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语文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对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直观
感受,引起对三次科技革命
的思考
知识纲要设计
教与学札记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17 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 背景部分由学生看课文自己
碍;
总结,训练归纳总结的能力;
(2)18 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提醒在书中划线
网络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是人类
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显著标志。
生能从中了解战争是科技的
3、影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巨大推动力
(1)积极影响:
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而且使远
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教学小结
学生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从 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加以总结 即可。
本课内容多,每个时代的背景、形成的过程、及其影响都需要提及,很难做到重点突出,对于难点的 讲解也是难以把握时间。
学生对初中内容和必修二的熟识程度对于教学过程有很大影响。
一、蒸汽时代(蒸汽机) 板 1.背景——政治、经济、科技 书 2.过程 设 3.影响 计 二、电气时代(发电机、电动机)
1.发明
2.应用 3.影响 三、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1.背景 2.过程 3.影响
教 学 反 馈
必修 3 第 13 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总课题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课题
第 13 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和真实,我会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例如,在讲述工业革命时期,我可以设计一个“时光倒流”的情景,让学生扮演那个时期的人们,体验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技术突破。
(二)问题导向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的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我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和理解,并将它们整理成一份简洁的总结。通过这样的总结归纳,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巩固知识,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的环节,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份相关的作业,让他们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例如,我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蒸汽机和互联网技术革命的短文,或者设计一份关于这两个时期的技术突破的展板。通过这样的作业小结,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巩固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真实的体验: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2.问题导向: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讨论和交流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反思与评价: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两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具体来说,学生需要了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以及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掌握这两个时期的主要技术突破和创新。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这两个时期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包括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建立起对技术革命的历史认知和理解。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一篇关于蒸汽机发明及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作用的短文,要求不少于800字。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案例,深入理解蒸汽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手抄报,内容包括主要成就、影响等方面。要求排版合理,图文并茂,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2.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待提高,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使其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3.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较为浓厚,可以结合他们的兴趣点,引导他们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个人的影响,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风格,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史料解读等,提高教学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但在独立思考和观点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此外,学生在查阅资料、整理信息方面的能力较弱,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对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成就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自豪感。然而,对于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学生的关注度较低。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关注科技对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6.观看一部与科技发展相关的纪录片,如《互联网时代》、《创新之路》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观后感,不少于500字。
作业要求:
1.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2.字迹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注意段落划分。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四《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最后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蒸汽机、电气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本课和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8《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联系密切,但不同的是处理的角度不一样。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掌握的是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本课则注重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图片、文字等材料信息,让学生通过自主知识整合、自我探究、合作探究等方法与手段,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

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负面影响。

五、学情分析在学习了必修二的《工业革命》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科技革命发展历程。

本课所讲的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相对系统条理便于掌握,所以讲解时主要采取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主要提出问题,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加以引导。

2019年高中历史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年高中历史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年高中历史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本节概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断涌现,推动社会生产、经济和生活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气时代。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社会正由工业化社会向着信息化社会迈进。

一场前所未见的新的革命正悄然兴起。

本课分四目介绍了世界科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目“‘蒸汽时代’的到来”,从两个方面阐释了蒸汽机与社会生产发展之间的关系。

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

第二目“电气革命的出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完成,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第三目“信息技术的发展”,分析了互联网诞生,信息化社会出现给人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思路设计●教学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信息化社会的内容和影响。

●教具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教学前引导学生搜集网络发展的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及丰富的社会资料,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文字与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科技革命的感性认识及其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作用的了解。

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

这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点:瓦特和蒸汽机,电力的发现和发展,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

高中历史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必修3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程标准: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历史史实:1、复习经济模块相关知识:工业革命、蒸汽机、瓦特、蒸汽时代、城市化、爱迪生、电气时代、垄断、资本输出。

电气技术各领域的应用。

2、阅读理解概念:信息时代、知识经济。

理解记忆:信息技术(计算机、互联网、软件等)发展过程。

历史解释:1、整合政治、经济、文化模块相关知识,综合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历史因素,探讨其对人类社会的多元影响(经济、世界市场与全球化、人类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社会转型、思想观念、文明进步、殖民扩张、环境污染等方面)。

