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合集下载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文件

工商办字〔2011〕240号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局各司(厅、局、室)、直属单位: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最近,中央办公厅专门发出通知,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出了全面部署。为认真落实中央办公厅通知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促进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摆在重要位置,作出专题部署,在全系统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要制定学习计划,保证学习时间,取得学习实效。要积极运用集中学习、广泛宣讲、轮训培训、专题研讨、理论研究、辅导讲座、典型发言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全会文件,准确把握全会精神,深入领会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入领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针,深入领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入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深入领会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要充分运用报刊、网络等载体,及时宣传报道本系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情况、经验和典型事例,积极营造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不断推动学习贯彻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内涵

全会在决定中明确提出来,到2020年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那么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呢,怎么样才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呢,我们想我们从它的目标和内涵作一些展开和分析,来和大家分享。

我们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要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财富,我国将实现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而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从文化资源大国而转变为文化内容大国,成为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肩的文化强国。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中华民族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崭新面貌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那么具体的衡量标准我们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我们来进行思考,和大家一起来讨论。第一个就是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要被充分激活。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能力明显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作品和精品节目,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在国际文化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广泛的国际化的影响。那么,这一条主要是讲你要有内容,文化就是内容。这个内容体现在作品和节目,你没有作品和节目谈不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谈不上你是文化强国,比方说《哈利波特》这样的作品,它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有巨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这本书的出版以及由这本书所改编成的动漫电影,

像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展览、主题公园等等等等,它所形成的全产业链的这个产值达到了2千亿美元之多,2千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所以,我们至少要有跟哈利波特这样的相媲美,那么你才能谈文化强国。再比方说阿凡达,美国的阿凡达在中国放映以后市场上拿到了13亿人民币的票房收入,在全球市场上拿到了20多亿美元的票房,所以它影响力很大。美国的电影产业称雄世界文化市场,美国一年出产的电影大致上有五六百部,只占世界电影总量的7%左右,但是它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大家想一想,7%的数量它的收入占到世界电影市场的70%,这是怎么样一种竞争力。所以,我们要实现文化强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样一个目标,需要把我们的文化创新能力、活力重新激活,文化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提高,而且要影响,而且要涌现出一批不仅在国内叫得响这样的作品和节目,而且在国际上也能够叫得响。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补充部分:坚决抵制“庸俗、低俗、 媚俗”之风
一、治理“三俗”文化的重要性
针对文化领域的“庸俗、低俗、媚 俗”之风,文化部近期开展了整治“三 俗”行动。这有利于( ) 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②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能彻底净化社会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3政府工作报告:政府要履行好发 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加快推进重点 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明确不同文化事 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 效考核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 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 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 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 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 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 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
卖肉也是有境界的
卖肉也是有境界的
扩大文化消费
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 费的促进作用。
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原因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原因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原因

标题: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原因

一、引言

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呼唤。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原因。

二、社会原因

1. 社会变革推动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化,也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2. 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文化繁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三、经济原因

1. 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我们才能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发展文化事业。

2. 经济全球化促进文化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政治原因

1. 政策支持: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它对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五、结论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是由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2013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3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B.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基本内涵):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 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以培育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目标),发展面向现 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特点)的 社会主义文化(本质)。
(2)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
考点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1)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 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 ),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考点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是什么?
(1)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的最根本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
(2)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发展文化多样性是一 致的)
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
原因: 意义:
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 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教案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教案

第四单元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

【新课推进】

(一)引入新课

师:上一节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因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

板书: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进行新课

一、根本目标:培养“四有”公民

1.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师:讲到精神文明,我们还会想到什么文明?

生: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

师:根据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因为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三个文明的关系。

生:(回答专家点评101页)

师:回答得很好。我们可以通过图示再次来理解它们的关系。

辅助图:(见课件)

师: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也指出了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家看书100页:“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教材从正反两方面帮我们指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师:通过前边的学习,怎么来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可以从两个小点来说:(1)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2)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板书:(1)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2)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9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9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9时12分41秒 上午9时12分09:12:4122.8.6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
课本P100
(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 明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而言)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 文明的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
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 础;
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 治保障;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 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什么要立足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3.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要求:
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 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课堂小结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1)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发展先进文化的 根本目标 2、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D
(单) 2、2008年6月19日《光明报道》,江西各
高校把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工作与青年志愿者
活动相融合,经常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青年志

