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之比较研究
名词解释垮掉的一代
名词解释垮掉的一代在当下的社会中,有一个群体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他们是指那些对传统规范和社会期望产生了强烈反痛感的年轻人。
这一代人不再接受固有的定义和框架,他们试图打破条条框框,追求自由和个性的表达。
名词解释垮掉的一代,既是对他们的一种定义,也是对他们特点的一种概括。
这个词汇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20年代,最初是由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在其一本同名小说《垮掉的一代》中使用的。
这本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引起了当时年轻人的共鸣。
从此以后,“垮掉的一代”这个词汇便开始流传开来,深入人心。
垮掉的一代往往被认为是一群有些迷茫,甚至有些自我放逐的年轻人。
他们对于当下的社会价值观持怀疑态度,不愿意盲目接受现有的体制和规则。
他们追求自由和个性的表达,寻求真实和自我。
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内心的丰富和体验的丰富,而非对外在物质的追逐。
这一代人往往对工作和事业没有强烈的动力,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们更愿意在追求个人兴趣和热爱的道路上探索和奋斗,而非听从传统的“安稳就业”。
这样的人生选择往往被认为是追求梦想的勇敢之举,也让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满足感。
然而,垮掉的一代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他们虽然追求自由和个性的表达,但有时却会变得孤独和迷茫。
因为他们与主流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观有所不同,他们可能会感到被边缘化或无法融入。
他们也面临着物质生活的压力和生计的问题。
在这个社会中,一切都需要金钱,而他们的选择往往不被看作是“安稳”的选择。
尽管如此,垮掉的一代并不是消极的群体,他们积极地追求个人成长和意义的追寻。
他们更注重人际关系和社区精神,倡导公平和平等。
他们致力于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通过参加各种社会运动和慈善活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当代社会中,垮掉的一代早已不再是边缘群体,他们的观念和价值观正在渐渐改变传统社会的规范和标准。
他们的存在和影响无论是在文化、艺术、还是在技术、教育等各个领域都不容忽视。
“迷惘的一代”真正内涵
《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的一代”摘要:厄内斯特。
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着重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代人的心理,这是一个内心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在现实中挣扎的灵魂的独白。
小说中的人物经历了极大的痛苦和折磨,最终寻找到了精神和感情的出口,坚强地从历史带给他们的伤害中站起来,走向新的生活和希望。
这正是“迷惘的一代”的真正内涵。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泛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代人,也特指出生在1900年前后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登上文坛的一代美国作家。
他们的作品集中反映了一战后青年厌恶战争同时又因失去方向而痛苦迷惘的心理,是现代主义初期青年文化反叛的一部分。
但他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学流派,而是各自保留自己的独立风格。
这一代人的迷惘是因为他们的传统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与战后的世界格格不入,加之受美国政府推行的“恢复常态”政策影响,使这些青年感到美国冷酷无情,只重实际利益,从而使这些青年与美国在精神上疏远起来。
海明威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归来后的191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26年发表了成名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
在这部小说的扉页,海明威引用美国“意象派”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对他说的一句话作为题词:“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 小说因此被视为“迷惘的一代”——无论是作为文学流派的,还是作为一代战争受害者的宣言书,海明威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太阳照常升起》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写了战后一群青年流落在巴黎的生活情景。
表达了当时的青年一代的幻灭感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精神和强烈的反战情绪。
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在身体上、精神上、道德上、心理上受到战争的损伤和摧残,他们没有精神支柱,没有奋斗的目标,表面上寻欢作乐,内心却隐藏着深刻的悲哀。
他们对战争极端厌恶,对传统价值观念产生怀疑,对生活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无法在一个信仰失落的时代保持他们在精神上的平衡. The dignity of movement of an iceberg is due to only-eighth of it being above water.但是因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所以我们只看到那些迷惘、失落、悲观、孤独而无助的灵魂在现实的世界里苦苦挣扎,只看到他们在奢靡的生活中放纵自我、麻醉自我。
中西“垮掉的一代”比较
中西“垮掉的一代”比较作者:韩海燕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02期摘要:在美国的20世纪的50年代与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都产生过一场“垮掉的一代”的文学运动,美国的“垮掉的一代”显然对中国的“垮掉的一代”产生过影响,但中国的“垮掉的一代”却和美国的“垮掉的一代”有差异。
