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表面触诊解剖(常用)
表面解剖学医学
皮下组织
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血管,可以提供额外的 缓冲和保护。
血管和神经
为头部提供血液和神经支配。
03
躯干表面解剖
躯干的境界与分区
境界
躯干是指人体的大部分区域,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和骨盆。
分区
躯干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上区、中区和下区。
躯干的表面标志
颈部标志
包括喉结、甲状软骨、环 状软骨和气管。
超声波能够穿透人体组织,对人体无害,是医学影像学 中的重要技术。通过表面解剖学,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 断超声波探头放置的位置和方向,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人体表面解剖在手术中的应用
手术导航
在手术中,医生需要精确地知道手术器械的位置和方向 。通过结合人体表面解剖学,手术导航系统可以提供精 确的手术导航,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手术操作。
研究范围
表面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人体表面的各个部位和结 构,如头部、颈部、躯干、四肢等。它研究人体各部位之间 的相互关系和毗邻关系,对于临床医学、手术操作、疾病诊 断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表面解剖学的重要性
医学基础
表面解剖学是医学基础学科之一,它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和医生来说都是非 常重要的。通过学习表面解剖学,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支持。
血管的位置和走向。
上肢的表面结构
皮肤
上肢的皮肤较薄,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 响。皮肤下是浅筋膜,其中包含脂肪、浅 静脉和皮神经等结构。
VS
肌肉
上肢的肌肉主要包括肩部肌肉、上臂肌肉 、前臂肌肉和手部肌肉。肩部肌肉包括三 角肌、冈上肌等,上臂肌肉包括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等,前臂肌肉包括桡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肌等,手部肌肉包括拇指对掌 肌、蚓状肌等。
表面解剖学
人体表面解剖学1、人体表面解剖学的定义人体表面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深层结构与表面关系的科学。
目的:多数深层结构在皮肤表面既看不到又摸不着,但是可以通过能看得见的或能摸得到的标志来确定他们在人体的局部关系。
第一章头部表面解剖1、境界:分界线借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端、上项线和枕外隆突的连线与颈部分界2、分区:头部分为颅部和面部,分界线是眶上缘、颧弓、外耳门上缘,乳突尖端、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
脑部-脑颅骨围成的颅腔脑.脑膜.脑血管.脑神经面部-面颅骨为基础眶区.鼻区.口区.颧区.颊区脑颅骨成对:颞骨.顶骨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面颅骨(15块)成对: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下鼻甲不成对:犁骨、下颌骨、舌骨颅前面的骨骼表面标志眉弓、眉间、额结节、眶上切迹、、颧弓(颧突和颞突)、眶下孔、下颌骨、颏孔额结节又称额隆突,为额骨两侧最突出的部分,位于发际之下,眉弓上约5cm,两侧多不对称,额结节深面正对额中回,额中回后部为书写中枢眉弓大脑额叶的下缘适对眉弓的平面1.在眉弓内侧端深面额窦,患额窦炎时此处有压痛2.眉弓是相对较锐利的骨嵴,容易受到损伤划破皮肤,血液因重力作用可浸入到上眼睑和眼周围(“黑眼圈”)眉间眉心,为两侧眉弓连线与正中线的交点处,略显凹陷。
1.测量头围:从眉间处经枕外隆凸绕头一周。
检查水肿常用部位2.眉弓反射:轻轻叩击眉间,正常人立即两眼紧闭,若此反射消失,常见于脑干损伤和深度昏迷患者。
眶上切迹60%(孔36%)在眶上缘的中内1/3相交处,距正中线约2.5cm,里面有眼神经分支眶上神经及眶上血管通过,用以检查昏迷患者程度。
1.眶上神经封闭:适用于三叉神经眼神经痛,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注入,阻断传导,而止痛。
眶下孔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1cm,离面部正中线旁约2.5cm,两眼平视前方时,在瞳孔的垂直线上,定位在鼻尖与眼外角连线的中点。
1.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或眶下神经封闭,压迫诱发疼痛诊断三叉神经痛颏孔位于第二前磨牙下方(63%)距前正中线约2.5cm,内有颏神经及血管通过。
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
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人体常用体表标志是指在身体表面能够通过触摸或视觉识别的一些特
征点,用于定位和描述各种解剖结构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指导临床诊断和
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表标志及其临床应用:
1.周围动脉搏动点:常用的有颈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等,通过触
摸搏动点可以确定动脉的位置和走向,指导血管内导管插管和手术操作。
2.脊柱线和椎间隙:脊柱线为脊椎骨的后缘线,用于指导穿刺、置管