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下面我就“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专题,讲几个问题。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一般地,就其广义而言,人们比较认可的文化的定义有: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全部成果。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文化是在实践中获得反过来又指导、规范实践的日益丰富多样的价值信仰系统、认知系统和审美系统。文化引导人类不断地超越现象、个别和当下、进入本质、普遍和久远,是人类的意识之源、力量之源和秩序之源。就当今而言,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对于经济和军事力量而言,文化的力量是一种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富有弹性和以柔克刚的力量,在国与国的竞争中,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就我国而言,我们要建设的文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即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及怎样实现文化强国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及怎样实现文化强国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及怎样实现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个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知道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只有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出自己的特色。又因为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是这个民族永恒的灵魂,所以,文化建设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科技等相互交融,文化已成为一种综合国力。据统计,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超过1.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75%,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这与我国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地位极不适应,我国生产的精神产品出口实在太少,就像当我们输出电视机时,却没有输出内容和价值观。历史以雄辩的事实告诉人们:“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是文化强国,就难以成为世界强国,其综合国力也难是真金白银。

20大内容概括

20大内容概括

20大内容概括

20大内容概括:

1、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前进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2、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把改革进行到底。当前,重点要在五个方面力争实现新突破:一是努力在农业农村发展上有新突破;二是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有新突破;三是努力在发展社会事业上有新突破;四是努力在改革开放上有新突破;五是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突破。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必须看到,解决温饱问题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但解决好吃饭问题,把13亿多人口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现在,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农业,关心和支持农村,关心和支持“三农”工作。要继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级领导班子,培养造就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完善乡镇机构设置,选派机关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加强农村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共同提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径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径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径

文化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支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文化自信要求我们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的信心,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的基本途径如下:

一、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础在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加强文化建设,推

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一批全国性、区域性、国际性精品文化项目,推动文化创新,

提高文化品质。同时,要着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广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努力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东方与西方相融合、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相交流”,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文化宣传,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

要加强文化宣传,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增强全民族文化自觉。要加强新闻出版、广

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的宣传,及时报道各地文化建设和文艺界的新成就,进一步增强

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同时,要大力推广网上阅读、音乐欣赏、视听节目、数字出版等数字化文化产品,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

三、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培育文化产业

文化市场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要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培育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

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积极倡导创新、开放、包容、共享的文化市场理念,完善文化市

场的规范管理体系,促进文化市场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要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文化创意人才,探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1年第11

■本刊评论员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决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所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等历史性命题,中央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决定》将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建设“文化强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尤其是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就从根本上阐述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从而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面精神旗帜,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PPT课件9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PPT课件9
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 》、美国版 《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 C )
C.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解析 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被外国文化产业所利 用,反映的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漏洞,所以我们应 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D.发展先进文化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坚持百花齐放 的方针
解析
本题以一些影视作品的热播及被追捧为背景
材料,考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A符合题 意,只有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才会得 到热播和追捧,才是我们要发展的先进文化。B、C、 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 A
8.有人说:“我国目前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
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
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 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 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 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 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应该如何建设和谐文化?
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 如何坚持先 动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 进文化的前 社 进方向 会 发展观 主 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义 文 ________素质和 如何 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⑤思想道德 化 建设 科学文化素质 大 社会 主要内容:大力发展教育、⑥____ 科学和文化事业 发 主义 创建活动:⑦________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 展 精神 大 文明 精神支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 繁 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荣

高二政治知识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高二政治知识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高二政治知识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原因和要求:

原因:1)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2)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

思想基础。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助力文化振兴的宣传语

助力文化振兴的宣传语

1.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文化强县步

伐。

2.坚持现代文化引领,推进自治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3.传承远古文明,丰富人文内涵,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区域发展。

4.弘扬兴隆洼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5.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开创文化改革新局面。

6.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

7.大力发展文博事业,全面推进社会进步。

8.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9.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繁荣。

10.弘扬远古文化,传播现代文明,饱蘸文化精华,挥写经济篇章。

11.引文化源泉,泽润万民,不让心田成赤地;注精神血液,奔流百代,永教古县

焕青春

12.弘扬诸葛亮民本文化,牢固确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发展理念。

13.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1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大力发展我省的文博事业。