2、分析信息技术产生、发展的原因,探讨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知识信息传播,政治、经济、军事的变革,心理、观念等)的影响。

发展性选择:1、探讨推动科学家创造发明的各种历史因素,感悟其个人的探索精神。

2、以网络信息战为例,分析探究信息技术安全的现状及意义。

以网络知识信息为例,探讨知识普及化时代,对学习者的素质要求,感悟当代教育的内涵与精神。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背景:1、政治上: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发展扫清厂障碍。

2、经济上:18世纪,随着丁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科技上: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二)过程:1、18世纪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2、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瓦特还在蒸汽机上增加了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

他研制的蒸汽机除了用作提水外,还可以带动车床、织布机等,能够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

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三)影响:1、蒸汽时代:19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设计:人教版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导学案设计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设计:人教版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导学案设计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考点要求】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瓦特改良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考点落实】一、蒸汽机的发明1、背景:①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②经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迫切需要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

③科技:科学技术为生产提供发现和发明。

2、过程:①1769年起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完成了对纽可门蒸汽机的革新。

②1785年“万能蒸汽机”(联动蒸汽机)投入使用并推广。

(可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3、影响:(1)积极: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②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③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生产组织形式、生产方式)。

④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⑤蒸汽机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2)消极:①环境污染。

②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阶级对抗加剧。

③加剧殖民侵略和掠夺,拉大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差距。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⑴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⑵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⑶经济机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⑷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

⑸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形成⑹社会意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三个自由)⑺世界市场:促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⑻国际格局: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

(9)对中国: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消极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电气技术的应用1、背景:各种工业发展的需要,科学家们对电的不懈追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过程: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1866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到20世纪,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美国人爱迪生是著名的电气发明家。

3、影响:(1)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对工业革命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科技革命的具体内容、影响及内在联系认识不够深入。
2.思维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在面对复杂的历史事件时,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4.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确保讨论效果。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阶段,我将设计以下任务:
1.选择一道有关科技革命的选择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个与科技革命相关的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设计一道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3.归纳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和潜在风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学生对科技革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3.评价方式: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设置多元化的评价任务,如小组报告、历史论文、课堂辩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综合能力。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阶段,我将采用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学习兴趣:学生对科技发展类的话题普遍感兴趣,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导致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厌倦。因此,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

学生学案教师谢添科目历史班级时间2021.12.9 教学内容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目标近现代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及代表性发明重点考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考点: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负面影响教学实施过程一:作业检查1、完成情况:优()良()差()完成不好的原因:二、考核复习(分数10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三、新课讲授1、知识点框架:技术发明背景代表性发明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年代至19C4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经济发展扫除障碍;(2)、工业革命开始后,迫切需要解决动力不足问题;(3)、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1)、改良蒸汽机(1785,瓦特)(2)、汽船(1807,富尔顿)(3)、蒸汽机车(1814,史蒂芬孙)(1)、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3)、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4)、工业城市的出现,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5)、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19C60、70年代至20C 初)电气技术的应用(1)、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2)、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莫尔斯:有线电报西门子:发电机爱迪生:电灯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垄断组织出现,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4)、电气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20C40年代起)互联网的发明(1)、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2)、美国出于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加紧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直接)。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设计(无答案):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设计(无答案):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发展历程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自学单一、【课标要求】1.识记:瓦特改进成功“万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电进入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的出现。

2.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二、【重难点】重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三、【学习过程】落实基础 知识点填空------自主学习◎“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生产和实践的需要;早期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2.3.意义◎电气革命的出现◎1.背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原因是美国争霸的需要。

