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江东新城核心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 徐州矿大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 徐州矿大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摘要根据杭州市总体规划,杭州将从西湖时代进入钱塘江时代,沿江开发,跨江发展。

杭州钱江新城区位于杭州地理几何中心和交通中心,紧依钱塘江北岸,由清江路、秋涛路、庆春东路和钱塘江围合而成的4.02平方公里钱江新城核心区,则是优先建设的重点区域,它的功能定位是杭州城市的中央商务区和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重点发展金融、会展、商贸、文化、旅游、中介咨询等服务业。

因此对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合理规划设计对钱江区乃至整个杭州市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是在完成地面规划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核心区实现立体空间开发,而对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地下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并从总体说明,地下交通规划,主要节点地区规划,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共同沟规划,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以及人文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和设计。

从而让钱江新区发挥地面和地下空间开发最大的功能效应。

关键词: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市政设施轨道交通1.总体说明1.1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情况:钱江新城位于杭州地理几何中心和交通中心,紧依钱塘江北岸,距西湖风景区4.5公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8公里。

钱江新城总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

新城的大部分地区位于老海塘——钱江路和航海路以外,曾是杭州的城郊结合过渡地带,因此现状主要以居住用地、村镇用地和村办工业、仓储用地为主;沿江地区大部分为水塘和农田,且地势低洼,平均地面标高在7米左右。

由清江路、秋涛路、庆春东路和钱塘江围合而成的4.02平方公里钱江新城核心区,是优先建设的重点区域,功能定位是杭州城市的中央商务区和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核心区可建建筑面积约为650万平方米,包括八个功能区,即行政办公区、金融办公区、商务办公区、商贸会展区、文化休闲区、商业娱乐综合区、办公园区和滨江休闲游游憩区。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杭州CBD)位于市城区的东南部,它将平行于钱塘江的富春江路作为核心区商务发展轴,将是钱江新城最长、最繁华的景观道路;新城核心区以市民中心为核心,向江形成中轴线,两侧将建设杭州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前进东产业单元农居安置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前进东产业单元农居安置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前进东产业单元农居安置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3.26•【字号】杭政函〔2018〕33号•【施行日期】2018.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前进东产业单元农居安置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杭政函〔2018〕33号市规划局、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你们《关于要求批复〈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前进东产业单元农居安置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杭规〔2018〕16号)收悉。

经研究,原则同意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前进东产业单元农居安置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现将有关事项批复如下:一、对《规划》中的主要内容予以明确。

(一)规划范围:东至东三路,南至规划江东一路,西至规划前进大道,北至江东二路,总用地面积约31.59万平方米。

(二)发展目标:围绕“服务大江东、建设新前进”的总目标,以大江东分区规划为指导,结合安置区块实际,做到提前谋划、精准规划、精细实施,将安置区块打造成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产业配套区块的样板区。

(三)功能定位:融多元居住、生活服务、休闲游憩于一体的品质生活社区。

(四)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原则同意规划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和规模。

(五)道路交通规划:原则同意规划区内道路网按照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3级控制。

(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原则同意规划区内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燃气、环卫、消防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统筹安排。

二、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或建筑物的现有合法用途在其用途改变或建筑物重建前不必根据《规划》进行调整。

三、规划范围内任何用地或建筑物如需更改用途,或进行任何其他的开发重建,新的用途和开发重建必须符合《规划》。

四、因规划实施需要,需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浙江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规

浙江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规

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 ;
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 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钱江新城概念性规划设计》,成为本规划 编制的主要依据
第四阶段:后续规划与建设阶段
在本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还将进行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规划、数字新城规划、 部分地区的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还需对区域外围进行交通分析、轨 道交通线路研究、市政工程设施研究等。

