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4(1)

合集下载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吕蒙(178-219) 字子明。少年 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 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 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 威将军。备受孙权、鲁肃的信赖。 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 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 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东吴四位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初读课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 qīng)/今/当涂/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 qĭ )欲卿/治经为( wéi )博士邪( yé )!但当 /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 shú )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 更( 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 遂( 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知晓
年长的
特殊词句—一词多义
以:辞以军中多务 用 治:治经为博士耶 研究 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 险躁则不能治性 陶冶
特殊词句—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同“耶”,吗
特殊词句—特殊句式
蒙辞以军中多务
倒装句。“蒙以军中多务辞”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省略句。“肃遂拜蒙母,(与蒙)结友而别。”
成语积累
推托 用 倒装句,蒙以军中多务辞 难道 想
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
成为 同“耶”,吗
罢了
治经 为 博士 邪!但 当 涉猎,见往事 耳。卿

只 应当
了解历史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谁比得上
认为 好处、益处
再读文意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 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 “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 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 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七下语文《孙权劝学》原文

七下语文《孙权劝学》原文

七下语文《孙权劝学》原文一、原文《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注释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3.今:当今。

4.当涂:当道,当权。

5.掌事:掌管政事。

6.辞:推托。

7.以:介词,用。

8.务:事务。

9.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0.岂:难道。

11.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3.但:只,仅。

14.当:应当。

15.涉猎:粗略地阅读。

16.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7.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1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19.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0.益:好处。

21.乃:于是,就。

22.始:开始。

23.就学:指从事学习。

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24.及:到了……的时候。

25.过:到。

26.论议:讨论议事。

27.大:非常,十分。

28.惊:惊奇。

29.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30.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1.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32.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

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

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3.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

三:几天,这里指“几”。

士,读书人。

34.即:就。

35.更:另,另外。

36.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孙权劝学翻译原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孙权劝学翻译原文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孙权劝学翻译
原文〕
《孙权劝学》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
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推辞)。

孙权说:"我
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只是粗略地阅读,了
解历史罢了。

你说你事情多,怎么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
书,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从此就开始学习。

到了
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大吃一惊,
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
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
眼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或
指鲁肃愚钝)"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
友,而后分别。

第1页共2页
22。

第4课 《孙权劝学》(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五四制)

第4课 《孙权劝学》(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五四制)

第一课时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劝学”有妙招
▲活动设计:初读悟学
3.本文中,作为一介武夫的吕蒙,为什么能得到吴国有名的谋士鲁肃的赏 识,并主动拜母结交呢?
第一课时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劝学”有妙招
▲活动设计:初读悟学
3.本文中,作为一介武夫的吕蒙,为什么能得到吴国有名的谋士鲁肃的赏 识,并主动拜母结交呢?
同学交流相关人物及故事情节,力求完整
第一课时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劝学”有妙招
▲活动设计:初读悟学
2.交流、复述故事、概括故事,质疑并释疑请同学们先写下来,再由几位 同学交流相关人物及故事情节,力求完整.
示例: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有效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识的长进 得到了名将鲁肃的肯定与赞赏,并拜母结友的故事,
4.讨论:吕蒙学有所成,课文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是直接写出来的吗? 提示:从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描写(侧面描写)中可以看出来。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日”意为三天,此为虚指,表示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刮 目相待”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意即“长兄怎么认 清这件事这么晚啊!”其中“乎”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巧妙地照 应鲁肃的赞叹,既是自得、自豪、自信,又是一种对自已进步的坦然。
第一课时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劝学”有妙招
▲活动设计:初读悟学
4.讨论:吕蒙学有所成,课文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是直接写出来的吗? 提示:从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描写(侧面描写)中可以看出来。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由此可见,鲁肃当时的神情和心理,其对吕蒙的前后判若两人既吃惊又赞赏, 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长足进步。作为一个地位和见识都高于吕蒙的人,鲁 肃的这番话,较能说明吕蒙的长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专注教育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课文原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字词】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详解】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③今:现在。

④当涂:当道,当权。

涂,通“途”。

⑤掌事:掌管政事。

⑥辞:推托。

⑦以:用。

⑧务:事务。

【字词】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详解】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②岂:难道。

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⑤为:成为。

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⑧但:只,只是。

⑨当:应当。

⑩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孰:谁。

?若:比得上。

【字词】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

”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详解】①以为:认为。

②益:好处。

③乃:于是,就。

④始:开始。

⑤就:从事。

【字词】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双击可编辑删除 1。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孙权劝学电子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孙权劝学电子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孙权劝学电子版
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开国君主,他在历史上以明智睿智著称,也以其治国能
力和文学才华闻名。

