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生活-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必修3)
【高二】人教版高二政治走进文化生活课后练习试题
【高二】人教版高二政治走进文化生活课后练习试题【导语】直面高二的挑战,认清高二的自己,明确高二的目标,意义重大。
因为,高二的这个岔路口,分出的是渐行渐远的两条路,指向的是人生意义上的两个截然相反的阶段性终端。
逍遥右脑为正在奋斗的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二政治走进文化生活课后练习试题》希望你喜欢!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表现在()①它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②它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它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它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2021年3月1日,重庆卫视全面改版。
此次改版以建设“主流媒体、公益频道”为目标,着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打造自办精品文化栏目,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公益电视服务和良好的收视体验。
重庆卫视这样做是基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②大众传媒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③多元的文化生活需要主流媒体正确引导④流行娱乐的文化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在大众文化中,人们可以领略一个民族当下的现实和它来自当下的想象力、创造力;从大众文化中,人们可以感受一个社会和其他社会沟通与对话的可能。
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①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文化。
②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先进的、健康的、有益的文化。
④通俗流行的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面对复杂的文化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分析。
下列现象属于腐朽文化的是()①今朝有酒今朝醉②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③宣传暴力*的文化④讲排场、挥霍性消费⑤婚事要大操大办⑥“*功”邪教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能力提升5.“段子”(指手机短信)是典型的草根文化,其通俗性、娱乐性广为手机用户接受,市场空间巨大,但“草根”文化良莠不齐,不良信息沉渣泛起。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 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上高一中高二政治周练卷
高二B部政治周练卷11.27一、选择题(3×25=75)1.以下不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黄果树的瀑布、九寨沟的风景②九寨沟风景区藏族姑娘的热情讲解③大猩猩、狗熊等动物在画布上留下的爪印④公共汽车上小学生主动给老人让座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专家指出,南京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历史教科书,中山陵、夫子庙、秦淮河等,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这说明( )A.南京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南京文化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C.精神产品具有经济性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一首《梁祝》历经50年不衰。
曲作者之一何占毫说,这首曲子是浙江农民原创的,因为里面有很大部分运用了越剧和昆曲的表演因素;它也是小提琴民族化、用西方乐器演绎民族旋律的经典之作。
可见( )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②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和交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山东电视台《说事拉理》栏目精彩故事集萃《老纪说的事儿》读者见面会在临沂举行。
看到《说事拉理》节目主持人老纪自作签名售书,观众反应热烈。
《说事拉理》栏目关注热点新闻和百姓身边事,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这主要说明,为人们提供的文化产品应当( )A.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B.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制作C.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D.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5.为了追求广告的轰动效应,一些企业、广告经营者竞相采用篡改成语的方式,如“一箭如故”(某口香糖广告语)、“骑乐无穷”(某摩托车广告语)、“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仪器广告语)、“随心所浴”(某热水器广告语)。
这些做法( )①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②妨碍了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③容易误导受众,特别是影响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④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12年11月15日在北京召开,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任务新要求。
文化与社会-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3)
1
文化与社会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8·新课标Ⅲ文综)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
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2018年11月20日 文化生活的“喜”“忧”-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3) W
文化生活的“喜”“忧”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8年9月15日,知名导演郭靖宇在微博发文,曝光业内收视率造假黑幕,例如每集交90万可买收视率等,引发热议。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发文表态称,已采取相关措施,将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
材料给我们的警示是①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②传媒具有商业性,需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③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克服传媒的商业性④文化生产者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文化生活的可喜变化(1)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2)表现:①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②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2.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1)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2)表现:①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②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③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等。
【注意】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的,不能认为文化生活中存在令人“忧”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在于是否发展市场经济,而在于市场主体的行为是否规范、是否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有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的监管调控是否到位。
3.对待文化生活“喜”与“忧”的态度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应全面分析,辩证地认识和对待它。
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提示】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的产生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造成的,但不能将这些令人忧虑的现象看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高二政治试题精选】高二政治上册文化生活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政治上册文化生活测试题(附答案)高二政治上册化生活测试题(附答案)高二政治上册化生活测试题(附答案)
c 浙江台州灵石中学高二《化生活》1-3月考测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将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只上交答题卡和Ⅱ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5分,共46小题,合计69分)
1下列活动属于化现象的是()
①西部大开发又掀高潮②校园明建设轰轰烈烈
③共和国国庆大典举世瞩目④美国高层访华深化中美对话
⑤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气势恢宏⑥诺贝尔奖评选激发国人创新决心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⑥
2.下列关于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化都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化决定的
c一定的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D政治是化的基础,经济是化的集中表现
3近年中出现了一种代表性的现象,以出位的言行、雷人的字,震撼我们的国度和,特别是近期上出现的“凤姐”,以自己一系列雷人言论在上走红,瞬间风靡了全国所有虚拟社区。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化现象,必然将在中国社会、化、发展史中留下几丝痕迹。
化的出现表明()
A.化现象作为重要的社会现象无处不在 B.化发展必将走向颓废化
c.化发展终将失去正确的方向 D.化生产失去控制。
高二上册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册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13年网络热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
