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

诗歌鉴赏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

诗歌鉴赏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感染着人们的心灵。

因此,诗歌鉴赏和审美教育在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诗歌鉴赏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应用方法。

首先,诗歌鉴赏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

诗歌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语言风格,能够激发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迪,进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例如,读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可以让人感受到爱的力量和美好;读一首抒发孤独之情的诗,可以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诗歌鉴赏,人们能够提升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培养出独特的审美眼光。

其次,诗歌鉴赏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诗歌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表达形式,它通过抒发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引起读者共鸣。

通过欣赏和品味诗歌,人们可以学习到如何用语言表达情感,如何通过意象和修辞手法传递情感。

这对于人们的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人们面对复杂的情感和困惑时,可以运用诗歌的表达方式来释放内心的压力,寻求情感的宣泄和疏导。

同时,通过学习和欣赏诗歌,人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增进人际关系的理解和沟通。

然而,诗歌鉴赏和审美教育的应用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诗歌鉴赏和审美教育。

在小学课堂上,可以通过选读一些简单易懂、富有情感的儿童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和情感的力量。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诗歌朗诵或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意象和主题等方面,让他们逐渐理解和欣赏诗歌的美。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诗歌欣赏会或讨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增加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认同。

此外,应该注重将诗歌鉴赏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结合。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策略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策略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策略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文教育中重要的一翼。

要想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就
需要从小学开始注重审美情趣的培养。

以下是一些培养小学生古诗词审美情趣的策略:
一、注重古诗词的情感表达
古诗词表达的是诗人们的情感,比如爱情、友情、孝道等等。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
要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让小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例如,教学《水调歌头》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朗读,学生们可以分别表演出诗中的文人、佳人、官员等角色,让学生感
受到诗人的感情、思想与生活。

二、注重诗歌语言的美感
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美感有着最敏锐的感知,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熟练掌握
诗歌的语音、语调、韵律、意境等。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感受、表达古诗词中的美感,或让学生晾晒出比如《咏鹅》《静夜思》《登高》等的句子,通过手抄展示美感。

三、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
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诗词的意蕴、表现手法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诗词的深刻内涵,提
高他们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同时,鉴赏古诗词还需要进行现代诗歌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古
今诗意的联系。

四、让学生参与创作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古诗词中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形象之美。

例如,让学生仿写古文中的语言和形式,创作自己的诗词;或
让学生根据古诗词所表达的含义和意境,自己编写故事、小学作文等。

在以上培养古诗词审美情趣策略的指引下,我们可以有效地引导小学生了解、感悟和
审美古诗词的价值与魅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读书习惯、多元化阅读、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

一、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基础。

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时间。

学校可以组织读书俱乐部或设立阅读角,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此外,老师和家长也应该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通过读书,学生可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推广多元化阅读多元化阅读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学校图书馆应该收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包括经典文学、现代文学、儿童文学等不同类型的作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推荐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作家来校进行讲座,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了解作家的创作背景和思想,进一步加深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三、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开设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文学创作作业,鼓励他们进行故事创作、诗歌创作等。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文学创作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创作才华的机会。

通过文学创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加强文学鉴赏教育文学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该加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教师可以组织文学讲座,讲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背景、风格和意义。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展览、戏剧演出等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学艺术的魅力。

通过文学鉴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对文学的深入理解和欣赏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

诗歌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诗歌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3《 天净沙秋思》的前两句,只用六个词,
却 组 合 出两 种 截 然 不 同 的 意 象 :第 一 句 “ 藤 老树 昏鸦 ”意象 苍 凉 、雄 阔 ,第 二句 “ 枯 小桥 流水人家 ”意象 温馨 、幽美 。这 两句 不 同意 象对 比
衬托 ,便 牛成 了远离 家乡 的游子 , 内心孤独 悲凉和 对 家乡更加 思念 的深远 意境 。学 习李 白 《 黄鹤 楼送 孟 浩然之广 陵》 一诗 ,使 同学们感 受 画面 :远 处 的 孤 帆 ,空 阔的江陋 ,岸边 伫 立的送 行人 。不单 是船
感到 王维 “ 中有 画 ”的创 作特 色 。笔者对 该诗还 诗 设计 了拓展练 习 :假使 你足 导演 ,你将 如何运 用摄 像 机和调 配任 务 ,反映 出此诗 的精髓 ?学生们 交 出 的方案各 种各样 ,其 中不 乏新 颖 的。方案 一 :近 最 拍摄 一双双 飞快 奔走 的奇脚 ,背 景是 滴着水 珠 的青
_
语文 教学 是一种 再创 造 ,建立文 字与 画面 的联 系不 仅培养 了他 们思 维 的能动性 ,激 发 了学 习的兴 趣 ,调动 了思维 的积 极性 ,更有 利于激 发他 们对美
的感受 。
3 想 象 美 的 培 养 了一扇 新 的窗户 ,对 宇宙 和人 生产
没 有血 肉的身躯 。在 文学 史 上流 传 下来 的闪耀着 艺
“ 中有画 , 画中 有诗 ” 诗 ,是 艺术 品的 一 大境
术光 辉 的 一些优 秀诗 篇 ,都是表 达 了一定 的真 实深 刻 的情感 、引起 了较 为广泛 共 鸣的作 品 。诗人 的 艺 术个 性 、美学观 点 、生活环 境 、艺术 修养 、气 质性 格 和 个 人 爱 好不 同 ,使 诗 歌 呈 现 出 不 同盼 艺术 个 性 ,这 为培 养诗 歌 的情 感 提供 了厂 阔 的空 问 。例 :

