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酯抗燃油

磷酸酯抗燃油
磷酸酯抗燃油

一:磷酸酯合成基础油的性能

磷酸酯分为正磷酸酯和亚磷酸酯两类,其中正磷酸酯又可分为伯、仲、叔磷酸酯,适于作合成油使用的主要是叔磷酸酯。磷酸酯的性能如下:

1)物理性能:磷酸酯的密度大致在0.90~1.25kg/cm3之间,挥发性通常低于相应粘度的矿物油,粘度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烷基芳基磷酸酯粘度适中,并有较好的粘温性能。

2)难燃性:难燃性是磷酸酯最突出特性之一,在极高温度下磷酸酯也能燃烧,但它不传播火焰,着火后会很快自灭。

3)润滑性:由于磷酸酯含有元素磷,是一种很好的润滑材料,可用作极压抗磨剂。

4)水解稳定性:由于磷酸酯是有机醇或酚与无机磷酸反应的产物,故其水解稳定性不好。在一定条件下,磷酸酯可以水解,特别是油中的酸性物质会起到催化水解的作用。

5)热氧化稳定性:磷酸酯的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取决于酯的化学结构。通常三芳基磷酸酯的允许使用温度范围为150~170℃,烷基芳基磷酸酯的允许使用温度范围为105~121℃。

6)溶解性:磷酸酯对许多有机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溶剂。二:多元醇酯型难燃液压油与普通抗磨液压油的混用问题

多元醇酯型液压油(polyol ester,也称为脂肪酸酯型、HFDU型难燃液压油)是由高性能的合成酯与精选的添加剂调配而成,具有铁金属和非铁金属的防腐保护作用,优异的氧化安定作用。因其很高的自燃点,所以在航空、电力、钢铁冶金等特殊行业被应用,多元醇酯型液压油与液压系统材料有很好的相容性,能与大多数密封材料相容,特别是:丁腈橡胶,氟橡胶,聚四氟乙烯,硅橡胶,氨基甲酸酯(URETHANE)。但是下列密封件最好不要使用:氯丁橡胶(Neoprene),丁基橡胶(butyl),乙丙烯橡胶(EPR),低密度丁腈橡胶(Low nitrile Buna-N)。同时,因该种液压液很容易和矿油型液压油互换,且性能优异,有很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尽管其价格是矿油型液压油的两倍以上,仍然被使用在许多对于阻燃和环保要求较高的场所。

鉴于上述可能出现的两种液压油、液的互混事故,设备使用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油液与密封件的相容性,以及油液是否还能起到抗燃效果。多元醇酯型难燃液压液通常与矿油型液压油应用的系统中的合成橡胶材料相容,就是说这些油品与橡胶相接触时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对制造商有特殊说明的特殊合成橡胶密封件和蛇管,需要注意。

多元醇酯型难燃液压液与大多数的抗磨防锈液压油都能相容,但是,当原使用矿油型液压油的系统要转换到使用该种难燃液压液时,必须放掉矿油型液压油,再用所要选用的多元醇酯型难燃液压油清洗。为了保证充分的抗燃作用,95%的矿油型液压油应该被排放干净,以保证液压系统在高温场所使用时不会出现着火的危险,需要解释的是以矿物油为基础油的抗磨液压油在高温下会连续着火,而难燃液压油在极高温情况下也会冒烟,闪燃,但是火势不会蔓延。在进行更换时,应检查、更换破损的元件、垫片、密封件,同时液压油箱液位视窗和过滤元件应该清洗或更换。

三:酯类油

酯类油是综合性能较好,开发应用最早的一类合成润滑油,目前世界上的喷气发动机润滑油几乎全部是酯类油,根据分子中酯基的多少和位置,酯类油可分为双酯、多元醇酯和复酯。

1)粘温特性:酯类油的粘温特性良好,粘度指数较高。加长酯分子的主链,粘度增大,粘度指数增高。主链长度相同时,带侧链的粘度较大,粘度指数较低;带芳基侧链的,粘度指数更低。双酯中常用的癸二酸酯、壬二酸酯的粘度指数均在150以上。

2)低温性能:双酯中带支链醇的,通常具有较低的凝点。同一类型的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低温粘度增加。

3)高温性能:酯类油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润滑油的闪点和蒸发度会影响油品在使用中的油耗,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同一类型的酯,随着相对分子量的增加,闪点升高,蒸发度降低。

4)氧化稳定性:酯类油的优点之一是抗氧化能力强,但也因其结构的不同而异,新戊基多元醇酯的氧化稳定性要优于双酯。

5)润滑性:由于酯分子中的酯基具有极性,酯分子易吸收在摩擦表面上形成油膜,因而酯类油的润滑性一般优于同粘度的矿物油。

四:合成烃

合成烃油是由化学合成方法制备的烃类润滑油,具有矿物润滑油相似的性能,但又具有一些优于矿物油的特性,是仅次于聚醚产量的合成润滑油。用作润滑油基础油的合成烃主要是聚α—烯烃和烷基苯,其中以聚α—烯烃的产量及应用范围最广。

聚α—烯烃的性能:由于聚α—烯烃的主要成分是长链的烷烃,具有比同粘度的矿物油更优异的粘温特性。聚α—烯烃具有良好的低温流动性,粘度指数也较高。对轻质的聚α—烯烃来说,它还比相应的矿物油具有较高的闪点和较低的挥发性。不足之处是它的抗磨性不如酯类物和矿物油,另外聚α—烯烃牵引系数较低,作为齿轮油使用时可使与润滑剂有关的牵引力减少,因而可节约动力。

五:氟油

氟油是分子中含有氟元素的合成润滑油,通常是烷烃中的氢被氟或氟、氯取代而形成的氟碳化合物或氟氯碳化合物,较重要的有全氟烃、氟氯碳和全氟醚等。

1)物理性能:全氟烃油是无色无味液体,它的密度为相应烃的2倍多,分子量大于相应烃的2.5~4倍,凝点较高。氟氯碳的轻、中馏分是无色液体,减压蒸馏所得重馏分是白色脂状物质。它的密度比全氟烃油稍小,凝点稍高,粘温性能比全氟烃油好。聚全氟丙醚油是无色液体,与全氟烃油和氟氯碳油相比,其凝点较低,粘温性能最好,聚全氟甲乙醚的凝点更低。

2)化学稳定性:含氟油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这是矿物油和其它合成油无法比拟的。

3)润滑性:含氟润滑油的润滑性比一般矿物油好,用四球机测定其最大无卡咬负荷,氟氯碳油最高,全氟聚异丙醚次之,全氟烃居末。

六:硅油

作为合成硅油使用的主要是甲基硅油、乙基硅油、甲基苯基硅油和甲基氯苯基硅油等。

1)粘温特性:硅油的粘温特性好,它的粘温变化曲线比矿物油平稳,粘温系数比较小。

2)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硅油在150℃下长期与空气接触不易变质,在200℃时与氧气接触时氧化作用也较慢,此时硅油的氧化安定性仍比矿物油、酯类油等为好。它的使用温度可达200℃,闪点在300℃以上,凝点在-50以下。

