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思想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ec1a57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2.png)
❖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 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距震 中不足15公里的岷江上著名水利枢纽工程(如右图) 基本完好。它两千多年来始终发挥着分洪、灌溉和 运输的巨大作用。主持修建这项综合性防洪灌溉工 程的是:
❖ A.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 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 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有140 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这部著作应是
❖ A.《离骚》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 D.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 2、右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匾额题 字中“仁”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 3、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为政以德” C.“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D.“法治”
❖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的 至高准则。这则名言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课 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 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 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说课稿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db5f56c90c69ec3d5bb7574.png)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说课稿李伟江一、教材分析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主要介绍的是中国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赶超西方进而无数中国仁人志士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本课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主要介绍的是在詹天佑的带领下修建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施工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过程,其中主要讲到在施工时遇到的困难,及取得的成就,设计了人字形路轨减缓了坡速,从而保证了行车的安全。
第二部分解开碱奥秘的侯德榜,主要介绍的是中国人在与现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碱这一化工原理方面的成就。
第三个部分是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主要介绍的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属于洋务派的魏源和维新派的严复。
二、学前分析近代的科技成就及思想文化的发展对学生来说还是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他们比较希望看到在当时国弱民困的情况下中国人自强不息,取得的世界性的成就以满足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及民族自信心。
因此学习本课要注意学生民族自信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及运用,使民族民族自豪感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同时在学习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取得这些成就的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及艰苦奋斗的学习态度,可以说这些对学生的一生都是影响比较深远的。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詹天佑、侯德榜及其代表性成就,魏源和严复的主要思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思想目标: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赶超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只要谁先进,就要向谁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侯德榜、魏源、严复的成就。
理解他们这些成就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述:随着鸦片战争我们中国的历史进入到近代社会。
在中国近代虽然即受到西方列强的压迫又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但是中近代的科学在前人的不断努力之下却得到了一定发展。
那么这一时期取得了哪些成就呢?启发学生思考,近代中取得的成就,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LS-8-022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LS-8-022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https://img.taocdn.com/s3/m/2aaa4b0f03d8ce2f00662335.png)
题目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课时
1
学校
星火
一中
教者
王影
年级
八年
学科
历史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2年月日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使学生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和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近代后期,在文学艺术领域里,涌现出以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一批巨匠;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②引导学生分析民国时期时代特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指导学生归纳本课文艺成就,提高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重点
①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的教育改革;②民国时期进步的文学艺术家。
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
学习方法
小组
学
习
过
程
引导学生回顾近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及社会变革。教师小结,引出新课:中国人被卷入历史的洪流当中,想生存、发展下去,只能自强以适应社会的改变,那杰出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科举制自隋朝就一直是我国的选官制度,设疑:晚清的八股取士制度能否适应当时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晚清政府迫于形势,迈出近代教育改革第一步,这是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演示图片,教师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
21.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练习题
![21.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3418442e3f5727a5e9620f.png)
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问题:1、1905年,清政府修建,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
2、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3、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他翻译了很多西方启蒙思想的著作,其中以影响最大。
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和的社会进步理论,在当时的中国,起了打击封建势力,启发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
4、魏源是道光、咸丰年间的著名思想家。
1842年,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
系统地介绍,并且说明编这部书的目的是。
意思是说,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
他主张设立工厂,;学习西方练兵方法,。
魏源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
5.阅读材料,回答:“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
”(1)这种纯碱的研制者是谁?(2)这一事件有何意义?(3)举出日常生产生活用品需要纯碱的例子。
2 、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四人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板块一:近代科技阅读课本112-113页内容,结合导言、小字、图片,归纳出詹天佑和侯德榜的主要成就1、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年,修建,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条铁路干线2、解开之间奥秘的侯德榜侯德榜:撰写《》,打破碱业的垄断,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减法被命名为“”,他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之一板块二:近代思想认真阅读教材113-114页内容,结合小字内容,梳理知识点,了解魏源和严复阅读教材117-118页内容,结合导言、小字、图片,梳理知识点,整理出中国近代各时期的新式教育发展概况1、洋务运动时期:2、戊戌变法时期:3、清政府拟定了《》建立起包括、、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4、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板块四:近代的文学艺术阅读课本118-119页内容,结合小字和插图内容,归纳出各文学艺术家的代表作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人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e386066edb6f1aff001fe0.png)
蔡元培
传统的私塾
科举制度创于隋朝,唐 代进一步完善。明代,形成 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文体 采用死板的八股文,考试内 容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 题,不允许考生有自己的见 解,是明清文化专制的集中体 现。它禁锢人们的思想,阻 碍科学文化的发展,其消极 作用已占主要方面。1905年 清光绪年间终被废止。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新式教育的开端 讴歌光明、鞭笞黑暗的文学家、 艺术家
阅读课本P117第一段内容,回忆 封建时代的教育制度、选官办法、教育 内容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新式教育在这个时候能迈 上新的开端?