等操作,椎间隙为相邻两个脊椎骨之间的间隙,用于行硬膜外麻醉等操作。
3.腹股沟:位于下腹部和大腿交界处,是主要的淋巴结集中区,通过
触摸腹股沟可以判断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质地等,指导淋巴结活检和手术。
4.肝脏、胰腺和脾脏:这些器官位于腹部,可以在体表通过敲击、叩击、压痕等方法诊断和评估其大小、位置和功能,指导肝胆胰脾疾病的诊
治和手术。
5.脉搏、呼吸和心电图:通过触摸脉搏、听诊呼吸声和记录心电图等
方法,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诊断心电图异常、
呼吸困难和心律失常等疾病。
总之,体表标志是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对于正确掌握解
剖结构的位置和方向,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表面解剖学
人体表面解剖学1、人体表面解剖学的定义人体表面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深层结构与表面关系的科学。
目的:多数深层结构在皮肤表面既看不到又摸不着,但是可以通过能看得见的或能摸得到的标志来确定他们在人体的局部关系。
第一章头部表面解剖1、境界:分界线借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端、上项线和枕外隆突的连线与颈部分界2、分区:头部分为颅部和面部,分界线是眶上缘、颧弓、外耳门上缘,乳突尖端、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
脑部-脑颅骨围成的颅腔脑.脑膜.脑血管.脑神经面部-面颅骨为基础眶区.鼻区.口区.颧区.颊区脑颅骨成对:颞骨.顶骨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面颅骨(15块)成对: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下鼻甲不成对:犁骨、下颌骨、舌骨颅前面的骨骼表面标志眉弓、眉间、额结节、眶上切迹、、颧弓(颧突和颞突)、眶下孔、下颌骨、颏孔额结节又称额隆突,为额骨两侧最突出的部分,位于发际之下,眉弓上约5cm,两侧多不对称,额结节深面正对额中回,额中回后部为书写中枢眉弓大脑额叶的下缘适对眉弓的平面1.在眉弓内侧端深面额窦,患额窦炎时此处有压痛2.眉弓是相对较锐利的骨嵴,容易受到损伤划破皮肤,血液因重力作用可浸入到上眼睑和眼周围(“黑眼圈”)眉间眉心,为两侧眉弓连线与正中线的交点处,略显凹陷。
1.测量头围:从眉间处经枕外隆凸绕头一周。
检查水肿常用部位2.眉弓反射:轻轻叩击眉间,正常人立即两眼紧闭,若此反射消失,常见于脑干损伤和深度昏迷患者。
眶上切迹60%(孔36%)在眶上缘的中内1/3相交处,距正中线约2.5cm,里面有眼神经分支眶上神经及眶上血管通过,用以检查昏迷患者程度。
1.眶上神经封闭:适用于三叉神经眼神经痛,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注入,阻断传导,而止痛。
眶下孔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1cm,离面部正中线旁约2.5cm,两眼平视前方时,在瞳孔的垂直线上,定位在鼻尖与眼外角连线的中点。
1.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或眶下神经封闭,压迫诱发疼痛诊断三叉神经痛颏孔位于第二前磨牙下方(63%)距前正中线约2.5cm,内有颏神经及血管通过。
人体表面解剖学
人体表面解剖学
人体表面解剖学(Superficial Anatomy)是一门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的分支学科。
它既包括查看外部解剖标志物,又包括观察外部解剖结构。
主要涉及人体皮肤、淋巴结、血管、肌肉和关节等解剖结构的研究。
就研究的内容而言,它包括四大部分:1.解剖结构的形态学和位置学;
2.描述解剖结构;
3.识别解剖结构;
4.探索解剖结构间的关系。
首先,人体表面解剖学涉及解剖结构的形态学和位置学。
解剖学的形态学涉及变化的形状,在解剖学中,身体的形状由什么决定,它如何与其他解剖结构相互作用,这些问题都是形态学所考虑的。
解剖学的位置学涉及各种解剖结构在身体上的位置,它决定了解剖结构如何依附在身体上,例如淋巴结在何处,肌肉在哪里,血管在哪里等等。
其次,人体表面解剖学涉及描述解剖结构。
描述解剖结构是指描述解剖结构的形状、位置、功能等方面,使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
它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解剖结构的形状、位置和功能,使解剖结构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楚明白。
然后,人体表面解剖学涉及识别解剖结构。
通过查看外部解剖标志物,观察外部解剖结构,使医生能够识别出解剖结构的形状、位置和功能。
最后,人体表面解剖学涉及探索解剖结构间的关系。
解剖学研究人体各部位的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剖结构与人体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例如神经解剖结构、血液解剖结构、呼吸系统解剖结构等,这些解剖结构的关系是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础。
总之,人体表面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的分支学科,涉及查看外部解剖标志物、观察外部解剖结构、描述解剖结构、识别解剖结构以及探索解剖结构间的关系等内容,是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础。
人体表面触诊解剖(常用)
17 上肢带骨性—肩胛下角
肩胛下角 简易定位: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骨轮廓稍微 高起,尽量外展上臂时可见肩胛骨旋转,并见 下角明显外展。 康复实践应用: • 肩胛胸壁关节松动术手部握持位置; • 斜方肌下部等长收缩或徒手抗阻的阻力施加