关键词:垮掉的一代美国中国差异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产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三十多年后中国也产生了一场影响不小的“垮掉的一代”的文学运动,毫无疑问,中国“垮掉的一代”的文学运动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美国“垮掉的一代”的文学影响,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一下中西“垮掉的一代”文学的异同:首先,看看产生的背景,美国的“垮掉的一代”的文学运动产生可以追溯到“迷惘的一代”,“迷”文学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产生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美青年被帝国主义的谎言所欺骗参加了战争,充当了帝国主义的炮灰,在战争当中饱受创伤,战后反思,认为造成自己悲惨命运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的战争,但是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从来不对生活抱怨过多,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单枪匹马地奋斗,他们并不与现实同流合污,对现实进行了反抗,但这种反抗显得有些消极,因为他们不去追究造成自己不幸的社会根源,更不去寻求消灭这种不幸的正确方法,他们只是凭着直觉经验同残酷的现实作斗争,或是在爱情的欢乐中和酒精的麻醉中寻求精神的解脱,或是把优美宁静的大自然当成精神避难处。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进入了一个更深刻严肃的历史时期,一个方面美国政府奉行杜鲁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一方面加剧冷战,恶化世界空气,另一方面在国内加紧实行法西斯式宣传欺骗和恐怖政策,镇压进步力量,把世界性核战争的阴影严酷地笼罩在人们头上。
“迷惘的一代”的逃避、消极的情绪更加一步蔓延,大多数人们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
就在这巨大而沉重的精神困顿面前,出现了一批敏感多思的青年,试图反抗这种精神迫害与行动禁锢,另一个方面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传统信仰的缺失,年轻人的迷惘和与日俱增的社会责任感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使他们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反抗社会的虚伪、庸俗的生活,他们表现得十分沉沦颓废。
垮掉的一代
一、由来垮掉的一代/或称疲惫的一代(Beat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
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
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
此后,“垮掉的一代”的称谓才借助各种媒体流传开去。
“垮掉的一代”实际上是“迷惘的一代”的对照。
海明威在小说《太阳依旧升起》中塑造了“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这个称谓来自美国著名作家斯泰因为《太阳依旧升起》题的一句辞——“你们是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包括海明威在内),他们之所以对生活失去信念是由于战争的创伤,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失去对人性的渴望。
“垮掉的一代”则不同,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丧失了对人性的最基本的理解,用“垮掉的一代”作为称谓也表达了公众对他们的失望和不满。
之所以将这样一小群潦倒的作家、学生、骗徒以及吸毒者当作“一代”,是因为这个人群对二战之后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西方文学领域,“垮掉的一代”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垮掉的一代”的成员们大多是玩世不恭的浪荡公子,他们笃信自由主义理念。
他们的文学创作理念往往是自发的,有时甚至非常混乱。
“垮掉的一代”的作家们创作的作品通常广受争议,原因是这些作品通常不遵守传统创作的常规,结构和形式上也往往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
“垮掉的一代”对后世的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文化研究学者们看作是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亚文化”。
“垮掉的一代”的重要文学作品包括杰克·克鲁亚克(1922年-1969年)的《在路上》、艾伦·金斯堡(1926年-1997年)的《嚎叫》和威廉·博罗斯(1914年-1997年)的《裸体午餐》等。
金斯伯格与“垮掉的一代”_垮掉的一代
《金斯伯格与“垮掉的一代”_垮掉的一代》我相信,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会在内心深处构建一座精神的房舍以供心灵栖居,因为就像人不能整天游荡在大街上,心灵也需要一个僻静隐秘的空间。
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各占一半,那么,这所房子里就可以存放他生命的一半时光。
对于我来说,我更愿意把大多数的时间消磨在这个既狭小又博大的房子里,静静地,等待着痛苦或者幸福的到来,但无论是痛苦还是幸福,都是一种永生难忘的铭心刻骨的快乐。
这次,来敲响我的房门的是一个叫艾伦・金斯伯格(金斯堡)的美国男人,他披散着满头的鬈发,目光炽烈,与一个同性伴侣共同生活至死。
他用惊世骇俗的长诗《嚎叫》,以振聋发聩的声音敲响了我的房门,台风一样的震荡伴随而来,房顶上的瓦片噼噼啪啪掉下来,窗外呼呼响着风声。
那完全是一种地震的感觉,精神的地震。
很长一段日子,我在震荡中时刻感觉到一股冰凉而强大的力量从头顶灌入,然后以液体的形式流向身体各处,我知道,正是金斯伯格绝对自由的品质像高压水龙头在冲刷着我布满尘垢的房子,冲刷着我的五脏六腑。
我真切感受到被打击的快乐,被从混沌中唤醒的快乐,任何人不能给予的快乐。
这就是精神的魅力。
我开始在我有限的空间里寻找一切与金斯伯格有关的东西,我产生了了解他的巨大兴趣,就像少女时代对爱情的狂热。
我的脑海中总是闪过金斯伯格和他的朋友驾车飞驰在美国高速公路上的情景:他的头发在风中飞舞,他双手高扬,在竭力抓住来自身体最深处最真实的东西。
因为金斯伯格,我粗浅了解了美国五十年代的“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是美国战后的一代,他们成长在一个循环发生战争的世界上,有人曾把他们同以海明威、艾略特等为代表人物的“迷茫的一代”做了对比。
循环的战争使“迷茫的一代”脸上布满“一切被剥夺、一切丧失殆尽”的神态,那种带有浪漫情调的失望最终变成了一种幻灭。
评论家们指出,被“迷茫的一代”指责为背叛的艾略特在他的诗歌《荒原》中恰恰表达的就是这种“几乎看不到任何目的地的迷茫感,读者在读这首诗时便会感受到事物的内在凝聚力已荡然无存”。
迷惘的一代作家 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
