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进厂验收和管理制度
元器件、辅助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检验规范
![元器件、辅助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d62e973e45c3b3567ec8b43.png)
文件名元器件、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检验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开关控制设备产品所使用的元器件、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检验要求。
2 总则2.1 一切元器件、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均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准入库。
检验员在检验安全件时,应确认其在相关产品的CCC 认证资料“安全件一览表”中。
2.2 本规范所规定的必检项目为必须检查的项目,允许检验员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检验项目。
2.3首次使用及列入合格供应方的首次供货的电器元件采用抽样检验,样本应采用随机方法抽取。
抽出的样本应依据GB2828-87一般检查水平III级,AQL=0.1实施检验及合格批判定。
除此以外的其他电器元件采用抽样检验,样本应采用随机方法抽取。
抽出的样本应依据GB2828-87 一般检查水平II级,AQL=1.0实施检验及合格批判定。
2.4 批量与样本的计量单位应尽量采用购入合同(或发票)上规定的计量单位,如果为了便于取样本允许将原来以重量作为计量单位的物资,按其实物状态转为以“张” 、“条” 、“盒” 、“桶”、“捆” 、等单位来计量,但应在检验记录单上注明。
2.5 送检部门(人员)应按订货合同或采购清单的要求,在送检单上详细、完整地填明送检物资的型号(牌号)规格以及应有的附件与备件。
3 原辅材料检验3.1 必检项目:a)质保书或合格证等由生产厂或供货单位提供的证明其质量合格的文件,也可以是上述文件的复印件;b)规格;c)牌号;d)外观。
3.2 检验方法3.2.1质量证明文件。
3.2.2 规格检查3.2.3 牌号检查可根据质量证明文件判定。
3.2.4 外观a) 金属材料、母排不得有严重氧化、锈蚀、麻坑、翘曲变形,表面不允许有结疤、划伤、夹杂等缺陷。
b) 绝缘材料表面应平整、无气泡与杂质、裂纹、严重划伤等缺陷,层压材料不应有裂纹、起皮、分层现象。
c) 绝缘导线表面应完好无损、颜色符合订货合同或采购单要求,色泽均匀、塑料绝缘者其表面尚应无气泡。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完整版)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be69a6eefdc8d377ee322b.png)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林月工厂的质量管理工作,在负责技术质量的副厂长领导下,由质量检验科具体负责实施和贯彻高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
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厂入库质量检验1、凡属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都按有关标准,技术文件订货合同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在验收单上盖章,方可办理入库和报销手续,如果无标准又无明确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方可进行验收。
2、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原材料库的保管情况,严防混料,并按材料标准做好出库检查。
3、对于不符合外购,外协件规定的原材料,必须按有关制度办理代用手续,经有关技术部门同意方可代用,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二、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1、做到以防为主,首件必检,检查首件时"三对照"(按图样和工艺、工艺要求检查实物)。
2、对于质量控制点或已挂管理图的加工工序,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抽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管理图上,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信息。
3、凡经检查合格的零件,在零件的适当位置加盖标记,转入下道工序,生产中只允许合格品流传。
4、对于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良品(返修品,废品、回用品、次品)要及时发现,并加以管理隔离。
4.1返修品经修复并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加工。
4.2废品应订(写)上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废品区。
4.3回用品,检查员加盖回用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成品。
4.4次品、不算产值,不预计划,加盖次品标记单独存放,在生产过程中,只允许合格及经同意的回用品流传。
5、为做到以防为主,把好质量关,专职检验人员要当好三员,做好三帮,"三员"即是质量检查员又是质量宣传员,技术辅导员,"三帮"帮助工人找出并分析不良产品产生的原因,帮助工人增强质量第一思想,帮助解决质量问题。
6、认真填写好质量报表,任务单及时做好质量信息反馈。
三、搞好质量检验,确保出厂产品符合标准规定。
外协、外购件进厂验收标准及规程
![外协、外购件进厂验收标准及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0d7f07f25c52cc58bd6bec4.png)
外购件入厂验收标准及规程一、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亚洲富士长林电梯(新余)有限责任公司所涉及的曳引机、限速器及其他外购件及企业自行提供图样,技术要求的标准件等外购产品的验收。
二、目的为了对入厂外购件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防止未经验收、未经验证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以确保入厂外购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公司产品的质量要求,特别制定本规范。
