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新教材新教学四
新课堂新教学新理念新课程
新课堂新教学新理念新课程新课程改革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己成风气,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局面己开始形成.带着对新课改的美好憧憬,几年来,我在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大胆地实践,现将自己的一些点滴拙见与大家进行交流.一、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激活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授业无趣,必不乐学.强烈的兴趣是促使教学活动深入开展的内驱力.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步养成爱学习、善思考的态度时,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会从内心里产生学好这门课的自我要求,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自觉地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如:为了让学生理解“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语文的丝缕.结果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有从广告、电视、标语、商标、商店匾额、公司招牌等多种渠道获得了语文知识.在本次活动中,一位学困生的一句广告语:“老太太今年六十八,一口绝活顶呱呱,六十岁照样上台,为什么呢?牙好呗!”顿时让整个整堂活跃了起来.可见,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没有学不会的,而且结果惊人.可见培养学习兴趣是关键所在.二、小组合作要照顾到全局,用好课堂新课程理念下,提倡学生要合作探究学习.我们的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往往是按座位就近搭配分组,有时还特别注重学习程度搭配结合,这样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往往就不是一个平等的关系,而是一个依赖的、主从的关系,即知识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就成了小组的主帅,自觉不自觉地包办了一切,代替了一切,而那些学困生也就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陪衬、附庸,甚至一言不发.因此,我在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就十分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以便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学时要合理组织小组成员.小组讨论交流时,多采用轮流发言式,要以“弱势群体”为中心进行合作探究.三、学科之间要联系,构建全能课堂《课标》指出:应拓宽课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更好地为“大语文”观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如:学习肯定句和否定句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借用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法的“正正得正、正负得负、负负得正”的法则来学习,就能简单明了、准确地判断出陈述句中的肯定句和否定句.课文中如《统筹方法》、《向沙漠进军》等课文有数学知识;《死海不死》、《琥珀》等课文有物理、化学知识;历史、地理的知识渗透比较常见.因此,要求教师也应是“全能型”.四、课外延伸要及时,充实课堂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实施更多的应该“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如学了《走一步,再走一步》后,我让学生写写心得体会,就能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明口在困难而前不要惧怕,要将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就容易克服了,同时也能得到写作训练.学完《春》一课后,举行了一次“春之声”朗诵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增加了课外阅读量,岂不是两全其美吗?再如举行完“漫游语文世界”后,再让学生用语文,分别给人、商店、公司等起名,不仅延伸了课堂,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实用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五、评价学生活动要适时,完善课堂我们大多数教师的评价流于形式.儿童往往是为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认可而学习,因此我们要学会赞扬学生.教师的微笑、赞许和象征性的红星或纪念品都对学生的学习有激励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不要急着让学生去回答你提出的问题,要学会期待和等待,期待是一种关爱,等待是一种尊重.“你坐下吧”其实是一种批评.“你错了. ” “我错了?错在哪?”其实是学生的想法错了,作为学生木人并没有错.因此教师应对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就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差异提出合适的问题,让站起来回答的学生都能答对后愉快地坐下,对于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不管讲得正确与否,都给予一定的评价和鼓励.因此,我们应该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行为,再造一个全新的自我,营造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堂.。
四新四化教师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荣幸能够参与到“四新四化”的教育改革中来。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明确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四新四化”教师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新理念引领教学“四新四化”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新技术。
这些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指明了教学的方向。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教材助力教学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
三、新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四新四化”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等能力。
在教学中,我积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项目学习、翻转课堂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新技术助力教育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变革。
在“四新四化”教育改革中,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掌握新技术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积极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还关注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运用能力。