迷惘的一代作家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原创版)目录一、迷惘的一代作家的背景和定义二、迷惘的一代作家的特点和代表人物三、迷惘的一代作家对美国文学的影响四、结论正文一、迷惘的一代作家的背景和定义迷惘的一代作家,又称迷失的一代,是美国文学评论家格特鲁德·斯坦因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
这个时期,美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价值观和信仰受到了挑战和冲击,这使得这一代作家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失望和不满。
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合战后的世界,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
二、迷惘的一代作家的特点和代表人物迷惘的一代作家的特点是反叛和追求真实。
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是残酷的。
于是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挑战旧有的道德规范。
这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包括欧内斯特·海明威、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约翰·多恩·马克斯韦尔等。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揭露和对人性的剖析,展现了这一代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三、迷惘的一代作家对美国文学的影响迷惘的一代作家对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不仅揭示了战后美国社会的现实面貌,也反映了这一代人的精神困境和价值观的迷失。
他们以一种反叛的姿态挑战了旧有的文学传统和道德观念,为美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结论总的来说,迷惘的一代作家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群体。
他们以反叛和追求真实的精神,揭示了战后美国社会的现实面貌,同时也反映了这一代人的精神困境和价值观的迷失。
世界文学简史复习资料外国文学考试
外国文化考试范围一.填空题1.司汤达《红与黑》(副标题一八三零年纪事)标志这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主人公于连•索雷尔企图改变平民地位,不择手段的向上爬,最后遭到贵族阶级扼杀;与于连命运相连的两个女性是他的两个情人马蒂尔德和德•雷纳尔夫人。
(p224上)2.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副标题外省风俗);主人公农庄主之女爱玛嫁给乡村医生包法利,但是丈夫的平庸使她感到爱情破灭,并先后与地主罗道耳弗,书记生赖昂发生关系,最终在走投无路之际,吞砒霜自尽。
爱玛是一个受侮辱受损害的女性代表;包法利是平庸的代表。
(p266上)3.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是哈代进入晚期小说创作的标志。
作品叙述的是苔丝为了帮助家庭摆脱经济苦难外出做工而遭到的不幸;主人公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她本是受侮辱的人,但是在资产阶级的到的面前,她却被看成是伤风败俗的典型。
作者笔下冒牌本家亚雷•德伯揭露了宗教的伪善;文中塑造的与苔丝相对照的男主人公安玑•克莱在发现苔丝已被德伯玷污后,就暴露了他的软弱性和局限性,揭露并批判了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
(p296上)4.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副标题一个家族的没落)是他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编年史式的长篇记述体作品。
(p44下)5.巴尔扎克以“场景”和“研究”为题名,将自己的作品结集出版。
《人间喜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风俗研究》;第二部分《哲学研究》;第三部分《分析研究》。
《驴皮记》属于哲理研究部分。
6.《高老头》中的高老头有两个女儿。
(p259上)7.狄更斯的《双城记》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巴黎和伦敦作为故事的发生地。
作者在文中宣扬人道主义思想,作品中的主人公梅尼特医生就是人道主义的典型。
(p277上)8.《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自己最喜爱的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
9.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人物关系:简·爱毕业后,在罗切斯特的庄园工作。
随后两人相爱,但在两人结婚当天,简·爱意外得知罗切斯特的前一位夫人并没有死,而是被关在庄园里,于是离开庄园。
迷惘的一代-作家自我流放原因再探
“迷惘的一代”作家自我流放原因再探“迷惘的一代"作家自我流放原因再探虞建华’内容摘要: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一批美国作家纷纷自我流放到法国巴黎,形成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
批评界往往将流放的动机合理化、逻辑化,使这一现象成为可以做出精确阐释的文化表态。
笔者将流行的解释归为“战争幻灭说”和“文化朝圣说”,并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还有许多其他原因,如法郎贬值、格林尼治村的瓦解和新消费道德的形成等,共同造成了这一文化现象,其真实理由也许比一般认可的更复杂,但也更实际。
关键词:20年代迷惘的一代自我流放流放,或日自我流放,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文学的一大奇观。
一批在美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作家和诗人,包括海明威、费茨杰拉德、安德森、多斯·帕索斯、艾略特、庞德、斯泰因、福克纳、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福特·麦道克斯·福特、理查德·赖特、马尔科姆·考利、埃德蒙·威尔逊等人,先后出走到法国巴黎。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我流放也为后来的批评家们所津津乐道。
他们用一个统一的标签插在这一批流放作家的头上.称之为“迷惘的一代”。
但是这批文化青年出走的动机是什么?他们自我流放到法国想表达什么意图、达到什么目的?对这些问题人们给过各种回答。