用《诗经》教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用《诗经》教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是我们国家的经典之一,它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教材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诗经》本身的艺术价值以及如何将《诗经》融入教学中两个方面具体阐述其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作用。

一、《诗经》的艺术价值《诗经》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诗歌艺术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它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同时,从艺术层面来看,《诗经》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内容博大精深,充满了感人至深的美丽情感与大自然之美,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这些诗歌通过对于生活中琐事、感情、爱情、人生、哲理等方方面面的描写,通过清新优美的语言风格,让读者产生愉悦之情,产生美的感觉。

同时,它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二、如何将《诗经》融入教学中1.通过朗读、诵读、背诵《诗经》进行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诗经》具有优美的语言风格,适合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方式进行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感的培养、语言的美感的培养均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启迪学生的文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诗歌的结构、韵律、词语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音、语调、语音语调等知识。

2.通过批评欣赏、解读《诗经》进行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诗经》中的每一首诗歌都具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学生通过对《诗经》进行深入的欣赏、解读和批评,可以更好地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同时帮助学生对于现代文学和艺术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对于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帮助。

3.通过课外阅读《诗经》进行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提高学生在学校中可以通过课内教学进行《诗经》的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更多的延伸和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

美育原则在诗歌教学中的渗透

美育原则在诗歌教学中的渗透

美育原则在诗歌教学中的渗透引言美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通过艺术和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诗歌教学中,美育原则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美育原则在诗歌教学中的渗透,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美育原则提升诗歌教学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美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而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

通过诗歌的欣赏和创作,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认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诵、默读等形式,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诗歌创作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美育原则强调通过艺术和美的体验,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形式、表达方式等,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对比等方式,体会不同诗歌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美育原则强调通过艺术和美的体验,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理解。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的生平、诗歌的创作背景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诗歌的朗诵、音乐伴奏等形式,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诗歌创作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四、有效地运用美育原则提升诗歌教学的效果为了有效地运用美育原则提升诗歌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创设艺术性氛围。

教案研究:用《雨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案研究:用《雨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案研究:用《雨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地知道,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教育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雨巷》作为一篇经典诗作,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如何用《雨巷》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一、诗歌本身的美学价值《雨巷》是一首佳作,这首诗歌从字面上描绘了一个雨后的某个街巷,用深刻的感官描写展现了一种别样的美。

它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象的描写:《雨巷》的美学价值在于其形象的描写。

质朴而又生动的字句,勾勒出了一个有生命的街巷。

而且,在表达这种街巷的同时,通过不同的描写方式,在诗歌中留下了很多幽默和诙谐的元素,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意趣和生气。

2、意象的思考:与此同时,通过对于这个景象的深入描写,诗歌中所包含的意象也充满了思考与深刻的哲理。

从这些意象中,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人生哲学与思考方式,同时对于诗歌中所包含的人生智慧以及诗歌本身所传递的情感都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3、节奏的变化:诗歌本身也通过不同的节奏变化,创造了非常好的视觉感受。

这种视觉感受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对诗歌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文学教育对于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影响文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而《雨巷》这首作品也具有这个特性。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究。

1、提高审美情趣:文学教育是一种情感的投射和感知。

学习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文学的过去和现在,还可以让学生深入体验到文学所传递的各种情感和思考。

通过学习《雨巷》,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方式,使得学生对于美的认知更加深刻,对于艺术更加敏感。