五、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四新四化”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
首先,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方法。
其次,我注重与同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最后,我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四新”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四新”语文课堂教学正面临着一个较大的变革: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全面推行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
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有“四新”的特点。
概括起来,那就是“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新”、“评价新”。
理念新。
初中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质。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课标》中的这些提法,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根本变革,确定了我们今后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向。
方法新。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特别是《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已成为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总的出发点及归宿。
因此,出现了“创新学习”、“研究性学习”、“讨论式学习”、“综合性学习”等一系列新的教法及学法。
特别是“综合性学习”,体现了语文教学“方法新”这一趋势。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的系统性和学习功能的整合性。
它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上片面强调书本,特别是课本的学习;方法上,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机械训练;功能上,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割裂失衡,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人的整体发展相背离。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一、教师走进新课程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
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的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这次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并让它成为教师的一种素养。
下面我就谈一谈什么是课程理念以及在新课程背景下具有怎样的课程理念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的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理念之一: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是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
因为人始终在生活世界之中,人在生活世界中认识自然现象,理解与体验社会的道德、法律和艺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反思来提升自己的人格,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它为人生奠定了基石。
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课程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意思是说:一是课程内容要面向社会。
即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
二是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
即把学生从课程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
理念之二,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新课程有哪些新理念_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新理念
新课程有哪些新理念_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新理念一、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价值新理念 1.教学的主体价值新理念所谓教学的主体价值新理念,也就是学生的主体价值建构新理念。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价值建构,这是新课程教学价值新理念的核心。
新课程要真正摆脱传统教学价值理念的束缚,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最根本的就在于要成功地建构学生自身的主体价值,使学生以认知的主体、实践的主体、交往的主体等身份主动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建构学生的主体价值,从内容上来说主要是:要建构学生自觉性的主体价值、选择性的主体价值、发展性的主体价值、创造性的主体价值。
建构学生的主体价值,从要求上来说需要做到的是:要面向学生主体,这是建构学生主体价值的真谛;要尊重学生主体,这是建构学生主体价值的基础;要让出主体权利,这是建构学生主体价值的根本;要转换主体角色,这是建构学生主体价值的保障。
建构学生的主体价值,从意义上来说主要表现在,它既可促进学生的自主思维,又可促进学生的自主活动,更可促进学生的自主教育。
2.教学的生命价值新理念所谓教学的生命价值新理念,也就是注重学生生命意义的教学价值新理念。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这是新课程教学价值新理念的根本。
面对传统的教学价值理念,新课程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使师生真正实现教学互动的生命价值。
在教学的生命价值新理念下,尊重学生的生命、关怀学生的生命、理解学生的生命、提升学生的生命,已成为新课堂教学的基本使命和终极追求。
尊重学生的生命,主要是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并根据这种独特性为其提供和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使其都能体验到自己生命成长的快乐。
关怀学生的生命,主要是关怀学生生命的整体性,使学生的生命充满丰富的内涵,既具有认知和情感,又具有意志、态度和信念,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丰富与成长。
理解学生的生命,主要是理解学生生命的生成性,使学生的生命在学习中永远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并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
新教材 新特点 新理念
新教材新特点新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