电的理论研究:1831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_____现象为2.。

过程:电力成为新能源3.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1.2.意义历史思想探讨探究、讨论分享1.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四、【基础知识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对人类最大的影响是()A.它促进了因果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B.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C.它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D.是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2.在汽缸后面加上冷凝器,使蒸汽机的热效率大大提高的是()A.牛顿B.法拉第C.拉马克D.瓦特3.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与以前的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相比,成为社会发展主要动力的应该是()A.资本的积累B.知识的创新C.工具的革新D.土地的利用4.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A.“蒸汽时代”B.电子计算机时代C.“电气时代”D.知识经济时代5.电力取代蒸汽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的原因是()①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②电力能量大③电力更为方便和便宜④不受水的限制⑤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6.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新能源是()A.原子能B.电能C.风能D.太阳能7.关于互联网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最先产生于美国②与美苏“冷战”有关③在中国也译为“因特网”④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A.①②③B.③④C.①③D.②④8.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紧对信息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直接原因是()A.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台计算机B.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纷纷出现能源危机D.20世纪中期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变化9.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臭气熏天,污浊不堪,由此可见()A.煤炭已经成为当时的主要动力能源B.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C.出现了喧杂、拥挤、快节奏的城市D.要禁止污水排放并保护环境10.发电机研制成功的理论基础是()A.发过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B.英国科学家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C.英国科学家创立的经典力学D.德国爱因斯坦创立的量子论11.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来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胜利的决定性因素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因素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2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2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瓦特研制成功的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蒸汽时代的到来。

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的过程。

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蒸汽机.电与互联网进入了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改变着社会结构与世界形势;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情感再现,阅读材料,提出问题,设疑引思由浅入深,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背景,认识社会发展需要革命。

科技促进的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加速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重难点: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导入:背景材料:工程师张某一天生活的片段。

新课: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材料:人类第一次距离的真正消除是铁路的修建,引出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与过程。

2.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力量”.“伟大的杠杆”?学生活动:联系课本,分析材料。

得出结论。

解决问题:总结蒸汽时代到来的意义。

二. 电气革命的出现1情景创设:美国东部的皮特先生一天的生活片段。

问题一:1.皮特先生在享受哪些新产品?2.引起他生活变化的主要是哪一项发明?哪位科学家奠定的理论基础?简述其应用过程。

问题二:1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些成果不仅使皮特先生的生活发生变化,还折射出了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新现象,请同学分析引起哪些社会的变化与进步?2.结合课本多层次讨论分析背景材料。

3解决问题:掌握电气革命的过程,影响。

4.讨论:随着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你知道我们的城市与人们的生活都发生哪些变化了吗?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1. 图片信息:盖茨等图片信息和新闻报道《省委书记短信致百万农民:要靠互联网改变生活》2 学生活动:回顾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从第一台计算机到互联网。

3解决问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中国应该积极迎接科技的挑战。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考点要求】瓦特改良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运用;迷信技术提高对社会开展的作用。

【活动1:基础知识梳理】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历史背景:〔1〕经济:的开展,运用机器消费成为能够;〔2〕政治保证:英国的成功;〔3〕科技: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进程:〔1〕改良:1785年,改良蒸汽机;〔2〕运用:工业部门先后采用改良蒸汽机作为;〔3〕推行: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和被普遍采用。

3、影响:〔1〕消费力:极大地促进了消费力开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

〔2〕工业消费: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逐渐构成。

〔3〕城市进程:在工业化进程中,构成。

英、法、美等国度成为。

〔4〕世界联络:带动交通工具的革命,世界各地的,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全体,世界市场。

〔5〕环境污染效果加剧。

〔消极〕二、电气革命的出现〔电气时代的到来〕1、条件:1831年,英国迷信家发现了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实际基础。

2、进程:〔1〕和的发明和运用使成为新动力;〔2〕技术日趋成熟,使机器的运用愈加普遍。

3、影响:〔1〕消费力: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进入〝〞,极大地提高了消费力。

〔2〕改动着和:资产阶级末尾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3〕消费组织方式的变化:消费和资本的集中促进了的构成。

〔4〕使世界联络更严密,世界市场。

〔5三、信息技术的开展〔信息时代的到来〕1、进程:〔1〕1946年,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战争需求〕〔2〕年,互联网发生于美国。