由于20年代是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十年,也由于这批自我流放的作家经常处于关注的中心,更由于他们自己始终没有给过一个令人信服的“说 法”,于是,文史学家和批评家们做出种种努力,纷纷替他们“自圆其说”,进行合理化推导,使流放现象成为一种可以精确阐释的文化表态。
但这样做反而歪曲了事情的本来面貌。
我们常看到的各种各样对流放现象的解释,笔者主要归总为“战争幻灭说”和“文化朝圣说”o。
这两条促成自我流放的理由是可以成立的,但笔者认为它们不是主要理由。
更不是全部理由。
自我流放是一种连流放者自己也难讲清的冲动和许多现实条件共同促成的,其真实原因要比逻辑的、理性的、甚至“高尚”的行为动机复杂得多。
世界主要文学流派简介汇总(之二)
世界主要文学流派简介汇总(之二)包含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迷惘的一代、哈莱姆文艺复兴、构成主义、意识流主义、新感觉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黑色幽默、存在主义、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愤怒的青年、新小说派等16个文学流派的简介。
(一)表现主义二十世纪初流行于德国、奥国、北欧和俄国,以绘画、音乐、诗歌、戏剧为主的资产阶级文学艺术流派。
该派艺术家对资本主义黑暗现实带有盲目的反抗情绪;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标榜艺术的无目的性,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以过分夸张的形体和色彩满足官能的刺激,是帝国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腐朽没落的反映。
戏剧方面代表人物有凯撒等;绘画方面代表人物有考考施卡、诺尔德;诗歌方面代表人物有贝恩;音乐方面代表人物有申别尔格等。
(二)超现实主义现代资产阶文艺思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先在瑞士出现达达主义,继在法国演变为超现实主义,由法国作家布洛东1924年在巴黎发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而得名。
它的哲学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下意识的领域”、梦境、幻觉、本能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文艺作品表现的思想必须超越理智,超越现实,否定文艺反映现实的基本规律。
超现实主义的诗歌、散文、绘画所表现的是荒谬混乱的感觉和印象,杂乱堆积的细节和晦涩难懂的符号,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苦闷彷徨,寻找出路以至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
代表人物还有:作家苏波、查拉等,画家有阿尔普、米罗等。
超现实主义派中有一些人后来转向进步文艺阵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大为流行。
(三)未来主义未来主义是指二十世纪早期发生在意大利文学艺术界的一场运动及思潮。
一九零九年,意大利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利奈蒂发表了《未来主义的诞生及其宣言》,引起了强烈反响。
其后,法国的《费加罗报》、意大利的《波西亚杂志》以及《拉萨巴报》先后成为宣传、讨论未来主义的运动中心。
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又称:迷失的一代。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有一批青年作家陆续登上文坛。
他们不仅年龄相仿,而且经历相似,思想情绪相近,在创作中表现出许多共同点,逐渐形成一新的文学流派。
代表作家有海明威(1899—1961)、福克纳(1897—1962)、约·多斯·帕索斯(1896—1970)、菲兹杰拉德(1896—1940),和诗人肯明斯(1894—1962)等。
“迷惘的一代”在战争期间深受战争宣传的欺骗之苦,对所有崇高的字眼都弃之如敝屣:“什么神圣、光荣、牺牲这些空泛的字眼儿,我一听就害臊??我可没见到什么神圣的东西,光荣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光荣,至于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不同的是肉拿来埋掉罢了。
”所以他们在文学创作时推崇文字上的简约主义。
海明威更是把这种简约风格推到了极致。
他采用电报式的语言,通过简约的对话和细节,用含蓄的、间接的手法暗示人物内心的戏剧性变化,而不是像传统的作法那样通过描述来铺陈人物内心。
结尾也常常是戛然而止,绝不拖泥带水,也不煽情作秀,即所谓的“零度结尾”,反而赋予了作品更为震撼人心的力量。
海明威因为精通叙事艺术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冰山原则”就是他现代叙事艺术的集中体现,作家只写露在水面上的八分之1一,其余的八分之七仅通过暗示留给读者去补白。
这种创作原则极大地影响了他同时代及后辈作家的创作倾向。
口语化成为一代人散文风格的普遍特色。
埃德蒙·威尔逊甚至在他的文学评论中也摒弃学究字眼,选用口语词汇。
亨利·米勒在《北回归线》(一九三四)中把这种倾向推到极端,成为用粗鄙的语言来表现道德冷漠和感觉精微的迷惘特征,结果被萧伯纳骂作是“为下流而下流”(dirt for dirt’s sake),难登大雅之堂。
“迷惘的一代”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形式上勇于创新。
凯鲁亚克与垮掉派,《在路上》
影响1、凯鲁亚克是美国五十年代中期崛起的“垮掉的一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凯鲁亚克在小说中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自动写作手法——“狂野散文”,他的“生活实录”小说往往带有一种漫无情节的随意性和挑衅性,颠覆了传统的写作风格。
其疏狂漫游、沉思顿悟的人生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一种理想。
他以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与文学主张,震撼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社会观。
他一生共创作了18部小说,大多带有自传性质。
凯鲁亚克的作品艺术性稍差,但对社会现实有独到的认识,有助于了解当今一部分西方青年的精神危机,加深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的认识。
(比如,《在路上》这本书就是在几个星期之内写成的,以后几年没有再修改,小说结构松散,断断续续,描写一群年轻人的荒诞不经的生活经历,反映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空虚和浑浑噩噩的状态。
后来,凯鲁亚克的《萨克斯医生》和《麦琪·卡西迪》这两部小说,在1959年闪电般地问世,均包含着作者的自传成份,充斥着失去信仰的年轻人的苦闷,彷徨和消极对抗情绪。
)克鲁亚克晚年与多病母亲生活在一起,思想也趋向保守。
他被称作“垮掉的一代之王”,但他本人却并不喜欢这一“美誉”,去世之前他曾对《纽约时报》记者说:“我不是‘垮掉的一代’,我是天主教徒。