规划范围 规划原则 功能定位
●以行政办公、金融贸易、 规划注重城市中心地区的
钱江新城核心区范围为 特殊性要求,采用高标准和适 会议展示、文化娱乐、商 钱塘江、清江路(钱江三 当灵活的指标体系,对规划地 业功能为主,居住和旅游 区提出控制要求和引导建议, 服务功能为辅,体现二十 桥)、庆春东路和秋涛路所 并进行长期控制。 一世纪杭州现代化城市景 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 ● 观的城市中心地区。 规划将根据钱塘江景观和 401.6 万平方米。 西湖景观要求合理确定地块开 本规划将核心区外围庆 发强度,鼓励充分利用地下空 春东路、钱江路和之江路围 间,以适当增加环境容量。 合的区域纳入进来一并考虑, ● 合理有效的组织交通,完 总用地面积76.47万平方米。 善市政公用等配套设施。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配套公用设施
用地规划
庆春东路东北侧地块沿富春江路和椒 江路设置与江干文体中心和居住地块 配套的公共建筑,社区服务及物业管 理配套用房放在商业服务区块内,按 照1500~2000户/处设置。
规划按两个区域共计居住户数8400户
的规模,并综合考虑现状人口出生率 下降因素以及计划生育的作用对现代 人口影响,对教育设施规模略作调整。 规划设置42班九年一贯制学校、9班 幼儿园各一处,并设置一个小区级公 园。

余杭临平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

余杭临平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

余杭临平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余杭临平新城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

作为杭州的东大门,这座新兴城市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造一个宜居的城市,必须对其核心区进行合理规划和城市设计。

首先,余杭临平新城核心区的城市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

城市的发展应该服务于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因此,城市规划应该注重步行和骑行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

同时,城市空间布局应注重居民的日常需求,包括住宅、商业、教育、医疗、娱乐等。

公共设施应该充足,并且易于到达,以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其次,城市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余杭临平新城核心区的规划应该考虑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绿色空间和公园应该得到合理规划和布局,以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保护生态平衡。

此外,城市设计应该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绿色建筑设计,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再次,余杭临平新城核心区的城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公平和包容性。

城市应该为所有社会阶层的人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和福利。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有相应的社会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

这样可以促进社会共享和融合。

此外,城市的规划应该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经验。

最后,城市设计应该注重区域整合和协调发展。

余杭临平新城核心区的规划应与周边地区的规划相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发展整体。

不同区域之间的交通互通应得到重视,以便居民可以方便快捷地前往其他区域。

在城市设计中,应考虑到交通枢纽和城市中心的位置,以便提供良好的交通和商业枢纽。

此外,城市设计应该注重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区域的发展。

综上所述,余杭临平新城核心区的城市设计应注重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和包容性以及区域整合和协调发展。

这样才能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当地政府和规划部门应积极推动合理规划和设计,并与居民保持紧密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宜居、和谐、繁荣的城市。

浙江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规

浙江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规

该适当增加区域内部道路与周
边城市主干道的连接或预留通 道。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规划解读
回顾与总结
3、本规划贯彻了钱塘江边建设 “城市阳台”的设计构思,并 对每个“阳台”的建设高度、 功能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规划解读
回顾与总结
9、规划认为在轨道交
通站场附近发展步 行商业设施的设计
思想是比较理想的,
应该予以采纳。
德国公司方案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规划范围、原则、功能定位
两轴:沿钱塘江设置100米以上宽 度的景观生态林地;城市轴线是新 老中心之间的生态廊道。 两带:两条楔型绿地。 三廊:清江路、庆春路路两侧建设 景观绿带,宽度约50-80米。 沿钱江路设置景观绿廊,成为核心 区高开发强度区域的空间界定。 四点:即一个城市中央公园,三个 沿江设置的高架城市阳台。中央 “阳台” 以硬质铺装为主,配置 不少于30%的绿化用地,两侧的 “阳台”注重休闲功能,设置不少 于50%的绿化。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1.30

规划解读
回顾与总结
8、关于城市轴线,规划认为德国
公司提出的“生态发展轴线” 是非常大胆和富有创意的,但
在理解上并非常规意义上的
“公园”概念,包括市民中心 北侧的中央公园绿地内均可以 安排建筑,只是在提出控制指 标方面应体现高绿地率、低建 筑密度,并通过详细规划确定 具体的开发容量和布局形态。