如:屌丝、涨姿势、中国大妈、土豪,这些热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比喻、浓缩或概括。
这表明(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B.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C.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解析:选D。
本题考查文化与人的关系。
网络热词的产生、传播和使用,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应选D项。
A、C不符合题意,B项“同步”错误。
2.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
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
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
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
由此可见(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传统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解析:选C。
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着“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这说明“乡韵”精神是通过村落体现出来的,由此可以得出C的结论。
A、D不符合题干主旨。
B说法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2013年6月6日《中国城市雕塑邀请展》在深圳隆重举办。
雕塑,让城市更美好。
世界各地有很多的城市雕塑让我们记忆深刻、回味无穷,如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希腊的雅典娜神像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①彰显着对世界文化的认同感②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蕴涵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④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B。
城市雕塑让我们记忆深刻、回味无穷,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应选②;雕塑,让城市更美好,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蕴涵着人们对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应选③。
专题8-2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试题君之K三关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必修3 含解析 精品
1.我们越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需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2.落后文化:各种带有、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表现形式:落后文化常常以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人们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
态度: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
3.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阻碍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态度:必须坚决抵制,。
4.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首先,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其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最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6.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
7.大力发展,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1.正确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典例1】当前,我们步入了一个全媒体时代。
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但是网络“自媒体”的数量庞大及其拥有者的草根性,加之网络的隐匿性,给了网民更多“随心所欲”的空间,一些低俗、庸俗的言论泛滥,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的人文生态环境。
据此,对于网络颓废、庸俗内容正确的认识是A.它是一种腐朽文化,应该坚决抵制B.它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应该给予包容C.它是一种落后文化,不应提倡D.它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应大力提倡【答案】C2.弘扬主旋律的内涵与必要性(1)内涵:弘扬主旋律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 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高二《文化生活》第2次周考试卷(2014.10.13)答案
word整理版高二《文化生活》第2次周考答案(2014.10.13)1——5 CDCDD 6——10 DADBC11——15 DBACA 16——18 BCD21.(14分)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歌曲在对亲情的表述和对时光的感叹中传递着正能量,提醒人们珍惜亲情,关爱父母。
(4分)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歌曲立足实践,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5分)③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歌曲借助央视春晚舞台,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并得以迅速广泛传播。
(5分)(如果从其它角度回答,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2.(16分)答案一:赞同。
理由: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历史继承性。
保持汉语言的纯洁性有利于延续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5分)②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汉语言的发展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
(5分)③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外来语的过度使用会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和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6分)答案二:反对。
理由:①文化需要交流。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语言的合理成分,有利于汉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更好地融入世界。
(8分)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顺应时代变化,坚持与时俱进,吸收外来语言,是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体现,不会损害中华文化的独立和尊严。
(8分)23.(16分)答案:①“讲述中国人的故事、情感和梦想”体现了文化创新根本途径在于立足社会实践。
(4分)②“嫁接并渗透中华传统美德价值取向”体现了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4分)③节目创作源自改造《就在今夜》和《荷兰之声》,让其更符合中华文化审美特征,体现了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在交流借鉴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同时文化交流中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问答题精选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问答题精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 文化的特征是什么?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③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都离不开物质载体2.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是什么?①相互联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3.针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我们应该怎么办?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③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4.文化对人的影响的途径①特定的文化环境②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5.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6.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①潜移默化②深远持久7.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有哪些?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原因)①重要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必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对策)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3.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教育4.传统文化继承性的具体表现有哪些?①传统习俗的继承②传统建筑的继承③传统文艺的继承④传统思想的继承5.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特点①相对的稳定性②鲜明的民族性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第07天 我们的中华文化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