这会对学生成长中的审美情趣的塑造有非常大的帮助。

2、培养人文素质:文学还是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习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各种文化背景和各种人性特质。

诗歌也飞扬——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诗歌也飞扬——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宝库 中一颗 灿 烂 的 明珠 。 新课 程 背 景下 的低 年 面 , 生 利 用 自己 已有 经 验 , 学 习 中 注 入 新 学 在
级语文教材 , 诗歌体裁的课文 占有一定的比例 , 鲜 的 生 活 源 泉 , 符 号 化 、 象 化 的 诗 歌语 言 将 抽 它 饱 含着 强 烈 的感 情 , 有 丰 富 的想 象 , 处 闪 生 活 化 , 汇 成 丰 富 多 姿 的 画 面 , 而 达 到 与 具 处 融 从 烁 着社 会 生 活美 和心 灵 美 , 给人 以美 的享 受 , 是 诗 歌 、 人 的交 流 。 这种 多元 组合 、 方 交 流 , 诗 多
小 学儿 童 比较喜 欢 的一种 文学 样式 ,, L 的语 使 学 生得 到更 多 的 感染 与召唤 。 xJ 童 J
言发展有着积极的潜在作用 。但有的教师过分
3 .鼓励创新 。这是诗歌教 学生很难走进这个“ 诗 培 养 方 面 的 最 高 日标 , 过 与 作 品 交 流 之 后 , 通 中有 画 , 画中有 诗 ” 的优 美境 界 , 诗歌 的审美 快 只 有 鼓 励 学 生 大 胆 、 理 的 想 象 , 能使 其 产 对 合 才 感 也就 消失 了。殊 不知诗 歌 的核 心功 能是 审美 , 生 创 新 的 意识 , 能 进 发 智 慧 的 火 花 。学 生 并
到 美 的 陶冶 , 生 共 鸣 , 这些 光 辉 的形 象 中得 产 从
培养。在诗歌教学 中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主 的感情和想象, 使他们从这些鲜活的形象当中得
要 注意 以下 几个 方 面 : 1 积 极 体 验 。审 美 是 学 生 的一 种 积 极 主 到启 迪 , . 去追 求美 的 心灵 。或 通过 丑 的形 象 的分

语文老师工作总结引导学生欣赏经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语文老师工作总结引导学生欣赏经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语文老师工作总结引导学生欣赏经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一直致力于引导学生欣赏经典诗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诗歌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在本文中,我将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语文学习的热情和提高审美能力三个方面总结我的工作经验和心得。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引导学生欣赏经典诗歌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经常组织课外诗歌朗诵比赛、诗歌鉴赏活动等,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我还选取了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诗歌,将其融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产生共鸣。

二、激发语文学习的热情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我注重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例如,我设计了以经典诗歌为素材的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欣赏诗歌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此外,我还通过组织诗歌分享会、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灵交流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三、提高审美能力作为语文老师,我深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我通过分析诗歌的形式、语言特点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体味其中的美与哲理。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文学比赛,提高他们对经典诗歌的深入研究和理解能力。

总结起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致力于引导学生欣赏经典诗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并通过培养阅读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和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教育的道路永无止境,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培养学生成为有情怀、有思想、有文化的新时代公民而努力!。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全 诗 洋 溢 的沉 郁 悲 凉 之 气 。戴 望
舒 的 《 巷 》 可 以 让 学 生 配 乐 朗 雨 诵 , 乐应 该舒缓缠绵而又 浪漫 , 音
反复 吟诵 , 味 语 言 美 。 体
诗 歌 尤 其 是 古 体 诗 ,讲 究 对 仗 工 整 , 仄 押 韵 , 以读 起 来 抑 平 所 扬 顿 挫 、 琅上 口 , 有 一 种 音 乐 琅 具
旨。