对于语文教育来说,新教材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那么,新教材究竟有哪些新特点和新理念呢?新教材的新特点之一是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新教材不再依赖老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音频、视频、漫画等形式学习,这样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新教材的另一个新特点是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新教材将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整合和升华,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形成知识网络,从而达到知识点的全面和系统化。
同时,在教学中也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连贯性上加强纵横贯通,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具有价值。
新教材还有一个新特点,就是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方法。
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是开放、互动和创造性的,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新教材的新理念之一是注重阅读教育。
新教材鼓励学生阅读,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并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新教材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文本,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新教材的另一个新理念是注重实践教育。
新教材倡导学以致用,注重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实践教育既能让学生增加对所学知识的体验,又能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带来更深层次的学习收获。
总之,新教材的推广轰动学界,给中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局面。
无论新教材的新特点还是新理念,都是在不断地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广泛的知识,提高读写能力和文化素养,成为有思想有情怀的人才。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作者:高慧明来源:《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2008年第07期高中数学新课程已经在全国部分省市实施四年了,无论是作为已参与高中新教材实验的数学教师,还是即将使用高中新教材教学的数学教师,在教材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或多或少都有些感受和思考,故笔者抛砖引玉,借此就刘绍学先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人教版)的A版数学教科书3(必修)和各位同仁交流一下自己学习和教学思考后的感受,谈谈该版本教科书的主要特色、我们应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教学中应采取哪些基本策略、教学中会有哪些困惑.1 主要特色、教学原则、教学策略1.1 深钻教材,突破难点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内容上精简了一些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知识,加入了算法等与新科技联系密切的知识.如果我们不去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些变化就会使我们在教学中手足无措.每每新教材到手,我想大家最关心的应该是删减了哪些内容?增加了哪些内容?内容编排上作了哪些调整?教学要求上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结合新课程标准,通过研究新教材(包括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对各部分内容的要求进行重新定位,并对新增内容(主要是算法)进行认真探讨.例如在学习“算法”概念之后,教材安排了质数判定的例1和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例2,质数的判定,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接触过,而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也在《数学》1中出现过,问题虽熟悉,但如果直接让学生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尤其是二分法,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先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顾这些问题的解答过程,再让他们整理出操作步骤,并有条理地用自然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体会设计算法的基本思路.再如赋值语句中交换两个变量的值,学生对于X=A,A=B,B=X不能理解,觉得应该是:Input A,BA=BB=APrint A,BEND那就现场用QBASIC软件来运行,得出最后结果发现A和B并没有交换,得到的结果却是A和B输出的数值相等,来证实学生的解法错误,然后在讲解原因时,先让学生解释“A=B”是将变量B的值赋给变量A,再让学生解释“B=A”是将变量A的值赋给变量B,Input A,B ……输入5,4即A=5,B=4A=B …………赋值结果A=4B=A …………赋值结果B=4Print A,B ……输出4,4END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想法,我们可以把赋值语句中的变量当作是一个数据交换的盒子,盒子内可以存放数据,也可随时更新盒子内的数据.给学生一个通俗的解释,学生更易理解.再例如,循环语句中的直到型和当型循环结构,刚开始我们可能只是初步理解,只知道,直到型循环结构是先执行后判断,而且至少要执行一次,而当型是先判断后执行,备课时定会有很多疑问,直到型循环结构是否非得要条件不满足时才能终止循环,当型是否一定要条件满足时才终止循环?只需把整章内容看完,从整体上去突破,当看到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时,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以有些时候,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去突破难点更为方便.1.2 丰富学法,注重能力新教材编排的结构体系能够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例如,教材的每一节常常是从“思考”开始,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归纳、推理,进行自主探索;书中设置的“探究”、“探究与发现”等活动提供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促使他们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阅读与思考”可以促使学生阅读自学习惯的养成;“实习作业”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培养理性思维.教材在内容的设计上,能够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例如在《算法初步》中,通过模仿、操作、探索,设计程序框图表示算法,在具体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在形成解决问题的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作用和价值,培养观察、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统计》一章中,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合理的决策提供一些依据,认识统计的作用,体会统计思想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1.3 贴近生活,强化应用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并在生活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近年不断深化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的应用意识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而且无论是创设情境还是引入课题以及例题的设计上,相比之前的任何一套教材显得更加贴近生活,数学应用贯穿教材的始终.