3)粘压系数:硅油的粘压系数比较小,即粘度随压力的变化较小。改变其侧链的长短和性质可改变粘压系数的大小。

4)润滑性;与其它合成润滑油相比,硅油的边界润滑性,特别是对钢—钢摩擦副的润滑性较差,又不易与矿物油相溶,这是限制硅油使用的因素之一。

七:磷酸酯抗燃液压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粘度、酸值、水份、闪点(燃点)、氯含量、矿油含量、清油度、泡沫特性。

八:磷酸酯抗燃油特点

抗燃性好,润滑性好,其润滑性能可与最好的矿油相比。这类油极性大,溶解能力强,对与之相适应的非金属材料要求高,最高使用温度135℃,最低-40℃,其组成主要是磷酸

与阅甲酚和对甲酚等酚类反应生成的磷酸混合物,具有毒性,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进口价在80元/公斤以上,国内生产很少,主要用于30万KW以上火电厂的调速系统。

一、产品基本物化参数

产品名称:异丙苯基苯基磷酸酯英文名称:REOFOS

分子式:C21H21O4P 分子量:368.37

形状:本品系淡黄色或无色液体,高闪点、无毒、无味、防霉、耐低温、耐光辐射,用良好的相溶性、增塑性、阻燃性。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425-93

二、产品介绍

本品同英国CIBA-GEIGY(汽巴-嘉基)公司生产的REOFOS(三芳基磷酸酯)属同一产品。系目前世界上先进的一种兼阻燃、增塑效果为一体的阻燃增塑剂,较其它的磷酸酯及溴系增塑剂具有无毒、无味、耐光辐射、防霉、相溶而不易喷出,增塑性能好,阻燃效果优异等特性。

三、产品用途

本产品主要用作聚氯乙烯树脂及各种塑料、合成橡胶、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增塑剂。

1、可用于生产国家煤炭部、化工部相关标准要求的一般难燃输送带,阻燃钢丝绳芯输送带、阻燃钢缆输送带,阻燃整芯PVC及PVG输送带。而制作出的PVC输送带表面无异物喷出,易于生产PVG输送带。

2、制造达到国际ISO、英国BS、德国DIN、日本JIS、美国USBM相关标准的难燃输送带、本品系首选使用的阻燃增塑剂。

3、煤矿井下所用电缆、安全置于首位,达到煤炭部实施的MT-368-95标准,而选用阻燃电缆的制造中,其增塑剂多使用本品。

4、作为常用的氯丁胶、丁晴胶等合成橡胶软化剂的本产品具有优越的性能,特别适用于工业用橡胶制品的难燃性。

5、聚氯乙烯使用本品作为增塑剂而制作的皮革、农用薄膜、地板等产品,具有质量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6、高科技在不断地发展。新型的电器、仪表家电、汽车、军工等配件使用的丙烯酸树脂、硝酸纤维素,主要使用本品作为增塑剂。

7、在制作玻璃钢、蓬布、油漆、壁装材料、粘胶、胶合板制品加入本品可有效提高制品的着火点,而达到阻燃防火的效果。

8、在加工金属材料中,本品也可作为切削油、齿轮油、压延油、抗压添加剂。

四、使用注意事项

1、用户应按技术要求的指标对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并按GB/T6680确定采样数。

2、用户对产品的检验方法必须与生产厂家一致,符合HG/T2425-93确定的试验方法。

3、用户使用本产品前,应根据自己的需要试验确定最佳使用量,以达到产品阻燃的目的。

4、运输、装卸产品时须小心轻放,避免破漏。

5、本品应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贮存,严禁爆晒。

6、在符合本标准贮运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贮存期1年。

项目指标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外观(目测) 无色、浅黄色透明液体浅黄色透明液体透明液体

色度,APHA ≤ 50 100100

相对密度, 1.166~1.182 1.167~1.185

折光率,25℃ 1.550~1.555 1.550~1.555 —

粘度,PA·s×10-3 25℃53.5~63.0 45.0~63.0 45.0~80.0

闪点,℃≥ 220

酸值,mg KOH/g ≤ 0.10.4 0.6

加热减量,% ≤ 0.1 0.2 0.5

汽轮机高压抗燃油的运行管理及监督

〔摘要〕介绍了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磷酸酯型抗燃油的基本理化性能和关键性指标以及对抗燃油的

运行管理要点,并从常用监督项目、人员培训、专业管理规程的编制以及控制设备制造质量等方面阐述了对抗燃油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抗燃油; 理化性能;运行管理;监督管理

随着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的机组越来越多,汽轮机的主汽门、调门及其执行机构的尺寸也相应增大。为了减小液压部件的尺寸,必须提高调节系统的工作压力,同时为了改善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动态特性,降低甩负荷时的飞升转速,必须减小油动机的时间常数,因此调节系统工作压力也随之升高,为了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调速系统的用油采用高压抗燃油。

1 抗燃油的性能

抗燃油由磷酸酯组成,外观透明、均匀,新油略呈淡黄色,无沉淀物,挥发性低,抗磨性好,安定性好,物理性稳定,具体性能如下:

(1) 密度:三芳基磷酸酯抗燃油密度在20℃时一般为1.13~1.17 g/cm3。由于密度大,因而有可能使管道中的污染物悬浮在液面而在系统中循环,造成某些部件堵塞与磨损;如果系统进水,水会浮在液面上,使其排除较为困难,引起系统锈蚀(试验方法GB/T1884-2000)。

(2) 运动黏度:较润滑油大,40℃时一般为

28.8~44.3 mm2/s(试验方法GB/T265-1998)。

(3) 酸值:酸值≤0.08 mgKOH/g,酸值高会

加速磷酸酯抗燃油的水解,从而缩短抗燃油的寿命,故酸值越小越好(试验方法GB/T264-1991)。

(4) 抗燃性:抗燃油的抗燃性可通过其自燃点来衡量,一般≥530℃,而且已燃着的抗燃油切断火源后会自动熄灭不再继续燃烧。

(5) 挥发性:比汽油小。

(6) 氯含量:氯的质量分数≤5×10-5。磷酸酯抗燃油对氯含量的要求很严格,因为氯离子超标会加速磷酸酯的降解,并导致伺服阀腐蚀(试验方法DL/T433-1992)。

(7) 介电性能:主要以电阻率为代表,20℃时≥5.0×106 Ω·m,抗燃油电阻率降低会引起伺服阀的磨蚀,其机理是化学腐蚀到磨蚀的过程(试验方法DL/T421-1991)。

(8) 润滑性和抗磨性:磷酸酯本身就是很好的润滑材料,另外它具有优良的抗磨性能,它在

摩擦时对金属表面起化学抛光作用。

(9) 腐蚀性:磷酸酯的腐蚀性很小,但其热氧化分解产物和水解产物对某些金属有腐蚀作用,特别是铜和铜合金。

(10) 抗氧化安定性:抗燃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不使用连续再生装置一般可运行(2.5~3)×104 h,若投入连续再生装置,运行时间会更长。

