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育种复习题

合集下载

水产生物育种学试卷A

水产生物育种学试卷A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专业班级一、名词解释(2'×8)1、hybridization2、gynogenesis3、selective breeding4、nuclear transplantation5、杂种优势6、多倍体育种7、杂种不育8、遗传性别二、填空(0.5'×50)1、杂交育种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依据杂交亲本亲缘关系远近的不同,可分为和,依据育种目标的不同,可分为和。

2、生物因子与引种的关系主要有、、、。

3、远缘杂交不相容性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4、选择在育种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创造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5、育成杂交的步骤包括:、、、和。

6、研究鱼类性别控制的意义:、、、。

7、遗传性质上完全不同的物种,存在着生殖隔离,造成生殖隔离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三种:、、。

8、多倍体的鉴定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直接方法包括和,间接方法包括、、和。

9、动物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后对新环境的适应有两个途径:第一是,第二是。

10、促使远缘杂交可孕的常用方法:、、。

11、生产转基因动物的主要技术包括、、。

12、核移植包括四个过程:、、、。

13、常用的细胞融合方法包括、、。

14、选择育种的基本方法有、、。

三、判断(1'×10)(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抑制第一次卵裂诱导雌核发育二倍体时,由于是抑制了有丝分裂,不存在基因重组,因而在所有的基因位点都是纯合体。

2、通过核移植技术得到的个体其性状是由供体核的遗传物质和受体的细胞质共同决定的。

3、利用性激素处理诱导性反转这条途径对虾蟹类是不起作用的。

4、多倍体的诱导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可以用抑制雄性配子减数分裂的方法来实现。

5、细胞松弛素B可以诱导雌核发育,是因为该物质可以破坏细胞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质分裂,阻止极体的释放。

6、在选择育种中,所选择的经济性状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题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题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育种: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动植物的遗传结构,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品种。

2.品种: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生产资料,是由同一祖先通过人工选育而来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的群体。

3.育成品种:指通过有意识的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高产或某些特殊品质(如观赏、抗、抗寒)的品种。

4.地方品种:指在自然条件下,在某地生存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品种。

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基因综合体。

5.选育品种:指那些由现代育种技术改良过的品种。

6.品系:指来源于共同祖先或一个亲本对,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性状,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一定数量的一群个体.7.地方品系:由于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同一品种内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类群。

8.家系:一般指由一对系祖繁育而来的群体。

9.近亲交配系(近交系):通过近亲交配或自交数代得到的纯系。

10.原种:指取自定名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增养殖生产的野生水生动、植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11.良种:通常指生长较快、产量较高、质量较好、具有比较稳定的遗传性状,且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并用于增养殖生产的水生动、植物种。

12.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指一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动植物类型)。

13.种质:指决定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即亲代通过性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

14.人工种质资源:指在育种工作中,通过各种方法,如杂交、诱变等,产生的育成品系或品种及各种突变体、基因标记材料、引变的多倍体材料、非整倍体材料、属间或种间杂种等一切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

15.育种中间材料:是指具有某些缺点而未被育成品种的杂种后代、诱变育成的突变体等。

16.育种原始材料:指在选育新品种时最初采用的那些材料.17.引种:指将外地(国)优良品种、品系或类型引进本地,经过试验,作为推广品种而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为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水产养殖遗传育种技术

水产养殖遗传育种技术
A.选择育种
B.杂交育种
C.组织培养
D.人工授精
14.水产养殖遗传育种中,以下哪个环节可能导致遗传多样性降低:( )
A.选择育种
B.杂交育种
C.诱变育种
D.分子育种
15.以下哪个基因与水产动物生长速度密切相关:( )
A.生长激素基因
B.甲状腺激素基因
C.胰岛素基因
D.以上都是
第二部分多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水产养殖遗传育种技术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第一部分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水产养殖遗传育种的首要目标是:( )
A.提高生长速度
5.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改变水产养殖品种的特定性状。( )
6.分子标记技术在水产养殖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亲子鉴定。( )
7.水产养殖品种的繁殖能力与生长速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
8.提高水产养殖品种抗逆性的育种工作主要是通过改善养殖环境来实现的。( )
9.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水产养殖品种的繁殖效率和后代质量。( )
C.生物诱变
D.自然诱变
8.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场景可能包括:( )
A.培育抗病品种
B.改良生长速度
C.提高肉质品质
D.改变体色
9.分子标记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有:( )
A.亲子鉴定
B.遗传图谱构建
C.连锁分析
D.品种鉴定
10.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水产养殖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下降:( )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试题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试题

水产动物育种学试题一、名词解释(8个,每个2分,共15分)1、育种:2、遗传力:3、地方品种:4、纯系:5、地方品系:6、杂种优势:7、驯化:8、选择育种:二、填空题(20个,每空1分,共20分)1、现代育种是以_______为基础,利用生物可遗传变异来研究生物品种的形成。

