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潘先生在难中》的讽刺艺术
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
《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先生精心制作的一部描写灰色人生的杰作。
主要写了在军阀互相乱战的时期,作为小资产阶级的潘先生面对战乱的自己表现和态度。
作者以战争动荡为背景,以潘先生逃难为线索,描写一个小市民在动荡面前一种自私保利的心理。
从潘先生的逃难中,我们可以透过现象看到小市民的庸俗和鄙俗,展现了那一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苍白生命情态。
潘先生第一次遇难的时候逃难到上海,他放下一切逃到上海,但是当自己认为一切都好,学校要他回归的时候,他又回到家乡,他消极的避难,苟且的偷存。
他作为一个小学的校长,却表现出一副不关心国家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样子,他关心的是他自己和他的利益。
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自私和庸俗。
在逃难中,潘先生表现出消极求安。
文中写到当正安失守后,一处描写十分细致深入。
这他想到车已开动,自己不需要回答了,这才让他安心的缩住了。
缩字形象生动的描写了潘先生的虚荣虚伪和做作。
这一处体现了潘先生的迂腐,虚伪。
《潘先生在难中》一书注重细节的描写,让情节更加深刻的刻印的读者的脑海里。
语言风趣、从风趣的言词中体味到发人深省的时代意义。
这一作品无疑成功的展现了那时代一类的真性情。
用一种讽刺的态度表明了自己痛恨这些道貌岸然的知识分子。
小说故事起伏变化,章法严谨,结构完善。
让读者比较能接受和感受。
浅析《潘先生在难中》的表现手法
浅析《潘先生在难中》的表现手法《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先生早期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小说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出发,真实地反映了军阀战争所制造的骚乱和灾祸,揭露了战争制造者的罪行。
创作上,作家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刻苦追求艺术上的“真切见到”;善于通过精细而冷峻的细节描写传达小说的主旨。
作品意蕴丰富,讽刺意味明显。
一、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刻苦追求艺术上的“真切见到”无疑,潘先生是军阀混战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
潘先生的形象所以这样逼真传神,同作者当过10年的小学教员,对教育界的情况十分熟悉分不开。
他说,“见到须是真切的见到”,“必须要把整个的心跟事物相对,又把整个的心深入事物之中,不仅见识其表面,并且透达其精蕴,才能够真切的见到些什么”。
潘先生的形象正是“真切见到”的艺术结晶,它给读者以“真切见到”的艺术感受。
如,在上海安顿妻儿后,潘先生又急匆匆地只身回让里,这一方面是为了察看和照管留在家里的东西,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向教育局长表示自己忠于职守,不致因失职而免职。
这样的描写是符合混乱状态的知识分子的实际的,它可能发生在潘先生身上,也可能发生在王先生、张先生身上……而潘先生一家抵达上海后挤下火车到寻旅馆住下的过程则更是活灵活现。
你看,下车之前,为了应付“挤”的局面,他对妻儿细心布署,反复叮嘱,其调排是那么精细而“周妥”下车时奋力向前挤,还兼顾着妻儿,显得那么紧张而卖办下车之后,一妻一子被人流冲散,他又是那么惊慌失措,“家破人亡之感立即袭进他的心门,禁不住渗出两滴眼泪来”;好容易被冲散的“队伍”会合了,潘先生马上就转忧为喜。
并认为家人的散而复聚是值得庆幸的乐事。
继而,便是摆出老上海的架式,斤斤计较于两个铜子车费的讨价还价,以及在旅馆装腔作势地要饭要酒,自得其乐等。
上述种种,无不按照现实主义的原则进行创作,几乎每一细节甚至一言一行都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轨迹,都给人以“真切见到”的印象。
二、善于通过精细而冷峻的细节描写传达小说的题旨《潘先生在难中》是很善于通过精细而冷峻的细节描写传达小说的题旨的。
叶君《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1200字
叶君《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1200字叶君的《潘先生在难中》,以军阀混战为背景,从本质上揭露了乱世中的代表-——潘先生,一个卑怯自私、随遇而安的灰色知识分子的典型。
用一种诙谐的语调描述了在五四时期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挣扎过活的形象。
这一类型的民众在社会环境的夹缝中求生存而又朝不保夕,以小见大,通过潘先生的这一个体从而加以引申为一个群体的灰色生活。
小说一开始,在一列满载难民的火车上,潘先生就出场了。
叶君着重写他的行动——“首尾一气,犹如一条蛇,什么地方都好钻了。
”但是随着人流的冲击,潘先生家人便不禁被冲散了,潘先生愤怒的想:“没用的东西。
”随即又拉扯着家人向前冲。
潘先生的不自量力,自作聪明的可笑形象便由此在读者的心中扎下了根。
潘先生是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经济上的贫乏以及作为人的卑微,使得这样的冲劲也赋予了隐喻式的意义,他的人生也是如此,只有不停的征战不住的向前钻才能存活下去。
他的人生哲学是养家糊口,在战乱的年代便以活命为上策,可是利己主义和投机取巧的思想蒙蔽了他,他争先恐后地寻找夹缝来钻,潘先生自以为精明能干,实际上迂腐可笑的性格得到了鲜明有力的表现。
而后潘先生一家在密密的人流之中走散,他的心中萌生了一种破灭感,他禁不住的渗下两滴眼泪来。
而随后团聚之后潘先生所发之感慨:“现在好了!”说明潘先生只顾个人私利,一味苟且偷安,就是这种人生活的目标。
本文的精彩部分主要集中在潘先生回到让里之后的种种表现,通过前后的对比加重了讽喻意义。
如前文中他带着妻儿逃难去上海,当得知教育局长要照常开学的消息之后他的矛盾心理,“他心中似乎很安慰,又似乎有点儿惆怅。
1”作为小资产阶级的心里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一方面希望逃难成功,另一方面又害怕被免职之后生计会受困。
第二部分是草拟完上课通知之后的行为,他去往红十字会领取了旗子与徽章,他的心中是这样的感受“像捧着救命的神符,心头起一种神秘的快慰。
”而其实此时的妻儿远在上海。
由此,我们心中可以臆测这样的心理,他觉得心里空茫需要一些外物以包裹不安全的内心。
潘先生在难中读书笔记
潘先生在难中读书笔记
