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孙权劝学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5.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文言文阅读: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 生字词掌握:熟练掌握并运用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劝、学、蒙、肃、才、识、就”等。
- 语言表达:学会运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和复述。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孙权劝学》是一篇描绘古代人物劝学的故事。文言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价值。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孙权劝学》的具体内容。这个案例展示了孙权如何劝导吕蒙学习,以及学习给吕蒙带来的改变。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的主旨和人物形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文言文句式和词语的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运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复述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 思维发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孙权劝学的背景与意义,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 文化传承:通过学习古代人物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传统美德,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学习相关的问题,如“如何激发学习兴趣?”等。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模拟孙权劝学的情景,体会人物心理和文章主旨。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201x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导学案新人教版(I)

201x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导学案新人教版(I)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导学案新人教版(I) 学习内容第一单元第4孙权劝学(第1课时) 课型:新学课学习目标5.反复朗读课文,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6.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勉励同学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时间分配导课 1 分、自学展示评价19 分、探讨延伸10 分、习题检测10分钟。

一、自学指导(一)1.概括情节,理清结构【交流点拨】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大有长进,令鲁肃刮目相看并与他结为朋友的故事。

“学”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叹学。

(二)深层探究1.揣摩人物语言。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感情。

(1)孙权一劝“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孙权二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鲁肃叹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小结: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吕蒙、鲁肃为同僚,对话有一种调侃的意味。

2.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语言描写、神情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交流点拨】孙权——平易近人,同时对部下严格要求,在劝吕蒙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对吕蒙的殷切爱护,又有居高临下的王者权威。

吕蒙——虎虎有生气,胸怀坦荡,机敏精干,能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使自己得到提高,颇有幽默感。

鲁肃——极像一位忠厚长者,对吕蒙的进步,毫不掩饰地加以夸赞,又相当真诚,讲礼节,在认可吕蒙的好学之后,一定要“拜蒙母,结友”才告别。

(三)手法探究文章在写作手法方面有哪些特点?(四)体验反思本文对大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请你谈谈学习的体会。

【交流点拨】1. 抓紧时间,发奋学习。

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

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同学们也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

4 孙权劝学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常见用法,掌握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言的含义。

(重点)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方法;揣摩文中的对话,感受人物说话时口吻、神态和心理,体会利用对话组织材料的妙处。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启迪。

教学方法1.朗读法。

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可听读、齐读、思读、分角色读等。

2.表演法。

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领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再现人物形象。

3.讨论法。

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善劝”“好学”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两教学过程第一导入新课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

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

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

这个夺荆州擒关羽的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

(《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要学的《孙权劝学》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因的。

基础梳理1.字词清单(1)生字注音卿(qīng)涉猎.(shè)孰(shú)遂(suì)(2)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同“耶”,语气词)(3)古今异义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卿言多务,孰若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但.当涉猎(古义:只,只是;今义:转折连词,但是)即更.刮目相待(古义:重新程度副词;今义:更加)(4)一词多义当卿今当.涂掌事(动词,掌握,担当)但当.涉猎(应当)见见.往事耳(动词,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知晓)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拿)自以.为大有所益(和“为”合起来构成动词,可译为“认为”)大与蒙论议,大.惊曰副词,表程度,十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形容词,年长2.作品简介《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写,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学案新人教版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学案新人教版

4 孙权劝学一、学习目标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重点)3、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难点)4、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二、学习过程【自主预习】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但.()当涉猎(3)见.()往事耳(4)自以为..()大有所益(5)及.()鲁肃过寻阳(6)即更.()刮目相待(7)蒙乃.()始就学(8)权谓.()吕蒙曰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3.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2)见往事耳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3)但当涉猎但: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4)孰若孤孤: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①比喻人学识尚浅。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卿言多务,孰若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孙权劝学》选自《》,《》是(朝代)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

【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

【关键字】语文4 孙权劝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读并背诵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关键词句,积累成语,翻译课文。