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是选择学说和纯系学说,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的_____和_____,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和基因突变,多倍体育种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2、品种按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品系在遗传学上一般指自交或近交繁殖若干代后所获得的某些遗传性状相当一致的后代。

3、种群在没有迁移、突变和自然选择的条件下,保持遗传平衡,_______和_______可世代相传而不发生变化。

4、生物多样性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部分组成。

生物遗传多样性表现为形态多样性、染色体多态性、蛋白质(氨基酸)多态性、核苷酸多态性和DNA多态性。

5、选择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方式,鱼类育种性状的选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发育性能和综合性状。

6、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精子染色体遗传物质失活的关键在于既要破坏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使之失去遗传活性,又要使遗传失活精子仍能进入卵细胞,且携带的细胞分裂器仍能起作用,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

三、判断(10个,每个1分)1、“江西三红”是指玻璃红鲤、荷包红鲤和兴国红鲤。

()2、AFP指抗冻蛋白基因。

()3、黄鳝最初为雄性,当性成熟后发生性逆转,转变为雌性。

( )4、异域银鲫的培育是采用荷包红鲤作为父本。

()5、雌核发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孤雌生殖方式。

( )6、太平洋牡蛎为天然三倍体。

( )7、湘云鲫是日本白鲫♀×同源四倍体鲫鲤♂交配产生的。

水产养殖技术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水产养殖技术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水产养殖技术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水产养殖中,溶解氧的正常范围一般是()mg/L。

A. 0 - 2B. 2 - 4C. 4 - 8D. 8 - 10答案:C解析:水产养殖中,溶解氧的正常范围一般是4 - 8mg/L,低于此范围可能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长。

2. 以下哪种鱼类属于冷水性鱼类?()A. 草鱼B. 鲫鱼C. 虹鳟D. 鲤鱼答案:C解析:虹鳟属于冷水性鱼类,对水温要求较低。

3. 水产养殖池塘清塘时,常用的消毒剂是()A. 生石灰B. 熟石灰C. 漂白粉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石灰、熟石灰和漂白粉在水产养殖池塘清塘时都较为常用,能有效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4. 养殖水体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不包括()A. 铵态氮B. 硝态氮C. 氮气D. 亚硝态氮答案:C解析:氮气在养殖水体中不是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其他三种是常见形式。

5. 鱼病防治中,“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中,预防措施不包括()A. 改善养殖环境B. 定期消毒C. 投喂抗生素D. 加强饲养管理答案:C解析:投喂抗生素不是预防措施,而是治疗措施,且应谨慎使用,预防主要是改善环境、消毒和加强管理。

6. 以下哪种藻类是水产养殖中的有益藻?()A. 蓝藻B. 绿藻C. 甲藻D. 裸藻答案:B解析:绿藻在水产养殖中一般被认为是有益藻,能提供氧气和饵料。

7. 水产饲料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A. 谷物B. 豆粕C. 油脂D. 矿物质答案:B解析:豆粕富含蛋白质,是水产饲料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8. 虾类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不包括()A. 白斑综合征B. 烂鳃病C. 红体病D. 肠炎病答案:B解析:烂鳃病在鱼类养殖中常见,虾类养殖中相对较少。

9. 池塘养殖中,增氧机的作用不包括()A. 增加溶氧B. 改善水质C. 提高水温D. 促进水体流动答案:C解析:增氧机不能提高水温。

10. 以下哪种养殖模式属于生态养殖?()A. 高密度精养B. 稻田养鱼C. 工厂化养殖D. 网箱养殖答案:B解析:稻田养鱼实现了稻鱼共生,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请根据下面内容进行复习,其中与第九章的转基因技术及第十章的标记技术有关的内容不用看,填空也可以不看。

考试题型包括:1、判断题(10题);2、选择题(10题);3、名词解释(5个);4、问答题(5题);5、论述题(2题);6、计算题(1题)。

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水产动物育种:是指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水产动物(aquatic animals)的遗传结构,育出适合人类需要的品种的过程。

2 过渡品种:介于原始品种和育成品种之间的中间类型它是由原始品种经过某种程度的人工改良而产生。

3 品系:品系是指来源于一个亲本对(或共同祖先)、具有一定特点、能够稳定遗传、拥有一定数量的群体。

4 品种:品种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创造出的一种生产资料,一般是指经多代人工选择育成,具有遗传稳定、优良经济性状及具有有别于原种或同种内其他群体的表型性状的水生动物群体。

5 地方品系:在品种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动物群体的不断扩大,分布区域也会逐步扩大,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饲养管理水平和方式的区别,品种内会出现差异。