《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创作的短篇小说,它描写了卑琐庸俗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潘先生,在战乱中表现出的患得患失、明哲保身、自私精明的形象。
以下是一些读书笔记的要点:
- 人物形象:小说通过描写潘先生在逃难中的种种表现,刻画了一个卑琐庸俗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 社会现实:小说通过潘先生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混乱,以及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人性复杂:小说中潘先生的形象具有复杂性,
他既有善良正直的一面,又有自私虚伪的一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 文学价值:小说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巧妙的情节设计,展现了叶圣陶先生的文学功底和创作风格,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潘先生在难中》通过对一个小人物的描写,让人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以及在战争中人性的复杂性。
这部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和思考。
浅谈《潘先生在难中》的讽刺艺术
浅谈《潘先生在难中》的讽刺艺术【摘要】讽刺艺术一直是《潘先生在难中》的一大亮点,本文从人物、情节发展、细节描写、讽刺手法三方面论证了讽刺艺术在《潘先生在难中》的体现。
【关键词】讽刺艺术细节写实利己主义讽刺作品在我国产生的时间很早,早在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里就产生了不少成熟的作品。
如庄子的许多寓言,像《东施效颦》《望洋兴叹》等等。
随后,还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讽刺作品,如被鲁迅先生誉为“足称讽刺之书”的《儒林外史》,鲁迅的《阿Q正传》,钱钟书的《围城》,当然还包括叶绍钧的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
叶绍钧作为一名教育小说家,他的小说常常揭示下层人民的痛苦和不幸,但写的最好的,还是小市民和具有小市民习性的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他的教育小说用冷静客观的态度暴露出了教育战线的黑暗内幕,而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正是作者描写旧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灰色的卑琐人生”的代表作。
下面将分析这一代表作的讽刺艺术:一.讽刺内容以潘先生为活动线索《潘先生在难中》以潘先生的活动贯穿全篇,以1924年江浙战乱为背景,描写了教育职员潘先生在动乱中举家逃难的种种可笑而又可鄙的行径。
第一个片段,写的是战争要来时,潘先生带领妻儿逃离小镇,奔往上海的情形。
在军阀混战中,潘先生丝毫不顾及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疾苦,满脑子只是个人的得失和自家的安危。
只是风闻军阀即将在本地区开战,他就张惶失措,丢下学校不管,带着一家人仓惶逃到了上海。
一路上历尽艰辛,妻子和孩子失散,觉得家破人亡,找到后又马上松弛下来,开始沾沾自喜,仿佛“什么兵火焚掠”都遭遇不到了。
在上海,他把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的“租界”看成是保护他们一家的“圣地”“只要跨出那一道铁栅栏,就有人保险”。
好不容易地找到了一家有空房的旅馆,他先是抱怨“刺鼻的油腥味”和“阵阵的尿臭”,后来一想到现在全家逃难成功,竟自我陶醉地喝起了酒,迷迷地笑着。
作品通过展示潘先生逃难前的慌乱,逃难中的狼狈,以及逃到成功后的庆幸等行为,生动地讽刺了潘先生遇事惊慌、自私、苟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态。
《潘先生在难中》作品赏析
《潘先生在难中》作品赏析
《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先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当时江浙战乱为背景创作的小说。
作品主人公潘先生是一个典型的当时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他带着小市民的卑琐和苟且,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眼光,但又渴望在乱世中保全自己和家人。
潘先生的形象被刻画得细腻入微,叶圣陶先生通过对其行为的描绘,比如他如何拉着家人在混乱中寻找生存之地,以及如何以首尾相接的蛇形方式带着家人穿过车站等,生动地展现了他的自作聪明与自不量力。
潘先生在故事中的行为和心态,既可笑又可悲,叶圣陶先生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揭示了乱世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
此外,叶圣陶先生在描述潘先生与家人走散后的情感变化时,也表现得十分出色。
潘先生在面对家庭困境时,既表现出他的自私和懦弱,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善良和责任感。
这种复杂的人物性格描绘,使得潘先生成为了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角色,让读者既对其可笑行为感到好笑,又对其悲惨命运感到同情。
叶圣陶先生的语言诙谐幽默,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故事的紧张和刺激,又能轻松愉快地领略到作者对人物的独特见解。
这种幽默风格与人物形象的鲜明对比,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潘先生在难中》是一部揭示乱世中人民生存状态的作品。
它以一个满载难民的火车为开端,生动地描绘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和灰色生活。
通过潘先生的形象和故事,叶圣陶先生既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私和懦弱,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在乱世中的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主题和内涵,而且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战事下的一个灰色小人物——《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