”2、嬉皮士运动60年代的精神是叛逆的,60年代的文化是叛逆的,60年代的生活也是叛逆的。
(接课件)3、垮掉的一代•(1)有人根据英文“Beats”和“Beatniks”(“垮掉青年”的俗称与谑称)译成“避世青年”或“疲塌派”,也有人取其诗歌的部分特征,称为“节拍运动”或“敲打诗派”。
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
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
此后,“垮掉的一代”的称谓才借助各种媒体流传开去。
实际上,“垮掉的一代”是“迷惘的一代”的对照。
“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之比较研究
“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之比较研究摘要:“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分别产生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后。
他们产生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处境,面对传统价值观的丢失,他们也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反叛。
通过建立两者分析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美国的社会和思想状况,认识一个全面的美国社会,了解一个完整的美国现代文学关键词:“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反叛;自由一、不同的时代背景“迷惘的一代”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1917年,美国宣布对德开战。
为了鼓动青年们参战,他们打着“拯救民主”、“伸张正义”、“为和平而战”的口号。
在这种怂恿下,青年们把参加战争看成充满了理想色彩,认为这是实现人生抱负的好机会,他们怀着浪漫主义理想和维护正义的使命感,纷纷报名参军。
满怀希望和理想走上战场的青年,满以为能充分实践自己的正义和伟大的使命,但后来他们发现战争远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战场上,他们感受到的只有战争的灭绝人性,生命如儿戏,他们逐渐看清战争的本质,他们只是美国大资产阶级争取利益的工具。
“垮掉的一代”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国人还没有从一战的恐怖中走出,二战又开始了。
二战的来临,使美国人陷入比一战更深的恐惧中,社会秩序的错乱使人们的精神发生了巨大的裂变。
二战的爆发使人们完全失去了作为人的根本价值,人们的信仰和精神支柱都坍塌了。
如果一战时人们对政府还抱有期望,而经历了更为灭绝人性的二战后的青年则彻底对美国政府失去信任。
他们一开始就以特异独立的行为反抗着社会。
二、不同的社会背景一战和二战后社会的现实状况是不一样的。
一战后,令青年们引以为荣的整个欧洲的传统文明一下子坍塌了,欧洲一片混乱。
当初满怀理想冲上战场的年轻人战后回到家乡,发现一切跟战前都不一样了。
他们并没有成为众人崇拜的英雄。
他们过去的工作都被未去服役的人夺走,战后初期不景气的工商业使他们难以找到工作,作为退役军人的他们被视为难以管教的孩子。
浅谈迷惘的一代与垮掉的一代
浅谈“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本质的异同定义(摘自:维基百科)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又称迷失的一代、失落的一代,通常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年的一代人。
海明威在其创作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使用了“迷惘的一代”作为题词,从而使这一名称广为人知。
“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
所谓“迷惘”,是指他们共有的彷徨和失望情绪。
“迷惘的一代”尽管是一个短暂的潮流,但它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确定了的。
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
该流派的作家都是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喜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和种族隔离,讨厌机器文明,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纵欲、吸毒、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因此被称作垮掉的一代。
相同点“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分别产生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后。
尽管两个流派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之下,甚至是文学评论界的反应也完全不同,但是当将两个流派分别放在各自特定的历史时期,通过对时代背景、现实处境、思想基础、发展历程的比较分析,发现两者具有共同的反叛主旨,即反叛主流价值观,宣泄个人感受,用另类的方法引起社会的关注。
同时,对两者的比较放在美国文学的纵向发展中,又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两者一脉的相承精神实质,即追求自由、独立的美国精神。
“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在创作手法上无疑属于创新一代,他们都把生活方式与艺术风格相结合,把自己的经历、对时代的感受体现在作品中。
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借鉴了现代主义写作手法,独树一帜,以凯替亚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融合了现代主义或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创作手法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们在艺术上敢于冲破一切传统的羁绊.大胆创新这两代作家在创作手法上的共同点就是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现代主义的写作技巧来体现他们作品的主题。
垮掉一代文化
“垮掉一代”(Beat Generation)
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 后提出的。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 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 “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 结在一起。
2.什么是“迷惘一代”?