〔热战需求〕〔3〕20世纪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开展为全球信息网。

2、影响:【积极】〔1〕消费力:人类进入〝〞。

〔2〕世界联络:加快了的步伐。

〔3〕促进的更新。

〔4〕推进人类消费、生活、任务、学习和沟通方式变化,人们生活愈加丰厚多彩。

【消极】给人们特别是。

【活动2:知识运用与思想训练】资料一迷信末尾对工业没什么影响。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3.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师详细讲解蒸汽机、纺织机等发明和创新,以及它们如何推动生产力的飞跃。同时,阐述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如城市化进程、工人阶级的崛起等。
2.第二次工业革命:介绍电力、内燃机、电话、电灯等重大发明,以及这些发明如何进一步改变人类生活和社会结构。
3.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设计实践活动,如制作科技发展时间轴、编写科技人物小传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历史研究方法,对科技发展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的观念,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5.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以“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为主题,进行一次课堂演讲,时间约5分钟。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6.设计一份关于两次工业革命的问卷调查,涵盖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互相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撰写一份3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
7.教师提供一组关于科技发展对社会影响的图片,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张进行解读,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图片所反映的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字数不少于300字。
5.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通过讲述科技发展背后的感人故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贝尔发明电话等,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价值观。
6.强化比较法、分析法等历史研究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进行比较,分析两次科技革命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7.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提供不同难度的教学资源,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学案-教学文档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学案-教学文档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考点要求】瓦特改良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活动1:基础知识梳理】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历史背景:(1)经济: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2)政治保障:英国的胜利;(3)科技: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进程:(1)改良:1785年,改良蒸汽机;(2)应用:工业部门先后采用改良蒸汽机作为;(3)推广: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和被广泛采用。

3、影响:(1)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

(2)工业生产: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逐渐形成。

(3)城市进程: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

英、法、美等国家成为。

(4)世界联系:带动交通工具的革命,世界各地的,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

(5)环境污染问题加剧。

(消极)二、电气革命的出现(电气时代的到来)1、条件:1831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进程:(1)和的发明和使用使成为新能源;(2)技术日趋成熟,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3、影响:(1)生产力: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进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改变着和: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3)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的形成。

(4)使世界联系更紧密,世界市场。

(5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1、过程:(1)1946年,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战争需要)(2)年,互联网产生于美国。

(冷战需要)(3)20世纪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影响:【积极】(1)生产力:人类进入“”。

(2)世界联系:加快了的步伐。

(3)促进的更新。

(4)推动人类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沟通方式变化,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消极】给人们特别是。

【活动2:知识运用与思维训练】材料一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

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案设计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1、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1)背景: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发展孕育了蒸汽动力技术。

工业革命开始后,迫切需要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

(2)过程:英国人瓦特对纽克门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18世纪后期),使蒸汽机的动力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1785年首先用于纺织业,从此,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如:汽船、蒸汽机车的发明)。

(3)意义: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动力结构,有力推动了交通运输和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人类生产和生活进入“蒸汽时代”;交通的便捷,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2、电力的广泛应用(1)过程:①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1867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不久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使电力成为蒸汽动力之后的一种新能源。

③1882年,美国人爱迪生在纽约创建第一个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

他发明了电灯、电话等,对电力的广泛应用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进,汽车、飞机相继问世;也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石油化工的发展。

(2)意义:电力提供了便捷而又强大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较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影响1、网络技术的发展:(1)1946年,美国人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1969年,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建成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

(3)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互联网的特点: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秀教学案例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秀教学案例1
3.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双重效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影响的短文。
2.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
5.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教师不仅讲授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科技发明,还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双重效应。这种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利用模拟实验、道具演示等手段,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发明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创设辩论赛、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小组讨论效果。
(四)总结归纳
1.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各自小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2.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和观点。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提升意识。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总结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知识点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条件(1)政治:英国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除了障碍。