具有这样差异的类群可以称为地方品系。

6 近亲交配系(自交系):由连续的同胞交配及回交形成的系统称为近交系,是为杂种优势利用或实验动物的培育而生产的纯系。

7 单系:由一个系祖与多个个体交配发展而来的群体。

一般是为了利用该系祖某一优良的性状,其后代称为单系,其中每个个体均有此系祖的遗传基因。

8 群系:一个品系的系祖是一个群体。

一般是先建设一个基础群体,群体内个体具有所需要的某一或多个性状,然后群体繁育得到的后代即为群系。

9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个体所组成的群集。

这些个体通过交配以及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而发生联系,并享有共同的基因库。

10 育成品种:由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来的一种生产资料,一般是由同一祖先经过严格的人工选择培育而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产性能的群体。

11 自然品种:是指未经任何人工选择或育种活动,经过简单的驯化过程或不经过驯化直接为人类的养殖活动所利用的自然种。

水产动物育种学试卷A

水产动物育种学试卷A

水产动物育种学试卷A一、简答题(每题5分)1.种、品种和杂交种及其区别?种分类阶元,按照物种的血缘关系及其进化位置赋予的分类单位;品种是用育种技术选育的多代养殖对象,其后代具有亲代的典型特征,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稳定遗传,因此可以多代重复利用。

杂交种是两个或多个品系或品种的第一代,它是经过配组选育而成的只利用杂种优势的方法,由于后代的分离作用,只能利用杂种一代。

2.cDNA与基因组DNA及其区别?cDNA是通过mRNA反转录获得个体的基因文库,只具有蛋白质的编码部分,不具有启动子和信号终止部分;基因组DNA是由个体(生物)的全DNA获得的,包含生物中的全部遗传信息。

63.减分型和卵裂型雌核发育及其区别?减分型是指通过抑制减数分裂加倍染色体获得的雌核发育后代,卵裂型是指通过抑制第一次有丝分裂加倍染色体获得的雌核发育后代。

前者因减分时染色体的交换而有一定程度的杂合度,后者不存在染色体交换,故是纯合体。

4.级进杂交、引入杂交及其区别?级进杂交是以地方品种为母本,理想后代与改良品种回交,将一个品种的基因逐渐引进到另一个品种的基因库中的过程。

引入杂交是将改良品种与当地被改良品种进行杂交获得引F1,然后用引F1再与当地被改良品种回交。

二、计算:(1)鲤鱼的品系A(二龄鱼的平均体重为1200±180g)与鲤鱼的品系B(二龄鱼的平均体重为1450±280g)杂交,杂种F1的平均体重为1235±206g;(2)鲤鱼的品系A(二龄鱼的平均体重为1000±180g)与鲤鱼的品系B(二龄鱼的平均体重为1150±280g)杂交,杂种F1的平均体重为1235±206g;请计算两个杂种的杂种优势率和杂种优势指数。

20答:1。

品系A的杂种优势率H= 1235-1325=-90;h=2H/1200+1450)=-180/2650*100%=--6.79%杂种优势指数=1235/1325*100%=93%2.品系B的杂种优势率H=1235-(1000+1150)/2=1235-1075=160; h=2*160/1000+1150)=14.22%;杂种优势指数=1235/1075*100%=114.88%三、某鱼雌雄异体,正常繁殖群体雌雄各半。

水产动物育种

水产动物育种

水产动物育种学试题姓名:王超学号:20092513114一、名词解释1、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多代选择育成的、具有稳定遗传、并有别于原种或同种内其他群体、有优良经济性状和表型性状的动植物。

2、品系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群个体,一般为自交或近亲繁殖若干代所获得的某些遗传性状相当一致的后代。

3、良种是指生长快、肉质好、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具有广泛适应性,并用于养殖(或栽培)生产的动植物优良品种。

4、建鲤选择荷包红鲤与元江红鲤杂交组合的后代作为育种的基础群,选择出F4长型品系鲤鱼。

5、选择育种是对一个原始材料或品种群体实行有目的地选择淘汰,分离出若干有差异的系统,并使这些系统表现优良稳定的经济性状,形成新品种。

6、轮回杂交将各原始亲本轮流或交叉与各代杂种进行回交。

7、雌核发育也称雌核生殖,是指卵子经精子激动后,在自身雌性原核的控制下发育成个体的一种特殊有性生殖方式。

8、细胞杂交是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把不同品种或不同种分离的细胞诱导成融合细胞,然后再经离体培养、诱导分化,得到再生杂种的整个过程。

二、填空1、现代育种是以遗传学为基础,利用生物可遗传变异来研究生物品种的形成。

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是选择学说和(纯系学说),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的分离和重组),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多倍体育种的理论基础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2、水产动物育种在个体水平上有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性别控制,在细胞水平上有体细胞杂交(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和雌核发育,在染色体水平上有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在分子水平上有(转基因育种)。