海明威在小说《太阳依旧升起》中塑造了“迷惘的 一代”(Lost Generation),这个称谓来自美国著 名作家斯泰因为《太阳依旧升起》题的辞 ——“你 们是迷惘的一代”。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导致 世界第一次大战的全面爆发,持续四年,给世界带 来沉痛灾难,“迷惘的一代”所指的就是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包括海明威在内), 由于战争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他们丧失了对生活 的信念,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3.详细的对比
1.时代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2.社会背景 经济萧条→复苏 3.反叛形式 “重压下的优雅”→“赤裸裸的嚎叫”
讨论:垮掉一代的利弊是什么?
三 “垮掉一代”的文化理念
1.精神自由和性解放 2.文学作品不受检查制度危损的自由 3.大麻和其他毒品合法化 4.摇滚乐吸收蓝调因素并施行节奏革命 5.反对军事、工业文明 6.“第二信仰” 7.反对全国性的政府权威,维护地方文化
问题:文中有这样两句 话: “因为我很贫穷,所以 我拥有一切” “我还年轻,渴望上 路”, 你怎样看待这两句话?
文本特点: 从文体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以个人经验 为题材的叙事方式,带有自传的回顾与 总结,随笔的从容,日记的私密性质, 同时融合了小说、自白、剖析和传奇的 特点——它可以将虚构的故事、随意的 絮语、内心的独白自由组合,使得真实 与虚构相互交织,“善”与“恶”相互 转化,并将自己的叙述、言说、幻觉交 织在一起,使一个原生态的自我彻底地 展现出来。
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或称疲惫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
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
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
缘由此后,“垮掉的一代”的称谓才借助各种媒体流传开去。
“垮掉的一代”实际上是“迷惘的一代”的对照。
海明威在小说《太阳依旧升起》中塑造了“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这个称谓来自美国著名作家斯泰因为《太阳依旧升起》题的一句辞——“你们是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包括海明威在内),他们之所以对生活失去信念是由于战争的创伤,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失去对人性的渴望。
“垮掉的一代”则不同,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丧失了对人性的最基本的理解,用“垮掉的一代”作为称谓也表达了公众对他们的失望和不满。
成因之所以将这样一小群潦倒的作家、学生、骗徒以及吸毒者当作“一代”,是因为这个人群对二战之后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西方文学领域,“垮掉的一代”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垮掉的一代”的成员们大多是玩世不恭的浪荡公子,他们笃信自由主义理念。
他们的文学创作理念往往是自发的,有时甚至非常混乱。
名词解释垮掉的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
该流派的作家都是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喜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和种族隔离,讨厌机器文明,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纵欲、吸毒、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因此被称作垮掉的一代。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种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
属于这个流派的作家有海明威、福克纳、帕索斯(1896~1970)和肯明斯(1894~1962)等,他们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种种苦难,深受“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故通过创作小说描述战争对他们的残害,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
这一流派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惘和迟疑的20年代作家,如菲兹杰拉德、艾略特和沃尔夫(1900~1938)等。
特别是菲兹杰拉德,对战争所暴露的资产阶级精神危机深有感触,通过对他所熟悉的上层社会的描写,表明昔日的梦想成了泡影,“美国梦”其实根本不存在,他的人物历经了觉醒和破灭感中的坎坷与痛苦。
沃尔夫的作品以一个美国青年的经历贯穿始终,体现了在探索人生的过程中的激动和失望,是一种孤独者的迷惘。
迷惘的一代作家在艺术上各有特点,他们的主要成就闪烁于20年代,之后便分道扬镳了第1章绪论迷惘的一代研究现状及趋势:从文学、文本到文化迷惘的一代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一般说来,文学流派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具有相近审美倾向与艺术风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组成的群体性结构”,ll]迷惘的一代并不是什么运动或是有组织、有共同纲领的团体。
