼 第三名 探花

高中语文:官职科举类文常

高中语文:官职科举类文常

官职、科举类文化常识微专题1. 晋侯、秦伯围郑。

(《烛之武退秦师》)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2. 毋内诸侯。

(《鸿门宴》)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此处指其他率兵攻秦的人。

3.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鸿门宴》)左尹:楚国官名。

又有右尹。

位次于令尹,为楚国之卿。

4. 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鸿门宴》)都尉:秦汉时期重要的高级武官。

都尉一职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

西汉时期,都尉一职的含义不断扩大,并逐步扩大成为一个都尉体系。

东汉后,都尉的地位不断下降,到魏晋时期,都尉的品级主要在第五品至第七品之间,总体地位呈明显下降趋势,而且职务虚化。

5. 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孔雀东南飞》)丞:封建时代多为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

6.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左迁:贬官,降职。

犹言下迁。

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宋代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

”后世沿用之。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司马:官名。

相传商代已置,掌管军政和军赋,职权大小不定。

汉武帝时,为掌管军事之职。

隋唐时是州郡太守的属官。

7. 谪居卧病浔阳城。

(《琵琶行》)谪: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远地区,如谪迁、谪降、谪戍、谪居和贬谪等都指贬官。

8. 名属教坊第一部。

(《琵琶行》)教坊:唐高祖时置内教坊于禁中,其官吏掌教习音乐,属太常寺。

武则天如意元年,改为云韶府,以宦官为使。

玄宗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教习俗乐,以宦官为教坊使,后不再属太常寺。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精华)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精华)

古代文化常识四:科举、官职1、科举汉代:征辟(bì)和荐举制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叫“孝廉。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魏晋: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

东汉220年,曹丕用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

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

曹芳时,司马懿当国,于各州加置大中正,遂有大、小中正之别。

但是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隋朝时这种制度被废止。

隋唐以后:科举制。

考试内容:八股文(时文、制艺)。

同年;考试后,同榜录取的叫“同年”。

明清时代科举情况:院试(童试)乡试(秋闱)会试(春殿试(廷试)闱)时间每年一次三年一次,常在秋季八月三年一次,乡试后第二年春三月三年一次,会试后。

初为五月,后定在四月二十一日地点府、州或县省城礼部初:天安门后:保和殿应考者儒生、童生秀才、监生举人贡士主考者省提督、学政、知县皇帝派主考礼部主持皇帝主持考试内容除经、史、时务外,主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同左同左策问录取后获称号、等级、授官生员(或称庠生,俗称秀才),考中秀才后才叫“进学”,进学前统称童生。

举人(前五名称经魁,第一名称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举人可任知县、教职、学官。

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统称进士。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前三名叫状元、榜眼、探花。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状元:又称殿元、鼎元。

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官职制、姓名称谓2017 (2)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官职制、姓名称谓2017 (2)
特征:唯有君主,非宗即祖,并不唯一
庙号≠谥号 如康熙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 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庙号:清圣祖
孝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 文皇后
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 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 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 位后首创年号。
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
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
“始生三月而加名”
——《周礼》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公文场合,自称,蔑称,
——《礼记》
上对下,长对晚等
他人敬称:上对下,下对上,平辈间
2、号

自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 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 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 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特征:君王为某某帝,后妃为某某后妃,大臣为评价词。
贡士
会元
皇宫(会试 皇帝 同年四月)
进士及第 (一甲,3人)
状元
榜眼
进士出身
(鼎元)
(二甲,若干)
同进士出身
传胪
(三甲,若干)
探花
二、官职制度
1、政府机构 “三公九卿”
太尉 (军事)
皇帝
丞相 (行政)
御使大夫 (监察)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宗庙 (宫殿 (宫门 (马 (司法 礼仪) 警卫) 警卫) 政) 审判)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
——做一个有素养的中国人
一、科举制度
1、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 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 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 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 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 远的影响。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官职制姓名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官职制姓名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官职制、姓名称谓一、科举制科举制,又称科考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僚的方式。

早在汉初,即有官吏选拔制度。

但真正被称为“科举制”的,要追溯到唐朝时期。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颁布了《永徽礼》、《律历志》、《大宝律》等法令,明文规定要按科举方式选拔官员。