曾记 载 一 个故 事 : 东 坡 在 玉 堂 “ 日, 幕 士 善 歌 , 问 :我 词 何 如 有 因 ‘
柳 七 ? ’ 目 :柳 郎 中词 , 合 十 对 ‘ 只 七八女郎 , 红牙板 , ‘ 柳岸 , 执 歌 杨 晓风 残 月 。 ’ 士 词 , 学 须关 西 大汉 , 铜 琵 琶 , 绰板 , ‘ 江 东去 ’ 铁 唱 大 。 东 坡 为 之 绝 倒 。” 说 明 了吟诵 不 这 同 风 格 的 诗 需 要 不 同 的 诵 读 方 式 。在 教 学 中 , 师 应 引 导 学生 把 教 握 诗 歌 的感 情 基 调 ,提 示 学 生 注 意轻重缓急 、 扬顿挫 , 抑 采用 多 种 吟诵 方 式 : 读 、 读 、 读 、 齐 合 领 散 读 、 乐读 … … 配
体 味语 言 美 ; . 论 世 , 握 诗 歌 主 旨; 分 析 意 象 , 会 诗 歌 内涵 ; 运 用 多媒 体 , 化 学 生 的 审 美 感 受 ; 二 知人 把 三. 体 四. 强 五. 挥 想 象 , 动创 造 美 。 发 主 关键词 : 诗歌 审 美 能 力 审美 情 趣 想 象 意象
精 神 世 界 ,学 生 通 过 对 诗 歌 的学 习 能 够 达 到 “ 人 论 世 ” 目的 , 知 的 可 以不 断 地 提 高 自 己的 精 神 境 界 和文 化 内涵 。 要 做 到 在 诗 歌 教 学 中全 面提 高 学 生 的 审 美 境 界 ,笔 者 结 合 教

诗歌教学建议

诗歌教学建议

诗歌教学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诗歌是一种优美的文学形式,它能够抒发情感、传递思想,唤起读者的共鸣。

在学校教育中,诗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下面将就诗歌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诗歌是情感的表达,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歌的情感,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表达。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诗歌或者诗人的诗作,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渲染,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写作,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作品。

二、注重诗歌的形式和结构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有着特定的韵律、格律和结构。

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应该重点讲解诗歌的形式和结构,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和规律。

可以通过分析一些经典诗歌的结构和韵律,让学生熟悉诗歌的形式要求,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诗歌创作。

三、开展诗歌朗诵和赏析活动诗歌是需要朗诵的,只有通过朗诵才能真正体会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教师可以组织诗歌朗诵和赏析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诗歌的魅力。

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诗歌,让学生进行朗诵和分享,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四、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诗歌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创作潜力,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作品。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可以设置一些创作主题,或者提供一些启发性的诗行,帮助学生开展诗歌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五、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分析和解读诗歌是一种深邃的文学形式,需要仔细品味和解读。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分析和解读,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诗歌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学会分析诗歌的意象、主题和情感表达,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诗歌的形式和结构,开展诗歌朗诵和赏析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分析和解读。

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风格各 异的诗歌对诵读 的要求也 是各有 差别 的 , 有 的诗 歌诵读起来 要 给人 以慷慨 激 昂之感 , 如 屈原 的《 离骚 》 ; 有 的是柔 情万丈 , 如李 煜 的《 虞 美人 》 ; 有 的则 是低 沉舒
缓, 悲抑 哽咽 , 如 白居易的《 琵琶行 》 ……
在诵读 中, 教 师一 定 要 引 导学 生 对 不 同风 格 的诗 歌, 采 用多 种 吟诵方式 来提 升诵读 的效 果 , 使 学生从 中 感受到诗歌 的语言 之美 , 提升对诗 歌 的审美情趣 。如食 指 的《 相信未 来 》 的第 一 、 第 二节 比较 适合 集体 诵 读 , 第 三节则适合个别诵读 , 最 后又可 以集体诵 读 。这样 的诵 读方 式可 以确 切地表 现 出诗人 坚忍不 拔 , 百 折不 挠 , 对
《卜 算子 ・ 咏梅 》 《 七律 ・ 长征 》 等, 让学 生对毛泽 东 的诗 词有 了更深入 的理解 , 感受毛泽 东诗词 中对 自然和社会
生活之美 的艺术概括和精神升华 。 四、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 通 过创作展现诗歌美
学生在学完一首诗歌后 , 诗歌 之美 的圣餐使他 们 的 心灵汲取 了养 料 , 他 们在 欣赏 诗歌 中产 生情感 的共 鸣 , 引发一种创作的激情 。教师要抓 住这个 契机 , 让学 生去 发挥 自己的想 象 , 抒 发 自己 心 中 的诗 行 。如 在 学 习 了
践, 对此作 了如下几个方面 的探究 。