江东新区规划图

江东新区规划图

江东新区规划图江东新区规划图江东新区是一个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新区,是南京市重要的城市发展项目,规划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

下面是一份江东新区的规划图。

首先,整个江东新区被规划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中心,包括商务区、居住区、文化娱乐区等。

商务区位于新区的东部,有大型商场、写字楼、酒店等商务设施,提供商务和办公服务,以满足城市居民和来访者的需求。

居住区则位于新区的西部,规划了各类高品质住宅小区,提供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同时也规划了学校、医院、社区服务设施等,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文化娱乐区位于新区的南部,其中包括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以及娱乐场所、体育场馆等,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娱乐活动。

其次,交通规划是江东新区规划中的重点。

新区规划了多条主干道和快速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主干道连接各个区域,方便人们出行,同时也规划了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新区还规划了地铁线路,方便居民通勤和出行。

此外,江东新区还规划了自行车道和步行系统,鼓励居民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

最后,环境保护也是江东新区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新区规划了多个绿色空间,包括公园、绿化带等,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供宜人的休闲场所。

同时,新区还规划了水系和湿地保护区,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在建筑规划上,新区提倡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推广绿色建筑。

此外,新区还规划了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提供环境友好的公共设施。

总之,江东新区的规划图展示了一个现代化、宜居、绿色的城市。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新区将成为一个便捷、舒适的居住地。

同时,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也是新区规划的重点,将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这份规划图体现了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南京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20年(发展战略)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2020年(发展战略)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附件: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二○一○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9)第一章基础条件 (11)一、宏观背景 (11)二、发展现状 (15)三、发展优势 (17)四、存在问题 (19)第二章总体战略 (20)一、指导思想 (20)二、基本原则 (21)三、战略定位 (22)四、发展目标 (25)第三章空间布局 (28)一、总体布局 (28)二、功能分区 (29)三、四大片区 (29)第四章“十二五”开发建设重点 (31)一、规划控制区 (31)二、重点规划区和“十二五”开发建设区 (32)三、“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 (40)第五章产业发展 (41)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41)二、先进制造业 (45)三、现代服务业 (48)四、现代农业 (50)五、产业准入和淘汰落后产能 (51)第六章城镇建设 (55)一、城镇布局 (55)二、居住用地布局 (56)三、公建设施配置 (58)第七章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60)一、综合交通 (60)二、给排水工程 (65)三、能源工程规划 (67)四、通信工程 (68)五、消防工程 (69)第八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70)一、区域生态结构布局 (70)二、城乡污染防治措施 (72)三、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 (75)四、环境管理对策措施 (76)第九章要素保障 (77)一、土地资源保障 (77)二、水资源 (78)三、能源 (79)四、环境容量 (82)五、资金 (83)六、科技支撑 (84)第十章体制机制创新 (86)一、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87)二、创新行政审批体制 (88)三、创新财政管理体制 (88)四、创新开发建设体制 (88)五、创新项目推进机制 (89)六、创新土地配置机制 (89)七、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90)八、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90)附图:1、区位示意图2、空间发展总体格局图3、功能分区示意图4、“十二五”开发建设区示意图5、城镇发展布局图6、道路交通规划图7、轨道交通规划图8、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图9、海港空港集疏运规划图10、市政基础设施廊道布局图11、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图12、生态格局图13、近期重大项目建设布局图附件:杭州市级有关部门出具的支持性文件前言杭州大江东区域紧邻杭州主城区,与杭州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处于环杭州湾“V”字形产业带的拐点,是杭州城市发展的战略地带,发展空间较为广阔、产业基础较为扎实、配套条件较为完善,具备建设省级产业集聚区的良好条件。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简介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简介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情况简介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位于中国长三角地区,地处浙江杭州东部,钱塘江入海口南岸,毗邻上海,总规划面积为427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级产业集聚区、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