唐代科举制的大体框架被南宋继承,逐渐发展完善,并一直沿用至清朝灭亡。

科举制分为三个阶段: 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是初步选拔有学问的人才,由地方政府主持考试,所以又叫省试。

参加乡试的考生大约是近二十岁的年轻人,只要是男性,且不是刑满之人或负债累累者,都可以参加。

会试,是选拔具体贴近政治和文化的人才。

由朝廷在太学(初称国子监,唐初改为太学)中主持考试,所以又称阁试。

唐代规定,会试考取得一等者称雍元公,在武经殿接受皇帝格致,第二名赐秘书省正字,第三名赐秘书丞正字,第四名赐东阁大学士,这些都是掌握朝廷大权的重要职位。

殿试,是用以确定最终中央官员的选拔方法。

选拔的对象是通过乡试和会试的人才,由皇帝亲自主持,考完之后按分数高低确定等第徵召为文臣官员。

殿试分一甲、二甲、三甲,而一甲是最高等级。

以科举殿试名列第一的人被称为“状元”,排名第二被称为“榜眼”,排名第三被称为“探花”。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制度的更迭,科举制也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思想。

二、官职制中国历史上的官职制,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完善当中。

唐代时期官职制度相对完整,十分严格,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朝时期,官职分为“品”和“阶”,品表示官职的等级高低,阶表示进入这个品级所需的特定工夫。

品的分法是九品官员,而阶的分法则由一到九共九阶。

按照规定,学士选任为员外郎后,必须为郎中工作至少两年,期满后才能被提升为太子右丞。

唐代官职制度的最高峰是三省六部,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部和官县部。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官职的任免升降】 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2)除:拜官授职。 (3)擢:提升官职。 (4)迁:调动官职,包括迁升,降级叫迁削、 迁谪、左迁。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
官职。 (7)去:解除职务。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古代文化常识之 ——科举制度

科举前的汉代察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 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 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 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陈情表》: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 才。”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乡试】 【会试】
【殿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 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考 试由礼部主持,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 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 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 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 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 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 官僚或地方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 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 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 拜郎中。”
科举制度
由隋朝开始,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 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 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 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期能选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官员,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

在古代中国,科举官职一般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后所任职的官员。

大致可以分为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

首先是进士,进士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官员。

进士考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难的考试,合格者可以进入国家高级机构和高级官府。

进士分为三元及第、二元及第和一元及第,其中以三元及第的称号最为荣耀。

其次是举人,举人是中级别的官员,也是科举制度的关键环节。

举人考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是为选拔出将来可以进士考试的人才。

合格者可以选担任县官或地方机构中的中级官员。

再次是秀才,秀才是科举制度中的低级别官员,称为“擢用”。

秀才考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是为选拔县级机构中的文职官员或者做为地方教育机构的教员。

合格者可以选担任县级机构中的低级官员或者地方教员。

除了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还有一些特殊的官职可供选择。

比如,庶吉士是进士考试中考取九十余名次的考生,他们负责撰写文章和作为皇帝的谋士。

翰林院士和编修是皇帝身边的重要官员,负责起草、校勘和编撰重要文件。

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的人有着极大的特权,不但可以享受权利和财富,还能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荣誉的增加。

科举官职也被认为是社会成功和家族荣耀的象征。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科举考试只重视文化学识,对于才艺和实践能力并不关注,导致文人专制和功利思想的滋生。

其二,科举制度存在贪污腐败、买官卖官等问题,使得人才选拔不公平。

其三,科举制度的存在妨碍了社会的流动与发展,使得社会阶级固化,阻碍了社会变革和进步。

总之,古代中国的科举官职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官职一般分为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以及一些特殊的官职。