第07天我们的中华文化高考频度:★★★★☆难易程度:★★★☆☆(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中国画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帛画,之前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宗教绘画为主,山水画、花鸟画萌芽;隋唐时期,山水画、花鸟画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人物画具有时代特征;五代两宋,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元、明、清,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突出发展。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华文化A.隔代相传,越燃越旺B.色彩斑斓,独具特色C.一脉相承,独树一帜D.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答案】C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3.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5.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文学艺术,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学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3.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4.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5.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高二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综合科
word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高二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综合科)一、选择题(50×2分)1、在校内外,我们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在城镇乡村遍布服务队。
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文化生活。
这说明()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B、文化生活丰富多彩C、文化环境各不相同D、文化活动需人人参与2、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人,其文化特色是()A、相同的确B、存在差距的C、无处不在的D、无时不有的3、下列关于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3)文化不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A、(1)(2)(3)B、(1)(2)(4)C、(2)(3)(4)D、(1)(3)(4)word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4、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来的。
这体现了文化的基本功能()A、社会实践与文化教育B、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C、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承D、文化的差异性5、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A、潜移默化B、深远持久C、积极向上D、文明健康6、“乡音难改”表明文化习俗对人影响是()A、积极向上的B、难以抹去的C、深入人心的D、难能可贵的7、()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理想、信念、价值B、道德、文化、法律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科学观、社会观、道德观8、孟子小时家住在墓地旁,因而与同伴经常学祭祀,孟母于是把家搬到街市隹,于是孟子又学商人做起买卖来。
后来孟母又搬到学堂边,于是孟子又学起了读书人的样子。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word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持久深远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向上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阶段性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9、有一首歌名字叫“中国志气”,歌里唱到:娘教我要对得起先人,我自个教我站着做人,鲤鱼那个跳龙门,跳过去就是那龙的传人,中华好儿孙落地就生根,脚踏三山和五岳,手托日月和星辰,来带一腔血,去带清白身,活着为祖先争气,死不留悔恨,有啥也别有病,没啥也没有精神。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专业班测试题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专业班测试题(一)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你所选的选项涂黑1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文化是指A .思想、理论、信仰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产品B .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C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D .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2007年4月2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建立法制学习园地,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社会性公益法制宣传,尤其是公园、车站、机场、港口等公共活动场所管理单位要在所辖范围内开展法制宣传;有条件的单位要向公众开放宣传教育场地、设施,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
上述要求的依据是A .文化总是促进着社会的发展B .人们从现实生活中感悟文化C .一切事物都体现着文化D .文化是经济的基础3.2007年4月18日,共青团中央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出部署。
上述做法符合下列道理A.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B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C •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D .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文化活动、文化教育逐步培养的4 .2007年4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一个国家的真正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昌明。
汉唐所以成为公认的盛世,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拥有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化和高昂的民族精神。
这一事实充分说明A.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B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C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体现D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5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务需求已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对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减少。
可见A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C•经济发展对人的文化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6.2007年4月2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像南京那样清晰地展现中国历史的轮廓和框架。
2017届高二文化生活期末测精彩试题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一、选择题(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所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印象·三姐》,源自于纯正的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让我们领略了其故乡农民的质朴与奔放······它们表现的都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
这说明()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③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2.《回家吃饭》栏目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推出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
厨房里的美食哲学,描摹出我们的民族性格,熏染着我们的文化品位,无论怎样的烹调和饮食,只要我们细细咀嚼,总能体味出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
这主要表明()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③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3.“稻化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太湖边上的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
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体现了()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D.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4.“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大陆……”余光中的这首诗总能让海外华人动容。
这表明()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D.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5.AA制植根于西方的文化土壤里,属于典型的西方文化产物。
2017-2018学年度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2018学年度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测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1. 所谓"路怒症",是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
"路怒症"是汽车时代一个世界通病。
要克服"路怒症",公民应该【】①提高自身整体素质,适应工业文明要求②发挥大众传媒功能,营造社会文明风尚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四有"公民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道德目标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
某报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这说明【】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中华优秀文化相承接的②大学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③校训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④大学校训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3.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个别党员诱发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出现了精神危机、道德滑坡、文化贬值、心灵空虚等现象。