三、验收规则物品进厂验收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各有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把关,凡未经进厂质量验收或进厂质量验收不合格的外购产品一律不得入库,更不能擅自使用。
四、外购件进厂验收说明(一)物品进厂验收的依据依照外协、外购物件的技术标准(由技术部负责提供)、工艺文件等相关资料。
1.外购产品由供应商提供型式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验收单、质量保证书等技术要求、质量应具备的文件。
2.没有质量证明文件的外协、外购产品,采购部门必须与技术、外协、外购件入厂验收规范品质等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在取得相应的质量文件后才能交检,否则不予验收。
3.对产品品质性能及使用安全性将产生较大影响的入厂验收外购件:曳引机等安全部件进行全检。
4. 首次签订合同意向的供方生产的外购件进行全检。
5.技术质量部门应做好质量验收记录,并将各种质量合格资料收存归档,保证其完整性,可追溯性和检索性。
(二)外购件进厂验收程序1.外协件入场后,由采购部门人员填写《报检单》(一式三份)向技术质量部验收人员进行报检,报检单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图号、数量、生产厂家等。
2.报检时,由采购部门将质量证明书及技术要求的相关的材质、型式试验等报告提交验收人员审核。
3.凡没有生产厂家验收合格证明书及有关质量凭证的产品、标识不符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其他质量凭证不合格的产品验收员不予受理,由采购部门负责退货。
若有特殊情况,应由采购部提出书面申请,报管理者批准后,方可进厂验收。
4.原始凭证审核合格后或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后,验收人员应立即按照“外购件进厂验收说明、要求”并依据本公司产品设计样图、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或技术条件及合同规定进行验收,采购部应予以配合。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操作规程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77036f9c5da50e2534d7f08.png)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操作规程(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操作规程目的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毛坯、外协半成品及配套件进入生产过程,并为稳定正常生产秩序和保证成品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
范围生产所需的各类原材料、外购、外协物资。
内容3.1外购件:外购物资进厂前,采购人员必须要求供货方提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活动的外观证明,如“厂名、厂址、检验试验报告、检验记录、技术文件、合格证”等,必须严格控制进货渠道,拒绝“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
外购物资进厂后,保管人员按《仓储管理程序》收料,并通知进料检验员检验。
外购物资按其质量特性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发生缺陷的严重性,分为A、B、C三类,A类是关键的,施行严格的全项检查。
B类是重要的,抽检必要的质量特性。
C类是一般的,可以凭供货质量证明文件验收。
检验人员首先验证外购物资的外观证明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然后按照相关的标准,图纸的特性要求对外购物资的外部形状、规格、特性、外观标记及物资外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检验,对于数量较多且一般性的外购物资可按比率10﹪进行抽样检验,并做好检验结果记录。
电机: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
然后进行通电试验测转速和技术要求是否一致。
轴承: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
按抽样标准抽查,检测外径、内径和厚度。
泵、阀: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
上液压检测台逐一检测。
密封件、胶管等由检验员确认: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
原材料、外协件管理制度
![原材料、外协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33034f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6.png)
本制度对压力容器用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入厂验收、存放、发放的要求作出规定。
质检科负责原材料的验收管理,供销科负责原材料的存放、发放管理。
其他配合。
材料的入厂验收控制程序和方法执行《压力容器创造质量保证手册》 (以下简称手册)“采购与材料质量控制”的规定。
入厂的材料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或者产品合格证,否则应予拒收。
质量证明书和材料标记的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当材料的质量证明书浮现以下任一种情况时,应对材料进行复验或者作拒收处理:(1)质量证明书内容不全;(2)质量证明书内容与实物不符;(3)质量证明书中的炉(罐、批)号与实物相符,但其它内容不完整;(4)质量证明书内容完整但实物上的炉(罐、批)号已混淆或者含糊不清。
复验的内容及要求还应符合《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相关创造标准的规定.4。
1。
1 质量证明书审核质量证明书应满足手册“采购与材料质量控制”的要求.4。
1.2 标识复核钢板上的明显部位应有清晰、坚固的标识,至少包括材料创造标准代号、材料牌号及规格、炉(批)号等,标识应与质量证明书一致.4。
1。
3 规格、数量材料规格、数量应与定货合同或者采购单中的相关要求一致。
4。
1。