其中一篇名为《劝学》的文章,被收入七年级下册语文书,成为学生们学习的经典文本之一。

本文将通过解读孙权的《劝学》,探讨其思想内涵和启示。

《劝学》一文反映了孙权对学习的重视和对后人的期许。

他提出“夫君子之学也,入而心之,斋而致之,启而敏之”的观点,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态度。

孙权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要把学习内化于心,以诚信之心对待学习,认真钻研,不可轻浮敷衍。

只有通过坚定的信念和刻苦的努力,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就。

在现代社会,孙权的《劝学》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当今社会变化快速,知识更
新换代,学习成为每个人终生的课题。

我们应该像孙权一样,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我的素质。

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孙权的《劝学》也教导我们要保持虚心好学的品质。

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摒弃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虚心谦逊,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变得更加优秀。

总之,孙权的《劝学》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以他为榜样,认真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成为一个有学识、有修养、有担当的人。

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4 孙权劝学课题孙权劝学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作者及作品。

3.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朗读课文,翻译课文。

2.揣摩文中的对话描写在刻画人物和组材方面的作用。

3.理解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学生热爱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课前预习作品简介《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文章所叙故事发生于三国之初。

孙权大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后,不久病死于江陵。

鲁肃接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

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读准字音卿.(qīnɡ)邪.(yé)涉猎..(shè liè)岂.(qǐ)遂.(suì)孰.若(shú)重点实词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相当于“你”,这里指吕蒙。

当涂,当道、当权。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事情。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及鲁肃过.寻阳:经过。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五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五篇】

【导语】本⽂选⾃《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撰《资治通鉴》的⽬的是想让后⼈通过历的⼀些的失吸取教训从⽽更好的治理国家。

⼩编整理了七年级下册语⽂《孙权劝学》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导⼊。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孙权劝学》它选⾃《资治通鉴》,同学们先看⼀下《资治通鉴》的相关知识。

关于司马光,同学们都知道他砸缸的故事,下⾯再了解⼀下。

⼆、感知课⽂ 1.学习⽂⾔⽂最重要的是朗读。

朗读要求读准字⾳,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下⾯⽼师读⼀下,同学们要听准字⾳、停顿。

2.好,请同学们看⼤屏幕,看看这⼏个字怎么读。

3同学们,该你们来朗读了!千万要注意读准字⾳,还要把握好节奏。

4.好,下⾯谁愿意给⼤家展⽰⼀下你的朗读才能啊? 5.下⾯,让我们来了解⼀下⽂章⾥的⼈物! 孙权(182-252)即吴⼤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

公元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岁便继承了孙⽒政权,据守江东。

208年与刘备联合,⼤败曹操于⾚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吕蒙(178-219),字⼦命,三国时吴国名将。

安徽⾩南⼈,少依孙策部将邓当。

邓当死代领其军。

后从孙权攻占各地。

曾随周瑜、程普等⼤破曹操于⾚壁。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敬,临淮东城⼈。

出⾝⼠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破曹军于⾚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6.理清了⼈物关系,下⾯我们来疏通⽂意。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来疏通课⽂,有问题尽量在⼩组内解决,若组内有疑难,则提出来全班解决。

有哪个词哪句话不理解,提出来 请同学们看⼤屏幕。

还有两个成语出⾃本课,看⼤屏幕;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的⼈. ⽬相看): ⽤新的眼光来看待.希望同学们能把它们积累下来,并熟练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及知识点《孙权劝学》课文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⑵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⑵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3.情感目标同学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1.揣测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同学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1.故事导入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

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

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身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教师讲故事,出示课题、作者并板书孙权劝学)2.作品、作者介绍师提问学生,师生齐说,《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谁能说一下《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书?司马光是一个什么人?(提问学生)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教师介绍《资治通鉴》的命名由来并出示。

当年宋神宗之所以给这本书命名为《资治通鉴》,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意思,其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孙权劝学》教案 14篇

《孙权劝学》教案 14篇

《孙权劝学》教案14篇《孙权劝学》教案篇1一、关于本课例的介绍:本课例有三大特点:1、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生自主学习;2、老师以书面的形式指引学生培养文言文学习的习惯;3、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以组内、组外、老师评价的评价方式让每位学生学会反思,促进发展。