为此应该(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②支持健康有益文化③努力改造落后文化④坚决抵制腐朽文化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新时期,我们仍需要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主要是因为①民族精神不具有时代性,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③这些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④这些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5. 近日,历时三年的修订,《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推出第3版。
新词典增补了上百条体现时代特色的新词语,涉及社会生活多个领域,一些词语的新义、新用法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变化,如"土豪""理财"等。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文化生活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文化生活)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广告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网络文化、服饰文化、西方节日文化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由此可见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B.文化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潜移默化的C.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D.人总能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2005年6月10日,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举办纪念冼星海诞辰100周年音乐会,冼星海,这位抗日音乐家,他的音乐和精神永远感动着人们。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2—3题2、尽管是抗日乐曲,每当冼星海创作的、雄浑激越的《黄河大合唱》旋律响起时,总会让人热血沸腾。
《黄河大合唱》是永远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号角。
这说明①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遗产②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③传统思想对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产生深刻影响④我们必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3、冼星海继承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积极创新,创作出呼唤抗日、鼓舞民众的现代革命音乐。
这说明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的发展B.文化继承是对历史文化全面、彻底的承接C.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4、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
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合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等。
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正确的有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5、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其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与生活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新课标Ⅱ文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
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
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
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
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答案】(2)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本单元分文化与社会和文化对人的影响两个模块。
文化与社会包括体味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包括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塑造人生。
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与文化活动是不同的,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并且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社会生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文化从性质上可以分为先进的与落后、腐朽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发展。
文化可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也可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文化对人具有塑造力量。
一、文化的内涵1.文化的内涵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①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
③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关系,包括决定作用和反作用。
①决定作用。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反作用。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经济是基础,经济、政治决定文化①经济是基础。
②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3)文化反作用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从科技作用看,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从劳动者素质看,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从文化生产力看,伴随着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素质影响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使。
随着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的措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同时,不同的文化活动对人们的影响也不同: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高雅的情趣和高尚的情操;反之,受腐朽、落后文化活动的影响,则会将人的活动引向歧途,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具体表现: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思想的启示或困惑、精神的享受或失落,许多是发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
(2)深远持久的影响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而且,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1)丰富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增强精神力量优秀文化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弥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1.区别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彼此渗透,相互融合,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的判断:凡是看到“决定”“反映”“反作用”等词可以判定为相互影响;凡是看到“文化生产力”“劳动者素质”“知识经济”“文化渗透”等词可以判定为相互交融。
2.快速区分潜移默化、深远持久(1)潜移默化:强调空间(“横”)的影响,文化在无形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侧重于影响的过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润物细无声”等。
(2)深远持久:强调时间(“纵”)的影响,经年累月所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难以抹去,侧重于影响的效果,如“乡音难改”等。
1. 2017年12月18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本次发布的十大网络用语依次为:“打call” “尬聊”“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还有这种操作?”“怼”“你有freestyle吗?”“油腻”。
这些网络用语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
这表明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B.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C.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2.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产值2.25万亿美元。
美国和欧洲各国共占市场总额的77%,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约占市场总额的19%,其中日本和韩国分别为10%和5%,中国及其他国家约占4%左右。
由此可见①文化竞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基础②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④总体上看中国文化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文化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1.D 【解析】“这些网络用语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D符合题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A错误;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但文化发展与社会实践不一定同步,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B错误;C不符合题意,排除。