这个名词源自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曾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随后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一句题词,于是,“迷惘的一代”就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专门名词,用来称呼那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并在20年代蜚声文坛的年轻作家,这些作家中有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托马斯·沃尔夫等人。
迷惘的一代与垮掉的一代的反叛
“迷惘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 和 是美国历史上分别产生 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文学流派, 尽管两个流派产生于不同 的历史时期、 文化背景之下, 甚至是文学评论界的反应也完全 不同, 但将两个流派放回各自特定的历史时期, 发现两者都具 有反叛的共性: 即反叛主流价值观, 宣泄个人感受, 用另类的 方法引起社会的关注。 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两者的反叛和它 们在反叛中的精神建构。 一、 反叛的追求——捍卫自由、 人性、 生命价值 “迷惘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 和 在反叛的外表下都在寻找 着一种新的价值体系,迷惘的一代” “ 建立了 “准则英雄” 即面 , 对困境和厄运仍保持优雅风度的气质。 “垮掉的一代” 在离经 叛道的疯狂行为下, 掩藏的是他们对人的真实本性的追寻。 两个流派通过反叛表达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肯定和对自由的 追求理想。 海明威是 “迷惘的一代” 的代表作家, 他虽然塑造了一些 被称为 “迷惘的一代” 的人物, 但他的目的并不是宣传迷惘。 《太阳照常升起》 描写了一群战后思想陷入混乱、 前途渺茫、 道 德观念无所适从的年轻人, 他们都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脱 离了传统社会, 把生活当作游乐场, 对于他们这一代来说, 爱 情已经死去, 生活已经没有意义。海明威别具匠心的塑造了 主人公杰克, 使他高于其他青年, 他在看似的醉生梦死中仍在 追寻着生存的法则。最后斗牛士罗梅罗给杰克提供了启示: 既然爱情和宗教已经灭绝, 人必须学会规定自己的道德标准, 在困境中保持男子汉的风格, 按照这个准则去生活。小说的 扉页上, 海明威引用了 《圣经传道书》 上的话:一代过去, “ 另一 代又来; 地却永远长存。 日头出来, 日头落下, 急归所出之地。 …仍归还何处。 与 ” “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对应, 他显然是要 告诉人们: 人只是历史上的匆匆过客, 人要接受失落和死亡的 事实, 要忍受巨大的伤痛勇敢地接受生活中的失败, 继续活下 去, 显示出生命的价值。 老人与海》 《 这部作品, 老渔夫圣地亚 哥顽强与厄运抗争, 在大海上奋战三天三夜后只拖回马林鱼 的骨架, 但他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 彰显了人的价值。 “垮掉的一代”用离经叛道的行为彰显生命的价值和人 性, 而且表现出对旧秩序的弃绝, 对新世界的苦苦思索和探 寻。 《在路上》 被称为 “垮掉的一代” 的圣经, 主人公狄恩是个 疯狂的人物, 他有时大喊大叫, 放荡不羁, 有时又以学究式的 口气说话。 他可以马不停蹄的飞车千里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
老人与海
摘要:“迷茫的一代”尤其是指在20世纪20年代在文坛上获得声望、在30年代获得广泛影响的一批美国作家。
他们创作出与以往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不同的新的写作方式,如象征主义手法、意识流、意向主义。
本文将从海明威的一些作品中追寻他的显著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迷茫的一代;内斯特;海明威;创作特征;作品“迷惘的一代”特指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20世纪20年代的文坛上已经享有声誉的一批美国作家。
这一称谓源自美国女作家哥特鲁特.斯泰因,她称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
作为20世纪之初的一位女作家,哥特鲁特.斯泰因具有极强的反传统和反叛精神,海明威将她视为“精神上的领袖”,海明威把哥特鲁特.斯泰因对他的评价作为他的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铭文。
具有“迷惘的一代”特征的作家包括欧内斯特?海明威、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约翰·多斯·帕索斯、托·斯·艾略特和托·马斯·沃尔夫等。
“迷惘的一代”与自然主义作家的创作差异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即将结束,一种新的重要的文学创作方式出现了:一批被称作“迷茫的一代”的作家摈弃了以往的理想、价值观,取尔代之的是以一种绝望的、愤世嫉俗的醉生梦死的表现方式。
“迷茫的一代”是时代的产物,他们在战后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并经历着“荒原”中所渗透出的绝望的腔调。
一些年轻的作家以他们在战争中的经历作为创作背景,例如欧内斯特. 海明威、约翰·多斯·帕索斯和威廉?福克纳等。
作品主题表现出与社会的疏离感海明威的作品中人物不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他们在情感上和社会有着很深的隔阂,他们游离于社会的边缘。
先验主义的理念曾经影响着很多作家,先验主义的理念认为人可以自由的选择他所愿意做的一切事物,人类创造自己的命运,没有什么是命中注定的,人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人们再也找不到这种理念的踪影。
他的作品昭示着人是险象环生的生存环境的无助的受害者,这种环境中到处充满了暴力和苦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之比较研究
摘要:“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分别产生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后。