二、关于本课例设计的思考1、新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须要在学习过程突显出合作、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老师就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引导、激发他们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

例如在《孙权劝学》一课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读音、词语解释、翻译等基础问题入手,共同发现问题,利用工具书分析、解决问题。

这样在分工合作中,即使基础很差的学生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角色。

2、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初一学生尤为重要。

我们都很清楚,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益,而在学生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常显著。

所以对于刚踏进中学门槛的初一学生,对于尚未摆脱“乖乖听课”学习模式的初一学生,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

《孙权劝学》一课中,设计了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小组间挑战打擂台、我当小老师、设计板书等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满足感,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感觉,尝到愉快的感觉。

国外心理学提出的“情感性激起说”指出:学习动机需要带有强列的情感作用,并趋向于预期的目标;动机之所以有用,乃是由于寻求愉快的学习。

所以让学生感到学习有趣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当然,有趣并不代表闹哄哄课堂,在热闹的课堂中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到,关键在于老师的指引。

老师应帮助指引学生养成文言文学习的习惯。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讲解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讲解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世称涑水先生。

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

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

英宗命设局续修。

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于熙宁三年出知永兴军。

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

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主持编纂编年体通《资治通鉴》,共29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改写而成的,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

建安十五年(公元20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胜曹军。

不久,周瑜病死。

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劝孙权联刘拒曹,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东吴大将吕蒙由于出身行伍再加上军务繁忙,还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

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关于孙权、吕蒙、鲁肃【成长龟鉴(下)—《孙权劝学》】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公元229-252年在位。

他继承父兄的基业,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代英雄。

孙权的父亲孙坚是东汉末年吴郡富春人,原先只是一县小吏,黄巾起义爆发后,他募得兵勇千余人拥兵自守,升为别部司马,继为长沙太守,曾依附袁术巩固势力,192年在与刘表作战中中箭身亡,孙坚的长子,年仅17岁的孙策以孙坚旧部为基础占据江东,不到十年时间便削平江东各方割据势力,成为江东霸主。

公元200年,孙策被刺客淬毒刺伤后身亡,他的弟弟,18岁的孙权便成为江东的新主人。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重点文言文第4课司马光《孙权劝学》(知识点+复习题)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重点文言文第4课司马光《孙权劝学》(知识点+复习题)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重点文言文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复习题)第4课孙权劝学一、全文讲解篇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1、劝学,劝说,鼓励学习。

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2、本文仅区区129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4、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5、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6、全文解析: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04课孙权劝学(解析版)课后练(部编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04课孙权劝学(解析版)课后练(部编版)

第04课孙权劝学本课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本课难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一、单选题1.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即更刮目相待(gèng)B.肃遂拜蒙母(shuì)C.卿今者才略(liáo)D.孰若孤(shú)【答案】D【解析】【分析】A更——gēng B遂——suì C 卿——qīng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准确掌握。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言多务,孰若孤C.士别三日,既更刮目相待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

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C既——即。

A、B、D正确。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与“开卷有益”中“卷”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卷土重来B.手不释卷C.读万卷书D.批改考卷【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开卷有益”中“卷”是书。

A卷土重来:裹挟带动。

B手不释卷:书。

C读万卷书:量词,册。

D批改考卷:考试用的纸。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C.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案】C【解析】【分析】A.动词,掌管/应当。

B.介词,用/动词,认为。

C.动词,了解、知晓。

D.副词,表程度,十分/形容词,年长。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七年级语文第四课 《孙权劝学》课件