3、杂种优势是多种性状综合的表现突出;杂种优势的大小取决于(双亲性状的差异)和(互补程度)。

4、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包括抑制(第一极体的释放)、抑制第二极体的释放、(抑制第一次卵裂)和(细胞融合)等几个方面。

5、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

其中物理方法主要有(温度休克法)、静水压力处理法和电休克法等,常用的化学诱导剂有(秋水仙素)、(细胞松驰素B)等。

水产养殖试题及答案

水产养殖试题及答案

水产养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鱼类适合在淡水中养殖?A. 金枪鱼B. 鳕鱼C. 鲤鱼D. 鲈鱼答案:C2. 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消毒剂是?A. 硫酸铜B. 亚硝酸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答案:A3. 以下哪种饲料适合养殖虾类?A. 豆粕B. 鱼粉C. 玉米D. 麦麸答案:B4. 养殖鱼类时,以下哪个因素对鱼类生长影响最大?A. 水质B. 饲料C. 温度D. 光照5. 养殖鱼类时,以下哪种疾病是最常见的?A. 白点病B. 烂鳃病C. 寄生虫病D. 病毒性疾病答案:B6. 以下哪种设备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增氧设备?A. 过滤器B. 曝气器C. 搅拌器D. 沉淀器答案:B7. 在水产养殖中,以下哪种水质指标是必须监测的?A. pH值B. 溶解氧C. 氨氮D. 所有选项答案:D8. 以下哪种鱼类是典型的底栖鱼类?A. 鲢鱼B. 草鱼C. 鳜鱼D. 鲶鱼答案:D9. 养殖鱼类时,以下哪种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鱼类的抗病力?B. 矿物质C. 抗生素D. 酶制剂答案:A10. 以下哪种鱼类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A. 鲫鱼B. 鲤鱼C. 鲶鱼D. 鲢鱼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产养殖中,鱼类的________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答案:饲料2. 在水产养殖中,定期使用________可以预防鱼类疾病的发生。

答案:消毒剂3. 养殖鱼类时,________是维持水质稳定的关键。

答案:水质管理4. 鱼类的________是衡量鱼类健康的重要指标。

答案:生长速度5. 养殖鱼类时,________是提高鱼类存活率的关键。

答案:水质6. 在水产养殖中,________是影响鱼类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素。

答案:温度7. 养殖鱼类时,________是鱼类生存的必需条件。

答案:氧气8. 养殖鱼类时,________是鱼类生长的必需营养。

答案:蛋白质9. 在水产养殖中,________是鱼类疾病传播的途径之一。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育种学重点(打“**”的是老师没有提到的,可以了解一下)绪论一、水产动物育种学1.概念P3-4**水产动物育种:指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改造水产动物的遗传结构,培育出高质优产的适合人类养殖生产活动需要的品种的过程。

水产动物育种学:(书上有几种说法)①水产动物育种学:是研究水产动物选育和繁殖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②水产动物育种学:是研究水生动物育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既是遗传学的分支科学,也是水产养殖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野生种类驯化、优良物种引进、水产动物品质改良、繁育群体生产性能保护、杂种优势利用以及优良新品种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科学。

2.研究内容研究水产动物选育和繁殖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水生动物育种的理论和方法。

(书上没有明确说研究内容,但在“主要任务”里面说到了要研究的内容)3.任务①基本任务:在研究和掌握水产动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的育种目标和原有品种(品系或种群)的基础,发掘、研究和利用各种水产动物资源,采用适当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出适宜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生产条件,符合生产发展的高产、优质,抗逆和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或者创造出新的水产动物,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繁育措施,在繁殖、遗传性能的维护和推广过程中保持和提高品种的特性,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②主要任务:研究动物的起源、驯化,品种的形成、生长和发育的规律,繁育群体的构成和保护,品种的生产力鉴定,品种选育的理论和方法,改良水产动物个体与群体遗传结构的方法与措施,培育品种和品系的方法,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与方法,生物技术应用,以及保证水产动物育种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与措施等。

4.水产动物育种的优势(与其他动物相比,繁殖力高……)①育种潜力大;②遗传变异量大;③选择强度大,优秀性状易推广;④雌雄同体及性转促进了完全近交系的产生;⑤体外受精、体外发育;⑥种间杂交后代往往有生活力或可育。

5.水产动物育种的方法(选育、杂交、多倍体……常用的,做个小总结,这个按书上和百度写的。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题答案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题答案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水产动物育种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水产动物的饲养技术B. 水产动物的遗传规律C. 水产动物的繁殖方法D. 水产动物的育种原理和方法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水产动物育种的基本原则?A. 遗传多样性原则B. 经济性原则C. 随机选择原则D. 适应性原则答案:C3. 选择育种的常用方法有哪些?A. 质量性状选择B. 数量性状选择C. 综合选择D. 所有以上答案:D4. 下列哪个不是水产动物育种中常用的性状?A. 生长速度B. 抗病性C. 饲料转化率D. 颜色答案:D5. 什么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A. 利用基因组中的分子标记来辅助选择B. 通过物理标记来选择个体C. 通过行为表现来选择个体D. 通过形态特征来选择个体答案:A二、填空题6. 水产动物育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生产性能,经济效益7. 遗传评估常用的方法包括性能测试、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家系评估,分子标记评估8. 基因组选择是一种基于_______的育种方法。