大江东是浙江省发展湾区经济的核心区和杭州市拥江发展和打造城东智造大走廊的主平台,是杭州的城市副中心。

大江东坚持新能源运输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1+2+X”主导产业定位,已落户了长安福特、吉利汽车、广汽、西子航空、费列罗、Ferrotec、格力、新松机器人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

目前正集中力量打造三千亿级的汽车产业和航天航空、集成电路、智能智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大江东规划有17平方公里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园,按照“主攻大项目、拉长产业链、发展高科技”的招商方向,正全力打造“三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目前已引进了佛吉亚、麦格纳、大陆等汽车产业类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2个。

整车方面,入驻项目年规划产能已达160万辆,包括了总投资73亿元的长安福特大型豪华SUV项目、总投资180亿元的广汽杭州自主品牌传祺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项目、总投资80亿元的吉利新能源整车项目、总投资75亿元的长安福特中大型轿车项目、总投资78.5亿元的东风裕隆整车项目等。

大江东拥有空港、海港、铁路港、公路港、信息港“五港合一”的区位优势,距离中国十大国际航空口岸之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15分钟车程;拥有杭州唯一的出海码头;规划建设高铁江东站,30分钟即可到达上海浦东机场,是一条客货兼顾的长三角城际铁路;通过发达的高速路网,到上海和宁波仅需1小时车程,真正实现了长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杭州地铁7号线、8号线穿越大江东腹地,将在2022年前建成投用。

大江东拥有传化公路港等多家智慧物流企业,已经形成综合交通新型信息服务网。

大江东投资环境优良,拥有杭州市一级审批权限,成立了浙江省首个行政审批局,整合650多个审批事项,重点开展“一站式代办服务制”。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班级序号:《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姓名:班级:学号:目录1.总体说明 (1)1.1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情况 (1)1.2地下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 (2)1.3地下空间规划的总体构思 (2)1.4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3)2. 地下交通规划 (3)2.1地下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3)2.2地下铁路规划 (4)2.3地下公路交通 (10)2.4地下停车系统 (12)2.5地下步行系统 (13)3.主要节点规划 (14)3.1市民广场地下空间规划 (14)3.2地下商业街规划 (24)4.地下市政设施规划 (29)4.1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原则 (29)4.2共同沟规划 (29)4.3共同沟的布置 (31)4. 4雨水收集系统规划 (36)4.5地下变电站和煤气站规划 (37)5.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 (37)5.1防空体系规划 (37)5.2城市灾害预防 (39)6.环境规划 (40)6.1人文环境规划 (40)6.2生态环境规划 (41)7.参考文献 (43)8.图 (44)《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1.总体说明:1.1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情况: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杭州CBD)位于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距离西湖风景区约4.5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约18公里。

所辖范围为:东临钱塘江,南靠复兴地区,西依秋涛路,北至钱塘江二桥、艮山西路,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

它将平行于钱塘江的富春江路作为核心区商务发展轴,将是钱江新城最长、最繁华的景观道路;新城核心区以市民中心为核心,向江形成中轴线,两侧将建设杭州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

新城规划具有低密度、高容积率和高绿化率的特点,将集中杭州的现代化建筑群,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杭州钱江新城的大部分地区位于老海塘——钱江路和航海路以外,曾是杭州的城郊结合过渡地带,因此现状主要以居住用地、村镇用地和村办工业、仓储用地为主;沿江地区大部分为水塘和农田,且地势低洼,平均地面标高在7米左右。

杭州新一轮城市规划大江东将成杭州副中心

杭州新一轮城市规划大江东将成杭州副中心

杭州新一轮城市规划 大江东将成杭州副中心“钱塘江时代”迈向“杭州湾时代”新常态下看大江东战略规划大江东兴,则杭州兴;大江东强,则杭州强。

新常态下,省委省政府对杭州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杭州的新常态,就是争先进位,走在全国重要城市前列。

2015年,杭州要争创两个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作为经济新常态下杭州两个主要经济主阵地之一,杭州赋予大江东更重要的战略使命。