(11) 脱气性和起泡沫性:磷酸酯的空气释放速度比汽轮机油小1/2~1/3,常压下,油中通常有约10%的溶解空气,压力升高时,空气于油中的溶解度随压力而成比例增加,使之进入泵的不溶解空气在很长的压力油管中溶解于油,但是节流时在很小的局部减压区段内,空气又可能从油中释放出来,导致系统工作不稳定引起震动。油中有不溶解的空气还会影响到泵的运转,同时会加

速油的老化。回油管路的压力对泡沫的安全性和细微空气泡从油中释放出来的速度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脱气速度,如果采用空气分离器可以提高脱气速度。

(12) 材料的相容性:一般来说,金属材料钢、

铜、铝、镁、银、锌、镉和巴氏合金等能适应磷酸酯抗燃油。对某些特殊的金属材料,需通过专门的试验后方可投入使用。

磷酸酯抗燃油对许多有机化合物和聚合材料有很强的溶解能力,对一般耐油橡胶有溶胀作用,因此,对衬垫密封件有特殊要求,使用中应仔细选择。常用的耐油橡胶如丁腈橡胶、氯丁橡胶和天然橡胶等弹性密封材料都不适应磷酸酯抗燃油,而丁基橡胶、乙丙橡胶和氟化橡胶对抗燃液有良好的适应性;一般的石棉橡胶板、聚氯乙烯塑料和有机玻璃不耐磷酸酯抗燃油,而聚乙烯、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塑料等对磷酸酯抗燃油有良好的适应性;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或热固性树脂等高度交联的聚合物通常也能耐磷酸酯,而氯乙烯、苯乙烯、硝化纤维树脂、油性涂料和沥青等不耐磷酸酯抗燃油;一些适用于普通矿物基汽轮机油的聚合材件也不适应磷酸酯抗燃油,所以在选择调速系统密封材料时应特别注意与磷酸酯的适应性问题。国外进口的抗燃油,都有一整套与其相适应的非金属密封材料供其使用。

2 抗燃油的运行管理

因抗燃油的运行管理牵涉到多个部门和专业,事关油液品质、滤油设备、日常维护和设备检修多方面问题,故领导重视,各级人员落实,职责分明是管理上必须抓好的。

(1) 新抗燃油的验收需按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抗

燃油标准实施,合格后入库存放,现场加油前应抽样检查,检修放油时应使用不锈钢桶,不可用镀锌铁桶以防添加剂与锌形成金属皂基堵塞过滤器。

(2) 油系统大修时油箱及系统不宜用汽油及含

氯较高的溶剂清洗,可采用丙酮清洗和压缩空气吹扫,大修后充油前要用同性质的油进行循环冲洗,按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标准检查合格后再正式进油。

(3) 严格监视再生,定期检查油系统过滤器前后压差,如压差达到报警值时应及时更换滤芯

以确保抗燃油的清洁。

(4) 密封材料接触抗燃油后,其膨胀率应小于

15%,收缩率小于5%,因此选用的材料使用前应在抗燃油中浸泡168 h,若密封材料使用不当会引起材料膨胀过度或腐蚀,最终导致系统泄漏或系统中活动部件卡涩。

(5) 测试抗燃油管系附近的热源温度,加强高、中压汽门的保温工作,防止热传导对抗燃油的影响。

(6) 抗燃油长期处于高温下运行,容易引起氧

化,因此抗燃油系统装有净化装置进行连续再生。抗燃油净化装置中装有硅藻土过滤器,通过吸收酸性物质和水分,使抗燃油保持低酸值,并使氯含量符合要求。通常吸附剂应3个月至半年更换1次。

(7) 为防止抗燃油污染,可加入抗氧剂、抗腐蚀剂、消泡剂等添加剂,提高抗燃油的理化性能。运行中需加入添加剂时,应与抗燃油生产厂家协商。

3 抗燃油的监督

3.1 抗燃油常用监督项目

(1) 监视卸载阀的承卸载时间比,发现承载时

间长、卸载时间短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处理。

(2) 定期检查高低压蓄能器的氮气压力。

(3) 坚持油质定期化验制度,机组运行第1年应每月化验1次,第2年每2个月1次,第3年每4个月1次;油箱补油或取油样时所用的胶管或容器必须清洁,否则会影响系统油质和化验的准确性。

(4) 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油中进水,备用中的冷

油器不应有漏水现象,油箱顶部不应存积水,防止水经不严密的密封垫渗入油中;油站室内应

保持空气相对干燥,必要时呼吸器加装空气除湿装置。

(5) 每小时记录油箱油位和油温,每周投入再

生装置运行8 h,保持油质中性及合格的颗粒数。

(6) 停机后尽量保持EH系统连续运行,如检修或更换部件后,要留有足够的时间滤油,保证启机时油质合格。

3.2 培训各级分管领导和专业人员

做好抗燃油污染控制,提高油液清洁度最重要的是提高人员素质,所以有计划地对电厂各级分管领导和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是首要任务。分管领导要认识高新技术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高要求和抗燃油污染对机组的危害性,树立抗燃油污染控制和油液高清洁度意识;专业技术人员要学习和掌握机电一体化、电液控制原理、元件结构、污染后失效形式、污染控制机理方法等知识,熟悉各专业污染控制技术规程;生产操作工人要了解抗燃油清洁的重要性,掌握运行巡视、设备检修时污染控制的要求。为配合做好培训工作,有关部门要组织编写或收集专业培训教材和资料。

火电厂抗燃油EH管理制度

标准控制表

专业资料 QB 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QLFDxxxxx-2010 )管理标准抗燃油(EH

实施2010-04-01 2010-04-01发布 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XXX布发 专业资料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职

责................................................................................................................................................ . (1) 4 管理内容与方法 (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准执行情况反馈意见表 (5) 专业资料 前言

为认真贯彻上级颁发的有关抗燃油(EH)的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规范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抗燃油(EH)管理,特制定本管理标准。 —―本标准由设备部提出。 —―本标准由设备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部门审核人: —―本标准标审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钟克飞 专业资料 抗燃油(EH)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抗燃油(EH)的管理,并对抗燃油(EH)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做出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及维护管理导则》(DL/T 571-2007)