七年级语文第四课 《孙权劝学》课件

新知讲解
3.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简要说明。
有。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说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 是同僚关系,对话那么有一种调侃的幽默幽默趣味在其中。
4.“士别三日,既更刮目相待。〞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人也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人,要用开展的眼 光看待一切的人和事。
新知讲解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 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 骑射。三国时吴国名将、战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 东吴 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他不但治军有方,名闻遐迩,而 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他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周瑜
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见了孙权,明确提出了与曹操、 〔剧照--鲁肃〕
新知讲解
四.研读共品,合作探究。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想一想孙权说此话时的 神态?
2.“卿今者……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4.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新知讲解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想一想孙权说此话时 神态?
袁绍三分天下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榻上策》。孙权非常敬重鲁肃,与他 日夜交谈。赤壁之战中,鲁肃以武将身份出战,总领三军,立下了很大的功 劳。赤壁之战后,鲁肃立主将荆州借给刘备,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写字的笔 吓得掉到了地上。周瑜临死前向孙权推荐鲁肃继任都督。他一生的最大功绩 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217年,鲁肃病逝,年仅46岁。
新知讲解
原文: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词义: 更:重新。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乎:表示反问语气 ,可译为“呢〞。 遂 :于是。 拜:拜见。 而:表顺接。 译文: 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 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突出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 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有所成的事迹,说明 了人只肯学就会大有长进。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必须不 断地学习,才能挺立在时代的潮头。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 帆远航!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5张PPT)
孤常读乎书,!自以为”大有所肃益。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再读课文,读准读熟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 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 母结友而别
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
(吕蒙)
深感自豪 14
收获盘点
神宗说《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 于治道”,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与 成长也很具有启发作用。文中哪个人物是你 的偶像?你从他身上获得了哪些做人或学习 方面的启迪?畅谈收获。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课外阅读
阅读《三国演义》《三国志》 《资治通鉴》等书目,感受名著魅力。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 名等,可照录不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文言词语; 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 语的习惯; 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孙权劝学 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司 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体通史,记载了 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神宗以 其“鉴于往事,有资 于治道”,命名为 《资治通鉴》,即为 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 鉴。
关于史书的小常识
• 通史:连贯的记叙各个时代的事实的史书。如 《史记》。
• 断代史:不连续的记载朝代历史。如《汉书》 《三国志》。
蒙何日阿“陽蒙書言但“蒙當初 母見,蒙卿,乃,多當孤辭塗, ,事即!今與始自務涉豈以掌權 結之更”者蒙就以,獵欲軍事謂 友晚刮蒙才論學為孰,卿中,呂 而乎目曰略議。大若見治多不蒙 別! 相 : , , 及 有 孤 往 經 務 可 曰 。” 待 “ 非 大 魯 所 ? 事 為 。 不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5的具体网址是多少