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 黜:废掉官职 免:罢免 夺:削除 废:废弃不用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 如:旋升宁夏道。《谭嗣同》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加:加封,在原来官衔上加上某种荣衔,可享受某种特权。
名。 D.古代以水南、山北为“阳”,以水北、山南为“阴。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黎民、庶民、苍生等。 B.“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中
有“士大夫之族”。 C.《昌黎先生文集》是韩愈的作品集,这是以籍贯命名其文集。 D.“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
D.“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为“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 “社稷”代称国家。
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鸿门宴》中有“沛公奉卮酒为寿”一句,这句话中的“寿”与现代汉语 中的“寿”含义有所不同,应该是指敬酒献物,祝人长寿的意思。 B.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中的“豆蔻”常用来指孩 子,“豆蔻年华”指的是孩子未成年,十三四岁。 C.“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 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女言、妇容、妇功。 D.一个季度中的三个月可以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如《古诗十九首)中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中的“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
D.《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 于今天的“小子”。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古代中国是一个官僚制度非常严密的国家。

官职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一、官职制度在古代中国,官职是代表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官职被划分为多个等级,不同的官职享有不同的特权和待遇。

1.中央官职:最高官职是皇帝的官职,主要有内阁成员、内外宰相、尚书令等高级官员。

他们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直接侍奉皇帝。

2.地方官职:地方官职包括巡抚、督抚、知府等。

他们负责管理行政、司法和军事等事务。

3.军事官职:军事官职主要负责统领军队。

军事官职等级较高的有统帅、将军,等级较低的有校尉、队正等。

4.文职官职:文职官职主要负责行政事务。

文职官职等级较高的有大学士、卿大夫,等级较低的有主事、员外郎等。

5.监察官职:监察官职主要负责监察官僚系统的运行。

监察官职等级不高,但拥有极大的权力。

二、科举制度1.科举的起源: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士人选拔制度的一种形式。

早在汉代,科举就已经存在,唐代开始形成科举制度。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并成为封建社会中选拔政治人才的主要途径。

2.科举的目的: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选拔政治人才。

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才,以推动国家的发展。

3.科举的选拔过程:科举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由县、州、郡逐级选拔士人,取得乡试的人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由省级政府举行的考试,通过会试的人可以进入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参与,成为官员的最后一道考核。

4.科举考试的科目:科举考试的科目包括诗词、文章、策论等。

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水平、才智和思维能力。

5.科举的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

科举制度鼓励人们努力学习,提高文化素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此外,科举制度也使得地位较低的人有机会通过努力获得高官厚禄,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

总之,古代中国的官职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官职制度体现了权力的分工和等级,科举制度则是选拔政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官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官职是由朝廷任命的。

官职从低到高,可分为九品官、六部官和九卿等。

九品官:九品官是指从九品中正到九品左右丞等职位。

九品官大多是地方上的官员,管理城市、乡村、兵部等部门。

六部官:六部官是指从正五品卿到正九品员外郎等职位,六部官负责朝廷的各个行政部门,分别为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和户部。

九卿:九卿是指从御史中丞到殿中侍御史等职位,九卿是朝廷最高级别的官员,负责监察朝廷的各个部门。

科举:科举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核心。

科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课举、会试和殿试。

课举:课举是科举制度的第一步,也是选拔人才的第一层筛选。

凡是有志于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首先要通过课举考试,获得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课举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会试:会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二步,也是选拔人才的第二层筛选。

凡是通过课举考试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考试。

会试考试一般在省级城市进行,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书等。

会试由主考官负责,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

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后一步,也是选拔人才的最后一层筛选。

凡是通过会试考试的考生,可以参加殿试考试。

殿试考试在京城进行,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书、诗文等。

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亲自主持。

在殿试中表现优秀的考生有机会被授予功名。

官职与科举的关系:总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官职科举是重要的制度,它不仅是选拔人才的途径,也是晋升官职的通道。

官职和科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了解官职科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职官科举(含答案解析)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职官科举(含答案解析)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职官科举一、单选题1.(2024八下·信宜月考)下列不是“表降低官职”的词语是()A.请B.左迁C.擢D.贬【答案】A【知识点】职官【解析】【分析】A 选项“请”,在古代官职任免中,通常表示官员请求辞官或退休,而不是降低官职。

B 选项“左迁”,是降低官职的意思。

古人以右为尊,左迁表示被贬官。

C 选项“擢”,是提拔、晋升官职的意思。

D 选项“贬”,也是降低官职的意思。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歌词中涉及的古人有苏轼、陆游。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谪”表示降职或远调,“左迁”表示升职。

