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课时3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合集下载

先秦时代的思想、文化、科技

先秦时代的思想、文化、科技
高美峰制作
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气氛空前活跃,形成百家争鸣局 面,下列哪一方面是这种局面形成的客观条件( ) A.诸侯割据局面的影响 B.封建制度已经确立 C.各国国君重视人才 D.教育日益普及
A
高美峰制作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 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采纳有利于各自统治的学说 ③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④“学在官府”发展为 “学在民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被打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高美峰制作
4.易中天曾经说:“这(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也是一场历 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锋,儒道争锋, 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材 料中的“争”本质上指的是( ) A、争夺学术霸主地位 B、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 C、寻求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新途径 D、学术界的混乱和无序
C
高美峰制作
夷夏界限的变化
远古时代在各地散布着许多部落,无所谓夷夏问题。 周王朝建立后,周王朝和从属于周的中原诸侯国逐渐自称 为“诸夏”,并把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的部落当作野 蛮人而和诸夏对立起来。在春秋时期,诸夏自称为诸华, 或华夏,少数民族则泛称夷或夷狄。华夏和夷狄之间的确 曾经有民族、语言、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但是又长期有着 密切的共处关系。春秋时,在大国争霸的同时,晋、齐、 秦等国都把临近的夷狄纳入本国版图,加速了夷夏的融合 进程。楚、吴、越也在迅速地华夏化,战国时,华夏族基 本形成了,这就是汉族的前身。
高美峰制作
古代中国人有重华夏轻夷狄的思想,这就同古代印 度的雅利安人称异族为“蔑戾车”和古希腊人称异族为“蛮 族”一样。不过,古代中国人对夷夏的区分还有其自己的 特点。这就是在长期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重文化而非重 种族的区分标准。 文化上的先进与落后自然地就成了区分夷夏的标准 了。以文化为标准的夷夏观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对 中国以后的历史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课时3: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概要

课时3: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概要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 “以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
业教育等
• 墨家的兼爱、非攻—— 反对战争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提倡“仁”和“礼” ;“因材施教” ,学
孔子 春秋 思结合
儒家 孟子
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墨若其家宝,谁窃?视人
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 其国,谁攻?
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儒欲也家。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道知善家之为善,斯
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三)法家学派
1、代表
(1)战国时期:李悝 、吴起 、商鞅、 申不害 (2)战国后期:韩非子
2、主张
理论来源
①法、术、势三派 ②道家思想
韩 观点主张 非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发展趋势 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
作用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 秦 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专题一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必修一) • 课时2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必修二) • 课时2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必修三)
考点展示
1、“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历史地位 2、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的主张 3、孔子(主张、贡献、地位) 4、科技文化:(1)“司南” (2)甲骨文
言论被编纂为《论语》 文化贡献 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

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学案

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一、先秦时期的思想(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1)经济:铁犁牛耕开始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萌芽。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出现私人讲学,形成一些思想。

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4.影响(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文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先秦诸子思想二、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1)夏朝: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战国: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2.汉字(1)起源: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成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绘画: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4.文学(1)《诗经》①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

②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风的内容丰富,深刻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

③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①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②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

③影响:楚辞称为“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

考点一“百家争鸣”的背景、内容与影响1.百家主张反映不同的时代要求(1)儒家思想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其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但在奴隶制瓦解的时代,其思想未被重视。

②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以适应封建统治的要求。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doc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doc

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一、孔子与老子1.孔子(1)主张①政治:核心是“仁”和“礼”;提倡“为政以德”。

②宗教: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③教育: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2)地位①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其思想在当时未受重视,汉代之后成为主流。

2.老子(1)主张①哲学:“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包含辩证法思想。

②政治:倡导“无为而治”。

(2)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影响深远。

[图示记忆]孔子的思想体系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出现私学,形成一些思想流派。

2.表现学派代表思想主张影响儒家孟子(1)提出“仁政”学说(2)主张人性本善说(3)强调先义后利《孟子》成为经典,他被尊为“亚圣”荀子(1)“制天命而用之”(2)主张“性恶论”(3)治国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当时为显学,战国后衰落道家庄子提出“齐物”“逍遥”;认为天与人“不相胜”战国时期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法家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西汉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3.意义(1)诸子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3)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 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4)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轻巧识记]百家争鸣三、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1)天象观测: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彗星、哈雷彗星及太阳黑子的记录。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44PPT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44PPT

难点突破
4.诸子百家中相对立的观点: (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人性上,孟子(“性本善”),荀子(“性本恶”)。 (3)人与自然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老子主张“顺自然”。 (4)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则主张“逍遥” 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 (5)看待社会成员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5.诸子百家思想古为今用: (1)儒家的“仁政”——契合当今的“以德治国”。 (2)法家的法治思想——契合当今的“依法治国”。 (3)孔子的教育思想——契合当今的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4)墨家的兼爱、非攻——契合当今的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主题一转型期的文化震荡——百家争鸣的背景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 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历史舞台①;同时,它也依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 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 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 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②。……激烈 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 重组的机会③。学术环境的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道术 “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 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④。
开创道家学派
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先秦时期的思想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1墨家主张的功利性 2 《春秋》成为儒学经典的原因 3 法家思想的影响 4 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 5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汉字的功能 6综合7一、选择题1.(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春秋以前,“天”被尊为最高神,是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