4 外观质量(表面质量与尺寸偏差)表面质量和尺寸偏差应满足相应生产标准的规定.4.1。
5 化学成份分析化学成份试验方法为 GB/T223-91,其结果均应符合相应生产标准的规定。
4.1。
6 力学性能试验试件按 GB/T232-99 标准经180°弯曲试验,不得浮现断裂或者超过标准的缺陷,拉伸试验方法为 GB/T228—2002,冲击试验方法为 GB/T229—94,其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4.1.7 检验数量(1)材料标识逐张(根)进行复核。
(2)规格、数量按合同或者采购单进行核查。
(3)外观质量抽查每批不小于 2 张(根) .(4)材料需复验时按炉(罐)号进行化学成份分析,按批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4。
2。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5篇)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34036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c.png)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为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树立良好的质量信誉,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外协件(外购件),应包含整机产品、零部件、中间工序以及带料外协等项目。
一、外协的基本原则:1、由外协部门根据生产要求外协,检计处按要求进行检验。
2、外协产品,包括零件如需变更技术要求,应预先取得生产、技术部门的同意,未经生产、技术部门同意不得任意变更要求。
外协厂如不能履行合同或质量不稳定,经协调仍达不到质量标准或协作厂要重新进行选点。
3、由工厂带料的外协件,按发料制度办理。
如涉及材料代用(包括材质、规格尺寸等),应按工厂规定办理材料代用手续。
二、合同签约:1、外协件供需双方签订协议或订货合同。
如有必要还可附技术协议,协议或合同内容应明确反映质量保证条款。
2、中间工序协作应满足图纸及工艺要求,并尽可能签订合同或按市内中间工序协作规定办理,协作件回厂后应办理送验手续,经验收合格后,应在工艺单上签字。
3、外协的协议、合同、技术协议等有关文件付本分送财务。
三、验收付款:按照双方商定的要求执行。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外协件质量检验工作,确保外协件质量符合公司要求,提升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公司业务目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外协件质量检验工作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同时参考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第三条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适用于所有与公司签订外协合同的供应商。
第四条本制度内容包括外协合同的签订、外协件的检验要求、检验流程、不合格品处理和管理等内容。
第五条公司质量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和监督,协助各生产部门进行外协件质量检验工作。
第六条外协件质量检验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及时的原则,对所有外协件进行全面检验,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第七条外协件质量检验结果将作为供应商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供应商应根据检验结果不断完善产品质量。
第二章外协合同签署与监督第八条与外协供应商签订合同前,公司采购部门应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并依据供应商的信用状况和质量情况进行评估。
原材料、外协外购件管理制度
![原材料、外协外购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593d5c184254b35eefd34a8.png)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进厂验收和管理制度一、目的制定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使供方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我厂产品质量的要求,并在原材料外购、外协件采购过程中,对其质量加以有效的控制。
二、适用范围(一)产品生产所需各种原辅材料。
(二)本公司人员、设备不足,生产能力负荷已达饱和时。
(三)特殊零件无法购得现货,也无法自制时。
(四)协作厂商有专门性的技术,利用外协质量较佳且价格较廉。
三、检验准则和方式方法企业根据产品对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划分为关键零部件和非关键零部件,其中关键零部件执行100%检验,非关键零部件采用抽样方法,依据国标GB/T2828.1——2003/ISO2895-1:1999计数抽样检验程序执行。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具体检验内容依据《物资分类检验方式及标准》执行。
四、职责(一)合格供方提供的产品,按其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及可能发生缺陷的严重性分为三类:A类(关键产品)、B类(主要产品)、C类(一般产品)。
原材料外购、外协件采购文件由采购部人员制订,三类零部件的供方均由采购部门确定。
(二)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由技术质量部负责检验,合格供方的控制评价及更新由制造部协助负责。
五、工作流程(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等物资进厂,必须在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的定点单位采购并签订供货合同,确保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的技术要求;如非合格供应商需采购部填写《非定点合格供方购物申请单》其中A类物资需上级主管审批,B、C类由部门主管批准,以上完成后由采购人员开具一式三份的《原材料、外协外购件交验单》,送交技术质量部。