磷酸酯抗燃油

一:磷酸酯合成基础油的性能 磷酸酯分为正磷酸酯和亚磷酸酯两类,其中正磷酸酯又可分为伯、仲、叔磷酸酯,适于作合成油使用的主要是叔磷酸酯。磷酸酯的性能如下: 1)物理性能:磷酸酯的密度大致在0.90~1.25kg/cm3之间,挥发性通常低于相应粘度的矿物油,粘度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烷基芳基磷酸酯粘度适中,并有较好的粘温性能。 2)难燃性:难燃性是磷酸酯最突出特性之一,在极高温度下磷酸酯也能燃烧,但它不传播火焰,着火后会很快自灭。 3)润滑性:由于磷酸酯含有元素磷,是一种很好的润滑材料,可用作极压抗磨剂。 4)水解稳定性:由于磷酸酯是有机醇或酚与无机磷酸反应的产物,故其水解稳定性不好。在一定条件下,磷酸酯可以水解,特别是油中的酸性物质会起到催化水解的作用。 5)热氧化稳定性:磷酸酯的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取决于酯的化学结构。通常三芳基磷酸酯的允许使用温度范围为150~170℃,烷基芳基磷酸酯的允许使用温度范围为105~121℃。 6)溶解性:磷酸酯对许多有机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溶剂。二:多元醇酯型难燃液压油与普通抗磨液压油的混用问题 多元醇酯型液压油(polyol ester,也称为脂肪酸酯型、HFDU型难燃液压油)是由高性能的合成酯与精选的添加剂调配而成,具有铁金属和非铁金属的防腐保护作用,优异的氧化安定作用。因其很高的自燃点,所以在航空、电力、钢铁冶金等特殊行业被应用,多元醇酯型液压油与液压系统材料有很好的相容性,能与大多数密封材料相容,特别是:丁腈橡胶,氟橡胶,聚四氟乙烯,硅橡胶,氨基甲酸酯(URETHANE)。但是下列密封件最好不要使用:氯丁橡胶(Neoprene),丁基橡胶(butyl),乙丙烯橡胶(EPR),低密度丁腈橡胶(Low nitrile Buna-N)。同时,因该种液压液很容易和矿油型液压油互换,且性能优异,有很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尽管其价格是矿油型液压油的两倍以上,仍然被使用在许多对于阻燃和环保要求较高的场所。 鉴于上述可能出现的两种液压油、液的互混事故,设备使用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油液与密封件的相容性,以及油液是否还能起到抗燃效果。多元醇酯型难燃液压液通常与矿油型液压油应用的系统中的合成橡胶材料相容,就是说这些油品与橡胶相接触时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对制造商有特殊说明的特殊合成橡胶密封件和蛇管,需要注意。 多元醇酯型难燃液压液与大多数的抗磨防锈液压油都能相容,但是,当原使用矿油型液压油的系统要转换到使用该种难燃液压液时,必须放掉矿油型液压油,再用所要选用的多元醇酯型难燃液压油清洗。为了保证充分的抗燃作用,95%的矿油型液压油应该被排放干净,以保证液压系统在高温场所使用时不会出现着火的危险,需要解释的是以矿物油为基础油的抗磨液压油在高温下会连续着火,而难燃液压油在极高温情况下也会冒烟,闪燃,但是火势不会蔓延。在进行更换时,应检查、更换破损的元件、垫片、密封件,同时液压油箱液位视窗和过滤元件应该清洗或更换。 三:酯类油 酯类油是综合性能较好,开发应用最早的一类合成润滑油,目前世界上的喷气发动机润滑油几乎全部是酯类油,根据分子中酯基的多少和位置,酯类油可分为双酯、多元醇酯和复酯。 1)粘温特性:酯类油的粘温特性良好,粘度指数较高。加长酯分子的主链,粘度增大,粘度指数增高。主链长度相同时,带侧链的粘度较大,粘度指数较低;带芳基侧链的,粘度指数更低。双酯中常用的癸二酸酯、壬二酸酯的粘度指数均在150以上。 2)低温性能:双酯中带支链醇的,通常具有较低的凝点。同一类型的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低温粘度增加。

抗燃油运行规范

抗燃油运行规范 一、抗燃油指标 特 性 新油指标 运行指标 酸度,mgKOH/g 0.03 0.1 粘度指数,SUS(40℃) 220 200~230 最大含水量,% 0.03 0.1 颗粒分布,NAS 8级 优于6级 电阻率,GOHM/cm 12 6 最大含氯量,ppm 20 100 外观 浅黄色 浅棕色 二、抗燃油指标控制 1、酸度指标控制 高酸度会导致抗燃油产生沉淀、起泡以及空气间隔等问题。应严密监视抗燃油酸度指标,推荐每月检测一次。当酸度指标达到0.08~0.1 mgKOH/g时,投再生装置(按再生装置投运规程进行)。 2、粘度指标控制 抗燃油的粘度指标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抗燃油中混入了其它液体,它的粘度才发生变化。所以说,监视抗燃油的粘度是为了监视污染。推荐每六个月检测一次。 3、含水量控制

由于磷酸酯的水解趋势,水是引起它分解的最主要的原因。水解所产生的酸性产物又催化产生进一步的水解,促进敏感部件的腐蚀和/或侵蚀。当含水量不是很大(<0.2%)时,可使用过滤介质吸附或在油箱的通气孔上装带干燥剂的过滤器。当抗燃油中含水量很大时,需使用真空脱水。含水量指标推荐每三个月检测一次。 4、颗粒度指标控制 抗燃油中的固体颗粒主要来源于外部污染及内部零件的磨损,包括不正确的冲洗和经常更换过滤滤芯。抗燃油中颗粒度指标过高,会引起控制元件卡涩、节流孔堵塞及加速液压元件的磨损等,油中的固体颗粒还会加快抗燃油的老化。所以说,油中的颗粒度指标对整个系统影响很大,应严格加以控制。推荐每月检测一次。通常采取如下措施来控制抗燃油的颗粒污染: 1) 在系统中合理地布置过滤器; 2) 新油过滤合格后才能加入到系统中; 3) 经常开起滤油泵旁路滤油。 注意:每次更换过滤器滤芯后应装上冲洗板进行油冲洗。 5、电阻率指标控制 抗燃油高电阻率可帮助防止由电化学腐蚀引起的伺服阀损坏。要保持高的电阻率,需做到: 1) 保持抗燃油在好的工作环境中运行; 2) 经常更换滤芯; 3) 防止矿物油和冷却水对抗燃油的污染。

燃料油标准

我国现行燃料油标准及分类 发布:2014-09-29 一、品种特性 燃料油也叫重油、渣油,为黑褐色粘稠状可燃液体,粘度适中,燃料性能好,发热量大。用于锅炉燃料,雾化性良好,燃料完全,积炭及灰少,腐蚀性小。闪点较高,存储及使用较安全。 燃料油是原油炼制出的成品油中的一种,广泛用于船舶锅炉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燃料。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燃料油主要技术指标有粘度、含硫量、闪点、水、灰分、和机械杂质。 1、粘度:粘度是燃料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动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我国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80℃、100℃)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80℃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油品运动粘度是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运动粘度的单位是

Stokes,即斯托克斯,简称斯。当流体的动力粘度为1泊,密度为1g/cm3时的动力粘度为1斯托克斯。CST是Centistockes的缩写,意思是厘斯,即1斯托克斯的百分之一。 2、含硫量。燃料油中的硫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和低硫燃料油。 3、闪点。是涉及使用安全的指标,闪点过低会带来着火的隐患。 4、水分。水分的存在会影响燃料油的凝点,随着含水量增加,燃料油的凝点逐渐上升。此外,水分还会影响燃料油机械的燃烧性能,可能会造成炉膛熄火、停炉等事故。 5、灰分。灰分是燃烧后剩余不能燃烧的部分,特别是催化裂化循环油和油浆掺入燃料油后,硅铝催化剂粉末会使泵、阀磨损加速。另外,灰分还会覆盖在锅炉受热面上,使传热性变坏。 6、机械杂质。机械杂质会堵塞过滤网,造成抽油泵磨损和喷油嘴堵塞,影响正常燃烧。 二、燃料油的分类 燃料油作为炼油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种品种,产品质量控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最终燃料油产品形成受到原油