古代科举制度 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
3.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赵树理(1906—— 1970),原名赵树礼, 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 艺术家。1937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他的作品乡 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 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 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 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 的文学流派。
4.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现代女作家。原名 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 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 等。湖南临澧人。1948年完成 了反映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 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 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年获斯 大林文学奖。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 国文学、革命家和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 的奠基人之一。
2.郭沫若:
历史剧《屈原》
《女神》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 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 (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 “沫水”和“若水”)。四川 乐山人。中共党员,曾任中 国科学院院长,为现代著名 文学家、史学界权威人士, 蜚声国际,致力于世界和平 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 家、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 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 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著 名的革命、社会活动家。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https://img.taocdn.com/s3/m/79a98ae0f8c75fbfc77db2c1.png)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抗战时期的文学、艺术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民国时期进步文学艺术家成就简表 类别 文 人物 鲁迅 郭沫若 学 丁 玲 代表作 《狂人日记》《孔乙已》 《屈原》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义勇军进行曲》
返回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词,聂耳曲。原为影片《风 云儿女》主题歌。作于1935年4月。5 月,百代公司录制了由袁牧之等人演 唱的唱片,广泛传唱。乐曲富于动力, 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曾长时间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 的斗志,建国时被定为国歌。
返回
冼星海(1905—1945年)中国 作曲家。广东番禺人。因家贫先后 半工半读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 和法国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毅然 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 延安,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 年赴苏联为在延安拍摄的影片《延 安与八路军》配乐,1945年病逝于 莫斯科。 作品有《黄河大合唱》合唱等四部,歌曲《到敌 人后方去》等约500首,交响曲《民族解放》等两部及 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他继聂耳之后,以更广泛 的题材、体裁,更丰富的艺术手法,表现中国人民的 解放斗争,对全国军民的抗日战争起了很大的鼓舞作 用。 返回 冼星海作品欣赏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北京大学
徐悲鸿的马
聂耳
冼星海
知识梳理: 要求:自读知识梳理,说出本课的知识点,时间1分钟
近代中国教育改 戊戌变法时期,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新式 革的重要一步: 教育 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 的开 端 近代新式教育体制 标志是:《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已》 新文学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d1434f781c758f5f61f67db.png)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一、科学技术1、青铜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杰出代表是司母戊鼎(商朝),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2、医学成就①东汉时期的华佗 : ①擅长外科手术②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③模仿虎鹿熊猿鸟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②东汉时期的张仲景: 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介绍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被称为“医圣”。
③明朝时期的李时珍: 著《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成多国文字。
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
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
3、科技成就①地动仪:东汉时期张衡制造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②《齐民要术》:北朝农学家贾思勰所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总结了北方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③《水经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④《天工开物》:明朝宋应星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30多个生产部门,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4、建筑成就①都江堰:战国时秦国的李冰所修,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
②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 700 多年。
5、四大发明名称发明时间传播意义造纸术①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
②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造纸术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 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的毕升发明。