(二)技术质量部专职检验员依据《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交验单》上的产品型号规格、数量以及产品图纸、国家和企业标准及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技术要求或检验规程和供方提供的材质单对送检的物资零部件进行检验。
(三)对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将开具《外协、外购件检验记录》,确认合格后在《原材料、外协外购件交验单》上签字,由送检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检验规程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cdccb89b9d528ea81c779a1.png)
1. 目的对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检验依据标准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材料执行标准及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4. 职责4.1采购部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4.1.1采购人员负责下达《请验单》);4.1.2质检部检验员根据《请验单》负责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4.1.3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4.2仓储部门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4.3质检部门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和试验的工作指导,并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
5. 工作内容5.1原材料的分类根据原材料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关键项(A类):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具体有:主筒材料、主法兰、支法兰、封头。
重要项(B类):即重要原材料、零部件,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
具体有:支筒材料、吸附法兰、气管座等其它受压部件一般项(C类):即一般原材料、零部件,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为生产过程辅助,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具体有:吊耳、接线端子、支撑脚、保护板等非受压部件。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其中关键项、重要项合格率100%,一般项不低于95%。
5.3检验工作程序供方供货——〉采购员送达《请验单》——〉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检验并填写《验收、入库通知单》——〉交质量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请验单》,质量负责人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验收、入库通知单》,试用必须有相关人员认可。
质量规章制度(5篇)
![质量规章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24679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9.png)
质量规章制度(5篇)质量规章制度1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厂入库质量检验1、凡属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都按有关标准,技术文件订货合同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在验收单上盖章,方可办理入库和报销手续,假如无标准又无明确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必需进行质量检查,方可进行验收。
2、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原材料库的保管状况,严防混料,并按材料标准做好出库检查。
3、对于不符合外购,外协件规定的原材料,必需按有关制度办理代用手续,经有关技术部门同意方可代用,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二、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1、做到以防为主,首件必检,检查首件时三对比〔按图样和工艺、工艺要求检查实物〕。
2、对于质量掌握点或已挂管理图的加工工序,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抽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管理图上,发觉有异样状况准时发出信息。
3、凡经检查合格的零件,在零件的适当位置加盖标记,转入下道工序,生产中只允许合格品流传。
4、对于生产过程中随时消失的不良品〔返修品,废品、回用品、次品〕要准时发觉,并加以管理隔离。
4.1返修品经修复并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加工。
4.2废品应订〔写〕上标记,返回原工序连续加工或转入废品区。
4.3回用品,检查员加盖回用标记,返回原工序连续加工或转入成品。
4.4次品、不算产值,不估计划,加盖次品标记单独存放,在生产过程中,只允许合格及经同意的回用品流传。
5、为做到以防为主,把好质量关,专职检验人员要当好三员,做好三帮,三员即是质量检查员又是质量宣扬员,技术辅导员,三帮关心工人找出并分析不良产品产生的缘由,关心工人增添质量第一思想,关心解决质量问题。
6、仔细填写好质量报表,任务单准时做好质量信息反馈。
三、搞好质量检验,确保出厂产品符合标准规定。
1、质量检验科应监催促装配工作按装配工艺操作,并做到不合格配件不装配。
2、按产品的有关规定逐项仔细检查。
四、做好工艺装备、设备的质量检查1、负责生产中使用新的或外加工,量具等工艺装备的检查工作。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2)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2)](https://img.taocdn.com/s3/m/ba20d7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d.png)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入厂检验。