《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曾经看到矛盾评论叶圣陶的一段话:“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
”也在网上看到一个评论:“一直以为叶老是一位教育家,想不到讽刺起来却有着鲁迅的辛辣与平静。
”而《潘先生在难中》给我的印象也正是这样,真实,平静,读起来却又令人觉得不寒而栗。
全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话:“他写到“溥”字,仿佛看见许多影片,拉夫,开炮,焚烧房屋,奸淫妇人,菜色的男女,腐烂的死尸,在眼前一闪。
”似乎是点睛之笔,毕竟,全文所想要表达的似乎也正是军阀混战中知识分子的劣根性,这些人只求保全自己,却不顾百姓的生死,有点像鲁迅笔下的那群看客。
但我却并不这么认为,“知识分子的劣根性”本就是一个有偏见的名词,劣根性人人都有,只是人们对知识分子的要求比较高罢了。
叶圣陶笔下的潘先生似乎是一个极具利己主义、只求保全自己不顾他人的人,他会在战争来时赶到“红屋子”去,会逃难到上海,会多要些红旗和徽章保全自己和家人……这种种行径似乎不太符合人们对他的内心期望,潘先生,很明显,只是一个小市民,一个胆小怕事,不敢承担的人。
人们看多了英雄主义的文章,似乎觉得只有英雄才值得被铭记、被写、被读。
可是不是这样的,我们没有办法要求每个人都做个高大上的救国英雄,英雄毕竟是少数,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鲁迅先生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而潘先生,只是做了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会做的事情,难道就要被批判吗?而且撇开其他的来谈,我倒认为潘先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他是一个好丈夫,也是一个好父亲。
他在火车站指挥妻子儿子逃难到上海,来保全全家人的安全。
后来妻子儿子走丢了的时候,他又因为与妻儿的失散而落泪。
再到后来在上海安顿全家人,并且温声细语地安慰妻儿。
以及后来他回到家远离他们,并且得知铁路不通的消息时“他心头突然一沉,似乎觉得最亲热的一妻两儿忽地乘风飘去,飘得很远,几乎至于渺茫。
"这些都可以看出妻儿是他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他无时无刻不牵挂他们,后来还想着要为他们多拿几个徽章“'一个是她的,一个是阿大的,一个是阿二的。
文学评论范文《潘先生在难中》
文学评论范文《潘先生在难中》
《潘先生在难中》是著名作家小仲马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通过细腻而感人的故事情节,表达了社会主义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
小说以法国农村地区的小农民潘先生和他的家庭为背景,叙述了潘先生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勇敢地生存下去的故事。
他试图用多种方式改善家庭生活,但遭到了社会风气和资本主义的强大压力。
最终,潘先生带领家人渡过了困难的时期,他的家庭也得到了社会的支持。
小仲马在这部小说中把社会主义理想和资本主义两者的冲突表现得栩栩如生,令人深思。
小说中对农民阶级生活、乡村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描写极具真实性,令社会各阶层的读者都能够深有感触。
总之,《潘先生在难中》是一部深具社会意义的小说,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潘先生的勇气,还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潘先生在难中》
与他冷静客观的创作态度相一致,他在讽刺之中也不露声色,几乎全不用夸张,只抓取一二言行,用平静的口气加以表述,那讽刺的效果常在读者的回味中。
在军阀混战中,他首先考虑的是他自己和他家小的利益,他带全家逃到了上海,为自己“从毁灭和危难当中”捡回了四条性命和一个皮包而感到舒快。
他回到县里后,先是为自己决定回来而不会被开除而庆幸,接着又为自己的家产忧虑和操劳,最后,在炮声中带着细软躲进了洋人的红房子里去了。
如果说从题材上看,写教育界是叶绍钧小说的特长,那么,从反映人生面貌的角度来看,写灰色人生就是叶绍钧小说的特色了。
《潘先生在难中》分析
一、主题
《潘先生在难中》以20年代军阀混战下的江浙地区为时代和生活背景,通过一个小学校长 潘 先生在逃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揭示了封建军阀的罪恶,
同时也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卑怯、自私、苟且、偷安的思想弱点,塑造了 潘 先生这一患得患失、明哲保身、自私精明的小市民知识分子的形象。
因此,他的小说又是蕴藉而含蓄的。叶绍钧的小说是文学研究会中最能体现该会主张的现实主义方法的,也是鲁迅之后最具现实主义特色的,
所以,在文学研究会的众多作家中,他是最为重要的作家。
这类灰色的人物包括的阶层很广,但更为集中的、深刻的、典型的仍是教育界的人物,而最为成功的便是潘先生了。
三、人物形象
自私而精明,胆怯而乐观,这是潘先生性格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他的思想性格中,带着明显的“奴性”特征。他既对统治阶级不满,又心甘情愿为他们效劳;既对军阀的罪恶有亲身的感受,又故作潇洒地为他们歌功颂德。
畏畏缩缩、庸庸碌碌,没有正义感,没有是非观,没有社会意识,没有男儿血性。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占据了他的全部心灵,自私猥琐,庸俗低级,随遇而安。
潘先生在难中经典赏析
潘先生在难中经典赏析潘先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家,他的文学批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在《难中经典》一书中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赏析和解读,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学研究素材和思想。
《难中经典》是潘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主要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解读。