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世界各地。
15 世纪欧洲才有,比中国晚四百年活字印刷术即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指南针①战国时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9089d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1.png)
202X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学习目标:
了解思想家魏源、严复的思想主张;掌握魏源的《海国图志》;掌握科学家詹天佑、侯德榜的科技成就; 通过对魏源等四位历史人物的学习,找出他们共有的优秀品质,培养初步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并学习四位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 通过魏源的主张与什么运动相关联、举例说明“物竞天择”等例子培养同学们联系相关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人﹄字形路轨
﹃﹄
如图所示,京张铁路从图的右下角向左上角通过1、3之间的高山。 经过此路段的早期列车都有前后两个车头,首先北行列车从1进入2,也就是青龙桥站,然后车头变车尾,车尾变车头,倒着驶入3。
这样的设计可以将线路的坡度降低至28‰,隧道也由原测的1800米缩短为1091米,而且工程费用还可节省10万两白银,施工的强度和难度也相对降低了。
4.(2010•广东中考)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最早实践“师夷长技” 思想的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是哪一部书的观点 ( )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三国志》
技术
制度
思想文化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温故知新
简要概述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曾作出哪些尝试,经历了哪些变化?
科学技术
魏 源
侯德榜
严 复
詹天佑
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魏 源
生活时代
代表作品
思想主张
鸦片战争时期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6c1a801711cc7930b71676.png)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车轮随之把中国推进到近代时期。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詹天佑和京X铁路的修建。
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魏源及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X。
严复及其译著《天演论》。
引导学生分析中国近代科学家、思想家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填充《中国近代科技、思想成就简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展示我国近代科学家的辉煌成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形象的认识,并加深理解。
指导学生归纳科学家、思想家的成就和思想主X,以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近代的科技成就,是在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取得的。
这些成就的取得,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中国近代科学家们的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中国近代科技水平与当时欧美先进国家相比是较为落后的,这种落后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中国近代思想家的主X,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当时的中国国情。
然而,他们的主X在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是不可能真正、完全实现的。
●○重点和难点重点:詹天佑和京X铁路。
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
魏源和《海国图志》。
严复和《天演论》。
难点:京X铁路的技术问题。
严复的《天演论》及其作用。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解法、讲述法和谈话法,多媒体电教手段。
学法:讨论法。
●○教学资料①投影仪、电脑②投影片或电脑课件:《京X铁路示意图》《京X铁路“人”字形路轨设计原理图示》。
③图片:《詹天佑铜像》《海国图志一百卷》《严复画像》。
④图表:《中国近代科技、思想成就简表》。
●○板书设计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一、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①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②京X铁路的修建二、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①化学家侯德榜②“侯氏制碱法”的诞生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①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②严复及其译著《天演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内容。
21-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二)
![21-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二)](https://img.taocdn.com/s3/m/9d0ff6210066f5335a8121e0.png)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隋朝-------唐朝-------明朝-------清迅(1881-1936)原 名周树人,中国著名 的思想家、文学家和 革命家,他的精神被 称为中华民族魂。原 学医后弃医从文,代 表作有《狂人日记》、 《孔乙己》、《阿Q 正传》。
《愚公移山》
《负伤之狮》
田横五百士
长349厘米,宽197厘米,布面油画,1928~ 1930年作此画。画面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 的场面,着重刻划了不屈的激情,表现出富贵不 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鲜明主题。
八骏图
群马图
奔马
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鼓 舞着人们为 国家强盛而 奋勇拼搏。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狂人日记》 借“狂人”之口, 揭露封建礼教“吃 人”的本质。
《孔乙己》塑 造了一个被封建文 化所毒害的迂腐、 麻木的知识分子。
郭沫若(1892-1978)
全剧分为“橘颂”、 “受诬”、“招魂”、“被 囚”、“雷电颂”五幕。
赵树理(1906-1970)
《李有才板话》 描写了阎家山改 造农村政权和减 租减息中的复杂 斗争。
戊戌变法时期启蒙思想家
自学指导二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教育: ⑴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堂 ; ⑵戊戌变法时期创办 (今 大学)是中国第 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3)新试学堂形成 的标志:清政府拟定《 》,包括 三个 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 年宣布废除沿 用了 年的科举制度。 2、文学: 文学巨匠鲁迅的代表作有《 》《 》; 历史学家郭沫若的历史剧《 》;解放区文艺工 作者有赵树理《 》《 》,丁玲的《 》。 3、艺术:美术大师徐悲鸿的代表作有《 》; 人民音乐家聂耳的代表作有《 》,冼星海的 代表作有《 》。