(1)通过丰富的实例,从实际背景引出数学新知识.例如从对学生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的相关关系研究,引出变量之间的概率与相关关系;从2000年全国主要城市中缺水情况排在前10位的城市的直方图来引出直接研究总体情况太困难,只能用样本的频率分布来估计总体分布;用一个著名的案例(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来引用随机抽样中样本代表性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对总体的估计偏差等等.这样强调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实际意义,更能体现出数学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2)在例题、习题中都适当增加了相关的应用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算法初步》中有提到是否闰年的条件判断,某市固定电话的收费问题,编写程序利用通话时间计算话费;《统计》中有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500名学生中抽取50名进行抽样调查,习题中希望了解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情况,调查某地区的空气质量,学校学生的近视率;白糖生产过程中,每袋白糖的重量情况;《概率》中提到的游戏的公平性,扑克的抽取等等.(3)教材设计的“阅读与思考”中的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等,既让学生长了见识,又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妙用.(4)教材设置的“实习作业”(统计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应用,从而使应用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1.4 算法案例,文化底蕴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应用及发展趋势.例如《算法初步》例题中的海伦—秦九韶公式,“阅读与思考”中的割圆术,算法案例中提到的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等,列举了很多我国古代数学中先进的一些算法案例,加强了学生对中国数学史的了解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数学深厚的文化底蕴.1.5 数学实验,解题应用数学规律和结论都是抽象的结果,抽象是反映具体事物共性的方式.共性来自于比较,而比较的原始出发点是观察和实验.数学实验是人们根据数学研究的需要,人为地、有目的地、模拟地创设一些有利于观察的数学对象,并对其实行观察和研究的一种方式.数学实验可以把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变的直观化和简单化,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数学实验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尝试活动,许多复杂的数学问题的解决,一般都不是立即想出来的.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经常是经历多次的尝试活动,通过简单计算器进行实验更能从中寻求解题的可能性和发现解题的突破口,简单科学计算器体现了不少的数学实验(除绘图和编程),集中了课堂教学中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研究所必需的计算与实验.教师掌握简单科学计算器技术,不仅能更好地改进教学模式,使每一位学生参与数学实验,更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简单科学计算器普及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在自主的探究性学习中,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以人教A版《数学》3(必修)统计、概率的有关内容为例进行说明:《必修3》统计:利用计算器求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之间是回归直线方程例“我家小卖部”最近遇到的一个小的难题:前天因为最高气温高达37℃,生产的200杯珍珠奶茶下午就全部卖完,晚上无货供应;因此昨天加大生产量,生产了250杯,谁知“天公不作美”,昨天降温,最高气温26℃,只卖了102杯,剩下全部报废,妈妈损失不小.如果气象台预测明天:最高气温35℃,估计应该生产多少杯比较适合呢?就读高中的你能根据下列7天的有关数据利用数学知识帮助“妈妈”做出相对合理决策吗?分析:本例的实质是根据统计数据建立气温与销售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bx+a,并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而求回归方程=bx+a只需确定两个参数a与b,解:如图1,问题中要求根据气温预报销售量,因此选取气温为解释变量x,销售量为预报变量y,作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样本点呈条形分布,气温与销售量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假设线性回归方程为=bx+a.再一个就是,教材也会提到如何利用计算机中的软件来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比如《算法初步》中的编程,编写的程序是否正确,更好的方法当然是用QBASIC软件检验,输入程序然后运行,让学生在尝试运行和不断地修改程序的过程中,一是巩固了所学知识点,二是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带来的满足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在《统计》一章中也提到如何利用计算机EXCEL软件来画散点图,求回归方程.2 应遵循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示例算法教学的原则和策略算法是高中数学新增的内容,并且是学生在高中必修的知识. 教师大多都是第一次教算法. 如何有效地进行算法教学,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 笔者联系自己对教材学习和教学研究的实际,对此提出:四条基本教学原则(基础性原则、过程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四项基本教学策略(采取螺旋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通过充分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算法的概念;算法案例注重算理分析;注重将算法思想渗透到高中数学课程的各个内容中).2.1 算法教学的基本原则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课程提出了十个基本理念,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以及教学的评价都起到一个重要的引领作用,为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笔者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建议,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算法教学的以下原则.2.1.1 基础性原则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中数学课程新增加算法的内容,并且把基本的数据处理、统计知识、算法等作为新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且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保障. 