潘先生在书中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其中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他不仅对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和语言进行了深入剖析,还对其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解读。
通过《难中经典》,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情感。
在《难中经典》中,潘先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主要包括对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了精细的解读。
他以独特的文学眼光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其中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通过他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和内涵,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哲理。
在《难中经典》中,潘先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主要包括对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了精细的解读。
他以独特的文学眼光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其中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通过他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和内涵,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哲理。
潘先生在《难中经典》中的文学批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文学批评应该立足于文本本身,深入挖掘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文学作品,避免主观臆断和情绪用事。
他还强调文学批评应该注重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分析,深入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潘先生的文学批评理论为后世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对后世的文学批评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难中经典》中,潘先生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和艺术手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解读《潘先生在难中》
解读《潘先生在难中》《潘先生在难中》主要写了军阀混战时期,作为小资产阶级一份子的潘先生,面对战乱所进行的一系列避战行为。
他在难中所表现出的对战争的消极躲避、麻木自私的特点,十分鲜明的展现了那一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生命情态。
我认为在文中潘先生一共有三次“遇难”,第一次遇难时两个地方军阀在附近要开火时,潘于是带着家人乘火车逃至上海。
第二次遇难是在得知教育局长要求准时开学的通知后,潘孤身返回家乡主持开学,回到家却得知铁路不通了,自己与家人相隔两地,音讯渺茫。
第三次是听闻在碧庄地方两军交战了,战争的气息在潘先生周围愈来愈烈了。
这三次遇难,潘都十分“聪明”的躲避了,并且事后他还会为此沾沾自喜,潘就是辗转于这样的悲喜间,一味的躲避,寻找自认为安全的地方躲藏。
潘在逃难时有多处具有讽刺喜剧效果的细节,在这里我想仅对其中几处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在第一次遇难中,作者叶绍钧并没有描绘潘如何一步步的乘火车逃去上海。
叶单单描绘了潘在火车站坐车时的情景。
但是我认为仅仅是这么一个画面,就可以把潘的形象鲜明的刻画出来:潘自作聪明的调排,让一家四口牵手排成一列,这种尾大不掉的队形注定不可能实施开来,可潘却还自鸣得意,不听他人劝告,在下车时仍采用此方法,至使家人走散。
我认为潘的这一行动正从侧面反映出了他的愚昧不现实以及害怕变革的性格。
也正是这一性格令他遇战而逃。
同时,在这段内容中,运用了大量讽刺语句,如:“他尚恐大家万一忘了又屡次摇荡他的左手,意思是教把这警告打电话一般一站一站递过去。
”这种情态描写显风趣而又凸显的把潘那种小心翼翼但又多此一举的形象凸显出来。
除了对潘戏剧性的讽刺描写,文中还有多处体现了他虚伪迂腐的性格。
比如在潘一家逃至上海入住在一家旅馆时,当茶房来问是否要晚饭,潘的孩子嚷要吃大菜,令潘觉面子挂不住但却故作没事,并且对茶房借口说路上吃过了仅需两客蛋炒饭。
我认为正是潘虚伪而好面子才会在点餐前还要说吃过了这种话,以此搪塞他所认为的“丢脸”。
潘先生在难中赏析
潘先生在难中赏析
1.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著名现实主义作家。
“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
2.作者作品:小说:长篇《倪焕之》短篇《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
3.作品特点:小说叙事冷静客观,描写准确细致,语言贴切精炼。
"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
4.《潘先生在难中》
(1)背景:1924年爆发的江浙军阀混战;
(2)主题思想:文章以“逃难”为主题和线索,批判了潘先生这类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卑怯、自私、苟且、偷安的思想弱点,发出了改造人生的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
5.潘先生性格特征、形象意义
(1)潘先生性格特征:自私庸俗、卑琐;没有国家意识、只关心家人,苟且偷安、逆来顺受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灰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
(2)形象意义:通过刻画潘先生的病态人生,既是对潘先生自私卑琐人生的批评,也是对那个军阀混战的社会的批判。
6.小说现实主义特色(艺术特色)