燃料油分哪几种

燃料油分哪几种 燃料油作为炼油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种产品,产品质量控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最终燃料油产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许多因素的制约。根据不同的标准,燃料油可以进行以下分类: (1)根据出厂时是否形成商品,燃料油可以分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于炼厂生产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 (2)根据加工工艺流程,燃料油亦叫做重油,可以分为常压重油、减压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常压重油指炼厂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出的重油(俗称油浆);混合重油一般指减压重油和催化重油的混合,包括渣油、催化油浆和部分沥青的混合。 (3)根据用途,燃料油分为船用内燃机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两大类。前者是由直馏重油和一定比例的柴油混合而成,用于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转速小于150转/分)和小型锅炉。后者又称为重油,主要是减压渣油、或裂化残油或二者的混合物,或调入适量裂化轻油制成的重质石油燃料油,供各种工业炉或锅炉作为燃料。 船用内燃机燃料油是大型低速柴油机的燃料油,其主要使用性能是要求燃料能够喷油雾化良好,以便燃烧完全,降低耗油量,减少积炭和发动机的磨损,因而要求燃料油具有一定的黏度,以保证在预热温度下能达到高压油泵和喷油嘴所需要的黏度(约为21-27厘斯),通常使用较多的是38°C。雷氏1号黏度为1000和1500秒的两种。由于燃料油在使用时必须预热以降低黏度,为了确保使用安全预热温度必须比燃料油的闪点低约20°C,燃料油的闪点一般在70-150°C之间。 重油主要作为各种锅炉和工业用炉的燃料油。各种工业炉燃料系统的工作过程大体相同,即抽油泵把重油从储油罐中抽出,经粗、细分离器除去机械杂质,再经预热器预热到70-120°C,预热后的重油黏度降低,再经过调节阀在8-20个大气压下,由喷油嘴喷入炉膛,雾状的重油与空气混合后燃烧,燃烧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https://www.360docs.net/doc/0a10722485.html,/article/default/1460/6156291.html 根据加工工艺流程,燃料油可以分为常压重油、减压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 国产燃料油种类: 200号重油、250号重油180号重油7号燃料油、工业燃料油催化油浆蜡油浆混合重油沥青 进口燃料油种类: 复炼乳化油、奥里乳化油、180号低硫燃料油、380号低硫燃料油、180号高硫燃料油M100 M300 继续追问:4号重油输入那一类油种 补充回答:1号和2号是馏分燃料油,适用于家用或工业小型燃烧器上使用。4号轻和4号燃料油是重质馏分燃料油或是馏分燃料油与残渣燃料油混合而成的燃料油。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是粘度和馏程范围递增的残渣燃料油,为了装卸和正常雾化,在温度低时一般都需要预热。我国使用最多的是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燃料油。 新标准中5号-7号燃料油粘度控制和分牌号是按100℃运动粘度来划分的,国外进口的燃料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 运行监督及维护+运行中汽轮机用矿物油维护管理导则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机组功率不断增大,蒸汽参数和汽轮机调速系统油压相应提高。为防止高压油泄漏酿成火灾,调速系统控制液已广泛采用合成磷酸酯抗燃液压液,简称抗燃油。为使现场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抗燃油的性能和老化规律,做好新抗燃油的验收、运行中抗燃油的监督与维护工作,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是总结我国十几年来抗燃油科研成果及电厂使用经验,并参考国外同类导则而制订的,在使用本导则时应考虑设备类型及实际状况,并参照制造厂家的说明及要求执行。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导则阐明了大型汽轮机调速系统以及小汽轮机高压旁路系统使用的磷酸酯抗燃油的性能,规定了运行中抗燃油的质量控制标准。 1.2制定本导则的目的是,为电厂工作人员掌握抗燃油使用性能及变化规律提供指导,对新抗燃油的验收及运行油的监督、维护作出规定。 1.3本导则不适用于矿物汽轮机油和调速系统用的其他工作介质。 2引用标准 GB7597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GB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1884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510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3536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7600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 GB/T12579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 DL421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 DL429.1透明度测定法 DL429.2颜色测定法 DL433抗燃油中氯含量测定方法(氧弹法) DL429.6运行油开口杯老化测定法 SD313油中颗粒数及尺寸分布测量方法(自动颗粒计数仪法) SH/T0308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3抗燃油应具备的性能 根据调速系统工作油压,抗燃油可分为中压抗燃油(油压约4MPa)和高压抗燃油(油压大于等于11MPa)。 3.1抗燃性 抗燃油的自燃点比汽轮机油的高,一般在530℃以上(热板试验在700℃以上),而汽轮机油的只有300℃左右。 3.2电阻率 调节系统用的高压抗燃油应具有较高的电阻率,电阻率低会造成伺服阀腐蚀。 1

汽车燃油消耗量限值标准

汽车燃油消耗量限值标准 我国已实施的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有GB 19578-200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 20997-2007《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 1. GB 19578-200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GB 19578-2004是我国第一项旨在控制汽车燃料消耗量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限值要求 GB 19578-2004采用按质量分组的单车燃料消耗量评价体系,按照车辆整车整备质量将车辆分为16个不同的质量段,并对每个质量段内的车辆设定统一的单车最高燃料消耗量限值。同时考虑某些特殊技术和结构对燃料 消耗量的不利影响,允许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结构特征的车辆采用略为宽松的燃料消耗量限值:(1)装有自动变速器(AT注:不包括手自一体式变速器(AMT、无级变速器(CVT)、双离合变速器(DCT等;(2)具有 三排或三排以上座椅注:主要包括微型客车和商务用车;(3)符合GB/T 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中3.5.1规定条件的M1G类汽车注:即通常所说的越野车,但并非所有SUV都属于该类车辆。 乘用车限值要求见表1。表1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实施日期 标准的限值要求分两个阶段实施: 2. GB 20997-2007《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 限值要求 GB 20997-2007以“最大设计总质量 +发动机排量”作为 M2和N1类车辆限值的基本参数,综合考虑吨以下 的商用车辆在 结构、功能、燃料方面有多样性的特征,按汽油和柴油分别设定限值要求,并适当放宽柴油车的限 值;并根据车辆特定结构和特殊用途对燃料消耗量的不利影响,将 N1类全封闭厢式车辆、N1类罐式车辆、装有 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全轮驱动的车辆等特殊结构车辆的限值放宽 5%即表2、表3、表4、表5中的普通车辆限 值乘以,求得的数值圆整(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一位。 表2 N1类汽油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 1) 月1日。 2) 月1日。 对于新认证车,第一阶段的执行日期为 对于在生产车,第一阶段的执行日期为 2005年7月1日,第二阶段的执行日期为 2008年1 2006年7月1日,第二阶段的执行日期为 2009年1