(重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重点)2.通过比较阅读,理解《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后天学习的重大作用,勉励学生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重点)导语设计设计1:(情景导入)说到三国,不由得让人想起“滚滚浪花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鼎立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阻挡,但是,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

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

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

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

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设计2:(故事导入)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

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

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

这个夺荆州擒关羽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

(《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要学的《孙权劝学》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因的。

设计3:(人物导入)以关羽导入,引出吕蒙。

多媒体展示关羽图片,以“败走麦城”的故事,引出吕蒙。

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文章朗读,整体感知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语速。

1.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作示范背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听读,要求注意文中字音、语速等,并及时圈点标注。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学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学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学习文言常识,掌握文言字词。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学习重点:1.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语。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学习难点:1.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2.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司马光,字(),号(),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史学家、(),著有《》。

2.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卿.()涉.猎()孰.()遂.()(2)解释加点词①当涂..邪( ) ④但当涉...掌事( )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③治经为博士猎.( ) ⑤见往事..才略..耳( ) ⑥蒙乃.使就学( ) ⑦卿今者( ) ⑧即.更刮目相看( )3.文学常识填空《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4.整体感知(1)轻声朗读,思考: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照例子填空。

孙权劝学——吕蒙()学——鲁肃()学(2)吕蒙的态度有何变化?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3)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用原文回答)(4)你从这篇课文中明白的道理是:—————————————————二.合作研讨1.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2. 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

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从鲁肃与吕蒙的“论议”可以看出来)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行动)三.迁移拓展(1)解释成语并记下意思:①吴下阿蒙②士别三日,刮目相待(2)谈谈《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文内容、写法上的异同。

四.学后反思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一单元第四课《孙权劝学》教案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一单元第四课《孙权劝学》教案
-孙权劝学方法:通过对比、举例、劝诱等手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1)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掌握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指导。
(2)分析孙权的劝学方法:学生需要从文中提炼出孙权的劝学方法,并理解其为人处事的态度,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孙权劝学的背景、目的及其意义。
(2)学习课文中的重要文言文词汇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分析孙权的劝学方法,领悟其为人处事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举例:
-孙权劝学背景:三国时期,战乱不断,孙权重视人才培养,劝导吕蒙学习。
-重要文言文词汇:诸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等,要求学生能理解并运用。
其次,关于孙权的劝学方法,我尝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体验,效果还不错。但我感觉在引导学生们从角色扮演中提炼出劝学的技巧和态度方面,做得还不够深入。下次我可以设计一些更具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活动之后进行思考和总结。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是对孙权劝学的现实意义认识不够。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打算在下一次的讨论中,引入一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激发他们的兴趣。
(3)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如何将孙权的劝学思想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
举例:
-文言文词汇和句式: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生需要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教师可通过对比现代汉语进行讲解。
-分析孙权劝学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孙权使用的劝学手法,如对比、举例等,并分析其效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四课《孙权劝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四课《孙权劝学》教案
其次,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掌握。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仍有待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得到了较好的反响。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课本,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孙权劝学》的基本内容。这篇文章是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劝导其臣子吕蒙学习的故事。它体现了古代帝王对学习的重视和儒家思想中关于学习的理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孙权劝学这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劝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孙权劝学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劝学的艺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的体会。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孙权劝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本的理解、文化背景的重要性以及孙权劝学的现实意义。对于难点部分,如文言文句式和词汇,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劝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如何坚持学习等。
1.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

4 孙权劝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常见用法,掌握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言的含义。

(重点)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方法;揣摩文中的对话,感受人物说话时口吻、神态和心理,体会利用对话组织材料的妙处。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启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

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

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

这个夺荆州擒关羽的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

(《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要学的《孙权劝学》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因的。