2014年8月,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杭州对大江东体制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三城一区”整合为“一个平台、一个主体”,大江东将行使市一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举全市之力,再造一个“杭州工业”,再造一个“杭州新城”。

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体制机制创新为大江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按照浙江对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最新定位,每个产业集聚区将主攻一个主导产业,作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引领区,杭州大江东将重点发展新能源运输装备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和新能源产业。

这意味着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航空核心零部件制造、工业机器人、潮汐发电等新能源科技装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都将在大江东集成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规划总面积427平方公里大江东的发展如何体现“杭州战略”、“浙江战略”则显得更具战略性。

大江东需再出发,其产业选择、空间结构等都要战略思考。

正如国务院参事、原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院长王静霞所说,作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引领区、示范区、先行区,大江东需要思考重新定位、产业选择、发展规模、空间结构、交通组织等等问题。

这是战略规划的新常态。

一张蓝图绘到底。

可以说,大江东的战略规划,直接决定着杭州今后10到20年的产业发展和城市结构。

因此,编制大江东战略规划对杭州来说有着战略意义。

为此大江东开展了新一轮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范围、发展理念、功能定位、规模容量、空间布局、交通衔接、产业整合、生态保护等各方面进行优化、完善。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二○一○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基础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宏观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杭州钱江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 控规部分

杭州钱江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 控规部分

作为《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延续与补充,本次规划仍遵循控 规中确定的以下几方面内容: 1、保留 “双轴、双核、两带、七片”的规划布局结构。 即以中央公园、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和国际会议中心等文化建筑构成核心 区的主轴线,沿富春江路构成核心区以商务、滨河休闲活动功能为主的发展次轴线, 结合城市主次干道将规划区划分成相对独立的七个片区,包括四个商务办公片区、两 个居住片区和一个会展片区,同时两条楔型绿带穿插入各片区,成为市中心高密度建 筑开发的缓冲带,在空间上又起到界定、虚实对 比的作用。 2、保持分等级的道路结构和到达式的交通组织特性,主次干道格局、坐标 不再改变。 3、注重新、老中心交通、功能、旅游和景观联系,并强调高绿地率、低建 筑密度的开发方式,为改善中心区生态环境,限制两个中心高开发强度的无限延伸而 造成更大的交通、环境压力起到缓冲作用。 4、保持钱塘江边的三个“城市阳台”特色,并与楔型绿地、主轴线沟通形 成完整、连续、层次丰富的步行系统。 5、以高层建筑群构建新城天际轮廓线,并通过与钱塘江垂直方向的纵向组 群式布置形成错落有致、通透、多视角而富有韵律感滨江景观,最大限度地将钱塘江 边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引入城市内部。 6、保留结合水系形成的“两轴、两带、三廊、四点”的绿地结构。 7、保证预留的发展备用地,为以后的发展留有空间。 8、结合轨道交通站场附近发展步行商业设施。 9、采用高标准和适当灵活的指标体系,包括对土地使用兼容性的引导,鼓 励办公综合体的建设,以及部分地块的高强度开发,允许容积率、建筑高度有一定的 容许浮动范围,整个核心区范围绿地指标综合平衡等。
设计区域内的绿化开敞空间系统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滨江绿带与高架“城市阳台” 从滨江地区的总体环境来看,绿带与“城市阳台”只是其组成部分之一,还应把周边 建筑、道路与广场共同纳入到整个滨江环境空间之中。而滨江绿带的性质和功能也是由周边建筑 的性质所决定。设计考虑核心区段的滨江空间与沿江其他地段相比应该拥有鲜明的个性,这不仅 体现在三个高架阳台形成了高低错落的空间层次,还表现在绿化配置的多样性和丰富的季相景观, 建筑、楔型绿地与城市阳台的空间组合、竖向关系。 规划认为核心区段的滨江绿化应该体现郁郁葱葱、疏密结合的布置原则。即主轴线两 侧绿化种植多而浓密,与建筑结合的高架阳台疏密适中,成为市民纳凉、休憩与休闲活动的主要 场所,各种活动设施散布于树林间;与之相对比,在主轴线处空间豁然开朗,视线完全打开,在 以硬质景观构成的空间环境中为市民提供观赏江景和杭州城市中心形象的舞台。一条散步大道沿 江设置,局部或向内蜿蜒,或空间放大与广场连为一体,将各功能空间串联起来。 2、市民广场 作为杭州连接西湖与钱塘江“ 城市轴线”的结束点,该广场形成了以100米高的市民中 心为主体,以“日月同辉”建筑为辅,绿化与铺地、广场、水体穿插渗透的开敞空间。由于广场 内建筑建成后必将吸引大量的人流,加上轨道交通站及附近办公、外来办事人员的穿梭来往,使 这里将成为核心区人流最密集的地区。因此设计强调广场在与钱塘江垂直的主轴线空间方向上以 铺地、草坪为主,通过水体和列植的树木将人流引向江边;在与主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建筑之间可 通过树木的密植改善广场生态小气候,增加绿化遮荫空间。 3、中央公园 从景观上看,是观赏现代化杭州城市中心的主要开敞空间,也是市民中心西北部的重 要开敞空间;从使用上分析,这里白天将成为上班族休息、交往的重要场所,清晨和夜晚又将是 周边居民生活休闲、散步的重要场所,因此其绿化设计应更多的体现对人的关怀,同时兼顾不同 视点了望新城风貌的景观要求,形成以两侧密林与建筑结合限定中部开敞大气的绿化空间的布局 形态。这种处理手法使两侧围绕建筑内的各种商业、休闲设施所进行的活动更加安静和相对独立, 中部通过水面与疏林草坪构成的活动空间更加开阔,满足了不同的人流活动要求,同时在景观上 形成了建筑在花园中的感觉而不致过于突兀。