因此,数学教学一定要狠抓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方法的熟练运用.在算法内容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算法教学中,注重理解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体会算法思想,同时把算法思想渗透在高中数学课程其他有关内容中,鼓励学生尽可能地运用算法解决相关问题.2.1.2 过程性原则在算法教学中,注重体现算法的逐步形成过程以及优化过程,如首先分析这个问题,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算理;然后进行算则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步骤,应用自然语言进行描述;接着进一步理清算法的思路,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直观、清晰的程序框图;接着为能在计算机上实现,验证算法的正确性,把程序框图翻译为计算机能执行的程序语言;最后通过计算机运行验证,反思,优化所提出的算法.通过过程教学,可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发生、发展过程,知识内在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自然地形成了高度统一,学生在主动积极地建构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中,能深切地感受到成功与失败共存.这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形成、自主能力的提高等都大有益处.2.1.3 主体性原则最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猜想、推理与交流等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到的知识,理解最深刻、最具有价值.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与合作者,而不是把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要启发、引导学生,给学生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效益.在算法教学中,教师提供更多的不同实例,让学生体会算法的概念、算法的思想,指导学生经历获得解决一个问题算法的过程,对一些算法语言作适当的解释后让学生自主去编程、上机验证.2.1.4 实践性原则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得数学能够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也为数学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高中数学课程非常重视让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而算法是数学与计算机的桥梁,利用算法,可以把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并且算法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应用在高中数学课程的其他内容中,应用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 由此,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学生尽可能上机尝试,实现有关的算法.2.2 算法教学的策略2.2.1 采取螺旋式、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在讲算法概念、运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时,就对程序框图和基本算法语句中出现的一些例题和练习进行算理分析,这样可以分散教学难点,重点突破程序框图或基本算法语句中的难点. 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9页例3:设计一个计算1+2+…+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首先在学习算法概念时,就引导学生分析这个问题的算理,运用自然语言描述其算法,重点分析算理;然后在学习循环结构的时候,同样是研究这个问题,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程序框图,重点分析循环结构的含义和表达;最后在算法语句时,也是研究同一个问题,把程序框图翻译成程序语言,重点分析循环结构的算法语句的含义和表达. 这样可以分阶段突破难点,同时也突出重点,紧扣一个问题,让学生经历了算法分析的整个过程:分析问题、探讨算理——算则分析、自然语言描述——转化为程序框图——翻译为程序语言——上机尝试——优化算法.2.2.2 通过实例体验算法的策略算法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或其他问题时经常会体现到算法思想,应用到算法的方法,而算法第一次在高中数学课程中作为必修模块出现. 因此,依据学生的知识建构的规律,给学生设置充分的实例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感受、观察、抽象、概括的过程,从而提炼出算法的概念,体会算法思想.例: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解: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第一步:计算1+2,得到3;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算法2 可以运用公式1+2+3+…+n=n(n+1)2直接计算第一步:取n=5;第二步:计算n(n+1)2;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说明算法不唯一)2.2.3 注重算理分析的策略通过学习一些简单的算法,如求方程的近似解的二分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等,对算法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学生也具备了分析算法的基本能力. 然后再通过几个算法案例,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算法分析过程,进一步训练逻辑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体会算法的思想. 在算法案例分析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逐一归纳,逻辑推理的过程. 同时,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其主要特征是算法思想,其中有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算法——“更相减损术”,即“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多减少,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这里的描述体现了丰富的算理——数论知识,还有清晰的算则——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翻译为现代语言如下:第一步:任意给定两个正整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算法.例:用更相减损术求98和63的最大公约数.解:由于63不是偶数,把98和63以大数减小数,并辗转相减98-63=35,63-35=28,35-28=7,28-7=21,21-7=14,14-7=7.所以,98和63的最大公约数等于7.由具体的例子抽象概括为一般形式,然后用程序框图描述(如图1),算理就更加清晰了.2.2.4 把算法作为高中数学主线的策略能力的培养需要渐进的过程,算法知识与算法思想的学习,不仅局限在必修3算法初步的12课时中,应渗透在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渗透在高中数学课程的各个内容中. 如应用算法的思想学习数学的概念、原理,解决问题,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归纳总结;利用算法解方程,研究函数,进行数据统计,计算数列的有关问题,进行解析几何的有关计算等.3 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困惑(1)由于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原因,具体教学中我们会对有些内容的安排感到不适,例如不讲排列组合就讲概率;(2)算法中有些案例的程序编写好像并不符合高中学生的常规思维习惯,例如秦九韶算法的程序;(3)对于新教材中的一些新增内容,比如算法,还有统计中的回归方程等等,在高考中有多高的层次要求把握不好.“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教育教学新理念