基础梳理1.字词清单(1)生字注音卿(qīng)孰(shú)遂(suì)(2)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同“耶”,语气词)(3)古今异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卿言多务,孰若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但.当涉猎(古义:只,只是;今义:转折连词,但是)即更.刮目相待(古义:重新程度副词;今义:更加)(4)一词多义当卿今当.涂掌事(动词,掌握,担当)但当.涉猎(应当)见见.往事耳(动词,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知晓)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拿)自以.为大有所益(和“为”合起来构成动词,可译为“认为”)大与蒙论议,大.惊曰副词,表程度,十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形容词,年长2.作品简介《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写,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4孙权劝学教学案新人教版7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4孙权劝学教学案新人教版7

4 孙权劝学【导学目标】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能正确翻译全文.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3、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感受人物的说话技巧.(教学难点)【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你们都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堵四的,还自认为自己是一介武夫,读书于他没有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么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卿(qīnɡ) 岂(qǐ)孰(shú)涉猎(shè)遂(suì)2、文言知识梳理(1)词义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刮目,擦擦眼,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人.(2)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3)一词多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当但当.涉猎(应当)当.涂掌事(当道、当权)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4)古今异义蒙辞.以军中多务(古义:推脱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即更.刮目相待(古义:重新今义:更加.)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3、作者名片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4、有关文中人物(1)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带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2)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州.不久病故.(3)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指导朗读(1)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2)同座互检诵读,纠正错误.(3)根据提示,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语句.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C、“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推脱的理由.要重读强调.)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E、“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2、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研讨下列问题.(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交流点拨】劝学.(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交流点拨】先推脱后接受.(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交流点拨】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交流点拨】大惊——拜蒙母——结友.(5)概括情节:“学”是文章中的一条线索.【交流点拨】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叹学.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1)“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语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交流点拨】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其对吕蒙的关心、厚望.(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交流点拨】“邪”表示反问句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3)“卿言多务,熟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交流点拨】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小结: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的对话,要求尽量读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思考讨论:(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交流点拨】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交流点拨】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3)齐读全文,思考:权、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感上有区别吗?请说明.【交流点拨】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步骤四理解课文探究写法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①详写“劝学”“论议”,尤以“论议”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论议”之后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本文通过记叙孙权劝吕蒙学习和吕蒙经过学习取得巨大进步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以此劝勉人们要刻苦学习.2、拓展延伸有一位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很优异,但她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身为同学的你为她感到着急.今天,你准备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她.联系你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规劝技巧,写一段文字,100字以上.【交流点拨】示例:我真羡慕你成绩这么好.现在你什么都不缺了,只需要在体育方面提高一下自己.如果你认为自己身体不好,不能锻炼.那我要说,越是身体不好才越需要锻炼呢.而且,我们又不是锻炼成什么奥运冠军,只是用来强身健体罢了.你看我现在,身体好了,精神状态也好多了.你说呢?板书设计孙权:劝学不可不学(必要性)涉猎、见往事(方法,目的)孤常读书(现身说法)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吕蒙:辞学——就学鲁肃:大惊——结友论议轻松调侃交流展示生成能力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步骤四理解课文,探究写法.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

4孙权劝学课题孙权劝学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作者及作品。

3.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

朗读课文,翻译课文。

2。

揣摩文中的对话描写在刻画人物和组材方面的作用.3.理解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学生热爱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课前预习作品简介《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文章所叙故事发生于三国之初。

孙权大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后,不久病死于江陵.鲁肃接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读准字音卿.(qīnɡ)邪.(yé)涉猎..(shè liè)岂.(qǐ)遂.(suì)孰.若(shú)重点实词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相当于“你”,这里指吕蒙。

当涂,当道、当权。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事情.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及鲁肃过.寻阳:经过。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另,另外。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

4 孙权劝学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句。

2.分析人物对话,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认识开卷有益的道理,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三国鼎立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

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

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

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

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读译课文,理解文义1.作者作品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和通假字。

卿.(qīng)岂.(qǐ)涉.猎(shè)孰.(shú) 遂.(suì)(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疏通文义,理解重点文言词语。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及:到,等到。