时代抉择,从“跨江发展”到“拥江发展”

时代抉择,从“跨江发展”到“拥江发展”

自古以来,钱塘江是杭州的“母亲河”,是杭州的黄金水道,是杭州城市发展最重要的轴带。

随着杭州城市空间布局从“三面云山一面城”向“一江春水穿城过”嬗变,沿江区域已成为杭州最具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

自杭州“跨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有效解决了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

在杭州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的进程中,“拥江发展”战略是时代的抉择,必将进一步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崭新的“钱塘江时代”徐徐开启。

时代抉择,从“跨江发展”到“拥江发展”文 包海娟“跨江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杭州之美,首在西湖。

从古到今,杭州人的生活便是围绕着西湖,杭州原有的城市中心也是依托西湖而成。

这样环山抱水的生活也是让许多城市颇为艳羡。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以西湖为核心的老城区范围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限制了城市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杭州不断突破因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空间瓶颈”,初步形成了多中心大都市空间格局,由依托西湖围绕武林商圈的单中心、团块式发展逐步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带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一批承载杭州未来竞争力的战略功能平台逐步形成。

从“划江而治”到“跨江发展”,钱塘江两岸发展历程大↑ 钱江明珠(楼颖/摄)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1978年至1990年初始阶段,钱塘江两岸经济关系相对独立,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要素流动和经济联系不频繁。

1991年至1995年萌芽阶段,杭州初步确立跨江发展战略,但受制于行政区划等因素,城市空间没有获得实质性拓展。

1996年至2001年发育阶段,钱塘江两岸经济社会联系不断强化,逐步形成了以钱塘江为地理中心的城市空间版图。

2001年至2008年加速阶段,《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提出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并在2002年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明确推进,杭州就此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