(1)人物放在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之下刻画,突出社会环境的动荡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2)冷静、客观地描写现实生活细节,细腻呈现社会
现实和人物内心的波折,揭示了人物的灰色人生。
在冷静的描写中寄寓着讽刺、批判的含义。
(3)语言准确细致、贴切精练朴素、简洁,笔调幽默;结构严谨,结尾巧妙等艺术特色。
(4)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刻苦追求艺术上的“真切见到”。
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
《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潘先生的描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在战乱中挣扎求存的小市民形象。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对人性、生活和社会的认知也有了新的理解。
在这部小说中,潘先生的形象鲜明而立体。
他是一个自私自利、怯懦虚伪、苟且自得的小市民,面对战乱和危险,他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和安全。
为了保住饭碗,他甚至可以不顾战乱的危险,只身返回让里。
在逃难的过程中,他把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看得紧紧的,生怕他们丢了,但又不忘与车夫争一个铜子,不忘衣柜角的一件旧衣。
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潘先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
潘先生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
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和无奈。
在战乱中,他失去了工作,生活陷入困境。
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他的苟且偷生,也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生活的渴望。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潘先生,而应该看到他背后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这部小说的语言纯朴严谨,读来让人倍感亲切。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潘先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同时,作品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社会的苦难和无奈,让读者对历史和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仿佛急流里的一滴水滴,没有回旋的余地,只是顺着大众的势,脚不点地走。
”这句话描绘了潘先生在逃难过程中的无奈与被动。
他像急流中的一滴水,无法掌控自己的方向,只能随着大流走。
这既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也揭示了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他深知自己无法逆流而上,只能选择随波逐流,这种心态和行为方式也体现了他的苟且偷生和自私自利。
“他不顾一切地往前跑,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背后追赶着。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潘先生在战乱中的惊慌失措。
他像是被无形的恐惧驱赶着,不顾一切地向前奔跑。
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潘先生的胆小和懦弱,也揭示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
这种恐惧感不仅仅是对生命的威胁,更是对未知未来的深深不安。
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
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这篇小说,读完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潘先生,这个看似普通却又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为了保住自己和家人的安稳,展现出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又倍感无奈的行为。
故事一开始,战争的阴影就笼罩而来。
潘先生带着全家匆忙逃离家乡,奔赴上海。
这一路上的狼狈和慌张,被作者描写得淋漓尽致。
潘先生拖家带口,大包小包,孩子哭,老婆叫,那场面光是想想都觉得混乱不堪。
他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生怕落下什么东西,又担心家人走散,整个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到了上海,潘先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可他那小心谨慎的性子却丝毫没有改变。
他找了个小旅馆住下,那旅馆的条件之差,简直让人没法忍受。
房间又小又暗,床板硬得像石头,潘先生却也不敢有太多的抱怨,只要能有个安身之所,他就觉得满足了。
安顿好家人后,潘先生又开始操心起工作的事情。
他生怕因为这场战乱丢了饭碗,于是赶忙跑回学校去打探消息。
一路上,他的心思全在工作上,想着怎么讨好上司,保住自己的职位。
他那副唯唯诺诺、小心翼翼的样子,真让人觉得又可怜又可气。
学校还没个准信儿,潘先生就已经开始准备给教育局写歌颂军阀的条幅了。
他那笔字写得歪歪扭扭,心里却满是算计,想着怎么通过这个举动来向上面表忠心。
这时候的潘先生,已经完全顾不得什么是非对错,只要能让自己的生活安稳,他什么都愿意做。
当他得知战事不利,又吓得赶紧带着家人逃回了家乡。
回到家乡,发现局势还算稳定,他又开始得意起来,觉得自己的决定无比英明。
潘先生的种种行为,让我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气的是他的自私和懦弱,笑的是他的滑稽和荒唐。
但仔细想想,我们又何尝不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小心翼翼,也会在困难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助。