[判断题]放射性脊髓炎和脑病病人,如有残余癌灶或局部复发,应再次使用放射治疗。A.正确B.错误 [单选]尺骨的构造是()。A、分为一体两端,上端称尺骨冰,下端称尺骨茎突B、分为一体两端,上端钩状突出的是鹰咀,下端称尺骨头C、分为一体两端,上端钩状突出的是鹰咀,下端有滑车切迹D、分为一体两端,上端粗大有滑车切迹,下端有尺骨鹰咀 [单选]要了解有关冰的术语、冰区操作、冰区导航等冰区航行知识,可阅()。A.英版《世界大洋航路》B.英版《无线电信号表》C.英版《航路指南》D.英版《航海员手册》 [名词解释]备用信用证 [单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19条规定,“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勘察、设计,并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A.推荐性B.适用性C.实用性D.强制性 [单选]入院率偏倚又可以称为A.奈曼偏倚(Neymanbias)B.检出偏倚(detectionbias)C.混杂偏倚(confoundingbias)D.信息偏倚(informationbias)E.伯克森偏倚(Berkson'sbias) [单选]()是按照是否为《合同法》所规定的合同类型来划分。A.双务合同B.有名合同C.默示合同D.书面合同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B企业拟在A市郊区原A市卷烟厂厂址处(现该厂已经关闭)新建屠宰量为120万头猪/年的项目(仅屠宰,无肉类加工),该厂址紧临长江干流,A市现有正在营运的日处理规模为3万t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距离B企业1.5km。污水处理厂尾水最终排入长江干流(长江干流在A市段 [单选]在下列装置中,属于外燃机的是()。Ⅰ.锅炉Ⅱ.空气压缩机Ⅲ.蒸汽机Ⅳ.煤气机Ⅴ.蒸汽轮机Ⅵ.电动机A.Ⅱ+Ⅲ+Ⅳ+ⅥB.Ⅰ+Ⅱ+ⅣC.Ⅲ+ⅤD.Ⅰ+Ⅲ+Ⅴ+Ⅵ [单选]肾盂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A.鳞状上皮癌B.移行上皮细胞癌C.透明细胞癌D.腺癌E.恶性淋巴瘤 [问答题,简答题]女性,37岁,10小时前被锐器割伤左前臂(伤口长5cm,深达皮下组织,污染严重),前来急诊。请为患者行清创术。 [填空题]刀具材料应具备较高的硬度、足够的()和()、高耐磨性、高耐热性。我们制图中常用的刀柄材料一般用()刀片材料一般用() [单选]按照确认、计量和报告为主要环节的会计基本程序及相应方法称为()。A.会计循环B.会计记录C.会计分期D.会计凭证 [单选,A1型题]前列腺电切(TURP)术中及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A.TURP综合征B.术后出血C.膀胱穿孔D.尿失禁E.以上都是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李某,女,47岁,16岁初潮,45岁绝经,月经周期为30~32天,经期3天,以下正确的表达方式是()ABCDE [问答题]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切线投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心线从被检部位边缘通过,称切线投影B.此法可使相邻部分X线吸收差异减小C.某些病变于边缘凸出,可采用此法D.某些病变边缘凹陷,可采用此法E.某些病变表面病灶,可采用此法 [单选]有关脊柱外伤与脊髓损伤的关系,下列错误的是()A.脊髓损伤节段与椎骨受伤平面不一致B.胸椎较固定,所以胸椎的脱位多无脊髓损伤C.有的病例表现为明显脊髓损伤,但X线检查却无骨折脱位D.屈曲型骨折脱位造成脊髓损伤最多见E.椎管狭窄患者,脊柱骨折创伤更易发生脊髓损伤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不同来源的同种细菌称为()A.种B.亚种C.菌株D.型E.异种 [多选]下列社会学家属于唯名论者的是()A.霍布斯(某哲学家)B.涂尔干C.帕森斯D.韦伯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所致外胚层组织营养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纠正低钙血症可使白内障不再发展B.患者可有皮肤干燥、脱屑C.纠正低钙血症可使白内障恢复正常D.患者易患念珠菌感染E.白内障颇为常见 [单选]HIV入侵T细胞的主要门户是()。A.CD3分子B.CD43分子CD45分子D.CD4分子E.CD8分子 [单选]下列关于校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为提高效率,校对工作也可由作者负责B.校对也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员C.在出版社内,校对是发稿后、印刷前一道重要的质量把关工序D.校对是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错误,提出疑问,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 [单选,A3型题]3岁小儿,请判断其各种能力的正常状态。有关注意力的发展,正常的是()A.可以比较集中的注意某个感兴趣的新鲜事物B.对感兴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5~10分钟C.对感兴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20~30分钟D.有意注意刚刚开始发展E.有意注意已经比较成熟 [单选]在国有资产评估的初始阶段,资产评估发挥着()作用,这是国有资产评估所特有的作用。A.评价B.管理C.鉴证D.定价 [单选]下列描述宏观经济管理关系有误的是()。A.它是一种行政指导关系B.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C.是宏观领域的经济关系D.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单选,A1型题]从中药水提液中除去鞣质可用()A.硅胶柱层析法B.明胶沉淀法C.雷氏盐沉淀法D.碱溶酸沉法E.活性炭柱层析法 [填空题]原上猿,(),森林猿,是人类的共同祖先. [问答题,简答题]野外作业遇雷雨时,作业人员应遵守那些规定? [单选]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根本目的在于()。A.促进残疾人就业B.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C.罚款D.罚金 [填空题]量臀围时应在臀围()部位量一周。 [单选]《劳动合同法》重在保护()的合法权益。A.劳动者B.用人单位C.双方当事人D.就业者 [单选]该病房楼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之和不应超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1995)的规定。当上下开口部位设有()等分隔设施时,其面积可不叠加计算。 [多选]某施工单位根据《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投保了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在保险责任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在建筑施工中遭受意外致残。由被保险人作为申请人填写保险金给付申请书,被保险人被确定残疾及其程度后,凭一系列的证明文件向保险人申请给付保险金。这些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某学校见到其他学校都陆续建立了多媒体网站作为学校的一个窗口,也想自己建立一个,就请一个计算机公司帮助建立。在公司人员和学校负责人讨论需求时,学校负责人并不能清晰表达,只能简要表达要满足学校教学和办公需求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全麻术后未清醒患者,最适宜的体位是()A.仰卧位B.平卧位头偏向一侧C.头低足高位D.侧卧位E.半坐卧位 [单选]代表面部生长发育方向的是()A.Y轴角B.MP-FH角C.L-MP角D.ANB角E.鼻唇角 [单选]周某于2011年4月11日进入甲公司就职,经周某要求,公司于2012年4月11日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已知周某每月工资2000元,已按时足额领取。甲公司应向周某支付工资补偿的金额是()元。A.0B.2000C.22000D.24000 [单选]下列何证不属气分发热?()A.壮热B.身热不扬C.身热夜甚D.日晡潮热 [问答题,简答题]胸外心脏按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