夫 !不舍昼夜 ‘ 抽刀断水水更 流 , 举杯 消愁愁更 愁” “ 问 君能有几多愁 , 恰 似一 江春水 向东流 ” 。我们在 欣 赏诗
歌 的过 程 中 , 只有 正确地 引导学 生理 解 、 分 析诗歌 的 意 象所表达的含 义 , 才 能使 他们 深刻 地体 味诗 歌 的内涵 , 提升审美能力 。 三、 采用多媒体手段 。 提高诗歌的审美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 多媒体教 学手段 被广泛 地运用于教学 中。实践证明 , 在诗 歌教学 中运用 多媒体 手段 , 可以增强 学生 的诗 歌审美 感 , 为学 生 审美情操 的 培养 提供有 效途径 。 首先 , 运 用多媒 体制作 教 学课 件 , 还 可 以为 学生 播 放 由专业 的播音艺术家朗诵 的配乐 配 画的经典诗作 , 使 学生通过形 象 、 生动、 直观 的展示 , 加深 对 诗歌 的理 解 , 同时获得 审美 的愉悦 。比如 , 我在教 学《 祖 国啊 , 我 亲爱 的祖 国》 这首 诗时 , 选取了名家 朗诵 的配乐 配景视频 , 画 面中呈现 升 国旗 的庄 严场 景 、 奥运 会 的壮观场 面 、 老 水 车、 稻穗 ……将诗歌 中的每一 句每一段 都形象 地展现 出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 养 学 生 初 步 的 审 美 感 知 能 力
讲解 , 势必 破 坏诗 的韵 味 , 把 重 心放 在对 诗 歌意 应 境 的 剖析 上 。在 欣 赏古 诗 时应 把 “ 面 ” 为 突破 画 作 1, 象 “ 面 ” 体 味 意境 的 第 一步 。爱 因斯 坦 曾 2想 1 画 是
读 是 学 生进 行 文 学 鉴 赏 的必 要 途 径 。语 文 教
离别 ” 的哀 叹 呢 !再 有一 些 诗歌 没 有鲜 明 的景 物描 为这 是一 首 写景 诗 。如果 了解 当时社 会 情况 的话 .
绘, 这就 更需 要 我们 调 动想 象 , 去挖 掘作 品 中蕴藏 就会 有新 发 现 。南 朝统 治 者 崇 尚佛 教 , 却未 能挽 回 的形 象 , 如唐代 诗 人 陈子 昂 的 《 幽州 台歌 》 独登 其 灭 亡 的命运 。晚唐统 治 者 也崇 尚佛教 , 命运 又 登 , 其
作 者 简 介 : 颖 (9 9一 )女 , 州 市 五 中一 级 教 师 。 王 16 , 常
维普资讯
常 州 师 专 学 报
20 02年 4月
心 也不 由得 升 起万 丈豪 情 。学 习柳 永 的《 霖铃 》 雨 ,
内心 的忧 患 和感 触 ,既融 合在 古 往今 来 的历 史 中 ,

些 朗读 技 巧 的指导 , 处理 好语 速 、 停顿 、 重音 等 ,
教材 诗 歌 比重有 所 加大 。近 两 年来 , 考诗 歌 鉴 赏 以便 为把 握 好 诗 的 感情 基 调 服 务 。 朗读 是 鉴 赏诗 高
也越 来越 受 到 出卷 老 师的青 睐 。应 试 固然 重要 , 但 歌 的第一 步 ,朗 读 能初 步 培养 学 生 的审 美感 知能 我 觉 得 语 文 是 一 门具 有 丰 富 人 文 精 神 的 文 化 课 力 。

如何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如何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诗并不是单纯、 反复 、 目的吟诵 , 无 而是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 的意
行多方面联想 和想象 。第三 , 创造适宜 的课 堂气氛 , 特 给学生创造 良 好联想环境。如李 白的《 蜀道难》 描绘了大 自然中的壮丽景观, 如 果课堂气氛 昏昏沉沉 , 学生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名胜雄 、 、 、 厅 险 秀 的意境的。 四, 第 介绍作者生平、 时代背景。 对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
的介绍是阅读古典 诗歌不 可缺少的环节。对作者 的生平时代背景 的介绍不能仅仅限于流水账似的叙述 , 而是通过对他 的生平时代背
境 和氛 围 , 充分发挥联想 与想象 , 调动学生学诗 热情 , 加深第 一印
象, 为下一步学 习打好基础。因此 , 在具体教学过 程中, 我们应当紧
景的介绍来展现作者的精神世界 、 思想感情以及个性特征。这容易


诗歌教 学是语 文教 学的重要 内容之 一。诗歌教 学是
了主客体 之间的情感交流 , 而达 到诗歌美育的最佳效果。 从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读、 悟 三层面来解读 赏、 在古典 诗歌教 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吟读 赏析 体味