位置; •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中ROM内
第4-5腰椎
15 上肢带骨性—锁骨
简易定位:由于该标志位置表浅,被检查者坐位或仰 卧位,可在肩部前方看到横跨内外的锁骨。 康复实践应用举例: • 在呼吸训练中使用低频电装置或体外膈肌反搏仪的
膈肌体外反搏呼吸法时,刺激电极置于锁骨上2~ 3cm处(膈神经部位)和胸锁乳突肌外侧进行刺激治 疗; • 受直接或间接暴力易导致锁骨中段骨折; • 慢性阻塞性肺病部分患者合并胸廓畸形和驼背,患 者站于墙角,面向墙,两臂外展90°,手扶两侧墙 来牵张两侧锁骨部可纠正驼背畸形; • 胸锁关节松动术做向后和向上滑动时,治疗师一手 拇指按压锁骨胸骨端向后施力,食指抵住锁骨胸骨 端下方向上施力,另一手固定同侧肩关节,该关节 的松动有利于扩大上肢活动范围; • 肺部体位引流(上叶尖段前部的引流)叩击部位为 锁骨下部。
22 上肢骨性—手舟骨
简易定位:腕背伸时,拇指侧骨性突起。 应用:摔倒时,手支撑地面易致此骨骨折。
22
23 上肢带肌性—三角肌
23
24 上肢带肌性—肩带肌
1.冈上肌 2.冈下肌 3.小圆肌 4.大圆肌 5
26 躯干肌性—背阔肌
26
27 上肢肌性—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标志; • 该点可作为Bobath治疗技术关键
点控制(key point control)中 心控制点位置,用以控制偏瘫或 脑瘫患者躯干肌张力; • 测量胸腰椎旋转量角器放置位置 ;
触诊的方法有哪些
触诊的方法有哪些触诊是一种通过手部接触患者身体的方法来获取信息和判断疾病的手段。
常见的触诊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基础触诊法:这是最基本的触诊方法,通过手的轻轻接触来感受皮肤温度、湿度和弹性等。
医生可以使用背部、掌心或手指的指腹进行触诊。
通过这种方法,医生可以了解到皮肤表面的情况,如皮肤温度是否正常、湿度是否过多、弹性是否正常等。
2.压痛触诊法:这种触诊方法是通过手指的压迫来评估患者是否有疼痛感。
医生通常会用手指的指尖或指腹轻轻地按压患者的身体部位,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的反应,并记录下来。
这种方法可以判断出患者是否有炎症或有部位受伤的情况。
3.位置触诊法:这种触诊方法是通过手指的指腹或指尖深入患者体内,触诊到特定的部位或器官。
医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确定器官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以及器官表面的情况。
例如,医生可以通过位置触诊法来触诊到患者的肝脏、脾脏、肾脏等。
4.摩擦触诊法:这种触诊方法是通过手的摩擦来感受患者身体表面的情况。
医生可以通过双手的摩擦来感受皮肤的光滑度、硬度和湿润程度等。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判断患者的皮肤是否正常,以及有无皮肤病变的情况。
5.震颤触诊法:这种触诊方法是通过手的震颤来感受患者身体内部的情况。
医生通常会用手指的指腹轻轻地触诊患者的脉搏或器官,以观察患者的震颤情况。
通过震颤触诊法,医生可以了解到患者是否有器官功能失调、肿瘤或其他异常情况。
6.滚动触诊法:这种触诊方法是通过手的滚动来感受患者体内的情况。
医生可以用手指的指腹轻轻地滚动在患者的肌肉、骨骼、关节等部位上,以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感、肌肉紧张、关节是否活动自如等情况。
通过滚动触诊法,医生可以了解到关节是否受损、肌肉和骨骼是否正常等。
总之,触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诊断方法,通过触诊医生可以通过手部感受的方式来判断患者身体的情况。
不同的触诊方法在不同的病情下有不同的应用,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要进行选择和运用。
同时,触诊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人体表面解剖学罗利
人体表面解剖学罗利人体表面解剖学罗利是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的是人体表面的解剖结构及其关系。
对于学习医学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人体表面解剖学罗利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将从几个步骤来介绍人体表面解剖学罗利的相关知识。
第一步:明确解剖区域人体表面解剖学罗利的研究区域是人体表面的各个部位,比如头、颈、胸、腹、背、上肢、下肢等。
因此,在学习人体表面解剖学罗利时,首先需要明确每个解剖区域的名称、位置、形态和结构。
第二步:掌握表面骨骼结构人体表面骨骼结构包括头骨、脊柱、肋骨、胸骨和四肢的骨骼等。
通过学习骨骼结构,可以了解各个解剖区域的内部结构,并对一些疾病的症状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步:学习肌肉和神经人体表面肌肉结构主要分为肌肉、韧带和腱等,而神经结构则包括脑神经、脊髓神经和周围神经等。
肌肉和神经在人体的各个部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熟练掌握其名称和部位、功能及作用,对于我们了解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帮助。
第四步:学习血管和淋巴结构人体表面还有血管和淋巴结构,通过对表面血管和淋巴结构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各个解剖区域的营养和代谢情况,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五步:阅读相关文献和影像资料学习人体表面解剖学罗利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查阅相关文献和影像资料,以加深对各个解剖区域的了解和认识。