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https://img.taocdn.com/s3/m/66dfc825192e45361166f505.png)
个人修订
三、系统建学
(三)课堂限时作业(评学阶段)
课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班级:姓名:成绩:
1、右图是20世纪初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下行车
的情景。这种设计是应用在哪一条铁路上()
A.京广铁路B.京沪铁路C.京张铁路D.京九铁路
2、右图为建在青龙桥车站的一座人物铜像,
2、20世纪年代,和国著名的化学家,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制出纯碱。他还撰写一书,把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制碱业的垄断。后来他探索出新的制碱工艺,比欧洲制碱法降低成本。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
3、阅读课文,填写表格:
思想家
生活年代
著作
思想主张
魏源
严复
四.预习质疑
(二)课堂实施
集体设计
一、交流展示
材料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分别出自何书?请把材料和作者对号入座,材料一作者:;材料二作者:。(在横线上填出图形下的序号和作者姓名)
(2)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
(4)有关向西方学习,谈谈自己观点
5、中考链接
(2008年宜昌市)1909年全线通车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担任这条铁路建设的总工程师是:A.詹天佑B.侯德榜C.张骞D.范旭东
(2008年山西省)研制出世界先进的制碱工艺,打破西方国家对碱业的垄断,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侯德榜B.张謇C.詹天佑D.茅以升
.(2008年江西省)“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它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这部著作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严复的译著《天演论》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学案01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学案01](https://img.taocdn.com/s3/m/24e2ed15f5335a8103d22044.png)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学习目标】1.准确记忆魏源、严复学习西方的主张和詹天佑、侯德榜的主要成就。
2.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总结历史知识,并分析比较四位文化名人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
3.认识并学习近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创新意识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学习难点: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只要谁先进,就要向谁学之。
课前延伸1.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这条铁路于年全线通车,它的设计和建造者是詹天佑。
1京张铁路19092.(时间),我国著名家侯德榜,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制出纯碱。
他还撰写《》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之于世,打被制碱业的垄断。
并继续钻研,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
2.20世纪20年代化学制碱候氏制减法3.魏源生活在时期,他编成《》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
3.鸦片战争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4.严复是时期的思想家,他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以第一部译著《》影响最大。
书中提出了的进步观点。
4.戊戌变法启蒙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反馈训练1.在清末修筑铁路的高潮中,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A.京汉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九铁路 D.陇海铁路2.打破西方列强对制碱业垄断,揭开制碱奥秘的中国科学家是()A.詹天佑 B.张謇 C.侯德榜 D.范旭东3.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一书的目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以自强”C.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D.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4.一名人故居经两年多的修复已于今年六月向公众开放,在故居内有大量资料,展示了“少年砺志、投身海军、天演惊雷、教育救国、他与儿孙”五个主题。
据此可知该名人为A.魏源B.严复C.鲁迅D.聂耳5.下列四位中国近代文化名人中,曾出国留学的是()①詹天佑②侯德榜③魏源④严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6.下列关于严复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B.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C.翻译了《天演论》,是著名生物学家 D.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6.B点拨:严复是启蒙思想家,而不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生物学家,也没有提出进化论观点,这是由达尔文提出的。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9677e0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5.png)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导言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科学技术为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而思想文化则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思想文化的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方式。
首先,科学技术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快速。
互联网的普及和高速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各种思想文化资源,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和思维。
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对思想文化的表达和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
例如,通过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人们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为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和空间。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思想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基础。
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往往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进而推动思想文化的发展。