教育教学新理念一、教育教学新理念产生的理论支柱“理念”的涵义:理,指理性、理论、思想;念,指观念、信念、目标。
合起来意思是指富于创新的观念、应追求实现的目标。
教育教学新理念则是指教师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履行的教学观念和追求的教学目标。
教育教学新理念吸收了中外有影响的社会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主要包括: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如人本主义理论、互动理论、交往理论、学习型理论,教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的发展观”,中国当代的教育理论思想(如:素质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多元智能的理论等。
二、教育教学新理念举隅(一新的课程观——“三级课程”的多元性课程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意识;而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
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而不仅仅是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
课程也是可以改造的。
对于课程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情、班情等特点进行选择、删除、添加、更换课程。
提倡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开发课程(三级课程。
淡化国家课程,强化地方和学校课程的主体职能,实施学校主体、学年主体、班级主体、学生主体的发展。
课程资源很多,有: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室以及各类教学设施、实践基地和校园文化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工厂、农村、部队,小到科研所、街道社区、大到国际社会等广泛的社会资源,旅游景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乡风民俗、民族文化、烈士陵园等人文资源;还有信息化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更广意义上的课程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如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家长资源、专家资源等。
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教材的开发者、研究者、参与者。
(二新课程目标观——“三维”目标的立体性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高中生物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和新要求
高中生物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新课程的新体现是理念新、教材新、教学模式新。
新课程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新,教师在积极参与这场课程改革的同时,应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标签:高中生物;新课程;新理念;新要求传统课程,内容陈旧,结构过于单一,课程实施强调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强调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它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目前新课程的改革体现了教育的新思想和新理念。
一、新课程中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理念新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核心任务)。
对学生来说,科学素养的最基本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会和个人生活中。
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2.倡导探究性学习。
倡导探究性学习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
新课程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做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二)教材体系新综观历次生物课程的改革,本次新课程的变动是最大的。
教材结构由原来的单元式改为模块式,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
必修部分包括“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生态与环境”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
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
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精品】四个教育新理念:以人为本、学习之邦、教育关怀和教育品质。81
关于“语言是什么”这个问题,《标准》 侧重强调语言的功能,而不是语言本身 的构成。强调语言的功能,有利于我们 更好地理解语言教育的一些关键问题。
但这里的功能并不只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交际功能。
2.外语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学习外语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发展。语 言既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 要交流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学 习母语以外的语言,不仅能够拓宽交流 渠道,而且有利于心智的发展,特别是 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2.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相结合
英语课程目标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 面。显然,《标准》除了设置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等语言目标以外,还设置了一些 非语言目标,即语言学习过程产生的非语 言结果,如情感态度目标和学习策略目标。 文化意识界于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之间。
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 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 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 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 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 需要,