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注重实践,配合文献和影像资料,提升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快速掌握学术新成果。
总之,人体表面解剖学罗利是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分支之一,对于学习医学的学生来说,要做好这一领域的学习,需要从掌握解剖区域、骨骼结构、肌肉和神经、血管和淋巴结构、以及阅读相关文献和影像资料等步骤进行逐步学习,使自己能够在临床诊疗中具备更加专业和细致的能力,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
触诊方法及应用范围
触诊方法及应用范围触诊是临床医生通过手的触觉来检查患者体表、皮肤及组织变化的一种诊断方法。
触诊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四种诊断方法之一,其他三种分别为视诊、听诊和叩诊。
触诊主要通过手指、手掌的触觉感受病变部位的硬、软、凹陷、隆起、温度、湿度等病变特征,通过这样的触觉感受判断病变的性质、程度及范围,从而获得病因的线索。
触诊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 常规触诊:通过使用手指、手掌对患者进行全身或局部的触诊,感知皮肤、组织的硬度、软度、温度、湿度等特征,以及硬性隆起、软性凹陷等病变特征。
常规触诊对诊断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局部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 触觉漂浮法:在进行常规触诊时,医生将手指轻轻触及患者体表,感受患者的温度、湿度、皮肤的光滑与粗糙程度等特征,以及浮肿、红肿、硬麻、痛觉过敏等病变特征。
触觉漂浮法适用于皮肤病、溃疡病、体表肿块等疾病的诊断。
3. 深度触诊:通过手指、手掌的压迫力度感知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硬度、软度、弹性等特征,以及判断病变的边缘、活动度等。
深度触诊适用于胸部、腹部等深部病变的诊断。
4. 表面触诊:将手掌紧贴在患者体表皮肤上,通过多个手指同时感受体表肿块的大小、形态等特征,并对病变作水平推动、垂直推动、轻轻叩击等动作,以了解病变的形态、移动性等特征。
表面触诊广泛应用于皮肤肿瘤、乳腺肿瘤、脾脏增大等疾病的诊断。
5. 触诊学抗肿检查:通过触诊患者体表结节的大小、质地、形态等特征,配合体位、肌肉紧张程度、疼痛等判断病变是否为恶性。
这种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甲状腺癌等肿瘤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触诊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各个系统及器官的疾病诊断。
下面分系统介绍触诊的应用范围:1. 皮肤:触诊在皮肤科临床常用作为检查皮肤结节、水疱、斑块、潮红等病变的重要方法。
例如使用触诊可以判别患者的皮肤是否光滑,湿度是否正常,颜色是否异常等。
2. 呼吸系统:触诊可以用于诊断胸腔、胸廓等疾病,如触诊胸廓是否异常、呼吸活动度是否受限等。
触诊解剖学——肩胛骨
触诊解剖学——肩胛骨展开全文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嗨喽~大家好,今天瞳孔再次与大家相见了,接着上次的学习,这次给大家带来了肩胛骨的进一步讲解,一起来看看吧肩峰的内侧缘肩峰内侧缘的上2/3被一个卵圆形的关节面所占据,此关节面向上,向内与锁骨外侧端构成关节。
如图所示,检查者的示指指示的即是肩峰的内侧缘、拇指接触着肩峰的后下缘。
肩胛冈是一个三角形的骨性结构,横向位于肩胛骨的后面,把肩胛骨的后面分为上1/4和下3/4两部分。
肩胛冈肩胛冈的内侧端肩胛冈向它的内侧端形成一个扩大的三角形、可清楚地在图中观察到(肩胛冈的内侧端位于检查者的拇、示指之间)其内侧端终止于肩胛骨的脊柱缘。
肩胛冈的后缘位于皮下,在它的中部有一个扩大的隆起能被检查者的手指触摸到,即是斜方肌结节(1)。
斜方肌结节肩胛骨的冈上窝肩胛骨的冈上窝位于肩胛骨后面肩胛冈(图3.20)的上方,是冈上肌(图3.47)的附着处。
肩胛骨的冈下窝位于肩胛骨后面肩胛冈(图3.20)的下方,是冈下肌(图3.49)的附着处。
肩胛骨的冈下窝肩胛骨的内侧缘肩胛骨的内侧缘是肩胛骨三缘中最长的一缘,被肩胛冈内侧端的尖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方是肩胛提肌的附着处,下方是小菱形肌和大菱形肌的附着处。
肩胛骨的外侧缘在肩关节盂的下方扩大形成一个结节,称为盂下结节,是肱三头肌长头肌腱的附着处。
肩胛骨的外侧缘肩胛颈肩胛颈,关节盂和喙突(图3.28)组成了肩胛骨的外侧角,肩胛颈的后面有一条沟,在肩胛冈的外侧,沟通肩胛骨的冈上窝与冈下窝。
如图所示,喙突位于肱骨头内侧和锁骨下方,喙突的尖和内侧缘容易被触摸到。
喙突是胸小肌(图3.42)、喙肱肌以及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的附着处。
喙突肩胛骨的上缘肩胛骨的上缘短而薄,它的外界终止于肩胛切迹,此切迹内有肩胛上神经通过。
肩胛切迹内侧的肩胛骨上缘是肩胛舌骨肌的附着处。
肩胛骨的下角为圆形,厚而粗糙,是肩胛骨内、外侧缘的交点。
背阔肌有一束变异较大的肌纤维附着于此。
肩胛骨的下角肩胛骨的上内侧角背面被检查者坐位,检查者用左手控制被检查者肩部近侧端,并向后推,肩胛骨内侧缘上方会出现一个骨性突起。
《触诊解剖学》之锁骨触诊
《触诊解剖学》之锁骨触诊
锁骨
人体解剖图片 2008-12-29
锁骨呈“~”形弯曲全长均可在体表摸到。
体的上面光滑,下面粗糙,内侧2/3凸向前,呈三棱棒形,外侧1/3凸向后,呈扁平形,锁骨的外、中1/3交界处较细,易骨折;内侧端粗大称胸骨端,有关节面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外侧端扁平称肩峰端,有关节面与肩峰形成关节。
锁骨是上肢骨中唯一与躯干骨构成关节的骨,具有固定上肢、支持肩胛骨、便于上肢灵活运动的作用,同时对其下方的上肢大血管、神经有保护作用。
《触诊解剖学》之锁骨触诊
李哲教你学解... 11-02 21:39
靠谱专业的解剖学、融入生活常态的解剖学、体态矫正的功能康复解剖学、临床应用的解剖学、基于人体功能的评估分析、世界前沿的解剖学进展,尽在李哲教你学解剖。
天哲医学团队负责制作
被人瞧不起的赚钱项目!原来这么赚钱!