答案:全基因组信息9. 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杂种优势,基因重组10. 人工授精技术主要包括干法授精和_______。

答案:湿法授精三、简答题11. 简述水产动物育种的基本步骤。

答案:水产动物育种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育种目标、选择亲本、进行杂交或人工授精、后代的培育和选择、性能测试和遗传评估、优良个体的繁殖和推广。

12. 阐述分子标记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答案:分子标记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辅助选择,通过分子标记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与特定性状相关的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评估不同群体或个体间的基因差异;亲缘关系鉴定,确定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基因定位,确定特定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

四、论述题13. 论述现代水产动物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区别。

2021知到答案 水产动物育种学(上海海洋大学) 最新智慧树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2021知到答案 水产动物育种学(上海海洋大学) 最新智慧树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1、判断题:品种是“种”下特有的一个生物分类单元。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2、单选题:关于“品系”与“品种”关系,以下哪种说法正确?选项:A:品系与品种没有联系B:部分品种可以发展成为品系C:品系与品系为同一概念D:部分品系可以发展成为品种答案: 【部分品系可以发展成为品种】3、判断题:育种目标中,提高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都可以实现单位产量增加。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单选题:关于罗非鱼雌性与雄性个体的生长速度,下面哪个选项()正确选项:A:雌性>雄性B:雄性>雌性C:不确定D:雌性=雄性答案: 【雄性>雌性】5、判断题: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转基因鱼研究与生产应用的国家。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1、单选题:直接将被驯化物种或品种置于家养或栽培环境中,使其直接受到驯化选择的途径为选项:A:激进式驯化B:渐进式驯化C:作为观赏对象驯化D:作为食用养殖对象驯化答案: 【激进式驯化】2、单选题:驯化过程中,采取逐步过渡的方式,使受驯生物逐渐提高其适应性的途径为选项:A:激进式驯化B:作为观赏对象驯化C:渐进式驯化D:作为食用养殖对象驯化答案: 【渐进式驯化】3、判断题:引种以增加某区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一定涉及驯化。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4、判断题:驯化成功可能会形成新的品种或品系。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判断题:驯化往往需要引种,引种也往往需要驯化。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1、多选题:影响选择反应的因素有哪些选项:A:环境方差B:育种值估计准确性C:群体中的加性遗传方差D:留种率答案: 【育种值估计准确性;群体中的加性遗传方差;留种率】2、判断题:亲缘选配的优点是可以迅速固定优良基因,加速品种培育速度,但缺点是近交系数上升过快.选项:A:错B:对答案: 【对】3、判断题:个体选择主要适用于保持群体多样性的情况,家系选择主要适用于高遗传力情况,家系内选择对于较低的遗传力仍然适用。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产动物育种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育种学重点(打“**”的是⽼师没有提到的,可以了解⼀下)绪论⼀、⽔产动物育种学1.概念P3-4**⽔产动物育种:指应⽤各种遗传学⽅法和现代⽣物技术,改造⽔产动物的遗传结构,培育出⾼质优产的适合⼈类养殖⽣产活动需要的品种的过程。

⽔产动物育种学:(书上有⼏种说法)①⽔产动物育种学:是研究⽔产动物选育和繁殖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法的科学。

②⽔产动物育种学:是研究⽔⽣动物育种的理论和⽅法的科学,既是遗传学的分⽀科学,也是⽔产养殖学的⼀个分⽀;是研究野⽣种类驯化、优良物种引进、⽔产动物品质改良、繁育群体⽣产性能保护、杂种优势利⽤以及优良新品种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门科学。

2.研究内容研究⽔产动物选育和繁殖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法,研究⽔⽣动物育种的理论和⽅法。

(书上没有明确说研究内容,但在“主要任务”⾥⾯说到了要研究的内容)3.任务①基本任务:在研究和掌握⽔产动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的育种⽬标和原有品种(品系或种群)的基础,发掘、研究和利⽤各种⽔产动物资源,采⽤适当的育种途径和⽅法,选育出适宜于该地区⽣态环境、⽣产条件,符合⽣产发展的⾼产、优质,抗逆和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或者创造出新的⽔产动物,并通过⾏之有效的繁育措施,在繁殖、遗传性能的维护和推⼴过程中保持和提⾼品种的特性,促进⽔产养殖业的发展。