才略:才干和谋略。

涉猎:粗略地阅读。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

更:重新。

4.帮助学生梳理出重点文言现象,并指导学生整理笔记。

三个字音:当、为、更。

这几个都是多音字。

“当涂”意为“当道,当权”,应读作dāng;“但当涉猎”的“当”作“应当”讲,也应读作dāng。

【复习必备】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 孙权劝学教案 新人教版

【复习必备】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 孙权劝学教案 新人教版

扎实落实文言 知识积累。
4
二、履 我认 里 年 一 的 去 过 在 。 面 方 责 职 行 成所 完 极 积 , 责 职 位 岗 理 经 副 行 履 真 作任 工 项 各 的 办 交 理 经 门 部 和 导 领 、严 营 经 促 全 安 抓 狠 到 做 力 努 , 务 润实 利 本 成 真 、 量 质 促 训 培 抓 项工 各 的 部 饮 餐 使 , 定 稳 促 伍 队 抓 。 色 起 新 了 有 比 相 期 前 与 作 1促 全 安 抓 狠 、 和实 点 特 作 工 年 去 厅 餐 合 结 。 营 经 经验 的 误 失 作 工 年 前 取 吸 , 况 情 际 即: ” 防 七 “ 厅 餐 了 出 提 点 重 , 训 教 食物 露 泄 气 煤 盗 、 火 防 毒 中 工意 员 件 事 量 质 大 重 防 、 取的 采 我 。 纪 法 违 工 员 防 、 伤 受 外 场合 种 各 用 利 , 育 教 强 加 : 是 施 措 工安 员 高 提 断 不 , 识 知 全 安 讲 宣 复 反 大意 痹 麻 想 思 员 人 因 免 避 , 识 意 全 管理 强 加 ; 故 事 全 安 不 的 现 出 而 , 认真 须 必 都 工 员 有 所 部 饮 餐 求 要 , 标准 全 安 执 格 严 , 责 职 位 岗 行 履 规 作 操 和 、人 乱 混 理 管 因 免 避 , 程 加强 ; 故 事 全 安 不 的 现 出 而 , 控 失 员 的环 题 问 现 出 易 容 中 作 工 对 , 查 检 点, 重 的 作 工 查 检 理 管 我 为 做 , 节 出现 而 时 及 不 患 隐 现 发 因 免 避 极 积 ,餐 施 措 上 以 过 通 。 故 事 全 安 不 的 现安 出 有 没 , 里 年 一 去 过 在 部 饮 门顺 部 为 , 患 隐 的 大 较 和 故 事 全 任 年 全 成 完 利 要精 主 把 理 经 为 , 务 了一 造 创 , 上 设 建 面 全 门 部 到 入 投 力 。 件 条 定 训促 培 抓 严 2、 老晋 、 岗 到 工 员 新 对 针 。 量 质 、 级 工作 的 日 节 大 重 待 接 会 VIP宴 规性 常 些 一 与 参 、 织 组 次 多 , 排 安 容和 内 、 划 计 对 并 , 训 培 的 日常 对 针 ; 新 更 善 完 了 行 进 目 题 核 考 《餐 了 理 整 我 , 题 问 的 到 遇 中 务 服 务 服 厅 员工 助 帮 , 》 办 么 怎 120个 ,最 素 因 等 缺 欠 识 常 、 足 不 验 经 服 克 了员 高 提 , 误 失 作 工 避 规 地 度 限 大 次组 首 经 助 协 ; 力 能 的 题 问 理 处 工 业知 专 饮 餐 馆 宾 翔 鸿 “ 了 展 开 、 织 感, 誉 荣 体 集 工 员 了 高 提 ” 赛 竞 识 好氛 良 的 超 帮 赶 学 、 比 了 强 增 积累 训 培 展 开 门 部 后 以 为 也 , 围 对 针 ; 验 经 了 杂, 繁 作 工 常 日 厅 餐 在作 点 特 一 这 多 务 任 作 工 性 时 临 一时 第 在 量 尽 , 理 管 式 动 走 行 执 中 速处 迅 够 能 题 问 现 发 , 况 情 握 掌 间 办公 在 少 很 我 来 年 一 , 报 汇 示 请 和 理 饮部 餐 为 , 上 以 过 通 。 作 工 室 了自 挥 发 , 升 提 和 定 稳 的 量 质 务 服 。 用 作 能 职 的 己 本促 成 抓 真 3、 加强 , 示 指 的 理 经 门 部 照 按 。 润 利 “出 取 采 , 理 管 的 品 耗 易 值 低 了 等措 ” 录 记 损 向 去 用 、 字 签 有 见的 可 处 随 巾 香 、 机 火 打 餐 像 , 施 餐具 强 加 ; 制 控 效 有 了 到 得 象 现 别是 特 餐 的 耗 损 常 正 非 对 , 理 管 ”, 源 溯 根 追 “ 重 贵 、 具 餐 新 偿 赔 外 和 部 内 了 行 执 格 严 度并 制 共 章 文 本 常 六 “ 学 所 合 结 2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