广告
录制地点:广东医科大学李哲人体科学工作室。
触诊的方法
触诊的方法触诊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体格检查方法,通过手部的触摸来感知患者身体的状况,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触诊的方法主要包括一般触诊和专科触诊两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触诊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一般触诊的方法。
一般触诊是医生在进行常规体格检查时使用的一种触诊方法,主要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等部位的触诊。
1. 头部触诊,医生通过触摸头部皮肤,可以感知头皮的光滑程度、头颅的形状和大小,以及颅骨的异常厚度等情况。
2. 颈部触诊,医生通过触摸颈部淋巴结和甲状腺,可以了解淋巴结的大小、质地和是否有压痛,以及甲状腺的大小、质地和是否有结节等情况。
3. 胸部触诊,医生通过触摸胸部可以感知肋骨的位置和形态,以及乳腺、淋巴结和心脏等器官的异常情况。
4. 腹部触诊,医生通过触摸腹部可以感知腹壁的张力和厚度,以及腹部脏器的位置、大小和质地等情况。
5. 四肢触诊,医生通过触摸四肢可以感知肌肉的张力和肿胀,以及关节的活动度和畸形等情况。
二、专科触诊的方法。
专科触诊是医生在进行特定器官或系统检查时使用的一种触诊方法,主要包括心脏触诊、肝脾触诊、淋巴结触诊等。
1. 心脏触诊,医生通过触摸心脏可以感知心脏的搏动、心尖搏动的位置和强度,以及心脏瓣膜的异常情况。
2. 肝脾触诊,医生通过触摸肝脾可以了解肝脾的大小、质地和是否有压痛,以及肝脾下缘的位置和触及度等情况。
3. 淋巴结触诊,医生通过触摸淋巴结可以感知淋巴结的大小、质地和是否有压痛,以及淋巴结的数量和分布等情况。
三、触诊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触诊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温暖,触诊时患者应保持温暖,以增加皮肤血流,有利于医生感知皮下组织的情况。
2. 用力均匀,医生在进行触诊时需要用力均匀,避免过轻或过重的触摸,以免影响触诊的准确性。
3. 仔细询问,医生在进行触诊前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触诊检查。
4. 注意卫生,医生在进行触诊时需要注意卫生,保持双手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几乎要失传的手诊图解大全(一定要收藏)
几乎要失传的手诊图解大全(一定要收藏)手诊七触:抚、摸、按、软、硬、热、凉触诊是采用手诊特有的抚、摸、按方法,分别用不同的力度与方式对手部皮肤、肌肉、关节等的温度、弹性的感知,以及被检查者触觉、痛觉的反应,提高手诊的精确性,弥补望诊的不足。
手诊手道养生师在检查手部温度时,是以食指指端触摸手部各个部位的寒热温凉及其程度,因为此部位是人体最灵敏的部位之一,故对温度、力度、感知度的变化较为敏感,有利于我们区分不同臓象部位之间的微小差别。
触诊一种感觉经验的积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与自我揣摩。
手诊触诊应该在手诊望诊彻底诊断结束之后,再用触诊的方法。
手指触诊顺序,先上后下,先桡侧后尺侧;手掌触诊顺序,先周围后中央,先手掌后手背;区线,首先触诊臓象区,最后触诊臓象段;双手之间触诊顺序,应先左手后右手1、抚——春风拂面之感用指腹接触手掌皮肤表面,轻轻移动,重点感知皮肤温度、凹凸、干湿度、以及光滑度。
如果皮肤粗糙干涩,多属于病程时间长,虚实夹杂。
如果皮肤软嫩,多为虚证。
2、摸——拨弦抚琴之势指腹用不轻不重的力度,类似轻揉的方法,在手掌肌肉层仔细寻找各种感觉,重点探查硬软、有无硬结。
采用摸的触诊方法,通常手部某区温度升高,表明该部位配属器官有感染或处于病理活动高峰期;反之温度较低,则提示可能是寒邪直中脏腑或本脏阳气虚衰。
手掌的温度如果周围较低,中央尚温,说明元气未衰,即使有病也易康复;如果掌心发凉、颜色苍白、伴有冷汗者,则属气机衰微,多出现晕厥、泄泻、阳萎等症状。
3、按——潜水摸鱼之谓指腹用适当的力度,压紧骨膜层,感知硬结的程度与活动度,询问是否有不适感觉。
如困重,说明某处劳损;如疼痛表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如果发麻表示气不足;如果发木,表示神经感觉迟钝,气血严重瘀滞,经络严重不通现象。
以拇指指腹(或拇指指端桡侧缘)采用触诊按的方法,按压病人手指、手掌等各部位,以发现隐色、凹凸、硬节或病人告知有酸麻胀痛异常感觉来诊察疾病。
四部触诊的方法和内容
四部触诊的方法和内容
四部触诊的方法和内容指的是医生在诊断疾病时所使用的四种常见触诊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 手法触诊(主要用于检查肿块和疼痛):医生用手指、手掌或整个手部对患者的体表进行触诊,通过触摸来判断有无异常、硬结、疼痛等。
2. 表面触诊(主要用于检查浅表结构):医生通过轻轻触摸患者的皮肤来感受局部温度、湿度、光滑度、凹凸度等,以及观察表面结构变化。
3. 深部触诊(主要用于检查内脏和深部结构):医生使用手指、手部或特殊的触诊工具,通过适当的压力和动作来触及和评估身体的内脏器官和深部组织的异常。
4. 按诊(主要用于检查腔道和管道):医生使用手指或手部轻轻按压特定位置,以观察和评估腔道和管道的通畅性、张力、压痛等情况,例如通过直肠按诊检查前列腺。
四部触诊的方法和内容在临床上常用于检查和评估各类病症,对于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程度等都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触诊是医生根据患者情况综合分析的一项辅助手段,不仅仅依赖于触诊本身,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和病史、体征等进行综合判断。