②主要任务:研究动物的起源、驯化,品种的形成、⽣长和发育的规律,繁育群体的构成和保护,品种的⽣产⼒鉴定,品种选育的理论和⽅法,改良⽔产动物个体与群体遗传结构的⽅法与措施,培育品种和品系的⽅法,利⽤杂种优势的途径与⽅法,⽣物技术应⽤,以及保证⽔产动物育种⼯作顺利进⾏的组织与措施等。

4.⽔产动物育种的优势(与其他动物相⽐,繁殖⼒⾼……)①育种潜⼒⼤;②遗传变异量⼤;③选择强度⼤,优秀性状易推⼴;④雌雄同体及性转促进了完全近交系的产⽣;⑤体外受精、体外发育;⑥种间杂交后代往往有⽣活⼒或可育。

水产养殖遗传育种技术考核试卷

水产养殖遗传育种技术考核试卷
B. IL-10
C. TNF-α
D. TGF-β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水产养殖的遗传育种?()
A.选择育种
B.杂交育种
C.突变育种
D.以上都是
2.水产养殖中,哪些因素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
C.饲养管理
D.市场需求
17.以下哪些基因与水生生物的免疫力相关?()
A. IFN-γ
B. IL-10
C. TNF-α
D. TGF-β
18.在分子育种中,哪些技术可以用于基因型的检测?(]
A. PCR
B. DNA测序
C. Southern杂交
D.实时荧光定量PCR
19.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提高水产养殖品种的饲料转化率?()
7.水生生物的耐低氧能力与______基因有关。()
8.水产养殖品种的遗传稳定性可以通过______来评估。()
9.为了减少遗传漂变,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繁殖群体的大小和______。()
10.在水产养殖中,______是影响品种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A.选择高饲料转化率的个体进行繁殖
B.改善饲料配方
C.优化饲养管理
D.使用生长激素
20.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遗传漂变?()
A.增加繁殖群体的大小
B.避免近亲繁殖
C.定期引入外来基因
D.提高环境适应性训练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水产养殖中,通过选择育种方法可以改变养殖品种的______。()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复习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复习

一、名词解释1、品种:经济条件下,经自然或人工选择形成的水生动物群体。

具有相对的遗传稳定性和生物学及经济学上的一致性,并可以用普通的繁殖方法保持其恒久性。

2、性状(character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也可以是指生物体的总的表现型特征。

3、选择效应:也称选择进展,指受选择性状在一世代中的变化情况。

R :选择效应; :选择亲本子代表型平均值; :选择时原来群体的表型平均值。

4、遗传力:指某一性状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能力,常以h2表示,评定数量性状的变异的遗传程度。

5、育成杂交:将分属不同品种、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随机结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基因组合,再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

6、经济杂交:即杂种优势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对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又包括杂交组合的选配和杂交工作的组织。

7、杂种优势(heterosis ):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遗传类型的个体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性能上优于两个亲本平均值现象。

8、多倍体:指生物体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多倍体育种(polyploid breeding ):系统的研究水产生物染色体倍性变异的规律,并利用多倍性变异选育新品种或新养殖对象9、QTL (quantitaative trait locus )数量性状位点,指的是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10、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 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的反映。

广义的分子标记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 序列或蛋白质;狭义分子标记是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的特异性DNA 片段。

11、辅助育种:利用与特定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作为辅助手段进行的育种。

二、大题1、 水产动物育种特点:(1)选育难度大于作物和畜禽。

水产动物生活在水中,容易混杂,不便观察;鱼类等水产动物生殖周期长等。

(2)适合于大型动物的一些常用育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水产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人工雌核发育:是指用遗传失活的精子激活卵子的发育,精子不参与合子的形成,卵子仅靠雌核发育成胚胎的现象。

2.雌核发育:是指卵子在精子的刺激下,依靠自身的细胞核发育成个体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3.品系:是指来源于一个亲本对(或共同祖先)形成的群体,它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性状、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一定数量的个体。

4.原种:是指取自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养(增)殖生产的野生水生动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

5.本地种质资源:主要指原产于本地或养殖很久地方品系或品种,它的特点是对本地自然条件有高度适应性。

6.引种驯化:多数引种对象引种到一个地区以后,一般不需要驯化,因为引种对象在培育过程中已经具有适应引种地区的性状,但有些品种的适应的范围小,或者是地区间环境差异较大,跨国跨地区的引种就需要驯化过程,这种驯化的结果往往是形成新的品种。

7.质量性状:指品种的一系列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呈间断变异的性状。

8.选择反应:是一种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指受选择性状经一世代的选择后,性状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在数值上等于选择亲本所繁育的子代表现型平均值减去选择前群体的表型平均值。

9.选择强度:是标准化的选择差,在数值上等于选择差除以被选择群体的表型值标准差。

10.引入育成杂交:又称导入杂交、改良杂交,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或根据挡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需要以及原有地方品种品质等所客观确定的育种目标,通过引入品种对原有地方品种的某些缺点加以改良而使用的杂交方式。