春秋时期,祭神祀鬼虽仍是“国之大事”,而“天之爱民甚矣”。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祭祀活动巩固了宗法制度B.政治演变发展了天人关系C.天道权威萌发了民本思想D.神权观念强化了贵族政治解析:B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渐趋瓦解,贵族政治遭受冲击,故A、D两项错误;民本思想的萌发并非源于天道权威,而是民众力量显现的产物,故C项错误。

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天”由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转变为人类的关爱者,这是当时王室衰微,传统政治秩序趋向瓦解的现实逼迫人们修正传统的天人关系的反映,故B项正确。

2.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并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主张。

与当时儒家的思想相比,墨家更注重( ) A.区别等级名分 B.维护血缘关系C.讲求实际功利D.强调重义轻利解析:C 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孔子所说的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A、B两项错误。

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与儒家强调重义轻利是针锋相对的,C项正确,D项错误。

【新知生成】孟子对墨子的批判孟子对于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完全否定的,在孟子看来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对于宗法血亲社会的否定,缺乏社会基础和人性基础。

但另一方面,墨子的兼爱思想的思考点是恰恰作为儒家代表的孟子所不能理解的。

因此孟子曾批判墨子“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3.(2019·河北张家口期末)《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视角二 紧扣主干知识
考向:主干知识——儒家思想特点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 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 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注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 B D.注重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视角三 凸显价值观培养
考向:民本人文理念 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 现的共同思想是 儒学家 思想主张
视角一 隐含社会热点 考向:儒家思想与社会公平
2013年北京7万名考生有9700名学生享受10- 20分投档加分,“规范高考加分”,“莫让加分 破坏了高考公平”一时成为各大媒体热议的焦点。 以下哪些古人名言最有可能被媒体引用批驳不良 现象 答案 D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贫而贱之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013·高考江苏卷)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 铭 文,到 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 史画卷。观察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对点训练]
(2015·泸州高三调研)有人说:“圣人苟可 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这一思想 ①体现了儒家学派与时俱进的精神 ②顺应 春秋战国大变革的潮流 ③可以看成是商鞅 变法的指导思想 ④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 需要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B
(2014·高考山东卷)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 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A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2·高考海南卷)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 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 民莫 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 了重大作用;汉代以来,其法治 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 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墨家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提出非攻、尚贤、 汉代以来,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 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主张 传了
轻巧识记 “百家争鸣”
考点1
栏目索引
2.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a.战国时期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⑤ 司南 ”。 b.商周时期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硫磺和硝石,这为 火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考点1
栏目索引
3.习近平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来向巴西媒体表明自
己对于干部遴选的想法。下列主张与习近平的想法属于同一思想流派
的是 ( A )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治大国如烹小鲜”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答案 A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是韩非子的观点,属于法家的
(1)《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
诗歌提供了范例。
(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被历代诗人不断学习和发展,成为我
国诗歌创作特有的民族艺术特色。
(3)《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
高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考点1
栏目索引
思维启迪 牟复礼在《中国思想之渊源》中论述战国某学派时指出: “嘲讽礼仪和正名,申谴俗例,它呼吁一种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请 分析牟复礼所说的学派指的是哪一学派。 提示:该学派蔑视世俗,追求个人精神的自由自在,因此是道家学派。
拓展深化 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考点1
栏目索引

1.1.2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1.1.2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高考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与奠基—先秦
第2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历史通史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单元创新整合 单元过关(一)
[考纲解读] 1.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2.先秦时期的科 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商代甲骨文;《诗经》;楚辞)
一、先秦时期的思想
主干回顾
(一)背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4.《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代表了南北两种不同 的诗歌风格。
5.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单元创新整合 单元过关(一)
1.孔子在西方历史上的三种形象 大概从 16 世纪开始,孔子思想通过西方传教士传播到西方。几 百年来,由于观察者的角度不同,孔子在西方历史上形成了几种不 同的形象。 第一种形象是“哲人”。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 教史》中说:“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孔子。他所说的和他的生活 态度,绝不逊于我们古代的哲学家;许多西方哲学家无法与他相提 并论。故此,他所说的或所写的,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奉为金科玉律; 直到现在,所有的帝王都尊敬孔子,并感激他留下的遗产……虽然 不能说在中国哲学家就是国王,但可以说国王是受哲学家牵制的。”
1.经济:铁器、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
制逐步确立。
2.政治:分封制崩溃,诸侯纷争,各国争相招揽人才进行变法。
3.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4.阶级:士人阶层迅速崛起。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单元创新整合 单元过关(一)
(二)主要流派
学派 代表 时间
思想
地位