15.弘扬先进文化,展示建设成果,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和谐乡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摘要】文化是提高素质的基石,是塑造人格的载体。连续两年的十七大会议上,都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为重要问题研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作为社会文化高地,保存、传承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的高校来说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文化;必要性

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时代需要、人民需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政府执政能力更是日益提高,即使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诸多国家经济陷入低迷、民众失业率激增、生活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中国虽然不能说毫无受到波及和影响,但在政府对事件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保障下,金融危机对普通老百姓带来的“伤害”并没有其他国家严重。并且近几年,社会保障体系等民生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积极进行,让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如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这项制度的推行确实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长期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基层群众中反响不错。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消费欲望和购买力也较以往有所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大量闲置资金投入物质消费中,使自己生活的更加舒心。可在我看来,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前,我国整体发展只能概括为“喜忧参半”。如果将上述经济快速发展、民生建设稳步进行以及人民物质生活质量提升看作是喜,那么近两年来频发的诸如“药家鑫”事件、“李刚”事件、

留学生上海机场刺母事件、深圳的某名牌大学硕士毕业生、公务员廖某殴打亲生父母一事以及社会主流文化被扭曲,非主流文化盛行等等现象,无疑对我们这个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倡导仁爱、和谐、互助、友爱的文化大国来说,都是一个忧。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大力发展和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并将经济增长看作是最直接有效的提升途径。可当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程度,取得一定成绩之时,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却让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感到“羞愧”。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和基蕴十分丰厚的大国,可就是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却会出现贪污腐败严重、藐视生命、漠视伦理道德和人性的事件,原因何为?

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都不能单靠经济增长速度和数字来评定,以数盖全和以平均数掩盖大多数都是不确切的。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兼备经济发展、制度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虽实现了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但文化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国际影响力却不相称。就如同古代时期的战车,将我国的综合国力比作战车,战车的四个轮子分别代表经济、制度、社会和文化,若想获得胜利,必须四个轮子一起发力共同前进,如若只是代表经济、制度和社会的三个轮子强而有力在不断前进,而代表文化的轮子最初是与其他三个轮子同步前进,但随着时间流逝文化这个轮子在没有“养护”、“维修”的情况下,较之其他三个轮子就会显得越发无力,长此以往,终有

车毁的一天。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要从多个方面、多个因素来综合考虑。

当前我国人民生活已经摆脱无饭吃、无衣穿的情况,绝大多数人已经步入小康,甚至有的家庭开始将闲置资金用于购房投资、买车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生活质量。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们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之后,就希望能够满足自己精神层面的需求和追求。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有违道德的事件,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开始呼唤道德重塑、文化升温。面对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文化消费日益活跃以及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党和政府必须根据人民和社会需求作出新部署。

不难看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二、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关键食粮——人才

说到文化,人们马上会想到一个人有或者没有文化,也就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但这只是传统意义上被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文化。而真正的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对其的定义已不下260余种,大致分为广义和狭义之说。“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机构。”狭义上的文化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

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意识形态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不论从广义还是狭义来看,文化都包含着意识形态的成分,因此,文化毫无疑问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的塑造和养成要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来完成,这三个方面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而且三者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家庭是一个人出生后第一个接触到可以获取认知的地方,故此,家庭可以看做是文化塑造的基础。学校是一个人要花费二十多年的时间坚持从事同一职业的地方,它存在于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加之学校本身就是传统意义上文化传播的主要源泉,所以,学校可以看做是文化塑造的关键和核心。社会是一个大熔炉,进入社会就会面临诸多挑战和冲击,会接触各式新鲜事物和它们本身包含的文化,亦会对人产生影响,但更多的是对以往文化塑造的检验。学校是文化塑造的核心和关键,而高校是各类专业人才和社会建设主力军的产生地和培养园,因此,在高校进行文化建设具有现实性意义。

高校是社会的文化高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以及国内外各种新旧文化碰撞、交汇的重要场所,对社会的文化建设具有示范、提升和传播功能,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高校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具有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同时,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作为培养新一代生力军

的高校,并将在此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肩负着独有的历史使命。

注释:

①③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第一版)[n].人民日报,2011—10—19.

②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王苗苗(1988—),女,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费腾(1988—),男,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