例如,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对自然界和宇宙的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也引发了对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思考和探索,推动了思想文化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思想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指导思想文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首先,思想文化对科学技术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进行约束和规范。
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伦理和道德问题,因此需要思想文化的引导和规范,以保证科学技术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
其次,思想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进行评估和控制。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因此需要思想文化对其应用进行审视和评估,确保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会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思想文化还能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创新思维和启发。
思想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人类智慧与思考的结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意和思维方式。
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通过对思想文化的学习和借鉴,可以获得更多的启发和创新思路,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史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古代史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1f2de40852458fb770b5631.png)
过程:西汉时期发明造纸术,东汉宦官蔡伦 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 影响:我国是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对世界文 化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 大 发 明
印刷术
概况: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世 界上先训最早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868年刻印的《金刚经》。北宋时期,平民毕 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影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概况:战国时制成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南 宋制成罗盘 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最事,南宋发明突火枪
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火药的国家
汉 字 的 演 变
1、甲骨文:产生于商代,是一 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2、金文:可在青铜器等金属上 的文字 3、小篆:秦始皇把它作为统一 文字,汉朝时隶书广泛流行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草书、行 书、楷书趋向成熟
文 学 成 就
医 学 成 就
1、张仲景:东汉医学家,《伤 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 的基础 2、华佗:东汉医学家,世界上 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 3、药王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4、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著的 《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巨 著
科 技 巨 著
1、北朝农学家贾思勰著有 《齐民要术》,这是我国现 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巨著 2、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 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 地利名著 3、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的《天 工开物》被称为“17世纪的 工艺百科全书”
1、唐诗:李白(诗仙)、杜甫 (诗圣)、白居易 2、宋词:苏轼(北宋)、李清 照(两宋之间)辛弃疾(南宋) 3、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4、明清小说:罗贯中《三国演 义》、施耐庵《水浒传》、吴 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 梦》
1、提出“仁”的学说; 2、创立儒家学说,后 伟大的思想家: 来儒家思想成为封建 社会正统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后,詹天佑都要拿着测量数据,自己再到现场重新测量一次。 在后来打通地形结构复杂的八达岭隧道时,詹天佑决定由张家口 和北京两边同时开凿,正是靠着这种精确的数学计算,最后隧道 打通时两边误差仅1米,计算之精准震惊了世界。 接着,詹天佑 和助手们又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从青龙桥起,依着 山腰用折返线的办法,把铁路铺到山高坡陡的八达岭,从而保证 了行车安全。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努力,1909年9月24日,京张 铁路胜利竣工,比预计提前了两年。一些欧美工程师在参观了京 张铁路全线工程后,对工程的高质量、高速度称赞不已,十分钦 佩。为表彰詹天佑在京张铁路上的杰出成绩,他的母校耶鲁大学 特别授予他博士衔,并致信表示,耶鲁大学此后每年将保留2个 学位,由詹天佑的子孙后人免试免费入读。
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从青龙桥起依着
山腰设计了一条“人”字形轨道,来降低坡度。这样做,
减少了隧道的长度。列车在这里用两个车头,一拉一推,
保证了列车安全爬上陡坡,这是詹天佑在铁路史上的一
大创举。
﹃﹄
﹃人﹄字形路轨
史料积累
詹天佑(1861~1919)出生于广东南海县, 1872年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大学期间, 专攻铁路工程,成绩优异。 1881年抛弃了国外优 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了祖国。1894年,英国 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 政府任命他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主 持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后,帝国主义分子嘲笑 说,中国会修建这条高难度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 诞生”,并叫嚷“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修建(京张) 铁路”“是白日做梦”。满怀爱国热忱的詹天佑, 决心用事实粉碎他们的狂言。
京张铁路的建成,显示了中国人民杰出的智慧和才干,大大
增强了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祖国的信心。已故的周恩来总理,曾盛 赞这一业绩是“中国人民的光荣”!