抗燃油(使用说明书)

E H系列 抗燃油再生分离装置 使 用 说 明 书 常州思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概述 抗燃油广泛用于工业上需要使用抗燃油的液压或润滑系统。抗燃油与传统的矿物油相比具有更好的润滑性。在汽轮机组上,抗燃油在控制系统中应用已有漫长的历史,然而它在有水的情况下,却很容易降低油的稳定性和润滑性。水能使油液发生乳化,加速油液氧化变质生成酸,从而使油膜厚旗减小。细微的水滴液浑浊,粘度下降。水滴在低温下形成的冰晶卡住元件,加速元件磨损,导致金属表面疲劳和腐蚀。 二、结构特点 E H系列抗燃油滤油机主要由粗滤器、输油泵、油水分离器、高分子净化装置、加热器、精滤器等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 三、型号参数

四、主要技术指标 含氯量≤0.005% 酸值≤0.01mgKOH/g 清洁度NAS4级 电阻率增加 过滤精度≤3um 五、工作原理 油液先通过进油口、输油泵进入一级精滤器.再生装置 ,去除油液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酸,再生装置能够恢复降解磷酸脂,在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有效地减少油液的浪费,,细小颗杂质在通过高精度净化器后被分离滤除,洁净的油液从出口流出。 六、抗燃油处理效果保证值 注(1)油中颗粒污染度测定,可以按美国宇航局标准(NA51638)或美国飞机工业(ALA)美国材料测验协会(ASTM)、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联合提出的标准(MOOG)。它们都是规定取100ml

试样测定其悬浮固体杂质的颗粒数分布;各级粒径范围的颗粒数分 (2)国产中压抗燃油无电阻率指标。 容量2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组,汽轮机调速及液压系统多采用磷酸脂抗燃油。注入的新油清洁度(所含杂质粒度及颗粒浓度)必须要求达到NAS1638 6级或MOOG3级标准。采用一般滤油机是不能满足此要求的。KYL型系列产品专用于磷酸脂抗燃油的清洁过滤再生。具有高精度过滤单元,进行净化处理可保证满意的效果。运行中的抗燃油也需要定期或连续除去机械杂质和再生处理。 使用KYL型处理抗燃油,都应该在室内进行。油在常温状态下粘度较大,为此净油机上装有加热系统,能较快提高油温到50~60℃,以利于有效净化效果。

燃油硬管设计规范

燃油硬管设计规范

燃油硬管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燃油(汽油或柴油)硬管的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开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258-1989 双层卷焊钢管 GB/T1839-2008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QC/T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 3 术语和定义 燃油硬管:在进回油或燃油蒸发管路中负责输送燃油或燃油蒸汽的金属硬管。 4 设计流程 4.1 设计流程图 4.2 设计流程详解 4.2.1 硬管布置的确定:根据燃油系统的总体布置确定。 4.2.2 燃油硬管常用尺寸规格的选取应符合表1要求: 4.2.3 根据相接管的类型不同,燃油硬管管口形状有以下两种: 1、与PA 管相接 见图1

R&D-DL-1101-002-2011 图 1 2、与橡胶管相接见图2 图 2 4.2.4 燃油硬管的材质及工艺要求 4.2.4.1 燃油硬管材料为(Fe-Cu)的双金属卷焊管,性能满足GB11258-1989的要求。 4.2.4.2 制造工艺的要求 燃油硬管的最小弯曲半径R的选择应视硬管管径而定(如下表2),同时连续弯曲时有不小于50mm 的直线段,拐弯角度通常大于90度。 4.2.4.3 橡胶管与金属管的尺寸公差与配合(见图3、表3): 图 3

表3 橡胶管与金属管配合尺寸参考 注:表中括号内为公差范围 4.2.5 表面处理 硬管表面防腐处理一般根据不同需求:低档轿车、中档轿车、高档轿车采用不同的方式。 中低档车一般为72~200小时的中性盐雾试验,按满足要求《GB/T1839》的热度锌板或电镀锌板执行。 高档轿车为500小时以上的中性盐雾试验,油漆涂层符合QC/T484-1999的要求。 通常有镀锌,喷漆、电泳等方式,其对应的防腐性能对应表4: 4.2.6 确定管型 调整硬管管型使之与周边零件不发生干涉:有固定点的间隙大于6mm,无固定点的间隙大于15mm。

燃料油热值测定 残炭指标检测标准

燃料油热值测定残炭指标检测标准 燃料油残碳,燃料油经蒸发和热解后所形成的残留物,燃料油残炭多,表明燃料油容易氧化生成胶质或积炭。 燃料油热值,单位重量的燃料油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燃料油产生热能的高低,是评价燃料油质量的主要指标。 青岛东标能源检测中心燃料油检测项目:外观、破乳性、粘度、密度、含硫量、闪点、水分、灰分、机械杂质、色度、凝点、酸度、馏程、金属元素含量、残碳、灰分、氧化安定性、十六烷值、燃料油热值等等。2.13-6 部分燃料油检测项目及标准 GB/T 11139-1989 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 GB/T 12575-1990 液体燃料油钒含量测定法 GB/T 12692.2-2010 石油产品燃料(F类)分类 GB 384-1981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T 6531-1986 原油和燃料油中沉淀物测定法 GB 6950-2001 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 GB 6951-1986 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 GB 9170-1988 润滑油及燃料油中总氮含量测定法 Q/CNPC 121-2006 乳化燃料油的检测方法 SH/T 0175-1994 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 0175-2002 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 0175-2004 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 0250-1992 专用燃料油热安定性测定法

SH/T 0356-1996 燃料油 SH/T 0690-2000 馏分燃料油在43℃贮存安定性测定法 SH/T 0701-2001 残渣燃料油总沉淀物测定法 SH/T 0702-2001 残渣燃料油总沉淀物测定法 SH/T 0705-2001 重质燃料油中钒含量测定法 SH/T 0706-2001 燃料油中铝和硅含量测定法 SN/T 2254-2009 残渣燃料油中铝、硅、钒的测定 SN/T 3093-2012 残渣燃料油中钠、铝、硅、钙、钒、铁、镍的测定 SN/T 3118-2012 燃料油中沥青质的测定 SN/T 3190-2012 原油及残渣燃料油中铝、硅、钒、镍、铁、钠、钙、锌、磷的测定

dlt57195电厂用抗燃油验收管理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治理导则 DL/T 571—95 Guide for acceptance,in-service supervision and maintenance of fire-resistant fluid used in power plant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1995-05-03批准 1995-10-01实施 随着电力工业的进展,机组功率不断增大,蒸汽参数和汽轮机调速系统油压相应提高。为防止高压油泄漏酿成火灾,调速系统操纵液已广泛采纳合成磷酸酯抗燃液压液,简称抗燃油。为使现场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抗燃油的性能和老化规律,做好新抗燃油的验收、运行中抗燃油的监督与维护工作,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是总结我国十几年来抗燃油科研成果及电厂使用经验,并参考国外同类导则而制订的,在使用本导则时应考虑设备类型及实际状况,并参照制造厂家的讲明及要求执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导则阐明了大型汽轮机调速系统以及小汽轮机高