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 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 要。
外语教学的基本理念:
1、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巩固发展基本语言应用能力,着重提高 用英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 养思维表达能力,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 和发展。
提升教育品质:包括体系品质、 组织品质、内容品质和方法品 质。如灵活而有弹性的学习制 度、充满合作和乐群精神的学 习型社区,内容丰富而有趣的 学习材料,生动而涌动创造激 情的教学活动,以个性发展为 导向的评价系统等。
当前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 发正在努力实现从学历到能 力的战略转移。
能力建设战略的关键是全面 提升各级人才所应有的素养。
选修课程系列 I (顺序选修)
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
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当代语文教学研究表明,语文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对信息接受和储存的过程,更是学习者对信息主动加工、传递运用的过程。
全新的学习观必然对语文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学习者的条件来看,学习本身是学生的主体活动,是以学生求知欲,学习兴趣为基础,并由学生自身主动性及自我控制活动协调发展的过程;从学习目的来看,学习不仅是“知道什么”或明白“要懂得什么”,而还在于“能够做什么”和“会做什么”;从学习的内容来看,语文的学习应面向问题的学习,面向全体的学习,面向运用的学习,面向创造的学习。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更应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问题的学习。
因此,从这些全新的学习观出发,就需要我们在当前语文教学中更新观念,转换做法。
一、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因此,在教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
”新教材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体现出“情景――探索―—试一试――练一练”的编排体系,这给教师为学生提供“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编排意图就要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让他们多探索、多实践,做到体会数学,内化数学。
教师要确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探索、自学、发展的主体,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问题。
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二、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根据新教材、新理念、新课标构建开放性教学新体系
、
教师在教学 方法 的设计上 , 强调学习方法指导 . 强调开放题 的研究和设 计 。 注重机械重复训练为开发思维训练 . 变单 向求 同 思维为多 向发散思维 .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 鼓励学生创造性 地理 解、 创造性地表现 、 创造性 思维 、 培养 良好 习惯和思维品质 。开放 性课堂教学模式根据不同教学 内容和师生情况 .主要表现 形式 有: 讨论式教学 、 探究式教学 、 研究性教学等 。 四、 教学空 间的开放 课堂教学是 中学教学 的主要 阵地 . 不是唯一的场所 开放 但 性教学 , 在强调课 堂教学开放的内容 . 广泛开 展课 外和校外学习 活动 . 融课 内外为一体 1组织参观访问活动 , 、 有计划地组织 学生走出校 门。比如 : 上到求 函数 的最值 时. 可带学生参观 了解 商场的销售情况 . 知道 怎样才 能获得最大利润 。上到数列时 , 可带学生参观银行 , 了解 存款 、 的利息计算情况等。 贷款
围, 注重培养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激发学生 的学 习动机 , 引导学生 自主地学习 . 而不是指挥学生的学 习活动 进一步树 立面向全体 学生和使学生全 面发展的观念 .避免单纯 为了应 试而随意补充 已删去的内容 , 忽略“ 研究性课题” “ 、 阅读材料” 的教学 。否则 。 既 违背 了新教材 的编写 意图. 也加重了学生 的学 习负担 . 使得原 本 2根据教学情况 。 、 设计一些实验习题 。 让学生在课余时 间实 要体现素质教育 .有利 于培养学生创新 精神的好教材变得索 然 验完成 。 这样可 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和实践能力 无 味。 五、 教学手段 的开放 二、 教学内容 的开放 人类 已近人 了 2 世纪 . 是一 个信息社会 。高科技信息 产 1 这 教学 内容是新课标 明确规定 了的 .并且在教材 中也 得到具 业的发展 , 使人们接受信息快捷 、 便。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 的 方 体 的体现 , 新教材 中与原教材 比 , 教材一改 过去教科 书严 谨 、 老师 , 只停 留于三尺讲 台。 教科 书 , 新 若还 一本 一支粉笔 , 这将远 远 抽 象的味道 , 每章均有章头 图和引言 . 为本 章 内容 的导入 . 不能满足于现代 社会的学生需 求。因此 ,在提倡创新教育 的今 在 作 使学 生对该章学 习的内容 产生悬念 . 发生兴趣 , 从而初步 了解 学 天 . 教师应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 注入时代活 力。 习该章 内容 的必要 性. 另外 , 新教材 每章内容的后面均安 排有小 新教材许多 内容和背景都可 以观看录像来直观感受 ,以激 ‘ 结 与复 习 , 包括 内容提要 、 习要 求和需要 注意的 问题 、 考例 发学生学习兴趣 。 学 参 题 三个部分 , 以供 复习全章 时参 考。尤其 提出 了“ 研究 性课题 ” . 若有条 件 , 每次教学 可制作 课件 , 或直接 网上阅读 , 这样 教 拓展了教学时空 , 为学生提供开放 的主动思考 的空 间. 由于教材 学有一个显著特点 : 大容量 、 高密度 、 快节奏。 具 有相对的稳定性 . 而社会生活 和科 学知识却不断地迅猛发展 。 要充 分得用各种媒 体 、 大容量 , 扩 迅速便捷 。 形成多元 化 的 也还是需要通过教学 内容的开放 . 及时给学 生补充最新 的信息 教学手段 。 利用学校安装 的校 园网、 、 、 电视 电影 音像制 品等现代 ?教学内容 的开放主要做好以下几方 面 : 该向数学科学发展 的 化工具引入课堂 , ? 应 把教学内容变虚为实 、 化远为近 、 促静 为动 , 从 前 沿开放 ; 向社会 和生活实践延伸 ; 注重学科之间 的融合。此外 , 而加深了对学习内容 的理解 数学与环境科学 、 能源科学 、 、 学 、 质学等都有着 千丝 万 医学 农 地 六、 教学评价 的开放 缕的联系 , 在教学 中不能漠然视之 为了适应 2 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 1 国家对数学教育 目标进行 三、 教学过程的开放 了重新审视 。 首先 明确基础数 学教育 的 目 标是提高公 民的素质 。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精讲 . 学生聆 听和操 练 . 主要 拓展 知识视野 . 这 训练科学方法 、 养学习兴趣 。教学结果不 以完 培 是发挥 了第一和第三种信息交流渠道 .是 一种师生单 向交 流的 成教 材教学任务 为标志 .以激发学生课外 进一步研究 和学 习为 方式 。 这种教学过程对于传授 知识来说是较为有效 的。 但是这 种 己任 ; 不以学生 掌握书本知识 为终结 , 以学生灵活 运用知识 。 迁
新理念 新教材 新教法
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一、把握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就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和现代信息技术阐明了六条基本理念。
在这六条基本理念中第一线的教师特别要注意把握六个词。