C.“衔觞赋诗”“觥筹交错”“强饮三大白”中的“觞”“觥”“白”都有“酒杯”的意思。

D.“大河上下”中的“河”指黄河,“崇祯九年”中的“崇祯”是年号,“相公”是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答案】B【知识点】职官【解析】【分析】ACD.正确。

B选项中的“左迁”一词表示的是降级、贬职,而不是升职。

在中国古代,“左”常常与降低、贬抑相关联,而“右”则与提升、尊贵相关。

因此,“左迁”是指官职的降低或贬谪,与“谪”这个词的意义相近,都是指官员被降职或远调。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

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3.(2023九下·牟平期中)下列各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与朱元思书》中“书”即书信,古时又称“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

B.在世人的心目中,诸葛亮是奇谋巧计的策略家;是雄才大略的外交家;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是运筹帷幄的军事家。

古代文化常识之 科举官职介绍

古代文化常识之 科举官职介绍

中国文化常识之
(一)科举制度的概念
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 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 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 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 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 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 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 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 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 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 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4、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 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 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 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 曰:‘君赐不可违也。’” 桂榜:乡中试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 又称桂榜。 杏榜:为公布会试考中者而发的榜。因为当时正值阳春四月,杏花 绽放,故称“杏榜”。会试放榜,可谓“杏榜题名”。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 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 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 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 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 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东汉避刘秀讳, 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 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 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 “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常识
(一)科举制度的概念
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 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 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 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 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 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 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 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 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 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 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4、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 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桂榜
杏榜
金榜
解元
会元
状元


榜眼


探花
古代学校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 的场所。
【庠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 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 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 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 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 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 《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 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 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 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 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 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 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 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 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 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 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 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 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 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 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 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古代文化常识 科举官职
1、沆瀣(hàng xiè)一气 北宋钱易的《南部新书.戊集》记载, 唐僖宗乾符二年的科考,主考官崔沆发现考生中有个叫崔瀣的考生, 认为他是本家人,尽管崔瀣的考试成绩很差,仍然另眼相看,把他 取为进士。于是一些考生嘲笑说,这场考试“座主门生,沆瀣一 气”。沆瀣,本来是夜间的水气,夜间的水气是在黑暗中飘荡的, 考生们把这对座主门生的名与字的本意相扣,比喻暗中勾结,臭味 相投,倒是非常贴切。后来就用这一成语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 一起。 座主、门生:唐进士对主考官尊称座主。明、清举人、进士亦用以 称其本科主考或总裁官。进士们则自称门生。 2、蟾宫折桂 《晋书.郗诜shēn传》记载,晋武帝有一次在东堂接 见郗诜,问他:“卿自以为何如?”郗诜回答说:“臣举贤良对策, 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在这个故事中,郗诜 以稀世的珍宝比喻出众的才华。因为流传着月亮中有桂树、月亮是 广寒宫的神话,所以,此“桂林一枝”的“桂”被认为是月亮上的 桂树。又因为神话中说月亮中有只金蟾,月亮也被称为蟾宫,因而 古代科举考试中进士也称登蟾宫。于是,后来就形成了“蟾宫折桂”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应试得中。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 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 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 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 “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 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 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 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 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 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 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 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 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 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 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 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 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
明清科举简表
科别
内容
项目
考场 主考人 参加者 中者名称
日期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院试
府、县 各省学政 童生(儒生) 生员(秀才) 三年之内两次
案首 - -
乡试(秋闱)
会试(春闱)
殿试
省城
京城贡院(礼部) 皇宫(宫殿)
朝廷特派官员
钦差大臣
皇帝
生员及监生
举人
贡士
举人
贡士
进士
子、卯、午、酉年八月, 乡试次年三月, 会试同年四月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 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 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 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 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 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东汉避刘秀讳, 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 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 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 “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桂榜
杏榜
金榜
解元
会元
状元


榜眼


探花
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 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 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 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 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 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 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 监生。
古代学官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 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 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 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 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 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 称。《左忠毅公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 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 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 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