压旁路系统使用的磷酸酯抗燃油的性能,规定了运行中抗燃油的质量操纵标准。 1.2 制定本导则的目的是,为电厂工作人员掌握抗燃油使用性能及变化规律提供指导,对新抗燃油的验收及运行油的监督、维护作出规定。 1.3 本导则不适用于矿物汽轮机油和调速系统用的其他工作介质。 2 引用标准 GB 759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GB 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 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 510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 353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 264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 7600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 GB/T 12579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 DL 421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

什么是燃料油

燃料油作为炼油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种产品,产品质量控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最终燃料油产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许多因素的制约。根据不同的标准,燃料油可以进行以下分类: 1、根据出厂时是否形成商品 根据出厂时是否形成商品,燃料油可以分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于炼厂生产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 2、根据加工工艺流程 根据加工工艺流程,燃料油可以分为常压重油、减压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常压重油指炼厂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出的重油(俗称油浆);混合重油一般指减压重油和催化重油的混合。 3、根据用途 根据用途,燃料油分为船用内燃机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两大类。前者是由直馏重油和一定比例的柴油混合而成,用于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转速小于150转/分)。后者又称为重油,主要是减压渣油、或裂化残油或二者的混合物,或调入适量裂化轻油制成的重质石油燃料油,供各种工业炉或锅炉作为燃料。 船用内燃机燃料油是大型低速柴油机的燃料油,其主要使用性能是

要求燃料能够喷油雾化良好,以便燃烧完全,降低耗油量,减少积炭和发动机的磨损,因而要求燃料油具有一定的黏度,以保证在预热温度下能达到高压油泵和喷油嘴所需要的黏度(约为21-27厘斯),通常使用较多的是38°C。雷氏1号黏度为1000和1500秒的两种。由于燃料油在使用时必须预热以降低黏度,为了确保使用安全预热温度必须比燃料油的闪点低约20°C,燃料油的闪点一般在70-150°C之间。 重油主要作为各种锅炉和工业用炉的燃料油。各种工业炉燃料系统的工作过程大体相同,即抽油泵把重油从储油罐中抽出,经粗、细分离器除去机械杂质,再经预热器预热到70-120°C,预热后的重油黏度降低,再经过调节阀在8-20天大气压下,由喷油嘴喷入炉膛,雾状的重油与空气混合后燃烧,燃烧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国产燃料油种类:商用重油、200 号重油、7 号燃料油、工业燃料油 进口燃料油种类:复炼乳化油、奥里乳化油、180 号低硫燃料油、380 号低硫燃料油、180 号高硫燃料油 取暖油,也就是2号燃料油,其收率为25%,是继汽油之后的第二大成品油。取暖油期货合约交易单位为每手42000加仑(1000桶),交割地是美国的金融中心——纽约港。同时交易所还推出了期权交易、期权差价交易、炼油毛利期权交易以及平均价格期权交易,为市场参与者的管理价格风险提供了更大的弹性空间。取暖油期货合约还可以作为

磷酸酯抗燃油的检测指标

5、漆膜倾向是否可以反映油的劣化程度?该指标如何测定?C a n V P R r e p r e s e n t t h e d e g r e e o f E H C o i l d e g r a d a t i o n? H o w t o p e r f o r m t h e t e s t? Not usually. We have developed the interpretation guideline for mineral oils. MPC (or VPR) is quite effective at detecting micro-dieseling and the products produced in this process. We recommend the following guideline to use in establishing condemning limits for an EHC system. Test Method Suggested Target Suggested Warning Level Viscosity (cSt) 粘度 D445 38.4 – 44.2 +/‐ 10% initial Specific Gravity (g/ml) 比重 D792 1.12 1.17 Color 颜色 D1500 1.5 3 Water Content (ppm) 水含量 D6304 <500 800 Acid Number (mg KOH/g) 酸值 D974 0.05 0.10 Chloride (ppm) 氯含量 N/A 10 max 50 RULER (RULER Number) RULER值 D6971 <400 >650 Resistivity (Gohm?cm) 电阻率 D1169 >5 5 ISO Particle Count 清洁度 ISO 4406 13/10 15/12 Mineral Oil (%) 矿物油 D02.CS96 <0.5 0.5 Patch Test (color) 膜片测试(颜色) D2276

电厂抗燃油参数指标检测

抗燃油 (1)密度:按GB /T 1884方法进行试验。磷酸酯抗燃油密度大于1,一般为1.11~1.17。由于抗燃油密度大,因而有可能使管道中的污染物悬浮在液面而在系统中循环,造成某些部件堵塞与磨损。如果系统进水,水会浮在液面上,使其排除较为困难,系统产生锈蚀。 (2)运动黏度:按GB/T 265方法进行试验。抗燃油的黏度较润滑油为大,一般为28mm2/s~45mm2/s。 (3)酸值:按GB/T 264方法进行试验。酸值高会加速磷酸酯抗燃油的水解,从而缩短抗燃油的寿命,故酸值越小越好。 (4)倾点:按GB/T 3535方法进行试验。确定油品的低温性能,判断油品是否被其他液体污染。 (5)水分:按GB/T 7600方法进行试验。水分不但会导致磷酸酯抗燃油的水解劣化、酸值升高,造成系统部件腐蚀,而且会影响油的润滑特性。如果运行磷酸酯抗燃油的水分含量超标,应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6)闪点:按GB/T 3536方法进行试验。运行磷酸酯抗燃油的闪点降低,说明油中混入了易挥发可燃性组分或发生了分解变质,应同时检测自燃点、黏度等项目,分析闪点降低的原因。 (7)自燃点:按DL/T 706方法进行试验。当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自燃点降低,说明被矿物油或其他易燃液体污染,应查明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必要时停机换油。 (8)氯含量:按DL/T 433方法进行试验。磷酸酯抗燃油中氯含量过高,会对伺服阀等油系统部件产生腐蚀,并可能损坏某些密封材料。如果发现运行油中氯含量超标,说明磷酸酯抗燃油可能受到含氯物质的污染,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9)电阻率:按DL/T 421方法进行试验。电阻率是磷酸酯抗燃油的一项重要油质控制指标,运行磷酸酯抗燃油的电阻率降低,可能是由于可导电物质的污染或油变质而造成的,此时应检查酸值、水分、氯含量、颗粒污染度和油的颜色等项目,分析导致电阻率降低的原因。 (10)颗粒污染度:按DL/T 432方法进行试验。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颗粒

抗燃油标准.docx

表 1新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序号项目指标 1外观无色或淡黄 , 透明2密度( 20 ℃) g/cm 2 1.13 ~1.17 运动粘度( 40℃)a 3 2 41.4 ~50.6 mm/s 4倾点℃≤-18 5闪点℃≥240 6自燃点℃≥530颗粒污染度 (NAS 1638)b 7≤6 级 8水份 mg/L≤600 9酸值 mgKOH/g≤0.05 10氯含量 mg/kg≤50泡沫特性24℃≤50/0 1193.5 ℃≤10/0 mL/mL24℃≤50/0 电阻率(20℃) 12≥1×1010 Ω · cm 13空气释放值( 50 ℃) min≤3 油层酸值增加≤ 0.02 mgKOH/g ≤ 0.05水解安水层酸值 14定性 铜 试 片 失 重 ≤ . 8