潘先生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人性中的弱点。
比如说,在工作中,我们有时候为了保住一份工作,可能会去迎合上司,做一些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情。
在面对一些重大决策时,我们也会像潘先生一样,患得患失,犹豫不决。
论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所体现的艺术典型论特征
论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所体现的艺术典型论特征第一篇:论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所体现的艺术典型论特征论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所体现的马列文论中艺术典型论特征【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以认识论为理论基础继承并发展了黑格尔的艺术典型论,把真实性的问题与典型性的问题联系起来,使文艺作品不但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具有更为深广的社会内涵和更高的思想认识价值。
本文就通过对《潘先生在难中》这一20世纪初中的典型人人物潘先生的分析来展现这一思想理论。
【关键词】艺术典型论典型环境潘先生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思想意识、个性特点重视要受着各种社会关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43页)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在反映生活、塑造艺术典型中总是精心地描写典型环境,以作为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性格的最基本的艺术要素。
叶圣陶先生这位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20世纪时他见祖国在军阀混战的背景下变得满目疮痍,便着手写了这部优秀的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
小说通过一个小学校长潘先生在逃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揭示了封建军阀的罪恶,同时也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卑怯、自私、苟且、偷安的思想弱点,塑造了潘先生这一患得患失、明哲保身、自私精明的小市民知识分子的形象。
对于潘先生这以人物形象的塑造,叶圣陶先生显然是经过精心筛选与提炼的,这一典型形象的筛选具有深刻含义,正如列宁所说:“在社会现方面面,没有比胡乱抽取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站不住脚的方法了。
”这部小说写的是教育问题和小知识分子的问题,是他所熟悉的学校生活的具体描写,也结合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最终构造出潘先生这一典型的灰色小知识分子形象。
这也便是艺术典型论中所说的,作家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不是随意拣取一些生活现象就可以用来铺成作品的,而需要把握现象与本质的内在联系,从中加以选择提炼,这是一个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作过程。
读《潘先生在难中》有感
读《潘先生在难中》有感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所以,他的读者几乎数不胜数。
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他的一部作品令我爱不释手,叫作《潘先生在难中》。
潘先生似乎是个矛盾人。
因为当我读到潘先生带着儿女,奔往上海,可却又为博得上级好感,又单独返回家乡时,不仅感叹道:这人没事干吧!可是,当我又读到潘先生因正安失守而仓惶逃入洋人的红房子中避难,我不仅想问他:你不是很厌恶洋人吗?怎么还跑到洋人的底盘上去?更使人觉得趋炎附势的情节在后面。
因为为了欢迎杜统帅赢得大捷,潘先生竟然跑去给人家军阀当吹鼓手去了。
一介老师沦为一个吹鼓手,这也够使我震撼的了。
可是,这个社会上总会是有一些较为奇葩的人,我们也无法反对他们的行为。
就比如前几天,当我们一家人开着车在回家的路上,前面就堵住了。
等了十几分钟也未见道路畅通。
然后才知晓,原来是前面两辆车碰到了,各刮了一点漆,那亮眼的银灰色刮痕在两辆黑色轿车上异常引人注目。
所以造成无数车辆驻车观望。
而且那两位车主还在为赔偿问题细心研讨。
久久不肯离去。
当我听到刮了车不仅赔偿维修费还需要赔偿人的精神损失费。
这到底是车主的小心脏太脆弱,还是想借机倒打一耙,赚点钱回家过节呢?但我不是神,不会窥探人的内心想法。
这仅仅是蹭剐了车就会如此大动干戈,他们是胆子大还是认为别人的时间不宝贵。
这种一出事只想着自己利益而不愿自己多担当一点的人,与潘先生是如此神似。
他们难道就不会换位思考一下吗?还有一些酒店,每个包厢的管理员总是希望自己所管理的包厢长久不衰,可又讨厌人多拿了许多额外的餐具还寡着一张脸,这种服务态度,怎能使别人将愉快的氛围带动呢?有的人总喜大好功,爱做表面功夫,犹如潘先生匆忙从上海返回,急忙办理开学的事务那样。
许多人总是希望做到最好,可却未付诸实际行动,这怎么行呢?所以我们必须努力。
千万不能像潘先生那样。
潘先生在难中
《潘先生在难中》读书笔记
作品简介:
小说以20年代江浙地区军阀混战为背景,以客观冷静的态度,讽刺喜剧的手法,通过对小说校长潘先生为躲避战乱,带领全家逃难种种情形的生动描写和内心世界的精细刻画,成功塑造了一个自私、投机、怯弱、苟安、卑琐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笔墨真切冷隽,精准绵密,力透纸背,既揭示了军阀混战给底层人民带来的惶恐与灾难,又展现了风云激荡乱世中某些知识分子的卑怯人生、精神病态以及无力把握自身命运的无奈,发出了进行思想启蒙、改造人生、改造社会的价值诉求。
人物形象:
潘先生形象:精明自私、胆小卑怯、苟且偷生、随遇而安的小市民典型。
小说主人公潘先生是个典型的灰色人物。
小说通过写他带着全家人躲避战乱,通过逃难前的慌张,逃难中的狼狈,惶惶然又返回乡镇,逃到租界后的庆幸,写字幅为凯旋的军阀歌功颂德,塑造出一个自私、疑惧、投机、苟安、卑琐,具有多侧面而又统一的小市民性格的典型。
潘先生本质上是一种卑怯自私、随遇而安的灰色知识分子的典型,是他们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夹缝求生存而又朝不保夕的命运合乎逻辑的形象展现,可以说是叶圣陶为“五四”新文学。