第3讲先秦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第3讲先秦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1.(2017·全国卷Ⅲ)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 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C.各国变法的实施 答案 A
B.书写材料的不同 D.“书同文”的推行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互动探究 史料研读
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
课后作业
2.(2015·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 想与科技文化
第1课时 千秋功过秦始皇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互动探究 史料研读
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
课后作业
线索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形成。它进 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明清之际,进步思想 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2)厚古薄今:孔子主张“厚古薄今”,他要求人们效法夏商周的奴隶制“法 先王”,要人们“克己”以恢复夏商周三代的“礼”。 (3)道德理想主义: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 以“内圣外王”为君主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虽然严重脱离了社会实际,无 法实现。但是,它却为一代代儒家知识分子提供了批判现实的精神力量,使 中国古代君主制带有“开明”的色彩。
答案 B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互动探究 史料研读
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
课后作业
答案
预测2 以文字材料形式考查《诗经》《离骚》等先秦文学 (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据《史记》记载:到春秋晚期留存有诗歌3000 多篇,后来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诗经》,就剩下了305篇。对孔子“删 诗”合理的解释是,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 ) A.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B.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观念 C.时间久远脱离现实 D.反映了未受教化的民众生活

中国古代史——先秦思想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史——先秦思想科技文化

【经济】 铁犁牛耕的使用 农业:——原始粗放农业/精耕细作农业
——集体耕作/个体耕作 ——土地国有/土地私有 手工业: ——工商食官/私营手工业 商业: ——工商食官/私营商业、职业商人; 阶级关系: ——产生新的阶层和诉求,引起阶级关 系变化;
经济发展为学术繁荣提供物质基础 鲁国“初税亩”/齐国“相地而衰征” (鲁)儒家.墨家/(齐)阴阳家.“稷下学宫”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 郡县制、官员任免制、专制君主制、土地私有制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商鞅变法” 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 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 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 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季氏》 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从君权有限走向君主 专制; 从地方分权走向中央集权;从分裂混战走向全国 统一; “天下无道,礼乐崩坏”
重点一:百家争鸣的背景
背景: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大变革
“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王夫之:《读通鉴论 · 叙论四》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 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 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 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 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 神。”
答案
三、书画和戏曲
(1)起源:六千多年前的“ 图画文 字 ”。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1.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汉 (2) 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 字 楷书。 (3)趋势:由繁到简。 2、绘画 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 斧图》。 2.成熟: 战国 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 驭龙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3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1.(2014·山东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解析孔子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A项正确。

生产力的进步瓦解了宗法分封制,B项不正确;孔子维护周朝的统治,C项不正确;孔子的学说不适用于诸侯争霸,D项不正确。

答案 A
2.(2012·海南单科,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解析本题首先要理解材料中“上”和“民”的关系,主要是指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统治者实行“礼”“义”“信”即“仁政”,人民就会服从统治者。

故答案选B项。

答案 B
3.(2015·浙江绍兴调测)梁启超指出:“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
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下列各项符合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A.“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C.“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
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解析A项强调礼法,反对刑法,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故答案为A项。

B项
强调不讲原则的礼让是破坏社会法治和忠信的原因,反映的是道家思想,排除;C项强调的是变法,反映的是法家思想,排除;D项反映的是墨家的兼爱思想,排除。

答案 A
4.(2010·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中各家的主要主张,意在考查学生对各家学说的区别能力。

解答本题必须先弄清楚题干材料的意思是“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自己之身”。

这反映出作者主张诸侯之间要相爱,不要发生战争;家族宗主之间要相爱,不要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要相爱,不要相互残害。

这是墨家的“兼爱”思想。

答案 B
5.(2010·上海单科,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A.儒家B.法家
C.道家D.墨家
解析法家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它代表了君主的利益,正好符合材料“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故B项正确。

而儒、道、墨三家的思想主张显然不符合“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的要求。

答案 B
6.(2015·黑龙江模拟)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

”该思潮属于() A.儒家B.法家
C.道家D.墨家
解析从材料中“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可知,该思想强调加强政府力量,“节制资本”体现了法家的抑商思想。

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7.(2015·重庆八中月考)有学者指出:“智者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人。

”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该观点相悖的是() A.孔子B.孟子
C.庄子D.韩非子
解析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在政治方面主张无为,这与材料中“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直接相悖。

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8.(2015·四川成都诊断)楚辞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风指国风,代表作为《诗经》,充满着①精神;骚指《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充满着
②气息。

上述两序号处应填充()
A.①浪漫主义②现实主义
B.①现实主义②浪漫主义
C.①浪漫主义②浪漫主义
D.①现实主义②现实主义
解析《诗经》的诗,内容古朴,现实感强,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楚辞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答案 B
9.(2012·天津文综,12)(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解析第(1)问,从材料可知分别是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治”。

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历史背景。

答案(1)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