试验方法 DL/T 429.1 GB/T 1884 GB/T 265 GB/T 3535 GB/T 3536 DL/T 706 DL/T 432 GB/T 7600 GB/T 264 DL/T 433 GB/T 12579DL/T 421 SH/T 0308 SH/T 0301 a 按 ISO 3448-1992规定,磷酸酯抗燃油属于VG46 级。 b NAS 1638 颗粒污染度分析标准见本标准附录D。 表 2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序号项目指标试验方法1外观透明DL/T 429.1

2密度( 20℃) g/cm 2 1.13 ~1.17GB/T 1884 运动粘度( 40℃,ISOVG46) 3 2 39.1 ~52.9GB/T 265 mm/s 4倾点℃≤ -18GB/T 3535 5闪点℃≥235GB/T 3536 6自燃点℃≥530DL/T 706 b 颗粒污染度(NAS 1638) 7≤6DL/T 432 级 8水份 mg/L≤1000GB/T 7600 9酸值 mgKOH/g≤0.15GB/T 264 10氯含量 mg/kg≤100DL/T 433泡沫特性24℃≤200/0 1193.5 ℃≤40/0GB/T 12579 mL/mL24℃≤200/0 电阻率(20 ℃) 12 Ω · cm ≥6×109DL/T 421 13矿物油含量%≤4本标准附录 C 14空气释放值( 50℃) min≤10SH/T 0308 EH 油油质主要是指酸值及水和氯的含量,EH 抗燃EH 油新油酸度指标为0.03 ( mgKOH/g 油中的颗粒度等。 ),运行指标一般为0.1 ,当酸度指标超过 0.1 时,我们认为抗燃油酸度过高,高酸度会导致抗燃油产生沉淀、起泡和空气间隔等问题。影响抗燃油酸度的主要因素为局部过热和含水量过高,其中以局部过热最为普遍。 抗燃油的酸值升高后,必须连续投入再生装置。再生装置中的硅藻土滤芯能有效地降低抗

燃油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1741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燃油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燃油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 、目的与范围 --目的为有效管理车辆燃油,节约能源,降低车辆使用成本。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对所有车辆的燃油管理。 2 、职责 车辆管理员负责每月油耗计算,每周、每月填写燃油报表及加油IC 卡相关业务。 财务部负责与加油站的账目核对、结算。 驾驶员、押运员负责加油现场的监控,确保加油真实性。 出纳负责加油IC 卡充值、发票开具。

3、工作要求 (1)正常加油(包括公司其它部门使用燃油) (2)公司所属营运车辆每趟执行任务完毕回公司时凭IC 卡加满燃油,严禁出车前加油。 (3)加油过程中,驾驶员、押运员必须在加油现场监督加油作业,确定加油数量,并对加油数量的准确性负责。加满燃油后索取加油凭证,拈贴后按月上交。 (4 )在外加油 (5)因长途运输、油箱储量不足时,可在外加油,规定如下: a.在外加油时尽量选择能使用中石化IC 卡之加油站。 b.若确无上述规定之加油站,而油量不足必须加油时,应先与车辆管理员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进行

加油作业。 c .加油时遵循尽量减少在外加油数量的原则。 d.在外加油作业完成后,必须及时记录加油情况,由随车者签字确认。 (6)中石化加油IC 卡使用方法与规定 (7)加油IC 卡充值、发放圈存与领用 (8)驾驶人员向车辆管理员提出IC 卡充值要求,由车辆管理员通知财务部充值。 (9)IC 卡实行每车1 卡,由主驾驶员负责领用保管,并记录到IC 卡使用记录簿。当IC 卡余额低于下次需使用的金额,由驾驶员向车管员员提出充值要求。 (10)根据中石化规定设定密码,限定车号、油品等信息。 (11)加油IC 卡使用

燃料油年度购销合同书标准版本

The Legal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By Parties To Resolve Disputes Ultimately Realizes Common Interests. The Document Has Legal Effect After Reaching An Agreement Through Consultation.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燃料油年度购销合同书标 准版本

燃料油年度购销合同书标准版本 温馨提示:本合同文件应用在当事人双方(或多方)为解决或预防纠纷而确立的法律关系,最终实现共同的利益,文书经过协商而达成一致后,签署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编号:_________ 一、双方当事人 甲方(供方):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公司注册地址: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 乙方(需方):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公司注册地址: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

二、合同意向 乙方拟采用定额、定时、定价的方式向甲方购买_________燃料油_________吨。 定额的意思解释为:甲乙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履行合同的时间期限内(包括一年度及每月的约定),乙方必须向甲方购买或甲方必须保证供应的_________燃料油的数额。 定价的意思解释为:甲乙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在合同确定的履行时间期限内,如遇_________燃料油的市场价格浮动(包括高于合同确定的价格和低于合同确定的价格),均按合同中确定的价格执行。 定时的意思解释为:甲乙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履行合同的时间限度,包括12个月的履行期限及每月按计划供货。

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 (1) 4 试验项目 (3) 5 取样 (4) 6 新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5) 7 运行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6) 8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监督 (6) 9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维护 (8) 10 技术管理及安全要求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旁路再生系统原理及功能 (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磷酸酯抗燃油及矿物油对密封材料的相容性 (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矿物油含量测定方法 (13) 附录D(规范性附录) NAS 1638颗粒污染度分级标准 (14) I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下达的任务对DL/T 571—1995《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进行修订的。 本次修订主要是依据我国电力行业磷酸酯抗燃油的实际应用情况,在原导则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标准与DL/T 571—1993相比主要有以下差别: ——原标准的名称修订为“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对原标准中抗燃油应具备的性能作了充实,补充了抗燃油在使用中的性能变化规律。 ——去掉了原标准正文及附录中对中压抗燃油和高压抗燃油的区分,合并为磷酸酯抗燃油。 ——对油质试验的项目和意义作了补充。 ——对原标准附录A《新抗燃油质量标准》中的酸值、水分、电阻率、泡沫特性、颗粒污染度五项指标作了修订,增加了空气释放值、水解安定性两项指标。将原标准附录A放入正文中。 ——对原标准附录B《运行中抗燃油质量标准》中的颗粒污染度、酸值、泡沫特性、电阻率四项指标作了修订,增加了空气释放值指标。将原标准附录B放入正文中。 ——对原标准中试验室试验项目及周期作了修订。 ——对运行油质异常原因及处理措施作了补充。 ——增加了废抗燃油处理的内容。 ——去掉了原标准中的附录E《抗燃油自燃点测定方法》。 ——用NAS 1638颗粒污染标准取代了原标准中的SAE颗粒污染标准,并放在本标准附录D中。 ——增加了附录A《旁路再生系统原理及功能》。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永洛、李烨峰、严涛。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L/T 571—1995《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