(2)经济: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科技:________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进程(1)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了单动式蒸汽机。

(2)18世纪80年代,瓦特又制造了______________。

3.影响(1)生产力: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____________”。

(2)生产方式: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3)城市化: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

(4)世界联系: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________。

知识点二电气革命的出现1.条件: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____________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成就(1)能源: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开始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

(2)技术:长距离的____________也日趋成熟。

3.影响(1)生产力:工业获得了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被称为____________。

(2)社会关系: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__________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3)生产方式:生产和________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4)社会面貌: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知识点三信息技术的发展1.诞生(1)________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________的产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理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运用: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运用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自学指导】一、蒸汽时代的到来【自主学习】阅读材料材料一 18世纪初,人们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极大地提高了手工工场的效率,并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诞生。

但是这些工厂却有着共同的局限,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靠近河流的地方作为厂址。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牛顿系统解决了力学问题,为之后的机器设计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解说词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蒸汽时代到来的背景:1、背景:2、诞生:3、扩展:【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

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590镑。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

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840年增至3000万吨。

材料二瓦特的蒸汽机能够提供可控制的任何强度的动力,在生产中广泛应用,适用于各种工作机,因此被称为“万能蒸汽机”。

自此以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考点要求】瓦特改良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活动1:基础知识梳理】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历史背景:
(1)经济: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2)政治保障:英国的胜利;
(3)科技: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进程:
(1)改良:1785年,改良蒸汽机;
(2)应用:工业部门先后采用改良蒸汽机作为;
(3)推广: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和被广泛采用。

3、影响:
(1)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

(2)工业生产: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逐渐形成。

(3)城市进程: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

英、法、美等国家成为。

(4)世界联系:带动交通工具的革命,世界各地的,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

(5)环境污染问题加剧。

(消极)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电气时代的到来)
1、条件:1831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进程:
(1)和的发明和使用使成为新能源;
(2)技术日趋成熟,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3、影响:
(1)生产力: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进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改变着和: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3)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的形成。

(4)使世界联系更紧密,世界市场。

(5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
1、过程:
(1)1946年,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战争需要)(2)年,互联网产生于美国。

(冷战需要)
(3)20世纪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影响:
【积极】
(1)生产力:人类进入“”。

(2)世界联系:加快了的步伐。

(3)促进的更新。

(4)推动人类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沟通方式变化,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消极】给人们特别是。

【活动2:知识运用与思维训练】
材料一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

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

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呈现出许多鲜明特点: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趋势大为增强……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技术能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三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9科学发展报告》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三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活动3:课堂检测】
1. 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
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

”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2. 《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一书写到“我们知道,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
个基本要素。

没有物质的世界是一个空虚的世界,没有能量的世界是一个死寂的世界,没有信息的世界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

物质、能量及信息三者缺一不可。

”对于材料中提到的物质、能量及信息,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人类对物质、能量及信息的认识和利用,不是同步的
B.人类对信息的认识与利用,是伴随着对物质和能量的认识与利用而开始的
C.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导致建立在理论水平上的信息技术出现的稍晚一些
D.人类对物质、能量及信息的认识和利用都是伴随着科学理论的突破而进行的
3.伊朗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屡屡被曝光。

这突出反映了
A.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 B.西方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出现曲折
C.第三次科技革命负面影响增大 D.报刊、网络和电视等媒介监督作用增强4. 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

但政治上的文
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

……收音机改变了一切。

……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


这直接说明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5.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
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

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科技的发展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活动2】
提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对工业生产影响不大,科技发明多半由技工完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提示:(1)促进作用: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加大科技投入的原因:科技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金融危机。

【活动3】
DDDAD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活动2】
提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对工业生产影响不大,科技发明多半由技工完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提示:(1)促进作用: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的形成和发展。

(2)加大科技投入的原因:科技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金融危机。

【活动3】
DDDAD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活动2】
提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对工业生产影响不大,科技发明多半由技工完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提示:(1)促进作用: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加大科技投入的原因:科技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金融危机。

【活动3】
DDD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