1、凡在生产上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等购进时,必须经质管部门的质量检验人员作入库检验,对受控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须专职检验人员作入库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入库,财务部门不得给予报销。
2、当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等购进时,由供应部门提出报检,原材料、元器件必须提供合格证或说明书等技术资料,配套产品购进时,必须提供合格证,并说明其质量水平是否与配套产品质量水平相适应。
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在验收单签字合格后验收入库;对属安标管理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供货方必须提供有效期内的“防爆检验合格证、安标证、生产许可证、省级以上检验报告等”证有效件。
3、购进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等,按规定办理检验,合格者予以验收入库,不合格者填写不良品通知单,交供应或采购部门办理退货或办理代用手续。
4、对于既无标准又无技术要求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检验人员应拒绝接受检验,直至提供或相应标准,方给予检验。
5、已检验合格并验收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半成品配套产品应做好妥善存放、保管,要摆放整齐,防止磕碰划伤。
二、机械加工质量检验1、检验员应按分担的检验范围,每班上班后以较快的速度,对每台机床生产工作加工出的第一个零件,认真进行检验,首件检验时,做到“三对照”即对照工艺、对照工装与加工出的零件相比较。
2、首件检验时,发现不符合图样、工艺规程要求的项目,应及时通知生产工人找出原因,以便及时改进。
3、首件检验时在确认达到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经检验确认合格的零件,在零件的指定位置加盖检验员的标志。
4、对检验不合格的零件应交操作者及时返修,修后再次检验。
三、机械加工完工质量检验1、明确完工检验的任务与要求,认真执行技术标准或完工检验工艺,完工检验是零件加工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应严格按技术标准、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检验。
原材料外购件机加件外协件锻造件和结构件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外购件机加件外协件锻造件和结构件质量检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993fe4eb4daa58da1114a14.png)
原材料、外购件、机加件、外协件、
锻造件和结构件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产品整体质量和零部件本身质量,加强对原材料、机加工生产件、锻造件、结构件,外协件和外购件,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1、对入厂的原材料和外购件,必须具有质量保证书,一律按照公司规定的《进货检验要求》进行检验,并认真填写《进货检验记录》,合格后方可入库。
2、严格执行《原材料管理制度》和《钢材及焊材验收细则》。
3、机加工生产件和外协件必须严格按照技术部门编制的工艺路线和零件工艺进行加工,库管员必须在《机械加工(外协)件检查验收记录卡》三检合格后,方可承接零件交库单,准予零件入库。
4、对于锻造毛坯件,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和探伤检测。
外观检查主要检查尺寸是否超差,表面有无叠皮、皱裂、缺肉、断痕等重大缺陷。
探伤检测看是否有暗裂、缩松、气泡等重大缺陷。
5、合格件严禁入库。
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及零部件,保管员必须及时地标识并通知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6 、要有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具体要求按照《质量检验管理制度》执行。
7、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原材料零部件进厂检验制度全
![原材料零部件进厂检验制度全](https://img.taocdn.com/s3/m/15ff984b1a37f111f0855b80.png)
原材料、零部件进厂检验制度为加强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零部件的入库验收管理,不断完善原有的入库验收制度,现对我公司作如下规定,望公司相关部门严格遵照执行:1.抽样方法对于原材料、外协件的入库验收不进行抽样检验,均进行全数验收;对于外购件、零部件则进行随机抽样检验2.抽样数量对于原材料、外协件的入库验收不进行抽样检验,均进行全数验收;外购件、零部件的抽样数量为入库量的30%另外,入库量在10以内(包括10)则进行全数验收,当入库量超过10,但是按30%»出的抽样量不达到10的,则按10的抽样量进行抽样验收,重要物质必须一一验收。
3.检查项目(1)传感器入库验收检查项目包括:外观、包装、产品完整性、合格证书、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共六项,在入库验收单上应注明进库时间、供货单位、规格型号、入库数量、抽检数量、验收人、验收时间。
(2)仪表入库验收检查项目包括:外观、包装、产品完整性、合格证书、通电是否正常共五项,在入库验收单上应注明进库时间、供货单位、规格型号、入库数量、抽检数量、验收人、验收时间。
(3)接线盒入库验收检查项目包括:外观、包装、产品完整性、合格证书共四项,在入库验收单上应注明进库时间、供货单位、规格型号、入库数量、抽检数量、存放地、验收人、验收时间。
(4)钢材入库验收检查项目包括:材料的规格(包括厚度、长度、宽度)、种类、产地、数量、是否有材质报告共五项,在入库验收单上应注明进库时间、供货厂家、规格型号、产地、入库数量、抽检数量、验收人、验收时间。
4.检查方法及检查条件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零部件入库验收的检查条件(即前提)是供货商所出具的供货清单上所列物品与我公司的订货清单所列物品一致;具体的检查方法是:按照订货清单所列物品名称、规格型号检查物品是否相符,再检查物品的出厂合格证所列规格型号与实物是否一致,最后按照物品的出厂合格证或说明书上所列的技术数据进行相关检验。