赏, 即赏析诗 的意境美。朱光潜在《 诗论》 中说 :每首诗都 自成 “
意诗歌的节奏顿挫以及平仄压韵所形成的律动 。一句 中应在 什么 地方加以停顿, 什么地方字音加以拖长 , 读时怎样注意诗歌 的平仄 韵律等等 。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 以用音乐 创设氛 围, 引导学生感
种境界。无论 是作者或是读者, 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 时, 都必有

幅画境 , 或是一幕戏景, 很新鲜生动地 突现于眼前, 使他神魂为之
钩摄, 若惊若喜。”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诗的意境是激 口 】

古诗词鉴赏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诗词鉴赏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诗词鉴赏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领略诗词之美、提升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本文将探讨古诗词鉴赏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古代社会的背景是理解诗词的重要前提。

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以介绍作者的生平、社会背景、历史时代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到古诗词的文化渊源,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之美。

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古诗词的鉴赏包括对诗词的创作背景、结构、意境和艺术特点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与讨论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作者的作品,分析其创作特点和意境,从而提升对古诗词的鉴赏度。

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古诗词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朗诵、背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诗词的美妙之处,进而把握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同时,诗词创作也是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注重诗词的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将古诗词鉴赏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与古诗词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写诗作文、以古诗词为题材的绘画和音乐创作等。

通过实践应用,让学生深入体验古诗词的美感,进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五、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十分必要。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欣赏古诗词音乐会、参观古文化遗址等,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古诗词之美。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将古诗词教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课堂。

综上所述,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注重诗词的实践应用,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

在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论文

在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论文

浅谈在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这些都是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其含蓄精炼的语言,优美和谐的韵律和深沉炽热的感情,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去挖掘感受诗歌中的美,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欣赏品位,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进而达到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品味意境之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词以境界为最上。

”我们也常常用“诗的意境”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优美。

诗的意境往往能唤起人们的联想。

意境作为我国古代审美理论的重要概念,既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家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审美经验的概括。

它是“意与境浑,情景交融,神与我游所构成的艺术整体,是作品中的思想情趣和具体形象所构成的完美生动的艺术画面”。

(张文勋《诗词审美》)可以说,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是古典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是视觉性极强烈的意象,横阔荒凉、无限展开的“大漠”和集中在无垠中一点一线的“孤烟”,一泻千里、杳无尽头的“长河”和孤独落寞的“落日”,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对照,而“直”和“圆”两个意象则更强化了诗句的雕塑意味,这样脍灸人口的诗句只有进入到诗人设定的情境中才能充分理解它的无以伦比的美,而如果我们将诗句翻译成“大漠里的孤烟是直的,长河上的落日是圆的”从语法上来看好象是说得通的,但诗意却早已荡然无存了,意境更无从谈起,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诱导学生进入情境,品味诗词之美。

再如教周敦颐的《爱莲说》,为使学生步入美境,先引导学生背诵学过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优美的诗句唤起了学生的美感。

接着,让学生认真观察课本中的彩图,思考文中是用哪些语句从哪些方面写出莲之美的。

如何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德 瘳养 】 【 才・ 识】
如何在古典诗词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河南 信阳 ●刘玲莉 大 多数语 文教师在教学生 古典诗词的时候 , 只注重工具 性 ,
排学生 自己搜集 与作品和作者相关 的背景知识 , 方便学生更好
四、 利 用 多媒 体 技术 。 呈 现 美
即以知识 和技能为主 , 通常将诗文完 整 、 通顺地 给学 生翻译一遍 地理解诗文的主 旨。 了事 , 并要求 学生在课下死记硬 背 , 到考试 时能够顺 利默写名 言 名句 , 能够 中规 中矩地翻译 出某些课文 中的段落和句子 。 但是这 利 用多媒体 技术 ,从 网上下 载或者教 师绘 制一些 色彩艳
未成 曲调先有情 。” “ 大弦 嘈嘈如急雨 , 小弦切切 《 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后 , 天气 晚来 秋 。明月松 间照 , 清泉石上 轴拨弦三两声 ,
大珠小珠落玉盘。” 接着又通过琵琶 流。 竹 喧归 浣女 , 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 , 王孙 自可留。 让学生 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
和倡 导培养学生健全 的人 格和以人为本 、构建 和谐 社会 的理 念 丽 、 生动形象 的图片 , 把作 品的美景呈现 给学 生 , 马致远“ 枯藤、 昏鸦 , 小桥 流水人家 ” ; 王维 的“ 大漠 、 孤烟 , 长河 、 落 日” ; 相违 背 , 也使 古典诗词 的文化底 蕴失去了美感 。因此 , 继承 民族 老树 、
非、 重操守 、 知廉 耻等传 统人格 中的积极 因子灌输 给学 生 , 优 美 作者 陶醉 在春光 中的怡然之情 。
和谐 的教师语 言 , 恰 当的表情和动作 , 教师 良好 的态度 观念和正 确 的价值取 向都能够陶冶学生 的情操 , 激起学 生的审美热情 , 培 养他们高 尚的审美情趣和人格修养 。 .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当代社会,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成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注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首要途径。