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目标】1.掌握“务、博士、见、及、更”等文言词语的意思,疏通文意。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意。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道理。

【情境导入】同学们,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关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但他最终败在东吴的一位将军之手,可想而知,这位将军定有非凡之处,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篇文章。

(板书文题:孙权劝学)【新课解读】一、初读感知1.听录音,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节奏。

3.自由朗读,读得流畅。

读出人物的语气。

4.梳理文意,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的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先在小组内,最后全班交流不懂的句子。

例: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5.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每个人物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明确:孙权——语重心长、果断;吕蒙——自豪;鲁肃——真诚。

二、整体感悟1.教师提问:本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学生再读课文,理清内容,概括层意。

明确:(学生自愿发言,教师引导、归纳)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图示如下:孙权劝学吕蒙辞学——就学鲁肃大惊——结友三、研读探究1.教师多媒体出示研讨问题,学生齐读“孙权劝学”部分,然后小组内交流探讨教师出示的问题,最后教师提问、明确:(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明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孙权是怎样对吕蒙进行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明确: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厉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明确: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其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对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孙权劝学的精神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见解。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被动,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在讲授重点和难点方面,我发现通过举例和比较的方法,学生们对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的理解有所提高。但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这种方法可能仍然存在难度。为此,我考虑在课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辅导和练习,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b. 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可以通过对比现代文举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c. 在讲解文化背景时,教师可以运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增加学生对古代历史背景的了解。
d. 在道德品质培育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讨论、分享等形式,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勤奋品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词汇掌握: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如“劝学”、“笃志”等,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需掌握这些词汇的拼音、书写及用法。
- 句子理解:重点句子如“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器。”等,需要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及修辞手法。
- 文章结构:分析课文的篇章结构,理解孙权劝学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文章的主旨。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孙权劝学》的基本内容、文章结构、修辞手法和道德品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勤奋学习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孙权劝学的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 .doc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 .doc

2019年(秋)(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的】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难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

而智出学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攀登学习的高峰,畅游知识的海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学习需“勤奋”的真理。

其实“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学习”这个话题的文言文。

(板书)孙权劝学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

”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背景资料: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大破曹军,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重臣、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足鼎立的局面,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二、整体感知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

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孙权劝学》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孙权劝学》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字词。

2、朗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概括情节。

3、揣摩孙权说话时的心情和语气,分析孙权的形象。

【相关链接】文学常识: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家、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自主学习】一、自己查找资料,了解孙权、吕蒙、鲁肃的相关信息并整理记录。

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一)认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小组活动:1、推选一位同学负责读课文一遍;2、其余同学边听边在书上圈出你个人认为不太准确的字词;3、读完后,大家把圈出的字词正音。

[导航]:如何读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停顿?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正音:卿()涉()孰()更()遂()邪()(二)译读──积累词语,疏通文意。

小组活动:1、结合课前导学,组长分工,组内成员轮流作口头翻译,并指出个人翻译部分里的重点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指出他翻译的不足。

2、学习文言翻译五字法(留替调补删),小组合作译读练习。

[温馨提示]:①读书即是提笔时,疑难处要善于圈画、作标记,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②要学会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来疏通文意,理解文言词语。