这段时期,跨江联系通道逐步完善,各大新功能板块重塑城市功能空间框架,逐步勾勒出新世纪“钱塘江时代”的杭州大都市轮廓。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主阳台及波浪文化城设计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主阳台及波浪文化城设计

ba do a t n v r n fQin a gRie
4从国际会议顶层远 眺城市 阳台
Ur an t ra e v e d b e r c iwe a ar r m h op f or f f O t e t l f o o
日月 同辉 )。此轴线还 具备多个功能 :发展轴 、历 史文化轴 风景轴和绿色 生态轴 以及建筑轴线 。城市 阳台作 为城 市景观的一部分 ,它并 不是 这条轴线的尽端 以一 种全新的方式将城市与钱塘江连 接 它标志着从西湖 时代到 钱塘江时代的转变 .同 时 .它还带有 ” ”的象征意义 ,将核心 区与对岸 的新城 区联系起来。 桥
J 体 设 计 l L
1 平面布局 .
城 市 主 阳 台 有 2 主 要 层 面 :地 面 层 和 屋 面 层 。地 面 层 为 主层 面 . 有 ±0O 、 个 .0
22 、34 、64 等几个 不同标高 的层面通过 台阶 、坡道 连接 ,此层 面北部 为开 敞 .7 .0 .0
的 大 平 台 . 向南 逐 渐 过 渡 到 室 内 ,屋 面 层 则 是 一 个 高 低 起 伏 的 大 观景 平 台 。 波 浪 文 化 城 主 要 楼 层 有 3 :地 面 层 、地 下 1 和 地 下 2 。 地 面 层 是 一 完 全 敞 个 层 层
P J CT RO E S作品
DE GN OF CI Y SI T TERRACE CUL TURE I TH ENTRAL ARE O N E C A F
NE ANJANG W QI I TOW N, HANGZHOU
杭州钱 江 新城核 心 区城 市主 阳台及 波 浪文化城设计

1 0
总体 上 ,城市 主 阳台与 波浪 文化城 二 者合 而 为一 ,没 有 明确 的分界 线 。但 在

逆天了!桥头堡再规划18所学校,大江东人快看看在哪里!

逆天了!桥头堡再规划18所学校,大江东人快看看在哪里!

逆天了!桥头堡再规划18所学校,大江东人快看看在哪里!时隔一月,大江东在河庄街道又有新的规划出炉。

12月6日,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对桥头堡单元(DJD01)进行了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功能定位、用地布局、道路网系统、公共服务设施这四方面。

公示截止日期为2018年1月18日。

1规划背景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是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的全省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紧邻杭州主城区,处于环杭州湾“V”字型产业带的拐点,是环杭州湾战略要地和杭州城市发展的战略地带。

桥头堡与周围关系图桥头堡单元与杭州各组团关系分析图桥头堡单元与杭州市区高速路关系分析意向图为了推进大江东一轴三片的开发建设,推动桥头堡地区的各项开发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衔接江东大道、滨江二路及江滨公园等项目的开发实施,按照杭州市、大江东新一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求,开展本次大江东桥头堡地区的控规编制工作。

2规划范围及现状本次大江东桥头堡单元的规划范围为:北至江东三路、南至一工段横河及河景路、西至沿塘抢险河、东至横岔路直河,总规划面积约1018.62公顷。

在用地结构方面,江东大道横贯东西,主次河网十字交错。

水网密布,阡陌纵横,村落逐水而居,呈鱼骨状垂直河道布局。

在用地构成方面,桥头堡用地由围垦而来,用地构成具有显著的村组散步的自发形成模式。

用地功能构成上呈现出“七田二村半分水,还有半分是公建”的比例。

除了农用水系外,建设用地在空间分布上,沿三工段横河与四工段直河交错区域,即闸北村周边,发展较为成熟,分布有小学、幼儿园、企业以及部分集中动迁安置的村民住宅;而现状文围村、三联村部分用地也已展开动迁工作,基地逐步进入城市化开发建设的初期阶段。

宅基地利用是集约化趋势。

虽然现状化均匀分布,但有部分已动迁,并有集体自建归并的趋势。

现状居住用地约28.24公顷,现状工业用地约50.51公顷,现状公共基础设施面积约5.33公顷除外,现状也局部建设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总面积约6.37公顷。

01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01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附件: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二○一○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基础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宏观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