他们产生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处境,面对传统价值观的丢失,他们也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反叛。
通过建立两者分析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美国的社会和思想状况,认识一个全面的美国社会,了解一个完整的美国现代文学
关键词:”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反叛自由
一、不同的时代背景
“迷惘的一代”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1917年,美国宣布对德开战。
为了鼓动青年们参战,他们打着“拯救民主”、“伸张正义”、“为和平而战”的口号。
在这种怂恿下,青年们把参加战争看成充满了理想色彩,认为这是实现人生抱负的好机会,他们怀着浪漫主义理想和维护正义的使命感,纷纷报名参军。
满怀希望和理想走上战场的青年,满以为能充分实践自己的正义和伟大的使命,但后来他们发现战争远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战场上,他们感受到的只有战争的灭绝人性,生命如儿戏,他们逐渐看清战争的本质,他们只是美国大资产阶级争取利益的工具。
“垮掉的一代”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国人还没有从一战的恐怖中走出,二战又开始了。
二战的来临,使美国人陷入比一战更深的恐惧中,社会秩序的错乱使人们的精神发生了巨大的裂变。
二战的爆发使人们完全失去了作为人的根本价值,人们的信仰
和精神支柱都坍塌了。
如果一战时人们对政府还抱有期望,而经历了更为灭绝人性的二战后的青年则彻底对美国政府失去信任。
他们一开始就以特异独立的行为反抗着社会。
二、不同的社会背景
一战和二战后社会的现实状况是不一样的。
一战后,令青年们引以为荣的整个欧洲的传统文明一下子坍塌了,欧洲一片混乱。
当初满怀理想冲上战场的年轻人战后回到家乡,发现一切跟战前都不一样了。
他们并没有成为众人崇拜的英雄。
他们过去的工作都被未去服役的人夺走,战后初期不景气的工商业使他们难以找到工作,作为退役军人的他们被视为难以管教的孩子。
他们发现传统的清教价值观已不复了,他们已很难再适应自己的城镇和家庭,无法跟周围的人沟通,他们变得跟现实格格不入。
一战对知识分子造成了更持久的精神创伤。
他们对社会上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追求高尚情趣不满。
所有这些变化,使得一代青年知识分子感到茫然,无所适从,他们失去了旧的根基,却找不到新的方向,思想空虚、精神孤独,自然的与社会主流制度脱离,以“迷惘”的外观情绪来表达对社会的抗议。
二战后的美国和一战已经不一样,社会更加集权和窒息,一战后的青年只是迷惘和彷徨,社会没有对青年施加很大的压制,而二战后的社会已经完全压抑了人的本性,遭受打击的青年不能再无声的忍受下去,正常的反抗已无效,他们不能像“迷惘的一代”那样,摆出与已无关的姿态,陶醉于个人小世界。
他们便以特异独行和超
然独立的行为引起社会和大众的关注,从而表达自己对主流权威的抵抗。
三、不同的反叛形式
两个流派都变现出一种不与主流协同的精神面貌,但是他们的反叛形式是不一样的。
一个是“重压下的优雅”,一个是赤裸裸的嚎叫。
“迷惘的一代”虽然不问世事,悲观低调,但是他们并不是消极隐退者,在他们“迷惘”的外表下,却又都在寻找什么,从深层上表达了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他豪放不羁,蔑视一切压抑和束缚,我行我素,从来不按别人设定的规范做事。
他笔下的人物也是洒脱自在的人,不论是斗牛士、拳击手还是渔夫,都不动声色,外表冷酷,内心有着自己的做事准则,不管外界多么恶劣艰难,即使人注定抵抗不过自然和命运,但是人要在困境中奋力搏击,维护做人的尊严。
斗牛士罗梅罗在受伤的情况下杀死公牛,亨利跳河逃跑与凯瑟琳去瑞士,乔丹在临死之际还与敌人奋战到底,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奋战三天三夜拖回马林鱼的骨架。
这些便是海明威找到的“重压下的优雅风度”,这体现了人的反抗精神,是对人的尊严和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是追求自由的表达。
如果说“迷惘的一代”用重压下的优雅表现对主流的反抗,“垮掉的一代”则以疯狂和赤裸裸的袒露表达同样的反抗精神。
“垮掉的一代”行径极其疯狂,达到了不合常理的地步。
《在路上》中的
一群人就是这样,他们吸毒、性滥交、同性恋、飞速开车、沉迷于爵士乐、在公共场合脱光衣服,他们抛弃物欲、功名、蔑视国家政治、憎恨警察、以故意偷盗来进监狱。
在常人眼中,他们是堕落、不可救药的人,但是他们这些疯狂和自我袒露的行为处处表达对主流体制的文化的抗议,对自由的追求。
他们厌恶罪恶的大城市,他们动身到西部,到原始的墨西哥去,是因为西部远离压抑的、腐朽的东部体制,他们从黑人身上,寻找到人类纯净的本色。
他们疯狂驾车,是为了体验极速时的癫狂,他们吸毒和性滥交都是为了体验一种最本初的、灵魂彻底摆脱束缚的感觉。
因此,他们疯狂的行为只是表面,他们内心始终在探寻着人类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因此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人在日益物欲和权欲的社会中,已经变得失去自我,逐渐异化,因此,他们就是要以疯狂的行为来激起逆来顺受的人们的反抗意识,恢复人们的自由。
约翰.霍尔姆斯说“在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层面上,他们在每一个方面的这种堪称绝妙之至的对于信念的渴求和追求。
”
“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正是美国社会在不同的阶段向世人展现的两扇窗子,透过这两扇窗子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美国的社会和思想状况,认识一个全面的美国社会,了解一个完整的美国现代文学。
参考文献:
[1] 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 杨仁敬. 海明威在中国[m].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3] 李斯. 垮掉的一代[m]. 海南出版社,1996
[4] 约翰.霍尔姆斯著,文楚安译. 《这就是“垮掉的一代”》 [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