即,地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内容: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评价: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工具: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通读了这些基本理念不等于认识了这些理念,认识了这些理念也不等于真正把握了这些理念,即使是在理论上把握了这些理念也不等于在教育、教学行动中能够正确地实施这些理念。
教师必须对这些新的教育理念进行认真、反复地学习,不仅要在理性上认识这些理念,更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把这些新理念转化成新的教学行为,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探索、反思,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这些新理念。
就拿“地位”来讲,认识包括理解“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并不难,难的是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实施怎样操作,具体到上某一堂课或者教学某一个内容时怎样体现这些理念,值得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反复实践、探索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这些理念,这也是课程改革时至今日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
二、把握教材第一线的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把握理念,还需把握教材。
许多文章中谈到教师不能单纯地教教材,要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教师更需认真把握教材。
当然,把握教材的目的不是单纯地教教材,而是驾驭教材,用活教材。
怎样把握教材,备课是关键,怎样备课,林崇德教授在《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一书中曾作过精辟地论述:我们提倡,备课应考虑17个字,就是“三的、三点、三实际、二基本、一灵活、纵横联系”。
新教材 新特点 新理念
新教材新特点新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与创新。
新教材是这一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新颖的特点和独特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新教材的特点和理念。
新教材具有积极进取的特点。
传统的教科书通常是固定的,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而新教材则以丰富多样的资源为基础,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知识,如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研究报告等,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新教材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不断增加,单一学科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新教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和融合,将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知识。
通过学习一门学科,学生也能够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新教材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特长,传统的教科书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新教材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进行个性化设计,提供不同层次和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线。
通过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新教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新教材具有互动性的特点。
传统的教科书是一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新教材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通过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智能设备等,创建多种互动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讨论问题。
这种互动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新教材的理念可以概括为“学以致用、因材施教、开放创新”。
它强调学习的目标是为了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强调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强调开放创新,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这种理念的引入,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机械性和刻板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灵活和有效。
新教材以其积极进取、综合性、个性化和互动性的特点,以及学以致用、因材施教、开放创新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多样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理念新教材新教学四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2?识字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准确认读378个生字。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33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使用钢笔练习书写正楷字,做到端正、规范。
3?阅读。
(1)继续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分角色朗读指定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践,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能在阅读理解课文中,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语、精彩句段,学习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背诵优美诗文不少于10篇。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4?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不拘于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
(4)根据表达的需要,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6)完成课内习作8次,小练笔4次。
5?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并能简要转述。
(2)能用普通话交流。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3)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4)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