通过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学生能够感知艺术的美,培养对美的敏感度。

学校应设置完善的艺术课程体系,提供广泛的艺术教育资源,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体验各种艺术形式,从而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

二、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学生需要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校可以组织文化艺术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去参观音乐会、美术展览、戏剧演出等,近距离接触专业水平的文化作品。

此外,通过阅读文学经典和接触文化多样性,学生能够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他们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感知事物的美。

同时,学生的审美情趣也需要表达能力的支撑,通过绘画、写作、表演等形式,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审美体验进行表达,进一步提升审美能力。

四、营造美的环境氛围学校和家庭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学校可以打造美丽的校园环境,鼓励学生参与美化活动,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

家庭可以提供各种艺术类书籍和音像资料,让孩子在家中享受艺术的氛围,从小培养对美的感知和喜好。

五、引导学生欣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美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过程中,应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美的引导。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通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欣赏,能够加深对传统美的理解和认同。

同时,学生也需要接触现代艺术的创新成果,了解时代的潮流和变化,培养对现代美的欣赏能力。

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需要给予他们表达自我的机会。

学校可以开展艺术创作比赛、文学写作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作,展示他们的个性和独特的审美观。

浅谈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方法

浅谈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方法

知、 想象 、 情感 和理解这些心理要 素结 合起 来 , 并达 到 自由协调
的状态时 , 一个审美感受 、 领悟 、 体验系统 , 即审美 心理结构也就
图。在赏析时 , 我们可 引导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徜徉 , 去领略画面 组合而成 了。 这时 , 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 , 在这种状 态下 , 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 , 藉此 , 再 去领会诗人于诗 中寄托的高洁情 不仅学生 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能够得到发展 ,其人格修养也能得
美趣 。 例如崔护的《 题都城南庄》 : “ 去年今 日此 门中, 人面桃花相
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 , 桃花依 旧笑春风 。 ” 去年今 日、 今年今 日, 两相 比较 , 桃 花依 旧, 人面难 寻, 物是人非 。短短 四句 , 把读者带 入无 限凄美 的意境之 中。 再如戴叔伦的《 三闾庙》 : “ 沅湘流不尽 , 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 风起 , 萧萧枫树林 。” 屈原 的怨恨有多深呢?
艺术认识的初步形式 , 是感性 的。要对古诗词 进行 赏析 , 首先要
把握住它所描绘的艺术形象。如王维的《 山居秋暝》 : “ 空 山新雨
后, 天气 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 学生 的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 ,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
渔舟 。 随意春芳歇 , 王孙 自可 留。 ” 首联写秋 日薄暮之景 , 山雨初 去进行联想和想象 , 以丰富审美对象所包含 的情感因素 , 使学生
的文学作品往往能极大程度地调动读者 的阅读兴趣 ,而使读者 在教学诗词 时 , 我们要 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 , 体会意境 , 借助
从多方面获益。因此 ,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文学作 品的教学 , 不仅
联想和想象 ,进入到诗人 所创造 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 阔的艺术 空间 , 聆 听诗人对 自然 、 社会 、 生命 的真切诉说 , 体 悟诗人 最丰

王菘舟诗教学的实践智慧(3篇)

王菘舟诗教学的实践智慧(3篇)

第1篇一、引言王菘舟,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长期致力于诗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以诗育人”的教育理念。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王菘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智慧,为诗歌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本文将从王菘舟诗教学的实践智慧出发,探讨如何提高诗歌教学质量。

二、王菘舟诗教学的核心思想1. 以诗育人王菘舟认为,诗歌教学的核心是“以诗育人”。

他强调,诗歌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诗歌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2. 注重诗歌的审美价值王菘舟认为,诗歌教学应注重诗歌的审美价值。