11.后裔鉴定:又称后裔测定,是根据繁殖亲本后代的质量来评定亲本的种用价值的选择育种技术,其突出优点是能迅速判别亲本的基因型。

12.Hertwig effec t:通常伴随着对精子的放射线照射剂量的增高,失活精子受精后胚胎的成活率降低,当照射超过某一剂量时,成活率反而回升,这种现象称作….13.混杂现象:指品种内具有了本品种不应该具有的基因或遗传物质,使得品种表现出非本品种固有的性状或性能,同时也降低了品种的生产性能。

14.报告基因:是一种编码可被检测的蛋白质或酶的基因。

15.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操作,是指将一种或多种生物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使之按照人们意愿遗传并表达出新的性状。

16.转基因动物:将外源基因转染并整合到动物受体细胞基因组中,从而形成在体表达外源基因的动物。

17.遗传漂变:是指一个小群体脱离原群体或与原群体发生生殖隔离几个世代后的遗传变异。

18.杂种优势率:即杂种优势大小的表示方法,是指在某一性状上,F1的计量值与双亲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19.多倍体品种:20.退化235:是指由于品种原先具有的异质基因(等位基因)流失导致生产性能衰退的现象。

21.独立淘汰法77:也称独立水平法或限值淘汰法,即将所要选择的各性状分别确定一个选择界限,凡是要留种的个体,必须同时超过各性状的选择标准,如果有一项低于选择标准,不管其他性状劣程度如何,均予淘汰。

22.分子遗传学标记213: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的DNA片段,它直接反映了基因组DNA间的差异。

23.选择育种58:简称选种,是根据选种目标,在现有的品种或育种材料内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中,经比较鉴定,通过多种选择方法,选优去劣,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24.多倍体育种133:通过增加染色体组的方法来改造生物体的遗传基础,从而培育出符合需要的优良品种。

25.顺序选择法77:又称依次选择法或单项选择法,是指针对计划选择的多个性状逐一选择,每个性状选择一代或几代,待得到满意的选择效果后,再选择第二性状,然后再选择第三性状等,顺序递选。

26.远缘杂交109:是指亲缘关系比较远的生物类型之间的杂交,即起码是种与种之间的杂交。

27.水产动物育种学3:是研究水生动物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是水产养殖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研究野生种类驯化,优良物种引进,水产动物品种改良,繁育群体生产性能保护,杂种优势利用,以及优良品种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科学。

28.细胞核移植161:指利用精细的显微操作技术,将一种动物的一个二倍体细胞核移植到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去核或核灭火的卵母细胞或受精卵细胞质中,在一定条件下,它能像受精卵一样分裂、分化、发育成胚胎、幼体或成体的技术。

29.遗传性别169:动物的性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其生理构成表现出的性别,称为生理性别,另一方面则为动物决定性别的遗传基础,称为遗传性别。

它是受精时来自卵母细胞以及精子的染色体相互结合决定的,也称染色体性别。

30.遗传多态性:在经典遗传学中,是指等位基因的变异,在现代遗传学中,是指基因组中任何座位上的相对差异或是DNA序列的差异。

31.单克隆抗体:由单一克隆B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识别抗原分子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二、填空题1.对象在新的水域中的驯化过程会经历几个典型的变化时期:驯化对象成活期、形成群体期、最大数量期、新旧物种矛盾尖锐化期、新旧物种动态平衡期。

2. 造成生殖隔离的原因一般可大致分为地理隔离、季节隔离、生理隔离。

3. 鉴定多倍体的方法主要有染色体记数法、细胞核体积测量法、极体记数法、DNA含量测定法、蛋白质电泳法。

4.雌核发育二倍体的鉴别方法包括:流式细胞仪检测法、荧光显微分析法、染色体分析法、同工酶电泳法、分子标记鉴定。

5.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释放的染色体分离方式联合二极分离、随机三极分离、非混合三极分离、独立二极分离。

6.控制鱼类性腺不发育的方法主要有:杂交、激素阉割、人工诱导三倍体、自身免疫阉割、和外科手术阉割。

7.因目的和方法不同,驯化可分为养殖驯化、引种驯化和移植驯化。

8.鱼类转移基因技术中外源基因的导入方法包括显微注射法、电穿孔法、精子载体法、基因枪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组织注射法。

9.外源基因结构一般包括:启动子、目的基因和转录终止信号三部分。

10.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根据各种指标,将物种受到环境胁迫的程度分为:灭绝、自然界灭绝、受危、低危。

11.基因型值(G)可以剖分为加性效应值、显性效应值、上位效应值。

12.生物入侵的途径主要有人类的有意引进、人类的无意引进。

13.精子的寿命随其能量的消耗殆尽而终结。

其能量消耗于两方面:一是运动;二是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

如果能减缓精子能量的消耗,就可以延长其寿命。

鱼类精液的保存技术就是基于此原理,可以分为常温保存、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三种情况。