四步触诊法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四步触诊法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四步触诊法是一种常用于体检和临床诊断的方法,它通过手掌的触觉感知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下面是四步触诊法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1. 位置确认:首先确定受检区域的位置。
可以通过询问患者或观察患者的呼吸、动作等来确定受检的具体区域。
2. 温度评估:用手背轻轻触摸受检区域,感受受检区域的温度变化。
正常皮肤应该是温暖的,如果有局部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情况,可能表明患者存在局部炎症、感染、缺血等问题。
3. 表面触诊:用手掌的平面轻轻按压受检区域的表面。
观察皮肤的弹性、湿润程度、皮肤下组织的硬度等。
通过触诊可以评估皮肤的弹性和紧张程度,以及是否有肿块、囊肿、瘢痕等。
4. 深部触诊:使用指尖或拇指进行深部触诊,对受检区域的内部器官和结构进行评估。
通过按压、摇晃、推动等动作,可以了解患者内部的情况。
要注意力度的轻重,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或伤害。
需要强调的是,四步触诊法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四步触诊法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进行全面的诊断评估。
触诊的分类及操作方法
触诊的分类及操作方法触诊是医学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手部的触觉感受、摩擦和打击等动作,以及与患者交流,来收集和获取患者的体表信息。
根据触诊的操作方法和目的,触诊可以分为直接触诊、间接触诊、叩诊和听诊等多种分类。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各种触诊分类及操作方法。
直接触诊是指医生直接用手直接触摸患者身体部位来获取信息。
在直接触诊时,应使患者处于适当的体位,以保护隐私,并尽量让患者感到舒适,放松大致的肌肉活动。
医生应注意保持双手的洁净和温暖,以及指甲的整洁。
直接触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周边触诊:医生通过触摸、揉捏等方式,检查患者的身体表面结构,如皮肤、肌肉、腱、骨等。
通过周边触诊,医生可以感知到患者身体部位的硬度、软度、厚薄、温度、湿度、粘滞度、肿物等信息,进而判断其是否异常或受伤。
2. 整体触诊:医生通过手的掌面、指尖等大面积接触患者身体表面,以获得全面的信息。
对于内脏器官的触诊,医生可通过压力的不同或沿着特定的解剖方向按摩来感知其质感、大小、形状、轮廓等。
3. 深部触诊:医生通过手指、拇指等进行深层组织的触诊,包括按压、压痛、蠕动等动作。
深部触诊主要用于深层肌肉、腱、关节、器官等结构的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间接触诊是通过使用工具或物体来进行触诊。
常用的间接触诊方法包括使用听诊器、测温计、头槌等工具。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间接触诊方法:1. 听诊:医生用听诊器观察和收听身体内脏或血液管路的声音和振动,以判断其是否正常。
常见的听诊点有心脏听诊点、肺部听诊点等。
2. 颈动脉触诊:医生用手指轻轻按压颈动脉,感受其脉搏的强弱、快慢和节律,以获得有关心脏和血液供应的信息。
3. 叩诊:医生用手指和橡皮锤等敲击身体表面,以产生声音和振动,并观察其特点。
叩诊主要用于肺部、腹腔、骨骼等器官的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积液、气体或异常组织。
触诊在医学诊断中是一个重要而常用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触诊操作时应遵循医学伦理和规范,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触诊方法。
触诊解剖22个细节知识让您全方位掌握肩胛骨触诊技巧
触诊解剖22个细节知识让您全方位掌握肩胛骨触诊技巧触诊解剖触诊解剖的方法也称体表手法解剖学。
体表手法解剖学是一种直观的研究解剖结构(骨、韧带、肌腱、肌腹、神经和血管)的方法,是医学最基础的重要学科;对于从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医学相关工作者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接下来的几篇文章按照上肢、颈项、躯干和下肢的顺序依次分享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
肩胛骨后面观可触诊的显著结构:1.肩胛骨2.肩胛冈上窝3.肩胛骨前面4.肩胛骨冈下窝5.肩胛冈和它的外侧延续——肩峰6.肩胛骨内侧(脊柱)缘7.肩峰角8.肩胛骨外侧(腋)缘9.肩峰角内侧的肩峰后下缘 10.肩胛颈 11.肩峰外侧缘 12.喙突13.肩峰尖14.肩胛骨上(颈)缘15.肩峰内侧缘16.肩胛骨下角17.肩胛冈 18.肩胛骨上内侧角 19.肩胛冈内侧端 20.肩胛骨上内侧角和前面 21.斜方肌结节 22.肩胛骨上缘1.肩胛骨整体触诊肩胛骨是一块扁骨,位于胸廓背面的第2~7肋骨之间,它与锁骨和肱骨构成关节。
2.肩胛骨前面:触诊脊柱缘如图所示,检查者右手的数个手指触及前锯肌在肩胛骨内侧缘的附着处,即是肩胛骨的脊柱缘。
3.肩胛骨前面:触诊外侧(腋)缘检查者用右手数个手指压向肩胛下肌,它的附着点在肩胛骨的前面。
注:外侧缘是一条从肩胛颈至肩胛骨下角的突起,此骨性结构有一特有名称为“肩胛柱'。
4.肩胛冈和肩峰的观察肩胛冈(1)是一个尖向内的三角形,位于肩胛骨后面上1/4与下3/4交界处。
肩胛冈的前缘植入肩胛骨后面,把肩胛骨后面分为两个部分:上方的冈上窝(3)和下方的冈下窝(4)。
肩胛冈的外侧缘和后缘变宽形成肩峰(2)。
注:此图还可以观察到肩胛骨的上内侧角(5)。
5.肩胛冈和肩峰如图所示,检查者两示指之间是肩胛冈的外侧端,其向外侧逐渐变宽形成肩峰。