错位的批判 一篇缺少同情与关怀的省略 重读叶圣陶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
!"错位的批判:一篇缺少同情与关怀的冷漠之作———重读叶圣陶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张福贵"错位的批判:一篇缺少同情与关怀的冷漠之作"叶圣陶的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知识分子的名篇,连续多年都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自从茅盾作出“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没有社会意识,卑谦的利己主义,#$%&’()*+,-,琐屑,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等等心理,描写得很透彻”!的判断之后,文学史对这篇作品的评价似乎已经形成了定论。
这不是对一篇作品或一个人物的评价,而是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人格和性格的批判。
其实,潘先生的个人欲望和处境是否应该同情?其社会意识是否清醒?如何评价其行为与思想的矛盾?这一系列问题是有必要重新探讨的。
首先,如何看待和理解潘先生的“卑谦的利己主义”问题,是我们重新评价《潘先生在难中》这一作品的思想焦点。
从抽象的道德原则上看,潘先生的一切举动是可笑可鄙的,但是一切又是无奈的,是人的生存的需要也是人的生存的权利。
作为潘先生他有权利生活得更安定、更完整。
潘先生的人生是“琐屑”的,但是生活和家庭本身就是由琐屑构成的。
他所追求的不过就是家庭成员的“一个都不能少”,他的一字长蛇阵本身就是这一种期望的象征,也是一种动荡和辛酸的象征。
他与妻儿的离散是人生的最大悲剧,求得家庭的完整是人最低的生活愿望,而这些努力和巴结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
他对妻儿千方百计的呵护之心和万般体贴之情,渗透着真挚的爱。
有爱的人的才可能是善良的人。
当他见不到混乱人群中的妻儿时,他“禁不住浸出两滴眼泪来”,这浸出眼泪来的焦急,是值得人们同情和令人相信的。
没有经历过真切体验的人是不会体验到其中的切肤之痛的。
“无情未必真豪杰”,能为别人而流泪的人一定是可爱的人,从不流泪的人也许是坚强,但也许是可怕。
当潘先生从战区率领全家逃出之后,经历了短暂的分散而最终与妻子会合时,不禁感慨万千:“现在好了!”其实这合家团圆本身也是一种不幸,因为这已经成了战乱中的中国普通民众的最高的理想。
[精品]灰色的灵魂 浅议《潘先生在难中》的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
[精品]灰色的灵魂浅议《潘先生在难中》的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潘先生在难中》是法国著名作家尼古拉斯—罗兰·巴特的一部中篇小说。
小说描写了主人公林松从一个平凡的大学老师,成为了一名有地位的商人。
这期间他经历了各种人生际遇,但在面对感情时却表现出一种脆弱而又决绝的态度。
文章是以“潘先生”为核心,写出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却又耐人寻味的故事。
《潘先生在难中》作为一部短篇小说集,除了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作者的思想。
《潘先生在难中》这篇小说是对上世纪八十年代法国社会改革运动时期的一个真实写照,反映于作家笔下是作家和她所处的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这一时代价值以及社会意义上认识、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于是小说中有三大部分在通过对人物所处环境描写而使读者产生联想去展示其人物思想等。
这些因素分别对作品作出不同反应和解释,或使人联想到作者本人以及作者笔下人物时才会发生变化。
一、潘先生与林松的人物形象小说的主人公林松是一个平凡的大学老师,他没有什么特别技能,只能在工作和家庭中忙里偷闲的寻找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他不擅长交际、不擅长为人处事、不善于交际、更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不擅长处理复杂且令人痛苦的人际关系……。
他只想做一个“平凡”的老师,没有任何其他能力能够解决自己遇到的所有困难。
在他的身边有三个同样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和林松一样没有任何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且没有任何地位、甚至比林松更加卑微、没有任何财富积累、也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他就是一个真正有尊严、有人格魅力又有责任感、并且具有强烈精神追求和独立意识的人。
一个没有任何地位、没有社会形象、也不具任何道义支撑、甚至几乎一无所有且仅靠自欺欺人自尊心生存和生活了两年多时间后被社会遗忘和抛弃的卑微无助的男人,面对现实中各种矛盾所产生出来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挣扎与痛苦。
1、一个卑微到极致却无比坚韧他不是有多么聪明,而是因为对钱没什么兴趣,因为没有钱可以和钱进行交易、也为了能够养活自己不得不以自己的“劳动”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更重要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潘先生在难中》的讽刺艺术
【摘要】讽刺艺术一直是《潘先生在难中》的一大亮点,本文从人物、情节发展、细节描写、讽刺手法三方面论证了讽刺艺术在《潘先生在难中》的体现。
【关键词】讽刺艺术细节写实利己主义
讽刺作品在我国产生的时间很早,早在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里就产生了不少成熟的作品。
如庄子的许多寓言,像《东施效颦》《望洋兴叹》等等。
随后,还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讽刺作品,如被鲁迅先生誉为“足称讽刺之书”的《儒林外史》,鲁迅的《阿Q正传》,钱钟书的《围城》,当然还包括叶绍钧的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
叶绍钧作为一名教育小说家,他的小说常常揭示下层人民的痛苦和不幸,但写的最好的,还是小市民和具有小市民习性的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他的教育小说用冷静客观的态度暴露出了教育战线的黑暗内幕,而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正是作者描写旧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灰色的卑琐人生”的代表作。