他主张,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3. 强调诗歌的阅读体验王菘舟强调,诗歌教学应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他主张,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想象诗人的画面,从而理解诗歌的内涵。

4. 注重诗歌的个性化解读王菘舟认为,诗歌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他主张,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三、王菘舟诗教学的实践智慧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王菘舟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静夜思》时,他通过讲述李白的人生经历,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心境,从而激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王菘舟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

他主张,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韵律、节奏、修辞手法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王菘舟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他主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4. 融入情感,引导学生共鸣王菘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融入情感,引导学生共鸣。

他主张,教师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教学,让学生在感受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教师对诗歌的热爱。

5. 拓展课外阅读,丰富知识储备王菘舟提倡拓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他主张,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诗歌,了解诗歌的发展脉络,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作者:纪孝焰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5年第01期
【摘要】
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中强调,要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可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等三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
审美能力审美情趣诗歌教学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熏陶,培养成审美的心灵。

学生通过学习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语言美、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感受到美的知识,这样可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艺术中的美,并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呢?
一、揣摩字句语言,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诗歌艺术实际上就是语言艺术,没有语言便无所谓诗歌。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刘勰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诗歌视语言为第一生命。

因此我们阅读、鉴赏诗歌时,首先要品味和鉴赏诗歌的语言,我们创作诗歌时,更要运用和推敲用以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

诗人们为了追求语言的完美,往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唐代诗僧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关于反复“推敲”的故事和诗圣杜甫也说自已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两人的做法是人们选词造句的典范。

教师在诗歌语言分析中,可以不断地向学生传授语言美,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著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为什么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呢?这可从三个方面来看:①“到”、“过”、“入”、“满”等字只写出了春天来到江南,但没有“绿”字能让人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春天到来的景象。

②“绿”字可让读者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联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

③结合写作背景可知诗人正值奉召回京,重新被重用,这样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喜悦之情相和谐。

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反复揣摩美的语言。

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上欣赏诗歌中的美,提高学生审美感知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

同时还可培养和训练他们通过推敲,欣赏诗歌中的美到自己用语言来描绘生活中的美。

二、还原诗歌意境,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现在人一般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辞海》)简而言之,意境就是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亦或是客体的情境与意象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

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可不断地引导学生再现当时的境况,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通过形象的文字,想象词中“大江东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所描绘的“赤壁惊涛图”。

这种再造想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诗的意境。

但如果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则与我们日常见到的大江大河汹涌澎湃并无差别。

要领悟作品的意境美,还需要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中去,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与“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想象诗人在赤壁之上眼望滚滚东去的长江之水,而如何发思古之幽情;体会作者对周瑜在此建功立业的敬仰与羡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我,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再进一步体会时间流逝,世事沧桑,诗人把怀古伤今之情全部寄托于那波澜壮阔的意境之中的无可奈何。

再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既写出了一江春水,浩渺烟波的壮阔景象,又写出了李白目穷远帆,不忍离去的送别深情,还写出了心潮澎湃如江流滚涌的洒脱气度。

好诗歌均有好的意境,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还原诗歌的意境,无论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中的气象万千、广阔深远;还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中的伤感、迷离。

都是一种美的意境。

在把学生带进诗歌艺术的殿堂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三、品味诗人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

”因此,充沛的人生情感是写诗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诗若没有感情,就象鲜花没有香味一样。

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诗篇,它们所写的不论是爱,是恨,是悲哀,是欢乐,还是愤怒,都饱含着浓郁而深挚的情感。

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融入作者的情感,如鉴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老师可先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对诗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借鸟儿死后羽毛腐烂在
土地里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以及诗人愿为祖国母亲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再创造,让学生用自己感情经历去消融诗人的感情经历,使之成为自己感情历史的一部分。

如上述艾青的诗,学生都不曾有诗人那个时代特有的情感经历,教师要通过讲述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引导他们来“消溶”它,来唤起学生心中蕴藏着的对祖国的热爱。

再如屈原的《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抒发了忧国忧民的哀惋的情怀;雪莱的《西风颂》;“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解放的追求和热切向往。

这些诗,言出肺腑,情发心底,是生命体验的深刻流露,所以感人至深,对读者的心灵有极大的冲击力。

审美教育即是一种情感教育。

通过情感审美,作者的思想感情将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在持续的高质量的情感熏陶之中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高尚的人格。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既能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又能使学生通过诗歌形式的审美建立起培育美感的自觉意识。

当然,要使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较好的渗透,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多学一些美学知识,强化美育意识,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