③文言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等保留不用翻译)、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补(补出句中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3、将疑难词句的解释讨论解决。

(三)演读──揣摩对话,朗读竞赛1、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小组内逐句揣摩三位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语气,然后展示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
1.资料链接
(1)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也称涑水先生。

谥号(文正),是(北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政治上他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力主祖宗之法不可变。

作为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2)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3)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骁勇善战,但少谋略。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很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4)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5)《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

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2、给下面的生字注音
卿(qīnɡ)岂(qǐ)邪(yé)孰(shú)遂(suì)更(ɡēnɡ)
3、解释下面的成语。

(1)吴下阿蒙:吴下指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刮目指擦眼睛,意思是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看人。

4、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权谓吕蒙曰.对……说。

卿今当涂掌事卿:你当途:当道,当权
蒙辞以军中多务以:用,拿。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孤:我岂:表反问的语气助词,难道。

卿言多务,孰若孤孰:谁(哪一个)若:比得上
蒙乃始就学。

就:从事,做。

及鲁肃过寻阳及:等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士:士大夫或读书人。

此指有才德有志气的人。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遂:于是,就。

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5.古今异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求学的高学位
(2)士别三日古:几天,这里指“少”今:确数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往事古:历史今:过去的事
6.通假字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通“耶”,语气词,表反问。

(2)卿今当涂掌事“涂”同“途”
7.一词多义
(1)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当涂掌事(动词:正)
(2)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3 )就:蒙乃始就学(从事)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8、学生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感情。

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不过是(要你)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往事罢了。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看),(你)不再是(当初)吴下的那个学识尚浅的阿蒙了。

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一个人跟你几天不见面,(你)就要去掉老眼光重新看待
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兄长怎么认识事物这么晚呢!
1、概括情节,理清结构。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大有长进,令鲁肃刮目相看并与他结伴为朋友的故事。

(2)以“学”为线索填空
“学”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揣摩人物语言。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感情。

(1)孙权一劝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交流点拨】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见关心、厚望。

孙权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不可不学”一句语气应该加重一些,以表明学习的必要性。

“蒙辞以军中多务”他这样想:“我”学习没用,不学也照样能打仗等,总之,不愿学,借口推辞。

(2)孙权二劝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交流点拨】“邪”后叹号表示一种语气强烈的反问,实际上是表达一种肯定的意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耳”,有降低事情难度、缩小事物范围的意味。

意思是说:你误解了,没要求你那么高,只不过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了解历史罢了。

“耳”后用了句号,语气变得委婉。

孙权又以自己的读书情况现身说法,指出学习的可能性,鼓励吕蒙求学,循循善诱,言辞恳切,难怪吕蒙“乃始就学”。

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3)鲁肃叹学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交流点拨】一句可见鲁肃当时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沟壑的自信。

小结: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吕蒙、鲁肃为同僚,对话有一种调侃的意味。

3、本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谈谈学习的体会。

(人物性格评价、写作手法、人生指导等)
(1)孙权——平易近人,同时对部下严格要求,在劝吕蒙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对吕蒙的殷切爱护,又有居高临下的王者权威。

(2)吕蒙——虎虎有生气,胸怀坦荡,机敏精干,能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使自己得到提高,颇有幽默感。

(3)鲁肃——极像一位忠厚长者,对吕蒙的进步,他毫不掩饰地加以夸赞,又相当真诚,讲礼节,在认可吕蒙的好学之后,一定要“拜蒙母,结友”才告别。

(4)以对话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

(5)除正面记言外,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

(6)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

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

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7)鲁肃善于用新眼光看待别人。

(8)吕蒙知不足而后弥补。

(9)孙权是个善用人才的明君。

(10)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1、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注: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第①②两题任选一题作答,第③题必答。

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③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2、孟母断机
孟母姓仉(zhang)氏,孟子之母。

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

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

”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

”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见于汉·刘向《古列女传.母仪.邹孟轲母》
3、《炳烛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