下面将分析这一代表作的讽刺艺术:
一.讽刺内容以潘先生为活动线索
《潘先生在难中》以潘先生的活动贯穿全篇,以1924年江浙战乱为背景,描写了教育职员潘先生在动乱中举家逃难的种种可笑而又可鄙的行径。
第一个片段,写的是战争要来时,潘先生带领妻儿逃离小镇,奔往上海的情形。
在军阀混战中,潘先生丝毫不顾及国家的危难
和人民的疾苦,满脑子只是个人的得失和自家的安危。
只是风闻军阀即将在本地区开战,他就张惶失措,丢下学校不管,带着一家人仓惶逃到了上海。
一路上历尽艰辛,妻子和孩子失散,觉得家破人亡,找到后又马上松弛下来,开始沾沾自喜,仿佛“什么兵火焚掠”都遭遇不到了。
在上海,他把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的“租界”看成是保护他们一家的“圣地”“只要跨出那一道铁栅栏,就有人保险”。
好不容易地找到了一家有空房的旅馆,他先是抱怨“刺鼻的油腥味”和“阵阵的尿臭”,后来一想到现在全家逃难成功,竟自我陶醉地喝起了酒,迷迷地笑着。
作品通过展示潘先生逃难前的慌乱,逃难中的狼狈,以及逃到成功后的庆幸等行为,生动地讽刺了潘先生遇事惊慌、自私、苟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态。
第二个片段,写潘先生独自回到小镇的情形。
到了上海的第二天早上,潘先生一想到学校马上就要开学了,而自己却不辞而别,若是教育局长追究起来,就有可能会丢掉学校里的职位。
虽然又舍不得老婆孩子,最后“更从利害远近种种方面着想,觉得回去终于是天经地义”。
回去一打听,学校果然要开学,而且还要趁机裁员,他为自己的主意表示赞赏。
为了迎合上司的“赏识”,他积极筹办开学之事,可结果却是,战火再起,铁路不通了,学生们也大多随家长避难去了,潘先生白忙碌一场了。
为了“保家”“活命”,他跑到红十字会办事处缴纳会费申请会员,又宣称学校房屋可以作为妇女收容所,换来了全家“救命的神符”——旗子和徽章。
这一部分的描写表现出了潘先生投机钻营、懦弱、虚
伪的性格特征。
第三个片段,写潘先生一打听到正方失守,觉得徽章也不安全,于是就连夜躲进红房子,与教育局长等三人挤在一间小屋子里。
后写战事结束后,他不知廉耻地给杜统帅写颂词。
通过这部分的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潘先生胆小卑怯、麻木、趋炎附势的奴性心理,也从侧面批判了军阀混战所带来的灾难。
二.讽刺意味通过精雕的细节自然流露
高超的讽刺艺术表现在对所刻画的对象作逼真生动的细节描写。
没有精湛的细节描写,就没有真切生动的艺术形象,就谈不上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叶绍钧先生很善于通过精细而冷静客观的描写传达小说的题旨的。
《潘先生在难中》里面的细节的选取与运用,透露出作者看不惯他们的怯弱、自私,不由得要刺他们一下的用意。
这方面的例子在文中是随处可见的。
如对潘先生两次不同的喊车细节的描写,第一次是在他全家历经千辛万苦挤出车站,很入调地喊“黄包车”,还很“威严”地扬起了头,摆着傲慢的手势,很老道地很车夫讲价,处处流露出他那种成功逃出生天的洋洋自得的心理。
第二次是在他回家乡之后,听说正安失守后,“惴惴地,歪斜的赶到了家”,胡乱地收拾一下包裹,仓皇出门喊车,也顾不得讲价就迫不及待地跳上车,连催快跑,突出了他疲于奔命、抱头鼠窜的可笑行径。
两次喊车的不同行为,展现了人物前后鲜明对立的心理,塑造了一个空虚、懦弱、胆怯的灵魂。
再比如,文章最后几段,潘先生先是假意推迟写彩牌坊,后来经
大家“一致推举”,他觉得这当儿很有点意味,感到自鸣得意。
接下来,“凝想一下,提起笔来在蜡笺上一并排写“功高岳牧”四个大字。
第二张写的是“威镇东南”。
又写第三张,是“德隆恩溥”。
咋看起来,潘先生貌似很有才华,一气呵成地写出了三幅,实际上讽刺了他一气呵成大诵军阀的可笑又可鄙的心态。
“仿佛看见许多影片,拉夫,开炮……在眼前一闪。
”进一步讽刺了潘先生不是不知道军阀给社会带来的灾难,但为了饭碗,又毫不犹豫地向军阀献谀谄媚。
最后又写了两个职员逢迎的话,其中一个对潘先生所写的“德隆恩溥”赞叹说“这一句更见恳切”“恳切”这个词使这位职员谄媚的丑恶嘴脸立刻现形。
这一令人深思的结尾,体现出这些职员与潘先生同为一丘之貉,尽是一群自私自利的阿谀之徒以及当时环境底下教育战线的一片黑暗。
三.讽刺手法以写实为主
擅长讽刺艺术的鲁迅先生曾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叶绍钧小说以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写实主义特征。
他的讽刺显得温婉、醇和,不失客观写实的基本风格。
例如,逃到上海后的第二天潘先生夫妇俩的那段对话,潘师母关心潘先生的安危要他“一定不要回去”,而潘先生为了身家利益想急急忙忙回家察看和照看家物和向教育局长表示一下忠诚,不至于丢掉饭碗。
最后双方互相妥协,潘先生表示“假若打听明白局长并没有这个意思,依你的话,就搭了下午的车来”这样的描写是符合当时战乱状态知识分子家庭内部实际的,它也有可能发生在其他人身上。
以及潘先生一家在车站“挤”的遭遇;利用红十字
会的活动进行避难;在红房子遇到避难的教育局长,脑子里还惦记着远方的妻儿却装出对教育的热心,以取悦上司等等,这些描写无不按照写实的原则进行创作,让读者回味其中的讽刺效果。
潘先生的形象之所以栩栩如生,与作者的写实手法密切相关,当然也和作者当过十年的教员,对教育界的熟悉程度分不开。
文中几乎没用到夸张,用到了对比的手法。
他在开学通告中写到“兵乱虽然可虑,子弟的教育犹如布帛菽粟”“欧洲大战的时候,人家天空里布着御防炸弹的网,下面学校里却依然在那里上课”他大力提倡要向人家学习那种精神,实际上他自己却胆小如鼠,战事一靠近,就惊慌不已,又是找红十字会,又是投靠红房子。
前后的对比,将他的表里不一、自私自利的卑劣人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如果说鲁迅和张天翼犀利的讽刺是一杯烈酒,让人醍醐灌顶;钱钟书灵巧的讽刺是一瓶汽水,令人神清气爽;则叶绍钧温婉醇和的讽刺是一壶清茶,需要慢慢品尝,回味无穷。
总之,作者通过《潘先生在难中》的讽刺艺术,塑造了一个懦弱、苟安、趋炎附势的利己主义者的典型,不仅在于嘲讽、批判了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屈服于丑恶现实的人生态度和性格弱点,也从侧面揭露了军阀混战给社会带来的苦难与旧中国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的混乱是教育处于委顿状态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陈辽:《叶圣陶评传》,第217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2]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17-2000(上)》,47~4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