5.检验设备/仪器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零部件入库验收的检验设备/仪器主要有:卷尺、游标卡尺、万用表。
外协、外购件管理办法
![外协、外购件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b58b0f16fc700abb68fc98.png)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为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满足质量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 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的原材料、外协、外购产品的进货检验及处理管理工作。
2.职责2.1 技术开发部提供原材料、外协、外购件产品清单和检验标准。
2.2 采购供应部选择合格供方,下达采购计划,实施采购。
2.3计划财务部负责仓库的原材料、外协、外购件的保管和发放管理。
2.4 质量管理部负责原材料、外协、外购产品的进货检验。
3.原材料、外购产品检验的一般程序:3.1.进厂后的原材料、外协、外购产品,由质量管理部检查员依据技术标准进行检验。
3.2 按各检验标准检验并记录。
3.2.1 检查员应保留原材料、外购产品的检测检验资料(如:材质报告、、出厂合格试验报告报等)。
3.2.2 检查员应核对外购产品的产品合格证、永久标识、经过认证的零部件,产品表面要有明显的“CCC”标识。
3.3 经检验合格的外购产品,由库房办理入库手续。
3.4 经检验为不合格品,填写“外购件不合格品退货证明”,由计划财务部开出出门证实施退货。
4.关键零部件的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4.1关键零部件:具体见技术开发部提供的“关键零部件清单”4.2检验方法:4.2.1 关键零部件供货企业应基本符合下列条件:a)为本公司合格供方名单内的企业。
b)同本公司签定有产品质量保证协议的企业。
c)同本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
d)通过国家认证单位的认证企业。
e)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材料(合格证、检验试验报告)4.2.2本公司有能力检验的按照各类车型系列《主要件检验作业指导书》执行。
4.2.3本公司不具备检验能力的,要求供方提供检验报告。
4.3 确认检验方法4.3.1对关键零部件本公司有能力确认检验的,每年确认检验一次。
4.3.2本公司不具备能力确认检验的,要求供方每年提供一份具有国家资质能力的检验机构出具的确认检验报(每年一份)。
产品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参照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执行。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59a27c25c52cc58bd6be3c.png)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
进厂验收和管理制度
1.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进厂由质检部门检验员按运单或送货单核对物质名称、品种、规格,对产品质量进行质量验收。
2.经验收合格的物质由检验员开具入库通知单,仓库保管员按入库通知单办理入库手续。
3.仓库保管员按运单或送货单对照实物点验数量。
如发现物质盈亏时,应按实际点验数量入库,并会同采购员或送货员查明原因,搞清责任,认真处理,做好补偿、索赔工作。
4.经检验不合格的物件不得入库,应办理退货或调换手续。
5.凡用生产急需直接运往车间的外购物资,应开具由使用部门主管人员领料人签字的领料单,及时到仓库办理入库和领用手续,未经检验的物件不得直接投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进厂验收和管理制度
1 目的
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以保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进货、过程、最终检验的控制。
3 职责和权限
工厂归口负责进货、过程、最终检验以及负责各工序的自检。
技术部负责制订检验用的文件;
4 程序概述
4.1 技术部制定原材料进货的有关检验制度,对所检验的原材料提供依据的文件和建立的质量记录作出规定。
4.2 进货检验和试验
a) 原、辅材料进厂后需经检验或验证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或加工。
确定进货检验或验证的方法时应考虑对提供原材料的分供方的控制程序,并以文件形式作出规定。
b) 如因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或来不及按规定完全验证时,应经授权人员批准并做了标识和记录后允许紧急放行。
在有关文件中应规定允许紧急放行的范围。
c) 检验员应严格按《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规定对购进材料进行检验或验证,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的材料不得入库或投产。
4.3 过程检验和试验
a) 各工序的操作工负责对各工序的自检,自检合格后方能进行专检,自检不列为公司正式的检验工作。
b) 应确定过程检验和试验的项目和方法,以文件形式作出规定并严格执行,以确保只有经检验合格的半成品方可入库或转序。
c) 在所要求的过程检验或验证完成前不得将材料放行,工厂不允许半成品例外放行。
4.4 最终检验和试验
a) 最终检验必须在规定的进货检验和过程检验都完成后才能进行。
b) 最终检验和试验的项目和方法应形成文件,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进行全部的最终检验和试验,保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c) 只有在规定的各项检验和试验活动有关数据和文件齐备并得到公司授权人员认可后,产品才能发出。
4.5 检验和试验活动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按4.3要求执行。
4.6 检验和试验记录
a) 授权检验员应如实记录检验或验证结果,记录应能清楚地表明产品是否已按所有规定的验收标准通过了检验或验证,并标明负责产品放行的授权检验者。
b) 授权检验员应保存执行4.2~4.4条所规定的检验和试验的质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