14.水产动物种质资源按来源和性质分为自然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两类。

16.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包括:显性学说、超显性学说和遗传平衡学说三个论点。

16.从遗传学的建立,遗传标记的发展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表现出4种类型:形态学标记、细胞遗传学标记、生化遗传学标记和分子遗传学标记。

三、问答题1.根据雌雄功能出现的先后顺序雌雄同体可分为哪几类?答:所谓雌雄同体,即雌雄两性性腺在在痛一个体中出现的现象,根据…..可分为:(一)雌性先熟雌雄同体由雌性功能转变成雄性功能的雌性先熟雌雄同体类型,生活史中有一个由雌性转变成雄性的过程。

(二)雄性先熟雌雄同体由雄性功能转变成雌性功能的雄性先熟雌雄同体类型,在个体的性腺发育过程中,早期卵巢的发育受到限制,但精巢发育较快。

(三)同步性成熟雌雄同体雌雄两性生殖功能同时存在,并同时具有两性功能,同时达到性成熟。

2.为什么说鱼类等水产动物是转基因研究的理想材料?答:一、鱼类是脊椎动物较原始的群类,从多倍体和雌核、雄核发育较易成功来看,鱼类的遗传可塑性强。

二、从远缘杂交、细胞核移植等实验结果来看,不同种属甚至亚科之间亲和协调都较容易。

因而可以认为鱼类的受精卵具有较强的接受、整合和表达外源基因的潜力。

三、与胎生动物相比,多数鱼类、贝类、甲壳类具有怀卵量大、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胎操作简便和易于观察分析等特点。

因此,鱼类等水产动物是进行转基因研究的理想材料。

3.转基因鱼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答: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生态系统是遵循一定规律演变的。

转基因鱼类是由人工创造的,它在养殖和其他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逃逸事件,转基因水产动物作为人工遗传修饰的个体在环境释放后,可能与野生种交配导致外源基因的扩散,改变物种原来的基因组成,造成种质资源的混乱。

转基因物种比其他个体更具有适应性和竞争力,而某些野生品种不具有竞争力,因此还可能破坏种群生态平衡,并威胁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4.选择育种与良种繁育有何区别?58答:选择育种是指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品种或育种材料内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中,经比较鉴定,通过多种选择方法,选优去劣,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5.引起鱼类远缘杂交不孕性(不兼容性)的原因?112答:水产动物远缘杂交中许多组合是不育的,特别是亚科之间的杂交可存活的组合更寥寥无几,其原因包括双亲核型相近程度、基因组大小、核质相容性与核质分裂节奏以及酶的基因座位或表达时控顺序的不同,研究发现,大多数远缘杂交不能成功的原因在于绝大部分属间以上的杂交亲本相容性都很低,由于亲缘关系远,造成生殖细胞之间的不相容,虽然杂种胚胎可以发育,但是发育不正常,引起杂交不相容的原因可能有一下几点:一、核型差异杂交亲本的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配对困难,且其等位基因之间在形成合子是不协调,基因调控的紊乱致使正常发育受阻,最终导致死亡。

二、基因位点及基因表达的差异研究表明,酶的位点随着进化程度而增多,在胚胎后期出现的位点是那些分化历史较短的同工酶,它们表达的时空性也就越强,因此杂交两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父母本的等位基因表达的时空顺序可能不同步或出现相互抑制现象。

三、核质不相容对两栖类、鱼类、海胆种间杂种等位基因酶研究发现,母本卵母细胞质控制杂种胚胎基因迟滞或加速。

6.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作用机理142答:秋水仙素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鳞茎中提取的生物碱,它能抑制微管的组装,使已有的微管解聚合,阻止纺锤体的形成或破坏已形成的纺锤体,从而导致核内有丝分裂形成多倍体细胞。

7.什么是近交?试述近交的遗传效应?答:遗传学上将有亲缘关系个体间的交配称为近交,在水产养殖中,通常简单地将同一祖先6个世代以内的个体间的交配称为近交,课本中所指的近交是自交或全同胞或半同胞交配。

近交的遗传效应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杂合体通过近交可导致后代基因的分离,并使后代群体的遗传组成迅速趋于纯和化;近交后代纯合体增加的速度决定于近交系数、等位基因的对数和近交代数。

二是导致杂合体等位基因的纯合,使隐性有害的基因表现出来,即近交衰退。

三是杂合体通过近交可使遗传性状重新组合和稳定,使同一群体出现多个不同组合的纯合基因型,而且逐渐趋于稳定。

8.简述运用6-DMAP诱导多倍体的原理?142答:是嘌呤霉素的一种类似物,其生理作用是抑制蛋白质磷酸化,通过作用与特定的酶,破坏微管的聚合中心,使微管不能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