肩胛冈的外侧肩峰部分变扁平,与肩胛冈相垂直,是一个四边形的结构,有上下两面、内外两缘、一个尖和一个肩峰角。
(医学课件)触诊解剖
外展60度以内,冈上肌主要用力
2019/9/12
12
三角肌的触诊
锁骨的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肱骨
2019/9/12
13
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位置:
胸廓的前上部
部分:
锁骨部、胸肋部、腹部(上、中、下)
起点:
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上位6个肋软骨和 腹直肌鞘前壁,
2019/9/12
16
Rectus abdominis 腹直肌
位置
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
起点
耻骨上缘和耻骨嵴
止点
第5~7肋骨前面和胸骨剑突
作用
上固定: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并使 脊柱腰段脊柱弯曲度减小
下固定:两侧同时收缩向下牵拉胸廓协 助呼气以及使脊柱前屈
2019/9/12
止点
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内收、旋内 远固定时,拉引躯干向上靠拢,
还可提肋,帮助吸气
2019/9/12
8
背阔肌的触诊
骶中嵴以及髂嵴
2019/9/12
9
肱骨小结节嵴
2019/9/12
10
பைடு நூலகம்
竖脊肌
位置
脊柱两侧
起点
骶骨的背面、髂嵴的后面
止点
颞骨乳突
髋关节屈、旋外
髂肌
2019/9/12
32
髂脊
2019/9/12
33
股骨小转子
2019/9/12
34
臀大肌
位置
骨盆后外侧面,臀部皮下
起点
髂骨翼外面后部,骶、尾骨背面及骶结节韧带
简述触诊方法及其适用部位
简述触诊方法及其适用部位触诊是医学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手部触碰和按摩患者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诊断疾病。
触诊不仅能够帮助医生确定疾病部位,还可以检测组织结构的异常和进行触觉诊断。
下面对触诊方法及其适用部位进行详细介绍。
一、触诊的方法1. 两手触诊法:医生用两手进行触诊,用大拇指、无名指和中指伸出一定的长度,同时用两手指触摸受试者的肌肉、骨骼和脏器模拟。
2. 指端触诊法:医生用手指尖的末端触摸受试部位,通过指尖敏感的触觉来判断病变的程度。
3. 手掌触诊法:医生用手掌给患者进行按摩或轻轻拍打,通过双手的触感来判断快速变化的情况。
4. 手指扣压法:医生用手指扣压受试部位,可以通过感觉到的压力和反馈信息来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二、触诊适用部位1. 肺部触诊:通过触诊进行肺部检查可以判断肺部是否有异常,如哮喘、肺水肿等。
肺部触诊可以分为胸壁触诊和背部触诊两种。
在胸壁触诊中,医生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按摩患者的前腋、后腋、胸骨和肋骨等部位,通过手的触感来判断肺部的好坏;背部触诊则是让患者面朝下躺平,医生用手指扣压患者的背部部位,判断双肺的通气情况。
2. 心脏触诊:心脏触诊常用于检查心脏功能,如果不是过于严重的病变,通常可以通过触诊来发现。
医生通常会检测心脏的位置、压力、心音和心律等因素,并判断是否有心血管问题。
3. 腹部触诊:腹部触诊可以判断腹部对内部脏器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密度等情况。
医生使用手掌触摸患者的腹部,用指头扣压腹腔内部的器官,来确定是否有肝硬化、肠梗阻等疾病。
4. 骨骼及肌肉触诊:骨骼及肌肉触诊用来检测外伤和肌肉骨骼疾病。
医生通过手感来判断受伤部位的硬度和应力,并根据触感来判断病变程度。
触诊是医师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医生应该采取不同的触诊方法和适当地推断病情,从而进行更准确的诊断。
除了上述常见触诊适用部位,还有一些其他的部位也适用于触诊。
5. 颈部触诊:颈部触诊是检查颈部甲状腺和淋巴结的常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控制(key point control)中 心控制点位置,用以控制偏瘫或 脑瘫患者躯干肌张力; • 测量胸腰椎旋转量角器放置位置 ;
12 躯干骨性—颈静脉切迹和第一肋
颈静脉切迹
第1肋
13 躯干骨性—肋弓
第2肋
第12肋
简易定位:被检查者坐位,做深吸气动作,其 上腹部上方可见或触及两弓状骨性突起。 康复实践应用: • 在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时,患者两手置于双侧
10 头颈部骨性—第七颈椎棘突
简易定位:被检查者颈前屈,从侧面看颈后部 最高的隆起。 康复实践应用:脊柱牵引、脊柱松动术等计数 椎骨的重要标志; ROM测量颈部侧屈运动的量角器放置轴心;
11 躯干骨性—胸骨全长及胸骨角
胸骨角 简易定位:被检查仰卧或坐 位下,胸前正中线上颈静脉切迹下 横向的骨突。 康复实践应用: • 胸骨角平对第2肋,为计数肋骨的
• Key bone landmarks 能够标示肌肉位置的骨性标志
• Palpate and sense fiber direction 触摸和感知肌纤维走行方向
• Differentiate muscles 区分靶肌肉与周围其他肌肉和结构
• Shorten and lengthen the muscle 缩短与拉长肌肉
3 骨性标志的定位方法
• 熟知人体解剖结构的专业人员 • 被检查者要被确定于一定体位
和姿势下, • 检查者观察和触摸相关结构,
要注意骨性标志的特征 • 结合需求对找寻的骨性结构的
质地和状况进行简要评估和记 录 • 必要时在被检查者身上用笔标 识点线。
4 肌性标志的定位方法
• Engage muscle 采用什么体位,怎样探知肌肉收缩
肋弓,先用鼻吸气,用口呼气,感受肋弓的 变化以达到腹式呼吸训练效果;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配对软腰围时,腰围需上 起肋弓,下达腹股沟以起支撑作用限制腰椎 活动.