半封建社会
2、写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四件大事。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本资料来源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 更多资料请访问.(....)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
生活时代 鸦片战争时期 代表作品 《海国图志》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 的内容和编 写目的各是
什么?
内容系统 介绍了南洋、 欧美各国的历 史地理。
与人类关系(伦理学)加以分割,译述时只取前面“进化论”(即天演论)命 书名。严译《天演论》只包括赫胥黎原著中“序论” 与“本论”两篇。甲午战 后,严复始译此书,1898年正式出版,为中国近代较早的一本直接介绍西方资 产阶级理论著作的书。
【在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北京人生 活的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有剑齿虎、 肿骨鹿、野猪等兽骨。这说明,那个时候, 北京地区生活着剑齿虎、肿骨鹿、野猪等 动物。经过“物竞天择”,剑齿虎和肿骨 鹿,无论是在北京地区,还是在世界各地, 现在都找不到了,早已灭绝了。而野猪适 应环境的变迁,生存下来,无论是在北京 地区,还是在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现在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
温故知新 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 新课练习
魏源 严复 詹天佑、请写出与下列条约相对应的事件名称和影响。
《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启蒙思想家严复
评价 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译著 主张
《天演论》
效法西方,推行改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影响
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 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天演论》清代严复译自英国赫胥黎所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天 演” 即进化之意,“天演论” 即进化论。严复不赞成把自然规律(进化论)
修建京张铁路,确实困难重重。地势险要,坡
度很大,悬崖峭壁,居庸关、八达岭两处遂道工程 尤其艰巨。詹天佑坚持工作在施工第一线,他和其 他技术人员以及广大筑路工人一起,战胜了数不清 的困难,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因而不到两年, 便打通了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当时在詹天佑 手下工作的都是他的同学和学生,但是每次在测量
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京张铁路
唐胥铁路
京张铁路
淞
沪
铁
路
詹天佑之前,中国近 代有无铁路?1905年之后, 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修筑京 张铁路,詹天佑在修筑过程 中作了那些事?
詹天佑用过的工程测绘仪器
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 景
青龙桥站西“人” 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景
为了克服陡坡的困难,保证列车能安全地爬上八达岭,
编写目的 是“师夷长技 以制夷”。
《海国图 志》有什 么影响?
《海国图志》出版后影响很大,促
使人们开阔眼界,了解世界,对后来资产 阶级维新派有一些启蒙作用。此书出版后, 很快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变法运动也发生 了一定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评 价魏源的思想?
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列 强的侵略,魏源则通过对鸦片 战争失败原因的认真反省,既 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承认西 方列强有其“长技”,同时又 没有丧失反抗列强侵略的勇气, 认为中国只要把列强的“长技” 学到手,就一定能打败侵略者。 他因此而提出了“师夷之长技 以制夷”的思想。这一思想后 来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源头, 开一代学习风气之先,在中国 近现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 的地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 史意义。 当然,作为一位封建 阶级知识分子也不可避免的存 在对认识问题上的局限性。
还有野猪。】
“物竞天择,适 者生存”,你能举 个例子说明吗?
红豆杉
工业革命前,飞蛾早已有白的也有 黑的,只不过在灰白的树皮上,黑蛾 比较容易被飞鸟吃掉,以致白蛾的数 目相形下较多。工业革命之后,树皮 黑了,白蛾就比较容易被吃掉,结果 黑蛾的数目便占了大多数。无论如何, 飞蛾总算可以留种了。到底有什么新 的变化没有?况且,如今发现,当伦 敦的空气因为环保而干净之后,树皮 恢复灰白色,白蛾的数目又再增加了, 证明黑白两色本是灰蛾的潜能,好叫 它在不同的环境中,无论如何总可保 留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