第11肋及肋弓
14 躯干骨性—第3腰椎横突
第3腰椎横突 简易定位:被检查者俯卧位,两侧髂嵴 最高点连线平第4腰椎棘突或第4、5腰椎 棘突之间,据此向上即可确定第3腰椎棘 突,旁开2~2.5cm为第3腰椎横突。 康复实践应用: 第3腰椎横突为腰椎所有横突中最长的, 腰部众多肌肉附着,是腰部活动幅度最 大的,从而是拉应力的集中点,易发第3 腰椎横突综合; 脊柱关节松动术中垂直按压横突时治疗 师双手拇指施力位置。
旋最高分标志点—手背可达肩胛下角水平; • 前锯肌徒手肌力评定触摸点
18 上肢骨性—大小结节及结节间沟
左肩正位片:肩关节内旋时大小结节位置 肱骨大结节 简易定位:肩峰外缘的外下方,确定肩关节中心点的体表投影。 康复实践应用:肩关节外展超过90°时此点易撞击挤压肩峰及肩峰下结构,在施 加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外展到90°后应将肩关节外旋避免撞击,同时使肩关节外展 角度增大。 结节间沟 简易定位:先确定肱骨大结节,大结节前侧凹陷即为结节间沟。 康复实践应用: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此处疼痛拒按并可触及条索物,并为肱二头 肌长腱鞘炎的手法治疗重点弹拨点以及注射治疗部位。
第4-5腰椎
15 上肢带骨性—锁骨
简易定位:由于该标志位置表浅,被检查者坐位或仰 卧位,可在肩部前方看到横跨内外的锁骨。 康复实践应用举例: • 在呼吸训练中使用低频电装置或体外膈肌反搏仪的
膈肌体外反搏呼吸法时,刺激电极置于锁骨上2~ 3cm处(膈神经部位)和胸锁乳突肌外侧进行刺激治 疗; • 受直接或间接暴力易导致锁骨中段骨折; • 慢性阻塞性肺病部分患者合并胸廓畸形和驼背,患 者站于墙角,面向墙,两臂外展90°,手扶两侧墙 来牵张两侧锁骨部可纠正驼背畸形; • 胸锁关节松动术做向后和向上滑动时,治疗师一手 拇指按压锁骨胸骨端向后施力,食指抵住锁骨胸骨 端下方向上施力,另一手固定同侧肩关节,该关节 的松动有利于扩大上肢活动范围; • 肺部体位引流(上叶尖段前部的引流)叩击部位为 锁骨下部。
8 头颈部骨性—下颌角
简易定位:沿下颌骨下缘向后摸到上拐的圆 钝角既是。 • 颈椎病及落枕等手法治疗常用标志点; • 该点前侧为面神经下颌缘支走形部位,可
作为面神经麻痹的刺激检查点。
9
头颈部骨性—枕外隆凸
枕外隆凸 简易定位:沿项沟向上触诊被检查者,可在枕 部触及一明显骨性隆起,即为枕外隆凸。 康复实践应用: 长期卧床患者仰卧位下压疮好发部位; 脊髓损伤水平评定感觉水平关键点(对应平面 为C2节段)
17 上肢带骨性—肩胛下角
肩胛下角 简易定位: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骨轮廓稍微 高起,尽量外展上臂时可见肩胛骨旋转,并见 下角明显外展。 康复实践应用: • 肩胛胸壁关节松动术手部握持位置; • 斜方肌下部等长收缩或徒手抗阻的阻力施加
位置; •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中ROM内
16 上肢带骨性—肩峰
图示:肩峰,肩锁关节
肩峰 简易定位:被检查者坐位, 沿肩胛冈向外的延伸触摸,可触 及扁平的骨性突起,位于三角肌 中部的直上方,为肩部骨性的最 高点。 康复实践应用: ROM测量肩关节屈伸、外展运动 ,颈部屈伸运动的量角器放置的 轴心; 肩部损伤重要触诊部位,如肩峰 下滑囊炎、盂肱关节关节炎等此 处压痛明显。
*
图形绘制 图片处理 图表设计 典型案例
——康复治疗基础
表 面触诊解剖
2 你知道吗?
• 任务导向的功能性电刺激在偏瘫上肢康复中的应用*
不能从体表找到 这些肌肉怎么实 施操作?
*引自:李奎成.任务导向的功能性电刺激在偏瘫上肢康复中的应用[C].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2012年,海南.
简易定位:星点:位于颅后部两侧,是 枕、顶、颞三骨在乳突根后上方的交汇 点。相当于外耳门上缘与枕外隆凸连线 上方1.5cm,外耳道中心点后约3.5cm 处。星点适对横窦转折为乙状窦处。
7 头颈部肌性—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 起点: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作用:一侧收缩,头屈向同侧;两侧同时收缩,伸头(力点在 寰枕关节后方)或屈头(力点在寰枕关节前方) 神经:副神经
5 头颈部骨性--乳突
简易定位:耳垂后方可触及一圆丘状骨性突起,被检查 者头转向对侧时,可明显见到胸锁乳突肌止于该点。 康复实践应用举例: •脑卒中等经颅电刺激疗法电极粘贴位置; • 特发性面神经炎,早期疼痛区域及红外或高频电治疗
部位; • 软组织型颈椎病乳突根部及颈椎横突有明显压痛;
6 头颈部骨性—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